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江西省重點中學協(xié)作體2020屆高三語文第一次聯考試題(含解析)一、現代文閱讀(一)論述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出塞行(其一)》,被世人奉為名詩絕句,粗通唐詩者皆可背誦。若細考現存唐、宋、元三代唐詩選本,卻發(fā)現除唐《才調集》和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詩選》外,其他選家都未收錄此詩。雖然王昌齡在當時就以七絕聞名于世,但此詩長期以來未受青睞。真正使此詩廣受贊譽、奉為七絕第一的是明代的詩論家和選家。以博學才高著稱的楊慎著有《升庵詩話》一書,認為“此詩可入神品”,神品是詩歌品鑒的最高等級,這是前所未有的高度贊譽,由此開啟明代詩家對此詩的熱烈關注,“前七子”之首李攀龍編選《古今詩刪》錄之,并標舉為唐人七絕的第一。王世貞《藝苑卮言》論曰:“李于鱗(李攀龍)言唐人絕句當以‘秦時明月漢時關’壓卷,余始不信,以少伯集中有極工妙者,既而思之,若落意解,當別有所取,若以有意無意可解不可解間求之,不免此詩第一耳?!蓖跏镭戦_始不信服,體悟到“有意無意可解不可解”的妙處后,方才認可李攀龍的選擇。詩人感嘆征人離鄉(xiāng)萬里不得回還之苦,并通過古今對比側面婉諷將軍無能,自然是明白可解的。所謂“不可解”,正在首句“秦時明月漢時關”。楊慎《升庵詩話》云:“‘秦時明月’四字,橫空盤硬語也,人所難解。楊子云賦‘欃槍為闉,明月為堠’此詩借用其字,而用意深矣。蓋言秦時雖遠征,而未設關,但在明月之地,猶有行役不逾時之意。漢則設關而戍守之,征人無有還期矣,所賴飛將御邊而已,雖然,亦異乎守在四夷之世矣。”楊慎雖知此句“用意深”,卻無法說清其中的奧妙,將秦時明月、漢時關分別從字面意思加以解釋,穿鑿附會,難以服人,李攀龍擊節(jié)贊賞的便是“秦時明月”四字,但未能說清緣由,反對者因此不服。晚明竟陵派領袖鐘惺評選《唐詩歸》,強烈質疑李攀龍關于七絕第一的評議,“詩但求其佳,不必問某首第一也。昔人問《三百篇》何句最佳?及《十九首》何句最佳?蓋亦興到之言,其稱某句佳者,各就其意志所感,非以盡全詩也。李于鱗乃于此為唐七絕壓卷,固矣哉!無論其品第當否何如?”另一方面,又強調“龍標七言絕,妙在全不說出。讀未畢,而言外目前,可思可見矣,然終亦說不出?!彼^“說不出”“可思可見”,即指意旨豐富、含蓄蘊藉,與王世貞所言“有意無意可解不可解”可謂異曲同工。直到萬歷時期唐汝詢評解《唐詩解》,首次揭示“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妙處在于秦與漢,明月與邊關交互為文,并非無解、不可解之語。解云:“以月屬秦,以關屬漢者,非月始于秦,關起于漢也。意謂月之臨關,秦漢一轍,征人之出,俱無還期,故交互其文,而為可解不可解之語,讀者以意逆志,自當了然,非唐詩終無解也?!逼呓^含蓄渾成、風旨深永的詩體特點,亦籍此詩彰顯出來。明人關于“秦時明月”的爭議深刻影響清人的唐詩評選,沈德潛《說詩晬語》云:“‘秦時明月’一章,前人推獎之而未言其秒,……防邊筑城,起于秦漢,明月屬秦,關屬漢,詩中互文?!彼J同李攀龍的推獎,又吸納唐汝詢互文之說,言其妙處,他認同李攀龍的推獎,又吸納唐汝詢互文之說,言其妙處。王漁洋則云:“必求壓卷,王維之‘渭城’、李白之‘白帝’、王昌齡之‘奉帚平明’、王之渙之‘黃河遠上’,其庶幾乎!……愚謂李益之‘回樂峰前’、劉禹錫之‘山圍故國’、杜牧之‘煙籠寒水’、鄭谷之‘揚子江頭’,氣象雖殊,亦堪接式。”(沈德潛《說詩睟語》)沈德潛簡單梳理關于七絕第一的爭議,既肯定李、王等推尊的盛唐七絕,又補充中、晚唐七絕佳作,呈現出一種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詩學批評態(tài)度,這也是中國詩學發(fā)展到集大成時期的特點。關于“秦時明月漢時關”的爭議,始終圍繞著七絕第一的話題,最后是否第一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在詩話和選本的論爭中,破除此詩“不可解”的疑惑,由無解而可解,真正讀懂了這首唐詩。在這個過程中,無論發(fā)現者、詮釋者、還是參與討論者,都功不可沒。由此亦可見,對于唐詩的理解和接受是一個持續(xù)、變化的過程,前人留下的文學經典,仍然在等待有心之人去發(fā)掘其中的奧妙。(摘編自岳進《“秦時明月漢時關”好在哪里》,有刪改)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出塞行(其一)》長期以來未受青睞,現存唐、宋、元三代詩選本都未收錄此詩。B.楊慎雖知道“秦時明月”的奧妙,但未解釋緣由,只從字面意思去穿鑿附會,因此認為“此詩可入神品”的觀點難以服人。C.唐汝詢首次揭示“秦時明月漢時關”的妙處在于運用互文手法,他認為此詩彰顯了七絕含蓄渾成、風旨深永的詩體特點。D.沈德潛梳理了關于“秦時明月”的爭議,肯定了李、王等推崇的盛唐七絕,補充了中、晚唐七絕佳作,呈現出一種兼容并蓄的詩評態(tài)度。2.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文章引述楊慎“此詩可入神品”和李攀龍的“唐人七絕第一”的觀點,引出下文有關“秦時明月”爭議的論述。B.晚明竟陵派領袖鐘惺引用《三百篇》及《十九首》的例證,意在質疑李攀龍關于“唐人七絕第一”的觀點。C.文章論證主體部分采用并列結構,列舉了明清兩代詩評者對“秦時明月”的分析和論證。D.文章主要采用事實論證和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闡述了“秦時明月”的奧妙,具有一定的說服力。3.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王昌齡的七言絕句《出塞行(其一)》,被世人奉為名詩,廣為傳誦,但千百年來一直爭議不斷。B.王世貞起初并不信服李攀龍關于《出塞》為唐人七絕第一的觀點,經過一番思考、體悟之后才認同李攀龍的選擇。C.清人沈德潛在吸納了前人觀點的基礎上,對“秦時明月”詩句作出了較為準確和全面的評價,體現了中國詩學集大成時期的特點。D.唐人“七絕第一”爭議的意義在于如何真正地去讀懂一首詩,并進一步發(fā)掘前人文學經典的奧秘?!敬鸢浮?.D2.D3.A【解析】【1題詳解】本題考查對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要做好這類題,需要全面提取信息,精準篩選,細心比對,靈活理解。常見的陷阱設置有:遺漏信息、添油加醋、未然與已然、偷換概念、張冠李戴、曲解文意等邏輯錯誤。本題要求選擇“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A項,“現存唐、宋、元三代唐詩選本都未收錄此詩”分析錯誤,根據原文可知“唐《才調集》和宋刊本王安石《唐百家詩選》”收錄了。B項,曲解文意。原文是“無法說清其中的奧妙”,這是他未能做出解釋的原因,是知道奧妙而未解釋。C項,“他認為此詩彰顯了七絕含蓄渾成、風旨深永的詩體特點”分析錯誤,根據原文,這是作者觀點,而非唐汝詢的觀點。故選D?!?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把握作者觀點,分析論證過程的能力。議論文論證就是用論據(事實論據、道理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要梳理清楚論證思路,要熟練掌握常見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等)及其作用。最后對選項進行仔細解讀,明辨正誤,把每一個選項和文章中對應句子進行比對,結合選項加以分析,找出錯誤選項及錯誤的地方。本題要求選擇“下列對原文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D項,對文章論證方法的分析不當,錯在“文章主要采用……對比論證的論證方法”,這個地方,通覽全文可知,文章并沒有使用對比論證方法,只是列舉了不同時期一些詩評者的不同觀點,說明詩歌批評呈現出一種海納百川,兼容并蓄的詩學批評態(tài)度。故選D?!?題詳解】此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分析和概括的能力以及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命題側重于原文內容進行推斷的能力。做這類題往往需要對原文進行“推斷和想象”,所以選項的內容就不再是原材料的簡單重復,而是在原句的基礎上,加上了命題者自己的理解。要解答好這類題目,首先要做到對材料的熟悉和理解,以便解題時迅速找到其在材料中的相關區(qū)域,進而進行比較、分析、推斷;其次,要清楚選項都是在文中句子基礎上進行的合理推斷,絕不是憑空進行的,所以找到原來的句子,聯系上下文篩選信息、推敲選項;將選項和原文信息進行比較時,掌握一些常見的設錯方式很有必要,從而使思維變得更加敏捷,提高解題速度和準確率。本題要求選擇“根據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A項,曲解文意,文章的重點是王昌齡的《出塞行(其一)》到底是不是“唐人七絕第一”的爭議,而不是對這首詩本身的爭議。故選A?!军c睛】論述類文本的做題技巧:完成論述類文本要通讀原文。先仔細閱讀所給的文章,標記重要信息,做到句清段結。了解文章說的是什么事,或講的是什么理;文章涉及到什么人,什么觀點等。不管是哪一種形式的概括,我們都必須首先通讀全文,然后抓住文章里的那些關鍵性的詞、句,這些關鍵性的詞語或句子多出現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還有一些就是在文章的過渡處。(二)實用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材料一:調研發(fā)現,當前,一些青少年產生了好逸惡勞、嫌貧愛富、不勞而獲等不良心態(tài),折射出當前勞動價值觀的缺失和異化。現將表現列舉如下:現象一:好逸惡勞、嫌貧愛富,不尊重勞動和普通勞動者。受社會不良風氣以及家庭教育不當影響,一些孩子從小形成了“勞動分貴賤”的錯誤價值觀。以前的孩子談到理想,大多數是說當科學家、老師、醫(yī)生等,現在的孩子不少是說想當老板、明星、像巴菲特一樣的股神等,因為“又光鮮又亮麗又多金”?!罢l都渴望有一份不臟不累還掙錢多的職業(yè)。”一名中學生告訴記者?,F象二:小皇帝、小公主層出不窮,“老兒童”“巨嬰”越來越常見。南方某地一名小學三年級學生參加為期一周的軍訓,竟然7天沒有洗澡、更衣,原因是怕洗衣服。一位小學教師曾對100名小學生做了一項關于是否在家做家務的調查,結果顯示:超過60%的學生只是偶爾做,大約5%的孩子從來不做?,F象三:不勞而獲、坐享其成在青少年中存在苗頭傾向。當前,大中小學生超前消費的苗頭已經顯現,中小學生使用奢侈品、高檔化妝品的新聞頻現報端,大學校園貸、裸貸案例層出不窮。南方某大學學生小于的微信朋友圈“曬圖”,各種大牌化妝品琳瑯滿目。她向記者出示了其中一個月的賬單:滴滴打車1174.87元,外賣訂餐2218.69元,網購4513.85元。支撐如此高的消費,一些大學生并沒有通過勤工儉學的方式去掙錢?,F象四:不思進取,青年“啃老”現象日益凸顯。相關問卷調查顯示,多數青年更看重的是經濟收入水平。在工作中,一些90后青年職工工作主動性較差。一些年輕人除了手頭的任務,不會再去積極承擔其他工作。隨著城鄉(xiāng)經濟條件的改善,一些大中專畢業(yè)生不就業(yè)或慢就業(yè)的情況比較常見。如果找不到“不苦不累,冬暖夏涼,坐辦公室”的工作,有些青年寧可回家“啃老”,每天在家上網打游戲,或者拿著父母的錢周游世界,吃喝揮霍。現象五:“年輕人寧送外賣不進工廠”,職業(yè)教育沒有吸引力。高職院校招生困難,職校畢業(yè)生不愿進工廠,青年擇業(yè)就業(yè)觀扭曲,工匠流失嚴重。當前,選擇職業(yè)教育的基本是考不上普通高中的孩子,被認為是差生。以廣東為例,接近50%的初中畢業(yè)生進入中職學校學習,其中大約30%的中職畢業(yè)生能升入高職院校,只有10%的高職畢業(yè)生能升入應用型本科院校深造。同時,由于社會分配結構問題,產業(yè)工人收入不高,社會地位也不高,導致職業(yè)教育沒有吸引力。記者采訪中發(fā)現,珠三角、長三角企業(yè)頻現“用工荒”,制造業(yè)一線工人出現年齡斷層,年輕人寥寥無幾,中年人往往來去匆匆。大量產業(yè)工人從制造業(yè)流向快遞行業(yè),工匠流失現象嚴重,而這些工匠恰恰又是中國制造業(yè)轉型升級最缺的人才。(摘編自王瑩、鄭天虹、蔣芳《“巨嬰”越來越常見部分青少年勞動價值觀異化五大怪象》,有刪改)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把勞動教育納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強調必須建構勞動教育的目標內容體系、教學實施體系和保障體系,全面落實“五育并舉”的教育方針,組織好形式多樣的勞動實踐。加強青少年學生勞動教育是一個關乎人才培養(yǎng)和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課題,對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發(fā)展、國民綜合素質提升以及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都具有重大意義。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fā)展理論”提出,勞動改變了世界,也改變了人自身。勞動總是在一定的社會中進行的,個人不是孤立的勞動,個人的全面發(fā)展仍然要在社會勞動和社會實踐中獲得??梢?,所謂人的全面發(fā)展,是包括勞動能力、才能、興趣、志向、道德品質等在內的綜合發(fā)展。把“生產勞動同智育和體育相結合,不僅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fā)展的人的唯一方法”。這一科學論斷,充分說明了勞動教育對于人才培養(yǎng)的重要性。同時,由于勞動本身也是一個不斷發(fā)展、與時俱進的概念。隨著科技的進步,勞動的內涵也在逐步延伸與拓展,對勞動者的素質和能力不斷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而這一切,又會綜合作用于我們國家經濟社會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我們的勞動教育必須跟上這一趨勢,進一步適應科技發(fā)展和產業(yè)變革,針對勞動新形態(tài)、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結合學生生活環(huán)境的變化,更新勞動教育觀念,拓寬勞動實踐渠道,豐富勞動教育內容,改進勞動教育形式,全面提升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能力。這是新時代給勞動教育提出的更高要求,同時也是勞動教育在新時代所應有的價值呈現。(摘編自鄒茲(關于加強新時代青少年學生勞動教育的若干思考——基于上海市青少年勞動教育40年的實踐與研究》,有刪改)材料三:勞動教育必須基于成長規(guī)律,考慮階段性發(fā)展。同樣是煲湯,低年級學生學習怎么搭配食材即可,高年級學生可進一步了解背后的飲食文化、地域差異、歷史知識等。廣州市教育研究院課程教材研究室副主任鄒立波認為,勞動教育應區(qū)別于學科教育,又滲遺于各學科中。比如,可以和已有的社會實踐活動課程結合,并在常規(guī)課上提倡多動手。項目內容上,勞動教育可以結合地域特色,各地風俗習慣、傳統(tǒng)工藝等都值得去了解。此外,城市有動植物園、農村有農耕田地,加上各類職業(yè)學校、蔬果基地等,城鄉(xiāng)學校各有發(fā)揮空間并能相互補充。廣州市荔灣區(qū)龍津小學校長李紅建議,充分調動社會資源,走出校門,“打破”圍墻,“人人都是勞動教育老師”。同時,還應積極引導家長參與,除了多指導孩子做家務、營造勞動氛圍外,還可以到校傳授自身職業(yè)技能。(摘編自丁樂、鄭天虹(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勞動教育為何“熱”起來》,有刪改)4.下列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現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當前,部分青少年形成的“勞動分貴賤”的錯誤價值觀,和社會不良風氣以及家庭教育的不當有關,致使他們不尊重勞動和普通勞動者。B.貪圖安逸、企圖不勞而獲的觀念促使“巨嬰”、校園貸、“啃老”等現象出現,相比較于一般家庭的子女,富裕家庭子女的勞動觀存在更多問題。C.南方某大學學生小于出示的賬單表明,大中小學生中超前消費的苗頭已經顯現,部分青少年中存在不勞面獲、坐享其成的不良傾向。D.調查顯示,更多青年看重經濟收入水平,部分青年缺乏工作主動性,一些大中專畢業(yè)生不就業(yè)或慢就業(yè),“啃老”現象日益凸顯。5.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職業(yè)教育沒有吸引力,主要是社會分配存在結構問題,產業(yè)工人收入不高、社會地位不高等因素造成的,導致“年輕人寧送外賣不進工廠”B.加強青少年學生勞動教育關乎人才培養(yǎng)和國家發(fā)展,有助于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能擔當民族大任的時代新人,提升國民的綜合素質。C.勞動教育對于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性,只要將生產勞動和智有、體育相結合,就能造就個人的全面發(fā)展。D.青少年的勞動教育應該結合其成長規(guī)律,不同階段的學生勞動教育的學習內容應有所區(qū)別。6.以上三則材料內容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請結合材料簡要概括?!敬鸢浮?.B5.C6.①材料一側重當下重視勞動教育的現實背景,直面青少年中存在的勞動觀異化的問題,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②材料二側重闡述了勞動教育的意義,將勞動的意義提升到國家戰(zhàn)略的高度。③材料三側重談學校教育在勞動教育中的作用,結合廣州的社會實踐活動,如何有效避免將勞動教育書本化、形式化的問題。【解析】【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理解文章重要觀點或概念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擇“正確”或“錯誤”等要求。這類題要認真讀圖,從文中基本概念、重要語句、圖表、引述的資料獲取信息,結合選項進行準確解讀,常見錯誤有漏掉信息、以偏概全;因果倒置、主客互換;未然已然、信息有變;無中生有、查無實據。然后瀏覽選項的內容,到文章中圈出相關的句子,再一一進行比對。本題要求選擇“對材料一相關內容的現解,不正確的一項”。B項,主觀臆斷,牽強附會,錯在“富裕家庭子女的勞動觀存在更多問題”這個地方。好逸惡勞的“巨嬰”“老兒童”一族,無關乎家庭的貧富,都是勞動觀念上存在偏差、異化,渴望不勞而獲、坐享其成。故選B?!?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類題目,首先要認真審題,明確題干的要求。其次,要回歸文本,吃透文本表達的觀點,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然后瀏覽選項的內容,到文章中圈出相關的句子,再進行推敲琢磨。本題要求選擇“下列對材料相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宜采用排除法。C項,表述絕對,錯在“只要……就”這個句式上。從材料二,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角度看,可以這樣表述:勞動教育對于人才培養(yǎng)具有重要性,只有將生產勞動和智有、體育相結合,才能造就個人的全面發(fā)展。故選C?!?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篩選整合、概括文本信息能力。篩選并整合文中信息類題目的解題方法有這樣幾點:①根據要求確定提取信息的目標;②通讀全文,整體感知,在確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標之后,要根據目標瀏覽全文,確定提取信息的區(qū)間;③準確尋找,篩選提取。結合材料簡要概括以上三則材料內容的側重點有什么不同?材料一,主要通過調查,羅列了當前部分青少年中存在的五種不良現象,反映出一些青少年好逸惡勞、嫌貧愛富、不勞而獲等不良心態(tài),折射出當前勞動價值觀的缺失和異化。材料二,“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要把勞動教育納入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總體要求,教育引導學生崇尚勞動、尊重勞動,懂得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道理,長大后能夠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chuàng)造性勞動;強調必須建構勞動教育的目標內容體系、教學實施體系和保障體系……加強青少年學生勞動教育是一個關乎人才培養(yǎng)和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性課題,對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發(fā)展、國民綜合素質提升以及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都具有重大意義”是從國家重視青少年的勞動教育這個層面來談。黨和國家把對青少年的勞動教育提到人才培養(yǎng)和國家發(fā)展的戰(zhàn)略高度,這樣做具有深遠的意義。材料三,結合廣州教育主管部門的課程研發(fā)和實踐指出,青少年勞動教育的主要陣地是學校。學校的勞動教育必須基于青少年的成長規(guī)律,考慮階段性發(fā)展,要避免形式主義和教條化傾向,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點睛】解答篩選概括文中信息題要遵循三個步驟。①一個原則:忠于原文。②兩個觀念:一是整體觀念。詞不離句,句不離段。段不離篇。二是聯系觀念。聯系全文,聯系主題。③三個步驟:第一步:速讀文章,了解大意;第二步:根據試題,精讀文章;第三步:根據原文,結合題目,巧妙作答。凡是歸納“措施,舉措”題,先結合文本篩選,然后,用動賓短語來歸納。比如“構建……”;“引導……”;“支持……”等。(三)文學類文本閱讀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狼涎申平這個故事的開頭有點俗:有個叫鍋扣的農民,有一年他進山抓了一只狼崽,帶回家里養(yǎng)著,一直把它養(yǎng)大,并且還給它取了個好聽的名字:溫溫。溫溫長大以后,左鄰右舍都有點害怕。他們提醒鍋扣,說狼畢竟是狼,本性難改,一不小心就會生出事端來,建議他打死算了。但是溫溫卻偏偏溫順得像只綿羊,使鍋扣根本找不到應該打死它的理由。而且有天夜里,溫溫一聲不響咬翻了進鍋扣家偷牛的賊人,立了大功,鍋扣就更舍不得打死溫溫了。這年夏天的一個中午,鍋扣在家中赤裸上身午睡,醒來時忽然發(fā)現枕旁的席上有一攤黏液,聞一聞,有點腥臭,他一時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擦掉以后,也沒在意。第二天午睡之后,又發(fā)現了一攤這樣的東西,鍋扣便開始警惕起來。第三天,鍋扣假寐,耳朵緊張地捕捉著屋內的動靜。終于聽見一陣輕微的聲響。他先是屏著氣不作聲,過了一會兒,偷偷從眼縫里望過去,卻見溫溫正蹲在他的身旁,一雙眼睛貪饞地看著他赤裸的肉體,大嘴張開,舌頭伸出,涎水正一點點從舌頭上滴落下來……鍋扣這一驚可真是非同小可。他毛發(fā)直立,大吼了一聲:呔!猛地躍身而起,舉起枕頭去砸溫溫。溫溫自然也是吃驚不小,它慌忙跳下地,風一樣逃出屋去。在這一瞬間,鍋扣下定了打死溫溫的決心。但是從這天開始,他卻無法再接近溫溫了。那家伙也許知道了事情不妙,白天便躲避起來,直到半夜才轉回家來;天亮等鍋扣起身,它遠遠望他幾眼,便又不知去向。鍋扣決定將其誘殺。但是此時的溫溫已顯示出它作為狼的智商,它一連幾次識破了鍋扣往肉和飯里下毒企圖毒殺它的陰謀。此后,它便不再回家了。幾年以后,當鍋扣已經把溫溫漸漸忘了的時候,有一天他出門一個人走夜路,當他走到一處荒涼所在的時候,突然,他覺得兩個肩膀一沉,鼻子里也立刻涌進一股腥臭的味道。鍋扣知道壞了——他背上趴著的是狼。作為山里人,鍋扣知道此時絕不能回頭,一回頭狼就會咬斷他的脖子?;碳遍g,他兩手抓住狼的兩只爪子,用力往前拉,頭拼命往后頂。他就這樣背著狼往前走,他感到狼的涎水不斷地往他的身上流淌。他努力堅持著,加快腳步走向村莊。但是情況很快又發(fā)生了變化,他發(fā)現前面的路上又出現了幾只狼,睜著綠幽幽的眼睛蹲在那里攔他。他一看壞了,忙把身上的狼掄起來往前使勁一扔,然后轉身拔腿便逃。但是人哪里跑得過狼,眨眼群狼已經到了他的近前。他大叫了一聲,就順著一面山坡滾了下去。山坡很陡,又有石頭,他滾了一段就失去了知覺。失去知覺之前他想的就是:完了,今天自己肯定喂狼了。后來他似乎又有了一些知覺,朦朧中他聽見滿耳都是狼嗥聲,其中一個聲音就在自己的身邊,它嗥著,還不時發(fā)出一種威脅性的咆哮,甚至還有狼打架的聲音。他想動,但是動不了,連睜開眼睛的力氣都沒有,他只好躺在那里等死。奇怪的是狼一直沒有吃他,后來干脆連狼叫聲也消失了。他感到天在一點點地亮起來。他又清醒了一點,使勁睜開眼睛,他又被嚇得昏死過去。他看到一只狼就蹲在自己的眼前,一雙眼睛在貪饞地看著他,嘴巴張開,血紅色的舌頭伸出來,狼涎在往外滴著。他還聽見了它哈哧哈哧喘氣的聲音。鍋扣再次醒過來的時候,發(fā)現天已大亮了,他奇怪自己竟然還活著。他再次睜眼,咦,發(fā)現那只狼也不見了。他掙扎著爬起來,這才看見自己的身上、脖子上、臉上,到處是濕濕黏黏的東西,腥臭氣味撲鼻而來。而四周的地上,密密麻麻布滿了無數狼的爪印。鍋扣使勁想了一會兒,叫了一聲:溫溫!他好像什么都明白了。7.下列對小說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A.給狼崽取名為溫溫,既寄寓了鍋扣對狼崽的美好愿望,也表現了狼崽溫順的面。B.鍋扣朦朧中聽到“狼打架的聲音”,暗示溫溫為了保護他而不惜與同族發(fā)生沖突。C.小說從多個角度對溫溫進行了描寫,既有視覺、聽覺、嗅覺方面,又有場景方面。D.小說語言樸實、準確,謳歌了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表現了人性的美好。8.請結合文本品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①但是從這天開始,他卻無法再接近溫溫了。②他好像什么都明白了。9.請簡述小說以“狼涎”為標題的好處。【答案】7.D8.①這是鍋扣和溫溫關系的轉折點,既表現了鍋扣的狠心,也表現了溫溫的聰敏。為下文寫溫溫離開做了鋪墊。②鍋扣明白了是溫溫救了他,明白了溫溫之前對著他滴狼涎是因為喜歡他、依戀他,明白了是自己錯怪了溫溫。收束全文,揭示主旨。9.①“狼涎”是串聯情節(jié)的重要線索,并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②表現了溫溫對鍋扣的喜愛和依戀。③凸顯主題:表現了人性的復雜和“狼性”的美好,引發(fā)人們的深刻反思。④設置懸念,激發(fā)讀者閱讀興趣?!窘馕觥俊?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本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的綜合分析能力。此類題考查的角度較多,有內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點)分析,思想情感賞析,表現手法的分析等。解答這類題目,首先要結合題干的選擇要求:到底選正確還是選錯誤;其次,要明確題目的考查點,然后瀏覽每個選項,再逐一進行分析、比較。D項,主題分析錯誤,本文主要表現村民和鍋扣對溫溫狼性的害怕和防備,但溫溫卻知恩圖報,最終保護了鍋扣。由此看出,主題表現的是溫溫作為狼的善良、忠心和人性的復雜,而非“人與動物的和諧相處”與“人性的美好”。故選D。【8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體會重要語句的含意(妙處),品味精彩的語言藝術的能力。做這種題應結合上下文,從內容、結構、表達效果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題干要求結合文本,品析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第①句“但是從這天開始,他卻無法再接近溫溫了”。首先要了解這句話的上下文語境。其前文是溫溫這只狼,連續(xù)幾天守候在鍋扣身邊,還留下一灘狼涎,出于對狼本能的恐懼和人性的復雜,所以鍋扣下決心打死溫溫。而下文是溫溫感覺到鍋扣態(tài)度上的變化,從而避開鍋扣,最后離開。因此,他們之間的關系變得微妙,有了轉折。這個結果的出現是因為鍋扣顧及自己而變得狠心,而溫溫有作為狼的智商,這樣寫既豐富了文章內容,又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第②句,“他好像什么都明白了”,這句話在故事結尾,結合前文語境的暗示,可以知道鍋扣之所以得救是因為溫溫這只狼,這只他準備下狠心打死的狼救了他。從表達效果來看,這樣寫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當中,從而揭示了主旨:人性的復雜,“狼性”亦有美好的一面?!?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本標題作用的能力。題目是文章的眼睛,解答時注意結合文本內容,由表及里的分析。一般標題的作用可從結構和內容兩方面分析:(1)交代主要的人物形象;(2)概括小說主要事件;(3)點明時間地點,創(chuàng)設故事背景,渲染環(huán)境氛圍;(4)貫穿全文,起線索作用;(5)具有象征意義;(6)揭示小說主旨,深化主題;(7)寄托作者情感;(8)展開情節(jié),前后呼應;(9)對比諷刺,強化效果;(10)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調;(11)從給讀者的感情來說,還有吸引讀者的興趣,引發(fā)閱讀的沖動的作用。本題要求簡述小說以“狼涎”為標題的好處?!袄窍选痹谖闹谐霈F兩次,第一次是故事的起因,第二次是故事的結尾,從結構上來說構成前后照應??梢哉f故事以此為脈絡,串起了整個故事的發(fā)生、發(fā)展、結局。內容上則是以此為第一次波瀾,使得鍋扣害怕溫溫會傷害自己而打定主意打死溫溫;正是鍋扣的幾次“謀殺”迫使溫溫離開;溫溫離開,才能在后文出現并保護鍋扣,所以,“狼涎”作為文章的線索,推動了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溫溫因為喜愛、依戀鍋扣,才會去舔鍋扣,才會在鍋扣身上留下狼涎;包括結尾處的“狼涎”,有感恩,也有對鍋扣的親近和思念。從主旨和表達效果的角度,鍋扣誤認為溫溫想要傷害他,并由此打定主意殺死溫溫,表現了人性的復雜;然而,溫溫明知鍋扣想要“謀害”自己,到最后都還誓死保護他,卻表現了“狼性”的美好,這給讀者一種強烈的震撼?!军c睛】如何把握文學類作品的主旨1.從重點語段上找突破;(1)抓標題與文體;(2)抓“文眼”;(3)抓對全篇有概括性的句、段;(4)抓文中表現作者情感的議論、抒情性的句、段;2.從寫作材料(題材)上看作者用什么來表達感情,以此來把握文章的主旨;(1)借景抒情,通過對所寫景物的分析去體味作者的感情;(2)寓情于物(托物言志),通過對所寫之物的分析去體味作者的感情;(3)借事抒情,通過對所寫之事的分析去體味作者的感情;3.從寫作背景及作者的思想發(fā)展上來了解作者的寫作意圖。二、古代詩文閱讀(34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到洽,字茂?,彭城武原人也。洽少知名,清警有才學士行。謝朓文章盛于一時,見洽深相賞好,日引與談論。每謂洽日:“君非直名人,乃亦兼資文武?!睎I后為吏部洽去職朓欲薦之洽睹世方亂深相拒絕除晉安王國左常侍不就遂筑室?guī)r阿幽居者積歲。樂安任昉有知人之鑒,與洽兄沼、溉并善。嘗訪洽于田舍,見之嘆日:“此子日下無雙?!彼焐臧萦H之禮。天監(jiān)初,沼、溉俱蒙擢用,洽尤見知賞,從弟沆亦相與齊名。高祖問待詔丘遲曰:“到洽何如沆、溉?”遲對曰:“正清過于沆,文章不減溉;加以清言,殆將難及?!奔凑贋樘由崛?。御華光殿,詔洽及沆、蕭琛、任昉侍宴,賦二十韻詩,以洽辭為工,賜絹二十匹。高祖謂昉曰:“諸到可謂才子?!睍P對曰:“臣常竊議,宋得其武,梁得其文?!倍?,遷司徒主簿,直待詔省,敕使抄甲部書。五年,遷尚書殿中郎。洽兄弟群從,遞居此職,時人榮之。七年,遷太子中舍人,與庶子陸倕對掌東宮管記。俄為侍讀,侍讀省仍置學士二人,洽復充其選。九年,遷國子博士,奉敕撰《太學碑》。十二年,出為臨川內史,在郡稱職。十四年,入為太子家令,遷給事黃門侍郎,兼國子博士。十六年,行太子中庶子。普通元年,以本官領博士。頃之,入為尚書吏部郎,請托一無所行。俄遷員外散騎常侍,復領博士,母憂去職。五年,復為太子中庶子,領步兵校尉,未拜,仍遷給事黃門侍郎,領尚書左丞。準繩不避貴戚,尚書省賄賂莫敢通。時鑾輿欲親戎,軍國容禮,多自洽出。六年,遷御史中丞,彈糾無所顧望,號為勁直,當時肅清。以公事左降,猶居職。舊制,中丞不得入尚書下舍,洽兄溉為左民尚書,洽引服親不應有礙,刺省詳決。左丞蕭子云議許入溉省,亦以其兄弟素篤,不能相別也。七年,出為貞威將軍、云麾長史、尋陽太守。大通元年,卒于郡,時年五十一。贈侍中。謚日理子。昭明太子與晉安王綱令曰:“明北充、到長史遂相系凋落,傷怛悲惋,不能已已。去歲陸太常殂歿,今茲二賢長謝。到子風神開爽,文義可觀,當官蒞事,介然無私。此之嗟惜,更復何論。談對如昨,音言在耳,零落相仍,皆成異物,每一念至,何時可言?!?節(jié)選自《梁書·列傳第二十一》;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朓后為更部/洽去職/朓欲薦之/洽睹世方亂/深相拒絕/除晉安王國左常侍/不就/遂筑室?guī)r阿/幽居者積歲/B.朓后為更部/洽去職/朓欲薦之洽/睹世方亂/深相拒絕/除晉安王國左常侍/不就/遂筑室/巖阿幽居者積歲/C.朓后為吏部/洽去職/朓欲薦之洽/睹世方亂/深相拒絕除晉安王國/左常侍/不就/遂筑室?guī)r阿/幽居者積歲/D.朓后為更部/洽去職/朓欲薦之/洽睹世方亂/深相拒絕除晉安王國/左常侍不就/遂筑室/巖阿幽居者積歲/11.下列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拜親,一種拜見朋友父母的禮節(jié),表示關系親密,此處指任昉與到洽結為好友。B.侍讀,官職名稱,陪侍帝王讀書論學或為皇子等授書講學。C.母憂,母親的喪事。古代遭逢父母去世,子女按禮須持喪三年,其間不得行婚嫁之事,不預吉慶之典,任官者必須離職居家守喪,稱“丁憂”D.卒,指死。古人對死的稱謂等級森嚴,其中天子死日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不祿,士死曰卒,庶人日死。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到洽年少知名,頗具才學士行。謝朓在當時文名卓著,和他結為至交好友,每天招引他清談;有知人之能的任昉,對他也激賞不已,認為他日后當天下無雙。B.到洽兄弟俊秀,應制文辭無雙。天監(jiān)初年,到洽與到沼、到溉都受到提拔賞識,堂弟到沆也與他名聲相等;高祖評價到氏兄弟都可以稱為才子,到洽更因侍宴時工巧的詩作受到賞賜。C.到治寵命優(yōu)渥,深受朝廷重用。到洽被格外知遇提拔,屢居要職,先后值勤待詔省,調任尚書殿中郎,直至御史中丞,后出為貞威將軍、云麾長史、尋陽太守,死后追贈侍中。D.到洽正直清廉,履職耿介無私。兼任尚書左丞時,請托不得通行;擔任尚書吏部郎時,糾舉從不避開貴戚,杜絕賄賂現象;調任御史中丞,彈劾糾察無所顧忌,有強勁正直之稱。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每謂洽日:“君非直名人,乃亦兼資文武?!?2)洽兄弟群從,遞居此職,時人榮之?!敬鸢浮?0.A11.D12.D13.(1)(謝朓)經常對到洽說:“你不僅僅是名人,也兼?zhèn)湮奈洳拍??!?2)到洽的兄弟親族,接連擔任這個職位,當時的人覺得他們很榮耀?!窘馕觥俊?0題詳解】此題考查學生文言文斷句能力。解答此類題,考生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文言閱讀的語感和斷句技巧,而且還應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yǎng)。文言斷句有很多的標志,比如:四字短語、排偶句式、對稱結構等等,還可以利用詞語在句中充當的成分來判斷。最重要的是抓住句子的主語,梳理出事件的來龍去脈。本題要求選擇“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宜采用排除法。畫波浪線的句子譯文:謝朓后來擔任吏部郎,到洽離職,謝朓想舉薦他,到洽看到正值亂世,深加拒絕。(到洽)被授任為晉安王國左常侍,沒有就任。于是在山巖邊修建房舍,隱居了幾年?!扒ⅰ睘槿嗣?,充當“睹世方亂”的主語,不應在其后斷開,排除BC兩項。“深相拒絕”結構完整、語意順暢,“除”為“授予官職”之意,其后可接官職名稱“晉安王國左常侍”;“巖阿”意為“山巖”,之前省略介詞“于”,與之構成介詞結構充當狀語,而非充當“幽居者積歲”的主語,故排除D項。綜合以上分析:故選A?!?1題詳解】此題考核學生識記、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帝王年號、謚號、廟號;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外交禮儀、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委婉的說法,表謙、表敬的詞語等等。平時要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等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具體語境來推敲。本題要求選擇“對文中加點的詞語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D項,張冠李戴,“大夫死叫不祿,士死曰卒”表述錯誤,正確的說法應是“大夫死曰卒,士死曰不祿”。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言文有關內容要點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類題答題時,注意對讀選項和原文,尋找時間、地點、人物、時間、手法以及重點詞句的翻譯上的錯誤,在細節(jié)上做文章。同時防止命題陷阱,如:張冠李戴、曲解文意、因果倒置、無中生有等。本題要求選出“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D項,張冠李戴,“兼任尚書左丞時,請托不得通行;擔任尚書吏部郎時,糾舉從不避開貴戚,杜絕賄賂現象”的說法不當。原文是“頃之,入為尚書吏部郎,請托一無所行”“領尚書左丞。準繩不避貴戚,尚書省賄賂莫敢通”。即選項應將“兼任尚書左丞”與“擔任尚書吏部郎”位置互換。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的文言翻譯能力。要做好這類題,首先熟悉文言文常見的八種句式:省略句、判斷句、賓語前置句、定語后置句、狀語后置句、主謂倒裝句、被動句、固定句式;其次了解常見的詞類活用現象、古今異義詞語、通假字、古代文化常識等。最后還要找好有助得分的關鍵詞。同時,了解文言翻譯的原則是:信(準確)、達(通暢)、雅(有文采)。掌握翻譯的方法:留(對古今意義相同的詞保留不譯);換(用現代的詞去替代相應的古代的詞);補(補出文中省略了的語句,補出句中的省略成分);刪(把無實在意義的文言虛詞刪去);調(把文言文倒裝句,調整為符合現代漢語表達習慣的句式)。翻譯時還必須有步驟:斷句——串譯——完善。第(1)句采分點:“每”,每每,時常,經常;“非直”,不僅僅(是);“資”,動詞,具備、具有。第(2)句采分點:“群從”,泛指親戚、親族;“遞”,接連,連續(xù);“榮”,意動用法,“以……為榮”,即認為榮耀?!军c睛】解答文言文題目,應遵循三個步驟:第一步:初讀全文,整體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穩(wěn)住神,快速瀏覽一遍。初步明確是“什么時間、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誰說什么話”等,對全段的內容有個粗略的了解,讀懂六七成即可。因為高考作為選拔性的考試,要一下子全讀懂,一般的人是絕對做不到的。第二步:細讀題目,認真研讀字、詞、句。在這一步閱讀中,要根據題干要求,結合各選項的具體內容,一一落實、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詞、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憶,運用課內所學過的知識(實詞、虛詞、句式、活用、倒裝、特殊句式等),解決、完成較容易做的題目。第三步:再讀全文,加深理解。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層次去認知全文,加深對文意的理解,又糾正前兩步中出現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復核的過程。參考譯文:到洽,字茂?,是彭城武原人。到洽年輕時知名,清高機警有才學品行。謝朓的文章在當時很著名,見到到洽頗為賞識喜愛,每天邀請他一起談論,經常對到洽說:“你不僅僅是名人,也兼?zhèn)湮奈洳拍??!敝x朓后來擔任吏部郎,到洽離職,謝朓想舉薦他,到洽看到正值亂世,深加拒絕。(到洽)被授任為晉安王國左常侍,沒有就任。于是在山巖邊修建房舍,隱居了幾年。樂安人任昉有懂得鑒別他人的能力,和到洽的哥哥到沼、到溉都關系很好,曾經在田間房舍拜訪到洽,見到他后贊嘆說:“這人日后天下無雙?!庇谑鞘褂冒菀娕笥迅改傅亩Y節(jié)。天監(jiān)初年,到沼、到溉都受到提拔,到洽格外被知遇賞識,堂弟到沆也與他名聲相等。高祖詢問待詔丘遲說:“到洽與到沆、到溉相比怎么樣?”丘遲回答說:“(到洽)正直清廉超過到沆,文章不遜色到溉;加上能清談,二人恐怕難以比得上(到洽)?!碑敿凑髡俚角樘由崛?。高祖到華光殿,詔令到洽和到沆、蕭琛、任侍奉飲宴,賦二十韻詩篇,因為到洽的文辭最為工巧,賞賜絹布二十匹。高祖對任昉說:“到氏兄弟可以稱為才子?!比螘P回答說:“臣下時常私下議論,宋得到武將,梁得到文人?!碧毂O(jiān)二年,調任司徒主簿,在待詔省值勤,詔令派他抄寫經部書籍。天監(jiān)五年,調任尚書殿中郎。到洽的兄弟親族,接連擔任這個職位,當時的人覺得他們很榮耀。天監(jiān)七年,調任太子中舍人,和庶子陸倕分別掌管東宮文書記載。不久擔任侍讀,侍讀省依然設置學士二人,到洽又充任人選。九年,調任國子博士,奉命撰寫《太學碑》。十二年,外調出任臨川內史,在郡中稱職。十四年,入京任太子家令,調任給事黃門侍郎,兼國子博士。十六年,調任太子中庶子。普通元年,以本身官職兼任博士。不久,進入尚書省擔任吏部郎,(當時)請托在他那里全部行不通。不久調任員外散騎常侍,又兼任博士,因母親去世而離職。普通五年,又擔任太子中庶子,兼任步兵校尉,未就任,隨之調任給事黃門侍郎,兼任尚書左丞,糾舉從不避開貴戚,對尚書省實施賄賂也行不通。當時皇帝想要親自出征,軍隊國家的禮儀,多由到洽制定。普通六年,調任御史中丞,彈劾糾察無所顧忌,有強勁正直之稱,當時風氣為之整肅。因公事降職,仍然身居職位。按舊制度,中丞不能進入尚書下舍,到洽的哥哥到溉擔任左民尚書,到洽援引親屬不應有妨礙的條款,送尚書省詳細決斷。左丞蕭子云建議準許進入到溉的官署,也是因為他們兄弟一向忠厚,不相區(qū)別的緣故。普通七年,外出任貞威將軍、云麾長史、尋陽太守。大通元年,在郡中去世,享年五十一歲。追贈侍中。謚號為理子。昭明太子給晉安王蕭綱下令說:“明北、到長史相繼逝世,悲傷惋惜,不能平息。去年陸太常亡故,現在二位賢人長辭。到洽風度開放爽朗,文采章法都可作為榜樣,身居職位而處理政事,耿介沒有私心。這樣的嗟嘆惋惜,還有什么可談論的?談論、對話仿佛在昨天,聲音還在耳邊,相繼辭世,都成陰間之人。每當想到這里,何時可以談論?”(二)古代詩歌閱讀閱讀下面這首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巴丘書事陳與義三分書里識巴丘①,臨老避胡初一游。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四年風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亂洲。未必上流須魯肅②,腐儒空白九分頭。注解:①巴丘:今湖南岳陽,歷代兵家戰(zhàn)略要地。②《三國志·魯肅傳》寫周瑜至巴丘病重,上書孫權舉薦魯肅以自代。14.下列選項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頷聯一“酣”一“抱”兩字,一耳聞,寫聲:一眼見,寫色。擬人生動形象,意境雄闊。B.頸聯運用“風露”和“江湖”兩個意象,寫出了詩人避亂時的漂泊之苦和對國家動亂局勢的優(yōu)慮。C.尾聯詩人借用三國典故,以魯肅自比,反用“未必”“空白”之意,委婉地表達了詩人的憂國之情。D.陳與義這首詩含蓄蘊藉,感時傷事。把個人遭遇和國家命運融合在一起,和唐代詩人李商隱的風格情懷極為相似,深得后人贊賞。15.首聯中用“三分書”代《三國志》,在詩中起什么作用?【答案】14.D15.①用“三分書”而不用《三國志》,暗示當時河山分裂,中原淪陷的局面,并引出后文“避亂”的現實②“三分書”與尾聯的“九分頭”相呼應,表達了詩人報國無門而憂愁老去的情景③“三分書”表意更加含蓄豐富,耐人尋味【解析】【14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題要求選出“對詩歌理解不正確的一項”。D項,“和唐代詩人李商隱風格情懷極為相似”錯誤。李商隱的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和無題詩,寫得纏綿悱惻,優(yōu)美動人,廣為傳頌。從本詩“四年風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亂洲”等語句,可知陳與義的詩歌善于把個人遭遇和國家命運融合在一起,這正和憂國憂民的杜甫的風格相近。故選D。【15題詳解】本題考查詩句作用的能力。解答此類題,可以從思想內容上考慮,總結詩句的含義,揭示作者什么情感;也可以從篇章結構方面思考,看詩句在全詩的位置,得出相應的作用。題干要求回答:首聯中用“三分書”代《三國志》,在詩中起什么作用?“三分書”代《三國志》,側重于“分”這個字眼,“分”意味著“國家分裂”“社會動蕩”。詩人讀的是“三分書”,聯想到的卻是宋朝當下的偏安一隅,與金、遼的對峙,這個情景十分類似東漢末年的三分天下的狀況,令他憂心忡忡、惆悵無比。同時,“三分書”又與尾聯的“腐儒空白九分頭”相呼應。詩人自稱腐儒,已經垂垂老矣,然而國家依然山河破碎,這表達了他無路請纓、報國無門的酸楚和無奈,令讀者嘆惋??傊?,從詞句的含義,情感的表達、讀者層面等角度來看,用“三分書”代《三國志》更好?!军c睛】讀懂詩歌的技巧(一)關注標題,明確內容和情感標題是解讀詩歌內容和形式的關鍵。因為詩歌的標題一般交代時間、地點、人物、情感傾向等,可以揭示思想內容,可以讓人明了是哪一類詩歌,進而明了全詩的結構及表現手法等,便于快速理解詩歌。(二)關注作者,知人論世多關聯讀詩講究“知人論世”,所以,一定要重視詩歌的作者。要盡量了解作者的身世、所處的時代特點,及創(chuàng)作傾向、主要內容、作品風格特點等。(三)關注注釋隱含意高考所選詩歌大多附有注釋。注釋或解釋疑難詞語、地名,幫助考生讀懂詩句;或介紹寫作背景,暗示詩歌的思想主題;或介紹相關詩句,幫助考生理解詩歌用典或意境;或介紹作者,暗示詩歌的思想情感或寫作風格。(四)關注意象寄托意意象是詩人思想感情的寄托,古人寫詩喜歡用一些意象傳達大致相同的思想感情。(五)關注關鍵詞句情感意關鍵詞主要是名詞、動詞、形容詞,它們通常體現詩人思想情感或暗示主旨。(三)名句名篇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6.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衛(wèi)風·氓》里,女主人公以比興手法暗示凡事都有邊際,愁苦也該有個盡頭的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2)王安石《江上》中有“青山繚繞凝無路,忽見千帆隱映來”,陸游《游山西村》中意思與之相近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蘇軾在《赤壁賦》一文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八個大字勾畫出曹操大戰(zhàn)前雄心勃勃的形象,顯得格外飽滿,富有立體感?!敬鸢浮?1).淇則有岸(2).隰則有泮(3).山重水復疑無路(4).柳暗花明又一村(5).釃酒臨江(6).橫槊賦詩【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名句名篇的識記。名句名篇的考查常常分為兩類:識記式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其中識記式默寫考查字形默寫,情景式默寫(理解性默寫)主要考查在語境中的具體運用,具有一定難度,理解能力和記憶力都同時考查到了。高考所選擇的名句大多出自初高中課內必須記背的篇目,該如何識記這些課內的名句,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第一是“反復”,這是與遺忘作斗爭的最佳方法,其次是從漢字的偏旁部首的表意功能去理解;最后,在整體理解課文的基礎上突破難點。高考命題多是一些字形繁雜或易錯、易混的字,我們要善于積累。此題中需注意“淇”“隰”“泮”“釃”“槊”“賦”等字在語境中的意思和字形的正確書寫?!军c睛】名句的識記,除了反復誦讀外,就是要注重理解記憶,也可以用一下趣味性的聯想記憶來幫助。目的是記準、寫對。情景式默寫,一定要抓題干中的關鍵字眼,然后所填的詩句一定要呼應、緊扣這些字眼。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題。近來讀到一本好書《人一生要讀的經典大全集》,其中對著名大師季羨林的“八十述懷”一文,很有感觸。季羨林先生在《八十述懷》中說:“我從來沒有想到,我能活到八十歲,如今竟然活到了八十歲,然而又一點也沒有八十歲的感覺。豈非!行年八十矣,是古人稱之為耄耋之年了。倒退二三十年,我這個在壽命上胸無大志的人,偶爾也想到耄耋之年的情況:手拄拐杖,白須飄胸,,老態(tài)龍鐘。自謂這種事情與自己無關,所以想得不深也不多。哪里知道,自己今天就到了這個年齡了。然而,我看不到什么老景,自己的身體,平平常常,同過去一樣。周圍的環(huán)境,平平常常,同過去一樣。我服從任何人的調遣與指揮,只敢規(guī)規(guī)矩矩,不敢亂說亂動。()。我不甘心成為,我必須干點事情,二百多萬字的印度大史詩《羅摩衍那》,就是在這時候譯完的。”季老的話讓讀者感覺到他文章的語言沒有八十歲的,反而多了一些活潑與生動。文章一開頭就充滿了一個老人對歲月匆匆,光陰儀箭的感嘆,繼而回憶了他五十歲時,經歷了我國的三年自然災害,挨過一陣子餓,特別是二十多歲在德國留學期間,經歷了至今都難于想象的饑餓的考驗,經受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生存的艱難,精神面貌卻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時期,一點苦也沒有感覺到。17.在上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A.出人意料寸步難行行尸走肉老氣橫秋B咄咄怪事寸步難行酒囊飯袋老態(tài)龍鐘C.咄咄怪事步履維艱行尸走肉老氣橫秋D.出人意料步履維艱酒囊飯袋老態(tài)龍鐘18.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是A.經受了至今都難于想象像的饑餓的考臉,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生存的艱難。B.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生存的艱難,經受了至今都難于想象的饑餓的考驗。C.遭受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生存的艱難,經歷了至今都難于想象的饑餓的考驗。D.經歷了至今都難于想象的饑餓的考驗,遭受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生存的艱難。19.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A.然而我的腦筋還在,我的思想還在,我的感情還在,我的理智還在。B.然而我的理智還在,我的腦筋還在,我的思想還在,我的感情還在。C.然而我的思想還在,我的感情還在,我的腦筋還在,我的理智還在。D.然而我的感情還在,我的理智還在,我的腦筋還在,我的思想還在。【答案】17.C18.B19.A【解析】【17題詳解】本題考查考生正確辨析和使用成語(詞語、熟語)的能力。做此類題要從三個方面綜合考慮分析即成語的基本義、感情色彩和語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斷詞取義,對象誤用,謙敬錯位,功能混亂,不合語境,望文生義等錯誤使用類型。本題要求選擇“在上面一段話空缺處依次填入成語,最恰當的一組”。第一處,“咄咄怪事”:不可思議而使人驚訝的事。咄咄,表示驚詫或感嘆。符合語境季羨林先生在《八十述懷》的感慨?!俺鋈艘饬稀保撼鲇谌藗兊囊饬?,在人們的意料之外。與上文文意不符,語氣也不協(xié)調。第二處,“步履維艱”:指行走困難行動不方便。文中語境是描述自己“偶爾也想到耄耋之年的情況:手拄拐杖,白須飄胸……老態(tài)龍鐘”的樣子,故選“步履維艱”?!按绮诫y行”:連一步都難以進行。形容走路困難,多含夸張。也比喻處境艱難。第三處,“行尸走肉”:比喻不動腦筋、無所作為、糊里糊涂過日子的人?!熬颇绎埓保罕扔鳠o能的人。前者側重指人沒有靈魂,后者側重指人沒有能力。根據語境“我不甘心成為……”我必須干點事情,二百多萬字的印度大史詩《羅摩衍那》,就是在這時候譯完的。說明,作者很有追求,有作為,故此處應選用前者。第四處,“老氣橫秋”:形容人沒有朝氣,暮氣沉沉的樣子?!袄蠎B(tài)龍鐘”:形容年老體弱,行動不靈便的樣子。前者側重指人的精神狀態(tài),后者側重指人的體態(tài)。根據語境“季老的話讓讀者感覺到他文章的語言沒有八十歲的……”,這顯然是指精神狀態(tài),所以此處選“老氣橫秋”。綜合以上分析:故選C?!?8題詳解】本題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要做好這類題,應該熟記病句六大類型: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或贅余、不合邏輯、結構混亂、表意不明。同時,要掌握一些常見病句類型的特殊標志。修改病句的時候,善于從語言層面、語法層面、邏輯層面去思考。本題要求選擇對“文中畫橫線的句子有語病,下列修改最恰當的一項”。原句中有兩個語?。旱谝惶幨恰敖洑v……考驗”動賓搭配不當,應將“經歷”改為“經受”。第二處毛病是語序不當。“經歷了二次世界大戰(zhàn)生存的艱難”對應“德國留學期間”,“饑餓的考驗”對應“精神面貌”,語序應該是經歷艱難在前,經受考驗在后。根據“搭配不當”排除CD兩項,根據“語序不當”,除A項。故選B。【19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銜接連貫能力。做語言連貫題,既要注意行文內容前后一致,也要注意語意表達的前后勾連,還要注意結構的前后照應,辨別文段的整體語脈和內在思想的連貫性。做到話題統(tǒng)一,句序合理,銜接和呼應自然。本題要求選擇“下列在文中括號內補寫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根據邏輯對應關系,“腦筋”對應“思想”,“感情”對應“理智”,可排除AB;此外,括號前句中“只敢規(guī)規(guī)矩矩,不敢亂說亂動”里“(嘴)不敢亂說”“(手腳)不敢亂動”對應的后句應是只有“腦筋”,可以“思想”,從而排除先談“感情”的D項。故選A。【點睛】語病主要分為兩大類:結構性語病和語義性語病。對于結構性病句,考生應多從語法角度分析,先壓縮,再看搭配。要認真細致審讀每個選項,重點注意分析并列短語作句子成分與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將并列短語拆開逐一與其他成分搭配,驗證其當否。對于結構混亂句式雜糅的句子,先憑語感判定其不協(xié)調,再分別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驗證其當否。對于語序不當的句子,先也要憑語感檢測,再將不協(xié)調的詞語或句子調換位置,看是否通暢自然。對因不明詞義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語句,應盡力推敲出這個關鍵詞語的含義,推敲方法是拆字組詞。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2個字。很多病癥都會伴隨發(fā)燒,①_______,而是一種身體機能異樣的狀態(tài),而且發(fā)燒還只是個俗名,醫(yī)學上應該叫“發(fā)熱”,即體溫高于正常值37℃的狀態(tài)。人類屬于恒溫動物,能夠通過中樞神經調控,讓體溫維持在一個相對穩(wěn)定的狀態(tài)。人體正常體溫的理論值為37℃,但這里所說的是體內溫度,②_____________,大概為36.2℃。這就是為何用體溫計在腋下、耳內和舌根測得的數據有所不同。人體控制體溫的器官是“下丘腦”中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它可以根據體內外的環(huán)境溫度變化,來控制身體是產熱還是散熱。但是,這個精密的體溫調節(jié)中樞,有時會遭到體內某些物質的干擾,讓它變得對熱量不夠敏感,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衡,③______________?!敬鸢浮?1).但發(fā)燒卻不屬于某種疾病(2).體表溫度會略低(3).后果就是體溫升高,出現發(fā)熱癥狀【解析】【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簡明、連貫、準確的能力,具體為語境補寫題。首先,要閱讀全段,了解文段內容,把握話題中心;其次,標出句子,分清句間上下文的邏輯關系,確定句子的性質;接著,注意關聯詞的暗示作用和含義;再次,結合語段的表達方式,看到底是議論性的文字還是說明性的文字,還是記敘描寫類的。因為,不同的表達方式,其文字組合、語句間的邏輯關系是不同的。最后根據字數要求,概括答案。本題圍繞的話題是人體的發(fā)燒(發(fā)熱)的內在原理。第一處橫線后面的文字是“而是一種身體機能異樣的狀態(tài)”,推知前面應該填“不是……”;再根據第一處前面的文字,“很多病癥都會伴隨發(fā)燒”,前后語境結合思考可知,橫線處要有轉折意味,故可填“但不是……”。“但不是”什么呢?仔細推敲可知:“很多病癥都會伴隨發(fā)燒”,但發(fā)燒卻不屬于某種疾病,而是一種身體機能異樣的狀態(tài)。第二處橫線后面的文字是大概為36.2℃,說明體表溫度要低于體內溫度這個理論值,故此處可填“體表溫度會略低”。第三處前面的文字是講人體這個精密的溫度調節(jié)器遭到體內某些物質的干擾,讓它變得對熱量不夠敏感,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衡,那么就會出現“體溫升高,出現發(fā)熱癥狀”,即我們俗稱的“發(fā)燒”這個結果。【點睛】有效的答題技巧:(1)閱讀全文,了解文段性質和內容,確定中心。(2)理清上下文語句間的邏輯關系,善于借助關聯詞來幫助推敲。(3)注意標點符號的暗示作用,比如分號、冒號等的具體作用。(4)結合文本,根據字數要求,概括答案。21.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70個字。由國家體育總局主辦、湖北省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于2019年10月18日晚20時在武漢體育中心開幕。本屆軍運會項目設置有很大突破。共設27個大項,329個小項。有著“國球”之稱的乒乓球項目首次被列為正式比賽項目。本屆軍運會也是繼北京奧運會后,中國舉辦的規(guī)模最大的國際體育盛會。有來自110個國家的近萬名現役軍人同臺競技,是世界軍人運動會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參賽人員最多、影響力最廣的一次運動會。【答案】2019年10月18日晚;第七屆軍運會在武漢體育中心開幕;兵乓球首次列為比賽項目;110個國家的近萬名現役軍人參加;影響力廣的一次運動會?!窘馕觥俊驹斀狻看祟}考查學生壓縮語段的能力。壓縮語段是語言由豐富到簡潔的過程,包括篩選概括類壓縮、新聞類壓縮等。篩選概括類壓縮首先要辨明材料類型,進而把握重點。新聞類壓縮多為擬寫標題、一句話新聞、概括導語等。在擬寫標題和一句話新聞時,要抓住新聞中的“主體”和“事件”。新聞屬敘事類文體,可以采用要素提取法,就是將新聞中敘述的各要素(當然有的新聞不一定每個要素都具備)提取出來,然后按“什么人(或物)于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了什么事”的順序(或適當調整語序)即組成一句話新聞。概括新聞主要事實,重點是抓住導語部分,梳理出新聞事件的時間、發(fā)生地、事件始末或其特征等。從“由國家體育總局主辦、湖北省人民政府承辦的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于2019年10月18日晚20時在武漢體育中心開幕”可梳理出時間:2019年10月18日晚;地點:武漢體育中心;事件是: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開幕。從材料中“本屆軍運會也是繼北京奧運會后,中國舉辦的規(guī)模最大的國際體育盛會。有來自110個國家的近萬名現役軍人同臺競技,是世界軍人運動會歷史上規(guī)模最大、參賽人員最多、影響力最廣的一次運動會”可梳理出此次運動會的特點:規(guī)模大:110個國家;參賽人數多:近萬名。地位和意義:北京奧運會之后又一世界級的體育盛會??傊Y合文本,從新聞的要素、事件的特點、影響等角度歸納即可。四、作文(60分)22.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材料1:1978年的高考作文題要求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一文縮寫成一篇短文,題目折射了當時人們迫切希望國家走上正軌、渴望國家富強的信念。材料2:80年代,命題作文是時代的潮流,《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樹木·森林·氣候》《習慣》……讓學生更關注中國改革發(fā)展中的社會問題。材料3:2000年以后話題作文成為主要趨勢,“答案是豐富多彩的”“心靈的選擇”“相信自己與聽取別人的意見”等具有開放性、思辨性特點的作文題目給了學生更大的表達空間,讓學生注重精神建設。材料4:近年來,聯系具體社會生活情景的作文頻出?!芭e報違章駕駛的父親”“寫一篇文章,幫助外國青年讀懂中國”“分數下的巴掌與吻”等,題目既接地氣,其討論又涉及思想文化、經濟、教育等眾多領域的問題。與時代一起脈動,體現時代需求和精神,是高考作文的主旋律。作為一名21世紀新青年,從改革開放以來的高考作文題中你讀出了什么,談談你的思考與感悟。要求,⑴請對以上材料自選角度發(fā)表自己的看法;⑵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其含義的范圍;⑶不少于800字;⑷不得抄襲。【答案】【范文】作文題中有中國改革的腳步1978年的高考作文題,是要求將《速度問題是一個政治問題》一文縮寫成500至600字的短文。文章提出,建設速度問題不僅是一個單純的經濟問題,還是一個政治問題,這就是改革開放之初,經濟建設起步時的現狀投影,折射了當時人們迫切希望國家走上正軌、渴望國家富強的信念。1983年的高考作文題是漫畫題,要求根據一幅題為“這里沒有水,再換個地方挖”的漫畫,寫一段說明文字,并自擬題目寫一篇議論文。此外,和改革開放這一主題關聯得比較緊密的還有1988年的命題作文《習慣》和1994年的命題作文《嘗試》,結合起來看,這幾道全國卷作文題都是從思想層面上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的觀念、意識,引導人們攻堅克難,求新求變。最近幾年的高考作文題也常見“改革”的身影。2011年全國新課標卷突出了“中國崛起”這個關鍵詞,材料指出:對于中國的巨大變化,其中最值得展示的突出變化又是什么呢?據《中國青年報》和新浪網對中國公眾的調查,得票率依次是“經濟成就”“國際影響”“民生改善”“科技水平”“城市化進程”“開放程度”。對于中國的這些變化,你有什么所見所聞所思所感?2016年全國新課標卷三體現了“創(chuàng)新”“競爭”“合作”這些改革開放弄潮兒的精神品質。材料指出:歷經幾年試驗,小羽在傳統(tǒng)工藝的基礎上推陳出新,研發(fā)出一種新式花茶并獲得專利??墒桥可a不久,大量假冒偽劣商品就充斥市場。小羽意識到,與其眼看著剛興起的產業(yè)這么快就走向衰敗,不如帶領大家一起先把市場做規(guī)范。于是,她將工藝流程公之于眾,還牽頭擬訂了地方標準,由當地有關部門發(fā)布推行。這些努力逐漸見效,新式花茶產業(yè)規(guī)模越來越大,小羽則集中精力率領團隊不斷創(chuàng)新,最終成為眾望所歸的致富帶頭人。2017年全國新課標卷一則涵蓋了改革開放的諸多成果。古人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人民村出租田地合同范本
- 農村院落租房合同范本
- 個人購買地皮合同范本
- 鄉(xiāng)鎮(zhèn)門面房購房合同范本
- 公司租地協(xié)議合同范本
- 企業(yè)招商加盟合同范本
- 出租水泥模具合同范本
- 北京市公寓出租合同范例
- 個人房屋托管合同范本
- 農村農民工勞動合同范本
- 戰(zhàn)救課件教學課件
- 2024年社區(qū)警務工作規(guī)范考試題庫
- 小學2024-2025?學年課程設置方案
- 高考英語語法專項訓練-代詞
- 小學六年級下冊南方版信息技術全冊教案
- 合肥長鑫存儲在線測評題2024
- HPV培訓課件教學課件
- 經銷商轉戶證明范文
- DB23T 3761-2024 建設工程對水文監(jiān)測影響評價報告編制規(guī)程
- 眼科常見病臨床診療思維與實習指導智慧樹知到答案2024年浙江大學
- 《動物病原微生物菌(毒)種保藏管理實施細則》等4個技術規(guī)范性文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