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引學生誦讀古詩詞_第1頁
巧引學生誦讀古詩詞_第2頁
巧引學生誦讀古詩詞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巧引學生誦讀古詩詞

中國是詩詞的國度,古詩詞是我國古典文學的精華,也是學校生語文學習的一個重要內容。全日制《義務訓練新課程標準》要求同學必背的古詩文有61篇,其中古詩詞40篇,可以看出古詩詞在學校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

作為語文老師,應當引導同學感悟古詩詞的靈秀之美,徜徉在古詩詞的美麗意境中,培育同學學習古詩詞的愛好,受到經(jīng)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文化修養(yǎng),激發(fā)對祖國的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之情。然而,這些都離不開對古詩詞的大量誦讀,只有在反復的誦讀中才能更好地領悟古詩詞的美。

一、在誦讀中觀賞古詩詞的美

誦讀之于語文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要想培育同學對于古詩詞的學習愛好,激發(fā)同學對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喜愛之情,受到經(jīng)典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不斷提高漢語言文化修養(yǎng),離不開對古詩詞的大量誦讀。只有在反復的誦讀中才能更好地領悟古詩詞的美。

(一)讀出古詩詞的語言美

首先要在誦讀中體會古詩詞語言的音樂美。原始詩歌是原始人類在勞動過程中,為協(xié)調勞動節(jié)奏和激發(fā)勞動熱忱而創(chuàng)作演唱的。后來的詩,即便不唱,誦讀起來也瑯瑯上口,鏗鏘有致,自然而然地產(chǎn)生樂感,讓人感受到動聽順暢的音韻美、勻稱和諧的節(jié)奏美。節(jié)奏劃分各不相同,古詩詞的語言就表現(xiàn)出一種疏密相間、緩急交替、整齊均勻的節(jié)奏美。老師要指導同學反復誦讀,讀出古詩詞的形,讀出古詩詞的神,讀出古詩詞的味。

(二)讀出古詩詞的畫面美

蘇軾在評論唐代大詩人、畫家王維的《藍田煙雨圖》時說:“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笨梢娫娕c畫是有共同點的??梢哉f,“詩是無形的畫,畫是有形的詩”。詩與畫之所以能夠相通,是由于兩者有某些共同的審美特性,如詩與畫都具有顏色美、結構美、韻律美、意境美等。因此,唐宋很多聞名詩人的詩句,經(jīng)常被人選作繪畫的題材。在誦讀中應當充分調動同學的想象力,利用課文插圖、簡筆畫、多媒體課件等還原再現(xiàn)古詩詞的畫面美,讓同學在賞心悅目中感受古詩詞的美,進而達成誦讀的目標。

(三)讀出古詩詞的意境美

“有境界自成高格”,意境是美學思想中的一個重要范疇。意,指的立意,即思想、情感;境,指所描繪的環(huán)境,包括自然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所謂意境,是藝術家的審美體驗、情趣、抱負與經(jīng)過提煉、加工后的生活圖景融為一體而形成的一種藝術境界。走入古詩詞的意境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之所在。已經(jīng)被運用的方法有:利用語言描述、角色置換、音樂渲染、音像結合的課件等創(chuàng)設情境,在情境中讓同學理解古詩,觀賞古詩。另外,我還要強調充分發(fā)揮同學的主體作用,在對詩詞、時代背景充分了解的狀況下,讓同學自由誦讀,在誦讀中慢慢感悟。通過誦讀,喚起同學的審美體驗,調動同學的情感積累,使之“披文入神,情動辭發(fā)”。

(四)讀出古詩詞的哲理美

第一是了解詩詞中的情與理。不少古詩詞往往通過抒情而言志,情中有理,理中含情。其次是了解古詩詞的形與神。哲理詩中形與神的關系,就是藝術形象與哲理的關系。哲理是藝術形象的靈魂,而藝術形象則是哲理的軀殼。哲理總是因形而生,借形以寓,因此,老師應啟發(fā)同學在誦讀中由形悟神,探究詩中的意蘊,理解詩詞的哲理美。

二、在誦讀古詩詞中培育同學美的情感

(一)讀出悲憫情懷

作家曹文軒在《小說門》一書中曾說:“進入這個具有劇烈現(xiàn)代性的時代后,人們遺忘和反叛歷史的心理日益加重,在每時每刻去親近新東西的同時,將過去的一切幾乎都廢棄掉了,悲憫情懷就正在被廢棄掉?!泵献铀f的“側隱之心,人皆有之”也可以看作悲憫的情懷。

我們有必要在今日來重提悲憫情懷,我們教材中的古詩文作品中也多有體現(xiàn),比如白居易在看到貧婦人抱子拾穗時在《觀刈麥》中發(fā)出了“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利祿三百石,歲晏有余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的慨嘆,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深切憐憫;再如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表達出對天下寒士的憐憫。這種憐憫心或者說悲憫情懷在今日依舊沒有過時。

(二)讀出愛國深情

杜甫雖“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心中猶念“戎馬關山北”,于是“憑軒涕泗流”;陸游在僵臥孤村時,“尚思為國戍輪臺”;辛棄疾“醉里”依舊“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文天祥在臨刑前發(fā)出“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言。

于漪老師在他的《往事依戀》一文中曾經(jīng)寫道:國文老師教古文喜愛大聲朗誦。記得一次教辛棄疾的詞《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老師在朗誦時頭與肩膀左右搖擺著,真是悲歌慷慨,我們這些做同學的,愛國情懷油然而生。此后我每次登上滿眼風光的北固樓,望著滾滾長江水,回顧千古興亡事,總是感慨萬端,愛國的情懷憑借一首古詩便生成了。在對古詩詞的誦讀中,愛國的種子便靜靜地在同學的心中埋下了。

(三)讀出深度親情

蘇軾作《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時為密州太守,政治上很不得志,與其弟子由已六七年不見,但以此篇盼望從共賞明月中互致安慰,離別之慨可以從兄弟友愛中獲得補償。更犯難能珍貴的是,詞人并不拘泥于個人的一時得失,而是在詞的末尾發(fā)出“但愿人長期,千里共嬋娟”的美妙祝福,表現(xiàn)出曠達的胸懷和樂觀的情致。

(四)讀出樂觀樂觀

中學課文中的古詩文,大多是寫在逆境中的遭受和對人生的態(tài)度,多為壯志難酬、懷才不遇,但劉禹錫的《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常理,奏出了強者之音。再聯(lián)系他的《陋室銘》,可見他在被貶后依舊淡定從容,寵辱不驚。

對這些詩句反復誦讀,將之牢記在心,對于那些遇到挫折就苦痛得不能自拔的同學很有訓練意義。

三、實行切實可行的措施引導同學誦讀

(一)正確引導同學誦讀古詩詞

孟子云:“頌其詩,讀其書,不知其人,可乎?”強調的是同學在誦讀詩詞時要了解詩人的生平,了解得越深刻對詩歌的理解越有關心。同學對詩詞有了很深的理解,也就有了誦讀的愛好。所以在平常的教學中,教者可以利用課后或課堂時間,用講小故事或爭論的方式來了解。

比如我在教學坡的《水調歌頭》時,要求同學對坡一生的際遇、政治抱負以及寫這首詞時的心境作一番了解,然后以小故事或爭論的方式為我們呈現(xiàn)出來。讓大家用一種輕松開心的心態(tài)來接受這些小學問,然后引導同學把這些學問運用到對詩詞的理解上。理解了詩詞,那么誦讀起來也就簡單,也就歡樂了。

(二)創(chuàng)設誦讀古詩詞的情境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詩詞最初都是配樂來傳唱的,雖然我們現(xiàn)在不會再去演唱,但是詩詞的韻律還是存在的,并且詩詞的韻律和詩詞所表達的情感也是相通的。所以在初學詩詞時,老師應范讀或用錄音的方式讓同學體悟詩詞的韻律和節(jié)奏,直至同學能抑揚頓挫地讀出詩詞。比如讀杜甫的《絕句》要用輕松自由的語氣;陸游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要用哀思傷感的語氣誦讀。在條件允許的狀況下,我一般會在課前預備配樂,讓同學在音樂的提示下進行誦讀,同學在這種樂觀歡樂的狀態(tài)下自然會誦讀出詩歌的情感,把握了詩詞的情感,那么理解詩詞也就簡單了。

引導同學建立一個誦讀的平臺,讓同學展露誦讀的才華。這也是激發(fā)同學歡樂誦讀的重要途徑之一。一方面,我常常利用早讀或者晚讀時間組織同學誦讀古詩詞,然后利用活動課的時間進行誦讀競賽。方法是:確定競賽的時間和地點;確定競賽的詩詞篇目;制定評比規(guī)章;同學和老師共同合作擔當評委;可以用兩人比較閱讀的方式來激發(fā)同學誦讀。例如,我利用課前幾分鐘時間讓同桌兩人比較閱讀,看誰讀得好,以此來鼓舞同學誦讀。另外一方面,我也常常鼓舞同學參與校級或市級組織的古詩詞誦讀競賽。同學通過競賽,從中收獲喜悅,自然能激發(fā)誦讀的愛好,有了愛好也就有了誦讀樂觀性,自然能培育同學形成良好的誦讀習慣,也就會增加古詩詞教學的效果。

(三)建立樂觀有效的誦讀評價機制

“新課標”指出要鼓舞同學多誦讀,在實踐中增加積累,進展預感,加深體驗和領悟。所以我在培育同學的誦讀愛好時,建立了有效的誦讀評價機制,從多方面去評價同學的誦讀狀況,并賜予肯定的嘉獎。比如說可以在班級中評出誦讀之星,以此來激勵同學誦讀古詩詞。

誦讀可以關心同學理解詩詞內容,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