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西方音樂史【二、古希臘與古羅馬】_第1頁
我眼中的西方音樂史【二、古希臘與古羅馬】_第2頁
我眼中的西方音樂史【二、古希臘與古羅馬】_第3頁
我眼中的西方音樂史【二、古希臘與古羅馬】_第4頁
我眼中的西方音樂史【二、古希臘與古羅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我眼中的西方音樂史【二、古希臘與古羅馬】說到古希臘與古羅馬,大家腦海里的印象估計都是那些大胡子雕像,或者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的哲學(xué),阿基米德的科學(xué)等,然而說起音樂,可能不少人就模糊了。嚴(yán)格說起來,這一章是最難寫的,畢竟古希臘古羅馬的音樂,那基本就是只有文字有記載一些片段,連記譜法都沒形成,這給我描述這個時期的音樂,無形中增加了難度,畢竟中世紀(jì)的音樂勉強還能重制出來,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音樂就真的只能從文字中窺得一絲神韻了。一、古希臘古羅馬的那些人,那些事這個階段共分為,古希臘(約1650~146B.C)和古羅馬(146B.C~476)兩個時期,他們的歷史又可以細分為數(shù)個時代。這一部分以盡量簡短的語言迅速說清古希臘和古羅馬上千年歷史的一些重要發(fā)展脈絡(luò)的歷史大事,方便為后續(xù)作鋪墊。首先要說一個特別有意思的事情,雖然古希臘和古羅馬是西方文明的源頭,但是今天的歐洲人,和古希臘古羅馬時期的人,基本沒什么大的血緣關(guān)系。如今的絕大多數(shù)的歐洲人,都是當(dāng)年的日耳曼人,斯拉夫人,凱爾特人的后裔。這三大民族在古羅馬帝國時期被古羅馬人蔑稱為“三大蠻族”,結(jié)果后來古羅馬帝國的滅亡,日耳曼人起了很大的作用,真是天道好輪回,蒼天饒過誰(狗頭)1、古希臘(約1650~146B.C)①

邁錫尼文明(約1650~1100B.C):其發(fā)源地是距離希臘本土尚有一段距離,位于愛琴海中的克里特島。所以,也有人把這一時期一劃為二,分別稱之為克里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這一時期最有名的事情便是特洛伊戰(zhàn)爭,特洛伊木馬這個歷史上的典故便是出自于此,后來的古希臘盲詩人荷馬所創(chuàng)作的《荷馬史詩》中的〈伊利亞特〉便是以此歷史事件為素材的。②

荷馬時期(1100~800B.C):這一時期自然是根據(jù)著名的古希臘盲詩人荷馬的姓名來命名的,對這一時期的認識也大多數(shù)來源于《荷馬史詩》。這一時期最重要的事情便是多利亞人入侵希臘,希臘人開始起航移民,一部分前往克里特島,一部分前往愛琴海及小亞細亞沿海,這使得愛琴海成為了希臘內(nèi)海。③城邦時期和古風(fēng)時期(800~338B.C):又稱古典時期。對于這一時期的時間界定歷來存在一定的爭議,不過我從唯物史觀的角度出發(fā),認為這一時期,希臘文明進入希臘本土地域范圍,山多地碎,城邦成為政權(quán)和社會最普遍的表現(xiàn)形式,由此作了這個時間的劃分。這個時期最著名的城邦就是雅典、斯巴達和底比斯,最著名的事件便是希波戰(zhàn)爭和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伯羅奔尼撒戰(zhàn)爭后,希臘的民主政治開始衰弱,希臘化時期到來。④

希臘化時期(336~31B.C):公元前336年,亞歷山大繼承了他父親的王位,成為馬其頓王國的國王。亞歷山大征戰(zhàn)四方,功績超越他的祖輩,使得希臘許多的城邦臣服。馬其頓本來是希臘北部一個不起眼的地區(qū),沒想到卻笑到了最后。值得一提的是,亞歷山大并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一統(tǒng)希臘,更多的是以一種聯(lián)盟盟主的味道迫使希臘城邦臣服。他最終英年早逝,接下來,公元前146年羅馬入侵,希臘滅亡。2、古羅馬(753B.C~476)①羅馬王政時期(753~509B.C):又稱羅馬部落時期,這一時期的起點是以公元前753年羅馬建城為標(biāo)志的。當(dāng)時羅馬的老家就在現(xiàn)在的意大利半島上的幾個小土坡,這一時期羅馬還在積蓄力量,那時還是希臘的天下。②羅馬共和國時期(509~27B.C):公元前509年,羅馬部落崛起,建立共和制度,羅馬共和國成立。這制度下最有名的便是執(zhí)政官和元老院,起初執(zhí)政官是有任期的,后來逐步演變?yōu)榻K身獨裁的執(zhí)政官,最有名的便是愷撒,雖然最后的結(jié)局是被元老院暗殺掉了,不過他的外甥屋大維反殺回來,最終成為了羅馬帝國第一位元首,羅馬進入羅馬帝國時期。③羅馬帝國時期(27B.C~476):自屋大維成為羅馬帝國第一位元首后,羅馬的版圖快速的擴張,最終成為了一個橫跨亞非歐的龐大帝國,遠勝古希臘。到了戴克里先時,羅馬帝國日益衰弱,戴克里先將羅馬分為東羅馬帝國與西羅馬帝國,各有兩個皇帝治理,史稱“四帝共治”,然而未能挽救羅馬帝國山河日下的趨勢。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短暫的重新統(tǒng)一了羅馬帝國,直至公元前476年,如前文所述,西羅馬帝國被北邊的日耳曼人入侵,就此滅亡。那么東羅馬帝國呢?人家好好的又活了一千年,直到西方進入文藝復(fù)興時期,東羅馬帝國才滅亡。真是同人不同命(狗頭)古希臘與古羅馬疆域?qū)Ρ葓D二、古希臘與古羅馬的音樂古希臘與古羅馬在音樂上基本是一脈相承的,而且是以古希臘為主體的,至于古羅馬,在特點上基本與古希臘一致,比較有差別的地方就只有在樂器上取得了進步。所以這一段重點講述古希臘在音樂體裁、音樂理論以及音樂觀(或者稱音樂倫理觀)上的成就,還有古希臘的樂器,古羅馬的篇幅不會太長。1、古希臘①

古希臘音樂體裁:抒情詩、頌歌以及悲劇古希臘的音樂有一個特點,便是音符和文字是緊密相關(guān)的,并且文字的地位要高于音符。柏拉圖就認為“應(yīng)該使節(jié)奏和樂調(diào)符合歌詞,不應(yīng)該使歌詞遷就節(jié)奏和樂調(diào)?!边@種觀點如今看來當(dāng)然是相當(dāng)荒誕的,但是卻對當(dāng)時的音樂藝術(shù)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頌歌:古希臘最早的有文字記載可考的音樂起于荷馬時期,歷史上這段時期是希臘人口大遷徙的時期,在此期間,希臘的地域擴大,愛琴海成為其內(nèi)海,并最終形成了以多利亞為主體的四大種族。希臘人在此期間產(chǎn)生了一種合唱音樂——頌歌。頌歌是一種合唱的單音織體的音樂(事實上古希臘所有的音樂全部是單音織體),起初的頌歌只是為了歌頌太陽神,后來泛指歌頌神的一種合唱音樂體裁,最著名的頌歌就是太陽神頌歌和酒神頌歌。值得一提的是,酒神頌歌是古希臘悲劇的前身。抒情詩:荷馬時期,人口大量的遷徙,使得工商業(yè)快速發(fā)展,氏族加快解體。這使得當(dāng)時的希臘人的集體主義情感逐漸淡漠,取而代之的是豐富的個人情感體驗。在這樣的背景下,古希臘便誕生了一種十分獨特的體裁——抒情詩??此剖且环N文學(xué)體裁,其實卻是文與樂的結(jié)合,其格律豐富,文體也十分的優(yōu)美。抒情詩分為許多的題材,像諷刺詩,琴歌等,有記載的最杰出的抒情詩人是薩福,她是西方歷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女詩人,柏拉圖贊她是“第十個繆斯”。雖然如今薩福流傳下來的只有文字,但是從其精致的字里行間,我仍能感受到當(dāng)年薩福彈奏著里拉,自彈自唱的那種韻律美。古希臘悲?。汗?世紀(jì),從酒神頌歌中逐漸衍生出了古希臘悲劇,這是古希臘音樂中最重要的一種體裁,巴洛克時期的歌劇就曾經(jīng)從古希臘悲劇中吸收營養(yǎng)。最早的古希臘悲劇是從祭祀,歌頌酒神狄俄尼索斯的慶典活動(即酒神頌歌)中演化而來,后獨立發(fā)展,演出規(guī)模逐漸擴大,最初的合唱團不過2人,到后期增至15人,一般大約有3-5個戲劇場面(此時還沒有“幕”的概念),其創(chuàng)作題材主要以古希臘的神話故事為主。古希臘悲劇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埃斯庫羅斯、索??死账?、歐里庇得斯三位,巧合的是,這三位大師的生活年代分別是希臘民主政治的初期,盛期和衰弱期,因此他們的作品內(nèi)容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dāng)時的時代色彩。代表的作品有《被縛的普羅米修斯》(埃斯庫羅斯)、《俄狄浦斯王》(索??死账梗ⅰ短芈逡翄D女》(歐里庇得斯)等等。古希臘的戲劇不只有悲劇,也有喜劇,只是古希臘喜劇的成就和意義無法與悲劇相提并論,并且代表人物中只有阿里斯托芬有作品傳世,相比悲劇的累累碩果,確實相對少了點。②

古希臘音樂理論:四音音列和完整音列體系,和諧論古希臘雖然沒有形成記譜法,但是還是有不少先哲對音樂理論進行了初步探索。四音音列就是古希臘的音樂理論中十分重要的一個成果。關(guān)于四音音列是誰先提出的,由于年代太過久遠,已不可考,有人認為是古希臘著名音樂理論家阿里斯多塞諾斯(Aristoxenos),雖然不能明確其是否為四音音列理論的提出者,但是可以肯定他為這個理論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四音音列三種形式(圖源:《西方音樂史普修教程》)阿里斯多塞諾斯認為,完全四度為最小的和諧音程,四音音列的頭尾兩個音構(gòu)成完全四度,剩余的音在四度框架內(nèi)做變動,最開始的四音音列中間只有一個音,后來誕生了自然音四音列、半音四音音列、微分音四音列三種基本形式。這個成果直接就形成了古希臘時代的完整音列體系,即古希臘時期的音階。它是使用若干個(一般2個)四音音列組成下行的音階,且全部使用自然四音音列。古希臘完整音列體系(圖源:《西方音樂史普修教程》)古希臘人在此基礎(chǔ)上,將音列體系進行上下的移動和變化,得到了許多音階,分別以當(dāng)時幾個重要的部落名字來命名。先是四種主調(diào)式多利亞(Dorian):miredosi-lasolfami弗里幾亞(Phrygian):redosila-solfamire利底亞(Lydian):dosilasol-famiredo混合利底亞(Mixo-lydian):silasolfa-miredosi古希臘四種主調(diào)式(圖源:《西方音樂史普修教程》)接下來是四種以上述的主調(diào)式為基礎(chǔ),進行下行平移完全四度的四種副調(diào)式:下多利亞(Hypodorian):lasolfami-redosila下弗里幾亞(Hypophrygian):solfamire-dosilasol下利底亞(Hypolydian):famiredo-silasolfa下混合利底亞(Hypo-Mixo-Lydian):miredosi-lasolfami古希臘四種副調(diào)式(圖源:《西方音樂史普修教程》)要說明非常重要的兩點。第一,這些音階音列的組織思路和如今的調(diào)式上的概念關(guān)聯(lián)不大,大部分是表示一種符號,比如用來表示里拉的弦或者阿夫洛斯管的音位,原理上有點類似于現(xiàn)代的吉他六線譜,表示位置而不表示具體的音;第二,由于下混合利底亞與多利亞完全相同,一般我們認為古希臘的音階一共有七種而不是八種。和諧論:古希臘時期的畢達哥拉斯是西方有文字記載的第一位使用數(shù)理方式來向人們解釋音樂現(xiàn)象的大家,主要是通過不同的弦長來進行比較和計算。他本人沒有著作,歐幾里得在自己的著作《從弦音計求律》中詳細闡述了畢達哥拉斯的理念,主要有:弦長9:8,兩音差一個全音(這里不是指十二平均律的半音),一個全音不能被分成兩個相等的半音。弦長2:1,兩音音程為八度,八度小于6個全音,被視為一種重合或者重復(fù)。弦長3:2,兩音音程為五度,五度小于3個全音加一個半音。弦長4:3,兩音音程為四度,四度小于2個全音加一個半音。只有四度,五度,八度是和諧的音程,其余都是不和諧音程??梢钥吹?,畢達哥拉斯的理論與現(xiàn)在的十二平均律有很大的不同,但畢竟在當(dāng)時的環(huán)境下,能使用數(shù)理化的方式解構(gòu)音樂,無疑是十分具有前瞻性的。古希臘的音樂理論盡管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但他仍然為西方古典的音樂打下了最牢固的基石,那就是在單音音樂織體的環(huán)境下初步開始組織音符,并以音列的方式進行呈現(xiàn),使得音與音之間的邏輯關(guān)系有了初步的暴露。③

古希臘的音樂倫理觀音樂倫理觀就是對于音樂的社會功能性和倫理性的觀點與看法,這一點雖涉及音樂本身不多,應(yīng)該說在思想上和哲學(xué)上靠的更多一點。柏拉圖在其著作《理想國》和《蒂邁歐篇》中,曾詳述過古希臘幾種音階的倫理作用:“多利亞富有男子氣概,使人堅強而節(jié)制;弗里幾亞使人狂喜;利底亞使人柔弱而淫蕩;混合利底亞使人悲傷?!雹芄畔ED的樂器:里拉和阿夫洛斯管里拉(Lyre):十分古老的一種撥弦樂器,歷史悠久。最早是使用烏龜殼制成,有四根弦,弦是使用動物的腸或腱制成的,后發(fā)展成為七根弦,稱之為基薩拉琴(Kithara),被視為是太陽神的樂器。里拉的特點是其共鳴箱較為的狹窄,所以更適合作為自彈自唱的樂器,而不是用于較大的演出場合?;_拉阿夫洛斯管(Aulos),古希臘時期的管樂器,是現(xiàn)代管樂的先祖。阿夫洛斯管由兩根管子組成,一長一短,各有數(shù)個孔位。音色上比較接近現(xiàn)代管樂里的雙簧管,有兩個管子的阿夫洛斯管,是可以同時發(fā)兩個音的。與基薩拉對應(yīng)太陽神一樣,阿夫洛斯管被認為是酒神的樂器,許多古希臘人一般飲酒與吹奏阿夫洛斯管是一起做的。古希臘婦女飲酒與吹奏阿夫洛斯管(圖源:《西方音樂史普修教程》)2、古羅馬公元前146年,古羅馬滅亡古希臘后,成為了其文化的繼承和擁躉,音樂上基本也是一脈相承了下來,變化并不是很明顯,主要體現(xiàn)在兩種樂器的進步以及基督教的誕生上。值得一提的是,古羅馬人雖然繼承了古希臘的音樂文化,但是在態(tài)度上卻截然不同,古希臘人更多的將音樂視為崇高的修養(yǎng),而古羅馬人卻更注重音樂的享樂性和實用性。①

好戰(zhàn)民族,軍樂的發(fā)展古羅馬人征戰(zhàn)天下,是不折不扣的好戰(zhàn)民族,軍樂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開始了快速的發(fā)展。古羅馬人開始在軍樂中使用大量的大音量的銅管樂器,在一些大排場的演出中,多時能達到上百件甚至數(shù)百件管樂器編制,氣勢非凡。②享樂主義,水壓風(fēng)琴的誕生古羅馬人十分熱衷于觀看角斗(畢竟好戰(zhàn)民族),昔日的古羅馬斗獸場就位于如今的意大利羅馬。在觀看角斗時,為了增加氣氛,就誕生了水壓風(fēng)琴。這是最早的管風(fēng)琴,成為了當(dāng)時具有代表性的一件樂器。(原諒我,實在是找不到圖片)③

基督教的誕生和早期的基督教音樂公元1世紀(jì),基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