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三單元第15課明朝君權的加強課件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三單元第15課明朝君權的加強課件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三單元第15課明朝君權的加強課件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三單元第15課明朝君權的加強課件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歷史第三單元第15課明朝君權的加強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封建社會形成、初步發(fā)展,首次大一統(tǒng)時期2、封建國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時期3、封建社會的繁榮發(fā)展時期4、封建國家的再次分裂和封建經(jīng)濟繼續(xù)發(fā)展5、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的鞏固和封建制度漸趨衰落

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歷程——戰(zhàn)國、秦漢;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唐——五代遼宋夏金元;——明清(1368—1840)1、封建社會形成、初步發(fā)展,首次大一統(tǒng)時期中國封建社會發(fā)展歷明朝君權的加強第15課明朝君權的加強第15課請你辯一辯:

這兩個皇帝是一個人嗎?為什么會有這樣大的反差?A(民間版)B(宮廷版)請你辯一辯:A(民間版)B(宮廷版)一、元末農(nóng)民起義和朱元璋建立明朝⑴元末農(nóng)民起義時間:⑵明朝建立建立者:都城:1368年朱元璋應天(南京)一、元末農(nóng)民起義和朱元璋建立明朝1368年朱元璋應天(南京)

國家初建,政局不穩(wěn),人心浮動,我當如何鞏固統(tǒng)治,讓所有的臣民伏首貼耳的聽從我的指令呢?國家初建,政局不穩(wěn),人心浮動,我當如何鞏固統(tǒng)治,二、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⑴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權

在地方,廢行中書省,設三司在中央,廢除丞相,權分六部設殿閣大學士二、明太祖加強君權的措施⑴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權胡惟庸案

朱元璋稱帝后,先后任命過四名丞相,其中胡惟庸任職時間最長,權勢最重,朱元璋感覺胡惟庸是極大威脅,便于洪武十三年以“擅權枉法”

等罪名,殺了胡惟庸。并趁機將心懷叵測,對皇家統(tǒng)治有危險的文武官員都列為“胡黨”,處死抄家,前后延續(xù)達10年之久,株連殺戮者達3萬余人。

胡惟庸被殺后,朱元璋正式下令罷除丞相職位,使六部直接隸屬于皇帝。以后子孫做皇帝時,并不許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請立者,文武群臣即時劾奏,將犯人凌遲,全家處死?!煸啊痘拭髯嬗枴泛┯拱钢煸翱偨Y元亡時說:“主荒臣專,威服下移,由是法度不行,人心渙散,遂至天下大亂?!痹瘜嵭幸皇≈疲辉O中書省,導致宰相權勢過重,引起元末政局動蕩。朱元璋總結元亡時說:“主荒臣專,威服元朝實行一省制,只設中書據(jù)史料記載,從明太祖曾在八天內(nèi),批閱奏章1660件,處理國事400多件,也就是說朱元璋平均一天要處理207件文書。計算一下,假設朱元璋每天工作12個小時,那他平均處理一個文書的時間是多少?(約3分半鐘)為解決上述問題,朱元璋采取什么措施?據(jù)說他寫一首詩描寫自己的辛勞:“百僚未起朕先起,白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猶擁被?!睋?jù)史料記載,從明太祖曾在八天內(nèi),批閱奏章1660件,處理國事

2、加強君權的措施

⑴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權①在地方,廢行中書省,設三司②在中央,廢除丞相,權分六部

⑵司法方面: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wèi)2、加強君權的措施⑵司法方面: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wèi)錦衣衛(wèi)出行圖錦衣衛(wèi)出行圖思考:朱元璋通過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卻知天下事”?思考:朱元璋通過什么措施做到“安然朝中坐,卻知天下事”?

廠衛(wèi)設有監(jiān)獄、法庭,對犯人剝皮、抽筋、刺心等酷刑,制造了大量冤假錯案。用這種專設的特務機構,用極端殘忍的酷刑來強化中央集權,在我國封建史上還屬少見。廠衛(wèi)特務機構的設置,是明朝君主專制高度強化的一種表現(xiàn)。廠衛(wèi)設有監(jiān)獄、法庭,對犯人剝皮、抽筋、刺心等酷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wèi),有利于皇帝對臣民的監(jiān)視和偵查,加強了君權.對維護中央集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這種特務統(tǒng)治使得臣民們終日誠惶誠恐,唯命是從,凡事按部就搬,不求進取;同時,這種做法也使法律受到嚴重破壞。聯(lián)系現(xiàn)實,根據(jù)你們所了解的法律知識,你們認為特務機構錦衣衛(wèi)侵犯了公民的哪些權利?對社會造成了哪些影響?侵犯了人民的人身自由權、平等權、政治權、名譽權、等等。

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wèi),有利于皇帝對臣民的監(jiān)視和偵查,加強了君權⑶思想方面:八股取士

2、加強君權的措施

⑴政治方面:改革行政機構,加強君權①在地方,廢行中書省,設三司②在中央,廢除丞相,權分六部⑵司法方面:設立特務機構—錦衣衛(wèi)

⑶思想方面:八股取士2、加強君權的措施思考:明太祖對科舉制進行了怎樣的改革?有何影響?

命題范圍:答題觀點:文體:結果:只能在四書五經(jīng)范圍只能根據(jù)指定的觀點答題必須分為八個部分不講究實際學問,考中做官后,大都成為皇帝的忠實奴仆。思考:明太祖對科舉制進行了怎樣的改命題范圍:只能在四書五經(jīng)范

擺尾搖頭,便道是圣門高第。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漢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辜負光陰,白白昏迷一世,就叫他騙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氣!

1、這是后人對哪部分人的嘲諷?2、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擺尾搖頭,便道是圣門高第。明代著名學者顧炎武曾抨擊過八股文:

八股文之害等于焚書,而敗壞人材有甚于咸陽之郊……說說你的看法史海鉤沉明代著名學者顧炎武曾抨擊過八股文:說說你的看法史海鉤沉“八股文的毀滅文化,等于秦始皇的焚書!八股文的敗壞人才卻比秦始皇在咸陽外郊坑儒還要厲害。”

八股取士說明了科舉制到明朝時已趨于僵化,這是明朝在思想文化方面加強君權的重要表現(xiàn)?!鞍斯晌牡臍缥幕?,等于秦始皇的焚書!八股文的敗壞人才卻比秦發(fā)散探究:長期以來人們對科舉制度有不同看法大致是:①主要是積極的,但也有消極作用。②主要是消極的,但也有積極作用。請按自己的見解,說明你同意哪種看法,并闡述理由。(結合動腦筋p90)發(fā)散探究:長期以來人們對科舉制度有不同看法動腦筋:

想一想,哪一種說法對呢,為什么?明朝的科舉考試標準化、規(guī)范化,是一種選拔人材的好辦法。

不對。明朝的科舉制度束縛人們的思想,扼殺人們的聰明才智,危害及大動腦筋:雙方各有道理。從考試制度來看,明朝八股文考試規(guī)定了考試范圍、文體,使考試更表準化、規(guī)范化。對于以后的考試制度也有借鑒意義。消極作用:②消極作用:它禁錮了知識分子的創(chuàng)造性,尤其是壓抑了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使中國傳統(tǒng)科技不能發(fā)展為近代科學技術。是造成中國落后于西方的文化因素。雙方各有道理。從考試制度來看,明朝二、靖難之役和遷都北京

1、靖難之役二、靖難之役和遷都北京

1402年,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勝利而告終。朱棣奪得帝位,即明成祖,年號永樂。

1402年,靖難之役以燕王朱棣的勝利而告終。

2、明成祖強化君權的主要措施:2、

繼續(xù)執(zhí)行削藩政策3、增設特務機構東廠遷都北京(1421年)2、明成祖強化君權的主要措施:2、繼續(xù)執(zhí)行削藩政策3、增2、明成祖是如何繼續(xù)發(fā)展強化君權的?

開放課堂:1、明成祖遷都北京的目的是什么?除了課文中提到的原因之外,你認為還有哪些原因?2、明成祖是如何繼續(xù)發(fā)展強化君權的?開放課堂:1、明成祖遷故宮——皇權的中心故宮——皇權的中心游覽明十三陵你會發(fā)現(xiàn):明十三陵,沒有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陵墓,明十三陵中最宏大的是朱棣的陵墓“長陵”,想一想,明十三陵為何沒有朱元璋的陵墓,為何朱棣的陵墓那么宏偉?課外延伸游覽明十三陵你會發(fā)現(xiàn):明十三陵,沒有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廠衛(wèi)特務機構削藩廢丞相吏戶禮兵刑工八股取士按察司廢行中書省布政司都司皇帝臣民知識分子地方中央皇族小結:明朝君權的加強廠衛(wèi)特務機構削藩廢丞相吏戶思維拓展:討論:通過以上分析,你認對明朝強化君權的措施,對當時的社會有什么作用?這些措施的實施還預示了什么?從鞏固國家的統(tǒng)一來說,起了一定的作用,緩和了社會矛盾,安定了社會秩序;但加強了對人民的鎮(zhèn)壓,特別是廠衛(wèi)特務機構的設置,說明皇帝對誰都不信任,封建帝王高度虛弱,只有依靠特務統(tǒng)治、高壓政策來維護統(tǒng)治。八股取士扼殺了思想的進步,阻滯了科學文化的發(fā)展,這些預示了封建制度的日益腐朽、漸趨衰落,也給明朝的統(tǒng)治埋下了危機,我們中國開始落后于西方。

思維拓展:討論:通過以上分析,你認對明朝強化君權的措施,對當當堂訓練選擇題:1.下列哪一項不利于明太祖、明成祖君權的加強A、廢除丞相B、設立東廠C、分封藩王D、遷都北京2.明朝遷都北京的時間是:A1397年B1399年C1421年D1402年3.朱棣登位的過程,與下列哪個封建帝王相似?A東漢光武帝劉秀B東晉開國皇帝馬睿C唐太宗李世民D宋太祖趙匡胤當堂訓練選擇題:4、中國的丞相制度被廢除是在()A、元朝B、明朝C、清朝D宋朝5、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①阻礙了中國科學技術的發(fā)展②阻礙了中國思想文化的進步③考中做官的大都成為皇帝的忠實奴仆④增大了考試標準的客觀性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

②③④6、明朝時,掌管地方的機構是:()A、六部B、三司C、中書省D、行中書省4、中國的丞相制度被廢除是在()7、下列活動不屬于明太祖的是:()A、廢行中書省,設三司B、在中央廢除丞相C、設立特務機構東廠D、設立殿閣大學士,以備顧問8:明太祖廢除丞相的根本原因是

A.加強專制皇權的需要

B.六部全力擴大后,宰相已經(jīng)形同虛設

C.丞相胡惟庸陰謀篡權所致

D.皇帝要在臣民中樹立“勤政”的形象

7、下列活動不屬于明太祖的是:()再見!感謝各位老師指導!!再見!感謝各位老師指導?。√靿靿ㄓ诿鞒罉纺觊g,是舊皇城南端的正門,那時叫作承天門。以后經(jīng)清代改建后,改名為天安門。

建于明朝永樂年間,是舊皇城南端的正門,那時叫明長城(八達嶺)明長城(八達嶺)明十三陵

十三陵位于北京北郊,是明朝13個皇帝的陵墓群,也是全世界現(xiàn)存埋葬皇帝最多,保存情況最好的帝王陵墓群。其中,定陵的地下宮殿已經(jīng)發(fā)掘并向游人開放。長陵、昭陵也可供游人參觀,長陵內(nèi)的金絲楠木大殿是我國古代建筑的典范之一。整個十三陵面積廣達40平方公里,建造用時超過200年,其工程極為浩大。位于北京市昌平縣天壽山南麓。明代十三個皇帝陵墓的總稱,即成祖長陵、仁宗獻陵、宣宗景陵、英宗裕陵、憲宗茂陵、孝宗泰陵、武宗康陵、世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