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課件設計_第1頁
初中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課件設計_第2頁
初中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課件設計_第3頁
初中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課件設計_第4頁
初中語文-應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學課件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以比較高的分數考入了中國科技大學物理專業(yè)。入學后,她的高超的計算能力受到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贊??墒?,她做實驗的能力非常差,一連三周下來,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個實驗,這又使她的老師大為惱火。

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丁肇中zhào這是一篇著名科學家對學習自然科學的經驗之談的議論文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掌握文中生字生詞并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2.在復習議論文文體特征的基礎上,抓住論點,理清文章的脈絡結構并學習文章的論證方法。3.聯(lián)系學習實際,培養(yǎng)科學實驗精神。作者簡介丁肇中

(1936-)美籍華裔物理學家,1976年獲諾貝爾物理學獎?,F任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

cuò丁肇中()不知所()彷徨

()華裔()論語()儒家()埋沒()

zhào措pánɡ一、讀一讀,寫一寫yì

lún

rúmò1、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協(xié)助別人。()2、不知道怎么辦才好,形容受窘或心慌神亂。()3

、比喻非常順利,毫無挫折。()4、走來走去,猶豫不決,不知該往何處去。

()二、根據解釋寫出適當的詞語。

不知所措袖手旁觀一帆風順彷徨自學目標1、在復習議論文的文體常識的基礎上,再次認真朗讀課文并思考:作者提出了什么問題?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圍繞這個觀點,作者闡述了哪幾個問題?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有疑難的地方同位或小組局部交流。你知道嗎1、議論文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2、論據可分為_____、_____。3、議論文按結構可分為______、______、_________。4、最常見的論證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_____。論點論據論證事實論據道理論據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舉例論證道理論證比喻論證正反對比論證1.課文論述的話題是什么?作者的觀點是什么?學習自然科學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引出2、圍繞這個觀點,作者闡述了哪幾個問題?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什么是格物致知、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么?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怎樣才能做到格物致知?合作探究自由讀課文,先自主思考,然后完成下面問題:1、《大學》里“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么?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么?2、為什么要有格物致知的精神?3、本文主要運用哪些論證方法,請舉例說明。1、《大學》里“格物致知”的含義是什么?

作者所說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義是什么?格物: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獲得知識。格物致知:從探察物體而得到知識。即通過實地的探索、實驗獲得對事物的真知。格物致知的意義:第一,尋求真理的唯一途徑是對事物客觀的探索;第二,探索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袖手旁觀,而是有想像力的有計劃的探索。2、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1、這是因中國傳統(tǒng)教育導致的中國學生的弱點決定的。2、這是科學發(fā)展的歷史和實驗過程證明了的。3、這是應付今天的世界環(huán)境必不可少的。本文主要運用什么論證方法,請舉例說明。道理論證:如:開篇對“格物致知”的解釋說明,給讀者一個明確的概念,從理論上闡述了“格物致知”的含義。對實驗精神的重要性的論述,從科學進展的歷史角度,闡述精辟見解,從正面論述實驗對于獲得科學知識的重要性,使論證更具有說服力。3、論證方法:舉例論證所舉例子闡述道理作用論述角度明朝大理論家王陽明“格“竹子的,頭痛失敗通過實驗了解竹子性質中國學生功課成績好,面臨研究工作束手無策作者在美國的學習經歷論證傳統(tǒng)教育不是真正的“格物致知”實驗的過程不是消極的觀察,而是積極的、有計劃的探測。中國學生偏向理論而輕視實驗,偏向于抽象的思維而不愿動手。以埋頭讀書應付一切,對于實際的需要毫無幫助。使論證更具體形象生動,更具說服力。使論證更具體形象生動,更具說服力。使論證更具體形象生動,更具說服力。拉近與聽眾的距離,使論證更具體形象生動,更具說服力。反面正面反面反面正反對比論證一、論點:三、主要論證方法:舉例論證、道理論證二、論證結構: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必須重視格物致知精神提出問題首先,分析中國教育不重視格物致知的社會根源然后,分析科學上的實驗精神的重要性。接著,指出當今的中國學生依然輕視實驗精神。中國學生應該怎樣學習自然科學?應有格物致知精神課堂小結1、我們有句俗話說:“要知道梨的滋味就要親口嘗一嘗?!睂娴恼J識就是通過親口嘗試得到的。你在探究事物的過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經歷呢?拓展延伸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課下小作業(yè)課下收集關于實踐的名言警句。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獎⑾蚣埳系脕斫K覺淺,絕知此事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