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講課堂觀察技術與方法_第1頁
第九講課堂觀察技術與方法_第2頁
第九講課堂觀察技術與方法_第3頁
第九講課堂觀察技術與方法_第4頁
第九講課堂觀察技術與方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九講課堂觀察技術與方法第1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五節(jié)觀察法評價一、觀察的信度1.含義信度是指多次觀察的一致性:不同觀察者觀察的相關度;同一觀察者在不同時間觀察的符合度;不同觀察者在不同時間觀察的符合度例子(心理學大會)。第2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五節(jié)觀察法評價2.提高信度的方法多次重復觀察增加觀察人數加強觀察訓練減少定義的歧義第3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觀察的效度1.含義效度是指觀察的有效性。每個階段都可能影響觀察的效度:準備階段實施階段資料處理階段2.提高效度的方法認真對待每一觀察步驟.第4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社會特征觀察法問卷法年齡30-49歲32歲性別99%男性90%男性社會階層-服裝47-51%中產階級(西裝領帶)社會階層-職業(yè)49%(專業(yè)管理人員)婚姻狀況55%已婚(婚戒)61%已婚第5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思考小故事:有一位漁民,每天打漁為生。一日突發(fā)奇想,想知道他捕的魚到底有多大。他將每一條魚經仔細測量后,發(fā)現他所捕的魚均長于5cm,因此,他得出結論:這個湖中沒有小于5cm的魚。請問:他結論是否正確?如果有錯誤,錯在哪里?(提示:考慮觀察時間、觀察工具、推理方法等)第6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課堂觀察與分析:聽評課的理論與實踐第7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例一:拋硬幣,面朝上與朝下?例二:十字路口,從路左邊過去的人和從路右邊過去的人之比例?例三:借給自己熟悉的人還是把錢存在銀行中?

只有當我們走進教師群體,將自己的課堂教學融入學校的教育教學之中,通過對他人課堂教學的學習與觀察,我們才可能真實地反省自我,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在成功的地方繼續(xù)成功,在失敗的地方避免失敗,從而找到超越自我與超越課堂的方法與策略。序:讓教師的課堂找到回家的路第8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善于聽取不同的聲音一個人能夠對某個問題有所知的唯一辦法是聽不同的人對這個問題所提出的不同意見,了解具有不同思維特點的人是如何使用不同的方法來探究這個問題的。所有有智慧的人都是通過這種途徑獲得其智慧的。人的智力的本質決定了只有這種方法才能使人變得聰明起來?!s翰·斯圖爾特·密爾《自由論》第9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一、什么是課堂觀察二、課堂觀察的目的與理念三、課堂觀察的要素與結構四、有關課堂觀察的幾個問題

第10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1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什么是課堂觀察源于西方科學主義思潮:1950年美國貝爾思----互動過程分析拉開課堂量化研究序幕

1960年美國弗蘭德斯----互動分類系統(tǒng)現代意義的課堂觀察開始第12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貝爾斯小團體互動的分類及統(tǒng)計互動范圍(12個行為類別)社會——情感范圍積極反應工作范圍解答問題中性反應提出問題社會——情感范圍消極反應第13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4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5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課堂觀察是一種行為系統(tǒng):

它由明確觀察目的、選擇觀察對象、確定觀察行為、記錄觀察情況、處理觀察數據、呈現觀察結果等一系列不同階段的不同行為構成。課堂觀察是一種研究方法:它將研究問題具體化為觀察點,將課堂中連續(xù)性事件拆解為一個個時間單元,將課堂中復雜性情境拆解為一個個空間單元,透過觀察點對一個個單元進行定格、掃描,搜集、描述與記錄相關的詳細信息,再對觀察結果進行反思、分析、推論,以此改善教師的教學,促進學生的學習。第16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種科研理念國內外興起時間比較國外興起時間國內教育界關注時間1999—2007年核心教育類期刊登載文獻數量(篇)當前學校推廣現狀行動研究20世紀70年代1980年左右167部分學校實施校本研究20世紀70、80年代2003年左右189絕大多數學校實施敘事研究20世紀70年代2000年左右74部分城市學校實施課堂觀察20世紀50、60年代2006年左右12尚未實施第17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行動研究中小學教師為研究主體校本研究中小學實踐問題為研究對象敘事研究容易操作課堂觀察緊密結合課堂教學四種科研理念特點比較研究理念突出特點第18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課堂觀察是一種工作流程:

包括課前會議、課中觀察與課后會議三個階段。從課前會議的討論與確定,課堂中的觀察與記錄,到課后會議的分析與反饋,構成了確定問題—

—收集信息—

—解決問題的工作流程?;谡n堂觀察,教師認識、理解、把握課堂教學事件,澄清教學實踐的焦點問題,并在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反思教學行為,尋求新的教的教學改進策略與方式。第19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課前會議解決那些問題?1.被觀察者說課:

本課內容主題,在該課程中的關系和地位;

本班學生情況;

我想讓學生明白什么?重點難點?如何解決;

本課大致結構;

學習過程的監(jiān)控2.提問與進一步闡述3.通過商議確定觀察點第20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課后會議著重解決那些問題?1.被觀察者課后反思:

學習目標是否達成?

各種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有無偏離自己的教案?2.觀察者簡要報告觀察結果:

一要簡明(抓住核心說明幾個主要結論);

二要有證據(立足證據,必要推論);

三要有回應;

四要避免重復第21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課堂觀察是一種團隊合作:

它由既彼此分工又相互合作的團隊進行。在課堂觀察的整個過程中,每一個階段都是教師之間多向互動的過程。教師借助于課堂觀察共同體,探究、應對具體的課程、教學、學習、管理上的問題,開展自我反思和專業(yè)對話,在改進課堂教學的同時,促使該合作體的每一位成員都得到應有的發(fā)展第22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為什么需要建立一種課堂觀察的合作體建立合作體,有助于改變教師傳統(tǒng)的單兵作戰(zhàn)的聽評課方式;以合作體為組織依托,可以使課堂觀察專業(yè)化;有固定的合作群體,使課堂觀察更加有動力,更加持續(xù).第23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二、課堂觀察的目的與理念當課堂觀察只是教師間非正式的專業(yè)交流方式時,大家能夠分享課堂觀察中的教育智慧,還能夠品味課堂觀察過程中的友誼。可是,當我們感覺并認可了課堂觀察的重要性后,就開始讓課堂觀察登堂入室,并用諸多規(guī)章制度來保障它。就像把美麗的花朵摘回家放到花瓶里一樣,你越是欣賞花朵的美麗,越是用花瓶去滋潤它,它卻因為離開了自然環(huán)境而日漸枯萎。當課堂觀察成為教師的一項任務的時候,教師只是感受到了課堂觀察帶來的壓力,卻離教育智慧與友誼越來越遠了。第24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教師走進他人的課堂,可能會因此而發(fā)現他人的課堂經驗,也可能總結出他人的課堂教訓;但對于自己來說,既然主動地走進了他人的課堂,當自己走出他人的課堂時,也就得問自己一句話:我在他人的課堂中得到了什么?這才是課堂觀察最為根本的目的。觀察他人的課堂,鼓勵他人是非常重要的,但最終還是要服務于自己的課堂,不僅僅要豐富自己的課堂經驗,修正自己的課堂教訓,還有必要加深自己對課堂教學的理性認識。第25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目的:

1、觀摩別人的課堂教學經驗

竭力去發(fā)現上課人的優(yōu)點,并謙虛地向上課人詢問與學習產生課堂優(yōu)點的原因,這是課堂觀察中上課人與聽課人最為良性的互動模式。

第26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拓展自己的課堂教學經驗

提高課堂教學能力有兩種途徑:一是填補自己的課堂劣勢;另一是拓展自己的課堂優(yōu)勢.在課堂觀察中,用別人的成功經驗來填補自己的課堂劣勢,在短期內的確會有效;但別人的成功經驗并不一定適合自己的學術經歷與教學環(huán)境.

意識到并自我肯定了自己的課堂教學經驗,是學習他人的課堂經驗與拓展自己的課堂優(yōu)勢的前提.

第27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反觀自己的課堂教學不足

通過與上課人的優(yōu)點相比而發(fā)現自己的缺點時,這就意味著有可能自己的這些缺點是可以彌補的,雖然彌補的方式方法仍然需要自己去探索,但從講課人的成功之道中卻是可以獲得較大的啟示。當教師發(fā)現自己與上課人有著同樣的課堂缺點時,表明自己的課堂缺點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很可能這些課堂缺點要么是不需要避免的,也有可能是無法避免的,這就為聽課人有此課堂缺點尋找到了安慰,為教師課堂教學的創(chuàng)新尋找到了自信。第28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4、

探尋課堂教學的內在機理

由于策略與技術總是鑲嵌在具體的教育情境之中,這就讓我們越發(fā)地覺得課堂觀察給講課人與聽課人帶來的幫助,遠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大.要充分地發(fā)現課堂觀察的功能,就必須站在課堂教學實踐之上來觀察課堂教學實踐,從而探尋到課堂教學的內在機理。盡管課堂教學是教師教學個性化的集中體現,但并不意味著課堂教學就完全依賴于教師個體的個性而缺少課堂教學自身的共性與規(guī)律性。

第29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理念:

課堂觀察的數量與技術問題決定課堂觀察的效率,而課堂觀察理念則決定著課堂觀察的效果.

起點和歸宿都是指學生課堂學習的改善

第30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聽別人的課”是為了“建設自己的課”

當我們以建設自己的課堂為出發(fā)點來參與和體驗他人課堂時,就會更樂意于認可并借鑒他人的優(yōu)勢,就會易于理解他人的課堂劣勢,并在自己的課堂中回避掉。第31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教師的教學”是為了“學生的學習”當我們在他人的課堂中,能夠站在學生立場上體驗課堂進程并感受到課堂真正的目的;再次回到自己課堂時,不但會改變自己的課堂理念,而且會讓自己的課堂教學離學生學習更近,因此讓自己的課堂教學變得更有深度。

第32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怎么教”服務于“教什么”要提高課堂觀察的品質,不是在課堂觀察中如何表現自己的“聽評課能力”,而是更有效地拓展自己課堂觀察的視野,在觀察上課人課堂教學活動與教學表現的同時,更要將上課人的教學活動與課堂教學情境結合起來,把上課人的教學活動與教學內容結合起來,從而恢復課堂教學的系統(tǒng)性與目的性。

第33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從“教學有效”到“教師成長”課堂觀察的目的既不是對他人的課堂進行鑒別與改造,也不是對裝飾或者優(yōu)化自己的課堂教學,而是通過課堂觀察來優(yōu)化聽課人與上課人的課堂教學理念,來提升聽課人與上課人的課堂教學能力。第34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課堂觀察的歷史20年代萌芽,到60年代逐漸成熟。主要處理教師的教學行為(過程)與學生的學習成就(結果)兩個變量之間的關系。通常是實證的、定量的。50年代貝爾斯互動分析技術60年代弗蘭德斯(N.A.Flanders)師生言語互動分析系統(tǒng)(FIAC)?!罢n堂人種志”70年代中后期開始興起。主要通過參與觀察收集資料,強調對行為意義的解釋,是一種解釋主義的定性研究。90年代霍普金斯(DavidHopkins)的《教師課堂研究指南》(Teacher’sGuidetoClassroomResearch)第35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課堂觀察需要進一步研究的問題:1.理論層面----進一步理清課堂觀察中的若干基本關系:如何客觀評價課堂觀察的價值?課堂觀察在哪些方面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對不同發(fā)展階段的教師,作用有何不同?如何從關注教師教學轉向關注學生學習?課堂觀察需要怎樣的教研文化和學校文化?第36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技術層面----課堂觀察的發(fā)展需要更為綜合的視角:觀察點的選擇需要結合觀察者和被觀察者的特點、需求和學科性質來考量;量表的制作上,需從參考模仿走向自我創(chuàng)新.第37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實踐層面---加強合作體的建設至關重要:如何激活教研文化?--------尊重各個成員的聲音,合理的分工,分享共同原則,實現利益互惠,擴大參與面和參與程度,發(fā)揮骨干教師作用.第38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課堂觀察的局限性如果說教學是一門藝術的話,課堂觀察則是運用科學的方法解決教學藝術中的一部分問題,它善于對課堂行為的局部的分析與診斷,而不善于對課堂事件的整體的、綜合的、宏觀的把握。主要完成3項任務:描述教與學的行為,診斷教學問題;幫助教師改進課堂中具體的教學問題;改變教師日常的課堂研究行為.第39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局限:1.只能觀察可視可感的直觀現象與行為,只能選擇一個或若干個觀察點;2.要求觀察者具備相應的觀察技能,被觀察者愿意接受他人觀察并不受現場觀察影響的特質;3.需要時間、設備與技術保障,需要一個合作共同體的基體.第40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三、課堂觀察的要素與結構1、教學目標:

A)教學目標的清晰度教學目標是教師為自己課堂教學活動設定的任務,這既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歸宿,也是教師讓聽課人理解自己課堂教學活動的解釋。

第41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教學目標是用來引導與評價教師開展課堂教學活動的指南,它可能通過學生來表現,但并不包括也不可能包括學生的學習結果。比如,當數學教師在講解函數這個概念時,教學目標:“向學生清晰地表達函數的數學意義,并通過具體的事例幫助學生理解函數”,而不是“要求學生借助于具體事例,理解函數這個概念,并明白函數的數學意義”。

第42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教學目標該如何表述

把上位課程目標具體化為教學行為目標;行為主體(學生),行為動詞(具體、清晰、可操作、可監(jiān)控),行為條件(明確限定),表現程度(數量、水平)。

●例:“統(tǒng)計”一課教學目標(1)認知目標:使學生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初步了解統(tǒng)計的意義,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2)智能目標:使學生初步認識條形統(tǒng)計圖(1格表示2個單位)和統(tǒng)計表,能根據統(tǒng)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3)情感目標:通過對學生身邊有趣事例的調查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實踐能力。(1)復習并鞏固一年級所學的有關統(tǒng)計的知識。(2)學生能從自己生活中舉出含有統(tǒng)計內容的例子。(3)獨立或合作將一組數字變成統(tǒng)計圖。(4)90%的學生結合條形統(tǒng)計圖,能當堂說明“以1當2”的含義及意義。第43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不管是教學目標中的教學過程設計還是教學目標設定,既要講究科學性,更要講究清晰性。教學過程設計對教師自我的清晰度,教學目標設計對教師與學生共同的清晰度,是課堂教學效率的決定性要素。

第44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B)學習目標的預測

教師在預測學生學習目標時,要從學生實際的學習水平出發(fā),結合教材對學生的要求,提出可以為學生接受的學習目標。

第45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C)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的關聯(lián)

教師教學目標與學生學習目標間的關聯(lián)與互動,則是成就成功課堂的重要因素。

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間的關系,并不意味著教學目標與學習目標的同一,而是指教師的教學目標能夠真實地為學生所理解與接受.第46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教學指導方式的豐富性

A)多種方式令人印象深刻B)多種方式有助于學生多角度理解知識C)多種方式使得教學內容更為生活化D)多種方式適合有差異的學生群體第47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教學過程的清晰度A)教學設計的清晰度B)學生感受到的教學清晰度

C)教學過程與教學內容的關聯(lián)度第48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A)廣度:是指班級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人數比例

B)深度:課堂教學對學生的適應性以及給學生帶來學習樂趣的大小了

C)梯度:就單獨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課堂中存在參與深度的區(qū)別,對于整個課堂教學來說就表現為課堂教學的梯度了。第49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學習成功率A)學習目標達成度學生對課堂情趣的預期是否得到滿足;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預期是否得到滿足;學生對教師的態(tài)度是歡送還是歡迎.

第50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B)教學計劃實現度

兩種判斷方法:一是看教師的教學計劃與他在課堂中實施的教學活動相對比,看兩者是否保持一致;另一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看教師實施的課堂教學活動,是否與教師教學計劃的內容保持一致。

第51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C)課堂教學拓展度

把教師計劃中的學習結果命名為教學效果,把課堂教學給學生造成的實際影響命名為教學結果,那么從教學效果到教學結果之間的距離,就是課堂教學拓展度.第52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課堂思維深度

A)課堂學習氛圍

教師對學生的寬容是教育的起點,而教師對課堂教學的控制則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過程。

第53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B)課堂人際互動

如果只有利益共享而沒有情感共享,那只是商業(yè)伙伴;如果既有利益共享又有情感共享,那可能是朋友;如果沒有利益共享只有情感共享,那就是真正的知已了。

第54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C)課堂思維品質

通過考查教師教學與學生學習之間的辯證關系來判斷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的進退之道;通過考查課堂管理與課堂教學之間的辯證關系來判斷課堂教學的深度;通過考查教育效果與教育結果之間的辯證關系來判斷課堂教學的效度。

第55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

課堂觀察框架:

4個維度,20個視角,68個觀察點第56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維度一:學生學習視角觀察點舉例準備l課前準備了什么?有多少學生作了準備?l怎樣準備的(指導/獨立/合作)?學優(yōu)生、學困生的準備習慣怎樣?l任務完成得怎樣(數量/深度/正確率)?傾聽l有多少學生傾聽老師的講課?傾聽多少時間?l有多少學生傾聽同學的發(fā)言?能復述或用自己的話表達同學的發(fā)言嗎?l傾聽時,學生有哪些輔助行為(記筆記/查閱/回應)?有多少人發(fā)生這樣的行為?第57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視角觀察點舉例互動l有哪些互動/合作行為?有哪些行為直接針對目標的達成?l參與提問/回答的人數、時間、對象、過程、結果怎樣?l參與小組討論的人數、時間、對象、過程、結果怎樣?l參與課堂活動(小組/全班)人數、時間、對象、過程、結果怎樣?l互動/合作習慣怎樣?出現了怎樣的情感行為?自主l自主學習的時間有多少?有多少人參與?學困生的參與情況怎樣?l自主學習形式(探究/記筆記/閱讀/思考/練習)有哪些?各有多少人?l自主學習有序嗎?學優(yōu)生、學困生情況怎樣?達成l學生清楚這節(jié)課的學習目標嗎?多少人清楚?l課中有哪些證據(觀點/作業(yè)/表情/板演/演示)證明目標的達成?l課后抽測有多少人達成目標?發(fā)現了哪些問題?第58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維度二:教師教學視角觀察點舉例環(huán)節(jié)l教學環(huán)節(jié)怎樣構成(依據/邏輯關系/時間分配)的?l教學環(huán)節(jié)是怎樣圍繞目標展開的?怎樣促進學生學習的?l有哪些證據(活動/銜接/步驟/創(chuàng)意)證明該教學設計是有特色的?呈示l講解效度(清晰/結構/契合主題/簡潔/語速/音量/節(jié)奏)怎樣?有哪些輔助行為?l板書呈現了什么?怎樣促進學生學習的?媒體呈現了什么?怎樣呈現的?是否適當?

動作(實驗/制作/示范動作)呈現了什么?怎樣呈現的?體現了哪些規(guī)范?第59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視角觀察點舉例對話l提問的時機、對象、次數和問題的類型、結構、認知難度怎樣?l候答時間多少?理答方式、內容怎樣?有哪些輔助方式?l有哪些話題?話題與學習目標的關系怎樣?指導l怎樣指導學生自主學習(讀圖/讀文/作業(yè)/活動)?結果怎樣?怎樣指導學生合作學習(分工/討論/活動/作業(yè))?結果怎樣?怎樣指導學生探究學習(實驗/課題研究/作業(yè))?結果怎樣?機智l教學設計有哪些調整?結果怎樣?l如何處理來自學生或情境的突發(fā)事件?結果怎樣?l呈現哪些非言語行為(表情/移動/體態(tài)語/沉默)?結果怎樣?第60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維度三:課程性質視角觀察點舉例目標l預設的學習目標是怎樣呈現的?目標陳述體現了哪些規(guī)范?l目標是根據什么(課程標準/學生/教材)預設的?適合該班學生的水平嗎?課堂有無生成新的學習目標?怎樣處理新生成的目標的?內容l怎樣處理教材的?采取了哪些策略(增/刪/換/合/立)?l怎樣凸顯本學科的特點、思想、核心技能以及邏輯關系?容量適合該班學生嗎?如何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課堂中生成了哪些內容?怎樣處理的?第61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視角觀察點舉例實施l預設哪些方法(講授/討論/活動/探究/互動)?與學習目標適合度?l怎樣體現本學科特點?有沒有關注學習方法的指導?創(chuàng)設什么樣的情境?結果怎樣?評價l檢測學習目標所采用的主要評價方式有哪些?如何獲取教/學過程中的評價信息(回答/作業(yè)/表情)?如何利用所獲得的評價信息(解釋/反饋/改進建議)?資源l預設哪些資源(師生/文本/實物與模型/實驗/多媒體)?怎樣利用?l生生成哪些資源(錯誤/回答/作業(yè)/作品)?怎樣利用?l向學生推薦哪些課外資源?可得到程度怎樣?第62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維度四:課程文化視角觀察點舉例思考l學習目標怎樣體現高級認知技能(解釋/解決/遷移/綜合/評價)?l怎樣以問題驅動教學?怎樣指導學生獨立思考?怎樣對待學生思考中的錯誤?學生思考的習慣(時間/回答/提問/作業(yè)/筆記/人數)怎樣?課堂/班級規(guī)則中有哪些條目體現或支持學生的思考行為?民主l課堂話語(數量/時間/對象/措辭/插話)是怎樣的?怎樣處理不同意見的?l學生課堂參與情況(人數/時間/結構/程度/感受)是怎樣的?師生行為(情境設置/叫答機會/座位安排)怎樣?師生/學生間的關系怎樣?

課堂/班級規(guī)則中有哪些條目體現或支持學生的民主行為?第63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視角觀察點舉例創(chuàng)新l教學設計、情境創(chuàng)設與資源利用怎樣體現創(chuàng)新的?l課堂有哪些奇思妙想?學生如何表達和對待?教師如何激發(fā)和保護?課堂環(huán)境布置(空間安排/座位安排/板報/功能區(qū))怎樣體現創(chuàng)新的?課堂/班級規(guī)則中有哪些條目體現或支持學生的創(chuàng)新行為?關愛l學習目標怎樣面向全體學生?怎樣關注不同學生的需求?怎樣關注特殊(學習困難/殘障/疾病)學生的學習需求?課堂話語(數量/時間/對象/措辭/插話)、行為(叫答機會/座位安排)怎樣?課堂/班級規(guī)則中有哪些條目體現或支持學生的關愛行為?特質在哪些方面(環(huán)節(jié)安排/教材處理/導入/教學策略/學習指導/對話)體現特色?教師體現了哪些優(yōu)勢(語言/學識/技能/思維/敏感性/幽默/機智/情感/表演)?l師生/學生關系(對話/話語/行為/結構)體現了哪些特征(平等/和諧/民主)?第64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四.有關課堂觀察的幾個問題1.課堂觀察的視角與基礎教育改革方向2.課堂觀察的兩大類型3.關注教學中的關鍵事件4.有時細節(jié)決定成敗第65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1.課堂觀察視角與基礎教育改革方向

關注知識傳授高認知水平關注學生發(fā)展高參與度

提高教學質量第66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教學任務實施過程中的認知水平探究探究

理解理解理解記憶記憶無教學的活動

記憶

記憶(匹茲堡大學QUASAR研究成果)第67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認知要求得以保持七要素高認知水平要求下降的因素1、給思維和推理“搭腳手架”;1、情景問題常規(guī)化(教師包2、為學生提供元認知的方法;辦代替,對學生期望降低)3、示范高水平的操作行為;2、重點轉移到追求答案的正4、維持對證明、解釋或意義的確性和完整性;不注重意義強調;理解、概念獲得等方面;5、任務建立在已有知識基礎上3、時間過多或過少;6、在概念間建立聯(lián)系;4、課堂管理問題;7、適當的探索時間。5、給予學生的任務不恰(指向不明或學生缺乏興趣);6、教師對學生低層次結果或過程遷就(如本來要求學生解釋思考過程,卻接受了不正確或不清晰的解釋)第68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提高學生參與度的因素分析1、提供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機會。2、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防止顧及一部分而忽略另一部分(女生、差生、內向、不舉手······)3、使課堂充滿求知欲(問題意識)和表現欲(參與意識),好奇求知的歡樂和自我表現的愿望是推動課堂教學發(fā)展的永恒內在動力。第69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恰當組織小組討論,提倡組內合作,組間競爭,能夠產生“感染的行為”和“競爭的努力”。5、對學生的主動發(fā)言和積極參與,鼓勵接納,禁止打斷批評,耐心傾聽學生的自由表達,鼓勵不同意見,歡迎補充、質疑、標新立異或綜合、改進。6、營造充滿情趣的學習情境,寬松平等民主的人際環(huán)境,創(chuàng)設有利于體驗成功、承受挫折的學習機會,設計富有啟發(fā)性的開放式問題。第70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關于學習的十二條原則絲黛拉·沃斯尼亞杜(歐洲學習與教學研究會主席)⒈調動學生的積極參與⒉激勵社會性學習⒊促進有意義學習⒋建立新舊之間的聯(lián)系⒌講求教學策略⒍引導學生學會自律,學會反思⒎前知識的再建構⒏更注重理解而不是記憶⒐幫助學生學會遷移⒑投入足夠時間進行練習⒒發(fā)展差異與個體差異⒓自我激勵的學習者

第71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高參與度高認知水平教學”課堂教學觀察表課堂觀察視角/主要視點觀察記錄優(yōu)秀5良好4一般3不滿意2未觀察到—1、激發(fā)學習動機,調動積極參與2、關注學生發(fā)展差異與個體差異3、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自我監(jiān)控思維過程4、激勵社會性學習,學會聆聽合作5、建立新舊知識間聯(lián)系,搭好腳手架6、促進有意義學習,明確重點難點7、投入足夠時間練習,組織變式教學8、強調問題解決,激勵好奇探究來源:[歐洲]絲黛妮·沃斯尼亞杜12條;[美]匹茲堡大學7因素;第72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課堂教學改革究竟要改什么?——歷史的反思改革的重點注意的問題●提倡以學生發(fā)展為本在強調個性充分、和諧、差異發(fā)展的同時,不要忘記大力弘揚民族精神,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裉岢骄啃詫W習有意義探究性學習與有意義接受式學習的整合赫爾巴特:明了—聯(lián)想—系統(tǒng)—練習—標準答案杜威:問題—推理——假設——驗證—創(chuàng)新答案●提倡教師指導下的合作學習在從知識傳遞走向兒童與課程、與他人對話過程中,還要注意獨立思考基礎上的表達與分享?!裉岢珒和爸黧w性”、“自主性”學習防止絕對化、表面化、片面化,只重形式活潑,不重實質內容,仍要重視教師主導作用,師生互動.第73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課堂觀察的兩大類型

界定特點區(qū)別定量觀察以結構化的方式收集資料,并且以數字化的方式呈現資料的課堂觀察?!穸康慕Y構化的記錄方式三種記錄方式:編碼體系、記號體系(或項目清單)、等級量表。●兩種抽樣方法:時間抽樣和事件行為抽樣在觀察前提出問題,然后具體設計指標系統(tǒng)來分析。定性觀察以質化的方式收集資料,并且資料以非數字化的形式(比如文字等)呈現的課堂觀察●依據粗線條的觀察提綱,對觀察對象做詳盡的多方面的記錄,呈現形式是非數字化的,分析手段是質化的?!袼姆N主要記錄方式:描述體系、敘述體系、圖式記錄、工藝學記錄。只有在搜集了大量客觀資料后,才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常在研究過程中不斷被重構,時間較長。第74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課堂觀察、診斷程序1、目的設定

●背景分析

●技術選擇2、課前準備

●座位表、問卷表●攝像機、錄音機3、聽課、錄像

●現場觀察記錄

●全息錄像、錄音4、教師訪談

●訪談、問卷

●教師說課,座談5、學生訪談

●問卷、訪談

●課后測驗6、錄像帶分析

●全息實錄整理

●錄像技術處理7、老師自我評價

●觀看錄像資料

●反思評價8、指導教師評價

●綜合評價分析

●完成分析報告9、臨床診斷指導

●執(zhí)教、指導面談

●編輯資料光盤第75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學生學習投入狀態(tài)觀察表記號體系或核查清單次數非投入投入人數%人數%14162184262419763142496400251005312228863122288762419768520208094162184104162184總計(人數)36214

平均數(%)14.485.6(資料來源:Hopkins,D,ATeacher’sGuide’toClassroomResearch,1993,p.104.)

觀察方法:每2分鐘掃視,記錄

第76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記號體系或核查清單課堂管理中學生不當行為記錄表

不當行為的類型1.5′3′4.5′6′7.5′9′吵鬧或違記說話1不適宜的活動1不適宜地使用材料損壞學習材料或設備不經允許拿別人的東西1動作侵擾其他同學違抗教師拒絕活動1資料來源:Wragg,E.C.,AnlntroductintoClassroomObservation.1994,p.49.)[美]拉格后續(xù)觀察:教師對不當行為的反應,學生對教師的應對第77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弗蘭德斯語言互動分類分析體系(FJAC)

教師講間接影響①接納學生感覺②贊許學生行為③接受學生主張

④問學生問題直接影響⑤講解⑥指示或命令⑦批評或維護權威學生講間接影響⑧回答老師的提問或按老師要求表述直接影響⑨主動表達自己的觀點或向老師提出問題靜止直接影響⑩靜止或疑惑,暫時停頓或不理解編碼體系資料來源:Hopkins,D,ATeacher’sGuidetoClassroomReseavch,1993,p111)第78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編碼體系

初二幾何提問技巧水平檢核表(片斷)序號

問題問答方式A.教師提問B.學生答問管理認記推理創(chuàng)造批判無答機械認記推理創(chuàng)造1第一組同學回憶平行四邊形的定義1、2、3(無停頓)先指定齊答√√2定義是什么?(師身體前傾,提高嗓音,加重語氣,糾錯,重復學生問答。由于緊張語塞、重復)追問√√3請另一組同學回答矩形的定義(師重復學生回答)先指定齊答√√4請第三組同學回答菱形的定義(師重復,語調平和滿意)先指定齊答√√

5請一個同學回答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的性質(停頓6″,第一次未回答完整)先舉手再指名√√6很好,那么平行四邊形是不是中心對稱圖形(師手持教鞭,邊指投影邊問)追問√√7嗯,它的對稱中心?(未回答完整,繼續(xù)追問)追問√√89101112131415第79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填空式提問(四組、28問)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邊對邊平行對邊相等對邊平行對邊相等對邊平行四邊相等對邊平行四邊相等角對角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對角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對角線互相平分互相平分相等互相垂直平分對角互相垂直,平分相等,平分對角中心對稱圖形是是是是對稱中心對角線的交點對角線的交點對角線的交點對角線的角點軸對稱圖形不一定是是是是對稱軸無兩條兩條四條第80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各種提問行為類別頻次統(tǒng)計表行為類別頻次百分比%A、提出問題的類型1、常規(guī)管理性問題2、記憶性問題3、推理性問題4、創(chuàng)造性問題5、批判性問題

3782220

2.974.321.01.90B、挑選回答問題方式1、提問前,先點名2、提問后,讓學生齊答3、提問后,叫舉手者答4、提問后,叫未舉手者答5、提問后,改問其他同學0445713

041.954.31.02.9C、教師理答方式1、打斷學生回答,或自己代答2、對學生回答不理睬,或消極批評3、重復自己問題或學生答案4、對學生回答鼓勵、稱贊5、鼓勵學生提出問題1221378011.41.912.474.30第81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3.關注教學中的關鍵事件

復雜性理論正在成為科學研究新的方法論。

●阿申巴赫指出,科學正逐漸由易解問題走向難解問題,新發(fā)現代價越來越大,周期越來越長,邊界越來越不清晰??茖W家不約而同形成一個共識:“那就是,他們都堅信一個將普照自然界和人類的新科學——復雜性理論——“二十一世紀的科學”。(米歇爾·沃爾德羅普)●在自然、社會、思維中更為普遍存在的是非確定性、非線性的。在事物的現象與本質之間,在事物內部諸元素之間,在事物以及外部環(huán)境之間,由于大量隨機作用、非線性、因果不等當性的復雜性存在,規(guī)律并不就是事物的本質的、必然的、決定性的性質。

在許多情況下,更需要我們深入現場,直面現象,關注事物的個性、特色、反常,關注教學情境中的關鍵事件。第82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從技術分析到關注關鍵事件——以小學數學三下“擺一擺”為例第一輪課:通過教學時間分析,發(fā)現學生大量時間、精力用在估算長方形面積大小。第二輪課:要求學生在擺各種長方形過程中思考面積與長和寬的關系,通過參與度分析,發(fā)現很多學生沒興趣擺,原來已知道公式,沒有認知沖突。第三輪課:從學生實際出發(fā),用多種方法測量:①直接量出長和寬,代公式計算;②擺一擺單位面積,數方塊計算;③數橫排、豎排單位面積個數,再乘。教師讓學生比較“擺”與“算”的一致性,驗證面積公式。質疑:這就是有效探究嗎?

——聚焦關鍵事件:學生已知面積公式,還需要探究嗎?第83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走向實質探究:長方形周長越長面積就越大嗎?長方形周長與面積的比較單位:cm/cm2長寬周長面積圖132圖233圖351圖441圖1圖2圖3圖4長方形周長與面積的比較單位:cm/cm2長寬周長面積圖132106圖22284圖351125圖441104第84頁,課件共93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有時細節(jié)決定成敗●教學細節(jié)是外顯的教學行為的最小單位,是教學行為的具體分解。教學細節(jié)具有情境性、隨機性和教育性的特點。只有處于教學關節(jié)點、聯(lián)接點上的教學行為,才具有細節(jié)——關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