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人教版(2019)高一(上)期中物理模擬卷(2)
一.選擇題(共10小題,滿分40分)
I.(4分)對于下列體育運動,運動員可以看做質(zhì)點的是()
7
張雨霏蝶泳
馬龍乒乓球扣殺
C.全紅嬋滿分跳水
D.董國建馬拉松
2.(4分)如圖所示是為了定量研究物體的位置變化作出的坐標系(x軸),在畫該坐標系時
規(guī)定原點在一長直公路上某交通亭中心,公路為南北走向,規(guī)定向北為正方向。坐標系
上有A、B兩點,A的位置坐標為XA=50m,B的位置坐標是XB=-30m。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B0A
-30-20-10010203040500m
A.A點位于交通亭中心南方50m處
B.A點位于交通亭中心北方40m處
C.B點位于交通亭中心南方30m處
D.B點位于交通亭中心北方30m處
3.(4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瞬時速率是指瞬時速度的大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汽車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每1s內(nèi)的位移都是5m
D.子彈以速度v從槍口射,v是平均速度
4.(4分)根據(jù)機動車的運動情況,繪制如圖々」圖像,已知其在水平路面沿直線行駛,
t2t
規(guī)定初速度vo的方向為正方向,運動過程中所受阻力恒定.請判定以下合理的說法是
()
A.機動車牽引力恒定且大于阻力
B.機動車的初速度vo=2Om/s
C.機動車的加速度為8m/s2
D.機動車在前3秒的位移是24m
5.(4分)一物體自空中的A點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1s后物體的速率變?yōu)閘Om/s,
則此時物體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計空氣阻力,g=10m/s2)()
A.在A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A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C.正在A點,速度方向向下
D.在A點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6.(4分)如圖所示,用一段繩子把輕質(zhì)滑輪吊裝在A點,一根輕繩跨過滑輪,繩的一端拴
在井中的水桶上,人用力拉繩的另一端,滑輪中心為O點,人所拉繩子與0A的夾角為
B,拉水桶的繩子與OA的夾角為呢人拉繩沿水平面向左運動,把井中質(zhì)量為m的水桶
勻速提上來,人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在此過程中,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a始終等于0
B.吊裝滑輪的繩子上的拉力逐漸變大
C.地面對人的摩擦力逐漸變大
D.地面對人的支持力逐漸變大
7.(4分)逢年過節(jié),路上掛滿喜慶的紅燈籠,如圖所示有3個燈籠,在風的吹拂下懸繩與
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設每個紅燈籠的質(zhì)量均為m,相鄰的紅燈籠之間用繩子相連接,
自上往下數(shù),第一個紅燈籠對第二個紅燈籠的拉力為()
A.2.5mgB.1.5mgC.3.6mgD.2mg
8.(4分)如圖所示,放置在斜劈上的物塊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整個裝置保
持靜止.現(xiàn)在使力F增大,但整個裝置仍保持靜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對斜劈的壓力增大
B.物塊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C.地面對斜劈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斜劈對物塊的摩擦力一定減小
9.(4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截面為工圓周的柱狀物體A,A與墻面之間放一光
4
滑的圓柱形物體B,對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整個裝置保持靜止.若將A的位置向
左移動稍許,整個裝置仍保持平衡,則()
A.水平外力F增大B.墻對B的作用力增大
C.地面對A的支持力減小D.B對A的作用力減小
10.(4分)如圖所示,傾角為30°的斜面體放在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10kg的重球用一不
可伸長的質(zhì)量不計的繩子拴接,另一端系在豎直面上,平衡時繩子與豎直面的夾角為
45°,忽略重球與斜面體之間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子的拉力大小為100(加-正)N
B.斜面體受到的壓力大小為lOOj^N
C.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大小為50(V3-I)N
D.在重球上加一外力,當斜面體所受的壓力為零時,外力的最小值為50N
二.實驗題(共2小題,滿分15分)
11.(6分)某課外興趣小組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步驟如下:
(1)在彈簧測力計的下端懸掛一重物M,記下重物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2)將貼有白紙的木板豎直放置,三個細線套一端共系于一個結(jié)點,另一端分別系于彈
簧測力計A、B和重物M上,測力計A掛于固定點P,手持測力計B的端拉動細線,使
結(jié)點靜止于0點,如圖所示。記錄下0點位置、兩個測力計示數(shù)FA、FB及-
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中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只為N
(3)在白紙上按一定標度作出F、FA、FB的圖示,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A、FB的
合力F'的圖示,若,則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到驗證。
(4)本實驗中采用的科學方法是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5)關于本實驗,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三根細線必須等長
B.要使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非常接近
C.每次實驗時彈簧測力計B始終保持水平
D.使彈簧測力計、細線都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
12.(9分)某同學在完成“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后,設計了以下問題,
請回答:
(1)圖1,在該實驗中,除了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一端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鉤
碼之外,還需要的器材有
A、4-6v的直流電源;B、4-6v的交流電源;C、220V的交流電源;D、復寫紙;
E、墨粉紙盤;F、毫米刻度尺
(2)關于該實驗的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打點計時器應固定在長木板上,且靠近滑輪一端
B.開始實驗時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一端
C.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小車
D.牽引小車的鉤碼個數(shù)越多越好
(3)在該的實驗中,按照實驗進行的先后順序,將下述步驟的代號填在橫線上.
A.把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固定在小車后面
B.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的沒有滑輪的一端,并連好電路
C.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復前面的步驟兩次
D.把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面
E.使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放開小車,讓小車運動
F.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邊懸掛合適的鉤碼
G.斷開電源,取出紙帶
(4)如圖3所示是該同學在實驗中打出的一條清晰的紙帶,圖上的點是他在紙帶上每5
個計時點選取的計數(shù)點,并測得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Xi=7.05cm,X2=
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請計算打下1、2、3、4、
5各點時的瞬時速度,并填在數(shù)據(jù)表格中,打下0點開始計時,電源頻率為f=50Hz.(計
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圖3
t/s0.10.20.30.40.5
V/(m/s)
(5)根據(jù)第(4)問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在如圖2的坐標紙上畫出小車運動的v-t圖線,并求
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三.計算題(共4小題,滿分45分)
13.(8分)如圖所示,一重為45N的木塊原來靜止在固定的水平桌面上,某瞬間在水平方
向上同時受到兩個方向相反的力Fi、F2的作用,其中Fi=14N,F2=8N.已知木塊與桌
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Fi和F2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當只將Fi撤去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撤去的力不是Fi而是F2,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4.(8分)如圖所示,在無紅綠燈的十字路口,甲、乙兩車均以20m/s的速度分別沿相互
垂直的車道勻速行駛,該路段車速不允許超過90km/h,達到此速度后做勻速運動不視為
違章。甲車一直保持勻速行駛,乙車駕駛員在兩車車頭均距離十字路口x=30m處采取
措施,他可以采用兩種操作:一種是減速,讓甲車先通過路口;另一種是盡快加速,在
甲車到達路口之前沖過路口。已知乙車的加速或減速過程均為勻變速直線運動,甲車長
Li=10m,乙車長L2=5m,兩車寬度均可忽略。試通過計算分析:為避免相撞且不違章,
在這兩種操作情況下,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各需滿足什么條件?
V
甲
15.(14分)物體的質(zhì)量為2kg,兩根輕細繩AB和AC的一端連接于豎直墻上,另一端系
于物體上,在物體上另施加一個方向與水平線成8角的拉力E相關幾何關系如圖15所
示,0=60°,若要使繩都能伸直有兩種可能,一種情況是AB繩上的拉力剛好為零,一
種情況是AC繩上的拉力剛好為零,請你分別求出這兩種情況下的拉力F的大小,并總
結(jié)出拉力F的大小范圍.(g取10m/s2)
B
16,(15分)如圖所示,固定在水平地面上的斜面傾角為30。,物塊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
因數(shù)為返,輕繩一端通過兩個滑輪與物塊A相連,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計輕繩
4
與滑輪的摩擦及滑輪的質(zhì)量。已知物塊A的質(zhì)量為m,連接物塊A的輕繩與斜面平行,
掛上物塊B后,滑輪兩邊輕繩的夾角為90°,物塊A、B都保持靜止,重力加速度為g,
假定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已知:sin30°=』,cos30。=返,sin45°=返,
222
cos45°
2
(1)若掛上物塊B后,物塊A恰好不受摩擦力作用,求輕繩的拉力F的大小;
若物塊B的質(zhì)量為返m,求物塊A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2)
3
(3)為保持物塊A處于靜止狀態(tài),求物塊B的質(zhì)量范圍。
90°
30°
2021-2022學年人教版(2019)高一(上)期中物理模擬卷(2)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選擇題(共10小題,滿分40分)
1.(4分)對于下列體育運動,運動員可以看做質(zhì)點的是()
【解答】解:AC、蝶泳和跳水等運動在評分的時候運動員自身的形狀都不能忽略,所以
不能看成質(zhì)點,故AC錯誤;
B、乒乓球在扣殺時要考慮擊球的位置,所以乒乓球的大小不能忽略不計,不能看作質(zhì)點,
故B錯誤;
D、馬拉松比賽中運動員本身的形狀和體積相對全程可以忽略不計,故可以看做質(zhì)點,故
D正確。
故選:D。
2.(4分)如圖所示是為了定量研究物體的位置變化作出的坐標系(x軸),在畫該坐標系時
規(guī)定原點在一長直公路上某交通亭中心,公路為南北走向,規(guī)定向北為正方向。坐標系
上有A、B兩點,A的位置坐標為XA=50m,B的位置坐標是XB=-30m。下列說法正
確的是()
B0A
I111」」」11.
-30-20-1001020304050而
A.A點位于交通亭中心南方50m處
B.A點位于交通亭中心北方40m處
C.B點位于交通亭中心南方30m處
D.B點位于交通亭中心北方30m處
【解答】解:AB、由位置坐標的意義可知,A點在原點的正方向50m處,即在交通亭中
心北方50m處,故AB錯誤;
CD、同理,B點在原點的負方向30m處,即在交通亭中心南方30m處,故C正確,D
錯誤。
故選:Co
3.(4分)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瞬時速率是指瞬時速度的大小
B.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C.汽車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每1s內(nèi)的位移都是5m
D.子彈以速度v從槍口射,v是平均速度
【解答】解:A、瞬時速率是指瞬時速度的大小。故A正確。
B、當物體做勻變速直線運動時,平均速度等于速度的平均值,而一般的運動物體的
平均速度不一定等于速度的平均值。故B錯誤。
C、汽車在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是5m/s,不表示汽車在這段時間內(nèi)每Is內(nèi)的位移
都是5m。故C錯誤。
D、槍口是一位置,子彈以速度v從槍口射出,v是瞬時速度。故D錯誤。
故選:Ao
4.(4分)根據(jù)機動車的運動情況,繪制如圖2-一L圖像,已知其在水平路面沿直線行駛,
t2t
規(guī)定初速度vo的方向為正方向,運動過程中所受阻力恒定.請判定以下合理的說法是
B.機動車的初速度vo=2Om/s
C.機動車的加速度為8m/s2
D.機動車在前3秒的位移是24m
【解答】解:ABC、將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位移-時間公式x=vot+』at2變形得
2t2
二2+L,由數(shù)學知識可知,圖像的斜率k=vo=—^m/s=20m/s,縱軸截距b=-4m/s?
t20.2
=L,可得加速度為a=-8m/s2,故機動車做勻減速運動,牽引力恒定且小于阻力,故
2
AC錯誤,B正確;
D、機動車勻減速運動的總時間為t=2*=二五=2.5s,則機動車在前3秒的位移等
a-8
于機動車在前2.5秒的位移,為x=1&t=22X2.5m=25m,故D錯誤。
22
故選:B,
5.(4分)一物體自空中的A點以一定的初速度豎直向上拋出,1s后物體的速率變?yōu)?0m/s,
則此時物體的位置和速度方向可能是(不計空氣阻力,g=10m/s2)()
A.在A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下
B.在A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上
C.正在A點,速度方向向下
D.在A點下方,速度方向向下
【解答】解:取豎直向上方向正方向。
A、若物體此時的位置在A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下,v=-10m/s,由公式丫=丫0-81得,
vo=O,與題干條件不符。故A錯誤。
B、若物體此時的位置在A點上方,速度方向向上,v=IOm/s,由公式v=vo-gt得,vo
=20m/s)是可能的,故B正確。
C、若物體此時的位置正在A點,速度方向向下,v=-10m/s,由公式v=vo-gt得,vo
=0,與題干條件不符。故C錯誤。
D、若物體做自由落體運動,1s后物體的速率v=gt=10m/s,而題中物體做豎直上拋運
動,物體先向上做勻減速運動,1s后物體的速率變?yōu)?0m/s,此時物體的位置不可能在A
點的下方,否則速率必小于故D錯誤。
故選:B。
6.(4分)如圖所示,用一段繩子把輕質(zhì)滑輪吊裝在A點,一根輕繩跨過滑輪,繩的一端拴
在井中的水桶上,人用力拉繩的另一端,滑輪中心為。點,人所拉繩子與OA的夾角為
B,拉水桶的繩子與OA的夾角為%人拉繩沿水平面向左運動,把井中質(zhì)量為m的水桶
勻速提上來,人的質(zhì)量為M,重力加速度為g,在此過程中,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a始終等于0
B.吊裝滑輪的繩子上的拉力逐漸變大
C.地面對人的摩擦力逐漸變大
D.地面對人的支持力逐漸變大
【解答】解:A、同一根繩子上,拉力大小相等,設為拉力大小為F,根據(jù)平衡條件可知,
垂直于0A繩上方向上的力平衡,則FsinB=Fsina,則a始終等于仇故A正確;
B、把井中質(zhì)量為m的水桶勻速提上來,桶受力平衡,則跨過滑輪的兩端繩的拉力始終
等于重力,吊裝滑輪的繩子OA上的拉力等于跨過滑輪的兩段繩的拉力的合力,兩段繩
的拉力夾角變大,合力變小,故,繩OA的拉力變小,故B錯誤;
c、人的速度與繩子速度關系如右圖所示,V人=二^-,繩與水平方向夾角e變小,V
cos9
絕不變,v人變小,故人做減速運動,且人的速度趨于等于不變的繩速,即人的加速度水
平向右左漸變小,由牛頓第二定律得:
FcosQ-f=ma(F為繩子拉力)
繩子拉力F不變,6減小,F(xiàn)cosO增大,地面對人的摩擦力逐漸變大,故C正確;
D、對人在豎直方向根據(jù)平衡條件可得,地面對人的支持力N=mg-Fsin。,人在向左運
動過程中,繩子拉力不變,但繩子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減小,繩子拉力在豎直方向的分
力減小,地面對人的支持力變大,故D正確;
本題選錯誤的
故選:Bo
7.(4分)逢年過節(jié),路上掛滿喜慶的紅燈籠,如圖所示有3個燈籠,在風的吹拂下懸繩與
豎直方向的夾角為37°,設每個紅燈籠的質(zhì)量均為m,相鄰的紅燈籠之間用繩子相連接,
自上往下數(shù),第一個紅燈籠對第二個紅燈籠的拉力為()
A.2.5mgB.1.5mgC.3.6mgD.2mg
【解答】解:以下面兩個燈籠作為整體為研究對象,進行受力分析,如圖所示:
在豎直方向上,由平衡條件得:Tcos37°=2mg
解得:T=2.5mg
故選:A?
8.(4分)如圖所示,放置在斜劈上的物塊受到平行于斜面向上的力F的作用,整個裝置保
持靜止.現(xiàn)在使力F增大,但整個裝置仍保持靜止.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塊對斜劈的壓力增大
B.物塊受到的合外力增大
C.地面對斜劈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D.斜劈對物塊的摩擦力一定減小
【解答】解:A、設物塊的質(zhì)量為m,斜面的傾角為0.對物塊分析,由平衡條件得知,
斜劈對物塊的支持力Ni=mgcos3當F增大時,Ni不變,則物塊對斜劈的壓力不變。
故A錯誤。
B、物塊保持靜止狀態(tài),合力保持為零。故B錯誤。
C、設斜劈的質(zhì)量為M,對整體研究可知,地面對斜劈的摩擦力f=Fcos。,則當F增大
時,f增大。故C正確。
D、當F>mgsin8時,物塊所受的靜摩擦力沿斜面向下,F(xiàn)增大,靜摩擦力增大;當F<
mgsin。時,靜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當F增大時,靜摩擦力減小。故D錯誤。
故選:Co
9.(4分)如圖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放有截面為工圓周的柱狀物體A,A與墻面之間放一光
4
滑的圓柱形物體B,對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整個裝置保持靜止。若將A的位置向
左移動稍許,整個裝置仍保持平衡,則()
A.水平外力F增大B.墻對B的作用力增大
C.地面對A的支持力減小D.B對A的作用力減小
【解答】解:對B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A球?qū)球的支持力N'和墻壁對B球
的支持力N,如右圖
當A球向左移動后,A球?qū)球的支持力N'的方向不斷變化,根據(jù)平衡條件結(jié)合合成
法可以知道A球?qū)球的支持力N'和墻壁對B球的支持力N都在不斷減小,則B對
A的作用力也減小。故B錯誤,D正確。
再對A和B整體受力分析,受到總重力G、地面支持力FN,推力F和墻壁的彈力N,如
圖
根據(jù)平衡條件,有
F=N
FN=G
故地面對A的支持力保持不變,推力F隨著壁對B球的支持力N的不斷減小而不斷減小。
故A、C錯誤。
故選:D。
10.(4分)如圖所示,傾角為30°的斜面體放在水平面上,質(zhì)量為m=10kg的重球用一不
可伸長的質(zhì)量不計的繩子拴接,另一端系在豎直面上,平衡時繩子與豎直面的夾角為
45°,忽略重球與斜面體之間的摩擦力,重力加速度g=10m/s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繩子的拉力大小為100(加-J5)N
B.斜面體受到的壓力大小為1(X)V1N
C.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大小為50(?-1)N
D.在重球上加一外力,當斜面體所受的壓力為零時,外力的最小值為50N
【解答】解;AB、對重球受力分析,如圖所示,由力的平衡條件在水平方向上:Tcos45°
-FNsin30°=0,在豎直方向上Tsin45°+FNCOS300-mg=0.解得FN=100(J^-1)N'
T=50(V6-V2)N,故A、B錯誤;
C、以斜面體和重球整體為研究對象,則地面對斜面體的摩擦力大小等于繩子的拉力在水
平方向的分力,即Ff=Tcos45°=50(百-DN,故C正確;
D、在重球上加一外力且使斜面體所受的壓力為零,當外力與輕繩垂直時,外力最小,其
r
最小值為:Fm=mgsin45°,解得:Fm=50\/2N故D錯誤。
故選:Co
二.實驗題(共2小題,滿分15分)
II.(6分)某課外興趣小組做“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實驗,步驟如下:
(1)在彈簧測力計的下端懸掛一重物M,記下重物靜止時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F
(2)將貼有白紙的木板豎直放置,三個細線套一端共系于一個結(jié)點,另一端分別系于彈
簧測力計A、B和重物M上,測力計A掛于固定點P,手持測力計B的端拉動細線,使
結(jié)點靜止于O點,如圖所示?記錄下O點位置、兩個測力計示數(shù)FA、FB及方向。
本實驗用的彈簧測力計示數(shù)的單位為N,圖中彈簧測力計B的示數(shù)只為2.70N
(3)在白紙上按一定標度作出F、FA、FB的圖示,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A、FB的
合力F'的圖示,若F和F'在誤差范圍內(nèi)重合,則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到驗證。
(4)本實驗中采用的科學方法是B
A.理想實驗法
B.等效替代法
C.控制變量法
D.建立物理模型法
(5)關于本實驗,下列做法合理的是D
A.三根細線必須等長
B.要使兩彈簧測力計的讀數(shù)非常接近
C.每次實驗時彈簧測力計B始終保持水平
D.使彈簧測力計、細線都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
【解答】解:(2)根據(jù)實驗原理可知,除記錄下0點位置、兩個測力計示數(shù)FA、FB及
力的方向;
彈簧測力計讀數(shù),每1N被分成10格,則1格就等于0.1N.所以讀數(shù)為:2.7N。
(3)在白紙上按一定標度作出F、FA、FB的圖示,根據(jù)平行四邊形定則作出FA、FB的
合力F'的圖示,若F和F'在誤差范圍內(nèi)重合,則平行四邊形定則得到驗證。
(4)驗證力的平行四邊形定則的實驗中需要我們讓兩次拉時的效果相同,所以是采用了
等效替代法,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5)A、三根細線不需要等長,稍微長一點即可,故A錯誤;
B、兩個彈簧秤的讀數(shù)不一定接近或差不多,故B錯誤;
C、實驗中只要保證兩次結(jié)點。的位置相同即可,彈簧測力計B不一定始終保持水平,
故C錯誤;
D、重力的方向在豎直方向,則要使彈簧秤、細線都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故D正確;
故選:D
故答案為:(2)方向,2.70;(3)F和F'在誤差范圍內(nèi)重合;(4)B;(5)D
12.(9分)某同學在完成“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后,設計了以下問題,
請回答:
(1)圖1,在該實驗中,除了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一端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鉤
碼之外,還需要的器材有BDF
A、4-6v的直流電源;B、4-6v的交流電源;C、220v的交流電源;D、復寫紙;
E、墨粉紙盤;F、毫米刻度尺
(2)關于該實驗的操作,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BC
A.打點計時器應固定在長木板上,且靠近滑輪一端
B.開始實驗時小車應靠近打點計時器一端
C.應先接通電源,待打點穩(wěn)定后再釋放小車
D.牽引小車的鉤碼個數(shù)越多越好
(3)在該的實驗中,按照實驗進行的先后順序,將下述步驟的代號填在橫線上
DBFAEGC或DBAFEGC.
A.把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固定在小車后面
B.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的沒有滑輪的一端,并連好電路
C.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復前面的步驟兩次
D.把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并使滑輪伸出桌面
E.使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放開小車,讓小車運動
F.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下邊懸掛合適的鉤碼
G.斷開電源,取出紙帶
(4)如圖3所示是該同學在實驗中打出的一條清晰的紙帶,圖上的點是他在紙帶上每5
個計時點選取的計數(shù)點,并測得相鄰兩個計數(shù)點之間的距離分別為Xi=7.05cm,x2=
7.68cm,X3=8.33cm、X4=8.95cm,X5=9.61cm、X6=10.26cm,請計算打下1、2、3、4、
5各點時的瞬時速度,并填在數(shù)據(jù)表格中,打下0點開始計時,電源頻率為f=50Hz.(計
算結(jié)果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圖3
t/s0.10.20.30.40.5
V/(m/s)
(5)根據(jù)第(4)問表格中的數(shù)據(jù)在如圖2的坐標紙上畫出小車運動的v-t圖線,并求
出小車運動的加速度為0.65m/s2.(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字)
【解答】解:(1)除了電磁打點計時器、紙帶、一端有滑輪的長木板、小車、鉤碼之外,
還需要的器材有4-6v的交流電源,還必須用到刻度尺測量點與點間距,從而求得瞬時
速度大??;同時需要復寫紙;
故選:BDF;
(2)A、打點計時器應固定在長木板上,在固定滑輪的另一端,故A錯誤;
B、為了在紙帶打更多的點,開始實驗時小車應放在靠近打點計時器一端,故B正確;
C、打點計時器在使用時,為了使打點穩(wěn)定,同時為了提高紙帶的利用率,使盡量多的點
打在紙帶上,要應先接通電源,再放開紙帶,故C正確;
D、鉤碼個數(shù)應適當,鉤碼個數(shù)少,打的點很密;鉤碼個數(shù)多,打的點少,都會帶來實驗
誤差,故D錯誤.
故選:BC;
(3)在“探究小車速度隨時間變化的規(guī)律”的實驗中,應先把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
并使滑輪伸出桌面,然后把打點計時器固定在長木板的沒有滑輪的一端,并連好電路,
再把穿過打點計時器的紙帶固定在小車后面,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細繩跨過定滑輪,
下邊吊著合適的鉤碼,使小車停在靠近打點計時器處,接通電源,放開小車,讓小車運
動,斷開電源,取出紙帶,最后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做兩次.
根據(jù)上面的過程可知步驟為:DBFAEGC或DBAFEGC;
(4)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某時刻的瞬時速度等于一段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所以有:
v?=—~—=J+E電X10_2m/s=0.74m/s
2T0.2
v?=—~'-'3x1O_2m/s=0.80m/s
2T0.2
V3=A2£=A5_笆dS+*:..]Mx]0-2m/s=0.86m/s
2T2T0.2
2
V5=2U6_=^5_絲=9.61+10?藥X10m/s=0.99m/s
2T2T0.2
利用描點法可畫出速度-時間圖象:
(5)在v-t圖象中,圖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所以有:
a=-^~=L‘°m/s2=0.65m/s2;
At0.50-0.04
故答案為:(1)BDF;(2)BC:(3)DBFAEGC或DBAFEGC;
(4)
t/s0.10.20.30.40.5
V/(m/s)0.740.800.860.930.99
(5)0.60~0.64.
三.計算題(共4小題,滿分45分)
13.(8分)如圖所示,一重為45N的木塊原來靜止在固定的水平桌面上,某瞬間在水平方
向上同時受到兩個方向相反的力Fi、F2的作用,其中Fi=14N,F2=8N.已知木塊與桌
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0.2,設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求:
(1)Fi和F2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當只將F]撤去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3)若撤去的力不是Fi而是F2,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1--------4
------A.-
【解答】解:(1)依據(jù)力的合成法則,則兩個力的合力大小為:f=Fi-F2=14-8N=6N,
方向水平向右.
(2)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則fm=uG=0.2X45N=9N,因為F2〈fm,
當只將Fi撤去時,物體在F2的作用下仍然處于靜止,則f=F2=8N,方向水平向右.
(3)最大靜摩擦力9N,因為Fi>fm,若撤去的力不是Fi而是F2,所以物體將滑動,所
受的摩擦力為滑動摩擦力.f="G=9N,方向向左.
答:(l)Fi和F2合力的大小6N和方向水平向右.
(2)當只將Fi撤去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8N和方向水平向右.
(3)若撤去的力不是Fi而是F2,求木塊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9N和方向水平向左.
14.(8分)如圖所示,在無紅綠燈的十字路口,甲、乙兩車均以20m/s的速度分別沿相互
垂直的車道勻速行駛,該路段車速不允許超過90km/h,達到此速度后做勻速運動不視為
違章。甲車一直保持勻速行駛,乙車駕駛員在兩車車頭均距離十字路口x=30m處采取
措施,他可以采用兩種操作:一種是減速,讓甲車先通過路口;另一種是盡快加速,在
甲車到達路口之前沖過路口。已知乙車的加速或減速過程均為勻變速直線運動,甲車長
Li-10m,乙車長L2=5m,兩車寬度均可忽略。試通過計算分析:為避免相撞且不違章,
在這兩種操作情況下,乙車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加速度各需滿足什么條件?
【解答】解:(1)當甲車恰好通過十字路口,乙車做勻減速運動,車頭恰好到十字路口,
加速度最小為a,
甲車恰好通過十字路口的時間:t=£±L=溺擔_s=2s,乙車:x=vt」at?,解得:
v202
2
a=5m/s,
(2)當甲車車頭恰好到達十字路口,乙車做勻加速運動,恰好通過十字路口,加速度最
小為a',
當甲車車頭恰好到達十字路口得時間:t'=至速Ls=l5s,乙車:X+L2=
v20
vt,總a't,2,解得:a'=^m/s2,此時乙車速度為:
v'=v+a't'=20m/s4^x1.5m/s=^m/s>90km/h.
93
由題意乙車速度不允許超過90km/h,所以勻加速不能合法通過十字路口.
答:乙車做勻減速運動時,能以最小加速度5.0m/s2安全、合法通過十字路口;而勻加速
運動時,不能合法通過十字路口。
15.(14分)物體的質(zhì)量為2kg,兩根輕細繩AB和AC的一端連接于豎直墻上,另一端系
于物體上,在物體上另施加一個方向與水平線成。角的拉力F,相關幾何關系如圖15所
示,0=60°,若要使繩都能伸直有兩種可能,一種情況是AB繩上的拉力剛好為零,一
種情況是AC繩上的拉力剛好為零,請你分別求出這兩種情況下的拉力F的大小,并總
結(jié)出拉力F的大小范圍.(g取10m/s2)
【解答】解:作出物體A受力如圖所示,由平衡條件
Fy=FsinO+Fisin0-mg=0①
Fx=Fcos0-F2-Ficos6=0②
由①②式分別得:F=1nge-Fi③
sin6
F=_1g—+1ng.④
2cos82sin6
要使兩繩都能繃直,則有:
Fi20⑤
F220⑥
由③⑤式得F有最大值:Fmax=」V=@M?N.
sin63
由④⑥式得F有最小值:Fmin=—返N.
2sin03
綜合得F的取值范圍:40鳳》F22。愿N.
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從營養(yǎng)角度看待寵物的行為問題試題及答案
- 統(tǒng)計學考試復習與模擬考結(jié)合試題及答案
- 2024年汽車維修工職業(yè)技能挑戰(zhàn)試題及答案
- 一年級語文考試的試題及答案技巧
- 羊肉燒烤測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4年小自考漢語言考綱試題及答案
- 測量誤差與修正方法試題及答案
- 肝炎病毒課件
- 汽車美容師心理素質(zhì)培養(yǎng)方法試題及答案
- 二手車評估師的專業(yè)繼續(xù)教育方法試題及答案
- 中級微觀經(jīng)濟學(袁正教授)第四講、斯勒茨基
- 2022年4月自考金融法試題及答案含評分標準
- 人教版語文選修《西游記》課件
- 學校膳食管理委員會組織及工作職責
-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工程造價綜合定額答疑匯編2022年11月更新
- 小麥雜交育種課件
- 中國教育學會教育科研規(guī)劃課題結(jié)題報告格式(參考)doc
- 機動車駕駛員培訓機構(gòu)質(zhì)量信譽考核評分表doc-附件1
- 中國地理概況課件
- 2021年一級注冊消防工程師繼續(xù)教育題庫大全權(quán)威答案
-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第4篇-喉科學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