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垂釣》教學設(shè)計【5篇】_第1頁
《小兒垂釣》教學設(shè)計【5篇】_第2頁
《小兒垂釣》教學設(shè)計【5篇】_第3頁
《小兒垂釣》教學設(shè)計【5篇】_第4頁
《小兒垂釣》教學設(shè)計【5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小兒垂釣》教學設(shè)計【優(yōu)秀5篇】在我們平凡的日常里,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作文是從內(nèi)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jīng)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guī)范語法結(jié)構(gòu)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zhuǎn)化。那要怎么寫好作文呢?本文范文為您帶來了5篇《《小兒垂釣》教學設(shè)計》,如果能幫助到親,我們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小兒垂釣》中班教案篇一

一、看圖導入

1、師出示插圖說:請小朋友看圖說說有些什么人?在干什么?“引出課題:小兒垂釣、

2、學生齊讀課題,

3、借助插圖學習生字“垂”,“釣”

4、簡介:胡令能

二、初讀詩歌。讀正確,讀流利。

師:古人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啊,詩人胡令能也把這副美麗的圖畫變成了一首優(yōu)美好聽的詩呢,小朋友快來讀讀吧!

1、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檢查:(2)指名讀生字,隨機糾正讀音。

(2)指名讀課文,指導讀通順,流利。

3、聽老師范讀:生劃節(jié)奏,標重音

4、學生根據(jù)節(jié)奏齊讀詩歌。

三、熟讀詩歌,通過多種方法了解詩意

1、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出不懂的詞句。

2、引導學生質(zhì)疑,在質(zhì)疑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理解詩意。

(1)學生反復讀句子理解。

(2)同桌互相討論理解。

(3)看插圖理解。

(4)一邊表演一邊讀理解。

3、自由讀,同桌互相背誦。

四、讀,聽,畫結(jié)合,體會詩的意境

(1)輕聲美讀詩歌。

(2)閉眼聽錄音,想畫面理解

(3)給詩歌配上美麗的圖畫。

五、指導寫字:

1、學生認讀生字,觀察找出難寫的字。

2、指導學生寫難字,擴詞。

3、學生自己寫簡單字。

六、作業(yè):

1、寫生字

2、背詩歌

小兒垂釣篇二

佚名

教學目的:

1.逐字逐句理解《小兒垂釣》的意思,體會釣魚的孩子的天真、可愛。

2.學習生字“釣、蓬、遙、稚”,理解“蓬頭、稚子、垂綸、側(cè)坐、莓苔、映、路人、借問、遙、招手、魚驚、應”的意思。

3.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詩題

1.導入詩題

2.理解詩題

(二)理解詩句

1.朗讀全詩

2.回顧方法:我們怎樣理解詩句(讀詩→釋詞→調(diào)序→解句)

3.釋詞解句

(三)總結(jié)練習

1.指導朗讀、背誦。

2.根據(jù)這首詩,想象出一幅畫。

3.教師總結(jié)。

(四)鞏固練習

1.形近字組詞

釣()稚()遙()

鉤()準()搖()

2.多音字組詞

3.讀下面詩句,先解釋劃線的詞語,再解釋詩句意義。

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背誦《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篇三

:霍旭萍轉(zhuǎn)貼自:轉(zhuǎn)載點擊數(shù):87

《小兒垂釣》課例評析

霍旭萍

一、組織教學,引入新課

我們學習《古詩二首》的第二首詩。《小兒垂釣》。(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情況(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1.認讀生字詞:蓬頭、稚子、垂綸、側(cè)坐、莓苔、借問、遙招手、不應人。(注意生字“蓬、稚、遙”的字音字形。)

2.教學生字“釣”,注意右邊“勺”里面的“點”不要丟掉。

3.學生試讀全詩。

三、釋題介紹

讀課題,思考:“小兒”指什么?“垂”在字典中怎么解釋?理解絲線的一頭向下可以說成是垂下來的線。并引導學生理解:“垂釣”什么意思?“小兒垂釣”什么意思?

四、學習前兩句

1.指名讀第一句。思考:是什么樣的小孩在釣魚?從哪看出他年齡很?。坷斫狻芭铑^、稚子”。這個頭發(fā)很亂的小孩在干什么?字典中“綸”什么意思?理解“學垂綸”就是學釣魚的意思。

2.指名讀第二句。思考:小孩兒學釣魚是怎么坐的?什么是“側(cè)坐”?坐在哪?理解“莓苔”和“草映身”。

3.指導朗讀。

小孩年齡這么小,卻獨自坐在草叢中模仿大人的樣子學釣魚,你覺得小孩怎么樣?(板書:天真可愛)。這樣的小孩你們喜歡嗎?要讀出對小孩的喜愛之情。教師范讀,學生試讀。

4.指名說前兩句詩意。邊讀邊體會,想像詩中情景,加上想象再說這兩句詩意。

五、學習后兩句

1.齊讀第三句。思考:小孩正急切地盼魚兒上鉤,出現(xiàn)了什么情景呢?從哪看出路人在問路?“借問”什么意思?想象路人來問路的情景,并思考:路人可能問些什么?小孩是怎么做的?想象小孩是怎么招手的?思考:小孩招手是什么意思?“遙”是什么意思?

2.指名讀第四句。思考:小孩為什么擺手?從哪看出怕把魚嚇跑?怕什么聲音嚇跑魚呢?除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還怕什么聲音呢?讀后半句,思考“應”是什么意思?“不應人”呢?

3.小孩既怕路人腳步聲、問話聲嚇跑魚,又怕自己回答聲嚇跑魚,他一門心思撲在釣魚上,你覺得他釣魚釣得怎么樣?(板書:專心認真)

4.學生扮路人、小孩表演,體會小孩緊張心理和天真可愛的形象。

5.指導學生朗讀,讀出小孩緊張的心理和活潑可愛的特點。

6.指名看圖說后兩句意思。

六、體會待的意境

學生觀察圖,邊看課文朗讀邊體會,想像詩的意境。

指名到前面講全詩的內(nèi)容,要展開想像。

指導朗讀,讀出詩的意境美。

七、指導背誦全詩

八、總結(jié)

這首詩前兩句寫了小孩的樣子和釣魚的姿勢,后兩句描述了小孩專心致志學釣魚的神態(tài),把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孩描繪得活靈活現(xiàn),用詞準確,意境美而不俗,使人讀后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觀其色。

九、作業(yè)

1.背誦《小兒垂釣》。

2.預習《我和企鵝》一課,試讀全文,不懂的字詞查字典解決。

點評:

1.古詩的教學,也要啟發(fā)誘導學生自己去思考、領(lǐng)會,掌握閱讀古詩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讀古詩的能力。

學生預習時,教師可讓學生借助拼音把兩首詩多讀幾遍,利用字典、聯(lián)系詩句,理解字詞,并想想每首詩說的是什么。檢查預習時,要啟發(fā)學生說出自己是怎樣預習的,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懂之處,以利有的放矢地進行指導。

2.理解詞句,理解詩意,領(lǐng)會感情和培養(yǎng)想象能力是古詩教學的重點,后者也是教學難點。為了突破難點,教師除了注意指導學生理解詩的詞句,還要引導學生感知、想象詩句所描繪的景象,領(lǐng)會感情。

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和生活經(jīng)驗有限,不一定能想象行很好,教師可用以下方法啟發(fā)誘導:

①可借助書上的插圖或多媒體,指導學生仔細觀察后再想象,也可以邊觀察邊想象。

②教師可根據(jù)詩意,以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描繪。幫助學生把詩句會成具體的形象。

③教師可提示一些問題,使學生知道應從哪些方面去想象。如《小兒垂釣》,可以提出:那個釣魚的小孩什么樣?是坐在什么地方釣魚的?怎么少的?當有人來問路時,他有什么表現(xiàn)?他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表現(xiàn)?如果把這些內(nèi)容畫成畫,會是一幅什么樣的畫?

學生的頭腦中能浮現(xiàn)出畫面,就程度不同地進入了詩句所描繪的境界,領(lǐng)會到詩的情感。這會加深對詩句的理解,想象能力、欣賞美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3.教學古詩,要指導學生朗讀,讀熟,直到背誦下來。在教學的不同階段。對讀的要求應有所不同。學習開始時,要求學生能讀準、讀通,懂得詩的大致意思;進而把讀和解問析旬結(jié)合起來,要求讀懂詩句的意思;再讀,要求邊讀邊想象,進入古詩描繪的境界,體會詩的意境、情感;最后,要在讀中感受到詩的意境美、語言美,受到祖國優(yōu)秀文化的熏陶,提高審美能力。

查找本課更多資料,請在網(wǎng)頁底端輸入課題的關(guān)鍵字搜索!

《小兒垂釣》中班教案篇四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學生能用輪唱和輪讀的方式來歌唱處理。

教學難點、重點:

1、有感情的歌唱,控制好音色和氣息。

2、二聲部合唱是本課的難點。

教學過程:

一、吟詩

師:今天老師帶來一首有趣的古詩。(出示《小兒垂釣》)

1、自由朗讀。

2、指名讀。師:誰來念一念,或者拍一拍朗讀的節(jié)奏?

3、嘗試用輕巧活潑的聲音齊讀古詩。

4、師示范讀,找不同。

師:我也來讀一讀,仔細聽一聽,說一說我讀的有什么不同?

(1)感受四三拍。

(2)節(jié)奏的變化。

(3)認識休止符。師:這就是四分休止符,停多長時間呢?

(4)找一找歌曲中的“四分休止符”。

(5)誦讀三、四兩句。

5、完整的跟音樂誦讀。

二、唱詩

1、聽范唱,并熟悉歌曲的演唱順序。

2、用三拍子的聲勢的韻律表現(xiàn)歌曲。

3、默唱,畫旋律線。

4、用柯爾文手勢模唱歌譜。

5、用LU哼唱旋律。

6、跟琴完整的演唱。

7、唱好休止符,感受休止符在歌曲中的表現(xiàn)作用。

8、跟音樂完整的演唱。

三、表現(xiàn)

1、露一手。

2、《小兒垂釣》的合唱版,說一說其中的表現(xiàn)形式。

3、設(shè)計多種表現(xiàn)形式。

4、綜合表現(xiàn)古詩(演、唱、讀、奏)。

小兒垂釣篇五

讀這兩首詩,我想到了自己的童年,在我讀小學的時候,偷采蓮蓬,小河垂釣那是發(fā)生過的。我在寫自己童年故事時,這些事早已經(jīng)入文了。我沒有白居易、胡令能的才氣,將這些小事入詩,這足以證明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存在問題。

現(xiàn)在的孩子,能做這些事的越來越少了,即使垂釣也不會有“側(cè)坐莓苔草映身”的感覺,有“路人借問遙招手,怕得魚驚不應人”情境,這首《小兒垂釣》美就美在最后兩句,但孩子哪能體會到這種美呀,這不得不讓我對現(xiàn)在孩童缺失的世界感到憐惜。當然,不可能學什么,孩子就有什么體驗。其實這首詩還是可以排成童話劇讓學生表演的,在排練過程中,他們也能體會到“遙招手,怕魚驚”的童趣。

享受孩子的童年,那是因為孩子有著非常有意思的創(chuàng)造?!冻厣稀贰巴怠弊钟玫亩嗪醚剑∑鋵嵞蔷褪钦鎸嵉?,孩提時代,這種“偷”是會經(jīng)常發(fā)生的,雖然大人們不允許孩子這么做,怕影響孩子的未來,這種偷被父母知道后一般要換回一頓打,詩中有著“偷”,詩外有著“打”,一偷一打,其實就構(gòu)成了美好的童年回憶。所以,在課堂上我們要把這種真實傳遞給孩子。但不要讓孩子模仿“偷“,因為模仿就不美了,那就是自己的大腦有問題了。

童年的事還是很多的,現(xiàn)在孩子也有著過去孩子所沒有的世界,所以學習這課,背誦這兩首詩,就是引導學生明白自己的童年小事,其實不小,寫不出詩來,.1是非常有意思的。

這兩首詩非常簡單,學生背誦下來,老師稍微點撥,他們就理解了。所以,我個人認為,理解這兩首詩不是什么重點,重點應該放在引導學生書寫自己的童年上,我覺得這才是把握住這兩首詩的教學起點,才能激發(fā)起學生學習的熱情。而書寫自己的童年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完成的,因為孩子必定是孩子,他們“不知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事實使得孩子想不起來用文字表達,所以在引導上還要有著新的方法。

兩首詩中的人物都是孩子,雖然詩不是課文的主人所寫,但這些事卻發(fā)生在孩子身上,我覺得讓學生認識文中之事后,想自己的事,想自己的事是不是也有大人來寫?這樣引導,就等于把任務帶回了家,假如孩子的爸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