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櫟櫟實象甲防治技術規(guī)程_第1頁
蒙古櫟櫟實象甲防治技術規(guī)程_第2頁
蒙古櫟櫟實象甲防治技術規(guī)程_第3頁
蒙古櫟櫟實象甲防治技術規(guī)程_第4頁
蒙古櫟櫟實象甲防治技術規(guī)程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2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蒙古櫟櫟實象甲防治技術規(guī)程范圍本標準規(guī)定了蒙古櫟櫟實象甲(CurculioarakawaiMats.etKono)防治的蟲情調查、防治技術和、效果評價和技術檔案。本標準適用于蒙古櫟櫟實象甲的防治。規(guī)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8321農藥合理使用準則GB/T15776造林技術規(guī)程GB/T15781森林撫育規(guī)程GB/T18337.3生態(tài)公益林技術規(guī)程LY/T2011林業(yè)有害生物調查總則LY/T2106林業(yè)有害生物危險性等級分類NY/T1276農藥安全使用規(guī)范蟲情調查蟲情調查原則采取線路踏查和標準地調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蟲情調查。在線路踏查后,對達到發(fā)生統(tǒng)計起點的受害林分進行標準地調查,按照LY/T2106的規(guī)定確定害蟲發(fā)生的統(tǒng)計起點。蟲情踏查踏查線路按森林資源小班分布圖,在查閱資料的基礎上,沿設計路線對擬調查林分沿林間小道、小班線、林班線或其他自選路線進行踏查,踏查路線應避免重疊。踏查對象將基本調查單元內的蒙古櫟林地,劃分為若干個踏查塊,將調查數據填入表A.1中。踏查時間每年1次,幼蟲危害期的8月上旬至9月上旬。踏查方法表A.1中確定有蟲的樣地,依據LY/T2011的規(guī)定踏查,記錄林分概況,隨機選擇100株蒙古櫟,查看并記載危害情況,將踏查結果填入表A.2中,統(tǒng)計有蟲株率,確定是否達到發(fā)生統(tǒng)計起點。蟲情標準地調查標準地的設立在林地內設立面積為0.1hm2(40m×25m)標準地若干塊,并設對照樣地2塊,標準地總面積不得少于調查林地總面積的5%。在連續(xù)多年發(fā)生蟲害的林地內設立長期性標準地,逐年進行調查。在林內依據LY/T2011的規(guī)定進行樣地設置。標準地的調查方法在標準地調查中,調查總株數不少于60株,若少于60株則進行每木調查;在標準地內應采用對角線形隨機取樣法進行單株取樣,樣株間隔3株~5株。每株調查100個以上的種實,解剖統(tǒng)計被害種實數量和健康種實數量,并填入表A.3中。標準地調查內容蟲害發(fā)生危害程度分級蟲害發(fā)生危害程度用種實被害率劃分,分為三級;a)輕度發(fā)生:種實被害率5%~9%,用“+”表示;b)中度發(fā)生:種實被害率10%~19%,用“++”表示;c)重度發(fā)生:種實被害率達到20%及以上,用“+++”表示。蟲情發(fā)生危害程度調查可依據表A.3中的調查結果,計算每個樣地的種實被害率。應按照3.3.3.1確定危害程度,將標準地調查結果填入表B.1中。防治技術防治原則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優(yōu)先采用營林、生物、人工物理等防治措施。必須使用化學防治時,農藥使用應符合GB/T8321和NY/T1276的規(guī)定。防治策略防治策略依據蟲害危害程度,可分為三種。a)輕度發(fā)生:采用營林措施或生物措施。b)中度發(fā)生:在發(fā)生蟲害林分進行生物防治及人工物理機械防治,局部林地可結合化學防治。c)重度發(fā)生:進行全面人工物理或化學防治。防治方法營林技術依據GB/T15776、GB/T15781和GB/T18337.3執(zhí)行。人工物理在9月上旬至中旬,撿除被害果。生物防治招引益鳥在蒙古櫟林內設置巢箱招引益鳥,掛巢箱5個/hm2,均勻布設。保護和利用天敵昆蟲通過增加蜜源植物、林業(yè)技術等措施保護天敵昆蟲;同時可通過將被害果集中在能使寄生蜂鉆出而蒙古櫟櫟實象甲幼蟲鉆不出的籠內的方法,以增加林分內寄生蜂的種群密度。生物藥劑在成蟲活動期,可采用球孢白僵菌和蘇云金桿菌等生物藥劑,用車載或飛機噴霧。化學防治在成蟲活動期,可采用煙參堿、β-百樹菊酯、氯氰菊酯等化學藥劑,用車載或飛機噴霧。效果評價評價時間防治后當年的8月中旬至9月中旬。評價標準林分XX櫟種實被害率≤5%,為合格。評價方法參照3.3的調查方法進行評價。評價結果種實被害降低率按式1計算。R=(S1-S2)/S1…………(1)式中:R——種實被害降低率,%;S1——防治區(qū)種實被害率,%;S2——對照區(qū)種實被害率,%。評價結果填入表C.1中。技術檔案應建立蒙古櫟防治技術檔案,內容包括:蟲情調查、防治技術和效果評價。

(資料性附錄)

蒙古櫟櫟實象甲調查記錄表蒙古櫟櫟實象甲蟲情調查林分記錄見表A.1。蒙古櫟櫟實象甲蟲情調查林分記錄表林場(鄉(xiāng)、鎮(zhèn)林業(yè)站)名稱(蓋章):調查時間:調查人:樣地編號林班小班面積/hm2林分類型及樹種組成林分密度株/hm2坡向郁閉度林齡樹高胸徑有蟲無蟲注:有蟲打“√”,無蟲打“×”。蒙古櫟櫟實象甲蟲情線路踏查記錄見表A.2。蒙古櫟櫟實象甲蟲情線路踏查記錄表樣地編號:樣地面積hm2;林分密度:株/hm2;林分類型及樹種組成;林齡年;發(fā)現的其他病蟲害名稱及危害癥狀簡述:。調查情況記錄(有蟲危害打“√”)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調查株數有蟲株數有蟲株率%蒙古櫟櫟實象甲標準地調查記錄見表A.3。蒙古櫟櫟實象甲標準地調查記錄表樣地編號:;GPS:;林班號;小班號:;小班面hm2;林分密度:株/hm2;林分類型及樹種組成;林齡年;踏查所報蟲株率:%;其他病蟲害名稱及危害癥狀簡述:。標準株號被害種實數/個健康種實數/個標準株號被害種實數/個健康種實數/個標準株號被害種實數/個健康種實數/個標準株號被害種實數/個健康種實數量/個116314621732473183348419344952035506213651722375282338539243954102540551126415612274257132843581429445915304560被害種實總數健康種實總數調查種實總數種實被害率%

(資料性附錄)

防治區(qū)(對照區(qū))蒙古櫟櫟實象甲標準地蟲情調查匯總表防治區(qū)(對照區(qū))蒙古櫟櫟實象甲標準地蟲情調查匯總見表B.1。防治區(qū)(對照區(qū))蒙古櫟櫟實象甲標準地蟲情調查匯總表樣地名稱:樣地編號林班小班小班面積(hm2)種實被害率(%)危害程度輕、中、重其他病蟲害發(fā)生危害情況匯總人:匯總時間:

(資料性附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