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母嬰阻斷新理念詳解演示文稿_第1頁
乙型肝炎母嬰阻斷新理念詳解演示文稿_第2頁
乙型肝炎母嬰阻斷新理念詳解演示文稿_第3頁
乙型肝炎母嬰阻斷新理念詳解演示文稿_第4頁
乙型肝炎母嬰阻斷新理念詳解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乙型肝炎母嬰阻斷新理念詳解演示文稿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優(yōu)選)乙型肝炎母嬰阻斷新理念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乙肝病毒標志物1、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2、乙肝病毒表面抗體--HBsAb(抗-HBs)3、乙肝病毒e抗原--HBeAg4、乙肝病毒e抗體--HBeAb(抗-HBe)5、乙肝病毒核心抗體--HBcAb(抗-HBc)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什么是“大三陽”?HBsAgHBsAb(抗-HBs)HBeAgHBeAb(抗-HBe)HBcAb(抗-HBc)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什么是“小三陽”?HBsAgHBsAb(抗-HBs)HBeAgHBeAb(抗-HBe)HBcAb(抗-HBc)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1、HBsAg(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不具有傳染性,是已感染乙肝病毒的標志。2、HBsAb(抗-HBs、表面抗體)是對乙肝病毒免疫的保護性抗體既往感染過乙肝病毒,但病毒已經被清除;接種過乙肝疫苗,產生了保護性抗體。血清中乙肝表面抗體滴度越高,保護力越強。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體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3、HBeAg(e抗原)是間接反映病毒復制的指標HBeAg轉陰往往提示了病毒復制減少和病情的好轉。4、HBeAb(抗-HBe、e抗體)是一種非保護性抗體HBeAb在血清中出現(xiàn),常表示HBV復制水平逐漸趨于靜息狀態(tài)。乙肝病毒e抗原、抗體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5、HBcAb(抗-HBc、核心抗體)非保護性抗體感染后最早呈陽性,最晚轉陰性

HBcAbIgM(+)為現(xiàn)癥感染,

HBcAbIgG(+)為既往感染??山K身陽性或者弱陽性。乙肝病毒核心抗體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乙肝病毒的核心物質和病毒復制的基礎是HBV感染最直接、特異性強和靈敏性高的指標HBV-DNA陽性,提示HBV復制和有傳染性病毒含量越高,傳染性越強乙肝治療的根本目的是抑制病毒復制乙肝病毒DNA(HBV-DNA)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乙肝病毒DNA與病情乙肝病毒DNA的多少,只能說明游離在血液中病毒的含量,含量高低與病情嚴重程度沒有直接關系,但對診斷治療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判斷肝臟是否有損傷或損傷的程度應結合臨床癥狀、影像學檢查、肝功系列指標和(或)肝活檢的結果來綜合判斷。

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乙肝病毒前S/S區(qū)是決定乙肝表面抗原“程序”編寫的部位,病毒為了逃避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發(fā)生變異,丟掉病毒最外層的前S蛋白或S蛋白,生產出沒穿“外衣”的變異病毒。這種乙肝病毒在感染者的血清內查不出乙肝表面抗原,但仍有小量病毒DNA復制,抗HBc陽性。這種情況就是我國《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所說的隱匿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變異(1)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病毒變異(2)當機體免疫系統(tǒng)奮力向病毒發(fā)出攻擊時,或在強有力的藥物抑制下,病毒有時并不“甘心”失敗,前C/C區(qū)發(fā)生變異,為了逃避免疫系統(tǒng)的攻擊,不去制造e抗原或少產生一點e抗原。就會出現(xiàn)HBeAg陰性而HBeAb陽性,但血清HBVDNA仍有復制。只有檢測HBVDNA病毒載量才能了解病毒的實際復制情況,進行正確的診斷和治療。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認識乙肝感染乙肝病毒感染病原攜帶者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肝衰竭隱匿型慢性乙肝慢性HBV攜帶者非活動型HBsAg攜帶者HBeAg(+)慢性乙肝HBeAg(-)慢性乙肝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乙肝病毒的復制在這個過程中,病毒本身除了利用肝臟細胞內的原料復制自己外,病毒本身并不會造成肝臟細胞的損傷。這也是為什么會出現(xiàn)乙肝攜帶者血液內的病毒水平很高,而肝功能卻一直很正常,肝臟并沒有損傷,也不需要治療。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慢性乙肝的發(fā)生與機體免疫系統(tǒng)的功能狀態(tài)是分不開的免疫系統(tǒng)損傷肝臟本質是人體清除病毒的免疫反應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乙肝的自然演變史母嬰傳播免疫耐受期不識別不攻擊免疫清除期:清除與病毒的較力病毒占上風清除力占上風治愈成功復發(fā)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乙肝母嬰傳播和阻斷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乙肝病毒感染率及母嬰傳播率HBV在人群中的感染率為60%,攜帶率7.18%。在不采取阻斷措施的情況下,表面抗原陽性(單陽)孕婦嬰兒40%-50%半年后表面抗原陽性。在不采取阻斷措施的情況下,“大三陽”(雙陽)孕婦嬰兒90%半年后表面抗原陽性。經過聯(lián)合免疫,可以使90%以上的嬰兒避免感染。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母嬰傳播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乙肝母嬰傳播風險因素母親乙肝的傳染性--病毒載量

HBV-DNA載量>1×106為高風險HBV-DNA載量<1×106,>1×103為低風險HBV-DNA載量<1×103為極低風險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母嬰傳播的三種途徑宮內感染占5%-10%產時感染80%-85%生后感染10%-15%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宮內傳播的方式

生殖細胞血源性細胞源性

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宮內傳播發(fā)生的時間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宮內阻斷的方法免疫球蛋白的應用是否有效?抗病毒藥物的應用----研究的熱點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HBIG抗病毒藥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731例雙陽孕婦所生嬰兒觀察結果組別高風險孕婦所生嬰兒低風險孕婦所生嬰兒總例數(shù)阻斷成功例數(shù)百分率(%)總例數(shù)阻斷成功例數(shù)百分率(%)觀察A組18016792.81515100觀察B組21219692.51111100對照組494081.626426198.9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乙肝免疫球蛋白降低病毒載量通過胎盤轉運使胎兒獲得被動免疫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核苷類抗病毒藥物種類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替諾福韋美國FDA批準的妊娠期B類藥物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孕期抗病毒阻斷的現(xiàn)狀歐洲肝病協(xié)會認為對于高風險的孕婦應用核苷類抗病毒藥物可以增強聯(lián)合免疫的阻斷效果。亞太地區(qū)乙型肝炎治療指南推薦:抗病毒藥可用于母嬰阻斷我國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指出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過程中發(fā)生妊娠的患者,若應用的是拉米夫定或其它妊娠B級藥物(替比夫定或替諾福韋),在充分告知風險、權衡利弊、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情況下,治療可繼續(xù)。妊娠中出現(xiàn)乙型肝炎發(fā)作者,視病情程度決定是否給予抗病毒治療,在充分告知風險、權衡利弊,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的情況下,可以使用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或替諾福韋治療。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孕前抗病毒

研究初期由于孕期不推薦藥物治療,許多孕婦對孕期用藥有很多顧慮,一些研究者把重點放到了孕前的治療上。

張平等對部分肝功能正常、HBsAg和HBV-DNA陽性者使用核苷類及苦參素治療3-6個月,待患者HBV-DNA和含量下降或轉陰停藥,3個月后懷孕,盡管存在53%的HBV攜帶者在停藥后HBV-DNA又返回到治療前的水平,但其宮內感染率仍低于未治療者。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早孕期抗病毒治療

馬靜等對拉米夫定治療中發(fā)現(xiàn)早孕而繼續(xù)服藥的18例慢性乙型肝炎孕婦及發(fā)現(xiàn)早孕而停止服藥的22例乙型肝炎孕婦的觀察,發(fā)現(xiàn)18例繼續(xù)服用拉米夫定治療的慢性乙型肝炎孕婦中,16例HBV-DNA轉陰,所產嬰兒HBV感染率為零,妊娠并發(fā)癥為零,未發(fā)現(xiàn)嬰幼兒發(fā)育異常情況;而停止服藥的22例慢性乙型肝炎孕婦中19例HBV-DNA陽性,其嬰兒HBV感染率為41.9%,有17例發(fā)生妊娠并發(fā)癥。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孕晚期抗病毒治療

孕晚期進行對胎兒相對安全,因為此期胎兒各臟器基本發(fā)育完成,藥物對胎兒的影響較小。宮內感染主要發(fā)生在孕晚期國外孕晚期應用抗病毒藥物治療的研究較多,大量研究表明孕晚期拉米夫定治療能明顯降低高病毒載量孕婦的母嬰傳播率,且近期安全性良好。

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32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分娩方式的探討

多項研究表明采用聯(lián)合免疫阻斷母嬰傳播的研究中觀察到,嬰兒1歲時HBsAg陽性率和慢性HBV感染率在不同分娩方式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

認為陰道分娩雖能增加產時感染的機會,但由于目前采用生后聯(lián)合免疫,對產時感染可以取得較好的阻斷效果,故并不主張采取剖宮產分娩的方式來減低乙肝的母嬰傳播的主要手段。本文檔共36頁;當前第33頁;編輯于星期一\12點47分THANKS

1.避免和降低胎兒宮內窘迫的發(fā)生

2.減少陰道操作,盡量避免困難的陰道助產,預防

胎兒頭皮損傷。

3.胎兒娩出后更換無菌手套或有另一人實施新生兒處理。

4.吸粘液時動作輕柔,避免過度吸引造成黏膜損傷。

5.斷臍前用干凈的紗布清除斷臍部位的粘液和羊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