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動物學課程級第三章實驗動物微生物學演示文稿_第1頁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動物學課程級第三章實驗動物微生物學演示文稿_第2頁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動物學課程級第三章實驗動物微生物學演示文稿_第3頁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動物學課程級第三章實驗動物微生物學演示文稿_第4頁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動物學課程級第三章實驗動物微生物學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動物學課程級第三章實驗動物微生物學演示文稿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1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優(yōu)選)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動物學課程級第三章實驗動物微生物學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2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實驗動物三大特點和專門用途遺傳:背景明確來源清楚特征顯著微生物和寄生蟲:無特定疾病無特定病原體環(huán)境控制:物理、化學、生物、居住環(huán)境達到國家標準緒論回顧2用作科學實驗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3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生物因素同種生物各種病原體包括病毒,細菌和寄生蟲等

生物異種緒論回顧3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4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第二節(jié)實驗動物微生物學

和寄生蟲學等級分類第三節(jié)合格動物群中常見

微生物和寄生蟲污染*第五節(jié)實驗動物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質(zhì)量檢測第一節(jié)實驗動物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及衛(wèi)生防疫*第十章生物安全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5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第一節(jié)實驗動物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及衛(wèi)生防疫

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6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實驗動物的體表、粘膜和消化道內(nèi)容物中微生物共生微生物叢病原體條件致病烈性傳染病對宿主有益對動物和實驗產(chǎn)生不良影響實驗動物群全部毀滅影響人類健康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7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動物傳染病流行的基本環(huán)節(jié)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8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一、傳染源(1)人源性(2)動物源性引起傳染的條件(1)要有病原性和一定的毒力(2)侵入體內(nèi)的病原體要達到一定的數(shù)量(3)病原體要有適當?shù)那秩腴T戶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9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二、傳播途徑

(1)直接傳染:健康動物與患病動物(包括攜帶病原體動物)直接接觸而感染。如狂犬病毒、猴B病毒、艾滋病病毒等。

①水平傳播:實驗動物群體中互相的傳播。傳播途徑包括消化道、呼吸道或皮膚粘膜創(chuàng)傷等。如沙門氏菌常經(jīng)消化道感染;仙臺病毒常經(jīng)呼吸道;布氏桿菌病常由配種直接感染等。②垂直傳播:由母體通過胎盤將病原體傳給胎兒,例如支原體、細小病毒等。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10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2)間接傳播——非生物性傳播:a、經(jīng)空氣飛沫、塵埃傳播;b、以飼料、墊料傳播;c、經(jīng)飲水和飲水用具傳播;d、經(jīng)籠器具傳播。——生物性傳播:a、節(jié)肢動物:蒼蠅、蚊子、蟑螂、蚤、虱、蜱、螨等。b、野生動物:野生嚙齒類動物,常攜帶各種病原體,例如攜帶流行性出血熱病毒的野鼠污染實驗動物的墊料、飼料。c、實驗動物:從外部購入的實驗動物,未經(jīng)嚴格檢疫和隔離。d、操作人員不注意衛(wèi)生防疫傳染病原體;有些人獸共患病,也可經(jīng)人傳播給實驗動物,例如結(jié)核、布氏桿菌病等。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11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切斷傳播途徑是控制傳染病的主要措施。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12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三、易感動物——與下列因素有關(guān)1)種類(品系、品種)

2)年齡

3)營養(yǎng)狀況

4)機體的抵抗力5)機體防御器官狀況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13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動物是傳染病傳播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缺少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新的傳染病就不可能發(fā)生,也不可能造成傳染病在實驗動物中的流行。而當傳染病流行已經(jīng)形成時,切斷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流行即告終止。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動物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14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疫苗接種和藥物治療是預(yù)防傳染病的有效手段。

但是實驗動物一般不采取疫苗接種和藥物治療,主要由于實驗動物的特殊性:

1、應(yīng)用疫苗或治療制劑可能干擾實驗結(jié)果。

2、經(jīng)過治療或免疫的動物,外表健康,但可能是帶菌或帶毒者,可能成為潛在的傳染源。

3、對小型實驗動物,治療措施可能在經(jīng)濟上不適宜。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15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四、實驗動物衛(wèi)生防疫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nèi)容:

1、平時的預(yù)防措施

消毒措施隔離措施

2、發(fā)生疫病時的撲滅措施

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16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消毒滅菌主要方法1.物理滅菌消毒(1)高壓蒸汽滅菌:飼料、墊料、器具等滅菌。

預(yù)真空蒸汽:131℃,4’;

一般蒸汽滅菌:121℃,20-25’。(2)高熱煮沸:器械、籠具、水瓶等消毒:100℃,20’。(3)干烤消毒:180-280℃,15~30’

。(4)火焰消毒:300℃,主要用于不銹鋼籠具、金屬器械、墻壁的消毒。(5)照射消毒滅菌:紫外線、γ-射線等,用于空氣、飼料、墊料和器具的消毒。(6)微波滅菌:工業(yè)微波爐,家用微波爐。小包裝飼料。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17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2.

化學消毒

是使用化學藥物噴灑、浸泡、擦拭、熏蒸等,以達到消毒滅菌的目的。常用化學消毒方法包括液體消毒和蒸汽消毒。

(1)液體消毒劑:包括石炭酸、過氧乙酸、來蘇水、次氯酸等。(2)熏蒸消毒:包括福爾馬林和三聚甲醛等。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18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第二節(jié)

實驗動物微生物學

和寄生蟲學等級分類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19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實驗動物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等級分類1.普通動物(conventionalanimal)CV2.清潔動物(cleananimal)CL3.無特定病原體動物(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SPF4.無菌動物(germfreeanimal)GF和悉生動物(gnotobioticanimal)GN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20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一、普通動物

conventionalanimal(CV)

必須是不攜帶主要人獸共患病原體和動物烈性傳染病的病原體。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21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普通動物

——飼育在開放環(huán)境里,使用的墊料和飼料,只消毒不滅菌;其飲水須符合城市飲用水標準。

——普通動物只能用于教學實驗和某些科研工作的預(yù)實驗。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22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清潔動物

cleananimal(CN)

必須是不攜帶主要人獸共患病原體和動物烈性傳染病的病原體,

又不攜帶對動物危害大和對科學研究干擾大的病原體。

亦稱最少疾病動物,MinimalDiseaseanimal(MD)。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23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清潔動物

——生活在屏障環(huán)境中。——所用的墊料,飼料,飲水,手術(shù)器械和用具等均應(yīng)經(jīng)過高壓蒸汽滅菌消毒?!ぷ魅藛T需穿戴無菌衣帽鞋、口罩、手套才能進行飼育或?qū)嶒灢僮鳌1疚臋n共94頁;當前第24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無特定病原體動物

SpecificpathogenfreeAnimal(SPF)

又不攜帶對動物危害大和對科學研究干擾大的病原體;

還不攜帶主要潛在感染或條件致病菌和對科學實驗干擾大的病原體的動物。

不攜帶主要人獸共患病原體和動物烈性傳染病的病原體;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25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SPF動物通常是:——隔離環(huán)境的無菌動物或悉生動物轉(zhuǎn)移到屏障環(huán)境內(nèi)飼養(yǎng)或?qū)嶒?。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26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無菌動物

germfreeanimal(GF)

動物體內(nèi)外無可檢出的一切生命體的動物。

此種動物在自然界中并不存在,必須用人為的方法培育。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27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無菌動物的取得和飼育環(huán)境——子宮摘除術(shù)(剖腹產(chǎn))——飼育在隔離環(huán)境(隔離器內(nèi))——一切用品經(jīng)過嚴格包裝、嚴格滅菌后,通過傳遞倉送入隔離器——通過手套進行間接實驗操作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28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悉生動物gnotobioticanimal(GN)

—動物體內(nèi)外所攜帶的生命體是已知的。

——人為的將指定微生物叢植入到無菌動物體內(nèi)外。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29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GF、GN和SPF隔離環(huán)境GF動物植入GN動物污染GF動物

植入污染屏障環(huán)境SPF動物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30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實驗動物微生物學分類模擬圖人獸共患病原體、動物烈性傳染病病原體動物主要傳染病原體、對實驗干擾大的病原體條件致病病原體、影響實驗德微生物所有微生物已知微生物普通級動物清潔級動物SPF級動物無菌動物悉生動物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31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不同微生物學等級的

實驗動物比較項目GFSPFCV傳染病無無有或可能有寄生蟲無很少有或可能有實驗結(jié)果準確較準確有疑問應(yīng)用動物數(shù)少量少量多或大量長期實驗效果可能好可能好困難死亡率很低低高長期實驗存活率約100%約90%40%左右實驗標準設(shè)計可能可能不可能統(tǒng)計價值很好較好不準確實驗結(jié)果的價值很高高有疑問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32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實驗動物微生物學標準國家或國際組織動物應(yīng)排除病毒項目ICLAS小鼠/大鼠14/9中國小鼠/大鼠5+6/7芬蘭小鼠/大鼠16/8日本小鼠/大鼠8/9美國小鼠/大鼠(9)10/8澳大利亞小鼠/大鼠13/8荷蘭小鼠/大鼠11/10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33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實驗動物微生物學標準國家或國際組織動物細菌真菌支原體ICLAS小鼠/大鼠13/12中國小鼠/大鼠8+8/9+7芬蘭小鼠/大鼠11+9/10+9日本小鼠/大鼠10/10美國小鼠/大鼠(16)13/12澳大利亞小鼠/大鼠12/12荷蘭小鼠/大鼠7/18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34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小鼠應(yīng)排除病毒項目

淋巴細胞脈絡(luò)叢腦膜炎病毒漢坦病毒鼠痘病毒小鼠肝炎病毒仙臺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呼腸孤病毒III型小鼠細小病毒小鼠腦脊髓炎病毒小鼠腺病毒多瘤病毒LymphocyticChoriomeningitisVirusHantavirusEctromeliaVirusMouseHepatitisVirusSendaiVirusPneumoniaVirusofMiceReovirustypeIIIMinuteVirusofmiceTheiler’sMouseEncephalomyelitisVirusMouseAdenovirusPolyomaVirus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35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大鼠應(yīng)排除病毒項目

漢坦病毒仙臺病毒小鼠肺炎病毒呼腸孤病毒III型大鼠細小病毒RV株大鼠細小病毒H-1株大鼠冠狀病毒/大鼠延淚腺炎病毒HantavirusSendaiVirusPneumoniaVirusofMiceReovirustypeIIIRatParvovirusRatParvovirusRatCoronavirus/SialodacryoadenitisVirus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36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第三節(jié)實驗動物群中常見微生物

和寄生蟲污染及其控制一.普通級動物中弓形蟲污染

二.清潔級動物中的仙臺病毒和小鼠肝炎病毒的污染三.SPF級動物中綠膿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細菌的污染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37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弓形蟲是一種人畜共患的寄生蟲,小鼠,大鼠,地鼠,豚鼠,家兔和非人靈長類實驗動物及貓,牛,羊,豬等都能感染。一.普通級合格動物中弓形蟲污染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38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弓形蟲是細胞內(nèi)寄生蟲,根據(jù)不同發(fā)育階段分為五型:滋養(yǎng)體和包囊出現(xiàn)在中間宿主體內(nèi),裂殖體,配子體和卵囊只出現(xiàn)在終宿主--貓體內(nèi)。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39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滋養(yǎng)體排出體外,發(fā)育成熟,具感染性卵囊口,鼻,咽,呼吸道粘膜,眼結(jié)膜和皮膚機體有免適疫宜

發(fā)育宿主體內(nèi)無性繁殖,引起發(fā)病急性力條無件癥下終宿主受精

宿主產(chǎn)生狀免疫力感染腸絨毛上皮細胞內(nèi)發(fā)育包囊裂殖體合子雌雄配子體滋養(yǎng)體經(jīng)貓消化道侵入腸上皮細胞發(fā)育繁殖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40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危害性:

——弓形蟲感染可引起腸粘膜和腸系膜淋巴,心、眼、腎上腺、脾、腦、肺、肝、胎盤及肌肉組織的壞死和損傷。

——小鼠感染后會嚴重影響實驗結(jié)果。

——影響妊娠期胎兒發(fā)育。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41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在病畜和帶蟲者的肉、內(nèi)臟、血液、滲出液和排泄物中均有弓形蟲,甚至從乳汁中也能分離出弓形蟲,也可引起感染。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42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弓形蟲污染的預(yù)防

——實驗動物設(shè)施內(nèi)要保持清潔,定期消毒?!獓栏褡钄嘭埣捌渑判刮飳υO(shè)施、飼料、墊料和飲水的污染?!麥缫笆螅?qū)走野貓,不飼養(yǎng)一切寵物。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43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二.清潔級合格動物中的仙臺病毒和小鼠肝炎

病毒的污染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44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現(xiàn)在認為:嚙齒類實驗動物是仙臺病毒唯一自然宿主。

傳播途徑:鼻內(nèi)途徑,其它途徑均不引起小鼠的自然感染。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45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不同品系小鼠對仙臺病毒感染的易感性和敏感性明顯不同。近交系SJL/j等死亡率接近0;Swiss裸鼠死亡率可接近100%。感染的裸鼠伴有進行性消瘦。在較長的時間里陸續(xù)死亡。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46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普通級鼠群中仙臺病毒感染是最難控制的病毒感染之一。

凡新引進的動物必須經(jīng)8周檢疫(檢查引入動物和“哨兵”動物的病毒抗體)。"哨兵動物"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47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一旦在屏障環(huán)境內(nèi)的

鼠群中檢出仙臺病毒抗體陽性,若不及時清除所有被感染動物,將導致屏障設(shè)施的失敗。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48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防疫:兩種方法

1.消滅已感染鼠群,重引符合標準的種鼠或用無菌技術(shù)剖腹取胎。2.暫停繁殖,在相對靜止條件下保存這種非繁殖群直至感染消除(約2個月),然后恢復(fù)繁殖。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49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小鼠肝炎病毒

(micehepatitisvirusMHV)

消瘦型肝炎病毒是實驗小鼠最重要的病毒感染之一。

呈世界范圍性分布,無明顯的季節(jié)性差異。

多數(shù)情況下是亞臨床感染或慢性感染。

臨床表現(xiàn)為肝炎,腦炎和腸炎。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50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MHV傳播方式有經(jīng)空氣和接觸兩種。

小鼠是唯一能自然感染MHV;通過腦內(nèi)接種,可實驗感染棉鼠,大鼠和地鼠,但兔和豚鼠無反應(yīng)。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51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MHV是普通級實驗小鼠難以清除的病毒之一。

唯有對小鼠進行剖腹取胎術(shù),結(jié)合屏障環(huán)境內(nèi)維持飼養(yǎng),才能培育無MHV感染的清潔級以上小鼠。

必須注意MHV垂直傳播的可能性。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52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防疫通過定期檢測,有利及時發(fā)現(xiàn)屏障環(huán)境內(nèi)的鼠群中鼠肝炎病毒感染。及時消滅被感染的鼠群,

重新引進符合標準的動物。

同步交配代乳方法重新獲得動物群。

用無菌技術(shù)剖腹取胎。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53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同步交配----把MHV陽性鼠群中懷孕母鼠自然分娩的新生鼠在分娩后的24小時內(nèi)傳給符合標準的代乳鼠帶乳。然后在代乳鼠3周齡,6周齡和12周齡進行血清學檢測,可獲MHV陰性小鼠。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54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三.SPF級實驗動物中的細菌污染

2.金黃色葡萄球菌

3.肺炎克雷伯氏桿菌

1.綠膿桿菌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55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綠膿桿菌是動物和人類胃腸道的一種常在菌。

傳播途徑:口、咽和胃腸道;

1.綠膿桿菌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56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該菌可導致封閉群小鼠(Swiss-Webster)和近交系小鼠(C3H)斜頸和轉(zhuǎn)圈癥狀。

對免疫環(huán)境遭受損害或抑制的宿主,綠膿桿菌可穿過局部淋巴環(huán)境和血管環(huán)境,導致致死性敗血癥。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57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由工作人員帶入屏障環(huán)境。

在常規(guī)小鼠群的飲水器中能檢到綠膿桿菌。

在溫暖、潮濕的環(huán)境中(如SPF小鼠飼養(yǎng)室的淋浴更衣處)也常檢到這種菌。綠膿桿菌來源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58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要預(yù)防綠膿桿菌,就必須定期對SPF小鼠進行微生物學監(jiān)測,及時淘汰被感染的鼠群。通過酸化(用鹽酸調(diào)PH2.5)氯化(10ppm)飲水來預(yù)防飲水器對SPF小鼠的感染;對屏障環(huán)境的淋浴、更衣室經(jīng)常進行徹底打掃消毒滅菌,并要求進入屏障環(huán)境的工作人員嚴格執(zhí)行操作規(guī)程和個人防護用品的穿戴。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59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2.金黃色葡萄球菌

在小鼠皮膚和粘膜上,常檢到致病的金黃色葡萄球菌和一般不致病的表皮葡萄球菌。雖然金黃色葡萄球菌還沒有被廣泛看作實驗小鼠的原發(fā)性疾病,但有些文獻中報道了其作為皮膚感染,淋巴感染或粘膜感染病原學因子。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60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小鼠自發(fā)性葡萄球菌感染與

幼鼠比成鼠易感。

無胸腺裸小鼠因缺少保護性被毛并缺乏T-細胞而經(jīng)常發(fā)生皮膚和眼窩的葡萄球菌感染。

屏障環(huán)境的操作管理有關(guān)。營養(yǎng)及小鼠品系,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61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據(jù)對SPF設(shè)施的細菌學監(jiān)測發(fā)現(xiàn),從健康SPF小鼠分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的噬菌體型常與從動物管理員體表分離的品系一致。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62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通常不能治療或根除金黃色葡萄球菌,

飼養(yǎng)人員和實驗人員嚴格執(zhí)行隔離措施和操作細則。定期檢測,及時淘汰患鼠;酸化飲水;飼料和墊料徹底滅菌;經(jīng)常更換墊料;

防疫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63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克雷伯氏菌

人和動物的腸道常在菌,是與人和動物泌尿,呼吸道感染有關(guān)的條件性致病菌。

小鼠自發(fā)爆發(fā)的疾病臨床癥狀是:食欲不振,弓背,被毛粗亂,打噴嚏及呼吸深快。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64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清除克雷伯氏菌病原體:就需要進行剖腹產(chǎn)和嚴格的屏障環(huán)境操作、管理。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65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第五節(jié)實驗動物微生物學

和寄生蟲學質(zhì)量檢測一.檢測目的二.檢測方法三.檢測規(guī)則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66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一、檢測目的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67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1.排除人獸共患病,確保從事實驗動物生產(chǎn)的飼養(yǎng)人員和動物實驗的科研或教學人員身體健康。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68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2.排除危害實驗動物的常見病多發(fā)病,確保實驗動物種群的健康,為生命科學研究提供合格的實驗動物。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69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1〕對新引進的普通級動物進行檢疫,防止人獸共患病原體或動物烈性傳染病帶入實驗動物種群,或傳播給實驗人員。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70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2〕定期對生產(chǎn)繁殖的實驗動物種群進行抽樣檢測,及時了解實驗動物生產(chǎn)群體中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質(zhì)量;必要時作出淘汰或降級處理。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71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3〕當實驗動物種群發(fā)生傳染病流行時,檢出感染途徑,提出控制或預(yù)防措施。4〕對實驗動物生產(chǎn)或?qū)嶒炘O(shè)施進行靜態(tài)和動態(tài)檢測,及時掌握實驗動物環(huán)境條件,了解是否符合實驗動物國家標準。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72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3.研究確定實驗動物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等級標準的劃分,和不同等級實驗動物的微生物學和寄生蟲學質(zhì)量指標。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73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4.確保使用實驗動物作檢測的藥品和生物制品的質(zhì)量,保證進行動物實驗的科學研究成果和各種動物試驗結(jié)果的可靠性、準確性和重復(fù)性。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74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二.

檢測方法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75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原則——

1.國內(nèi)外通用,比較成熟,便于交流。

2.可操作性強,檢測結(jié)果易判斷,檢測率較高。

3.易實現(xiàn)標準化和規(guī)范化,便于推廣。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76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國家推薦性標準《實驗動物微生物學檢測方法1~4》GB/T14926.1~14926.64-2001《實驗動物寄生蟲學檢測方法》GB/T18448.1~18448.10-2001

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77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1.實驗動物病毒學檢測方法目前我國對實驗動物病毒學檢測通常使用血清學方法,包括: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ELISA)免疫熒光試驗(IFA)免疫酶染色試驗(IEA)血球凝集(HA)和血球凝集抑制(HI)試驗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78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2.實驗動物細菌學檢測方法

通常采用細菌分離和培養(yǎng)方法。根據(jù)培養(yǎng)基上菌落特征,將分離到的可疑菌落作生化鑒定。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79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檢測人員的實際工作經(jīng)驗,直接影響到其對檢測結(jié)果的判斷準確性。對部分細菌,如沙門氏菌,支原體等已開展血清學方法檢測。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80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3.實驗動物寄生蟲學檢測方法

通常在光學顯微鏡下查找寄生蟲的蟲體、蟲卵或孢子。對人獸共患的弓形蟲,則采用各種血清學的方法進行檢測。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81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三.檢測規(guī)則1.檢測頻率以間隔23個月為宜。在實驗動物的國家標準中,即規(guī)定:每3個月至少檢測1次。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82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

病原體剛侵入實驗動物群體時,較易分離到病原體;而當流行趨于平靜可能分離不到病原體,但特異性抗體的檢出率上升。通常在23個月內(nèi),抗體檢出率不會下降太大。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個體的抗體效價水平會下降,以及新生的非感染動物增加,使抗體陽性動物的檢出大量減少。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83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2.取樣數(shù)量通常對于動物群體中感染率高的病原體,只需少量采樣就能檢出;而當感染動物比例低時,若不增加取樣數(shù)量,就可能漏檢。因此,可根據(jù)實驗動物群體中病原體的感染率決定取樣數(shù)量。如病原體感染率為1%,要檢出感染動物至少應(yīng)取樣100只。本文檔共94頁;當前第84頁;編輯于星期一\22點46分病原體檢測取樣數(shù)量感染率%檢測可信度99%9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