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諸己高三下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_第1頁
求諸己高三下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_第2頁
求諸己高三下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_第3頁
求諸己高三下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_第4頁
求諸己高三下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求諸己高三下冊語文優(yōu)秀教案《求諸己》教案

教學目的:

1、了解孔子“求諸己”的思想內涵,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2、積累本文設計的文言實詞和虛詞。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的詩詞和虛詞。2、提高自己的品德修養(yǎng)。教學難點:

深入了解孔子“求諸己”的思想內涵。教學時數:3課時

第一課時

一、解題

“諸”,“之于”的合音,兼詞,在這些方面嚴格要求自己。介紹孔子對弟子的思想品德提出的一系列標準。二、分析語段

4.14章

這是孔子對自己和自己的學生經常談論的問題,是他立身處世的基本態(tài)度??鬃硬⒎遣幌氤擅杉?,并非不想身居要職,而是希望他的學生必須首先立足于自身的學問、修養(yǎng)、才能的培養(yǎng),具備足以勝任官職的各方面素質。這種思路是可取的??鬃訛槭裁匆欢?,再而三地申說這個話題呢?這大概與他一生追求“克己復禮”,周游列國而“累累如喪家之犬”,沒有能夠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分不開??梢哉f,不被人知道,不被人了解,這是他終身未能解開的一個“情結”。不然的話,為什么一向微言大義的圣人在這個問題上競如此嘮嘮叨叨地說個不停,聽來總讓人感到是在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呢?不過,話雖如此說,但圣人自我安慰或自我解嘲所開的藥方對于那些懷才不遇者,怨天尤人者倒的確能起到強心鎮(zhèn)靜的作用哩。更何況,無論別人知不知道自己,了不了解自己,苦練內功,增強才干總是不錯的罷。14.42本章里孔子再談君子的標準問題。他認為,修養(yǎng)自己是君子立身處世和管理政事的關鍵所在,只有這樣做,才可以使上層人物和老百姓都得到安樂,所以孔子的修身,更重要的在于治國平天下。【讀解】儒學的進修綱要劉寶楠《論語正義》解釋說:“修己就是修身,安人就是齊家,安百姓就是治國平天下。安人安百姓都建立在修身的基礎之上?!边@么說來,《大學》所列的修、齊、治、平進修階梯,實際上上已由孔子在這里親口說出來了。那一段是不是儒學進修的綱領性文字呢?這當然也不是發(fā)現了什么新大陸。不過,從我做起,首先解放自己,然后是家人,然后是全社會的人,這倒正是儒學的進修歷程。一言以蔽之,由內而外,由己及人,修身正己而天下平。7.3「評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亂??鬃涌畤@世人不能自見其過而自責,對此,他萬分憂慮。他把道德修養(yǎng)、讀書學習和知錯即改三個方面的問題相提并論,在他看來,三者之間也有內在聯系,因為進行道德修養(yǎng)和學習各種知識,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夠及時改正自己的過失或“不善”,只有這樣,修養(yǎng)才可以完善,知識才可以豐富。讀解】圣人的憂慮圣人的憂慮當然都是他所處的時代的反映和社會現實的照,不然的話,他憂慮什么呢?更進一步說,圣人所憂慮的四種現象實際上又不只是他所處的那個時代才有,而是每一個時代甚至每一個人都可能出現的過病。不講品德修養(yǎng),不講學問,不講正義的原則,不改正缺點錯誤,只講金錢,只講賺錢之術,唯利是圖,有錢就是大哥。這些現象,難道我們還見得少了嗎?“讀書熱”在哪里?“學問熱”在哪里?“雷鋒精神”又在哪里?“自我批評的優(yōu)良傳統”--更不用提了!所以,圣人真是“一肩挑盡古今愁”,連他的憂慮也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他的救世主義的精神,至今不也仍然具有現實意義嗎?7.30從本章孔子的言論來看,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我欲仁,斯仁至矣?!边@種認識的基礎,仍然是靠道德的自覺,要經過不懈的努力,就有可能達到仁。這里,孔子強調了人進行道德修養(yǎng)的主觀能動性,有其重要意義。5.8在這段文字中,孔子對自己的三個學生進行評價,其評價標準就是“仁”。他說,他們有的可以管理軍事,有的可以管理內政,有的可以辦理外交。在孔子看來,他們雖然各有自己的專長,但所有這些專長都必須服務于禮制、德治的政治需要,必須以具備仁德情操為前提。實際上,他把“仁”放在更高的地位。第二課時6.12從本章里孔子與冉求師生二人的對話來看,冉求對于學習孔子所講授的理論產生了畏難情緒,認為自己的能力不夠,在學習過程中感到非常吃力。但孔子認為,冉求并非能力的問題,而是他思想上的畏難情緒做怪,所以對他提出批評?!咀x解】切勿畫地為牢,裹足不前走不走得到是能力問題,走不走卻是態(tài)度問題。畫地為牢,裹足不前,這是知難而退,自甘墮落。所以孔子深惡痛絕,當面駁斥冉求的說法。所謂“世上無難事,只要背登攀?!币粋€人不管做什么那,只要肯立志,堅決地去做,做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走到哪步算哪一步。換句話說,只問耕耘,不問收獲。事實上就總會有所收獲。相反,凡事太功利主義,還沒有開步就問終點何在,利益何在,期望值太高,太迫切,往往會產生畏難情緒,結果便很容易畫地為牢,自己把自己限定在一個范圍內,甚至裹足不前,打退堂鼓了事。冉求正是想打退堂鼓,所以圣人予以激勵,要求他開步向前走,哪怕“中道而廢”,也比停步不前好。9.17【讀解】

時光如流水,一去不復返;

往者不可追,來者猶可惜??鬃右环矫娓袊@時光易逝,往事難再,另一方面以水為喻,勉勵我們進德修業(yè),都應該像那永不止息的河水一樣,孜孜不已,不舍晝夜。無獨有偶的是,與孔子同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也曾感嘆道:“人的腳甚至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他的體會與孔子是相通的。他們所發(fā)出的感嘆,在歷史的甬道中回響,至今仍不絕于耳。而這種感嘆所包含的意義,還可以從各個方面延伸,引發(fā)我們思考宇宙的奧秘,生命的價值,人生的意義,如此等等。那可真是亙貫古今的一大感嘆啊!9.23

這就是說“青出于藍而勝于藍”,“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強”。社會在發(fā)展,人類在前進,后代一定會超過前人,這種今勝于昔的觀念是正確的,說明孔子的思想并不完全是頑固守舊的

后生可畏

一方面是“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長?!绷硪环矫媸恰叭说街心耆f事休”或“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p>

既是鼓勵,又是鞭策。鼓勵年輕人珍惜青春的寶貴時光,茁壯成長,掌握足以讓老一輩感到可畏的本事。鞭策年輕人奮發(fā)有為,自強不息不要虛度了青春年華,到中年時仍默默無聞,一無所成。說到底,還是下面這一段著名的話概括得好:

“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你們青年人朝氣蓬勃,正在興旺時期,好像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希望寄托在你們身上?!?毛澤東)

“早晨八、九點鐘的太陽”正是“后生可畏”的生動形象寫照。一日之計在于晨,抓住了晨光,后面的事情就大有時間可做了啊!17.22【讀解】飽食終日,無所用心孟子說得更為尖刻:“人之有道也,飽食,暖衣,逸居而無教,則近于禽獸。”((膝文公上》)雖然語言的表達方式不同,一個是仁者叮嚀,一個是智者雄辯,但兩人所表達的思想卻是一脈相承的,都是要求有所學,有所思,有所為的積極進取的人生態(tài)度,反對好吃懶做,消極無聊地打發(fā)日子。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發(fā)現,能夠真正做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什么也不想的人其實是很少的。說不定這本身還是一種難能的修養(yǎng),一般人就是想修還修不成的坐定功夫呢?倒是在經濟發(fā)達,生活超過了溫飽線以后,一些人無所事事,閑得無聊,似乎采納了圣人的建議,沒日沒夜地打起麻將來了。圣人若是知道了這情況,會不會感到哭笑不得呢?5.27古往今來,人們往往能夠一眼看到別人的錯誤與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錯誤。即使有人明知自己有錯,也因顧及面子或其他原因而拒絕承認錯誤,更談不上從內心去責備自己了。甚至有的人,自己犯了錯誤,不去認真檢查自己,反而把責任推到別人頭上,這是一種十足的偽君子??鬃诱f他沒有見過有自知之明、有錯即改的人。其實,在現實社會生活當中,我們見到的偽君子這種人還少嗎?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還只是第一個層次上的問題。第二個層次上的問題是,看到了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但不愿意正視,不愿意作嚴肅認真的自我批評,或者,用孔子的話來說,不愿意“自訟”------自我訴訟,自己審判自己,這實際上牽涉到感情與理智的問題。就理智的冷靜分析和批判而言,人往往也會發(fā)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也認為應該自我批評并加以改正才好。但就感情的傾向而言,人總是習慣于自己原諒自己,自己為自己找出一些辯護詞,最后是自己做了自己的法官,作出“無罪釋放”的判決?!肚笾T己》教學實錄知識與能力1、理解孔子積極提倡的道德修養(yǎng)的關鍵是求諸己,并能結合實際提出自己的獨特看法。2、明確求諸己的過程就是一個不斷追求自我提升的過程,了解儒家思想對后世的影響。3、理解并積累與文章相關的名句及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及一些特殊句式。過程與方法

課前要學生基本能背誦,在誦讀的基礎上全班一起研讀、理解、交流文本內容,并內化為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

希望同學們能夠不斷提高自我修養(yǎng)意識,特別是在人生價值觀和如何對待錯誤這兩個方面形成正確的認識。教學過程

一,導入

在五千年輝煌燦爛的中華史上,曾經誕生了無數光耀千古的歷史名人和文化典型.在這如繁星漫天,數不勝數的名人名篇中,有這樣一個人和這樣一本書,總是如浩月當空,長明不熄,照耀著一代又一代人,引領著一代又一代人.同學們,他就是?孔子.這本書就是?論語.時至今日,孔子的地位在國內已牢不可撼,在國際上也日漸顯著.美國學者杜蘭特在其著作<<歷史上最偉大的思想家>一書中,把孔子列在首位.幻燈片

1988年1月,世界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集會,發(fā)表宣言:人類要在案板世紀生存下去,必須回頭看2500年,去汲取孔子的智慧.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論語選讀第七篇,去感悟思想大家,精神大師的真知灼見.板書[求諸己].問:諸是什么意思?生齊答:兼詞,之于的合義.師問:題目意思是從自身的角度追求它,它指代什么?請同學們大聲誦讀選文前三則,讀完后再來回答.學生大聲朗讀。師問:“之”指代什么?提示:這三段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哪個字?生齊答:修。是啊,君子從自身角度出發(fā)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yǎng),從而能夠不斷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并超越自我。師問:修養(yǎng)自己可以達到三個境界,哪三個境界?(板書)[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這里有一個邏輯上的遞進,這是推己及人及天下,是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思想的源頭.正因為修養(yǎng)如此重要,因此孔子多次提到他的擔心,比如第三則中說的,”德之不修,是吾憂也.”,第一則里寫到,”不患無位,患所以立.”

師問:“所以”是什么意思?生答:用來......的憑借.也就是修養(yǎng).重視修養(yǎng),不斷提高修養(yǎng),最終可以達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境界,

師問:這種境界容易達到嗎?生答:不容易,

”堯舜其猶病諸!”

師問:文中還有哪則可以用來佐證?第五則.全班齊讀.孔子一生三千弟子,有名望的學生共有72人,而冉有,子路,公西華是他的三個高徒.可是孔子認為這種境界連這三個學生也還沒有達到.說明其標準很高,并不是輕易可以企及的。師問:那么這種高境界究竟是什么呢?請用一個字概括.(板書)“仁”

仁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以仁為最高道德規(guī)范,在論語里提到仁的地方一共有100多處.幻燈片.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剛毅木訥近仁??思簭投Y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仁做為一種道德意識,是我們大多數人畢生追求的一種精神境界,要達到這種精神的高度,我們必須不斷提高自我的修養(yǎng).求諸己.師問:那么我們究竟該怎樣提高自我的修養(yǎng)呢?幻燈片請同學們分小組研讀6-14則.選定研讀文本之后,先自由朗讀.然后認真討論,并指派一個發(fā)言人,做精彩解讀.學生熱烈討論。自由發(fā)言,對6-9句各抒己見.生1:我們組解讀的是第7則。我記得與孔子同時代的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也曾感嘆道:“人的腳甚至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孔子一方面感嘆時光易逝,往事難再,另一方面以水為喻,勉勵我們進德修業(yè),都應該像那永不止息的河水一樣,孜孜不已,不舍晝夜。師:老子說:“天行健,君子當自強不息”。生命短暫,我們要珍惜時間,珍愛生命。生2:我們組解讀的是第8則??鬃诱J為年輕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年輕人要趁年輕的時候,努力奮進,積累精神財富,以免等到老了,卻感慨自己一事無成。生3:我覺得孔子說“四十、五十而無聞焉,斯亦不足畏也?!边@句話是不對的。因為孔子他自己就是一個大器晚成的人,人到四十五十也許剛剛是大展鴻圖的時候呢!(掌聲)生4:我覺得孔子的話并沒有錯??鬃釉谶@里只是強調一種志向,人應該立常志,即使是孔子,他也是很年輕的時候就立志報效朝廷的。師:大家的解讀很精彩。讓我們對下面的同學更充滿了期待。生5:我們解讀的是第6則??鬃痈嬖V我們,不管你成功與否,只要你大膽,自信,有勇氣,那么即使不能成功,也已經成仁了。生6:我們解讀的是第9則。我覺得孔子希望我們要找到精神的歸宿,不要整天無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