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習課件_第1頁
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習課件_第2頁
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習課件_第3頁
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習課件_第4頁
高考語文文言實詞復習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三講文言實詞第三講文言實詞1文言實詞主要指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文言實詞的考查

形式主要是選擇題和翻譯題,考查形式雖然簡單,但是考查內(nèi)容卻非常廣泛。

考生對文言實詞掌握的數(shù)量,直接影響考生答題的質(zhì)量。文言實詞主要指名詞、動詞、形容詞、數(shù)詞、量詞。文言實詞的2突破點一掌握四類實詞的用法學好文言實詞,首先要掌握通假字、一詞多義、古今異義、詞類活用這

四大知識點。突破點一掌握四類實詞的用法3(一)通假字“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假”是“借”的意思)。所謂“通假”,就是兩字通用或這個字借用為那個字。它的分類如下:(一)通假字4類別釋義示例通用字兩個讀音相同或相近、意義也相通的字,在古

代可以寫這個,也可以寫那個?!笆渌c,不知”(《燭之武退秦師》)中的“知”就是“智”的意思,“知”和“智”這兩個字在古代是通用的,“知”同“智”。假借字兩個讀音相同或相近、意義毫不相干的字,在

古代有時也可以借用。“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鴻門宴》)中的“蚤”,本義是跳蚤,它和“早晨”的“早”讀音相同,借用了“早”的意義?!霸纭笔潜咀?是“蚤”的假借義;“蚤”是“早”的假借字,“蚤”同“早”。古今字一個漢字(古字)原有幾個意義,后為了區(qū)別,另

造一個新字(今字)來表示其中一個或幾個意義?!皫熣?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師說》)中的“受”是古字,“授”是今字。古今字在意義上一般是有聯(lián)系的,通假字在意義上一般是沒有聯(lián)系的,課本為了方便起見,對于通假字和古今字,都用“同”或“通”表示。類別釋義示例通用字兩個讀音相同或相近、意義也相通的字,5

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歐陽君生于閩之里。幼為兒孩時,即不與眾童親狎,行止多自處。年十許歲,里中無愛者。每見河濱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獨娛之,常執(zhí)卷一編,忘歸于其間。逮風月清暉,或暮而尚留,窅①不能釋,不自知所由,蓋其性所多也。未甚識文字,隨人而問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長吟高嘯,不知其所止也。父母不識其志,每嘗謂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為汩沒②之饑氓也。未知為吉兇邪?”鄉(xiāng)人有覽事多而熟于聞見者,皆賀之曰:“此若家之寶也,奈何慮之過歟!”自此遂日日知書,伏圣人之教,慕愷悌之化,達君臣父子之節(jié),忠孝之際,唯恐不及。操筆屬詞,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發(fā)于鄉(xiāng)里之間。建中、貞元時,文詞崛興,遂大振耀,歐閩之鄉(xiāng)不知有他人也。(有刪改)[注]

①窅(yǎo):悵惘。②汩沒:淪落。

6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A.蓋其性所多也多:超過。B.伏圣人之教伏:信服。C.操筆屬詞屬:寫作。D.由是振發(fā)于鄉(xiāng)里之間振發(fā):顯揚。答案

A多:重視,推崇,喜歡。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答案7[參考譯文]歐陽先生出生于福建的鄉(xiāng)間。還很小的時候,就不和別的小孩親近游玩,經(jīng)常獨自行動。十來歲時,鄉(xiāng)里(已經(jīng))沒有他喜歡的東西了。每每看見河邊山旁

有一小片值得欣賞的美景,心里就感到很快樂,常常獨自拿著一本書讀書,在

那些地方,忘了回家。到了風清月明之時,有時天黑了還在那里逗留,悵惘不

能釋懷,先生不知道自己為何如此,大概是其生性喜歡吧。還沒怎么識字,跟

隨別人而向人請教文句,忽然有一句話在內(nèi)心與自己契合,于是長時間自得不

已,高聲吟誦嘯叫,不知如何停止。父母不了解他的志向,常常對鄉(xiāng)人說:“這[參考譯文]8個男孩子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將來恐怕不會淪落為挨餓之人吧。不知道這

是吉是兇呢?”鄉(xiāng)鄰中有閱歷豐富而見聞廣博的人,都來祝賀說:“這是你們

家的寶貝啊,為什么要如此擔心呢!”從此就天天讀書,信服圣人的教導,敬仰

和樂平易的教化,通曉君臣父子的節(jié)操、忠孝之道,在忠孝之間,唯恐自己做

不到。拿起筆來寫文章,其文章言辭秀美而多具才思,大多是別人沒有說過

的,先生卻很輕易地表達出來,(他的名聲)從此在鄉(xiāng)里之間傳揚。建中、貞元

年間,先生的文章興起,于是大放異彩,福建鄉(xiāng)里之人就不知道有別的文士了

(先生成為福建最著名的文士)。個男孩子不知道他想要干什么,將來恐怕不會淪落為挨餓之人吧。不9(二)一詞多義一詞多義是指同一個詞在這個句子里是這個意義,在另一個句子里又是另一

個意義。文言實詞中的一詞多義現(xiàn)象非常普遍,一個實詞少則有幾個義項,多

則有十幾個義項,并且多個義項之間不是并列關(guān)系,往往是由引申而形成的,

在練習中要注意隨時總結(jié),不斷積累。要掌握實詞的各個義項,就必須了解該詞的本義、引申義。(二)一詞多義101.本義詞的本義有兩種理解:一種是針對詞的來源而言的,即該詞最初的意義。如

“兵”最初的意義是“兵器”,“走”最初的意義是“跑”。另一種是針對詞的應用而言的,即把最常用的那個意義作為詞的本義,也叫“基本意義”。

如“故”的基本意義是“事情,事故”,“行”的基本意義是“走”?,F(xiàn)代漢

語中所談的本義是指后者。1.本義112.引申義詞的引申義是從詞的本義發(fā)展出來的,同本義相類似或相關(guān)聯(lián)的意義。如

“深”的本義是“從上到下或從外到里的距離大”。從“深”的本義發(fā)展

出來這些引申義:①深奧,如“道理很深”;②(感情)厚,(關(guān)系)密切,如“深

情”;③距離開始的時間很久,如“夜深人靜”;④(顏色)濃,如“顏色太

深”。“深”的引申義和本義的聯(lián)系是建立在相關(guān)聯(lián)的基礎(chǔ)上的。2.引申義12“兩方法”準確理解一詞多義

“兩方法”準確理解一詞多義13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湖州城東南二百步,抵霅溪,溪連汀洲,洲一名白

。梁吳興守柳惲于此賦詩云“汀洲采白

”,因以為名也。前不知幾十萬年,后又數(shù)百載,有名無亭,鞠為荒澤。至大歷十一年,顏魯公真卿為刺史,始剪榛導流,作八角亭以游息焉。

旋屬災潦薦至,沼堙臺圮。后又數(shù)十載,委無隙地。至開成三年,弘農(nóng)楊君為

刺史,乃疏四渠,浚二池,樹三園,構(gòu)五亭,卉木荷竹,舟橋廊室,洎游宴息宿之具,

靡不備焉。觀其架大溪,跨長汀者,謂之白

亭。介二園、閱百卉者,謂之集芳亭。面廣池、目列岫者,謂之山光亭。玩晨曦者,謂之朝霞亭。狎清漣者,謂

之碧波亭。五亭間開,萬象迭入,向背俯仰,勝無遁形。

(有刪改)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14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B)A.抵霅溪,溪連汀洲抵:到達。B.作八角亭以游息焉息:停止。C.浚二池,樹三園,構(gòu)五亭構(gòu):建造。D.狎清漣者,謂之碧波亭狎:親近。答案

B息:休息。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B)答案

15[參考譯文]從湖州城向東南走二百步,就到了霅溪。霅溪和汀洲相連,汀洲也稱作白

洲。南朝梁吳興太守柳惲在這里寫有“汀洲采白

”的詩句,于是該洲就以白

為名。在柳惲題詩前不知幾十萬年,題詩后又有幾百年,雖有名字卻并沒有亭子,皆是荒涼的沼澤。到大歷十一年,魯郡公顏真卿來做刺史,才鏟除雜

亂的草木,疏導流水,建造八角亭,來供人游覽休息。不久又遇水災連續(xù)發(fā)生,

池塘淤塞,亭臺倒坍。后來又過了幾十年,成為一片荒蕪的空地。到開成三

年,弘農(nóng)人楊漢公來做刺史,才疏通了四條水渠,挖深了兩個池塘,營造了三個[參考譯文]16花園,構(gòu)筑了五座亭子?;ú輼淠?荷花竹林,船只橋梁,回廊靜室,以及游覽、

宴飲、休息、住宿的設(shè)施,全都具備了。看那架在大溪之上,橫跨長汀兩岸

的,叫作白

亭。位于兩個花園之間,能觀賞百花的,叫作集芳亭。面對寬廣的池水、看到排列的峰巒的,叫作山光亭。能品味晨光熹微的,叫作朝霞亭。能

戲弄清澈流水的,叫作碧波亭。五座亭子參差錯落,一切景象紛至迭來,無論

前后上下,優(yōu)美的景色全都呈現(xiàn)?;▓@,構(gòu)筑了五座亭子。花草樹木,荷花竹林,船只橋梁,回廊靜室17(三)古今異義所謂“古今異義”,就是指文言詞語的意義或用法與現(xiàn)代漢語中書寫相同的

詞語(不區(qū)分繁體字和簡體字)之間的意思不同的現(xiàn)象。由于在語言發(fā)展過程中,詞義或擴大,或縮小,或轉(zhuǎn)移(同一詞語在古代是一個

意思,在現(xiàn)代是另一個意思),或感情色彩變化(褒貶色彩變化),我們在閱讀文

言文時,必須注意古今異義詞,以免理解錯誤。

(三)古今異義18方法示例要區(qū)分所給詞語是否由兩個詞組成?!拌涤需?請指示王”[《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中的“指示”為“指”和“示”兩個詞,譯為“指出來,給……看”;而在現(xiàn)代漢語中,“指示”為一個詞。即使所給詞語古今都是一個詞,也要看其含義是否相同?!靶栽?‘我見相如,必辱之!’”[《廉頗藺相如列傳》(節(jié)選)]中的“宣言”,在此為“揚言”之意。在現(xiàn)代漢語中,“宣言”作名詞,則為“(國家、政黨或團體)對重大問題公開表示意見以進行宣傳號召的文

告”之意;作動詞,則為“宣告,聲明”之意。區(qū)分所給詞語的感情色彩是否一致?!跋鹊鄄灰猿急氨伞?《出師表》)中,“卑鄙”意為“身份低微,見識短淺”,在古代漢語中是表自謙的詞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卑鄙”意為“(語言、行為)惡劣,不道德”,是貶義詞?!叭椒ā鼻山夤沤癞惲x方法示例要區(qū)分所給詞語是否由兩個詞組成?!拌涤需?請指示19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越翌日,入縣署游觀,到先人秩膳處,姊妹斗草處,昔會賓客治文卷處,緩步婆娑,凄然雪涕,雖一庖湢、一井匽,對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張、沈兩吏來,年俱八旬。說當時決某獄,入簾薦某卷,余全不省記。憬然重提,如理兒時舊書,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廣文工詩,吳中翰精鑒賞,解、陳二生善畫與棋,主人喜論史鑒,每漏盡,口猶瀾翻。余或飲,或吟,或弈,或?qū)懶∮?或評書畫,或上下古今,或招人來,或呼車往,無須臾閑。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有刪改)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20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B)A.越翌日,入縣署游觀越:經(jīng)過。B.緩步婆娑,凄然雪涕涕:鼻涕。C.說當時決某獄決:判決。D.或呼車往,無須臾閑須臾:片刻。答案

B“涕”,古今異義詞,此處應為“眼淚”。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B)答案

21[參考譯文]到了第二天,我進縣衙觀光游覽,來到了從前經(jīng)常與朋友吃飯的地方,來到了

當年看到有兩個小女孩一起玩耍的草地上,來到了曾經(jīng)接待朋友吟詩作畫的

地方,我緩緩地向前走著,悲傷地落下眼淚。雖然見到的只是一座座房屋、一

眼眼井,但是都能觸景生情,我自己也不能解釋是為什么。有姓張和姓沈的兩

位官員走來了,他們兩個都已經(jīng)有八十歲了。對我談起當年我判決過某人入

獄,推薦過某人的文章,我現(xiàn)在已經(jīng)全記不起來了。猛然間重新提起,就像重

新整理小時候用過的書,就像丟失的東西又重新找回來一樣??h城里有一個[參考譯文]22名叫朱廣文的人善于寫詩,一個名叫吳中翰的人鑒賞力很強,另外還有兩個

人,一位姓解喜歡畫畫,一位姓陳喜歡下棋。呂嶧亭喜歡談?wù)摎v史,每一次都

是過了很長時間,還滔滔不絕。我有時飲酒,有時吟詩,有時下棋,有時寫段札

禮,有時評論書畫,有時談古論今,有時請朋友來,有時乘車出去,從沒有空閑的

時候。于是我忘記了自己是來做客的,也忘記了自己已年老體衰了。名叫朱廣文的人善于寫詩,一個名叫吳中翰的人鑒賞力很強,另外還23(四)詞類活用詞類活用,是指在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中,一個詞臨時改變它的語法功能,具備了

另一類詞的語法功能的現(xiàn)象。它包括名詞、動詞、形容詞等的活用。名詞

的活用有名詞作動詞,名詞作狀語,名詞的使動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等等;動詞的活用有動詞作名詞、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為動用法,等等;形容詞的

活用有形容詞作動詞,形容詞作名詞,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

等等??忌鷤淇紩r,要熟記一些??嫉脑~類活用現(xiàn)象,并結(jié)合語境分析詞義。(四)詞類活用241.名詞作狀語在現(xiàn)代漢語中,名詞一般不直接作狀語;在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卻可以作狀語,在句中起修飾作用。如“日削月割,以趨于亡”中的“日”“月”,都是名詞作狀語,翻譯成“一天天地”“一月月地”。1.名詞作狀語25名詞作狀語共有以下幾種形式:(1)表比喻。這類名詞不是后面動作行為的發(fā)出者,而是用來描繪后面動詞所

表示的動作行為的方式或狀態(tài)的。也就是說,它們與后面的動詞不是主謂關(guān)

系,而是修飾關(guān)系。譯作“像……一樣”。如:星羅棋布

鱗次櫛比

煙消云散

鯨吞蠶食(2)時間名詞作狀語,表示“每一……”。如:日益興旺蒸蒸日上

日積月累

日新月異(3)表示動作行為的工具,一般可在作狀語的名詞前加一個介詞“以”來理解,譯為“用……”。如:車載斗量

口誅筆伐

言傳身教名詞作狀語共有以下幾種形式:26(4)表處所,譯為“在……”“從……”。如:草行露宿

街談巷議

山棲谷飲

里應外合(5)表示動作行為(對待人或事物)的態(tài)度、方式。如: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用對待兄長的禮節(jié))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過者。(當面)(6)表示動作行為的趨向。如:上食埃土,下引黃泉(向上,向下)(4)表處所,譯為“在……”“從……”。如:272.名詞作動詞名詞作動詞是指將名詞當作動詞用,因而名詞帶有了動詞的語法功能。名詞

作動詞的結(jié)構(gòu):2.名詞作動詞28(1)名+名/名+代名詞和名詞連用,或名詞和代詞連用,有時前面的名詞活用作動詞,與后面的名詞或代詞構(gòu)成動賓關(guān)系;有時后面的名詞活用作動詞,與前面的名詞構(gòu)成主謂關(guān)系。如:吾不能以春風風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窮必矣!(名詞“風”“雨”分別與名詞“人”連用,“風”“雨”分別活用作動詞“吹拂”“滋潤”)乃丹書帛曰“陳勝王”。(名詞“陳勝”與名詞“王”連用,構(gòu)成主謂關(guān)系,

后一個名詞“王”活用作動詞“為王”)(2)能愿動詞+名因為能愿動詞只能與動詞連用作謂語,所以它與后面的名詞連用作謂語時,這

個名詞便活用作動詞。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1)名+名/名+代29(3)副+名因為副詞不能修飾名詞,所以名詞接受副詞修飾時,便活用作了動詞。如:范增數(shù)目項王。(使眼色)(4)名詞+介賓短語因為介賓短語的主要作用是作狀語、補語或定語。其中只有作定語時,用在名詞(主語或賓語)前,作狀語、補語都必須用在謂語前、謂語后,即用在動詞前、動詞后,所以當名詞后接了一個介賓短語時,這個名詞便活用作動詞。如:沛公軍霸上。(駐軍)(3)副+名30(5)名詞+而+動詞/動詞+而+名詞當“而”字的兩端,一端是動詞,另一端是名詞時,名詞便應活用作動詞。如:(李愬)進城梯而下之。(架梯)(6)所+名因為“所”字常與后面的動詞組成“所”字結(jié)構(gòu),如“所見所聞”,所以

“所”字后的名詞?;钣米鲃釉~。如:置人所罾魚腹中。(罾zēnɡ,本義是用木棍或竹竿做支架的漁網(wǎng),這里是名

詞活用作動詞,當“捕”或“撈”講)(5)名詞+而+動詞/動詞+而+名詞313.形容詞作動詞形容詞是不能帶賓語的,如果帶了賓語,而又不是使動、意動用法,便是活用

作動詞。我們可通過句意與結(jié)構(gòu)來辨別這類詞類活用。3.形容詞作動詞32(1)形容詞+名詞如果該結(jié)構(gòu)不是偏正關(guān)系,而是動賓關(guān)系,那么該形容詞便活用作了動詞。如:薄賦斂,廣畜積。(“薄”即“減少”,“廣”即“增加”,均活用作動詞)(2)形容詞+代詞在這種結(jié)構(gòu)中,形容詞也可活用作動詞。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愛)(1)形容詞+名詞33(3)所+形容詞、能愿動詞+形容詞等結(jié)構(gòu)中的形容詞也都活用作動詞。如:世俗之所貴。(珍視)大王必欲急臣。(逼迫)但要注意有個別形容詞活用為動詞時,其表達的意義同原義差別較大,往往有

固定的譯法。如:眾庶莫不多光。(推崇,稱贊)顯王左右素習知蘇秦,皆少之。(輕視,鄙視)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頃襄王。(說壞話)(3)所+形容詞、能愿動詞+形容詞等結(jié)構(gòu)中的形容詞也都活用作344.形容詞作名詞形容詞處于主語或賓語的位置,相當于一個不出現(xiàn)中心語的偏正短

語。翻譯時一般要補出中心語(名詞),而這個形容詞作定語。如: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形容詞“堅”“銳”處于賓語位置,譯作“堅固的鎧甲”

和“銳利的兵器”)4.形容詞作名詞355.使動用法使動用法就是謂語動詞的動作不是由主語發(fā)出的,而是在主語的影響下由賓

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發(fā)出的。從句子結(jié)構(gòu)上看,使動用法實際上是以動賓式

結(jié)構(gòu)表達了兼語式的內(nèi)容。使動用法包括名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和形容詞的使動用法。5.使動用法36(1)名詞的使動用法名詞的使動用法就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成為這個名詞所表示的

人或事物。如圖所示:如:懷王與諸將約曰:“先破秦入咸陽者王之?!?使……為王)

使趙不將括則已;若必將之,破趙軍者必括也。(讓……為將)

(1)名詞的使動用法37(2)動詞的使動用法動詞的使動用法就是主語使賓語所表示的人或事物來發(fā)出動詞的動作。如

圖所示:如:項伯殺人,臣活之。(使……活下來)嘗人,人死;食狗,狗死。(嘗:讓……嘗一嘗。食:叫……吃)(2)動詞的使動用法38(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形容詞的使動用法就是主語使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這個形容詞所表

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如圖所示:

如:諸侯恐懼,會盟而謀弱秦。(使……弱)春風又綠江南岸。(使……綠)(3)形容詞的使動用法396.意動用法意動用法就是用作動詞的形容詞、名詞對它的賓語含有“意謂性”,即“主

語認為賓語具有什么性質(zhì),處于什么狀態(tài)或是什么”。6.意動用法40(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就是形容詞帶了賓語,而且是主語主觀上認為這個賓語具

有該形容詞所表示的性質(zhì)或狀態(tài)??砂础爸髡Z+認為+賓語+形容詞”的格

式翻譯。如:孟嘗君怪之。[孟嘗君認為(馮諼這樣做)很奇怪](1)形容詞的意動用法41(2)名詞的意動用法名詞的意動用法就是主語把賓語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成是這個名詞所表示

的人或事物??刹扇∫韵聝煞N格式翻譯:①主語+認為+賓語+是+名詞。②主語+把+賓語+當成+名詞。如:公子乃自驕而功之。(公子卻認為這是自己的功勞/公子卻把這當成自己

的功勞)(2)名詞的意動用法42[易混提示]使動與意動的區(qū)分有些使動用法與意動用法較難區(qū)分,必須緊扣上下文,研究句子本身所表達的意思,方能確定其是何種用法。試看以下兩個句子:小

①句中的“小”是“使……小”,即“使它小了”。②句中的“小”是“以……為小”,即“認為魯?shù)匦×恕薄罢J為天下小了”。由以上兩句不難看出,使動用法側(cè)重于客觀行動,而意動用法側(cè)重于主觀感受,是個人的看法,事實未見得如此。如“小天下”,其實天下并未變小,變小只是孔子的一種主觀感受。[易混提示]43

44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先生名顯祖,字義仍,別號若士,豫章之臨川人。生而穎異不群。體玉立,眉目

朗秀。見者嘖嘖曰:“湯氏寧馨兒。”五歲能屬對。試之即應,又試之又應,

立課數(shù)對無難色。十三歲,就督學公試,補邑弟子員。每試必雄其曹偶。庚午

舉于鄉(xiāng),年猶弱冠耳。見者益復嘖嘖曰:“此兒汗血,可致千里,非僅僅蹀躞康

莊也者?!?節(jié)選自《臨川湯先生傳》,有刪改)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45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B)A.五歲能屬對屬:寫作。B.每試必雄其曹偶雄:英雄。C.庚午舉于鄉(xiāng)舉:中舉。D.此兒汗血,可致千里致:到達。答案

B“雄”,名詞作動詞,稱雄。

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B)答案

46[參考譯文]湯先生名顯祖,字義仍,別號若士,豫章臨川人。一出生便聰穎卓異,與眾不

同。玉樹臨風,眉目舒朗清秀。見到他的人都嘖嘖稱贊說:“湯顯祖真是個好

孩子啊!”五歲就能寫對聯(lián)。每次出題考他,他立即就能回答,再考他還是立

即回答,幾次按標準來考核都能應對自如,面無難色。十三歲時,參加督學的

公開考試,補錄為邑縣的弟子員。每次考試一定在同行中稱雄。庚午年在鄉(xiāng)

試中中舉,年齡才二十歲而已。見到他的人越發(fā)嘖嘖稱贊道:“這個年輕人

(好比)是汗血寶馬,能日行千里,不是那種只能在大路上小步行走的馬?!盵參考譯文]47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辛毗字佐治,潁川陽翟人也。紹薨而輔其長子譚,及紹二子尚攻兄譚,譚使毗

詣太祖求和。時太祖將征荊州,謂毗曰:“譚可信?尚必可克不?”毗對曰:

“明公無問信與詐也,直當論其勢耳。今河北歲兇,而袁氏兄弟齟齬,有違天

道,此乃天亡尚之時也。明公前伐尚,譚踵其后,克尚必矣。他年或登,尚改修

厥德,失所以用兵之要矣?!碧娣Q善,乃許譚,克尚于黎陽。及譚敗亡,歸順

太祖,表毗為議郎。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問題。48明帝即位,時中書監(jiān)劉放、孫資見信于主,大臣莫不與之交,而毗不與往來。

毗子敞諫曰:“今劉、孫用事,眾皆影附,大人蓋少降意?不然必有謗言?!迸?“吾之立身,自有本末。焉有大丈夫欲為公卿而毀節(jié)邪?”(節(jié)選自《三國志·辛毗傳》,有刪改)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D)A.今河北歲兇歲:年成。

B.明公前伐尚前:在前面。C.表毗為議郎表:上表。

D.眾皆影附影:影子。答案

D“影”字后面有動詞“附”,所以“影”是名詞活用作狀語,像影

子一樣。

明帝即位,時中書監(jiān)劉放、孫資見信于主,大臣莫不與之交,而毗不49[參考譯文]辛毗字佐治,是潁川陽翟人。袁紹死后他輔佐袁紹的長子袁譚,后來袁紹的二

兒子袁尚攻打兄長袁譚,袁譚派辛毗向太祖求和。當時太祖將要討伐荊州,對

辛毗說:“袁譚可以相信嗎?袁尚一定可以被擊敗嗎?”辛毗說:“明公不要問

真假,只應當看到他們的形勢?,F(xiàn)在河北年成不好,袁氏兄弟又相互爭斗,有

違天道,這是老天滅亡袁尚的時候。如果明公在前面討伐袁尚,袁譚緊跟在他

后面(夾擊),一定能擊敗袁尚。來年如果收成好了,袁尚修改他的德行,您就會失去自己用兵攻打他的關(guān)鍵時機?!碧嬲J為很好,就答應了袁譚,在黎陽擊

敗袁尚。后來袁譚敗亡,辛毗歸順了太祖,太祖上表推薦他任議郎。[參考譯文]50明帝即位,當時中書監(jiān)劉放、孫資被皇帝寵信,大臣沒有不與他們交往的,只

有辛毗不與他們交往。辛毗的兒子辛敞建議說:“現(xiàn)在劉、孫兩人掌權(quán),大家

都像影子一樣依附在他們周圍,父親為什么不稍微貶抑一下自己的意志?不

這樣一定會有誹謗您的話?!毙僚f:“我立身行事,自有追求,哪里有

大丈夫欲做公卿而毀了自己的名節(jié)的?”明帝即位,當時中書監(jiān)劉放、孫資被皇帝寵信,大臣沒有不與他們交51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則再逐于魯,削跡于衛(wèi),窮于齊,圍于陳蔡,不容身于天下。子之道豈足貴邪?世

之所高,莫若黃帝。黃帝尚不能全德,而戰(zhàn)涿鹿之野,血流百里。堯不慈,舜不

孝,禹偏枯,湯放其主,武王伐紂,文王拘羑里,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節(jié)選自《莊子·盜跖》,有刪改)下列各句中,加點詞不是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的一項是

(B)A.削跡于衛(wèi),窮于齊B.不容身于天下C.子之道豈足貴邪D.此六子者,世之所高也答案

B容:動詞,容納。其他三項均為形容詞活用為動詞。

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答案

B容:動詞,容52[參考譯文]然而一再被趕出魯國,在衛(wèi)國不被任用,在齊國處于困境,在陳國和蔡國之間

被圍困,天下沒有容身之處。你的道哪里有什么可貴的呢?世上所推崇的,沒

有超過黃帝的。黃帝尚且沒有在德行上完美無缺,而戰(zhàn)于涿鹿郊野,流的血長

達百里。堯不慈愛,舜不孝順,禹半身偏癱,湯流放他的君主,武王討伐紂王,文

王被囚禁在羑里。這六個人,都是世上所推崇的。[參考譯文]53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1)子夏之門人問交于子張。子張曰:“子夏云何?”對曰:“子夏曰:‘可者與之,其不可者拒之?!弊訌堅?“異乎吾所聞: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①不能。我之大賢與②,于人

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論語·子張》)(2)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注]

①矜(jīn):憐憫,憐恤,同情。②與:同“歟”。語氣詞。7.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54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A.君子尊賢而容眾賢:賢明。B.嘉善而矜不能善:善良的人。C.我之不賢與賢:賢明。D.君子成人之美美:好事。答案

A句中“尊賢”連用,“尊”為動詞,“賢”應是形容詞活用作名詞

性短語,譯為“賢明的人”。

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A)答案

55[參考譯文](1)子夏的學生向子張詢問交友之道。子張反問:“子夏說了些什么?”(子夏的學生)回答:“子夏說,可交的就與他交往,不可交的就拒絕他?!弊訌堈f:“這和我聽說的不同:君子尊敬賢人,也接納普通人;能贊美好人,又能

憐憫無能的人。我如果是很賢明的,對別人為何不能容納呢?我如果不賢明,

別人將會拒絕我,如何(談得上)拒絕別人呢?”(2)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不促成別人的壞事。小人卻和這相反。[參考譯文]56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曹(瑋)南院知鎮(zhèn)戎軍日,嘗出戰(zhàn)小捷,虜兵引去,瑋偵虜兵去已遠,乃驅(qū)所掠牛羊、輜重緩驅(qū)而還,頗失部伍,其下憂之,言于瑋曰:“牛羊無用,徒縻軍,不若棄之,整眾而歸?!爆|不答,使人候。虜兵去數(shù)十里,聞瑋利牛羊而師不整,遽襲之?,|愈緩,行得地利處乃止以待之,虜軍將至近,使人謂之曰:“蕃軍遠來必甚疲,我不欲乘人之怠,請休憩士馬,少選決戰(zhàn)?!碧敺娇嗥I?皆欣然,嚴軍歇良久?,|又使人諭之:“歇定可相馳矣?!庇谑歉鞴能姸M,一戰(zhàn)大破虜師,遂棄牛羊而還,徐謂其下曰:“吾知虜已疲,故為貪利以誘之,比其復來幾行百里矣,若乘銳便戰(zhàn)猶有勝負,遠行之人,若小憩則足痹不能立,人氣亦闌,吾以此取之?!?有刪改)8.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57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點字是使動用法的一項是

(A)A.頗失部伍B.聞瑋利牛羊而師不整C.于是各鼓軍而進,一戰(zhàn)大破虜師D.故為貪利以誘之答案

A使動用法,使……失散。B.“利”是意動用法。C.攻破。D.通假

字,通“偽”,假裝。

從詞類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中加點字是使動用法的一項是?(58[參考譯文]曹(瑋)南院出任鎮(zhèn)戎軍的主帥時,曾經(jīng)出戰(zhàn)打了小勝仗,敵人撤走。曹瑋偵察

到敵人已經(jīng)走遠,于是趕著掠奪的牛羊、輜重,緩慢地返回,許多隊伍都走散

了。他的部下很擔心,對曹瑋說:“牛羊沒有什么用,空費軍力,不如舍棄它們,

整頓軍隊回去?!辈墁|沒有回答,讓人做好戰(zhàn)斗的準備。敵軍撤離了幾十里,

聽說曹瑋貪圖牛羊而軍隊不齊,就連忙回來偷襲他。曹瑋行軍更加遲緩,走到

地勢有利的地方,就停下來等著敵人。敵軍快到附近了,曹瑋派人對敵人說:“你們從遠處來一定非常疲憊了,我不想趁你們疲憊的時候攻打你們,請讓你

們的兵馬休息,待會兒再決戰(zhàn)?!睌橙苏嘤谄v不堪,都非常高興,整頓了

軍隊休息了很長時間。曹瑋又派人告訴他們說:“休息足了,可以作戰(zhàn)了?!盵參考譯文]59

于是各自擊鼓出兵大戰(zhàn),曹瑋取得了重大勝利,便扔下了牛羊回去了。他從容

地對部下說:“我知道敵人已經(jīng)很疲憊了,所以假裝貪圖小利來誘惑他們。等

他們回來,差不多走了一百里了。如果讓他們乘著銳氣就開戰(zhàn),還不能料定誰

勝誰負。遠行的人如果休息一會兒,就會腳麻站不起來,士氣也隨之消失,我

因此戰(zhàn)勝了他們?!?/p>

于是各自擊鼓出兵大戰(zhàn),曹瑋取得了重大勝利,便扔下了牛羊回去60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趙使趙莊合從,欲伐齊。齊請效地,趙因賤趙莊。齊明為謂趙王曰:“齊畏從

人之合也,故效地。今聞趙莊賤,張懃貴,齊必不效地矣?!壁w王曰:“善?!?/p>

乃召趙莊而貴之。(選自《戰(zhàn)國策》,有刪改)對下列各句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D)A.趙因賤趙莊賤:輕視。

B.齊畏從人之合也畏:害怕。C.齊必不效地矣效:呈獻。

D.乃召趙莊而貴之貴:貴賓。答案

D形容詞“貴”后面帶賓語“之”,故此處應為“貴”的意動用法,

“以……為貴”,可翻譯為“尊敬”。

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答案

D形容詞“貴”61[參考譯文]趙王讓趙莊合縱,想要攻打齊國。齊國請求獻出土地,趙王因此輕視趙莊。齊

明對趙王說:“齊國害怕合縱的國家合作啊,所以獻出土地?,F(xiàn)在聽說(您)看

不起趙莊而尊敬張懃,齊國一定不會呈獻土地了?!壁w王說:“好?!庇谑钦?/p>

見趙莊并且尊敬他。[參考譯文]62突破點二理解文言實詞的六種技法文言實詞常有多個義項,又會因語法功能的變化而活用為其他義項,掌握了以下六種方法,才有可能準確理解實詞的含義。

突破點二理解文言實詞的六種技法63(一)代入檢驗推斷法一個詞在不同的語境中通常會有不同的意義,代入檢驗法就是把詞義放到句

意中去理解。代入后,如果句意通順,那么這個詞義可能就是正確的,反之則

可能是錯誤的。

(一)代入檢驗推斷法64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馬仙琕字靈馥,扶風郿人。仙琕少以果敢聞。永元中,蕭遙光、崔慧景亂,累有戰(zhàn)功,以勛至前將軍。義師起,四方多響應,高祖使仙琕故人姚仲賓說之,仙琕于軍斬仲賓以徇。義師至新林,仙琕猶持兵于江西,日鈔運漕。建康城陷,仙琕號哭經(jīng)宿,乃解兵歸罪。高祖勞之曰:“射鉤斬袪,昔人弗忌。卿勿以戮使斷運茍自嫌絕也?!笔?朐山民殺瑯邪太守劉晰,以城降魏,詔假仙琕節(jié)討之。魏徐州刺史盧昶以眾十馀萬赴焉。仙琕與戰(zhàn),累破之,昶遁走。其在邊境,常單身潛入敵庭,伺知壁壘村落險要處所,故戰(zhàn)多克捷,士卒亦甘心為之用,高祖雅愛仗之。在州四年,卒。贈左衛(wèi)將軍,謚曰剛。(有刪改)1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6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C)A.仙琕于軍斬仲賓以徇徇:示眾。B.仙琕猶持兵于江西,日鈔運漕鈔:同“抄”,掠奪。C.詔假仙琕節(jié)討之假:借助。D.高祖雅愛仗之雅:向來。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C)66答案

CA.結(jié)合上句“高祖”派“姚仲賓”說服“仙琕”,再把“徇”的

解釋“示眾”帶入原句,意思是“仙琕在軍中斬殺仲賓示眾”,符合語境。B.

“運漕”指由水路運糧,再把“掠奪”義帶入原句,意為每天掠奪漕運的糧

食,與語境相符,正確。C.“節(jié)”指符節(jié),是權(quán)力的象征,是皇帝賜予的,把“借

助”帶入原句,意思是(皇帝)下詔借助仙琕的符節(jié),討伐“朐山民”,符節(jié)非仙

琕所擁有,與語境不符,錯誤。D.把“向來”帶入語境,意即高祖向來喜愛

他、倚仗他,符合語境,正確。答案

CA.結(jié)合上句“高祖”派“姚仲賓”說服“仙琕”67[參考譯文]馬仙琕字靈馥,是扶風郿地人。馬仙琕年輕時憑借果敢而聞名。永元年間,蕭遙光、崔慧景發(fā)動叛亂,馬仙琕多次立下戰(zhàn)功,憑借功勛官至前將軍。義師起事,各地有很多響應的,高祖派仙琕的舊交姚仲賓勸說他,仙琕在軍中

斬姚仲賓以示眾。義師到達新林時,仙琕還在江西領(lǐng)兵,每天掠奪義師漕運的

糧米。建康城陷落,馬仙琕哭了整整一宿,隨后便解散部隊前去請罪。高祖撫

慰他說:“射中帶鉤、割掉袖口的舊怨,以前人們都不記恨。你不要因為殺過

我的使者、截過我的漕運的糧米,就隨便嫌棄自己?!碧毂O(jiān)十年,朐山百姓殺

[參考譯文]68掉瑯邪太守劉晰,帶領(lǐng)全城去投降魏國,高祖下詔給予仙琕符節(jié),令仙琕討伐

瑯邪。魏國徐州刺史盧昶率十多萬大軍奔赴瑯邪。仙琕與盧昶作戰(zhàn),多次攻破盧昶,盧昶逃走。馬仙琕在邊境,常常只身一人偷偷進入敵境,偵察得知軍營和村落及險要之地,因而作戰(zhàn)多能取勝,士兵也心甘情愿被他所用,高祖向

來喜歡他,倚仗他。仙琕任刺史四年,去世。追封他為左衛(wèi)將軍,謚號為

“剛”。

掉瑯邪太守劉晰,帶領(lǐng)全城去投降魏國,高祖下詔給予仙琕符節(jié),令69(二)結(jié)構(gòu)句式推斷法古人行文,喜歡用整齊的句式,如排比句、對偶句等,其中位置對應的詞語一

般詞性相同而意義相同、相近或相反。如:“怨天尤人”中“天”與“人”

相關(guān),“怨”與“尤”也必當義相近,由此可知“尤”應為“抱怨,指責”義,

這種現(xiàn)象在各種典籍中均存在。(二)結(jié)構(gòu)句式推斷法70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陽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者貴而美者賤。陽子問其故,逆旅小子對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惡者自惡,吾不知其惡也?!标栕釉?“弟子記之:行賢而去自賢之心,安往而不愛哉!”(節(jié)選自《莊子·山木》)11.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71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B)A.陽子之宋,宿于逆旅之:到,往……去B.其一人美,其一人惡惡:兇惡。C.其美者自美美:認為……美麗。D.安往而不愛哉安:哪里。答案

B運用“結(jié)構(gòu)句式推斷法”判定?!捌湟蝗嗣馈薄捌湟蝗藧骸眱?/p>

句結(jié)構(gòu)相同,意義相反,所以“惡”的意思應和“美”相反,解釋為“丑陋”。`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B)答案

72[參考譯文]陽子到宋國去,住在客棧里??蜅5闹魅擞袃蓚€小妾,其中一個相貌美麗,一

個相貌丑陋。然而貌丑的受尊寵,貌美的被冷落。陽子詢問其中的緣故,客棧

的童子回答說:“那個貌美的覺得她自己美(而驕矜),可是我并不感覺她美;那

個貌丑的覺得她自己很丑(而安分守己),可是我并不感覺她丑?!标栕诱f:“弟子們要記住:品行高尚而又能去掉自以為高尚之心的人,走到哪里不受人敬重呢!”[參考譯文]73(三)位置定“性”推斷法文言文與現(xiàn)代漢語相比,在詞義上差別很大,但句子的語法結(jié)構(gòu)基本一致。除

了倒裝句,文言文中的句子也是按“主+狀+謂+定+賓”的順序來排列的,所

以其對應成分位置上的詞的詞性也與現(xiàn)代漢語一致,即主語、賓語一般是名

詞,謂語一般是動詞,定語一般是形容詞,狀語一般是副詞。所以,我們解釋實

詞時可以通過分析這個詞在句中所處的位置、所充當?shù)某煞窒扰卸ㄋ脑~

性,進而推知它的義項。(三)位置定“性”推斷法74例如:①佛印絕類彌勒;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這時要想迅速給出準確的解釋會比較困難,而利用語法結(jié)構(gòu)先來確定多義詞

的詞性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①句中“絕”修飾的是謂語動詞“類”,應當

是副詞作狀語,解釋為“極”。②句中“絕”字后面跟的是賓語“江河”,推

測可能是動詞作謂語,解釋為“橫渡”。以上是對“絕”字的分析,如果能一

眼看出詞義最好,若不能,則很有必要先分析句子成分以確定詞性,再根據(jù)上

下文推斷其詞義。

例如:①佛印絕類彌勒;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75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ㄔ?懷遠人。貌偉而黑,驍勇絕倫。至正十三年,杖劍謁太祖于臨濠。奇其才,俾將兵略地,所至輒克。太祖將取滁州,率數(shù)騎前行,云從。猝遇賊數(shù)千,云翼太祖,拔劍躍馬沖陣而進。賊驚曰:“此黑將軍勇甚,不可當其鋒?!北?遂克滁州。(節(jié)選自《明史·花云傳》,有刪改)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C)A.杖劍謁太祖于臨濠杖:拿著。

B.太祖將取滁州取:攻取。C.猝遇賊數(shù)千,云翼太祖翼:翅膀。

D.兵至,遂克滁州克:攻下。

12.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76答案

C運用“位置定‘性’推斷法”判定。選項中加點的詞語后面的

名詞都處在賓語的位置上。賓語的前面應是謂語或定語。根據(jù)句意可知,四

個加點的詞語都應是動詞。而C項解釋為名詞,是不正確的。[參考譯文]花云,是懷遠人。身材魁梧,皮膚黝黑,驍勇善戰(zhàn),無人能敵。至正十三年他提

著寶劍在臨濠拜見太祖。(太祖)看重他的才能,讓他率軍打仗攻城,所到之處

都戰(zhàn)勝了。太祖打算攻取滁州,率領(lǐng)數(shù)名將士騎馬前行,花云也隨從前往。突

然遇上了好幾千賊兵,花云在太祖身邊護衛(wèi)著他,拔劍躍馬沖破敵人的陣地而

前進。賊兵大驚,叫道:“這個黑將軍太勇猛了,我們難以抵擋他的勢頭?!?后來太祖的)大軍來到,就攻下了滁州。答案

C運用“位置定‘性’推斷法”判定。選項中加點的77(四)因文定義推斷法利用語境(句內(nèi)語境和句外語境)語句連貫、相承相接的特點來推斷實詞含

義,就是因文定義推斷法。因文定義推斷法不僅有助于我們推斷實詞釋義選項的正確與否,對解答虛詞

辨析題、信息篩選題、概括分析題也都有幫助。

(四)因文定義推斷法78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在京師,日懷歸田之思,屬長洲文點畫《江村讀書圖》以見志,予輩皆為賦詩。未幾,謝病歸。淄川高侍郎念東贈詩云:“燕臺襆被親相送,一個嵩丘行腳僧。”蓋紀實云。歸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當事。同年王中丞巡撫河南,饋問亟至,一無所受。答書曰:“生有癖性,酷愛古帖,亦昔人玩龍團、飲廷珪墨之意也。聞宋仲溫書《蘭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趙子昂書《鐵佛嶴鐘銘》在鶴沙報恩懺院,倘各損惠一通,敬拜賜矣?!逼溲挪偃绱?。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禪悅文字尤善。(節(jié)選自《廣清碑傳集》,有刪節(jié))13.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79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D)A.未幾,謝病歸謝:辭別。B.不接當事當事:權(quán)要。C.饋問亟至饋:饋贈。D.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氣度。答案

D矩度:標準,法則。從上下文的語境看,此處是說先生作文規(guī)范,而

不是說有氣度。

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D)答案

80[參考譯文]先生在京城,每日都懷有歸田的念頭,囑托長洲人文點畫《江村讀書圖》來明志,我們都為他賦詩。沒過多久,稱病辭別歸田。淄川人高侍郎念東贈詩說:“燕臺襆被親相送,一個嵩丘行腳僧?!贝蟾庞涗浟水敃r的實情。歸田之后,更加耿直方正,自我約束,不與當權(quán)者交往。同榜考中的王中丞巡撫河南,多次饋贈錢物,他全都不接受。先生回信說:“我生來就有癖好性情,酷愛古人書帖,也只是仿效前人把玩龍團、賞鑒廷珪墨之意罷了。聽說您在松江府亭臨摹了宋仲溫的書帖《蘭亭十三跋》,在鶴沙報恩懺院臨摹了趙子昂的書帖《鐵佛嶴鐘銘》,如果能各自送一件給我,一定拜謝恩賜?!彼呱械牟偈鼐拖襁@樣。先生在古文方面沒有很多作品,一旦有作品,必定合乎古人的規(guī)矩法度,而在禪悅文字方面尤其擅長。[參考譯文]81(五)成語印證推斷法成語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詞義,聯(lián)系成語,加以印證,對推斷文言實詞的詞義

會有很大的幫助。

(五)成語印證推斷法821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常夢錫重厚方雅,多識故事,數(shù)言朝廷因楊氏霸國之舊:尚法律,任俗交,人主親

決細事,煩碎失大體。宜修復舊典,以示后代。烈祖納其言。元宗在東宮有過失,夢錫盡言規(guī)正,無所撓,始雖不悅,終以諫直多之。及即位,首召見慰勉,欲用

為翰林學士以自近。(有刪改)1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83

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