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常識
中國現(xiàn)當代文學史上重要作家
1、【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魯迅是筆名,浙江紹興人。偉大的文學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新文學運動的偉大旗手。他的作品對中國人民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他曾留學日本,后棄醫(yī)從文,意在改變國民精神。他曾在北大、北女師大任教。1927年起定居上海,完成了由民主主義者向無產階級革命戰(zhàn)士的偉大轉變。魯迅一生著、譯近1000萬字,其中雜文集17本、小說集3部、散文和散文詩集各1部。先后選入教材的有:小說《社戲》、《故鄉(xiāng)》、《孔乙己》、《藥》、《祝?!?、《阿Q正傳》;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藤野先生》;雜文《記念劉和珍君》、《為了忘卻的記念》、《“友邦驚詫”論》、《論雷峰塔的倒掉》、《吶喊自序》、《拿來主義》、《文學和出汗》、《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燈下漫筆》(節(jié)選)等。2、【周作人】(1884—1967)浙江紹興人,現(xiàn)代散文家,“文學研究會”發(fā)起人之一,五四運動時期提倡“人的文學”,30年代和林語堂一起倡導“閑適幽默”小品,著有《自己的園地》、《中國新文學的源流》等。3、胡適】(1891—1962)字適之,安徽績溪人。現(xiàn)代作家、學者。早年留學美國,回國后任北大教授,五四初期反對文言文,提倡白話文,是新文化運動的著名人物,影響很大。曾在古代文學史、哲學史方面做過一些開創(chuàng)性工作。主要作品有《胡適文存》。4、【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開貞,沫若是筆名,四川樂山人?,F(xiàn)代作家、詩人、戲劇家、歷史學家和古文字學家。曾留學日本,后棄醫(yī)從文,回國后組織“創(chuàng)造社”,開展革命文藝運動。大革命失敗后流亡日本,致力于中國古代史研究。新中國成立后歷任文聯(lián)主席、中科院院長、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其著作極為豐富,主要詩集有《女神》、《星空》,主要劇作有《屈原》、《虎符》等。另有小說、散文、評論、學術專著等。詩歌《天上的街市》、歷史劇《屈原》(節(jié)選)以及《〈魯迅詩稿〉序》被選入教材。5、毛澤東】(1893—1976)字潤之,湖南湘潭人。中國共產黨的偉大領袖,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締造者。青年時代就投身革命,是中國共產黨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他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勝利。在長期的革命生涯中,他集政治家、軍事家、哲學家和詩人于一身,撰寫了大量的政論著作、軍事著作和哲學著作,并創(chuàng)作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章詞作。選入教材的有《紀念白求恩》、《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農村調查序言》、《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黨八股》和詞作《沁園春·雪》、《沁園春·長沙》、《水調歌頭·游泳》等。6、【許地山】(1893—1941)原籍福建,生于臺灣,現(xiàn)代作家,“文學研究會”發(fā)起人之一,著有《空山靈雨》,還編有《中國道教史》(上)、《印度文學》、《大藏經索引》等。選入教材的有《落花生》。7、【葉圣陶】(1894—1988)原名葉紹鈞,江蘇蘇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拔膶W研究會”發(fā)起人之一,長期在商務印書館和開明書店任編輯,編過《小說月報》和《中學生》等刊物,并從事創(chuàng)作工作。代表作為長篇小說《倪煥之》,批判了“教育萬能”的錯誤思想。被選入教材的有《蘇州園林》、《景泰藍的制作》和小說《夜》。8、【馮友蘭】(1895—1990)字芝生,河南唐河人。著名的哲學家、哲學史家、教育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學文科哲學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哲學博士。回國后,曾在中山大學、燕京大學、清華大學等校任教授。曾任中國科學院學部委員。馮友蘭教授曾以“三史(《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中國哲學史新編》)釋今古,六書(《新理學》、
《新事論》、《新世訓》、《新原人》、《新原道》、《新知言》)紀貞元”,總結了自己一生的學術成就。他繼承和闡發(fā)了程朱理學的傳統(tǒng),建立了自己獨特的哲學思想體系,成為一代哲學宗師。主要論著收入《三松堂全集》。散文《人生的境界》入選教材。9、【林語堂】(1895—1976)福建龍溪人。著名作家、學者。早年留學美國、德國。提倡小品文創(chuàng)作。著有長篇小說《京華煙云》等。10、【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鴻,字雁冰,茅盾是筆名,浙江桐鄉(xiāng)人?,F(xiàn)代著名作家、文學評論家?!拔膶W研究會”的發(fā)起人之一,積極開展革命文藝運動,在魯迅及其作品研究方面有開創(chuàng)性貢獻。代表作有長篇小說《子夜》,短篇小說《林家鋪子》,農村三部曲《春蠶》、《秋收》、《殘冬》和《蝕》三部曲(《幻滅》、《動搖》、《追求》)等。先后選入教材的有:《自傳》,散文《白楊禮贊》、《風景談》,評論《談〈水滸〉的人物和結構》。茅盾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先驅者之一,是我國革命文藝的奠基人之一。11、【郁達夫】(1896—1945)名文,字達夫,浙江富陽人,現(xiàn)代作家。曾留學日本,歸國后與郭沫若等組織了創(chuàng)造社。1945年在印尼被日本憲兵殺害。小說大多帶有“自敘傳”性質。代表作有小說《沉淪》、《春風沉醉的晚上》等。散文《故都的秋》被選入教材。12、【徐志摩】(1896—1931)筆名詩哲、南湖等,浙江海寧人。新月派詩人。曾留學美國、英國,回國后先后在北京大學、南京中央大學任教。主要作品有《志摩的詩》、《翡冷翠的一夜》。《再別康橋》入選教材。13、【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原名自華,號秋實,祖籍浙江紹興,生于江蘇東?!,F(xiàn)代作家、學者、民主戰(zhàn)士。曾留學英國,是“文學研究會”成員,長期在清華大學任教,從事創(chuàng)作與學術研究,最后成為一名堅強的民主戰(zhàn)士。其著作共26種,約200萬字。散文名篇《背影》、《春》、《綠》、《荷塘月色》、《威尼斯》被選入教材。14、【聞一多】(1899—1946)原名家曄,筆名一多,湖北浠水人?,F(xiàn)代詩人、學者、民主戰(zhàn)士。前期新月派代表和新格律詩理論的奠基者。曾留學美國,歸國后歷任青島大學、清華大學教授??箲?zhàn)勝利后,英勇投入愛國民主運動,被國民黨特務暗殺。詩集《紅燭》、《死水》表現(xiàn)了濃烈的愛國主義情思。15、【老舍】(1899—1966)原名舒慶春,字舍予,老舍是筆名,滿族,出生于北京的一個普通滿族家庭。1905年到一家改良私塾讀書,1913年考入北京師范學校。1918年畢業(yè)后任小學校長,兼國民學校校長。1922年到天津南開學校中學部任國文教員。1923年發(fā)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小鈴兒》(《南開季刊》1923第2、3期合刊)。后回京任教,1924年赴英國,任倫敦大學東方學院華語講師。期間創(chuàng)作了追憶國內生活的長篇小說《老張的哲學》、《趙子曰》、《二馬》。這些小說都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以“看戲”的態(tài)度來旁觀北京的眾生像,文筆輕松活潑、幽默詼諧。1929年回國途中滯留新加坡任國文教員。1930年至1937年,老舍先后在齊魯大學、山東大學任教,課余堅持小說創(chuàng)作。期間寫出了《大明湖》、《貓城記》、《離婚》、《駱駝祥子》等長、中篇小說,還有《趕集》等短篇小說集。在揭示市民階層的人情世態(tài)、精神弱點的同時,加強了社會批判的力度。抗戰(zhàn)爆發(fā)后,在武漢、重慶任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xié)會常務理事、總務組長。為了抗日宣傳,寫下了許多通俗作品,并開始創(chuàng)作長篇小說《四世同堂》。1946年應邀去美國講學,寫了長篇小說《鼓書藝人》,并完成了長篇巨著《四世同堂》,這是一部結構謹嚴、氣勢磅礴、包含感情的民族抗爭史。建國后,歷任政務院文教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民政府委員、政協(xié)常委。當選為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北京市文聯(lián)主席等。以滿腔熱情投入到新的生活中,用新的方法創(chuàng)作符合時代的新作品,寫了一些流于表面的文章。同時也創(chuàng)作了話劇《龍須溝》、《西望長安》、《茶館》等和長篇小說正紅旗下。其中《茶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作品,充分展現(xiàn)了他“語言大師”的實力,用一字半語就寫活一個人物,更流露了作為一個旗人對北京滿族遺老遺少的復雜情緒。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藝術家”稱號?!拔母铩遍_始不久,作家因不能忍受身心雙重壓力而自殺身亡?!稘系亩臁?、《小麻雀》、《在
烈日和暴雨下》、《茶館》(節(jié)選)被選入教材。16、【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筆名冰心,福建長樂人?,F(xiàn)代女作家、翻譯家、兒童文學家。五四時期開始創(chuàng)作,曾參加“文學研究會”。小說詩文中,“愛”是主旋律。是當時最有影響的女作家之一。1923年在美國留學時寫了書信體散文集《寄小讀者》,解放后開始寫《再寄小讀者》和《三寄小讀者》。散文《小橘燈》和《〈自然·生活·哲理〉序》被選入教材。17、【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現(xiàn)代戲劇家、電影藝術家。曾留學日本,回國后,積極投身革命文藝運動,創(chuàng)作了許多劇本。主要劇作有《上海屋檐下》、《法西斯細菌》等,并改編了《春蠶》、《祝?!贰ⅰ读旨忆佔印返?。著名報告文學《包身工》被選入教材。18、【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湖南鳳凰人?,F(xiàn)代作家、文物學家。1926年起先后在《晨報副鐫》、《現(xiàn)代評論》、《文學》等刊物上發(fā)表作品。其創(chuàng)作中影響較大的是鄉(xiāng)土小說,主要表現(xiàn)士兵、船夫和湘西少數(shù)民族的生活,謳歌下層人民的淳厚性格以及人情美和風俗美。代表作有中篇小說《邊城》、《長河》,散文集《湘行散記》等?!哆叧恰罚ü?jié)選)被選入教材。19、【巴金】(1904—2005)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筆名還有王文慧、歐陽鏡蓉、余一、黃樹輝等。原籍浙江嘉興,出生于四川成都。1918年入成都青年會的英文補習學校,1920年考入成都外國語專業(yè)學校。在學期間,接受“五四”新文化洗禮,并深受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響,這構成了他前期創(chuàng)作的底色。1927年至1928年在法國留學,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1929年《滅亡》的發(fā)表并引起轟動,使他正式走上了文學創(chuàng)作道路。此后20年,他創(chuàng)作、翻譯了大量深受青年喜愛的作品。1949年以后,歷任中國文聯(lián)常務委員、副主席,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上海市文聯(lián)和作協(xié)上海分會主席?!拔母铩敝惺芷群?,1973年自“干?!被厣虾!,F(xiàn)任中國作協(xié)主席、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他的作品經歷了幾個變化,30年代發(fā)表的長篇小說“愛情三部曲”《霧》、《雨》、《電》,“激流三部曲”《家》、《春》、《秋》,以激烈的情感噴發(fā)傾吐對不合理社會的痛恨和對理想社會的執(zhí)著追求。而后對現(xiàn)實有了更深層的認識,開始關注小人物的生存悲劇,發(fā)表了《寒夜》、《憩園》等感情更蘊藉、思想更深刻的作品,為后來的批評界更為推崇。50年代開始從小說創(chuàng)作逐漸轉向散文創(chuàng)作,跟隨政府號召寫新題材、新主題,寫出了不少遵命文學,喪失本來的藝術個性,但也有像《納粹殺人工廠――奧斯威辛》這樣在當時獨具一格的報告文學集。經歷“文革”后,思想又有了新的認識,感情更內斂,一部拷問自我和現(xiàn)代中國知識分子靈魂的《隨想錄》閃爍著一個歷經苦難的世紀老人的智慧和人格的光芒,該作1989年獲全國優(yōu)秀散文(集)、雜文(集)榮譽獎。一生堅持人道主義的追求,常年臥病在床卻筆耕不輟,近年仍繼續(xù)他的“隨想系列”的創(chuàng)作。享有廣泛的國際聲譽。1982年獲意大利“但丁國際獎”.1983年獲法國“榮譽軍團勛章”.1990年獲蘇聯(lián)“人民友誼勛章”,日本“福岡亞洲文化獎特別獎”.20、【丁玲】(1904—1986)現(xiàn)代女作家,原名蔣冰之,湖南澧縣人。主要著作有《莎菲女士的日記》、《太陽照在桑干河上》。1951年《太陽照在桑干河上》獲斯大林文學獎。21、【呂叔湘】(1904—1998)中國語言學家。江蘇丹陽人。曾留學英國牛津大學和倫敦大學。歷任云南大學、金陵大學、清華大學等校教授。1952年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工作,是我國近代漢語語法研究的創(chuàng)始人,同時在語言文字的應用和語文知識普及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呂叔湘文集》6卷傳世?!墩Z言的變化》入選教材。22、【臧克家】(1905—2004)現(xiàn)代詩人,山東諸城人,主要著作有詩集《烙印》,小說集《掛紅》,文藝論文集《在文藝學習的道路上》。短詩《有的人》被廣為傳誦。23、【趙樹理】(1906—1970)
山西沁水人?,F(xiàn)代作家。早年即從事通俗文學的創(chuàng)作。40年代先后發(fā)表《小二黑結婚》、《李有才板話》、《李家莊的變遷》等作品,影響很大。代表作《李有才板話》的節(jié)選《老楊同志》被選入教材。24、【張?zhí)煲怼浚?906—1985)湖南湘鄉(xiāng)人,現(xiàn)代作家??箲?zhàn)初寫《速寫三篇》,揭露抗戰(zhàn)中的陰暗面。主要作品還有《華威先生》等。25、【吳晗】(1909—1969)原名吳春晗,字辰伯,浙江義烏人。著名歷史學家、雜文作家。曾與聞一多一起積極參加愛國民主運動,是著名的民主戰(zhàn)士。解放后歷任清華大學歷史系主任、文學院院長及北京市副市長的等職。致力于歷史研究幾十年,著作頗多,是著名的明史研究專家。代表作有《朱元璋傳》、京劇劇本《海瑞罷官》?!墩劰菤狻芬晃谋贿x入教材。26、【曹禺】(1910—1996)原名萬家寶,字小石。原籍湖北潛江,生于天津。1923年入南開中學,是南開新劇團的活躍分子。1926年發(fā)表沒有引起注意的處女作《今宵酒醒何處》(中篇小說)。1929年升入南開大學,次年轉入清華大學西洋文學系。在此期間,完成了他第一部多幕話劇劇本《雷雨》(《文學季刊》1934年1卷3期),復雜的戲劇沖突和卓越的藝術魅力立刻引起轟動。大學畢業(yè)后入清華研究院深造,后因故輟學,開始教育活動,先后在保定中學、天津河北女子師范、上海復旦大學、南京國立戲劇??茖W校等處任教。在《雷雨》之后,他又創(chuàng)作了《日出》、《原野》等多部影響巨大的話劇劇本,確立了其中國現(xiàn)代話劇大師的地位??箲?zhàn)期間,在重慶參加文化界抗敵活動,寫了《蛻變》、《北京人》等作品,并改編巴金的《家》,都獲得了廣泛好評。1946年應邀赴美國講學,同年底回國。1947年在上海市立實驗戲劇學校任教,在上海文華影業(yè)公司工作。1949年參加全國第一次文代會,當選為第一屆中國文聯(lián)常委,后任中央戲劇學院副院長。1950年任北京人民藝術劇院院長。建國后,積極參與黨領導的各項文藝運動,寫過一些迎合政策的散文,收入《迎春集》。1954年創(chuàng)作反映知識分子改造的多幕話劇《明朗的天》,在全國第一屆話劇觀摩演出中獲劇本一等獎。1960年完成號召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歷史劇《膽劍篇》(與梅阡、于是之合作)?!拔母铩敝惺艿經_擊,在人藝門房工作。1978年完成受周恩來委托的描寫民族團結的歷史劇《王昭君》,在慶祝建國三十周年獻禮演出中獲戲劇創(chuàng)作一等獎。27、【錢鐘書】(1910—1998)字默存,號槐聚,江蘇無錫人?,F(xiàn)代作家、著名學者。他博學多能,學貫中西,曾任西南聯(lián)大、暨南大學、清華大學教授。有散文集《寫在人生邊上》,短篇小說集《人·獸·鬼》,長篇小說《圍城》,文論及詩文評論《談藝錄》和《宋詩選注》、《管錐編》、《七綴集》等。散文《讀〈伊索寓言〉》入選教材。28、【孫犁】(1913—2002)原名孫樹勛,河北安平人?,F(xiàn)代作家。曾當過職員和小學教師。30年代到延安魯藝,發(fā)表了《荷花淀》、《蘆花蕩》等優(yōu)秀短篇小說。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風云初記》、中篇小說《鐵木前傳》,一些散文集、論文集。小說《荷花淀》、評論《好的語言與壞的語言》、散文《黃鸝》被選入教材。29、【徐遲】(1914—1996)原名徐高壽,浙江吳興人?,F(xiàn)代詩人、報告文學家??箲?zhàn)以前即開始詩歌、小說創(chuàng)作。代表作有詩集《共和國的歌》、特寫集《我們這時代的人》、報告文學集《哥德巴赫猜想》等。游記散文《黃山記》被選入教材。30、【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早年受過深厚的國學教育,精通諸子百家、經史子集。小說渾樸自然、清淡委婉,具有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較有影響的作品有《大淖記事》、《受戒》等?!逗膶W》選入教材。31、【賀敬之】(1924—)山東嶧縣人?,F(xiàn)代詩人??箲?zhàn)時期開始詩歌和散文創(chuàng)作。曾在延安魯藝學習,和丁毅等集體創(chuàng)作了大型歌劇《白毛女》。《回延安》、《放聲歌唱》、《雷鋒之歌》、《西去列車的窗口》等是膾炙人口的詩作。被選入教材的有詩《回延安》、《桂林山水歌》,歌劇《白毛女》(節(jié)選)。32、【金庸】(1924—)原名查良鏞,筆名林歡。浙江海寧人。當代香港武俠小說家,北京大學特聘教授。曾任《大公報》記者,1950年代開始創(chuàng)作新派武俠小說,主要作品有《書劍恩仇錄》、《笑傲江湖》、《射雕英雄傳》、《神雕俠侶》、《倚
天屠龍記》、《天龍八部》、《鹿鼎記》等。其作品情節(jié)曲折生動,富有浪漫色彩和象征意味,深受廣大讀者的歡迎,并多次被改編為電影和電視劇。33、【王蒙】(1934—)曾用筆名陽雨。原籍河北南皮,出生于北京。1940年入北京師范學校附屬小學。1945年入私立平民中學學習,中學時代與共產黨地下黨員接觸,受到影響。建國后,擔任青年團干部,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1953年著手寫長篇處女作《青春萬歲》,并于1956年9月定稿,但因“反右斗爭”被禁止出版,直到二十多年后來得以出版。1955年發(fā)表第一篇小說《小豆兒》,1956年以一篇“干預生活”的作品《組織部新來的青年人》而引起轟動,1957年因這篇小說獲罪被劃右派。1958-1962年在北京郊區(qū)勞動。1962年曾到北京師范學校任教,同年發(fā)表了《眼睛》、《夜雨》等小說。1963年赴邊疆思想改造,舉家遷至新疆伊犁。曾在那里任漢語翻譯。1978年調回作協(xié)北京分會,重新發(fā)表小說,1979年平反。1983至1986年任《人民文學》主編。1986年當選中共中央委員,任中國作協(xié)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同年6月任文化部部長,1990年卸任。文革后撰寫了大量作品,出版小說集《深的湖》、《冬雨》、《木箱深處的紫綢花服》、《在伊犁》、《星球奇遇記》、《我又夢見了你》、《堅硬的稀粥》等,長篇小說《青春萬歲》、《活動變人形》、《戀愛的季節(jié)》、《失戀的季節(jié)》、《躊躇的季節(jié)》等,評論集《漫話小說創(chuàng)作》及《王蒙、王干談話錄》、《紅樓啟示錄》等。其中《最寶貴的》、《悠悠寸草心》、《春之聲》、《蝴蝶》、《相見時難》等先后獲全國優(yōu)秀短、中篇小說獎。有廣泛的國際聲譽,曾獲得意大利的蒙德羅文學獎和日本創(chuàng)作學會的“和平文化獎”等。他的創(chuàng)作一直求變求新,經常領風氣之先。34、【劉紹棠】(1936—1997)北京通縣人。當代作家。他的小說語言清新純樸,鄉(xiāng)土氣息濃郁。成名作是短篇小說《青枝綠葉》。《蒲柳人家》、《蛾眉》獲全國優(yōu)秀中短篇小說獎。散文《榆錢飯》被選入教材。35、【張賢亮】(1936—)江蘇盱眙人。當代作家。曾被打成右派長期下放西北地區(qū)勞動。著名作品有短篇小說《靈與肉》、《肖爾布拉克》,中篇小說《龍種》、《綠化樹》、《河的子孫》,長篇小說《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36、【張潔】(1937—)原籍遼寧,生于北京。當代女作家。短篇小說《從森林里來的孩子》、《誰生活得更美好》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中篇小說《綠化樹》獲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短篇小說《愛,是不能忘記的》的發(fā)表,震撼當代文壇。長篇小說《沉重的翅膀》獲茅盾文學獎,其散文也別具一格?!锻谒j菜》一文被選入教材。37、【瓊瑤】(1938—)原名陳喆,祖籍湖南衡陽,生于四川成都。當代臺灣女作家。9歲在上?!洞蠊珗蟆钒l(fā)表處女作。移居臺北出版小說《窗外》,從此登上文壇。以寫言情小說著稱,先后出版了《在水一方》、《幾度夕陽紅》、《庭院深深》、《心有千千結》、《還珠格格》等40多部中篇小說,其中不少被改編成電影或電視劇。38、【蔣子龍】(1941—)河北滄縣人,當代作家。小說《喬廠長上任記》在1979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評選中名列前茅。中篇小說《開拓者》、《赤橙黃綠青藍紫》、《陰錯陽差》等也深受讀者歡迎。39、【馮驥才】(1942—)原籍浙江慈溪,生于天津。1961年天津塘沽第一中學畢業(yè)后,入選天津市籃球隊。同年因傷轉入天津書畫社從事美術工作。1974年調天津工藝美術工人大學任國畫教師。期間創(chuàng)作長篇歷史小說《義和拳》(與李定興合作)(人民文學出版社1977年初版)。1978年調天津作協(xié)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后歷任天津市文聯(lián)副主席、作協(xié)天津分會副主席、全國政協(xié)委員、天津市文聯(lián)主席、中國文聯(lián)副主席、民進中央副主席等職。出版的作品有小說集《鋪花的歧路》、《??!》、《雕花煙斗》、《愛之上》、《霧中人》、《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等。其中《雕花煙斗》獲1979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栋?!》、《神鞭》分獲第一、第三屆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散文集《珍珠鳥》獲新時期全國優(yōu)秀散文(集)獎。早期寫作感應時代傷痕、反思的潮流,以人性的變異來揭示歷史、社會問題,帶有批判性的政治色彩。80年代中期后,他更關注于民風民俗,《神鞭》、《三寸金蓮》、《陰陽八卦》等“怪世奇談”系列小說描寫天津市民的眾生像,體現(xiàn)出濃厚的“津味兒”,以嚴肅的思考和荒誕的形式揭示隱藏在普
通人事背后的民族文化傳統(tǒng)。40、【三毛】(1943—1991)原名陳平,祖籍浙江舟山群島,生于四川重慶,后隨父母到臺灣。當代臺灣女作家。其散文集《撒哈拉的故事》、《雨季不再來》、《稻草人手記》、《哭泣的駱駝》等深受廣大青年喜愛。41、【路遙】(1949—1992)陜西清澗人。當代作家。其中篇小說《人生》受到讀者青睞,后拍成同名電影。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獲茅盾文學獎。42、【賈平凹】(1952—)原名賈平娃。陜西丹鳳人。上初中時“文革”爆發(fā),因父親的原因全家受牽連,中途輟學在家務農,后還在建筑工地從事過重勞動等。1972年被推薦到西北大學中文系學習。期間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發(fā)表處女作《一雙襪子》。1975年畢業(yè)分配到陜西人民出版社任編輯。1978年以《滿月兒》(上海文藝1978.8)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開始引起文壇注意。1980年調任《長安》文學月刊編輯。1983年起任作協(xié)陜西分會專業(yè)作家。賈平凹是個多產作家,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商州》、《浮躁》、《廢都》、《白夜》、《土門》、《高老莊》、《秦腔》等,中、短篇小說集《山地筆記》、《早晨的歌》、《臘月。正月》、《天狗》等,散文集《月跡》、《愛的蹤跡》、《商州散記》、《紅狐》等。其中《臘月。正月》獲1983-1984年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浮躁》獲美孚飛馬文學獎。80年代初的小說《二月杏》、《好了歌》曾因“不健溝傾向”而遭批判,90年代初又因小說《廢都》中過多的性描寫而引起爭議。他早期的作品主要是以陜西山村的普通人為題材,抒寫恬淡的生命旨趣。自“商州系列”起,從歷史的深度展現(xiàn)陜西秦川地區(qū)的古老民風,旨在向商洛文化尋根。近來作品的文化意識漸濃,離民間鄉(xiāng)土漸遠。他的文筆純熟流暢,有很強的語言把握能力?!冻笫?、《我的小桃樹》被選入教材。43、【舒婷】(1952—)原名龔佩瑜,福建廈門人。著有詩集《雙桅船》、《會唱歌的鳶尾花》、散文集《心煙》等多種。代表作有《致橡樹》、《四月的黃昏》。詩風細膩而沉靜,哀婉而堅強,具有抒情、浪漫、朦朧的女性風格?!蹲鎳?,我親愛的祖國》入選教材。44、【王小波】(1952—1997)北京人。當代作家。曾留學美國。小說有《黃金時代》、《白銀時代》、《青銅時代》等,散文有《思維的樂趣》、《我的精神家園》等。作品影響深遠。45、【畢淑敏】(1952—)出生新疆,北師大文學碩士,內科主治醫(yī)師。曾在西藏阿里高原部隊當兵10部。所創(chuàng)作的作品獲莊重文文學獎。散文《提醒幸?!啡脒x教材。46、【韓少功】(1953—)筆名少功、艄公等。當代作家。湖南長沙人。是倡導“尋根文學”的主將,對傳統(tǒng)文化心理的反思和批判是其創(chuàng)作的一個基本主題。比較著名的有《爸爸爸》、《女女女》、《馬橋詞典》等。47、【王安憶】(1954—)南京人。原籍福建省同安縣,出生在南京,是作家茹志鵑的次女。1955年隨母移居上海。1961年入淮海中路小學,1967年入向明中學讀初中。1970年到安徽五河插隊。1972年考入江蘇省徐州地區(qū)文工團,在樂隊拉大提琴,并參加一些創(chuàng)作活動。1976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78年調上海中國福利會《兒童時代》任編輯。1980年曾入中國作協(xié)文學講習所學習。因發(fā)表短篇小說《雨,沙沙沙》(《北京文藝》1980.6)等雯雯系列小說而引人注目。1987年調上海作家協(xié)會創(chuàng)作室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后擔任中國作協(xié)理事、上海作協(xié)副主席。著有中短篇小說集《雨,沙沙沙》、《流逝》、《小鮑莊》、《尾聲》、《荒山之戀》、《海上繁華夢》、《神圣祭壇》、《烏托邦詩篇》等,長篇小說《69屆初中生》、《黃河故道人》、《流水十三章》、《米尼》、《紀實與虛構》、《長恨歌》等。其中《本次列車終點》獲1981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流逝》、《小鮑莊》分獲1981-1982年、1985-1986年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其作品在海內外都有較大影響。80年代中期以前的作品多以知青為題材,表現(xiàn)其人生的追求和向往,以心理描寫見長。80年代中期以后則著力于人性和人的生命本相的探索,如“三戀”等。90年代以后開始追求新的敘事風格,以《叔叔的故事》、《烏托邦詩篇》等為代表,她用現(xiàn)實世界的原材料來虛構小說,
以小說的精神力量改造日漸平庸的客體世界,營造體現(xiàn)知識分子群體傳統(tǒng)的精神之塔。近來語言變化更為明顯,由簡潔而趨擁擠,如《長恨歌》等,對上海這個城市作細致入微的繁復的描繪。48、【方方】(1955—)原名汪勞,南京人。著有小說《風景》、《行云流水》、《桃花燦爛》,小說集《大篷車上》、《一唱三嘆》等。著重描寫底層人物的生存狀態(tài),以冷峻的目光剖析人性的弱點,探索生命的本真意義。簡潔明快、酣暢淋漓。49、【顧城】(1956—1993)原籍上海,出生于北京。當人詩人。著有詩集《黑眼睛》、《城》、《水銀》等。顧城作品更多關注人的內心。《一代人》只有短短兩行:“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睆V為流傳。50、【莫言】(1956—)原名管謨業(yè),山東高密人。當代作家。主要作品有《透明的紅蘿卜》、《紅高梁》、《爆炸》、《天堂蒜薹之歌》、《豐乳肥臀》、《檀香刑》等。他的作品激情勃發(fā),畫面五彩斑斕,語言無節(jié)制,情節(jié)任意夸誕,風格獨特。51、【鐵凝】(1957—)原籍河北趙縣,生于北京。當代作家。著有小說《沒有紐扣的紅襯衫》、《哦,香雪》、《玫瑰門》、《無雨之稱》、《麥秸垛》等。作品風格或淡遠含蓄,或粗礪酣暢。52、【劉震云】(1958—)河南延津人。當代作家。作品主要有《一地雞毛》、《故鄉(xiāng)面和花朵》等。被稱為新寫實小說的主力作家。賀歲片《手機》的編劇。53、【王朔】(1958—)北京人。1976年中學畢業(yè)后,曾先后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在北京醫(yī)藥公司工作。1978年開始。先后發(fā)表了《空中小姐》、《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玩主》、《千萬別把我當人》、《橡皮人》、《玩的就是心跳》、《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等中、長篇小說,非常受讀者歡迎。出版有四卷本的《王朔文集》(華藝出版社1992年初版)和《王朔自選集》等,曾引起轟動,一時“洛陽紙貴”.他的早期作品都是以自己部隊“大雜院”的成長經歷為素材,寫過一些言情、偵探類的小說。后來的小說則形成特有風格,寫一群文化痞子,以游戲、頹廢為精神特征,對白通俗化又充滿活力,敘述語言則戲謔、反諷。他的人物的“我是痞子我怕誰”和他自己“我是碼字的”的宣言一樣,成為一部分青年人的精神象征。后進軍影視業(yè)也很成功,由他策劃的電視連續(xù)劇《渴望》和《編輯部的故事》都獲成功。由他的小說《永失我愛》、《玩主》、《橡皮人》、《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無人喝彩》、《過把癮就死》改編成的電影電視劇也都很受歡迎,有明顯的商業(yè)炒作。他的作品雖風靡一時,但評價卻分歧很大,這也使他在八、九十年代的中國文壇影壇締造了引人注目的“王朔現(xiàn)象”.54、【余華】(1960—)浙江人。當代作家。主要作品有《世事如煙》、《黃昏里的男孩》、《在細雨中呼喊》、《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等。是“先鋒派”的代表作家,小說具有非凡的想像力,冷漠的敘事語言風格,充滿淡泊而又堅毅的力量?!痘钪繁蛔g為多國語言。55、【蘇童】(1963—)原名蘇忠貴,蘇州人。當代作家。小說《妻妾成群》(改編成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傷心的舞蹈》、《武則天》、《我的帝王生活》、《城北地帶》等頗具影響。56、池莉(女)(1957-)湖北沔陽人。高中畢業(yè)后下鄉(xiāng)插隊,在農村當過小學教師。曾讀過三年醫(yī)專,畢業(yè)后在武漢鋼鐵公司當過五年醫(yī)生。后就讀武漢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任《芳草》雜志社編輯,后在武漢市文聯(lián)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任武漢市作協(xié)副主席。1978年開始創(chuàng)作詩歌、散文。1981年開始發(fā)表小說。主要作品有《煩惱人生》、《不談愛情》、《太陽出世》、《冷也好熱也好活著就好》、《來來往往》、《小姐你早》等。其中《煩惱人生》獲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她的小說大多取材于尋常百姓的凡俗生活,呈現(xiàn)本真的原生狀態(tài)。樸實流暢的語言風格,冷靜客觀的敘述態(tài)度,使她成為80年代末新寫實小說的代表作家。她的小說放棄終極理想,面對瑣屑的現(xiàn)實,以“零度情感”敘寫“此岸”的生存狀態(tài),來揭示平凡生活的生命本質。
57、豐子愷(男)(1898-1975)原名豐慈玉、豐潤、豐仁。浙江崇德人。出生于書香門第,1914年考入浙江省第一師范學校,遇到了影響一生的老師李叔同。畢業(yè)后,擔任一年半的美術教員。后自費赴日本留學,研習繪畫與音樂。由于經濟拮據,1921年底提前回國?;貒笙群笤谏虾?茙煼秾W校、吳淞中國公學中學部、浙江上虞春暉中學任教。1924年,參與友人在上海創(chuàng)辦“立達中學”工作。1925年開始散文創(chuàng)作。1926年,曾一度擔任開明書店編輯,成為《中學生》雜志的特約撰稿人。1927年出版畫集《子愷漫畫》,行成了充滿人情味的獨特漫畫風格。1931年他的第一本隨筆集《緣緣堂隨筆》(開明書店1931年初版)出版。1933年,回家鄉(xiāng)石門鎮(zhèn)緣緣堂定居。抗戰(zhàn)期間,先后在桂林師院、浙江大學和國立藝術??茖W校任教,抗戰(zhàn)結束后重回故鄉(xiāng)。陸續(xù)出版了《隨筆二十篇》、《車廂社會》、《緣緣堂再筆》、《率真集》等。50年代以后主要擔任過上海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上海國畫院院長等,仍堅持畫畫并繼續(xù)隨筆創(chuàng)作?!拔母铩敝惺艿綒埧崞群Γ灾寥ナ?,但在身處逆境仍秘密寫作,即1971-1973年寫成的《緣緣堂續(xù)筆》。他具有獨特的藝術氣質,作品崇尚自然、溫和含蓄、暗藏機鋒。描繪兒童的世界,表現(xiàn)真情真性;執(zhí)著于宗教關懷,流露超脫淡泊的情懷。不求功利、講究人生平淡趣味,使他在那個瘋狂喧囂的時代仍能堅持自己的人生追求,記錄下內心真實的聲音。58、高曉聲(男)(1928-1999)出生在江蘇省武進農民家庭。從小貫愛文學,受古典名著熏陶。中學時代因經濟原因曾三次中斷學業(yè)。1947年高中畢業(yè),1948年考入上海法學院經濟系。1949年入蘇南新聞??茖W校,次年畢業(yè)。先后在蘇南文聯(lián)、江蘇省文化局從事群眾文化工作,在《新華日報》文藝副刊任編輯。1951年發(fā)表小說《收田財》,接受文學家直接指導的創(chuàng)作訓練。1953年參加農村合作化運動,撰寫錫劇劇本《走上新路》(與葉至誠合作)并獲獎。1954年,以新的婚姻法為背景的小說《解約》(《文藝月報》1954.2)引起文壇注意。1957年與方之、陸文夫、葉至誠等江蘇青年文藝工作者發(fā)起“探索者”文學社團,起草《“探索者”文學月刊啟事》。同年6月發(fā)表了把宣言具體化的探索小說《不幸》,受到批判,被劃成右派,遣送武進農村“勞動改造”.1962年又重新創(chuàng)作,“文革”期間在農村勞動。1979年平反,重歸文壇。任中國作協(xié)理事、江蘇作協(xié)分會副主席。1980年發(fā)表的小說《陳奐生上城》因塑造了陳奐生這一繼阿Q之后的典型農民形象而獲得高度評價。他的主要作品有小說集《79小說集》、《高曉生1980年短篇小說集》、《高曉生1981年短篇小說集》、《高曉生1982年短篇小說集》、《高曉生1983年小說集》、《高曉生1984年小說集》等,長篇小說《青天在上》、《陳奐生上城出國記》等,散文集《生活的交流》等,文藝論集《創(chuàng)作談》、《生活、思考、創(chuàng)作》等。其中《李順大造屋》、《陳奐生上城》分獲1979、1980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多篇作品被翻譯成外語。其創(chuàng)作多取材于蘇南農村生活,“陳奐生系列”小說以嚴峻的現(xiàn)實主義筆觸,揭示風云變幻的政治、經濟變革對普通農民命運的深刻影響,剖析了農民身上的劣根性,但仍有政策主導情節(jié)的傾向。另一類小說《魚釣》、《錢包》等則以諷喻、象征的手法體味深刻的人生哲理。晚近以散文創(chuàng)作為主。59、公劉(男)(1927-)原名劉仁勇、劉耿直。江西南昌人。1939年開始寫詩。1946年半工半讀于中正大學法學院。1948年赴香港參加革命工作。1949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軍赴大西南,當過見習編輯和文藝助理員。發(fā)表反映西南邊疆的詩歌《西盟的早晨》等。1955年調北京中央軍委總政治部創(chuàng)作室任創(chuàng)作員。此時代表詩作有《五月一日的夜晚》、《運楊柳的駱駝》、《上海夜歌(一)》等。出版了與人共同整理的民間長詩《阿詩瑪》,影響較大。其他詩集有《神圣的崗位》、《黎明的城》、《在北方》等,短篇小說集《國境一條街》。1958年被劃為右派,遣送山西工地服勞役。六十年代初曾發(fā)表過一些詩作。“文革”中再次遭受磨難。1979年平反后,又發(fā)表有《沉思》、《星》、《十二月二十六日》、《讀羅中立的油畫(父親)》等反思作品。出版長詩《尹靈芝》,詩集《白花。紅花》、《離離原上草》、《仙人掌》、《母親――長江》、《駱駝》、《大上海》、《夜夢鈔》、《刻骨銘心》等,散文集《酒的懷念》等。他的詩歌觀點是既繼承中國古典詩歌的精華,也吸收外國優(yōu)秀詩歌的長處。其中詩集《仙人掌》獲全國第一屆新詩詩集一等獎。大量作品被翻譯成各國文字。他的早期作品表現(xiàn)革命樂觀主義的精神,熱烈直白。新時期以來的作品則風格沉郁,對歷史和現(xiàn)實的感悟富有哲理,對發(fā)生在中華大地上的悲歡沉浮進行嚴峻的反思,感覺敏銳,意象深邃。60、海子(男)(1964-1989)原名查海生。安徽懷寧縣人。1979年考入北京大學法律系。1983年畢業(yè)后任教于中國政法大學。1989年3月26日在河北山海關臥軌自殺。從1984年的《亞洲銅》到1989年3月14日的最后一首詩《春天,十個海子》,海
子創(chuàng)造了數(shù)量驚人的優(yōu)秀作品,包括短詩、長詩、詩劇和一些札記。其中影響最大,在青年中流傳最為廣泛的是他的短詩。比較著名的有《亞洲銅》、《麥地》、《以夢為馬》、《黑夜的獻詩――獻給黑夜的女兒》等。出版作品有長詩《土地》、短詩選集《海子、駱一禾作品集》、《海子的詩》等,另外近年出版了《海子詩全編》(上海三聯(lián)1997年初版)。他的的作品后來影響甚至感召一代青年學子并越來越引起各界重視相對比,但生前詩人的作品幾乎沒有公開結集出版。海子是個極有天賦的詩人,他獨有的自由率真的抒情風格、對生命的崇高的激情關懷、對美好事物的眷戀,使他的作品有一種童真夢幻般的吸引力。寓言、純粹的歌詠和遙想式的傾訴是其三種基本的表現(xiàn)方式,但散漫的抒寫并沒有影響他語言的特殊的節(jié)奏和字句的鍛煉。對死亡的特有的敏感使他的一些詩作帶著一層神秘抑郁悲觀的色彩,這種消極因素也影響了他的生命態(tài)度。61、楊絳(女)(1911-)原名楊季康。原籍江蘇省無錫,生于北京。1932年畢業(yè)于蘇州東吳大學,成為清華大學研究院外國語文研究生。1935年至1938年與夫錢鐘書一同留學于英、法等國,回國后歷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學院外語系教授、清華大學西語系教授。1953年,任北京大學文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文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研究員。著有劇本《稱心如意》、《弄假成真》、《風絮》等,翻譯了《一九三九年以來英國散文作品》、西班牙著名流浪漢小說《小癩子》、法國勒薩日的長篇小說《吉爾。布拉斯》等。1970年下放河南省息縣干校,在菜園勞動。1972年回北京?!拔母铩焙罄^續(xù)研究翻譯外國文學,并從事散文創(chuàng)作。著有論文集《春泥集》,翻譯了西班牙塞萬提斯的著名長篇小說《堂。吉可德》等。關于干校生活的散文集《干校六記》很受推崇,獲新時期全國優(yōu)秀散文(集)獎,并被翻譯成各種語言。其他還有一些散文如《將飲茶》、《回憶兩篇》、《記錢鐘書與〈圍城〉》等都是平常的生活瑣記和關于親人的回憶文獻性質的文章。長篇小說《洗澡》(三聯(lián)書店1988年初版)以不動聲色的客觀超脫的白描手法記錄了一群知識分子在家庭、事業(yè)中的境遇,以及他們在政治運動中的不同心態(tài)和表現(xiàn),是一部與眾不同的描寫知識分子和政治運動的小說,出版后很受學界的重視。62、張承志(男)(1948-)原籍山東濟南,生于北京?;刈?。1967年畢業(yè)于北京清華大學附屬中學。文革初紅衛(wèi)兵積極分子。1968年到內蒙古東烏珠穆沁旗插隊,在草原上當了四年的牧民。1972年入北京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yè)學習。1975年畢業(yè)分配到中國歷史博物館考古組工作。1978年發(fā)表處女作《騎手為什么歌唱母親》(《人民文學》1978.10),引起文壇注意,獲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同年考入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語言系學習,研究蒙古族及北方諸民族的歷史。1981年畢業(yè)分配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民族研究所。1981-1982年曾在日本東京大學進修。這時期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金牧場》,中短篇小說《北方的河》、《黑駿馬》、《黃泥小屋》等,其中《黑駿馬》、《北方的河》分獲1981-1982和1983-1984年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他被稱作一個理想主義的精神漫游者,早期以草原生活為題材,從大地、民間汲取斧神養(yǎng)料;稍后他把個人理想與宗教信仰結合在一起,開始了他對于回民生存和真主信仰的探索。1984年,他到回民聚集地西海固,在那里結識了一大批哲合忍耶的教友,他們?yōu)榱司S護信仰的純潔及心靈的自由而不惜犧牲的英雄主義精神極大地震動了張承志。他不僅成了哲合忍耶教徒,而且用文學的形式寫了一部宗教史《心靈史》(花城出版社1991年初版),在文壇引起了很大的震動。他用宗教寫作為現(xiàn)代社會的精神沉淪亮出了一條拯救之路,著有隨筆集《荒蕪英雄路》等。然而他作品中越來越濃厚的宗教傾向也引起了爭議。63、張煒(男)(1956-)山東棲霞人。1976年高中畢業(yè)后,回原籍在農村參加工副業(yè)勞動。1978年考入山東煙臺師專中文系。1980年畢業(yè)后到山東省檔案局工作。同年發(fā)表小說處女作。1983年加入中國作協(xié),1984年調山東省文聯(lián)從事專業(yè)創(chuàng)作。出版有短篇小說集《蘆青河告訴我》,中短篇小說集《浪漫的秋夜》、《秋天的憤怒》、《童眸》等,中篇小說集《秋夜》等,散文集《融入野地》等,長篇小說《古船》、《我的田園》、《九月寓言》、《柏慧》、《家族》等。所作《聲音》、《一譚清水》分獲1982、1984年全國優(yōu)秀短篇小說獎,《古船》、《九月寓言》等獲得評論界極高的評價。早期的創(chuàng)作描寫兩性之間淡淡的朦朧的柔情,顯得纖巧柔美。后轉入對農村現(xiàn)實的揭示,表達對人性的深入思考。自“秋天三部曲”直至《古船》,他徹底從原來的纖細敏感走向深厚沉郁,這或許就是他從土地中所得。從《九月寓言》開始的三部長篇,顯示了他對知識分子精神理想和民間立場的堅持。他更多地在思考中國文化的命運和出路的問題,包括傳統(tǒng)文化的現(xiàn)代化改造問題和知識分子的精神自救問題,“融入野地”是他設計的一條理想之路。在他的史詩般的作品中,感情的勃發(fā),詩性的潺潺流動,展現(xiàn)了他的作品與其他寫“史”的小說的不同之處,顯
示著他對純文學的執(zhí)著追求。64、周揚(男)(1908-1989)原名周運宜,字起應。筆名有綺影、谷揚、周莧等。湖南益陽人。1928年畢業(yè)于上海大夏大學,同年冬留學日本。1930年回上海,參加領導中國左翼文藝運動。曾任左聯(lián)黨團書記、文化總同盟書記、《文學月報》主編。期間主要介紹蘇聯(lián)文藝理論。1936年以其為首提倡“國防文學”,與魯迅、胡風等提出的“民族革命戰(zhàn)爭的大眾文學”發(fā)生著名的“兩個口號”的論爭。1937年到延安,歷任陜甘寧邊區(qū)教育廳長,魯迅藝術文學院院長,中央文委委員,延安大學校長??箲?zhàn)勝利后,任華北聯(lián)合大學副校長。第三次國內戰(zhàn)爭時期,任中共晉察冀中央局宣傳部長、華北局宣傳部長。1949年與郭沫若、茅盾等籌備、召開了全國第一次文代會。建國后,一直擔任文化宣傳方面的領導工作,主要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副部長、文化部副部長等職。他是五六十年代中國大陸文藝界的實權人物,具體領導了中共中央部署的各種文藝運動和思想斗爭,發(fā)表了許多重要的文藝講話?!拔母铩背跏艿秸涡耘?,并被監(jiān)禁?!拔母铩焙蟮玫狡椒粗匦聫统觯瑩芜^文聯(lián)主席、中宣部副部長等職。1983年因發(fā)表《關于馬克思主義幾個理論問題的探討》,涉及“人道主義”和“異化”的問題而遭胡喬木等人的批判,后長期臥病。一生著譯甚多。翻譯作品有《安娜??心崮取?、《生活與美學》等。編有《馬克思主義與文藝》,系統(tǒng)分類介紹馬、恩、列、斯、毛以及高爾基、魯迅的有關論述,有較大影響。出版論著有《表現(xiàn)新的群眾的時代》、《新的人民的文藝》、《堅決貫徹毛澤東文藝路線》等。他的很多論述帶有不同時代強烈的政治色彩,是個爭議較大的人物。65、宗璞(女)(1928-)原名馮鐘璞,筆名還有綠蘩、任小哲等。原籍河南省唐河,生于北京,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之女。就讀清華大學附屬成志小學校??箲?zhàn)爆發(fā),隨父赴昆明,就讀西南聯(lián)大附屬中學。1945年回北京。1946年入南開大學外文系,1948年轉入清華大學外文系,同年在《大公報》發(fā)表處女作《A.K.C》。1951年畢業(yè)分配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河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水利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專題03 句子(第3期)
- 專題04 世界古代史(易混易錯點)
- 簽訂二手房買賣合同注意事項
- 民法租賃合同
- 安裝燈具合同范本
- 裝修工人員工勞動合同
- 渣土運輸工程合同
- 直播銷售策劃合同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級物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新人教版英語七年級下單詞表(小學部分)
- 2025年春季1530安全教育記錄主題
- 礦山2025年安全工作計劃
- 2025年包裝印刷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給客戶的福利合同(2篇)
- T-WAPIA 052.3-2023 無線局域網設備技術規(guī)范 第3部分:接入點和控制器
- 運動技能學習與控制完整
- Unit4MyfamilyStorytime(課件)人教新起點英語三年級下冊
- 財務管理專業(yè)《生產實習》教學大綱
- 一年級口算天天練(可直接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