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散文的寫法及例文_第1頁
游記散文的寫法及例文_第2頁
游記散文的寫法及例文_第3頁
游記散文的寫法及例文_第4頁
游記散文的寫法及例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游記游記,有“游”有“記”同學(xué)們作文存在問題:只“記”沒“游”(沒有游蹤線索)。(寇祎瑋、韓佳文、陳盼望等)把游記散文寫成了介紹性的說明文——純粹的介紹,沒有描寫看到的景和物。(張藝鑫)即使作文有景物描寫,但也不抓住特點寫,隨心所欲,毫無層次的隨便寫。(鳳玉欣等)已經(jīng)概括了看到的景物特點,但具體的內(nèi)容和特點不相符甚至毫不相關(guān)聯(lián)。不記瀏覽的心情,純寫景沒感情——沒有融情于景,讀起來沒有身臨其境的感受。那么,我們?nèi)绾螌懞糜斡浬⑽哪??一、游記游記,首先是“游”。怎么游?最常用的方法是移步換景法。移步換景,就是游蹤的變化和景物的轉(zhuǎn)換為序,從不同的立足點描寫景物的寫法。運用移步換景的方法描寫景物,可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但寫作時有兩點必須注意。一是游蹤線索首尾要一致,要把立足點的變化交待清楚,前后一致,才能使讀者抓住作者的游蹤,從而領(lǐng)悟文章的旨趣;二是游蹤的變化與景物的轉(zhuǎn)換必須一致,即邊走邊看,邊看邊想,邊想邊記,有條不紊地抒觀察到的景物描繪出來。當(dāng)然,我們也可以先對景點的特點作總的介紹,然后再分別來寫,由總到分來寫。二、怎么記呢?記心情啊,記美景啊,通過寫美景來反映好心情來。這里介紹一種寫景抒情的好方法——融情于景。你知道何謂“融情于景”嗎?就是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寫來表達(dá)自己獨有的心境。文中的景物是思想感情的載體,是為抒發(fā)主觀感受服務(wù)的,即“一切景語皆情語”。你想知道如何“融情于景”嗎?為傾注感情使景物傳達(dá)真情,可在對自己所熱愛的景物進行描繪時,要極言其美,如“野花遍地是:雜樣兒,有名字的,沒名字的,散在草叢里,像眼睛,像星星,還眨呀眨的”,這文字充分表現(xiàn)了作者對“春花”的無限鐘愛之情,令人讀之心潮澎湃??蛇\用修辭使景物充滿靈性,如朱自清的《綠》中,把“平鋪著的、厚積著的綠”比作“少婦拖著的裙幅”,比作“雞蛋清”,比作“溫潤的碧玉”,從各種不同的角度豐富“綠”這一形象,這些生動的比喻,使人產(chǎn)生豐富的聯(lián)想,增添了游記散文的詩意。可運用生動的詞語使景物活潑生動起來,如“鳴蟬在樹時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長吟”、“伏”、“竄”這些動詞栩水簾洞洞天一部《西游記》,令花果山水簾洞著稱于世,家喻戶曉,名聞海內(nèi)外。[長篇小說《西游記》的問世,使更多的人知道了花果山,記住了水簾洞。]長假有幸,直奔花果山。[“直奔花果山”,交代了游蹤。]站在山門前,想起吳承恩在《西游記》中描寫的花果山,說山上“丹崖怪石,削壁奇峰。丹崖上,彩鳳雙鳴,削壁前,麒麟獨臥”,“林中有壽鹿仙狐,樹上有靈禽玄鶴?,幉萜婊ú恢x,青松翠柏長春。仙桃常結(jié)果,修竹每留云”,山的“正頂上有一塊仙石”。由于我們是從正門進山的,因而無緣見到仙石。[引用《西游記》中描寫花果山的內(nèi)容,增添了花果山的魅力,增強了文章的感染力。]如從連云港市的猴嘴鎮(zhèn)東南進花果山,就可見一石猴蹲于巨石之上,向西北眺望,似乎正在迎接客人的到來。[石猴迎客,交代了游蹤。]為了保護景區(qū)環(huán)境,景區(qū)內(nèi)配有專門的環(huán)保車輛。如不想步行,可花15元買張車票,乘車盤旋而上,然后到你想玩的景點下車即可。為了趕時間,我們一行人買了車票,直奔水簾洞。[乘環(huán)保車,直奔水簾洞。用筆簡潔,單刀直入。]車子依山道盤旋而上,但見彩蝶飛舞,香氣撲鼻,山勢不算巍峨險峻,卻也濃蔭蔽日,翠竹、綠樹、野花、怪石、潭中清流,盡收眼底。[上山途中的美景,寥寥數(shù)語,景色優(yōu)美,特征鮮明。]車子停在三元宮停車場,旅客們下車后,各自朝看好的景點進軍。[下車,分頭活動。交代了游蹤。]穿過三元宮廟后的山路,沿著銹跡斑斑的鐵鏈,拾級而上,便可到達(dá)花果山的水簾洞。[“穿過”“沿著”“拾級而上”“到達(dá)”,交代了游蹤。]遠(yuǎn)遠(yuǎn)地,就聽到人聲鼎沸,跌瀑的轟鳴聲不絕于耳。[從聽覺角度,描寫瀑布。]及至到了眼前,只見一條銀練懸空而下,迸起的水珠四處飛濺,驗證了《西游記》中所描寫的:“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觀瀑布。從視覺角度,描寫瀑布?!耙粭l銀練”,比喻,摹其形態(tài);“懸空而下”“四處飛濺”,繪其動態(tài);“一派白虹起,千尋雪浪飛”,引用,歌其美態(tài)。]水簾洞口隱在珠簾的背后,瀑布懸遮,沿壁攀石階而上,穿過飛流而下的水簾,即可進入幽深的洞穴,雖然身上會被水珠淋濕,卻不必像猴子那樣“將身一縱,徑跳入瀑布泉口。”[進洞口?!半[在珠簾的背后”,述其位置的隱蔽;“攀”“穿”,敘其進洞的刺激。]洞里有一口方形小井,終年不枯,名曰“靈泉”,民間傳說此井系通往東海龍宮之海眼。[介紹“靈泉”,增加洞穴的神秘。]這里寬敞涼爽,氣候宜人,不愧為“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寬敞涼爽,氣候宜人”,突出洞穴的特點;引用“花果山福地,水簾洞洞天”,厚其文化底蘊。]洞前不遠(yuǎn)處的石階上,蹲著一只金黃色的小猴子,猴子頭戴一頂印有紅色“大圣”二字的帽子,身著橙黃色的衣服,手持一根像“金箍棒”的紅黃相間的木棒,孩子們爭先恐后地?fù)屩c小猴子合影留念,并不時地將手中的食物遞給它吃。[出洞觀猴。“爭先恐后”,別有情趣。]小猴子不斷地被主人送到一個又一個陌生的環(huán)抱中,它的小臉上始終掛著一副榮辱皆忘的淡漠表情。我想,它是孤獨的,這樣的場合不屬于它,它應(yīng)該在山澗間奔跑,在孫大圣的群猴隊伍中鼓吹。[談“觀感”,耐人尋味。]站在水簾洞前的平臺上眺望,但見群峰遙峙,重巒疊嶂,連綿的云臺山茫茫蒼蒼,各類“猴石”栩栩如生,姿態(tài)各異,如一位位默坐的智者,只把那些深邃的義理隱藏在這些山嶺與云層之間,它們深知,所有的文字都會隨風(fēng)而逝,惟有大地的緘默才使一切擁有迷人的永恒。[眺望云臺山,“猴石”如生,永恒的風(fēng)景。]簡評:1.內(nèi)容真實,重點突出。文章記述了一次游覽花果山水簾洞的經(jīng)歷,真真切切地寫出了自己的獨特感受,重點描寫了水簾洞內(nèi)外的景色,讀來有身臨其境之感。游記將寫景、抒情相結(jié)合,寫的是“有我之境”,字里行間無不流露出作者對花果山水簾洞的喜愛之情。2.順序井然,條理清晰。這篇游記采用移步換景的寫法,乘車進發(fā)-洞前觀瀑-洞里觀賞-出洞合影,有條不紊地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