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選讀之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d54aecd87451734192d10a711b2cfe0/dd54aecd87451734192d10a711b2cfe01.gif)
![《論語》選讀之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d54aecd87451734192d10a711b2cfe0/dd54aecd87451734192d10a711b2cfe02.gif)
![《論語》選讀之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d54aecd87451734192d10a711b2cfe0/dd54aecd87451734192d10a711b2cfe03.gif)
![《論語》選讀之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d54aecd87451734192d10a711b2cfe0/dd54aecd87451734192d10a711b2cfe04.gif)
![《論語》選讀之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dd54aecd87451734192d10a711b2cfe0/dd54aecd87451734192d10a711b2cfe0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知其不可而為之知其不可而為之114-20陳成子(1)弒簡公(2)??鬃鱼逶《?,告于哀公曰:“陳恒弒其君,請討之?!惫唬骸案娣蛉樱?)。”孔子曰:“以吾從大夫之后(4),不敢不告也。君曰‘告夫三子’者?!敝?)三子告,不可??鬃釉唬骸耙晕釓拇蠓蛑螅桓也桓嬉??!?/p>
「注釋」
②沐浴而朝:孔子齋戒沐浴后才去上朝,可見孔子對這一事件的重視。14-20陳成子(1)弒簡公(2)??鬃鱼逶《嬗诎Ч?③三子:指季孫氏、孟孫氏、叔孫氏。他們?nèi)艺莆蒸攪鴮崣?quán),魯哀公不敢作主,故叫孔子去報告這三位大夫。④之:動詞。去,往。之三子告:去報告三位掌權(quán)大夫。⑤從大夫之后:忝列大夫之末,是謙辭。《論語》選讀之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ppt課件3齊國權(quán)臣弒君,魯國的權(quán)臣會不會跟著學(xué)?所以孔子并非因為做過大夫,才去見魯哀公要求他出兵攻齊的,孔子是出于對魯國政局、對自己國君的擔(dān)心。沒想到魯哀公已完全沒有掌控力,連這樣的事情都要去問過三家。孔子去告訴三家并要求他們派兵攻齊,也不是因為自己曾當(dāng)過大夫,而是他想讓三家知道,天下仍有他這樣的人,厭惡亂臣賊子,會紛紛勸請自己的國君出兵討伐那些貪求權(quán)勢之徒的,這起碼能讓魯國的三家心存顧忌吧。
人心貪婪,所以禮樂崩壞。齊國權(quán)臣弒君,魯國的權(quán)臣會不會跟著學(xué)?所以孔子并非因為做過大4論語解讀顧鴻安【評點】春秋時代的一個顯著現(xiàn)象是下層政治勢力對上層支配集團迫切超越和取代的心理,已成為一種氛圍、氣候。齊國大夫陳恒殺了齊國國君簡公。孔子為了明君臣大義,恨篡弒之徒,向魯哀公報告,要求出兵討伐,可是當(dāng)時魯國公室衰微,哀公大權(quán)旁落,政在三家。故魯哀公叫孔子向三家請示,三家不同意,孔子無可奈何地說:“以吾從大夫之后,不敢不告”,這是自慰,也是哀嘆,表明自己已盡了職責(zé)。至于三家不愿出兵討伐的原因,無非他們本身就有無君之心,與陳恒是一丘之貉,認為陳恒殺齊簡公是平常事,不值得興師動眾??梢?,當(dāng)時“禮崩樂壞”的局面已是不爭的事實。論語解讀顧鴻安【評點】春秋時代的一個顯著現(xiàn)象是下層政治勢力對5《論語》選讀之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ppt課件6楚狂接輿①歌而過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③。已而,已而!今之從政者殆而!”孔子下,欲與之言。趨而辟(4)之,不得與之言?!咀⑨尅竣俪窠虞洠撼目袢私虞洠瑢嶋H上是假裝瘋狂的隱士?!敖虞洝钡姆Q呼既不是姓名也不是字,而是以事命名,《論語》中的隱上多是這樣,如看門的稱“晨門”,執(zhí)杖的稱“丈人”,所以,接孔子車(輿)的就稱“接輿”。②鳳兮,鳳兮,何德之衰:古代人認為,天下有道時鳳凰才出現(xiàn),天下無道時就隱去。接輿以鳳凰喻孔子,諷刺他在天下無道時卻不隱去,是一種德行衰敗的表現(xiàn)。③猶可追:還來得及的意思。(4)辟:同?!氨堋薄3窠虞洟俑瓒^孔子曰:“鳳兮,鳳兮!何德之衰?②往者不可7他所唱的內(nèi)容卻是非常嚴肅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往者不可諫,來考猶可追”兩句,成為了后世的名言。那意思其實也正合于孔子在《八佾》篇里所說的“成事不說,遂事不諫,既往不咎”精神?!巴卟豢芍G”就是“遂事不諫”。用我們的今天的話來說,就叫,過去了的就讓它過去了吧,關(guān)鍵是要抓住未來。“來者猶可追”就是抓住未來。不過,抓住未來干什么?這依然是一個問題,在接輿看來,如果你要抓住未來去從政,那還是不可取的,還是糊涂。因為“今之從政者殆而!”就是現(xiàn)在從政的人都是非常危險的了,你又還“累累如喪家之犬”一樣地汲汲于奔走各國干什么呢?
他所唱的內(nèi)容卻是非常嚴肅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往者不可諫,8其實,我們看到,接輿的觀點與子路宿于石門時那個“晨門”的說法是一致的,都認為孔子是“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所以要加以諷刺勸喻。
脫離開具體的所指,我們今天來理解“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那還是很有啟發(fā)的。不說歷史,不說社會這樣大的話題,就是我們處理個人生活中的事情,總結(jié)自己人生道路上的成敗得失等等,也都是很有意義的借鑒。其實,我們看到,接輿的觀點與子路宿于石門時那個“晨門”的說9論語解讀顧鴻安接輿在亂世時知難而退了,還想對孔子的處世態(tài)度起點提示勸阻作用,實際上,他是不可能理解孔子傳道濟世的理想和作法。論語解讀顧鴻安接輿在亂世時知難而退了,還想對孔子的處世態(tài)度起10《論語講讀》查正賢
【文學(xué)鏈接】
狂歌客楚狂接輿鳳歌接輿狂歌過孔子,在后世文學(xué)中成為一個典型的狂狷形象,屢屢形諸吟詠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王維寒山轉(zhuǎn)蒼翠,秋水日潺湲。倚杖柴門外,臨風(fēng)聽暮蟬。渡頭余落日,墟里上孤煙。復(fù)值接輿醉,狂歌五柳前。山中逢道士云公孟浩然春余草木繁,耕種滿田園。酌酒聊自勸,農(nóng)夫安與言。忽聞荊山子,時出桃花源。采樵過北谷,賣藥來西村。村煙日云夕,榛路有歸客。杖策前相逢,依然是疇昔。邂逅歡覯止,殷勤敘離隔。謂予摶扶桑,輕舉振六翮。奈何偶昌運,獨見遺草澤。既笑接輿狂,仍憐孔丘厄。物情趨勢利,吾道貴閑寂。偃息西山下,門庭罕人跡。何時還清溪,從爾煉丹液。《論語講讀》查正賢
【文學(xué)鏈接】
狂歌客楚狂接輿11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fēng)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峯長。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厓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fēng)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fā)。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高士詠·楚狂接輿夫妻吳筠接輿耽沖玄,伉儷亦真逸。傲然辭征聘,耕績代祿秩。鳳歌誡文宣,龍德遂隱密。一游峨嵋上,千載保靈術(shù)。寓興鮑溶念來若望神,追往如話夢。夢神不無跡,誰使煩心用。魯圣虛泣鱗,楚狂浪歌鳳。那言阮家子,更作窮途慟。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12靈寶縣西側(cè)津吳融碧溪瀲瀲流殘陽,晴沙兩兩眠鴛鴦。柳花無賴苦多暇,蛺蝶有情長自忙。千里宦游成底事,每年風(fēng)景是他鄉(xiāng)。高歌一曲垂鞭去,盡日無人識楚狂。送李四校書元孚朱絲寫別鶴泠泠,詩滿紅箋月滿庭。莫學(xué)楚狂隳姓字,知音還有子期聽。贈韋金吾李紳自報金吾主禁兵,腰間寶劍重橫行。接輿也是狂歌客,更就將軍乞一聲。靈寶縣西側(cè)津吳融13《論語》選讀之四《知其不可為而為之》ppt課件14長沮、桀溺①耦而耕②??鬃舆^之,使子路問津③焉。長沮曰:“夫執(zhí)輿(4)者為誰?”子路曰:“為孔丘?!痹唬骸笆囚斂浊鹋c?”曰:“是也。”曰:“是知津矣?!?/p>
問于桀溺。桀溺曰:“子為誰!”曰:“為仲由?!痹唬骸笆囚斂浊鹬脚c?”對曰:“然?!痹唬骸疤咸?5)者,天下皆是也,而(6)誰以(7)易之?且而與其從辟人之士(8)也,豈若從辟世之士(9)哉?耨(10)而不輟。
子路行以告。夫子撫然(11)曰:”鳥獸不可與同群(12),吾非斯人之徒(13)與而誰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遍L沮、桀溺①耦而耕②??鬃舆^之,使子路問津③焉。長沮曰:“15【注釋】①長沮、桀溺:兩個隱者,與“接輿”一樣以事命名,因在水邊耕作,所以稱“沮”,稱“溺”。(7)以:與。“誰以”即“誰與”,與誰的意思。(8)辟人之士:辟同“避”,避人之士指避開無道的人以求天下大治的人,這里實際指孔子。(9)辟世之士:不僅僅是避開無道的人,而是避開整個亂世,那也就是隱士了,這里實際上是桀溺指自己和長沮等人。(12)“鳥獸”句:與鳥獸同群暗指隱居山林。(13)斯人之徒:斯,這,這些。人之徒即指世上的人,人群?!咀⑨尅?6孔子派子路去問過河的渡口,子路得到的卻是人生渡口的指點,所謂“指點迷津”。至于過河的渡口在哪里,長沮、桀溺根本就沒有說,反倒是長沮諷刺說,既然是魯國的孔丘,那他應(yīng)該知道渡口在哪里??!
這段記載讀起來很有點寓言的味道。到底是誰來指點誰的迷津?
按照桀溺的看法,天下大亂,整個世界都像滔滔洪水泛濫一樣,誰能檔得住呢?誰又能治理好這種泛濫,像傳說之中的大禹王一樣,使天下重歸太平呢?沒有!所以,孔子和子路等人的奔走救世是徒勞無益的。這是第一層意思。第二層意思是,既然不能救世,那我們怎么辦呢?要么就隨波逐流,大家一起混日子,得過且過。這是長沮、桀溺們反對的,其實也是孔子們反對的。孔子派子路去問過河的渡口,子路得到的卻是人生渡口的指點,所17要么就避開那些壞人而尋求治理天下、拯救世道的好人。這是孔子的觀點,所以他帶領(lǐng)學(xué)生離開魯國而奔走天下,即便是“累累職喪家之犬,,也絕不后悔,甚至是“知其不可而為之”。但這也是長沮、桀溺們所反對的。因為,在他們看來,舉世皆濁,你在哪里去尋找凈土呢?世人皆醉,你在哪里去尋求清醒的人呢?所以,與其避人,不如避世,連整個濁世都避開了,隱居于山林之中去與鳥獸同群,管它世道變成什么樣子,這就是長沮、桀溺們的觀點,說到底是隱士的哲學(xué)。從理論上說,長沮、梁溺們的觀點不是沒有道理。所以,說他們在指點孔子、子路的迷津也無不可。就連孔子聽了他們話后,不也悵惘不已而有所感慨嗎?
要么就避開那些壞人而尋求治理天下、拯救世道的好人。這是孔子18但從實踐上說,我們就不能不認為孔子的話也有道理了。事實上,避開整個世道而與鳥獸同群辦得到嗎?人畢竟不可以都去做“狼人”?。≌缈鬃铀f:“鳥獸不可與同群,吾非斯人徒與而誰與?”作為一個人,不和人打交道而完全隱居是不可能的。就是長沮、桀溺,不也并沒有在山林之中去與飛禽走獸同群,而還在耕田種地,食人間煙火嗎?何況,他們不僅耕田種地,而且還“耦而耕”,二人并肩操作,也離不開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啊。這是主觀愿望和客觀實踐的矛盾。從另一方面說,孔子也說得非常真實:“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比绻煜绿?,我孔丘也就不和你們一起出來奔走,進行改變世界的努力了。反過來說,正因為天下不太平,我們才于心不忍,汲汲于救世之道。說到底,是一種社會責(zé)任感和知識分子的良心在作驅(qū)動器,也是不得已而為之啊。
但從實踐上說,我們就不能不認為孔子的話也有道理了。事實上,19其實,孔子選取的,是比長沮、桀溺們更艱難困苦,更具有悲劇色彩的道路,而長沮、桀溺們所選取的,是不愿意為社會負責(zé)任的撒手不管的路。概而言之,正是積極入世與消極避世,拯救與逍遙兩種人生態(tài)度的根本區(qū)別。而正是這兩種人生態(tài)度鑄造著后世中國知識分子的人格心理,其影響逾千年而不衰,經(jīng)常擺在我們每個人的人生轉(zhuǎn)折點上,供我們選擇和決斷。所以,我們絕不要輕忽了這段看似尋常,不過是問問路的文字。這可不是一條尋常的路啊,回到我們話題的開始,所謂“指點迷津”,到底誰知道渡口在哪里呢?
是長沮、桀溺還是圣人孔子?
其實,孔子選取的,是比長沮、桀溺們更艱難困苦,更具有悲劇色20論語講讀查正賢
【文學(xué)鏈接】沮溺問津同上一章的“接輿”一樣,這一章孔門師徒問津而受到長沮、桀溺譏嘲的故事,也成為后世詩文習(xí)用的典故。詩人往往將它凝縮為“沮溺”、“問津”等,運用于詩文中。論語講讀查正賢
【文學(xué)鏈接】沮溺問津同上一章的“21齋中讀書詩謝靈運昔余游京華,未嘗廢丘壑。矧乃歸山川,心跡雙寂寞。虛館絕諍訟,空庭來鳥雀。臥疾豐暇豫,翰墨時間作。懷抱觀古今,寢食展戲謔。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閣。執(zhí)戟亦以疲,耕稼豈云樂。萬事難并歡,達生幸可托。別薛華王勃送送多窮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矢υ涝葡s題五首·上平田王維朝耕上平田,暮耕上平田。借問問津者,寧知沮溺賢。齋中讀書詩謝靈運22贈何七判官昌浩李白有時忽惆悵,匡坐至夜分。平明空嘯咤,思欲解世紛。心隨長風(fēng)去,吹散萬里云。羞作濟南生,九十誦古文。不然拂劍起,沙漠收奇勛。老死阡陌間,何因揚清芬。夫子今管樂,英才冠三軍。終與同出處,豈將沮溺群。秋郊作韋應(yīng)物清露澄境遠,旭日照林初。一望秋山凈,蕭條形跡疏。登原忻時稼,采菊行故墟。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廬。贈何七判官昌浩李白23高士詠·長沮桀溺吳筠賢哉彼沮溺,避世全其真??赘笚珬?,征途方問津。行藏既異跡,語默豈同倫。耦耕長林下,甘與鳥雀羣。自終南山晚歸錢起采苓日往還,得性非樵隱。白水到初闊,青山辭尚近。絕境勝無倪,歸途興不盡。沮溺時返顧,牛羊自相引。逍遙不外求,塵慮從茲泯。冬夜尋李永因書事贈之耿湋棲遑偏降志,疵賤倍修身。近覺多衰鬢,深知獨故人。天垂五夜月,霜覆九衢塵。不待逢沮溺,而今惡問津。高士詠·長沮桀溺吳筠24孔子在周游列國中,遇到很多避世的狂人隱士。譬如有接輿、長沮、桀溺……等,他們都是懷才不遇,遠離世事的人,他們看到孔子奔走于亂世,明知不可為而為的情形,故意說話或作歌,示意孔子也該歸隱了。然而孔子知天命,憂天下,不放棄一絲濟世的希望,這豈是隱者、狂士所能了解的啊!孔子在周游列國中,遇到很多避世的狂人隱士。譬如有接輿、長沮、25子路從而后,遇丈人①,以杖荷莜②。子路間曰:“子見夫子乎?”丈人曰:“四體不勤,五谷不分③,孰為夫子?”植④其杖而蕓⑤。子路拱而立。止(6)子路宿,殺雞為黍而食(7)之,見(8)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子曰:“隱者也?!笔棺勇贩?9)見之。至,則用行矣。子路曰:“不仕無義。長幼之節(jié),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欲潔其身,而亂大倫。君子之仕也,行其義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闭l與?天下有道,丘不與易也?!弊勇窂亩螅稣扇刷?,以杖荷莜②。子路間曰:“子見夫子乎?”26【注釋】①丈人:老人,與長沮、桀溺等一樣為隱士。②以杖荷莜:杖,拐杖;莜,鋤草的農(nóng)具。③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四體,即手腳四肢;四肢不勞動,五谷也不能分辨。這是老人責(zé)備孔子的話。④植:插立。⑤蕓:同“耘”,除草。(6)止:留。(7)食(si):給人吃。(8)見(xian):使見。這句說老人讓他的兩個兒子拜見子路。(9)反:同“返”?!咀⑨尅竣僬扇耍豪先耍c長沮、桀溺等一樣為隱士。27子路所說的話當(dāng)然是孔子的思想。歸結(jié)起來有如下凡個要點:一、官還是應(yīng)該做的。二、不能因為自己要潔身自好便破壞君臣之間的倫常關(guān)系。三、君子做官不外乎是“行義以達其道”,努力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罷了。四。至于政治理想很難實現(xiàn),這是我們早就知道的了,也算是“知其不可而為之”吧。子路所說的話當(dāng)然是孔子的思想。歸結(jié)起來有如下凡個要點:28是針對那隱居老人的思想而言,勸他不要隱居,而應(yīng)該出來為社會,為國家做一點有意義的事,為拯救這個變亂的世道而作一份貢獻。這種官,子路認為應(yīng)該做,孔子也認為應(yīng)該做,我們又何嘗不認為應(yīng)該做呢?不僅現(xiàn)在沒有做官的人應(yīng)該做,現(xiàn)在已經(jīng)做官的人,不是更應(yīng)該朝這方面做嗎?是針對那隱居老人的思想而言,勸他不要隱居,而應(yīng)該出來為社會,29論語解讀顧鴻安【評點】本章寫了一個具有一定情節(jié)的小故事,通過人物言行,表現(xiàn)出各自不同的人生觀和政治觀。如丈人的語帶諷刺的話,說罷便“植其杖而蕓”的行動,表現(xiàn)出他的態(tài)度倨傲,對孔子等不參加生產(chǎn)勞動卻熱衷于政治而去周游列國的不滿??鬃拥脑挘òㄗ勇犯鶕?jù)孔子的意思說的話)和他叫子路回去看丈人的舉動,表現(xiàn)他對丈人過隱居生活的某種贊賞之情,而對丈人那種逃避現(xiàn)實“不仕無義”的處世態(tài)度,卻給予嚴厲的批評,同時表達了孔子自己“知其不可而為之”的積極處世的態(tài)度。這兩種態(tài)度形成鮮明的對照,并成為彼此思想矛盾的根源。論語解讀顧鴻安【評點】本章寫了一個具有一定情節(jié)的小故事,通30
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痹唬骸笆侵洳豢啥鵀橹吲c?”「評析」“知其不可而為之”,這是做人的大道理。人要有一點鍥而不舍的追求精神,許多事情都是經(jīng)過艱苦努力和奮斗而得來的??鬃印爸洳豢啥鵀橹保从吵鏊巫尾痪氲膱?zhí)著精神。從這位看門人的話中,我們也可以見出當(dāng)時普通人對孔子的評論。子路宿于石門。晨門曰:“奚自?”子路日:“自孔氏?!痹唬骸?1論語解讀顧鴻安【評點】孔子周游列國,“道”不能推行,即沒有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理想,于68歲時,結(jié)束了他14年的游說生活,率弟子們回魯國老家。孔子在人力與命運的問題上的思想具有兩重性,一方面他認為人在道德領(lǐng)域是自由的,人可以選擇自己做一個君子。另一方面,這種道德領(lǐng)域里的自由一旦要付諸實施或為現(xiàn)實的政治,則要聽命于天。這兩個方面的結(jié)合,產(chǎn)生了儒家“知其不可而為之”的人生態(tài)度。明知天命不可為,但出于自己的道德良知、道德義務(wù),也要去做一些不得不做的事。比如,孔子完全可以選擇做一個隱士,但他自覺文王以后,文化傳承系于他一身,所以他周游列國、教育學(xué)生,懷抱理想,帶著強烈的社會責(zé)任感和使命感,從容度過了一生。儒家的知命之學(xué)除了了解命運、安于命運外,還有悲壯地承受命運的一面,顯示了人們的尊嚴。論語解讀顧鴻安【評點】孔子周游列國,“道”不能推行,即沒有實3214-39子擊磬(1)于衛(wèi),有荷蕢(2)而過孔氏之門者,曰:“有心哉,擊磬乎!”既而曰:“鄙哉!硁硁(3)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則厲(4),淺則揭(5)?!弊釉唬骸肮眨∧?)之難(7)矣?!?/p>
14-39子擊磬(1)于衛(wèi),有荷蕢(2)而過孔氏之門者,曰:33論語解讀顧鴻安【評點】孔子在衛(wèi)國住的時間最長,那里君子多,人口多,是推行仁政比較理想的地方。但由于衛(wèi)靈公年老,倦于政事,沒有用孔子,所以孔子在擊磬中寄托了感慨和愁思。而荷蕢者能從擊磬的聲音中聽出孔子的心事,并且能從《詩經(jīng)》來引起詩句來勸孔子,可見荷蕢者不是平民,卻是一位高士。他以涉水為喻,譏孔子不知已而不止,不能適深淺之宜。他的意思是:無論社會很黑暗(深)也好,不太黑暗(淺)也好,都不該為之而奔走,因為這是徒勞無功的??鬃尤绻凑蘸墒壵叩脑捜プ觯菦]有什么困難的,可是孔子對事業(yè)有執(zhí)著的追求,對自己信念絲毫不動搖,因此他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無菌包裝用包裝材料項目規(guī)劃申請報告模范
- 2025年健康護理產(chǎn)品購銷合同書樣本
- 2025年新股權(quán)分配策劃協(xié)議
- 2025年環(huán)境有害生物防治合同
- 2025年健身房個人教練聘請合同范本
- 2025年子女撫養(yǎng)費用分擔(dān)策劃協(xié)議
- 2025年共同研發(fā)知識產(chǎn)權(quán)合同
- 2025年合作雙方產(chǎn)品協(xié)議范本
- 2025年全年圖書選購合作協(xié)議書樣本
- 2025年公園景觀照明設(shè)備定期維護服務(wù)申請協(xié)議
- 【完整版】防洪防汛應(yīng)急(含人員避險轉(zhuǎn)移)預(yù)案
- 大型活動標準化執(zhí)行手冊
- (完整版)電梯的鋼結(jié)構(gòu)施工方案
- 中國近現(xiàn)代史綱要ppt全共64頁課件
- 工程勘察設(shè)計收費標準快速計算表(EXCEL)
- 甲基乙基酮2-丁酮MSDS危險化學(xué)品安全技術(shù)說明書
- 腰椎間盤突出癥(腰痹病)中醫(yī)臨床路徑
- 裝飾施工進度計劃網(wǎng)絡(luò)圖及橫道圖
- 【大學(xué)】擠出管材(P64)ppt課件
- 實木電腦桌書桌安裝圖
- 大學(xué)物理課后習(xí)題答案北京郵電大學(xué)出版社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