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體瘤免疫治療療效評價標準_第1頁
實體瘤免疫治療療效評價標準_第2頁
實體瘤免疫治療療效評價標準_第3頁
實體瘤免疫治療療效評價標準_第4頁
實體瘤免疫治療療效評價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目錄目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成為多種晚期癌癥的首選療法近年來,特異性單克隆抗體、腫瘤疫苗及活化的效應細胞等免疫療法取得了突破性進展12,其中單克隆抗體中的免疫檢查點抑制劑已成為多種晚期癌癥的首選療法34PD-1PD-1TBMCMedDOIClinCancerR免疫治療的作用機制決定了其療效為特殊緩解模式免疫治療發(fā)揮臨床療效的時1Immunotherapy,2013,5(3):215-229.DOI:10.2217/imt.13.9.2JImmunotherDOIcjiaeCancerImmunolImmunotherRECIST1.1在評估免疫療法時出現(xiàn)誤差傳統(tǒng)腫瘤治療主要以影像學上腫塊大小變化為評判標準,在對免疫療法進行評價時,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部分免疫治療患者出現(xiàn)一些特殊臨床表現(xiàn)1-3:疾病超進展1ImmunotherapyDOIimtJImmunotherDOIcjiae4JImmunotherCancer.2014ClinOncologyClinCancerRes23(16):4671-4679.D01:10.1158/1078.0CCRmll目錄目錄2009年,WOLCHOK1等在WHO標準的基礎上正式提出了免疫相關療效標準(immune-related2、使用雙徑測量法,創(chuàng)新性地提出對可測量的新病灶進行重新規(guī)定(25mm×5mm)3、對于新發(fā)病灶,總腫瘤負荷增加不超過25%,不評定為PDe.g.Keynote-001研究7.3%(24/327)發(fā)生了PsPD(4.6%早期PsPD和2.7%延遲PsPD)1組患者2組患者3組患者RECIST1.1標準非PDirRC標準非PD非PD2年生存率中位總生存期8.4個月22.5個月未達到2JClinOncology,2011,29(23):3114-3119實體腫瘤免疫相關療效評價標準(irRECIST標準)2014年,歐洲內科腫瘤年會上首次提出實體腫瘤免疫相關療效評價標準(immune-related1、延用了RECIST1.1標準的單徑測量法和irRC標準中將可測量新病灶計算入原腫瘤負荷中的概念2、對于非靶病灶和新病灶,在判定PD時都具有參考價值3、對于初次評定的PD,需在至少4周后進行再次評估1AnnalsofOncology,Suppliviv隨著免疫檢查點抑制劑的飛速發(fā)展,免疫療效評價再次遭遇挑戰(zhàn):2017年初,RECIST工作組正式提出實體腫瘤免疫療效評價標準(immuneresponse可測量病灶●腫瘤病灶:至少有一條可以精確測量的徑線(記錄為最大徑),其最小長度如下:③臨床檢查,游標卡尺測量≥10mm(不能用游標卡尺測量準確的病變應記為不可測)①CT掃描:淋巴結短徑≥15mm(CT薄層掃描≤5mm)非可測病灶●骨病灶①骨掃描,PET掃描或者平片不適于測量,但可用于確認存在或者消失②成骨病灶屬不可測量病灶③溶骨性病灶或者混合性病灶有確定的軟組織成分(符合可測量定義),可作為可測量病灶進行評價(CT/MRI)①影像學定義的單純囊腫,非惡性病灶,不予評價②轉移性囊性病灶,符合可測量性定義的,可以作為可測量病灶。但如果在同一病人中存在非囊性病灶,應優(yōu)先選擇非囊性病灶作為靶病灶①放療或其他局部治療的部位的病灶,一般作為不可測量病灶,除非該病灶出現(xiàn)明確進展iRECIST標準評價療效的結果可分為三類:e.g.免疫抑制劑治療晚期NSCLC的臨床試驗1、13%(20/160)的患者存在特殊緩解模式,包括5%PsPD和8%混合緩解僅3.8%的差異Cancer,2017,88:38-47[2018-03-23].實體腫瘤免疫療效評價標準(iRECIST標準)iRECIST標準與先前傳統(tǒng)標準的主要區(qū)別:2、PD的確認(3)該標準對PD確認的時間做出規(guī)定:4-6周,確保患者進行補救治療的時機;實體腫瘤免疫療效評價標準(iRECIST標準)3、提出了在試驗中進行早期(4~6周)腫瘤評價以實現(xiàn)早發(fā)現(xiàn)和早治療的可能性2、實踐中對于PsPD和HPD的處理,需要醫(yī)生結合患者實際臨床狀態(tài)進行慎重評估決策標準)的部分規(guī)定,另一方面又提出了自己獨特的評價模式1。不同免疫療法療效評估標準的對比RECIST1.1標準irRECIST標準iRECIST標準imRECIST標準SLD較基線或最低值增加≥20%(至少5mm);非靶病灶進展;出現(xiàn)新發(fā)病灶SLD較基線或最低值增加≥20%;非靶病灶明確進展;出現(xiàn)新發(fā)病灶SLD較基線或最低值增加≥20%;非靶病灶明確進展;出現(xiàn)新病灶SLD較基線或最低值增加≥20%;只計算基線可測量灶,新病灶或非靶新病灶新病灶出現(xiàn)即可定義PD可測量的新病灶加入總腫瘤負荷(SLD);新病灶不加入總腫瘤負荷(SLD)中;可測量的新病灶加入總腫瘤負荷(SLD);新病灶不用于定義PD;不需要需要,≥4周;首次評定的irPD繼續(xù)惡新發(fā)現(xiàn)的明確進展;出現(xiàn)另外的新發(fā)病灶需要,≥4周;靶或非靶病灶大小增加;新病灶增加≥5mm;新的非靶病灶進展;出現(xiàn)另外的新發(fā)病灶需要,≥4周;為非PD目錄目錄免疫治療的特殊緩解模式發(fā)生概率較低,實踐工作中仍將RECIST1.1標準作為實體腫瘤療效評價的主要標準,新提出的免疫療效評價標準僅作為次要指南。療效評估標準的展望免疫治療療效評估的作用免疫治療療效評估現(xiàn)階段的不足1、減少了因免疫療法的特殊治療機制導致評估結果出現(xiàn)誤差的問題2、更加準確的評價腫瘤免疫治療中患者療效反應和生存獲益情況3、一定程度上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