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課++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1頁
第5課++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2頁
第5課++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3頁
第5課++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4頁
第5課++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 高中歷史統(tǒng)編版2019選擇性必修1+國家制度與社會治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與管理官員選拔制度三代以上出于學,戰(zhàn)國至秦出于客,漢以后出于郡縣吏,魏晉以來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宋代)出于科舉?!彼巍ぬK軾中國古代官員的選拔制度沿革(1)秦漢至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選官制度西周至春秋實行世官制,官位世襲,貴族壟斷高官戰(zhàn)國尚賢思想興起和爭霸圖強的需要,實行舉薦為官和軍功爵制秦朝“以法為教”“以吏為師”兩漢漢武帝推行察舉制,由地方官向中央舉薦人才,以道德(孝廉)和才學(秀才)為選官標準。察舉制為兩漢政權選拔了大批人才察舉指先考察而后推舉,重點考察被舉者在鄉(xiāng)里的輿論評價和為官能力,然后推薦為官或提拔任用。察舉分??坪吞乜啤3?茷闅q舉,有人數(shù)規(guī)定,有具體標準,如孝廉、茂才等;特科有具體標準但無固定時間,如賢良方正、賢良文學等材料:漢武帝元光元年“初令郡國舉孝廉各一人”,舉后直接授官,充分適應了君子賢人任官以“軌德立化”的思想。自東漢光武帝始,察舉實施中“授試以職”,舉主對秀才、孝廉先委以一定職務,以此檢驗其是否“便習官事”,合格者方舉至中央——摘編自閻步克《察舉制度變遷史稿》魏晉南北朝曹魏開始推行九品中正制,由中央委任中正官根據(jù)家世、道德和才能評定人才,分九等,朝廷依此授官。九品中正制將選官權收歸中央,加強了中央集權。后來隨著門閥士族勢力的發(fā)展,中正選人只看家世,逐漸形成“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勢族”的局面關于九品中正制的弊端,西晉段灼在上晉武帝表中指出:今臺閣選舉,涂塞耳目,九品訪人,唯問中正。故據(jù)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孫,則當涂之昆弟也。

——《晉書·段灼傳》練習2:家譜是記錄家族世系繁衍及其重要人物事跡的特殊圖書體裁。商周時期就有用于祭祀的家譜。東晉、南朝時期,家譜發(fā)展迅速,岀現(xiàn)了專修家譜的機構,譜諜學成為一種專門的學問。與家譜發(fā)展關系密切的是A.儒、佛、道“三教合歸儒”B.官吏選拔標準的重大變革C.從分裂到統(tǒng)一的政治形勢D.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B練習3:下表反映的是兩晉南朝入仕類別統(tǒng)計。據(jù)此推斷合理的是A.科舉考試開始出現(xiàn)

B.察舉選官注重才能C.選官權向中央集中

D.州郡縣吏升遷緩慢類別吏部直接任命察舉和學??荚囍菘たh吏積功升遷其他比重50.2%25.4%14.2%10.2%C練習1:“面向社會招攬人才,只講德行與能力,使得許多熟知民間疾苦體恤勞苦民眾的有德之士進入中央政府,為官員集團注入了新鮮血液。”此描述的是我國古代A.軍功爵制

B.察舉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舉制B(2)隋唐至明清時期的選官制度隋唐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度正式形成??婆e以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為特點,使出身社會中下層的讀書人通過相對公平的考試參與政權,擴大了統(tǒng)治的基礎,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zhì),加強了中央集權隋唐時期的科舉以分科考試選拔人才為特點,分為制舉和常舉。制舉是皇帝自設科目考試選人;常舉每年舉行,科目有秀才、明經(jīng)、進士等幾十種,其中明經(jīng)和進士兩科最受社會重視。考試合格只是取得為官的資格,還需吏部選拔后方可正式任官科舉考試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員的主要方法。它一直堅持的是自由報名、公開考試、平等競爭、擇優(yōu)取士的原則,其基本理念是“至公”……可以說,科舉制是封建社會的“平民政治”。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皇族及豪強宗法勢力對于政治權力的壟斷,促進了社會的良性流動,從而擴大了統(tǒng)治階級政治統(tǒng)治的合法性基礎

——鄒一南《淺談科舉制度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宋朝科舉制度進一步發(fā)展完善,更強調(diào)公平競爭(“糊名”“謄錄”),“取士不問家世”,科舉成為選拔官員的主要途徑明清分鄉(xiāng)試(舉人)、會試(貢士)與殿試(進士)三級,考試從四書五經(jīng)中命題。明朝為保證能選拔出不同地域的人才,實行南北卷制度明朝科舉考試中的南北卷制度:明朝為了保證科舉能選拔出不同地域的優(yōu)秀人才,從1427年起,在會試中實行南北卷。會試錄取100人,其中南方60人,北方40人。后來,南北卷演變?yōu)槟媳敝芯?,錄取比例也逐漸穩(wěn)定,南卷、北卷和中卷的錄取人數(shù)分別占會試錄取總?cè)藬?shù)的55%、35%和10%練習4:錢穆在《中國歷代政治得失》中講到:漢代的選舉,是由封建貴族中開放政權的一條路:唐代的公開競選,是由門第特殊階級中開放政權的一條路。唐代開放的范圍,較漢代更為廣泛,更為自由。在錢穆看來,唐代科舉制A.實現(xiàn)了無差別的自由投考B.推動了封建政治的進步C.消除了士族對仕途的影響D.是自下而上的選官方式B官員考核制度(3)中國古代的考核制度秦漢實行上計制,地方將戶口墾田、錢谷入出、盜賊多少等情況制成計簿,上報中央,并由御史參與審核,考核的結果是官員賞罰的依據(jù)隋唐考核權歸尚書省吏部,主要以品德和才能為標準考核官員漢承秦制,“秋冬歲盡,各計縣戶口墾田,錢谷出入,盜賊多少,上其計簿”,御史大夫檢查計簿所載數(shù)據(jù)的真?zhèn)危┫喔畡t據(jù)實以行獎懲,績優(yōu)者升遷。為了防止官吏弄虛作假,漢朝頒布了《上計律》、《功令》、《考功法》,其中規(guī)定了“上財物之計簿而欺謾不實”的行為為欺謾之罪,要承擔刑事責任。對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庸吏,也要免職。唐代形成了一系列關于考課的具體法規(guī),明確規(guī)定考核標準,即“四善二十七最”?!八纳啤笔侵傅铝x有聞、清慎明著、公平可稱、恪勤匪懈,“二十七最”是針對各個職位的具體工作而規(guī)定的具體要求,偏重在職才能的考察。各部門長官在對其下屬進行初考后,考核結果要“懸于本司、本州之門三日”。

——摘編自劉守芬等《對中國古代廉政法律制度的歷史考察》明考滿(對官員任職期滿的考核)和考察(外地官員三年一次的朝覲考察和京官六年一次的京察)清考課(三年一次的京察和大計,分別考察京官和外省文官)練習5:漢宣帝劉詢曾指出當時地方所上的計簿,是虛假不實的具文。因此他命令A.郡國匯總計簿時僅考核縣官德行 B.每三年一次對地方官員考滿審計C.御史要加強對計簿的查對和核實 D.六科給事中分別考查京內(nèi)外官員練習6:據(jù)《清史稿》載,康熙二十二年至六十一年,共舉行大計十四次,考察出卓異官員580名,罷斥、降調(diào)官員5137名??滴醭拇笥婣.是針對官員任職期滿的考核

B.主要考核外省文官C.屬于官員考核中的“通考”

D.每隔四年舉行一次CB官員監(jiān)察制度(4)中國古代監(jiān)察制度的演變中央監(jiān)察制度地方監(jiān)察制度秦漢以御史大夫為首漢武帝設州刺史,代表皇帝巡行郡國,加強中央集權隋唐御史臺劃分道作為監(jiān)察區(qū)宋臺諫合一,御史擁有了諫官的議事權,諫官擁有了御史的監(jiān)察權劃分路作為監(jiān)察區(qū)元御史臺設行御史臺、肅政廉訪司明都察院和六科(東廠和錦衣衛(wèi)本質(zhì)上也屬于監(jiān)察機構)都察院監(jiān)察御史代皇帝巡按各省清將六科并入都察院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練習7:史載,漢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詔條察州”,有學者認為此部刺史是由秦代的監(jiān)(御史)嬗變而成。秦時除置一守一尉外,又置一監(jiān)。漢興,省監(jiān)不置。惠帝三年,“相國奏御史監(jiān)三輔?!蔽涞壑么淌罚翱な夭坏妹孀嗍?,而刺史得面奏事”。這說明①秦與漢在地方均設有專門負責監(jiān)察的官員

②秦與漢監(jiān)察方向有別,一在中央,一在地方

③秦漢監(jiān)察體制的實際效能有限④秦漢監(jiān)察機構的設置受到最高執(zhí)政集團的重視

A.①④B.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練習8:《漢書·卷十九·百官公卿表第七》記載:“御史大夫,秦官,掌副丞相。有兩丞,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