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一種大眾化的歷史敘述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98ab38bfd7ef0fc120efc20000660/08198ab38bfd7ef0fc120efc200006601.gif)
![《老照片》:一種大眾化的歷史敘述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98ab38bfd7ef0fc120efc20000660/08198ab38bfd7ef0fc120efc200006602.gif)
![《老照片》:一種大眾化的歷史敘述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98ab38bfd7ef0fc120efc20000660/08198ab38bfd7ef0fc120efc200006603.gif)
![《老照片》:一種大眾化的歷史敘述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98ab38bfd7ef0fc120efc20000660/08198ab38bfd7ef0fc120efc200006604.gif)
![《老照片》:一種大眾化的歷史敘述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8198ab38bfd7ef0fc120efc20000660/08198ab38bfd7ef0fc120efc2000066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老照片》:一種大眾化的歷史敘述
在90年代后半期的中國,山東畫報出版社的《老照片》的出版是一個非常引人矚目的文化現(xiàn)象。它不僅帶動了一批"老照片"出版物(如"老城市"、"老漫畫"、"北大老照片"等)的出籠與熱銷,而且引發(fā)了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全國電視、報刊等媒體的廣泛關注與回應,共同形成了一個如火如荼的世紀末"懷舊"風潮。
應該說,這股懷舊風潮并非始自"老照片",早在《老照片》1996年底誕生之前的1992年,一個由一盤歌曲磁帶所命名的"紅太陽"熱就風靡了全國。它以對革命歌曲的翻唱、影視劇中的調侃語言和全國各地隨處可見的汽車駕駛室里的領袖掛像為主要指征,表明了中國人對剛剛過去不久的一個時代的懷念。然而這時的"懷念"顯然與1996年《老照片》問世時的"懷舊"有所不同。"懷念"主要是情感上的相思,"紅太陽"熱中的那一幅幅領袖畫像似乎是被當作神靈來供奉的,那一首首經過重新配器的革命歌曲則是被作為一種理想的符號用以撫今追昔的,均流溢著蒼涼的挽歌情調。王朔式的調侃語言雖然充滿了惡作劇般的嘲弄、譏笑與破壞性,但由于它缺乏建構性,因而在"頑主"們對往昔的念念不忘的詛咒和嘲弄中,泛起的依然是一種眷顧過去的情感碎片。"懷舊"則是更多理性的反芻和更多建構性的嘗試。當我們徜徉在《老照片》的歷史回廊中時,以往的躁動、焦慮、慷慨激昂已經回復平靜,對歷史的重新認識,以平和、冷靜、沉思乃至生活化、日常化的格調呈現(xiàn)出來,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平民情懷和指向未來的哲學思考。《老照片》曾在第17輯里增加了一個"多維視焦"的小欄目,圍繞著一幅"文革"時的"斗私批修"會場的照片,集中刊發(fā)了一組反思"私"與"公"的關系的文章,提出了"私"是一種權利,尊重私權就是尊重人權的論斷。深入的理論分析和真切樸實的個人敘述,使這一歷史現(xiàn)象成為警示今天和未來的明鏡。而且,在這一輯的"書末感言"中,編者們明確打出了"以照片呈現(xiàn)歷史,復以文字反思歷史"的旗幟。這種反思性無疑使得《老照片》擺脫了純粹的情感眷戀,而具有了新的歷史深度和探索價值。
然而,這一切并不能遮蔽《老照片》作為一個通俗性文本的性質。它回溯歷史的特別視角,以及集中了各種時尚特點的文本配方程式幾乎吸引了當時全方位各階層的讀者。它的前3輯問世后均達到了30萬冊的發(fā)行量,這種在中國圖書市場普遍疲軟的情況下出現(xiàn)的銷量奇跡,幾乎可以作為一個明證,從一個方面來印證《老照片》的大眾性。當然,《老照片》的通俗性或大眾性不是由銷量所決定的,決定性的因素在于《老照片》的文本本身。
《老照片》從第1輯到第20輯,長久不變的欄目有這樣幾個:"舊事重溫"、"故時風物"、"秘聞片影"、"名人一瞬"、"私人像簿"、"凝望集"、"事件寫真"、"逝鴻片羽"等。按照其責任編輯馮克力先生的解釋,"舊事重溫"是"就歷史上的某個事件、某種現(xiàn)象或某種時尚,且憶且感,以溫故知新";"故時風物"則追蹤"讓人追懷"的"舊時的景物民情","突現(xiàn)懷舊的基調";"私人像簿""意在為私人化的歷史敘述開辟一方園地";"秘聞片影""通過照片披露歷史上鮮為人知的故事"。馮先生雖然沒有對其它幾個欄目做解釋,但文如其名,不是對昔時名人的追憶,就是對某一歷史事件的聚焦、還原,以及對只鱗片爪的歷史碎片的捕捉等。這些欄目,自然無一例外地是在訴說"歷史",但是歷史的內容卻與我們以往的概念不同。
細致分析一下上述欄目設置,以及每一輯里每一個欄目下的圖片與文章,我們會發(fā)現(xiàn)《老照片》里明顯地滲透著90年代的諸般流行文化趣味。
首先是歷史取材與紀實風格。在20世紀末的中國,一方面,歷史題材幾乎是一個長盛不衰的熱點,《三國演義》類的各種歷史正劇,和《宰相劉羅鍋》式的歷史"戲說"劇,在影視屏幕上大肆招搖,歷史的確成了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另一方面,《九一八大案紀實》、人物傳記等紀實類作品在市場上也大行其道,一直戰(zhàn)績不俗?!独险掌芬云鋵懻娴睦险掌媸?,無疑集中了這兩種流行取向的優(yōu)長,又分別避免了二者的短缺。因為照片正如一個外國歷史學家所說的那樣,"具有作為根據或證據的特殊價值",它的似乎是天經地義、毋庸置疑的客觀性與真實性,自動清除了覆蓋在歷史事實上的層層迷障,重現(xiàn)了歷史清新、淳厚的"原汁原味",如此怎能不令人眼睛一亮、如獲至寶呢?然而,僅此是不夠的,否則山東畫報出版社前此出版的大型《圖片中國百年史》,也應該產生《老照片》的市場效應。事實上不是如此?!独险掌烦晒Φ拿卦E在于它的編者們不僅明白老照片的歷史紀實優(yōu)長,還明白老照片要"有意思","有趣味"。這里的"意思"和"趣味"意味深長,它意味著一種新的審視歷史的眼光,一種新的歷史圖景的選擇與編排。而這種"審視"、"選擇"和"編排",表明《老照片》的歷史紀實在本質上是解釋性的,是對歷史的新的闡釋。
正因如此,1949年10月24日夜的那一場由于指揮失誤慘遭失利、致使9000名官兵及船工陣亡、被俘的解放軍跨海攻擊金門島之役,才得以公諸于世,尤其是少數(shù)被俘到臺灣,后來回到大陸又遭不公正對待的官兵的經歷,令人唏噓不已;也才有張志新那些在共和國的陽光下載歌載舞、微笑滿面的照片與她被捕后所遭受的同樣是共和國的酷刑的對照,尤其是當文章將張志新的經歷與秋瑾的遭遇進行對比,表明張志新死得更慘、更飽受折磨時,一種深入骨髓的疼痛感不能不震撼讀者的心;而對1948年國民黨統(tǒng)治下的中央研究院人文組的院士和1955年新中國的科學院哲學社會科學部學部委員名單的細分縷析的比較,也使我們感受到了一種新的對兩種政治體制的更加合乎歷史事實的評價……這些陌生的事件、沉重的思索,像一道道閃電,刷新了人們的歷史視野,撕開了原本遮蓋嚴密的"正史"的天空,透出了消解權威的新的聲音和氣息。然而,《老照片》顯然不想在這條路徑上走得太遠,當它將那些沉重的話題與思索局限在僅僅從一場戰(zhàn)役、一個人的遭遇、一份名單等一些"歷史的下腳料"、"偉大中的淺薄者"中溢出,并且淺嘗輒止時,一種舉重若輕的從容、典雅與平和,很大程度上已然將這種新的歷史闡釋轉化成了"秘聞片影"式的奇聞軼事,使人們能夠去"輕松地體味滄桑"。而這恰恰是《老照片》作為大眾文本的規(guī)定性。
其次是名人展示與私人化敘述。《老照片》里的"名人一瞬"、"私人像簿"欄目,總讓人想起當時盛行一時的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jié)目里的"東方之子"和"生活空間"欄目。它們或者以精英者的"濃縮人生精華",或者以平民化的"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既滿足了全社會的讀者關注名人、渴望了解名人的生活的愿望,又以對個人生活的貼近而贏得了廣泛的同情與共鳴。因此,名人與百姓,這兩個在媒體上看似界限分明的人物群落,其實"被看"的視角是同一的,即平民性。
名人本身就是一種資源,既具有文化價值,又具有商業(yè)價值。尤其是歷史上的名人展示,由于時間距離自然形成的文化積淀,使它遠勝過時下被許多人斥為無聊、低劣的"追星"的娛樂新聞,無形中會吸引相當大一批知識性讀者。而當那些已成定論的歷史名人與其鮮為人知的歷史內幕或私人生活結合起來時,其大眾趣味無疑會得到極大的開發(fā),賣點也就勃然叢生。于是,在"名人一瞬"欄目里,我們看到了蔣介石與他那鮮為人知的第二位妻子陳潔如,看到了被清廷"開缺回籍養(yǎng)疴"后隱居在河南安陽垣上村、伺機東山再起的袁世凱,還看到了文化史上的兩位巨人羅振玉與王國維,胡適與蔣介石的友誼,先后自殺身亡的昔日電影明星艾霞和阮玲玉,著名漢學家費正清及其好友梁思成、林徽因,當"銘賢學校"校長時的孔祥熙和宋靄齡,重賞馬江敗將的李鴻章,流放新疆的皇帝載瀾,以及古巴民族英雄切·格瓦拉等?!独险掌返钠渌麢谀坷镆不祀s著一些名人的記述,如"私人像簿"中就有不少由親屬寫的名人風采,如《我的母親--董竹君》、《錢學森回國》、《拜訪"保爾"夫人》等。"凝望集"里也有關于梅蘭芳、戴高樂、弘一大師、毛澤東與潘光旦、張志新、劉少奇與江青等的圖文。之所以不厭其煩地羅列這許多篇目,一方面是為了見出名人展示在《老照片》圖文數(shù)量上的比重之大,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讓我們對《老照片》中的"名人錄"有一個整體印象。顯而易見,這個"名人錄"決不是"東方之子"的名錄,也非歷史教科書上的名人薈萃,它的構成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駁雜性。無論政治派別,也無論歷史定義,只要能再現(xiàn)名人的本真面目,能有生動的細節(jié)和歷史的原汁原味,就都可以入選這個名人錄。這個"入選"名人的標準本身無疑已經對習見了正史的人們形成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再加上名人們大都無法進入國家正史的各色人生,和圖文呈現(xiàn)出來的新的認知視角,于是,名人展示在這里直通向歷史的背面,呈現(xiàn)出了精彩的人生圖景和復雜的人生況味,既引發(fā)人的獵奇心理,又令讀者觀之感之嘆之,產生強勁的閱讀快感。
私人化敘述在《老照片》問世的時候早已經是90年代中國的一股潮流,陳染、林白、海男等一批女性作家,以郁達夫式的獨白直指個人生活的最貼己處,其女性的性征與私人生活的自曝性敘述,既成就了一種創(chuàng)作先鋒,也構成了一幅被廣為觀看的流行文化風景。于是在1995年,中國的女性文學寫作空前的繁榮起來,許多女作家都出了長篇小說,報刊雜志的稿約應接不暇。難道是中國的女性文學真的發(fā)達了嗎?當然不是,發(fā)達的只是那個"私"字,尤其是女性的"私"字。《老照片》的編者們顯然是極敏銳、迅捷地承接了女性私人化寫作的流脈,和《東方時空》"生活空間"的平民情懷,以"私人像簿"的形式傳達出對"私人化的歷史敘述"的關切和實施。然而,照相術傳入中國后的百余年,是中國民族經歷血雨腥風、苦難深重的百余年,在連年的戰(zhàn)爭中,在一場場觸及人的靈魂與肉體的政治運動中,有多少人能保留哪怕是一張純粹私人性生活的留影。因而,一張張普通家庭的"全家福",一幅幅父親、母親、兄弟姐妹和親朋好友的小照,真切之余,"擺拍"的痕跡也令人怵目驚心。"文革"中捧著"紅寶書"的農村小腳老太太,解放初上海慶祝公私合營的工商業(yè)者們臉上的微笑,一二十年代照相館里唇齒緊閉、面無表情的家人合影等,無不是少有生活的氣息,更多時代的色彩?!独险掌返闹腔壑幵谟?,它用文字完成了關于照片上那個時代的私人化敘述,使我們進入了一個個個性的空間。否則,那"憶苦思甜"的內幕,犯了"說實話罪"的記者的遭際,和被遣散各地多年后短暫重逢時韋君宜一家人笑容下的悲情與苦澀,可能永遠就消失在了歷史的塵煙中,而那是一筆多么生動、豐富和寶貴的歷史財富呀!《老照片》的編者雖然"對于個人的命運、對于私人化的敘述傾注了更多的關注,給予了較多的篇幅"的目的,是出于下列考慮:"一張照片、一段往事,雖然敘說的只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經歷,看似微不足道,但同時卻于不經意間折射出了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的歷史",但圖片與文字的編排卻無形中形成了一種公共空間與私人空間的比照,公共話語與私人話語的交流,從而構造了一個富有語義張力的思考空間,卻是顯明的。這何嘗不是90年代中國私人化寫作的實質性訴求呢?《老照片》不過更直觀、更鮮明、也更生動地表達了這種訴求。
再次是歷史的時尚與日常生活化。在凝望《日常生活里的紅軍戰(zhàn)士》、《紅軍戰(zhàn)士演出舞蹈》等圖片時,紅軍的歷史在我們面前翻開了新的一頁,紅軍的生活在我們面前展開了一個另類空間。這個空間是日常的、生活化的,充滿了親切的人情味和生活趣味的?!独险掌返膱D片里,有相當多的一部分是描述歷史上人們的日常生活片斷的。從近代的剃發(fā)、蓄發(fā)、剪辮,到不同時期不同地方的流行服飾;從舊式的婚禮到大都市的"上海小姐",乃至舊上海的娼妓、妓女的營業(yè)執(zhí)照;從北平天橋的市井見聞,到早期的南京路風貌,和1958年的臺北街頭的"滅蠅"活報劇宣傳;從30年代的女子健美運動,到美國流行歌星"貓王"穿軍裝和接受入伍體檢的照片;從"文革"時知青自娛自樂的"卡拉OK",到瓊瑤編織的愛情美夢;還有上海灘的華人公園、尋歡作樂的駐日美軍等等。這些在今天幾乎可以被視作大眾文化的經典時尚元素的日常、娛樂生活的碎片,在《老照片》里以"故時風物"的名目出現(xiàn),不僅風韻猶存,而且平添了幾許悠遠的神秘,像一扇扇窗,令我們只能窺其"一斑",不得"全部",而那"全部"又曾經是怎樣的鮮活與豐富呢?
社會生活的時尚與日?;?,是世界進入現(xiàn)代尤其是后現(xiàn)代社會的產物,在20世紀80年代以前的中國當然無從存在。但與此同時,有兩種現(xiàn)象卻又是我們所無法忽視的。一個是在解放前的上海、香港等大都市里,確實存在過相當發(fā)達的商業(yè)文化,日常生活的時尚化、審美化成為某些人群的追求。這對于全中國乃至全上海的民眾來說,當然是局部的;另一個是無論何時何地,總有一個社會的中心趨勢,這個中心趨勢影響到人們的日常生活,就會產生當時當?shù)氐牧餍腥の?。這無疑不是現(xiàn)代或后現(xiàn)代意義上的"時尚"。這兩種現(xiàn)象由于不具備敘事的"宏大性",而只能星星點點地散落在歷史長廊的角落里,但它們被有心的《老照片》的編者們撿拾起來,按照90年代中國社會的時尚趣味加以編排,就創(chuàng)造了一種新的富有當代色彩的大眾生活的"歷史"。它為今日的大眾所定做,自然會得到今日大眾的青睞。
最后是它的圖、文話語。在西方文化發(fā)生"圖像轉向"、進入"讀圖時代"的大趨勢下,開放的90年代的中國文化,由于視覺傳媒的迅猛發(fā)展也旋即被裹挾進去,視像以前所未有的規(guī)模和頻率沖擊著人們的眼睛,觀看行為迅速成為比閱讀活動更具影響力的接受姿態(tài)?!独险掌讽槕诉@股大潮,以老照片為契機,直入潮頭頂端?!独险掌返膱D片印刷的精美程度一直居同類圖書之先,而且?guī)缀跞疾捎煤诎谆蛏钭厣{,它們與內頁的米黃色膠版紙相互映襯,使整本書呈現(xiàn)出一種滄桑、厚重同時溫馨、家常的格調,好像每一個家庭都免不了要珍藏幾本的發(fā)了黃的舊相冊?!独险掌返膱D片大都是一些被正史所埋沒的"下腳料",正因為曾被埋沒,它的神秘、稀有、原汁原味才被時間腌制得如此濃釅醇厚??催^《老照片》的讀者一定難以忘記當年初次捧起它時那種強烈的撲鼻而來的新鮮氣息,就像剛剛改革開放時涌進內地的港臺歌曲對習慣了語錄歌、革命進行曲的人們所形成的強大的聽覺沖擊力一樣,人們爭相趨撲的情形可想而知。
然而,《老照片》的編者顯然更有遠慮。他們要出的不是畫冊,而是一種"文章須圍繞照片撰寫"的"圖文"書,套用聞一多的話來說,就是讓文章與照片"結婚"后產生的新的"寧馨兒"。在這里,照片與文章分別成為一種獨立的話語,而后兩種話語相互輝映、融合,構成一個新的語義空間。這個由《老照片》所發(fā)現(xiàn)和展示的表達空間,在其文中確實表現(xiàn)出了強勁的藝術張力。設想一下,《張志新殉難24年祭》一文,如果沒有張志新照片中的"笑",與文章中所描述的她的經歷的"慘"的對應,沒有將她的犧牲與秋瑾的就義相比較,就絕不會有現(xiàn)在那種令人撕心裂肺的震撼力。同樣,如果僅僅看到馬中行與唐達成在照片中的欣喜面容,而沒有文章里馬中行對他們40年夫妻生活所經受的苦難的講述的映襯,世態(tài)的滄桑、人生的況味和情感的氤氳不知要淡去多少……提高"照片的獨立話語"地位,"以照片呈現(xiàn)歷史,復以文字反思歷史",編者們的這種明確意圖,的確使《老照片》這套圖文書表現(xiàn)出了一種全新的圖書樣式,既使抽象的歷史敘述有了一個生動、穩(wěn)定、不容篡改、無法替代的形象和場景的依托,同時又使已經定型的歷史形象和場景由于文字的生發(fā)而拓展出更為廣闊的語境與思維空間。由此,愿意看圖、想從中獵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單獨招生機電類試題(附參考答案)
- 2025年薄厚睡袋行業(yè)深度研究分析報告
- CR設備市場分析報告
- 中國船舶視頻監(jiān)控系統(tǒng)行業(yè)市場調查研究及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垃圾處理設備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如皋鋰電池回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食鹽儲備庫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中國耐黃變木器漆項目投資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原油加工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3-2029年中國安徽省智慧交通行業(yè)市場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咨詢報告
- TSGD7002-2023-壓力管道元件型式試驗規(guī)則
- 2022版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整體解讀課件
- 教師讀書分享《給教師的建議》課件
- 人民警察紀律條令試卷含答案
- 新能源技術(第二版)完整版課件(全)
- JJG646-2006移液器檢定規(guī)程-(高清現(xiàn)行)
- 課程改革與學前教育發(fā)展研究
- 普通昆蟲學-實驗指導
- 中職對口升學養(yǎng)殖專業(yè)獸醫(yī)基礎習題集判斷題詳解
- 2022年最新小升初個人簡歷
- 初中物理各單元思維導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