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誼村美麗家園建設工程-道路油化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1頁
友誼村美麗家園建設工程-道路油化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2頁
友誼村美麗家園建設工程-道路油化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3頁
友誼村美麗家園建設工程-道路油化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4頁
友誼村美麗家園建設工程-道路油化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友誼村美麗家園建設工程-道路油化工程S-01重慶澤景霖勘測設計有限公司第1頁共12頁施工圖設計說明第11頁共12頁一、概述1、基本概況本項目為涂井鄉(xiāng)友誼村美麗家園建設工程-道路油化工程圖紙,總長為5.43km,共2條道路組成。本次設計道路定位為農(nóng)村公路,四級公路(Ⅱ類),簡易路面,地形屬山嶺重丘區(qū),局部受限路段建設標準參照重慶市農(nóng)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2、建設規(guī)模及路線基本走向涂井鄉(xiāng)友誼村美麗家園建設工程-道路油化工程路線,全長本次道路油化2條5439.701m,其中5.5m寬路基道路3605.065m,4.5m路基寬道路1834.636m。本工程的實施將有效解決沿線村民出行不便的問題,同時能帶動沿線的經(jīng)濟建設,對促進地方經(jīng)濟及重慶城鄉(xiāng)統(tǒng)籌的建設,完善忠縣公路路網(wǎng)結構,促進社會和諧,都具有積極的現(xiàn)實意義和深遠的社會影響。具體里程及起止點如下:道路設施基本情況表序號公路名稱長度(m)路基寬度(m)路面寬度(m)原路面設計路面?zhèn)渥⒁弧⒐?A線3605.0655.55.5水泥路面瀝青混凝土油化2B線1834.6364.54.5水泥路面瀝青混凝土油化合計5439.7013、舊路現(xiàn)狀及設計概況本項目地處山嶺區(qū),舊路基在原修建時標準低,彎道急,連續(xù)彎道多,曲線間直線段長度不夠,碎坡較多。全線路面結構為水泥混凝土路面,現(xiàn)有路況較差,主要病害為橫向/縱向裂縫、破碎板、局部沉陷、接縫破損、錯臺等。現(xiàn)狀圖片-破碎板、沉陷根據(jù)調(diào)查交通流量的分布情況,結合沿線地形、地質(zhì)、水文等自然地理條件,因地制宜運用技術指標,既要使各項技術指標滿足規(guī)范要求,以提高行車時速的目的,又要避免因過份追求高標準而破壞環(huán)境、增大工程及投資。為提高運營質(zhì)量,在不增加較多投資的前提下,參照小交通量農(nóng)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重慶市農(nóng)村公路技術標準和業(yè)主要求,對原道路不做技術調(diào)整,盡可能利用原舊路路面,需對原路面進行裂縫修,路肩未損壞。4、技術標準本項目受工程投資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原則上充分利用現(xiàn)狀道路路面,對局部損壞處清除加鋪水穩(wěn)層然后再鋪瀝青。根據(jù)小交通量農(nóng)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重慶市農(nóng)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及忠縣農(nóng)村公路管理辦法的要求,堅持走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道路,合理利用土地資源,注重環(huán)境保護。本次設計的主要技術指標見下表:主要技術指標表表1-1序號標準名稱標準單位規(guī)范規(guī)定采用值說明1設計速度公里/小時1515(10))2平曲線最小半徑m12(10)253回頭曲線最小半徑m10/4最大縱坡%//5最小坡長m//6路基寬度m4.5/5.54.5/5.57路面寬度m4.5/5.54.5/5.58標準軸載KN1001009小橋洪水頻率1/251/2510結構荷載等級/公路-Ⅱ級11涵洞洪水頻率//根據(jù)業(yè)主要求,本次設計只對道路路面修復油化,對道路縱坡及走向不做調(diào)整。5、設計采用規(guī)范及依據(jù)5.1《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編制辦法》(交公路發(fā)[2007]358號)5.2中華人民共和國工程建設強制性條文-公路工程部分5.3《小交通量農(nóng)村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2111-2019)5.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40-2011;5.5《公路工程質(zhì)量檢驗評定標準(土建工程)》(JTGF80-1-2017)5.6《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JTGD20-2017)5.7《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40-2011)5.8《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JTGD50-2017;5.9《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技術細則》JTG/TF31-2015;5.10《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04;5.11《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設計文件圖表示例》(施工圖設計)(交公路發(fā)[2007]358號)5.12《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概算預算編制辦法》(JTG3830-2018)、《公路工程預算定額》(JTG/T3832-2018)、《公路工程機械臺班費用定額》(JTG/3833-2018)5.13重慶市農(nóng)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渝文審(2011)24號)二、沿線地理位置、地質(zhì)、地震、氣象、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1.沿線自然地理概況1.1地理位置忠縣涂井鄉(xiāng)友誼村位于位于忠縣東部,長江北岸,離忠縣縣城18km,幅員面積7.8平方公里。耕地1658畝,林地面積5111.6畝,下轄10個村民小組,有950戶3102人,其中友誼村移民約為676人。1.2氣象水文屬于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春早、夏熱、秋綿雨、冬多霧,四季分明,雨量充沛。七八月份有伏旱氣候,年平均氣溫18.7攝氏度,極端最高氣溫41.7攝氏度,最低氣溫-4攝氏度;多年平均相對濕度76%,多年平均降雨量為1149.3毫米,其中5-9月降水量約占全年降水量的71%;年均日照時數(shù)1400小時;全年無霜期280天左右2、區(qū)域地質(zhì)穩(wěn)定性評價

測區(qū)內(nèi)地質(zhì)構造簡單,無斷層和活動斷裂通過。根據(jù)鉆探揭示及工程地質(zhì)測繪和區(qū)域地質(zhì)資料知:測區(qū)無新構造活動形跡,區(qū)域構造穩(wěn)定。3、不良地質(zhì)路段情況及工程設計相應的主要對策線路地段覆蓋層普遍較薄,巖層產(chǎn)狀平緩,斜坡巖土體整體穩(wěn)定,場地穩(wěn)定較好。據(jù)地面調(diào)查,線路區(qū)無泥石流、滑坡、危巖、崩塌、活動斷裂等不良地質(zhì)現(xiàn)象。三、沿線筑路材料、水、電、管建設條件與公路建設的關系水泥:采用國家合格產(chǎn)品,道路水泥一律采用42.5級普通硅酸鹽水泥。粗集料:用灰?guī)r軋制成的碎石,形狀接近立方體,針片狀顆粒含量不大于15%,沖洗法<0.075mm的顆粒含量不大于1%,其壓碎值不得大于14%,軟弱顆粒含量不大于5%,最大粒徑不應超過40mm。細集料:可采用河砂,砂中沖洗法<0.075mm的顆粒含量不大于3%,細度模數(shù)宜在2.5以上。水:清洗集料、拌和混凝土及養(yǎng)生所用的水,不應含有影響混凝土質(zhì)量的油、酸、堿、鹽類、有機物等。片石粒徑直徑10~18cm,其強度達到30Mpa以上。碎石材料由開山塊石、天然卵石或砂礫石經(jīng)破碎篩選而成,碎石顆粒級配不均勻系數(shù)Cu不得小于15,0.02mm以下顆粒質(zhì)量百分率不得大于3%,大于22.4mm的粗顆粒中帶有破碎面的顆粒所占的質(zhì)量百分率不應小于30%,不含有黏土及其它雜質(zhì)。施工單位在填隙碎石生產(chǎn)期間,每工班抽樣檢驗1次粒徑級配、黏土及其他雜質(zhì)含量、大于22.4mm的粗顆粒中帶有破碎面的顆粒含量。電力狀況:沿線居民聚集,沿線均可取得,不需要特別設計。建議工程合理安全用電,保證工程建設順利進行。四、路線1、路線平面設計原則(1)本次設計不改變原路線型,,在測設時,平面線形最大限度利用原有道路,不涉及大填大挖路段。(2)綜合考慮平、縱、橫的合理組合,靈活地掌握技術標準,改善路線線形質(zhì)量,并與地形、地貌相適應,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與原路縱坡保持一致。(3)貫徹保護耕地、節(jié)約用地的原則;少拆房屋、少動遷公用事業(yè)管線、充分利用舊路、安全利用原橋涵。避免大改大調(diào)或大填大挖,防止誘發(fā)新的地質(zhì)災害;設計上最大限度保護和恢復生態(tài)原貌。(4)本項目按照四級公路(Ⅱ類)標準進行設計。部分路段因受經(jīng)濟、地形、地質(zhì)和其他自然條件限制實施困難的路段依據(jù)《重慶市農(nóng)村公路建設管理辦法》,設計速度采用5-15km/h。2、路線縱斷面設計原則(1)本次設計不改變原路坡度走向,盡量減少拆遷,盡量利用舊路,為了避免大填大挖,減少水土流失,對于受限路段,采用技術指標下限,盡量不占用有限耕地資源和誘發(fā)新的路基病害和地質(zhì)次生災害。(2)對舊路縱坡較大路段,為保障行車安全,在長陡坡、高巖、陡坎等路段兩端設置強制減速帶、警告標志等安全設施。六、路基、路面1、路基橫斷面布置應業(yè)主的相關要求:采用4.5m/5.5m寬路基,單車道單幅路面,路面寬度采用4.5m/5.5m,路面單向路拱橫坡為2%,曲線上最大超高以6%控制。路基設計標高為道路路基中心標高。2、橫斷面超高、加寬本次油化工程不涉及超高加寬。3、填方路基設計路基填方邊坡坡率根據(jù)路基填料種類、邊坡高度和基底工程地質(zhì)條件確定。本路段路基填料主要為挖方中亞粘土、砂巖、泥巖、灰?guī)r,路基填方基底多為亞粘土、亞砂土,局部為三間薄層淤積土層,路基整體穩(wěn)定性好。一般路堤(邊坡高度<20.0m)邊坡坡率如下:填土路堤邊坡高度小于或等于8.0m時,其邊坡坡率為1:1.5;當邊坡高度大于8.0m時,第一級邊坡高度為8.0m,采用邊坡坡率為1:1.5,第二級邊坡坡率為1:1.75。在一二級邊坡之間設2.0m寬的平臺。填方路堤位于漁塘、水田、堰塘時,應放干水、清出淤泥后方可填筑。陡坡路堤設計結合地形、地質(zhì)條件、邊坡高度等進行綜合考慮。當?shù)孛娑赣?:5時,對基底進行挖臺階處理,臺階寬度大于2m,階面設向內(nèi)傾斜2~4%的橫坡。斜坡地段,當?shù)乇頇M坡陡于1:5時,應清除表土,并在基巖面挖成向內(nèi)傾2%~4%的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m,施工時嚴禁挖倒坡,以保證填料和地基結合緊密,以利填方穩(wěn)定。若地面橫坡過陡,由于在穩(wěn)定的斜坡坡面上放邊坡延伸過長,應因地制宜設置漿砌塊石護肩、護腳和路肩擋墻、路堤擋墻等支擋工程以確保路基穩(wěn)定性。路基采用重型擊實標準,路基壓實度及填料強度要求如下表:路基壓實度及填料強度要求表6-1項目分類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壓實度(%)填料最小強度(CBR)(%)填料最大粒徑(cm)上路床0~0.3≥94510下路床0.3~0.8≥94310零填及挖方0~0.3≥945100.3~0.8≥94310上路堤0.8~1.5≥93315下路堤1.5以下≥90215填方路基與構造物銜接處,路基壓實度不小于94%。4、挖方路基設計路塹邊坡設計應綜合考慮巖性、構造裂隙產(chǎn)狀與路線關系、巖體風化程度、力學性質(zhì)和開挖高度情況,并兼顧地形地貌、土石方平衡等因素確定,邊坡坡率本著經(jīng)濟合理的原則,邊坡設計與邊坡防護工程緊密結合。針對不同的地質(zhì)、水文條件采用相應的技術處理措施,對巖層傾向路基的邊坡,盡可能放緩邊坡,進行順層清方;對巖層逆向路基的邊坡,邊坡的穩(wěn)定性相對較好,坡率可略陡,但應作好表面防護工作,以防坡面局部碎落。挖方路基邊坡設計應根據(jù)地形、水文地質(zhì)及工程地質(zhì)、路塹邊坡高度、巖層產(chǎn)狀與路線的關系等綜合考慮的。無不良地質(zhì)病害的一般路塹邊坡高度小于30.0m時,路塹邊坡坡率如下:(1)土質(zhì)及強風化泥巖地段的路塹邊坡為1:0.75~1:1。(2)微風化軟質(zhì)巖石,邊坡不存在對路塹邊坡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結構面,路塹邊坡坡率采用1:0.5~1:0.75。(3)微風化硬質(zhì)巖石(灰?guī)r)邊坡上無對路塹邊坡穩(wěn)定產(chǎn)生不利影響的結構面,路塹邊坡坡率采用1:0.3~1:0.5。5、填方基底處理及軟土地基處理路堤在施工前應清除地表植物根徑、耕植土、淤泥等,水田或集水洼地地段應開溝、排水、曬干、清淤,并做好施工期間的排水工作;另外,地面橫坡陡于1:5的填方路基,原地面應挖臺階,臺階寬度不小于2.0m,并設置向內(nèi)3%斜坡。處于水田或河床路段的路基河床溝槽有可塑~軟塑低液粘土,具有中等壓縮性,厚度2m~4m,其特征具有含水量較高、液限低、空隙比較大,力學指標低,為了路堤穩(wěn)定,在填筑前必須對地基進行換填或拋石擠淤特殊處理。當軟基較淺(H≤2m)或局部少量淤泥質(zhì)土時采用全部挖出換填挖方中的碎石土或石方處理;當軟基較深(H=2.0m~4.0m)采用拋石擠淤處理,用重型壓路機分層將片石壓入軟基中,并反復碾壓直到地基穩(wěn)定。七、路面工程設計1、路面設計(1)路面結構的選定根據(jù)本項目實際情況,道路服務等級、荷載與氣候條件以及行駛性能與模式,所以推薦采用瀝青混凝土路面結構:A線路面結構4cm厚細粒式AC-13改性瀝青混凝土面層乳化瀝青粘層(0.3~0.6L/m2)6cm厚中粒式AC-16改性瀝青混凝土面層0.6cm厚改性乳化瀝青封層乳化瀝青透油層20cm厚3.5%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B線路面結構4cm厚細粒式AC-13改性瀝青混凝土面層乳化瀝青粘層(0.3~0.6L/m2)6cm厚中粒式AC-16改性瀝青混凝土面層乳化瀝青粘層(0.3~0.6L/m2)原混凝土路面鑿毛(2)材料設計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補材料對本項目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的部分損壞橋面維修和基層維修,采用C30混凝土,維修材料首選中粗砂,當采用特細砂時,細度模數(shù)不能少于1.0,水泥宜采用42.5級。特細砂配制特細砂路面混凝土的特細砂;采用質(zhì)地堅硬、顆粒潔凈天然砂。其質(zhì)量要求應符合以下表規(guī)定。表7.1特細砂質(zhì)量要求項目細度模數(shù)含泥量(%)泥塊含量(%)云母含量(%)軟物質(zhì)(%)碳化物及硫酸鹽含量(折算成SO)(%)堅固性(硫酸納溶液5次循環(huán)后)有機物含量(比色法)有機物質(zhì)指標≥1.0≤3≤1≤2≤1.0≤1.0≤8顏色不應深于標準色不宜混合雜物水泥采用旋窯生產(chǎn)的道路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其28天抗壓強度不低于42.5Mpa,抗折強度不低于6.5Mpa。水泥的各項化學成分、物理指標應滿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30-2003)表3.1.2中重交通路面的相應指標要求。③瀝青應用于路面面層瀝青混凝土的基質(zhì)瀝青應符合交通部《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15)中B級70號瀝青的技術要求,如下表所示:試驗項目B級70號試驗方法針入度(25℃,100g,5s)(0.1mm)60~80T0604延度(5cm/min,15℃)(cm)不小于100T0605軟化點(R&B)(℃)44T0606閃點(℃)不小于260T0611蠟含量(蒸餾法)(%)不大于3.0T0615密度(g/cm3)實測記錄T0603溶解度(%)不小于99.5T0607質(zhì)量變化(%)不大于±0.8T0610或T0609殘留針入度比(%)不小于58T0604殘留延度10℃(cm)不小于4T0605應用于路面上面層瀝青混合料AC-13的改性瀝青應滿足《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2015)中的技術要求。改性劑采用PE類或SBS改性劑,瀝青混合料中PE類改性劑摻量為3%,SBS類改性劑摻量為5%。PE類改性瀝青技術要求技術指標PE類試驗方法針入度(25℃,100g,5s)0.1mm30~40T0604針入度指數(shù)PI≥-0.4T0604軟化點(R&B),℃≥60T0606運動粘度(135℃),Pa.s≤3.0T0625或T0619閃點(℃)≥230T0611離析軟化點差(℃)無改性劑明顯析出、凝聚T0661溶解度(%)-T0607旋轉薄膜試驗(163℃×5h)質(zhì)量損失(%)≤±1.0T0610針入度比25℃(%)≥60T0604SBS改性瀝青技術要求技術指標SBS改性瀝青試驗方法針入度(25℃,100g,5s)(0.1mm)30-60T0604針入度指數(shù)PI0T0604延度(5℃,5cm/min)(cm)≥20T0605軟化點(R&B)(℃)≥60T0606運動粘度135℃(Pa.s)≤3T0625,T0619閃點(℃)≥230T0611離析,48h軟化點差(℃)≤2.5T0661溶解度(%)≥99T0607旋轉薄膜試驗(163℃×5h)質(zhì)量損失(%)≤±1.0T0610針入度比25℃(%)≥65T0604延度5℃(cm)≥15T0605應用于瀝青混凝土層間粘層的改性乳化瀝青應達到以下技術要求:改性乳化瀝青技術要求指標要求試驗方法1.18mm篩上剩余量(%)不大于0.1T0652貯存穩(wěn)定性(CH5)<5T0655粘度C25,3(秒)8~25T0621蒸發(fā)殘留物含量(%)≥50T0651八、路面施工技術要求8.1原路面碎石化1.作業(yè)面距離構造物最小距離采用多錘頭碎石化和就地發(fā)裂再生利用技術時,應滿足下列要求:構造物類型采用就地發(fā)裂技術時發(fā)裂最小距離(m)采用多錘頭碎石化技術時最小距離(m)橋梁和涵洞51.5擋墻有隔振溝2.5—無隔振溝40.5地下管線51地下構造物頂部以上31建筑物有隔振溝205無隔振溝3082.碎化質(zhì)量檢驗標準多錘頭碎石化施工質(zhì)量檢驗標準:項次檢查內(nèi)容標準合格率檢查方法和頻率1頂面最大粒徑(cm)≤7.575%直尺,每車道每公里不宜少于2處2中部最大粒徑(cm)≤22.53.水泥混凝土路面再生利用采用就地碎石化再生利用技術,在破碎后的表面設置乳化瀝青封層。封層用乳化瀝青固含量宜為50%~55%,其余指標應滿足現(xiàn)行《公路瀝青路面施工技術規(guī)范》(JTGF40)的質(zhì)量要求。乳化瀝青用量為3.5kg/m2,頂面松散層粉末較多時用量應采用上限。集料粒徑宜為4.75~9.5mm,含泥量應小于3%。8.2水泥混凝土路面質(zhì)量標準水泥混凝土路面鋪筑質(zhì)量標準及檢查項目、頻率和方法應符合《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細則》JTG/TF30-2014中表13.2.1的規(guī)定:水泥混凝土路面鋪筑質(zhì)量標準及檢查項目、頻率和方法項次檢查項目質(zhì)量標準檢測頻率檢查方法1彎拉強度標準小梁彎拉強度(MPa)按附錄H確定每班留1~3組試件,日進度<500m留1組;≥500m留兩組;≥1000m留三組,測算JTGE30T0552、T0558路面鉆芯劈裂強度換算彎拉強度(MPa)每車道每2Km鉆取一個芯樣,單獨施工硬路肩為一個車道,測算fcs、fmin、CvbJTGE30T0552、T05612板厚度(mm)平均值≥-5;極值≥-15,Cv值符合設計規(guī)定路面攤鋪寬度內(nèi)每100m左右各一處,連接攤鋪100m單邊1處板邊與巖芯尺測,巖芯最終判定3縱向平整度бc(mm)≤2.00所有車道檢測車載平整度檢測儀IRIc(m/km)≤3.303mm直尺最大間隙Δh(mm)(合格率應≥90%)≤5每半福車道200m2處,每處10尺3mm直尺4抗滑構造深度TD(mm)一般路段0.50~0.90每車道200m檢測一次鋪砂法特殊路段0.60~1.005摩擦系數(shù)SFC一般路段-一般路段免檢,僅檢查特殊路段,每車道每20m連續(xù)檢測1個測點,不足20m測一個測點JTGE60T0965特殊路段≥508.3混合料組成設計(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1.集料要求基層: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的壓實度(按重型擊實標準)應不小于97%,7天齡期的無側限抗壓強度應滿足3Mpa,水泥穩(wěn)定碎石基層的水泥劑量采用4.5%,其配合比應通過試驗確定。碎石的壓碎值基層應不大于30%?;鶎蛹系募壟浞秶图夹g要求層位通過下列篩孔(mm)的質(zhì)量百分比(%)液限塑性31.5199.54.752.360.60.075(%)(%)基層10088~9957~7729~4917~358~220~7<28<92.施工技術要求拌和:為保證施工質(zhì)量,建議采用集中廠拌法拌和,廠拌法應在設計配合比基礎上增加0.5%的水泥劑量,在正式拌和之前,必須先調(diào)試所用的廠拌設備,使混合料的顆粒組成和含水量都達到規(guī)定的要求。當集料的顆粒組成發(fā)生變化時,應及時調(diào)試材料的配合比。攤鋪:可用人工攤鋪或機械攤鋪。碾壓:先用兩輪壓路機或輪胎壓路機碾壓1-2遍,然后再用重型壓路機碾壓,攤鋪完成后應立即進行碾壓。養(yǎng)護:碾壓成型后,即進行灑水養(yǎng)護,以保持基層表面濕潤為原則?;鶎羽B(yǎng)護期間(7天)內(nèi)不得有車輛通行?;鶎羽B(yǎng)護結束后應及時進行彎沉檢測,檢驗方法嚴格按照《公路路面基層施工技術細則》(JTG/TF30—2014)執(zhí)行。8.4瀝青混凝土路面質(zhì)量標準8.4.1瀝青混凝土施工技術要求1.瀝青透層油及粘層油在路面基層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瀝青透層油的灑布;在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粘層油的灑布。透層油和粘層油的灑布應滿足下列要求:①在路面基層上灑布透層油,在瀝青砼層間灑布粘層油,以保證各界面層結合良好。透層油用乳化瀝青,粘層油用改性乳化瀝青。②在基層養(yǎng)生結束并清除基層表面松散顆粒的塵土后,灑布透層瀝青,透層瀝青灑布量0.8~1.2Kg/m2,灑布透層瀝青的基層上應禁止除施工車輛外的一切車輛通行,施工車輛在其上通行也應慢速行駛,嚴禁在其上調(diào)頭,轉彎,防止透層瀝青局部脫落,對局部脫落的地方要進行修補;并應盡快灑布稀漿封層,待稀漿封層滿足相關要求后鋪筑瀝青砼下面層。③瀝青混凝土下面層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粘層油的灑布。灑布前,應認真檢測改性乳化瀝青的質(zhì)量,只有在質(zhì)量符合設計要求的條件下,才能進行施工。④粘層油的灑布量符合設計要求,并不能污染環(huán)境。1.瀝青路面施工前在水泥穩(wěn)定基層上都必須噴灑透層油,瀝青層必須在透層油完全滲透入基層后方可鋪筑。透層油的用量不宜超出下表要求的范圍。表8.4.1瀝青路面透層材料的規(guī)格和用量表技術指標單位技術要求試驗方法破乳速度類型慢裂(PC-2)T0658電荷類型陽離子(+)T06531.18mm篩上剩余量%≤0.1T0652道路標準粘度C25,3s8~20T0621恩格拉粘度E251~6T0622貯存穩(wěn)定性%≤5T0655低溫貯存穩(wěn)定性-5°C無粗顆粒、不結塊T0656與石料的粘附性裹覆面積≥2/3T0654蒸發(fā)殘留物性質(zhì)蒸發(fā)殘留物含量%≥50T0651針入度(25℃0.1mm50~300T0604延度(15℃cm≥40T0605溶解度(三氯乙烯)%≥97.5T0607注:表中用量是指包括稀釋劑和水分等在內(nèi)的液體瀝青、乳化瀝青的總量。乳化瀝青中的殘留物含量以50%為基準。2.本項目路面面層直接加鋪在混凝土路面上時,必須在瀝青混凝土和混凝土面板間噴灑粘層瀝青。其用量參照下表實施。表8.4.2粘層瀝青用量下臥層類型液體瀝青乳化瀝青規(guī)格用量(L/m2)規(guī)格用量(L/m2)水泥混凝土AL(M)-3或6AL(S)-3或60.2~4PC-3PA-30.3~0.52.面層①透層油、稀漿封層灑布經(jīng)驗收合格后,即可進行中面層瀝青混凝土的鋪筑;粘層油灑布完畢并完全固化后立即鋪筑上面層瀝青混凝土。②瀝青混合料在拌和前,應認真檢驗原材料的質(zhì)量,只有符合部頒標準要求的材料才能進場使用,并在施工過程中隨時進行抽檢。③瀝青混合料在拌和前,應進行認真的級配設計,在檢驗所設計的混合料的性能指標達到設計要求的條件下,才允許作為瀝青拌和站的目標控制級配。④瀝青混凝土拌和站在拌和瀝青砼前,應認真校核拌和機的計量精度,在確認計量精度達到設計要求時,才允許進行拌和。⑤以Sasobit為改性劑制備改性瀝青時,只需一個普通攪拌罐,先熔適量的Sasobit于瀝青中并攪拌均勻,拌合溫度宜為140℃~170℃,攪拌時間為30~60min,出罐后可直接使用。⑥瀝青拌和站在拌和瀝青混合料時,應保證足夠的拌和時間,以保證混合料拌和均勻,拌合溫度應控制在140℃~165℃。⑦瀝青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如果氣溫較低或運距過長,應適當提高拌合溫度并采取相應保溫措施,以免溫度降低太快,影響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和壓實,混合料到場溫度應不低于120℃。攤鋪溫度應不低于110℃。⑧初壓(穩(wěn)壓)一般1~2遍即可,即一進一退然后就錯位橫移。初碾溫度一般不低于110℃。⑨復壓采用振動式雙鋼輪壓路機進行,是獲得密實度最主要的手段,一般采用高頻率低振幅的方式進行碾壓。復壓一般3~5遍即可完全達到密實度的要求。主要控制的是復壓的溫度,復壓溫度大約在100℃左右為宜,復壓完成的表面應盡快采取收跡碾壓的措施,以免溫度過低無法消除復壓痕跡。所有碾壓應在80℃之上完成。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的重復碾壓寬度應不小于壓路機輪寬的三分之一。在整個碾壓過程中,應特別重視對接縫邊沿附近的碾壓,待大型壓路機碾壓結束后,再用小型壓路機反復進行碾壓,確保該部位的壓實效果。⑩瀝青拌和站在拌和瀝青混合料時,應保證足夠的拌和時間,以保證混合料拌和均勻,無花白料,溫度控制正常。瀝青混合料在運輸過程中,如果氣溫較低或等候時間過長,應采取保溫措施,以免溫度降低太快,影響瀝青混合料的攤鋪和壓實(壓實瀝青混合料的壓實度不小于98%,以室內(nèi)馬歇爾試件密實度為準)。⑧已運到施工現(xiàn)場的瀝青混合料在保證拌和站能滿足攤鋪機需要的條件下,應盡可能快的攤鋪,以免溫度降低太快,影響壓實效果。⑨當路面寬度大于攤鋪機的工作寬度時,應采用兩臺攤鋪機并行攤鋪,避免形成冷接縫;當攤鋪機出現(xiàn)故障并認為在短期內(nèi)無法修復時,應就地做成一條接縫;當日施工完畢,應在完畢處做成一條垂直接縫,不同路面結構層之間,應保證上下層間的搭接長度不小于80cm。⑩壓路機應視攤鋪時的氣溫和瀝青混合料的溫度情況,必要時應緊跟攤鋪機進行碾壓。在碾壓過程中壓路機的重復碾壓寬度應不小于壓路機輪寬的三分之一。8.4.2質(zhì)量標準壓實度:≥98%平整度:<5mm厚度容許偏差:總厚度-8mm,上層-4mm中線高程:±10mm橫坡度:不大于0.3%寬度:±20mm抗滑構造深度(砂鋪法):不小于0.8mm彎沉值:≤30(0.01mm)9.環(huán)境保護與景觀設計9.1設計依據(jù)(1)《中華人民共和國環(huán)境保護法》;(2)《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設計規(guī)定》;(3)交通部《交通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管理辦法》;(4)國家環(huán)保局(81)國環(huán)字12號文《基本建設項目環(huán)境保護管理辦法》;(5)國家有關環(huán)境保護的法律、法規(guī)。道路工程各專業(yè)設計充分考慮環(huán)境保護問題,采取相應技術措施進行環(huán)境保護綜合對策設計。9.2道路建設對工程區(qū)域的環(huán)境影響環(huán)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長期的基本國策,在各項工程建設及經(jīng)濟建設工作中日益重視。在道路各個階段的勘察設計中,注重環(huán)境影響資料的調(diào)查,做好道路建設的環(huán)境保護設計,始終貫徹”以防為主,以治為輔、綜合治理"的原則,并結合道路工程設計開發(fā)利用環(huán)境,盡可能地改善和提高道路環(huán)境質(zhì)量。使工程建設對沿線自然和社會環(huán)境帶來的不利影響降至最低程度,保護自然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保障人民身體健康。道路工程是一項長距離的帶狀大型基礎工程設施,工程的施工以至營運將不可避免地影響附近生態(tài)和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必須采取必要和有效的防范措施。道路建成后,繁重的交通運輸、汽車行駛的噪聲、排放的含有CO、NO和含鉛化合物等有害氣體將直接影響沿線人民群眾的生產(chǎn)、生活、學習和工作,同時對路線附近動物、植物的正常生長也會造成不同影響;煙塵、滴漏的油污及行駛車輛卷起的塵埃,將會使沿線的大氣、水、植物、水生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施工的痕跡以及施工中產(chǎn)生的震動噪聲,施工過程涉及的附近資源等將對道路附近的建筑、居民生產(chǎn)和生活、周圍的自然環(huán)境產(chǎn)生不良影響。9.3道路綠化1.臨時用地范圍內(nèi)的樹木盡量不砍或少砍,不準砍伐水土保護林及河渠堤保護林。2.加強施工人員的管理,不準砍伐征地以外的林木,盡量減少對作業(yè)區(qū)周圍草地、灌木叢的損壞。3.對地質(zhì)條件差的頁巖、泥巖為防止侵蝕而采用的坡面植草植樹措施是邊坡綠化工程的一部分。坡面植草植樹是一次性營造人工植物群落的工程措施,以使坡面迅速覆蓋上植物,所選擇的草種應具有下列特點:發(fā)芽早,生長快,能盡量覆蓋坡面;根部連土性強,能防止表土侵蝕和流動;多年生,且能與周圍環(huán)境相協(xié)調(diào)。10.施工組織計劃說明10.1施工組織為了對本項目進行高效地施工組織管理,應成立精干高效的項目經(jīng)理部,依據(jù)合同規(guī)定的內(nèi)容對承擔的全部工程項目按計劃進行有序的施工組織,對工程中的施工環(huán)節(jié)進行有效的控制,充分保證質(zhì)量目標和進度目標順利完成。根據(jù)本項目的工作內(nèi)容和特征,項目部下設工程技術部、合同管理部、機材部、財務勞資部、辦公室及實驗室、工程隊。10.2主要工程的施工方法、進度本項目的主要工程為:路基工程、路面工程。路基工程主要采用機械施工,人工少量配合。土方工程的挖裝、運輸、攤鋪、輾壓采用機械進行流水作業(yè)。為保證按期、保質(zhì)地完成路基工程,應配備適宜數(shù)量且在性能質(zhì)量方面均已能滿足路基施工需要的挖掘機、自卸汽車、推土機、平地機、壓路機、灑水車等相關機械設備以及試驗檢測設備,機械輾壓嚴格按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進行。填方作業(yè)應分層進行,每層松鋪系數(shù)根據(jù)壓實設備和填料根據(jù)現(xiàn)場壓實試驗確定,且在接近該種土類的壓實最佳含水量時進行壓實。每層輾壓完成后,應進行壓實度檢驗,合格后方可進行下一層填筑。施工時需注意形成路拱,以利于雨水排除。當路基填筑到路槽底部后,應組織相關人員對路基頂面中心高程、壓實度、橫向坡度、平整度、路基寬度進行認真的測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