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班級“家”的力量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1頁
建設班級“家”的力量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2頁
建設班級“家”的力量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班級“家”的力量優(yōu)秀獲獎科研論文摘要:班集體是學生在學校學習生活的基本單元,是學生的另一個大家庭。一個班集體能否形成自己的班級文化,是衡量一個班是否成功的關鍵指標。只有凝聚班級團體意識,才能建設好班級文化。

關鍵詞:建設;班級;力量

一個班級有自己獨特的文化,或者說班主任與自己的學生為班級打上獨屬于自己的標簽,這對于培養(yǎng)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合格學生至關重要。

一、打造獨屬于本班級的班級文化

從心理學的角度說,一個班級能否形成自己的班級集體意識,是這個班級是否存在的意義所在?!耙粋€人無法改變另一個人?!卑嘀魅萎斎粺o法直接改變學生,不然我們的教育就會是另一種樣子了。但環(huán)境可以改變一個人。班主任要做的事,就是用自己的智慧打造獨屬于本班級的班級文化,并最終成為班級的集體無意識。這一點,在我們?nèi)粘=虒W工作中很難用肉眼看出來,但一到大型活動,這種集體無意識就會凸顯出來。比如學校運動會上,我們能看到各種獨特的班級口號。不同班級的學生會因為一些牽扯到班級的事情怒目相向。其實,這是一件好事,說明建設班級的第一步已經(jīng)完成。是的這一步就是最簡單也是最難的“班級認可”。在學生的心中,不論姓王還是姓李,也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都有一個統(tǒng)一的名字“X班的”。

二、讓所有學生有擰在一起形成正向的班級榮辱觀

學生認可了這個班,就會愿意為了這個班的榮譽奮戰(zhàn),這是班主任進一步打造班級文化,形成班級特色的基石,也是班主任進一步班級文化建設最堅實的一步。

記得,去年學校運動會上,最后的接力賽各班競爭達到白熱化。裁判最終的判決引發(fā)了不少班級的不滿。學生不干了,班與班之間暴發(fā)了激烈的言語沖突,甚至有幾個情緒激動的學生沖上前質(zhì)問裁判。這時,班主任的智慧就彰顯無疑了。有的班主任與學生一起質(zhì)問裁判,爭得面紅耳赤,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后,直接領著學生提前退場;有的班主任一邊安撫學生,一邊找裁判詢問判罰依據(jù),雖有不滿,仍勸誡學生冷靜;還有的班主任冷冷地站在一邊……

班主任與學生一起群情激憤的,學生的情緒變得更加高漲,班級學生的團結達到頂峰,極易快速形成班集體無意識。但學生情緒變得不穩(wěn)定,若班主任不加平復,則為暴發(fā)肢體沖突埋下隱患。這一點,筆者是深有體會的。冷冷地那一位班主任是最失敗的,看上去他獨善其身,很有風度。豈不知學生也在冷冷地審視著,班級的集體認同還沒有形成,班級的進一步建設更是子虛烏有。更好一些的選擇,是該爭還是要爭的,這是一種態(tài)度。對于一個班級的學生來說,班主任就是領袖[1]。領袖的特質(zhì)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學生。這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態(tài)度與方法問題。學生覺得遭到不平等對待,對于“領袖”充滿期望。作為班級領袖必須要做一些領袖該做的事,比方說據(jù)理力爭,維護班級權益。無論得到什么樣的結果,要客觀的告知學生,要讓學生知道你始終與他們在一起。這股勁要擰在一起,這就是班集體形成班級文化無意識的關鍵。

三、讓班級“家”有溫度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

學生進入學校,除了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還要學會與人相處。班級是他們學習成長最主要的平臺。在這里學生要學會與不同性格的人交往,要學會應對成功與失敗,甚至要學會面對贊美與羞辱……這些是他們將來走上社會的一系列預演。特別是一些突發(fā)事件,更是促進學生快速成長的催化劑。

去年,運動會上本班的孩子賽前盡心盡力的準備,可是比賽時卻因為太想贏反而掉了接力棒。面對失敗,先是丟掉接力棒的孩子哭了,然后是勸說的孩子哭了,再然后是全班超過九成的孩子哭了。校長以為出了什么大事,趕過來問我。這事是出乎我意料的。一是因為班級剛剛組建幾個月;二是我忙著組織全體活動,班里全是班長在指揮。我與孩子們沒有始終同在。我趕到時,四十多雙含著委屈的淚水眼睛看著我,我哽咽了。在瞬間的安靜之后,我還看到了,每一雙眼睛的不屈與期許。我立刻詢問緣由,輕輕拍了拍最靠近我的孩子的肩膀說:“你們都盡力了,老師不怪你們!”這句話帶來的是孩子們的哭聲一片。那一刻,我也流淚了,是因為喜悅。在班級文化建設上,我和孩子們走到了第三個階段——他們認可這個新的“家”,讓它充滿暖暖的味道。環(huán)境是可以改變一個人的,這種良好的“家”文化,對于塑造身心健康的人是至關重要的,讓班級“家”有溫度是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更是班級建設的目標。

運動會事件后,筆者欣慰之余,寫了一篇題為《接力棒掉了之后》的小文章送給孩子們。面對時有發(fā)生的學生“事實流失”,筆者覺得,班級文化的淡漠,讓身處其中的孩子看不到溫暖的一面是一個重要原因。因為班級邊緣化的孩子大多有一個不幸的童年,而班級是能夠幫到孩子健全身心的另一個“家”,是能夠成為孩子心靈寄托的港灣。當班級集體無意識形成后,作為班主任要做的是,將這份集體無意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