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教案_第1頁
高一地理教案_第2頁
高一地理教案_第3頁
高一地理教案_第4頁
高一地理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一地理必修1第一章行星地球

第一節(jié)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地月系

L太陽系]

其他行星系J>銀河系)

其他恒星系JL總星系

河外星系J

二、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行星

太陽系的九大行星距離太陽由近及遠的順序為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上星、天王星、海王星

三、存在生命的行星一一地球的特殊性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有:

(1)位置因素: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使地球表面有適于生命發(fā)生發(fā)展的溫度條件

(2)自身條件:

(A)地球本身體積和質量適中,保證了足夠的引力,有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

(B)地球上有液態(tài)水

教學目標(一):1.記住天體的概念

2.用簡表區(qū)分天體系統(tǒng)的不同級別

3.太陽系中的一顆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基本思路

?基本標念:.太

,業(yè)一?系

?類中

?型.的

.?天體間關系如何

教學目標(二):1.了解行星的主要特征

2..掌握地球上存在生物的環(huán)境和條件

基本,思路

???

大運動特征看

行皇????

..[6從落構步征看一

一?:聞展彳:°:一

后;小A強七從在太缸系中的位置看

存在生命的行星..

?、,從自身條件看

一、知識目標

1.了解宇宙的概念和宇宙的特點。

2.了解宇宙的主要組成物質、天體及其類型。

3.了解天體系統(tǒng)的結構,以及地球在天體系統(tǒng)中的位置。

4.理解地球上存在生物的原因。

二、能力目標

1.通過閱讀分析教材,使學生具有歸納整理知識、提取重點和找出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

自學能力。

2.通過閱讀圖片、畫圖和思考等活動,提高學生從圖中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德育目標

1.通過了解宇宙的物質組成,使學生樹立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正確的宇宙觀,并注意

識別和抵制偽科學。

2.通過了解天文學家探索宇宙的事例,激發(fā)學生愛科學和探索宇宙奧秘的精神。

人類認識的宇宙

【教學重點】①天體系統(tǒng)的層次;②理解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特殊行星的含義。

【教學手段】多媒體資料庫

【教學過程】

(引課)古訓曰:“上下四方曰宇,古往今來日宙”由此理解宇宙的含義,即體現(xiàn)時間

性——不斷運動和發(fā)展變化;空間性——各種形態(tài)的物質構成。

(總結板書)

一、宇宙

二、天體和天體系統(tǒng)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P3圖1.2思考)天體系統(tǒng)分為幾個級別?由大到小的排列順序

是什么?

(總結板書)

三、宇宙中的地球

1.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

(多媒體資料展示,并指導學生閱讀教材P4表格和圖像)從以下幾個方面引導學生思考討

論:地球與其他行星相比有哪些相似性?①質量、體積;②平均密度;③公轉、自傳周期;

④運動特征(即九大行星運動具有同向性、共面性和近圓性,這部分知識需要教師給與補充。)

通過比較可以發(fā)現(xiàn):地球無論是結構特點還是運動特點都與其他行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因

此說地球是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

(板書)2.太陽系中一顆特殊行星——目前唯一有生命物質存在的星球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查找資料并討論)火星與地球相比有許多相似的地方,以至于人

們始終懷疑在火星上可能有生命存在,但至今也沒有發(fā)現(xiàn)生命的痕跡,為什么火星沒有生命

物質而地球是目前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生命存在需要哪些條件?

(總結)通過以上對比討論,使學生明確,生命物質存在的條件有三個:①有適宜的溫

度;②有液態(tài)水;③有適量的適合生物呼吸的大氣。這三個條件是火星所不具備的,之所以

產(chǎn)生這三個條件的根本原因有兩個:地球與太陽的距離適中,因而有適宜的溫度和液態(tài)水:

地球的體積和質量適中,因而有適量的大氣。而這兩個根本原因對于火星來說,與地球有較

大差異,因此目前火星未發(fā)現(xiàn)有生命存在。

第一節(jié)人類認識的宇宙

一、宇宙

二、天體和天體系統(tǒng)

三、宇宙中的地球

1.太陽系中一顆普通行星

2.太陽系中一顆特殊行星——目前唯一有生命物質存在的星球

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活動目的】

1.認識到到地球只是一個很普通的行星,但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這顆行星是不可替代

的。

2.盡管人類的科學技術發(fā)展相當迅速,但遠遠沒有達到認識宇宙全部的地步,我們有無

數(shù)的天文之謎需要在未來逐漸揭開。

3.激發(fā)學生對于宇宙之謎進行探索和思考的興趣。我們并不期待在不遠的將來認識宇宙

的全部,但毫無疑問,人類將永遠執(zhí)著地去探索,去追尋宇宙的真諦。因為我們身邊的一切

都是一個美麗而精彩的星球的一部分,這個星球正實實在在地存在于茫茫的宇宙之中。

【活動步驟】

根據(jù)學校和當?shù)氐臈l件組織學生做以下探究活動:

1.帶領學生參觀天文館(注意帶上照相機和筆記本),讓學生搜集盡可能詳細的天文資

料。

2.組織觀看有關的天文科普錄像(如星際探尋、登陸火星、蒼穹尋奇、不明飛行物等)。

3.查閱相關歷史資料,了解人類宇宙認知的變化。如地心說、日心說等。了解一些天文

假說。

4.查閱資料,了解我國在天文學上取得的成就。如張衡、郭守敬等。

5.要求學生根據(jù)自己搜集的資料(參觀天文館、看錄像、查閱雜志書籍、瀏覽互聯(lián)網(wǎng)等。

寫一篇“我生活的宇宙”的論文。

6.組織學生對自己搜集的資料進行整理,辦一期地理板報。最好能體現(xiàn)最新的科技發(fā)展

對天文學研究的指導。

第二節(jié)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一、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對地理環(huán)境形成和變化的影響:

(1)直接:為地球提供光、熱資源,

(2)間接:維持地表溫度,是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運動和生物活動的主要動力。

2.對人類生產(chǎn)和生活的影響:是我們日常生產(chǎn)和生活的主要能量來源

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1、主要是指發(fā)生在太陽光球層的黑子、發(fā)生在太陽色球層的耀斑。活動周期大約為11

年。

2、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主要有:

(1)發(fā)射的電磁波進入地球電離層,使地球上無線電短波通信受到影響

(2)擾亂地球磁場,引起“磁暴”現(xiàn)象

(3)高能帶電粒子流高速沖進兩極地區(qū)的高空大氣,出現(xiàn)美麗的極光

(4)引發(fā)自然災害,如地震、水旱災害

教學目標(一):1.太陽輻射為地球提供能量

2.太陽活動影響地球

?..,*基本思路?

太陽輻射?..?

??????

??'???

里子

八、、-4

:H町,二?,*

,?要類型,

耀斑

太陽活動

對地球的影啊,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

學生自學材料

一.課前預習

要求:

1、通讀課文,能從組成成分、表面溫度、體積、質量等角度簡述太陽的概況

2、簡述太陽輻射的概念

3、討論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

4、查找資料舉例說明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重點)

5、簡述太陽大氣的結構

6、閱讀課文并歸納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7、查找資料舉例說明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重點)

課內補充材料

1、天文單位:太陽和地球的平均距離在天文學上稱做“天文單位”,這是一個重要的

數(shù)字,很多天文數(shù)字都是以它為基礎的。

2、太陽電磁波:自然界中的物體,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能量,太

陽電磁波包括x射線、Y射線、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它們的波長不同

,特性和作用也有很大的差異,太陽輻射光譜的范圍大約為0.16-4.0微米,輻射能量

強度按波長分布為可見光區(qū)(占50%),紅外區(qū)(占43%)和紫外區(qū)(占7%)。

3、大氣上界:由于大氣會對太陽輻射產(chǎn)生影響,為了排除大氣的影響,更好的說明

太陽輻射的緯度差異,我們就把測量地點放在地球大氣上界,課本P9圖1.8縱坐標就代表

在大氣上界,每平方米的面積匕在一年內所接受的太陽輻射能量的總和。

4、思考;

觀察中國太陽年輻射總量分布圖,為什么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分布規(guī)律和課本圖lo

8結論不符合,為什么?是什么原因影響的?

三.課外閱讀材料

太陽活動與地球、生物和人類

天體物理學家早就發(fā)現(xiàn),每隔11.2年,太陽的活動就出現(xiàn)--次高峰,太陽黑子達

到最大值。因此,在太陽活動的峰年,地球氣溫明顯升高,例如,1995年亞非拉夏季酷熱,

雖然有溫室效應的原因,太陽活動增強也是原因之一;在太陽活動的谷年,太陽輻射比峰年

要弱,地球的氣溫相對要低些。在我國,谷年附近常常出現(xiàn)南澇北旱,影響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六十

多年前,氣象學家竺可楨就研究過江淮洪水與太陽活動的關系。他在論文中指出,1931年

宜昌水文站每秒近6.5萬立方米的流量,同1909年和1887年的洪水相對應,間隔均為22

年。1954年和1975年的洪水,間隔也是22年??茖W家以此推算,認為20世紀的1998年

和21世紀的2020年,都是谷年期,江淮又會發(fā)大水。1998年,我國長江流域果然發(fā)生了

特大洪水,科學家們有的說是厄爾尼諾作怪,有的認為是長江上游森林植被遭破壞,但是,

太陽活動對大氣環(huán)流的影響也不能低估。

太陽的活動還會波及地球內部,使流體運動加劇。例如,1980年是太陽峰年,黑予

達154.6的最大值,當年3—5月,美國圣海倫斯火山連續(xù)三次爆發(fā),滾滾熔巖蕩平了山下

數(shù)十平方千米的土地,但肥沃的火山灰給美國公民帶來連續(xù)兒年的好收成。1991年6月,

菲律賓皮納圖博火山大爆發(fā),塵埃在天空久久不愿沉降,制造了一片片美麗的晚霞。兩座火

山爆發(fā)的間隔,恰好11年。太陽的電離輻射、紫外線、X射線等,對電磁波的吸收,會嚴

重影響人類的短波通訊。1989年太陽大磁暴,西半球的短波通信信號大為衰減,并中斷了

60次,其中有兩次長達12小時,使氣象衛(wèi)星中斷了發(fā)送云圖,軍事跟蹤目標消失,造成了

巨大的經(jīng)濟損失。

太陽活動與植物的生長發(fā)育呈正相關關系,太陽活動峰年多為農(nóng)業(yè)豐收年。1958年

是太陽活動極大年,中國的小麥大豐收,產(chǎn)量比I960—1965年要高出22%:1969年是太陽

第20個峰年,加拿大小麥總產(chǎn)比谷年期多出27%。樹木的生長也是這樣,在太陽活動極大

峰值年,年輪要比谷年寬許多,科學家統(tǒng)計了1936年以前印度北部發(fā)生的7次蝗災,發(fā)現(xiàn)

每次都在11年間隔的谷年期。鼠類的繁殖也有11年的高峰期,在谷年附近,鼠類王國總是

多子多孫。這說明,害蟲害獸成災,與太陽活動激烈程度呈負相關。太陽活動與地球生物生

長的關系,涉及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是制定農(nóng)業(yè)規(guī)劃和國民經(jīng)濟預算的重要參照。

【設計思想】

以高中地理新課標的精神為指導,全面準確把握教學內容的核心思想,采用新穎、恰

當、易于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積極性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全面深刻地掌握教學內容,培養(yǎng)學

生主動探究地理問題的能力。

【課標要求分析】

課標對本部分內容的要求是“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這其實是上一節(jié)內容的延伸,

是以太陽為案例,進一步說明宇宙環(huán)境對地球的影響。闡述太陽對地球的影響,主要是闡述

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與以往的教材不同的是,新課標太陽輻射

的能量來源與傳遞、太陽活動的原理及太陽的內部結構等不作具體的要求,甚至可以不涉及。

但必須把重點放在其對人類的影響上。為了說明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環(huán)境的影響,必

須明確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的主要特征和規(guī)律。并且,由于說到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

環(huán)境的影響實在太過廣泛,因此可以用舉例的方式進行闡述。

【學情分析】

學生學習本教材的基礎、能力、心理。(1)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狀況。(2)學

生存在的學習問題。(3)學生的學習需要和學習行為。

【教材分析】

本課結構明確,主要講述兩部分內容:一是太陽輻射與地球。主要包括太陽輻射的概

念、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太陽輻射的范圍、太陽輻射對地理環(huán)境形成和變化的影響以及對

人們生產(chǎn)和生活的影響。二是太陽活動與地球。著重介紹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以及太陽活動

對地球的影響。

1、知識與能力:

識記: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及其對地球環(huán)境和人們生產(chǎn)、生活的影響;太陽活動的類

型及對地球電離層、磁場和氣候的影響。

理解:理解太陽輻射的基本規(guī)律,太陽活動的特征。

運用: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各種類型的地理圖象,采用比較和綜合分析的思維方式,引導學生從時空

的角度歸納太陽輻射的緯度變化規(guī)律、時間變化規(guī)律和全球太陽輻射時空分布的特點。提高

學生觀察、分析問題的能力。

(2)通過從具體生活、生產(chǎn)實例的討論入手,分析太陽輻射、太陽活動對人類的影

響,培養(yǎng)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運用辨證的思想看待宇宙對地球的影響。從而形成科學的辨證的宇宙觀、世界

觀。

(2)激發(fā)學生探究關于太陽輻射、太陽活動的興趣,培養(yǎng)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

(3)通過觀察圖片,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陶冶學生的審美情操。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難點:太陽輻射影響地球大氣運動和水循環(huán):太陽活動對地球電離層和磁場的影響。

【教學策略與手段】

1、教學方法:采用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方式,課堂中充分突出學生的主

體地位,以小組討論、分組發(fā)言、扮演角色的方式解決問題、進行教學。

3、課前準備:

(1)學生課前查閱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的相關資料,交流討論,引起共鳴,激發(fā)學習興

趣。

(2)教師指導學生準備相關材料,收集學生課前搜索資料遇到的問題,通過設置問題解

決。

【教學過程】

(板書)太陽對地球的影響

在宇宙中,太陽是地球相依的非常重要的一顆恒星,它的光和熱是地球上人類賴以生存

和活動的源泉,即為地球提供能量,我們知道“萬物生長靠太陽”,太陽孕育了地球上的生

物。那么,太陽對地球產(chǎn)生了怎樣的影響呢?本節(jié)課我們主要從太陽輻射和太陽活動對地球

兩方面的影響來學習。

從組成成分,表面溫度,體積,質量等角度給我們簡述下太陽的概況。

板書一,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1,太陽概況

自然界中的物體,都以電磁波的形式時刻不停地向外傳送能量,太陽源源不斷的以電磁

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我們稱為太陽輻射,太陽電磁波包括X射線、Y射線、紅外線、

可見光、紫外線,它們的波長不同,特性和作用也有很大的差異。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集

中在可見光區(qū),他的能量是巨大的,據(jù)計算,每分鐘太陽輻射到達地球的能量相當于燃燒4

億噸煤產(chǎn)生的熱量。

太陽能量的來源

雖然太陽能量到達地球不過是他的22億分之一,但對地球的影響卻是不可估量的。

板書3,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板書a、太陽輻射是維持地表溫度,促進地球上的水,大氣,生物活動和變化的主要

動力,即是地理環(huán)境的動力來源,如大氣環(huán)流,洋流

b、太陽輻射能是我們日常生活和生產(chǎn)的能量來源

分析課本圖1.8圖1.9

補充大氣上界的概念

我國太陽年輻射總量分布不遵循這條規(guī)律,分析原因。

板書二、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板書1、太陽大氣的結構

板書2、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板書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耀斑爆發(fā)發(fā)射的電磁波影響無線電短波通訊帶電粒子流——磁暴、極光黑子

【板書設計】

一、太陽輻射與地球

1,太陽的概況

2,太陽輻射的概念

3,太陽輻射的能量來源

4,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影響

二、太陽活動與地球

1,太陽大氣的結構

2,太陽活動的主要類型

3,太陽活動對地球的影響

第三節(jié)地球的運動

一、比較自轉和公轉

運動速度

方向周期

形式角速度線速度

自西恒星日:23時56分4秒因緯度不同(從赤道向兩極

自轉15°/時(兩極點為0)

向東太陽日:24時遞減,極點為0)

自西一個回歸年,即365天5平均1°/天(近日點大,平均30km/秒(近日點大,

公轉

向東時48分46秒遠日點?。┻h日點?。?/p>

每年1月初地球公轉至近日點附近,地球公轉速度達到最大值;每年7月初地球公

轉至遠II點附近,地球公轉速度達到最小俏。

二、黃赤交角的地理意義

地球自轉的軌道平面為赤道平赤,公轉軌道平面為黃道平面,這兩個平面的夾角稱

為黃赤交角,其度數(shù)目前為23°26,它的存在使太陽直射點一年中不斷移動,移動的

范圍是北回歸線和南回歸線之間。如該交角為0°則太陽直射點永遠直射赤道。

三、晝夜更替現(xiàn)象

地球是不發(fā)光也不透明的球體,所以在同一時間,太陽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

向著太陽的是白天,背著太陽的是黑夜。晝夜的分界線稱為晨昏線;即將從黑夜進入白

天的晝夜界線為晨線。

由于地球不停的自轉,晝夜也就不斷的交替。

四、地球上產(chǎn)生地方時的原因

地球自西向東自轉,在同一緯度,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要比偏西的先看到日出,

這樣時間就有了早遲之分。相對位置偏東的地點,總比相對位置偏西的地點時間要另一

些。

同一-時刻,不同經(jīng)度的地方具有不同的地方時。經(jīng)度每隔15度地方時刻相差L小時。

五、區(qū)時

為使用方便,全球共劃分出紅個時區(qū),我國統(tǒng)一使用東8區(qū)的區(qū)時,即12()。卜:0寸間。

六、地轉偏向力

地轉偏向力對地表水平運動物體的方向會產(chǎn)生影響:在地轉偏向力的影響之下,地表

水平運動的物體:在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不偏轉。

七、四季更替

四季更替的成因:全球除赤道外,同緯度地區(qū),晝夜長短和正午太陽高度隨季節(jié)的

變化而變化,太陽輻射也隨季節(jié)變化呈現(xiàn)有規(guī)律的變化,形成了四季。

①晝夜長短的變化

北半球:夏半年,晝長夜短,越向北晝越長[規(guī)律:①太陽直射點在哪個半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哪個半球晝長,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晝短夜長,越向北晝越短|晝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

北極圈以北出現(xiàn)極夜現(xiàn)象晝夜平分

南半球:與北半球相反

②正午太陽高度的變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

隨緯度的變化《夏至日:由23°26'N向南北降低F由太陽直射點向南北方向降

-J

冬至日:由23°26'S向南北降低

33°26'N以北在夏至日達到最大值

隨季節(jié)的變化[23°26'S以南在冬至日達到最大值

離直射點越近高度越大

IjW北回歸線之間每年有兩次直射

地方向地

球周期球

自速度公

轉轉

L

意義

地理

交角

黃赤

移動

南北

點的

直射

太陽

線圈確

特殊緯

高度

太陽

正午

長短

晝夜

極圜)

線、

(回歸

年變

的周

變化

季節(jié)

和五

四季

教學目

理解

期。

向、周

念、方

的概

運動

公轉

轉和

球自

解地

生了

使學

動,

學活

的教

形式

各種

通過

使學

程,

展過

的發(fā)

地觀

類天

顧人

過回

義。通

的含

劃分

帶的

和五

原因

替的

的更

、四季

交替

晝夜

。

展的

步發(fā)

深逐

淺入

、由

到遠

由近

識是

的認

自然

類對

解人

生理

,空

能力

觀察

學生

培養(yǎng)

動,

究活

項探

與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