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文憶江南的教學設計范文_第1頁
課文憶江南的教學設計范文_第2頁
課文憶江南的教學設計范文_第3頁
課文憶江南的教學設計范文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文憶江南的教學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1、熟悉5個字,會寫6個字。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課文。

3、了解詞的內容,由《憶江南》體會江南春景之美和對祖國山河的贊美、喜愛之情;由《清平樂》感受鄉(xiāng)村田園生活的安適閑適以及對農村生活的喜愛和憧憬之情。

4、查找有關資料,閱讀有關詞作,激發(fā)同學學習詞的愛好。

教學重點:通過語言文字,感悟江南春天與鄉(xiāng)村田園生活的奇妙意境,使同學受到美的熏陶。

教學難點:理解這兩首詞的意思,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并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教學時數: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詩詞對比,導入課題。

1、出示詩歌,同學自由讀議。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高鼎《村居》)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曉景〉》)

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江南春》)

這些詩句都是寫什么的?(江南春景)

2、江南春景之美,是歷代文人騷客所吟唱歌詠的,今日,我們學習一首寫江南春景的詞,題目是《憶江南》。(板書課題)出示文本,讀一讀,比較詩詞有什么不同。

3、簡介詞及詞牌名。

詞是我國古代詩歌的一種,可以配上樂曲唱歌。詞的句子有長有短,因此又叫“長短句”。詞有各種不同的詞牌,比如:“憶江南”“漁歌子”。我們本節(jié)課將要學習的這首詞,詞牌名原是“謝秋娘”,自從白居易用“憶江南”為題填了三首詞之后,詞牌名就由“謝秋娘”變成“憶江南”了。

二、檢查預習,了解學情。

通過課前預習,你了解了哪些有關本文的學問?(同學參照搜集的資料進行溝通,老師適當補充。)

1、簡介:白居易,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他的詩大多反映中唐社會生活的重大問題,著重描寫現實的黑暗和人民的苦痛,其中敘事長詩《長恨歌》《琵琶行》最為聞名。白居易還是詞創(chuàng)作的有力推動者,《憶江南》《浪淘沙》《花非花》《長相思》諸小令,為文人詞進展開拓了道路。

2、朗讀狀況:留意“諳”讀作ān;最終一句讀出反問的語氣。

3、詩意理解。(同學依據預習狀況自由說。)

4、提出不懂的問題。(能解決的相互解決,不能解決的問題老師簡要板書,留待課中解決。)

三、朗讀感悟,理解詞意。

1、再讀課文,小組爭論。

帶著以上問題,分組讀課文,小組內進行爭論。

2、在同學匯報的基礎上,進一步引導探究。

(1)江南好

結合以前學過的有關江南春景的詩詞想象:一個“好”字,包含了哪些江南的春景?(鶯歌燕舞、綠柳紅花……)可以換成什么字?(“美”“妙”……)好不好?為什么?從這個“好”字,你能體會到什么感情?(贊美、憧憬)

這正是憶江南的緣由。

(2)風景舊曾諳

諳:熟識。這兒風景之好并不是傳聞,而是親身體驗、親身感受的。

白居易曾擔當杭州刺史、蘇州刺史,青年時期,他也曾漫游江南,旅居蘇杭,他對江南有著相當的了解。當他因病卸任蘇州刺史,回到洛陽后十二年,即六十七歲時,寫下了包括本首詞在內的三首《憶江南》,可見江南勝景在他的心目中留有深刻印象。

(3)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

寫江南好,重點寫了什么?(江花、江水)運用了什么方法?(比較:紅勝火;比方:綠如藍)

這種異色相襯的描寫手法,在大詩人杜甫的詩里也可以見到,例: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4)能不憶江南?

這是個什么句子?(反問句)再讀體會這句話表達了什么感情?(身在洛陽的對江南春色的無限贊美和懷念,把讀者也帶入了無限遐想之中。)把反問句改為陳述句。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江南真美呀,那兒的風景我曾經特別熟識:太陽升起,江邊的野花比火還紅艷,春天來了,江水碧綠見底,猶如藍草一般。這能不讓我回憶起江南嗎?

4、指導背誦。

(1)再讀體會。

(2)依據詩意想象畫面。

四、閱讀拓展,深化賞析。

白居易的《憶江南》從寫成流傳至今,已是一千多年,而且還將始終為后人吟詠贊頌,那么這寥寥數語為何能成為千古佳句流芳百世呢?下面我們一起來觀賞這三首《憶江南》。

投影出示:

1、江南好,風景舊曾諳: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能不憶江南?

2、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3、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同學反復讀,老師作簡要介紹。

板書設計:

憶江南

白居易

江南好江花紅勝火

能不憶江南?

江水綠如藍

其次課時

一、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詞是我國古代絢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每首詞仿佛就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畫,一曲委婉悅耳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這節(jié)課我們又將學習南宋最負盛名的宏大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清平樂

村居》,連續(xù)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魅力。(板書課題)

二、初讀,整體感知。

《清平樂

村居》這首詞寫的是什么呢?

1、自讀。請同學們自己反復讀讀課文,想一想,這首詞描寫了什么地方什么樣的情景?

(1)同學說,引出“村居”。

(2)同學結合課前查找的資料簡介作品及。

(3)老師補充:辛棄疾是我國宋代聞名的愛國詩人,一生主見北伐抗金,惋惜受到反對派的排斥,得不到朝廷重用,晚年隱居在江西信州(今日的江西上饒地區(qū)),在這期間他寫了很多舒適安逸的田園詩詞,我們今日學的這首詞就是其中之一?!扒迤綐贰笔窃~牌名,這首詞還有一個題目就是“村居”,即鄉(xiāng)村農家居住的地方。

2、聽讀。我們來聽聽錄音朗讀,然后仿照錄音朗讀。

3、同學再練讀。

4、指名讀。留意“媚、媼、剝”三個字的讀音。

5、自由練讀課文,要求是讀準字音,通順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個小記號。

6、檢查同學自讀狀況。

(1)指名讀,男女生賽讀,齊讀。

(2)出示字詞卡,指名認讀。疾、茅、檐、雞籠、剝、蓮蓬

(3)寫字指導:“茅”字不要掉了最終一筆“撇”;“蓬”字是上下結構,不要寫成半包圍結構。

三、細讀,理解詞意。

同學們,詞和詩一樣,語言非常精練。我們要想理解這首詞講了什么意思,必需得弄明白每個字、詞的意思,并綻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詞所描繪的情境,體會的感情。

1、自學思索。

2、爭論上片。

(1)出示: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茅檐:茅屋的屋檐。

“茅檐”“溪上”“青青草”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江南農村的特有景色:一所矮小的茅草房屋,緊靠著一條流水淙淙、清亮照人的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青草。)

(2)出示: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fā)誰家翁媼?

醉:被這舒適美麗的自然環(huán)境所沉醉。

吳音:吳地的方言即南方鄉(xiāng)音。

相媚好:聽到用吳地方言對話的聲音,倍感親切動聽。(誰在說話?翁媼:分別指老年男子、老年婦女。想象:他們會聊些什么呢?)

這里又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