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土石方工程測量課件_第1頁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土石方工程測量課件_第2頁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土石方工程測量課件_第3頁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土石方工程測量課件_第4頁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土石方工程測量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習單元1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3.1.1基礎知識學習3.1.1.1地形圖圖外注記識讀圖名與圖號接圖表與圖外文字說明直線比例尺與坡度尺圖廓與坐標格網(wǎng)西三莊3510.0-220.0學習單元1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3.1.1基礎知識學習圖名直線比例尺與坡度尺學習單元1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直線比例尺也稱圖示比例尺,它是將圖上的線段用實際的長度來表示,如上圖a)。因此,可以用分規(guī)或直尺在地形圖上量出兩點之間的長度,然后與直線比例尺進行比較,就能直接得出該兩點間的實際長度值。直線比例尺直線比例尺與坡度尺學習單元1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直線比例坡度尺是按等高距與平距的關系d=h·tanα制成的。如圖b)示,在底線上以適當比例定出0°、1°、2°、…等各點,并在點上繪垂線。將相鄰等高線平距d與各點角值αi按關系式求出相應平距di。然后,在相應點垂線上按地形圖比例尺截取di值定出垂線頂點,再用光滑曲線連接各頂點而成。應用時,用卡規(guī)在地形圖上量取量等高線a、b點平距ab,在坡度尺上比較,即可查得ab的角值約為1°45′。坡度尺坡度尺是按等高距與平距的關系d=h·tanα制成的。如圖b)3.1.1.2地物識讀符號比例地物注記輪廓較大的地物,如房屋、運動場、湖泊、森林、田地等,凡能按比例尺把它們的形狀、大小和位置縮繪在圖上的,稱為比例符號。這類符號表示出地物的輪廓特征。對地物加以說明的文字、數(shù)字或特定符號,稱為地物注記。學習單元1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3.1.1.2地物識讀符號比例地物注記輪廓較大的地物,如輪廓較小的地物,或無法將其形狀和大小按比例畫到圖上的地物,采用一種統(tǒng)一規(guī)格、概括形象特征的象征性符號表示,這種符號稱為非比例符號,只表示地物的中心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狀和大小。非比例符號對于一些帶狀延伸地物,如河流、道路、通訊線、管道、垣柵等,其長度可按測圖比例尺縮繪,而寬度無法按比例表示的符號稱為半比例符號半比例符號輪廓較小的地物,或無法將其形狀和大小按比例畫到圖上的地物,采3.1.1.3地貌識讀學習單元1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3.1.1.3地貌識讀學習單元1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等高線的原理典型地貌等高線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鄰點相連接的閉合曲線,稱為等高線。山頭和洼地,山脊和山谷,鞍部.等高性閉合性非交性陡稀緩性正交性等高線的特點等高線的原理典型地貌等高線地面上高程相等的各相鄰點相連接的閉3.1.2教學內(nèi)容實施

學習單元1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3.1.2.1確定圖上點位的坐標

3.1.2.2確定圖上直線段的距離3.1.2.3

圖上確定直線的坐標方位角3.1.2.4確定圖上點的高程3.1.2.5確定圖上地面坡度3.1.2.6在圖上坡度選擇最短線路3.1.2教學內(nèi)容實施學習單元1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33.1.2教學內(nèi)容實施

學習單元1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3.1.2.5確定圖上地面坡度3.1.2.6在圖上坡度選擇最短線路3.1.2.7沿圖上已知方向繪制斷面圖3.1.2.8確定兩地面點間是否通視3.1.2.9

在地形圖上繪出填挖邊界線3.1.2.10

確定匯水面積3.1.2.11

圖形面積計算3.1.2教學內(nèi)容實施學習單元1地形圖的識讀與應用33.2.1基礎知識學習

學習單元2建筑場地平整測量地貌的測量1、地貌點的選擇

地貌點應選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上,如山頂、鞍部、山脊、山腳、谷底、谷口、溝底、溝口、洼地、臺地、河川、湖池岸旁等的坡度和方向變化處。根據(jù)這些特征點的高程勾繪等高線,即可將地貌在圖上表示出來。

若選擇正確,就可以逼真地反映地形現(xiàn)狀,保證工程要求的精度;若選擇不當,如圖3.2.1中,漏選碎部點2,則繪圖時,將用1—3連線代替真實現(xiàn)狀1—2—3,致使成圖失真走樣、歪曲地面形狀,影響工程用圖。

3.2.1基礎知識學習學習單元2建筑場地平整測量地貌3.2.1基礎知識學習

學習單元2建筑場地平整測量傾斜變換點方向變換點山頂點鞍部點山脊線分水線山谷線合水線山腳點3.2.1基礎知識學習學習單元2建筑場地平整測量傾斜3.2.1基礎知識學習

學習單元2建筑場地平整測量地貌的測量2、經(jīng)緯儀測圖法

經(jīng)緯儀測圖法就是將經(jīng)緯儀安置于測站點(例如導線點A)上,繪圖板安置于測站旁,用經(jīng)緯儀測定碎部點的方向與已知方向之間的水平夾角,用視距測量方法測定測站點到碎部點之間的水平距離和高差,然后根據(jù)測定數(shù)據(jù)按極坐標法,用量角器和比例尺把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展繪于圖紙上,并在點位的右側(cè)注明高程,再對照實地勾繪地形圖。

3.2.1基礎知識學習學習單元2建筑場地平整測量地貌3.2.1基礎知識學習

學習單元2建筑場地平整測量地貌的測量3.2.1基礎知識學習學習單元2建筑場地平整測量地貌3.2.1基礎知識學習

地貌特征點展繪結(jié)果3.2.1基礎知識學習地貌特征點展繪結(jié)果3.2.1基礎知識學習

地性線3.2.1基礎知識學習地性線3.2.1基礎知識學習

繪制地性線3.2.1基礎知識學習繪制地性線3.2.1基礎知識學習

繪制等高線3.2.1基礎知識學習繪制等高線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1方格網(wǎng)法平整土地設計高程H0的推導

設H1、H2、H3、H4....分別表示各樁點的高程(見右圖),則:第1方格平均高程=(H1+H2+H4+H5)/4;第2方格平均高程=(H4+H5+H7+H8)/4;...........第5方格平均高程=(H5+H6+H8+H9)/4。所以平整土地總的平均高程H。為5個方格平均高程再取平均,即式中:H1、H10、H11、H9、H3均為角點;H4、H7、H6、H2為邊點;H8為拐點;H5為中點;式中分母5表示方格數(shù)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1方格網(wǎng)法平整土地設計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1方格網(wǎng)法因此,同理可寫出通式:

n為方格總數(shù)∑H角為各角點高程總和∑H邊為各邊點高程總和∑H拐為各拐點高程總和∑H中為各中點高程總和

式中: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1方格網(wǎng)法因此,同理可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土方計算例題

在地形圖上對某地段進行場地平整,首先在圖上繪制方格,共繪制7個方格,方格邊長10m。從等高線內(nèi)插求得方格頂點高程如圖所示。1.計算平整土地設計高程圖中:A1、A4、B4、C1、C3均為角點;A2、A3、B1、C2均為邊點;B3為拐點;B2為中點。

=25.2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土方計算例題在地形圖上對某地段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土方計算例題2.計算各方格頂點的施工量

施工量=地面高程-設計高程

施工量為正表示挖深,負數(shù)表示填高數(shù);它們應注明在方格頂點旁的圓括號內(nèi)。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土方計算例題2.計算各方格頂點的施工式中l(wèi)表示方格的邊長;│h1│、│h2│表示方格邊兩端點挖、深填高的絕對值。x1為填挖分界點距標有h1方格頂點的距離。

3.計算填挖分界線的位置

按下列公式計算(見右圖)

式中l(wèi)表示方格的邊長;│h1│、│h2│表示方格邊兩端點挖、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土方計算例題總的土方體積為各方格體積之和.可以看出:角點、邊點、拐點和中點分別進行計算各點所占的體積: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土方計算例題總的土方體積為各方格體積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土方計算例題計算應列一表格,填入所有方格頂點編號、挖深及填高。最后,按挖方與填方分別求和,可求得總控方量與總填方量。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土方計算例題計算應列一表格,填入所有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2斷面法斷面法是以一組等距(或不等距)的相互平行的截面將擬整治的地形分截成若干“段”,計算這些“段”的體積,再將各段的體積累加,從而求得總的土方量。斷面法的計算公式如下:式中,S1、S2——兩相鄰斷面上的填土面積(或挖土面積);L——兩相鄰斷面的間距。斷面法根據(jù)其取斷面的方向不同主要分為垂直斷面法和水平斷面法(等高線法)兩種。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2斷面法斷面法是以一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2斷面法1.垂直斷面法如圖所示之1:1000地形圖局部,ABCD是計劃在山梁上擬平整場地的邊線。設計要求:平整后場地的高程為67m,AB邊線以北的山梁要削成1:1的斜坡。分別估算挖方和填方的土方量。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2斷面法1.垂直斷面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2斷面法(1)ABCD場地部分根據(jù)ABCD場地邊線內(nèi)的地形圖,每隔一定間距(本例采用的是圖上10cm)畫一垂直于左、右邊線的斷面圖,上頁右圖為A-B、1-1和8-8的斷面圖(其它斷面省略)。斷面圖的起算高程定為67m,這樣一來,在每個斷面圖上,凡是高于67m的地面和67m高程起算線所圍成的面積即為該斷面處的挖土面積,凡由低于67m的地面和67m高程起算線所圍成的面積即為該斷面處的填土面積。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2斷面法(1)ABC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2斷面法⑵AB線以北的山梁部分首先按與地形圖基本等高距相同的高差和設計坡度,算出所設計斜坡的等高線間的水平距離。在本例中,基本等高距為1m,所設計斜坡的坡度為1:1,所以設計等高線間的水平距離為1m,按照地形圖的比例尺,在邊線AB以北畫出這些彼此平行且等高距為1m的設計等高線,如下左圖中AB邊線以北的虛線所示。每一條斜坡設計等高線與同高的地面等高線相交的點,即為零點。把這些零點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即為不填不挖的零線。在零線范圍內(nèi),就是需要挖土的地方。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2斷面法⑵AB線以浙江同濟科技職業(yè)學院《工程測量技術》

為了計算土方,需畫出每一條設計等高線處的斷面圖,如下圖所示,畫出了68-68和69-69兩條設計等高線處的斷面圖(其它斷面省略)。

浙江同濟科技職業(yè)學院《工程測量技術》為了計算土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3等高線法

當?shù)孛娓叩推鸱^大且變化較多時,可以采用等高線法。此法是先在地形圖上求出各條等高線所包圍的面積,乘以等高距,得各等高線間的土方量,再求總和,即為場地內(nèi)最低等高線以上的總土方量。如要平整為一水平面的場地,其設計高程可按下式計算:式中——場地內(nèi)的最低高程,一般不在某一條等高線上,需根據(jù)相鄰等高線內(nèi)插求出;

——場地總面積,由場地外輪廓線決定。當設計高程求出以后,后續(xù)的計算工作可按方格網(wǎng)法進行?!獔龅貎?nèi)最低高程以上的總土方量;當設計高程求出以后,后續(xù)的計算工作可按方格網(wǎng)法進行。3.2.2教學內(nèi)容實施3.2.2.3等高線法當?shù)孛娓?.3.1基礎知識學習

學習單元3土方開挖施工測量3.3.1.1投影法根據(jù)建筑物的對應控制點,投影建筑物的輪廓線。具體作法如圖所示。將儀器設置在A2,后視A'2,投影A2A'2方向線,將儀器移至A3,后視A'3,定出A3A'3方向線。用同樣方法在B2B3控制點上定出B2B'2,B3B'3方向線,此方向線的交點即為建筑物的四個角點,然后按設計圖紙用鋼尺或皮尺定出其開挖基坑的邊界線。3.3.1基礎知識學習學習單元3土方開挖施工測量3.33.3.1基礎知識學習

學習單元3土方開挖施工測量3.3.1.2主軸線法3.3.1基礎知識學習學習單元3土方開挖施工測量3.3建筑方格網(wǎng)一般都確定一條或兩條主軸線。主軸線的形式有“L”?字形、“T”字形或“十”字形等布置形式。這些主軸線是作為建筑物施工的主要控制依據(jù)。因此,當建筑物放樣時,按照建筑物柱列線或輪廓線與主軸線的關系,在建筑場地上定出主軸線后,然后根據(jù)主軸線逐一定出建筑物的輪廓線。建筑方格網(wǎng)一般都確定一條或兩條主軸線。主軸線的形式有“L”?3.3.1基礎知識學習

學習單元3土方開挖施工測量3.3.1.3極坐標法

由于建筑物的造型格式從單一的方形向“S”形、扇面形、圓筒形、多面體形等復雜的幾何圖形發(fā)展,這樣對建筑物的放樣定位帶來了一定的復雜性,極坐標法是比較靈活的放樣定位方法。具體做法是,首先將設計要素如輪廓坐標,曲線半徑、圓心坐標等與施工控制網(wǎng)點的關系,計算其方向角及邊長,在工作控制點上按其計算所得的方向角和邊長,逐一測定點位。將所有建筑物的輪廓點位定出后,再行檢查是否滿足設計要求。3.3.1基礎知識學習學習單元3土方開挖施工測量3.33.3.2教學內(nèi)容實施學習單元3土方開挖施工測量3.3.2.1基坑上肩的放樣A1和A2為基礎底部輪廓線的一邊之兩端,而B1和B2則為與此兩端點相適應的兩點,這兩點就是坡度被A1B1和A2B2與地表面的交叉點,那么h1=H1一H和h2=H2一H式中H——基坑底部的設計標高;H1——B1點的實際標高;H2——B2點的標高。3.3.2教學內(nèi)容實施學習單元3土方開挖施工測量3.3.2式中a1——定線時采用的A1和B1兩點之同的距離;a2——A2和B2兩點同的距離;m——坡度(1:1;l:1.5;1:2等)。h2>h1,a2>a1.線段B1B2為基坑上肩線

現(xiàn)場的基坑上肩線的測定工作,通常都是從作為固定基坑底部輪廓線的各個點開始的。由于在挖土時,所測定的上肩輪廓線可能被毀掉,所以還應在轉(zhuǎn)角點處作補充加固。其方法是,將加固樁移至土壤挖掘范圍以外。把用于標定輪廓線折點的所有木樁或釘樁都測出標高。在交路土建人員的施測圖上,注明加固樁示意圖,以及加固樁之間和加固樁超對標高之間的現(xiàn)場距離。

式中a1——定線時采用的A1和B1兩點之同的距離;a2——3.3.2教學內(nèi)容實施學習單元3土方開挖施工測量3.3.2.2個別輪廓線的測定

3.3.2教學內(nèi)容實施學習單元3土方開挖施工測量3.3.2將土壤挖到段升標高以后,再在基坑底部重新測定基礎地基的輪廓線。一般都是在基坑底的總標高以下,補挖獨立基礎的基坑。這種基礎的輪廓線的測定工作,都是由固定在基坑底部的建筑物主軸線開始。如果獨立基礎的基坑是階梯形的,那么基坑的所有階梯的輪廓線則用圍柱,這個圍樁段在基坑外輪廓線的一塊木板上;當基坑挖掘水準面降低到適當?shù)乃矫鏁r,利用垂球由拉緊的鋼尺開始做出內(nèi)基坑角。如果這種階梯形的,基坑尺寸很大,那就實地依次測定適當?shù)乃矫妗?/p>

將土壤挖到段升標高以后,再在基坑底部重新測定基礎地基的輪廓線在土方工程開始之前,將上肩輪廓線內(nèi)的地表面測定出10x10米的方格,并測出標高。所建立的方格網(wǎng)要與建筑物的軸線平行。平行于縱軸線的方格邊以羅馬數(shù)字編號;平行于橫軸線的方格邊以阿拉伯數(shù)字編號。將所測定的橫斷面用木樁在方格邊的端點加以標定,相鄰兩橫斷面的距離是l0米。在一個月內(nèi),這些橫斷面至少要距過兩次檢查測量,以便計算挖方的量數(shù)。3.3.2教學內(nèi)容實施學習單元3土方開挖施工測量3.3.2.2挖方的測量

在土方工程開始之前,將上肩輪廓線內(nèi)的地表面測定出10x10米在已劃出的橫斷面上,根據(jù)水準測量的數(shù)據(jù),繪出挖方的線段,這個線段是用來表明每日的工作情況的。在每一個橫斷面上,土方工作開始前測出的平面線與土方測量時的土方挖掘線所組成的面積,采用求積儀(既迅速又簡便)或共它方法進行計算,而挖方量別按下列公式計算:式中A1和A2——橫斷面的面積;

L——橫斷面之間的距離。

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土石方工程測量課件3.4.1基礎知識學習

學習單元4基坑工程施工監(jiān)測3.4.1.1基坑監(jiān)測的意義

在深基坑開挖過程中,基坑內(nèi)外的土體將由原來的靜止土壓力狀態(tài)向被動和主動土壓力狀態(tài)轉(zhuǎn)變,應力狀態(tài)的改變引起圍護結(jié)構承受荷載并導致圍護結(jié)構和土體的變形,當變形中任一量值超過容許范圍時,將造成基坑的失穩(wěn)破壞或?qū)χ車h(huán)境造成不利影響深基坑開挖工程往往位于建筑密集的市中心,施工場地四周有建筑物和地下管線,基坑開挖所引起的土體變形將在一定程度上改變這些建筑物和地下管線的正常狀態(tài),當土體變形過大時,會造成鄰近結(jié)構和設施的失效或破壞。同時,基坑相鄰的建筑物又相當于較重的集中荷載,基坑周同的管線常引起地表水的滲漏,這些因素又是導致土體變形加劇的原閑。3.4.1基礎知識學習學習單元4基坑工程施工監(jiān)測3.因此,在深基坑施工過程中,只有對基坑支護結(jié)構、基坑周圍的土體和相鄰的構筑物進行全面、系統(tǒng)的監(jiān)測,才能對基坑工程的安全性及其對周圍環(huán)境的影響程度有全面的了解,以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在出現(xiàn)異常情況時應及時反饋,并采取必要的工程應急措施,甚至調(diào)整施工工藝或修改設計參數(shù)。建筑工程施工測量土石方工程測量課件3.4.1基礎知識學習

學習單元4基坑工程施工監(jiān)測3.4.1.2基坑監(jiān)測的目的

2、確?;又ёo結(jié)構和相鄰建筑物的安全。

3、積累工程經(jīng)驗,為提高基坑工程的設計和施工的整體水平提供依據(jù)。

1、檢驗設計假設和參數(shù)的正確性,指導基坑開挖和支護結(jié)構的施工。3.4.1基礎知識學習學習單元4基坑工程施工監(jiān)測3.3.4.2教學內(nèi)容實施

學習單元4基坑工程施工監(jiān)測3.4.2.1基坑監(jiān)測的要求基坑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必須是可靠、真實、及時的。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由測試元件安裝或埋設的可靠性、監(jiān)測儀器的精度以及監(jiān)測人員的素質(zhì)來保證。監(jiān)測數(shù)據(jù)真實性要求所有數(shù)據(jù)必須以原始記錄為依據(jù),原始記錄任何人不得更改、刪除。因為基坑開挖是一個動態(tài)的施工過程,只有保證及時監(jiān)測,才能有利于及時發(fā)現(xiàn)隱患,及時采取措施,所以,監(jiān)測數(shù)據(jù)必須是及時的。監(jiān)測數(shù)據(jù)須在現(xiàn)場及時計算處理,計算有問題可及時復測,盡量做到當天報表當天出。對重要的監(jiān)測項目,應按照工程具體情況預先設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