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布線施工規(guī)范_第1頁
綜合布線施工規(guī)范_第2頁
綜合布線施工規(guī)范_第3頁
綜合布線施工規(guī)范_第4頁
綜合布線施工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布線施工規(guī)范

綜合布線系統(tǒng)是一種用于建筑物或樓宇內的傳輸網絡,旨在連接語音、通信、數(shù)據(jù)交換設備和其他信息管理系統(tǒng),并使這些設備與外部通信網絡連接。該系統(tǒng)由許多部件組成,包括傳輸介質、連接器、插座、插頭、適配器和電氣保護措施等,這些部件構成了各種子系統(tǒng)。目前,該系統(tǒng)被劃分為六個子系統(tǒng),包括工作區(qū)子系統(tǒng)、水平干線子系統(tǒng)、管理間子系統(tǒng)、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建筑群子系統(tǒng)和設備間子系統(tǒng)。1.1線纜的布放1.1.1水平干線子系統(tǒng)的管道要求:水平子系統(tǒng)纜線應采用在吊頂、墻體內穿管或者設置金屬密封線槽及電纜橋架方式敷設。如果線纜在地面布放,應根據(jù)環(huán)境選用地板下線槽、防靜電地板等布線方式。1.1.2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的管道要求:垂直干線子系統(tǒng)通道有三種方式:穿樓板電纜孔、管槽和電纜豎井。一般采用電纜豎井方式,且電纜豎井的位置應上下對齊。電纜孔方式通常用一根或數(shù)根外徑63-102mm的金屬管預埋在樓板內,管高出地面25-50mm,也可直接在樓板上預留一個大小適當?shù)拈L方形孔洞。管道敷設方式包括明管和暗管。1.1.3建筑群子系統(tǒng)的管道要求:建筑群子系統(tǒng)之間的線纜宜采用地下管道或電纜溝敷設方式,并應符合相關規(guī)定要求。1.1.4線纜布放要求:線纜的規(guī)格應與設計相符,敷設方式和布放間距也應與設計相符。線纜布放應自然平直,不得產生扭絞、打圈接頭等現(xiàn)象,不應受外力擠壓或損傷。線纜兩端應貼有標簽,標簽字跡清晰、正確,標簽應選用不易損壞的材料。線纜布放應留有余量,以防變更。雙絞線纜預留長度在工作區(qū)為10cm,設備間為3-5m;光纜布放路由宜盤留,預留長度為3-5m,有特殊要求的按設計要求。線纜應遠離高溫和電磁干擾的場所。線纜間的最小間距應符合如下要求:電源線、綜合布線系統(tǒng)線纜應分隔布放,平行敷設時間距在30cm以上。對于有保密要求的工程,信號線、電力線、接地線的間距應符合相應的保密規(guī)定,對于有保密要求的線纜宜采取獨立的金屬管或金屬線槽敷設。屏蔽電纜的屏蔽層端到端應保持完好的導通性。預埋線槽和暗管敷設應符合以下規(guī)定:敷設線槽和暗管的兩端宜用標志標出編號內容。B、預埋線槽應采用金屬線槽,截面利用率應在30%至50%之間。C、敷設暗管時,建議使用鋼管或PVC管。當布放大對數(shù)主干線纜或4芯以上光纜時,管徑利用率應為50%。如果暗管布放4對雙絞線纜或4芯以下光纜,則管道的截面利用率應為30%。(10)設置線纜橋架和線槽時應遵守以下規(guī)定:A、在密封線槽內布放線纜時,應盡量保持順直,避免交叉,并在線纜金屬線槽部位和轉彎處進行固定。B、當在線纜橋架內垂直敷設線纜時,應在線纜的上端每隔1.5m處固定在橋架的支架上;而在水平敷設時,則應在線纜的首、尾、轉彎及每間隔5至10m處進行固定。C、在水平、垂直橋架中敷設線纜時,應對線纜進行綁扎。雙絞線纜、光纜及其他線纜應根據(jù)線纜類別、數(shù)量等分束綁扎。綁扎間距不宜大于1.5m,間距應均勻,不宜綁扎過緊或者線纜收到擠壓。1.2水平子系統(tǒng)的施工措施1.2.1預埋地面金屬線槽(1)預埋線槽應單層設置。當線槽長度超過30m或者線槽路由交叉、轉彎時,建議設置過線盒,以便布放線纜和維修。(2)過線盒的蓋子應能開啟,并與地面齊平。同時,盒蓋處應具有防塵和防水功能。(3)過線盒和接線盒的蓋子應具有抗壓能力。(4)當從金屬線槽至信息插座模塊接線盒間或金屬線槽與金屬鋼管之間相連接時,建議采用金屬軟管敷設線纜。但金屬軟管連接長度不應超過1.2m。1.2.2預埋暗管(1)預埋在墻體中間的暗管的最大管外徑不應超過50mm。樓板中暗管的最大管外徑不宜超過25mm。而室外管道進入進駐無的最大管外徑不應超過100mm。(2)直接布管每30m處應設置過線盒裝置。(3)暗管的轉彎角度應大于90度。在路徑上每個暗管的轉彎角不得多于2個,并且不應有S彎出現(xiàn)。當有轉彎的管道長度超過20m時,應設置過線盒裝置。而當有2個彎時,長度不超過15m時,應設置過線盒。(4)暗管內應安置牽引線或拉線。(5)當金屬管明敷時,在距接線盒300mm處或彎頭處兩邊或每3m處,應采用管卡固定。1.2.3線纜橋架和線槽(1)線纜橋架底部應高于地面2.2m及以上。頂部距建筑物樓板不應小于300mm。與梁及其他障礙物交叉處間的距離不宜小于50mm。(2)線纜橋架水平敷設時,支撐間距應在1.5至3m之間。而垂直敷設時,固定在建筑物構體上的間距不宜超過2m。距地1.8m以下部分應加金屬蓋板保護,或采用金屬走線柜包封,但門應可以開啟。(3)金屬線槽敷設時,在下列情況下應設置支架或吊架:-線槽接頭處;-每間距3m處。1.線槽的布放線槽的布放應離開線槽兩端出口0.5m處,并在轉彎處進行布放。塑料線槽槽底固定點間距一般為1m。當橋架和線槽穿過防火墻體或樓板時,線纜布放完成后應采取防火封堵措施。2.網絡地板的施工網絡地板的線槽蓋板應可開啟,主線槽的寬度宜在200-400mm左右,支線槽寬度不宜小于70mm。地板與線槽蓋板應抗壓、抗沖擊和阻燃。當網絡地板具備防靜電功能時,地板整體應接地。3.防靜電架空地板的施工在架空活動地板下敷設線纜時,地板內凈高因為150-300mm,若空調采用下送風方式則地板內凈高應為300-500mm。4.垂直子系統(tǒng)的施工線纜不得布放在電梯或供水、供氣、供暖管道豎井中,也不應布放在強電豎井中。電信間、設備間、進線間之間垂直通道應連通。5.線纜終接的規(guī)范要求線纜終接前,必須核對線纜標識內容是否正確。線纜中間不應有接頭。線纜終接處必須牢固,接觸良好。雙絞線纜與連接器件應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