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活性劑的耐堿和耐堿性能研究_第1頁
表面活性劑的耐堿和耐堿性能研究_第2頁
表面活性劑的耐堿和耐堿性能研究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表面活性劑的耐堿和耐堿性能研究

表面活性劑是親水分子,具有兩個親水頭基和非親水頭鏈的極性。它具有潤濕、乳化、低粘度、增溶、抗靜電等物理性質,在民用和工業(yè)領域得到廣泛應用。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是用量最大的表面活性劑,而磺化/硫酸化產品是其很重要的組成部分1實驗1.1表面活性劑及儀器試劑:直鏈十二烷基苯磺酸鈉(LAS)、支鏈十二烷基苯磺酸鈉(BAS)(工業(yè)級,河南興亞表面活性劑股份有限公司),仲烷基磺酸鈉(SAS,工業(yè)級,德國科萊恩公司),C儀器:K12表面張力儀、DSA25型接觸角測量儀、BP100型動態(tài)表面張力儀(德國Krüss公司)。1.2測試1.2.1冷凍溫度測定配制1%表面活性劑待測溶液,轉移至25mL試管中,冰箱中冷凍,取出在室溫下緩慢升溫,記錄溶液由渾濁變澄清的溫度。每個樣品測3次,取平均值。若待測溶液冰水混合物澄清,記Krafft點小于0℃。1.2.2u3000naoh質量濃度的測定參考GB/T5556—2003《表面活性劑耐堿測試法》測試:向每個25mL試管中加入1mL10g/L待測樣品水溶液和一定質量濃度、不同體積的NaOH溶液,用去離子水補至10mL,振蕩后25℃靜置4h,記錄溶液渾濁或漂油時對應的NaOH質量濃度。1.2.3透光率的測定將待測樣品配制成10g/L水溶液,向每個25mL試管中加入1mL10g/L待測樣品水溶液和一定質量濃度、不同體積的NaCl溶液,用去離子水補至10mL,振蕩后25℃靜置4h,測試透光率。1.2.4平衡力用去離子水配制一定質量濃度的表面活性劑溶液,靜置24h,采用平衡表面張力儀進行測量[(25.0±0.1)℃]。1.2.5動態(tài)表面張力將待測樣品用去離子水配制成1g/L水溶液,靜置24h,采用動態(tài)表面張力儀測量[(25.0±0.1)℃,0.01~250.00s]。1.2.6接觸角將待測樣品用去離子水配制成1g/L水溶液,采用接觸角測量儀測定(25℃)。1.2.7潤濕力的測試將待測樣品用去離子水配制成1g/L水溶液,參考GB/T11983—2008《表面活性劑潤濕力的測定浸沒法》測試[(25.0±0.1)℃]。每個樣品測10次,取平均值。2結果與討論2.1krafft點由表2可知,BAS的Krafft點為3.5℃,其余4種表面活性劑的Krafft點均在0℃以下,均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使用場合。BAS的疏水基是由四聚丙烯與苯縮合得到的支鏈十二烷基苯,LAS的疏水基是由C2.2堿改變表面活性劑的穩(wěn)定性在一些實際應用中,如紡織工業(yè)的精練劑,表面活性劑需要在一定堿質量濃度下使用,若表面活性劑不耐堿就會發(fā)生分解、沉淀或漂油現(xiàn)象,從而失去作用。堿對于表面活性劑的主要影響:(1)影響化學結構的穩(wěn)定性,主要針對含有酯鍵并且易于水解的表面活性劑;(2)影響表面活性劑在水溶液中的聚集形態(tài)。本文研究對象均為磺酸鹽類陰離子表面活性劑溶液,只考慮后者即可。對于同類表面活性劑,分子極性越大,溶劑化作用越強,親水性越強,耐堿性越好,如烷基硫酸鹽和烷基糖苷,隨著碳鏈的增加,耐堿性相應變弱。由表3可知,耐堿性大小順序為8390、C2.3耐鹽能力分析圖1為5種表面活性劑溶液透光率隨NaCl質量濃度變化曲線,透光率80%時對應的NaCl質量濃度為相應的耐鹽能力。由表4可以看出,耐鹽性大小順序為8390、C2.4平衡力表面活性劑的基本特征是降低溶液的表面張力,其中臨界膠束濃度(cmc)和cmc時的表面張力(γ2.5動態(tài)表面張力由圖3可以看出,初始表面張力高低順序為8390、LAS≈BAS≈C2.6接觸角由圖4可看出,平衡后接觸角大小順序為8390、C2.7潤濕性由表6可以看出,潤濕性大小順序為SAS、BAS、LAS、C3磺酸鹽和堿堿質表面活性劑的對比(1)親水性對耐堿性、耐鹽性有較大影響,分子中含有2個磺酸基的8390耐堿性和耐鹽性相對最好,C(2)與單磺酸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