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東莞、東莞三市方言比較研究_第1頁
深圳、東莞、東莞三市方言比較研究_第2頁
深圳、東莞、東莞三市方言比較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深圳、東莞、東莞三市方言比較研究

深圳、東莞和惠州位于珠江河口東岸。它是珠江三角洲改革發(fā)展計劃中確定的珠江三角洲一體化的中心區(qū)域。深圳、東莞、惠州在地理上連成一片,是粵客交錯分布之地,可以說深莞惠地區(qū)是廣東中南部粵語大本營與東部客家話大本營的過渡地帶,所以這一帶的有些方言點往往會出現(xiàn)亦粵亦客或粵或客的方言接觸與融合表現(xiàn)。如惠州惠城區(qū)本地話,其方言歸屬歷來備受爭議,是粵是客各有理據(jù),可見其粵客方言成分融合之多之深。又如深圳大鵬話,據(jù)劉鎮(zhèn)發(fā)的研究,是一種受到客家話接觸影響的粵語方言。深圳和東莞自東晉起同屬東官郡寶安縣,唐至德二年改寶安名為東莞,直至明代析置新安縣(包括現(xiàn)深圳市大部及香港的全部),才使東莞與深圳一分為二,從建置沿革我們可以看出兩地之歷史淵源,故其方言特征一致性很高,以往學者一般把東莞、深圳及香港新界等地的粵方言歸為粵語莞寶片。據(jù)《惠州市志》記載,惠州龍門、博羅兩縣以及惠東、惠陽的個別村、鎮(zhèn)講粵語,一、本文對深港惠廣東方言的研究深圳、東莞、惠州三地粵語連成一片,其語音面貌接近,學界關于三地粵方言的研究成果概述如下:(一)深圳沙井話的語音深圳粵方言的研究成果,較早有陳曉錦先生對寶安等地粵方言進行研究,著有《寶安沙井話入聲舒化現(xiàn)象———對粵方言入聲現(xiàn)狀的再探討》(1993)、《莞寶片粵語語音特點》(1990),《珠江三角洲方言調查報告》(三卷本,1987-1990)記錄了深圳沙井話的字音、詞匯等情況。21世紀初又有少數(shù)論著出現(xiàn),黃建全《深圳平湖圍頭話音系分析》(2004)對平湖圍頭話作了語音的描寫;湯志祥、林建平《深圳粵語的分布以及代表話南頭話的音系》一文闡述了深圳粵語的分布情況,并描寫了深圳粵語代表點南頭話的音系,揭示了其聲韻調特點,并與廣州話進行比較,認為南頭話的語音特點與東莞話大致相同,其音系是一種相對簡化的粵語音系。(二)東莞方言研究現(xiàn)狀關于東莞粵方言的研究稍多,早在19世紀末外國學者詹姆斯·戴爾·鮑爾和桑德斯就分別撰寫了《東莞方言》(三)罪犯兩縣的粵方言,分別實行語音系統(tǒng)和語法等金融體系的特性,如惠州粵方言的研究不多(本地話的研究不屬于本文討論范圍,故略),《惠州市志》方言編中記載了惠州白話(即粵方言)的分布范圍,并列舉了博羅、龍門兩地的語音系統(tǒng)和詞匯、語法等情況?!洱堥T縣志》(1995)、《惠陽縣志》(2003)、《惠東縣志》(2003)、《博羅縣志》(2003)也就惠州各地粵方言的情況做了簡要介紹。各地方志之外比較重要的論著有:譚漢玲《龍門縣方言語音的比較研究》,該文詳細描寫了龍門、永漢兩個粵方言的語音系統(tǒng)并進行比較,且與中古音進行了對照,最后建議依據(jù)龍門話與廣州話、增城話的區(qū)別,將龍門話劃為獨立小片,而將永漢話歸入增城話小片。(四)深度比較研究的范圍和存在不足以上研究成果總體來說有以下幾個特點:(1)重視代表點方言特征的描寫,如莞城話、南頭話,都有論著或專文進行詳細、深入論述;(2)單點描寫成果較多,如深圳南頭話、沙井話、平湖圍頭話、大鵬話等,東莞莞城、常平、茶山話等,惠州龍門龍城、左潭話等,都有較為詳細的描寫和探討;(3)以共時語料的描寫為主。近年來,多點比較、方言特征歷時演變的探討逐漸受到重視,鋪開了多點比較研究、歷時探討之路。但總體來說還存在以下不足或可待繼續(xù)探討之處:(1)前人成果主要集中在共時材料的描寫,雖然有相關的歷時研究,但對于深莞惠粵方言的語音發(fā)展模式及其所反映的語言接觸、融合等問題并未進行深入探討和研究,有待進一步研究和完善。(2)因為缺乏統(tǒng)一的規(guī)劃,可供比較的語料有限,更無從建立統(tǒng)一的數(shù)據(jù)庫,且尚未從地理類型學的角度出發(fā),繪制高質量深莞惠粵方言語音特征分布圖,給深莞惠地理語言學的研究留下了較大的空間。二、不同性別學生的語音特點深莞惠是粵語與客家話的交叉過渡帶,深莞惠粵方言與廣州話有諸多不同之處,而如今這一帶粵方言很多語言特點處于動態(tài)演變過程中,有些特點甚至出現(xiàn)消亡的跡象,如東莞有些鎮(zhèn)區(qū)雖然老年人還講著純正的本地粵方言,但很多年輕人語音特點越來越近廣州音,本地口音在日漸消亡,深圳則更甚。因此,從地理語言學角度對深莞惠粵方言進行系統(tǒng)調查與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與價值。下文結合東莞(包括莞城、萬江、厚街、望牛墩、高埗、虎門、長安、大嶺山、石龍、石碣、茶山、石排、東坑、橫瀝、大朗、常平白石崗、塘廈、橋頭、謝崗、麻涌、中堂江南二十一個方言點)、深圳(包括南頭、寶安沙井、龍崗蛇話三個方言點)、惠州(包括博羅石灣、龍門龍城兩個方言點)三市共26個方言點的語料探討地理語言學的研究意義和方法(東莞和惠州共23個方言點的語料均為筆者親自調研所得,深圳寶安沙井粵語語料引自詹伯慧、張日升:珠江三角洲方言字音對照,南頭粵語和龍崗蛇話語料由胡建慧提供)。(一)深莞惠粵方言“?!钡膄聲母一致性陳曉錦先生《莞寶片粵語語音特點》提到部分古溪母、曉母的合口韻字在莞寶片中念清擦音f-聲母。以“?!钡穆暷附褡x情況為例,用arcview3.3軟件做一個地理類型特征圖,如圖1。由圖1可知,深莞惠三地粵方言,除了東莞麻涌、中堂江南、惠州龍門、深圳龍崗等邊緣地帶,其核心地帶“?!本鶠閒聲母,一致性很強。深圳南頭等地粵方言因受到標準粵語的影響,其方言特征也更多地接近廣州粵語。(二)深莞惠粵言共時特征曹志耘指出,由于一種語言在各地的發(fā)展演變速度不同等原因,各地方言之間在共時平面上的差異實際上可能是該方言不同歷史階段特征的遺存,方言的共時差異可以反映方言的歷時變化,以“鴿”“插”字為例,如表2所示:咸攝一二等入聲-p尾在深莞惠粵語中的演變主要取(三)廣府片與家庭語言以上全濁聲母今讀的三種地理類型,不能推理成從第一種類型演變到第二種類型再到第三種類型,反之亦不合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