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絲蚓的培養(yǎng)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315aa0a608b10dd3b4bd53ea061fde/28315aa0a608b10dd3b4bd53ea061fde1.gif)
![水絲蚓的培養(yǎng)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315aa0a608b10dd3b4bd53ea061fde/28315aa0a608b10dd3b4bd53ea061fde2.gif)
![水絲蚓的培養(yǎng)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315aa0a608b10dd3b4bd53ea061fde/28315aa0a608b10dd3b4bd53ea061fde3.gif)
![水絲蚓的培養(yǎng)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315aa0a608b10dd3b4bd53ea061fde/28315aa0a608b10dd3b4bd53ea061fde4.gif)
![水絲蚓的培養(yǎng)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28315aa0a608b10dd3b4bd53ea061fde/28315aa0a608b10dd3b4bd53ea061fde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水絲蚓的培養(yǎng)第一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在水生環(huán)節(jié)動物中,具有較大開發(fā)和利用價值的生物餌料種類主要有兩大類:
一類俗稱絲蚯蚓又稱水蚯蚓或紅蟲,寡毛綱(O1igochaeta),常見培養(yǎng)種類有蘇氏尾鰓蚓(L.gotoii)和霍甫水絲蚓(L.hoffmeistteri)等;另一類是沙蠶,屬多毛綱(Polychaeta)如雙齒圍沙蠶(Perinereisaibuhitensis)和日本刺沙蠶(Neanthesjaponica)。第二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一節(jié)絲蚯蚓的培養(yǎng)一、絲蚯蚓的生物學形態(tài)特征繁殖習性生長與壽命生態(tài)條件二、絲蚯蚓的培養(yǎng)土池小型培養(yǎng)大田培養(yǎng)第三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水蚯蚓繁殖快、營養(yǎng)價值高(干物質中含粗蛋白62%,必需氨基酸總和達35%),是許多水生動物苗種期喜食的開口餌料,更是鱘、鰍、娃娃魚及黃鱔等底棲魚的主要食糧。水蚯蚓中適于養(yǎng)殖的種類有:蘇氏尾鰓蚓和霍氏水蚯蚓。養(yǎng)好水蚯蚓,可為養(yǎng)殖水產品提供長期穩(wěn)定的優(yōu)質動物飼料,降低養(yǎng)殖成本,提高養(yǎng)殖效益和養(yǎng)成品質。隨著名優(yōu)特水產品養(yǎng)殖業(yè)的迅猛發(fā)展,水蚯蚓越來越受到廣大養(yǎng)殖者的青睞。因此,積極開發(fā)養(yǎng)殖水蚯蚓很有前途。水蚯蚓池養(yǎng)、田養(yǎng)均可,以池養(yǎng)產量最高,每畝年產量可達750~1000公斤,按目前市場最低價每公斤20元計產值達1.5~2萬元,可獲純利0.8~1.2萬元。第四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常見養(yǎng)殖種類及形態(tài)特征一、絲蚯蚓的生物學第五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水蚯蚓是水棲寡毛類中的一大類群。俗稱紅線蟲、沙蟲子、絲蚯蚓等。應當選擇當?shù)氐膬?yōu)勢種類作為人工養(yǎng)殖的對象,一般選用的有蘇氏尾鰓蚓、霍甫水絲蚓、指鰓尾盤蟲、叉形管盤蟲及深棲水絲蚓等5種。常見養(yǎng)殖種類第六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蘇氏尾鰓蚓
活體長達150毫米以上,這是水蚯蚓家庭中個體最大的一種。寬1~1.25毫米,體重50.55毫克。體色淡紅至深紫色,尾部每個體節(jié)有1對絲狀鰓(整條蚓至少有60對以上)口前葉錐形,背剛毛自第2節(jié)開始,環(huán)帶在第9~12節(jié)上,呈隆腫狀。本種在群體中所占年總產量不足5%
。第七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霍甫水絲蚓
口前葉為鈍錐形,活體長約20~30毫米,體寬1毫米,體重6.76毫克。蚓體分60~80節(jié)。背腹剛毛始于第2節(jié)。身體前端背面每束剛毛由1~3條發(fā)狀剛毛和3~5條針狀剛毛組成,向后則發(fā)狀剛毛逐漸減少直至全部消失,針狀剛毛也逐漸減少但不消失。環(huán)帶在第9~12節(jié)上。本種在周年各月的產量相對最為穩(wěn)定,秋冬季(10~12月份)略高,可以認為它一個更喜低溫的種類?;舾λz蚓的群體產量占全年總產量的20%左右,是生產中的一個主要品種。第八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蘇氏尾鰓蚓和霍甫水絲蚓的區(qū)別有無尾鰓。顫蚓主要特征在于尾部每個體節(jié)上有一對絲狀的鰓。尾部常露出泥外,隨水擺動呼吸,缺氧時顫動加快;絲蚓主要特征在于陰莖鞘的鞘口擴張,邊緣翻轉似喇叭花形,沒有尾鰓。蟲體粗細。顫蚓蟲體較粗,成體直徑約1.2~2.2mm。易卷曲,活體伸延時長度達100mm以上。紫紅色,體節(jié)可達185,每節(jié)背腹均有剛毛。性成熟個體頭后體節(jié)上有一明顯的環(huán)帶,呈灰白色隆腫狀。絲蚓,蟲體較細長,體直徑約0.5~1.2mm,無鰓。體褐紅色而后部略呈黃綠色,環(huán)帶似戒指狀、較小。耗氧需求。顫蚓,多分布在流水兩側3~5cm泥層中,屬于喜氧種類。在高溫或少氧時,尾鰓伸出更長且鰓絲伸展更開,甚似微小的紅色羽毛在水中不停蕩漾。絲蚓,分布在腐植質豐富的泥中,深度可達20cm以下,較耐低氧,水中氧足時蟲體紅褐色,氧少時泥揭?guī)S色,缺氧時常群裹一團停在泥表近水面或深藏泥中。此品種適宜人工高產養(yǎng)殖。第九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十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指鰓尾盤蟲
單體長約5毫米,能行無性分裂繁殖。體重5.06毫克。蚓體分9~26節(jié),無吻,身體大部分呈血紅色。背剛毛自第11節(jié)開始,每束針狀、發(fā)狀各一條。具鰓4對,環(huán)帶在第5節(jié)上。本種在高溫的7、8、9這3個月的生長與繁殖速度最快,產量所占的比例也大,而在其他月份則較低??烧J為它偏愛高溫的種類,生產中有重要的接茬互補作用。其群體產量約占全年總產量的10%上下。第十一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叉形管盤蟲
背剛毛自第5節(jié)開始。尾鰓盤漏斗狀,體長約25毫米,寬0.5毫米,體重1.42毫克。有體節(jié)18~25個??谇叭~圓形。腹前有兩根觸須,具鰓3~4對。環(huán)帶位于第5~8節(jié)上。本種的生態(tài)特點與指鰓尾盤蟲相似,高溫季節(jié)其產量比重大,其他月分則顯著減少,也是喜高溫的種類。盡管其群體產量只占全年總產量的5%以下,但在生產中同樣起接茬互補作用。第十二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深棲水絲蚓
口前葉呈圓錐形,活體長約10~15毫米,體寬0.75毫米,體重5.78毫克。蚓體由50~70個體節(jié)組成。全身只有鉤狀剛毛,體前端7~8條一束,中部減為3~4條一束,最末端1~2條一束。生殖環(huán)帶在第11~12節(jié)。本種對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極強,其產量居上述5種之首,秋、冬、春3季均能高產,僅高溫季節(jié)的7、8、9月份稍差。深棲水絲蚓的群體產量占全年總產量的60%以上,一個最適合人工養(yǎng)殖的品種。
第十三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繁殖習性絲蚯蚓雌雄同體,一年四季均可產卵繁殖溫度高則繁殖快,25~28℃為最適溫度生殖常有群聚現(xiàn)象,群體產量高
第十四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生長與壽命
絲蚯蚓生命力很強,能再生,身體被切斷后能分化出組織補充被切掉的部分,再生為完整的個體。人工培育的絲蚯蚓壽命較短,一般只有80-100d,體長大多在50-60mm左右。
第十五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4、生態(tài)條件1)、分布
絲蚯蚓的種類大多為世界性的分布,自然狀態(tài)下生長往往是一個類群、多品種共生。2)、食性食性較雜,吞食泥土,從土中食進腐屑、細菌以及底棲藻類。
3)、溫度
1~36℃的水溫中都可生存,生長高峰季節(jié)為4~10月份,低于6℃時,體分泌一層膠質薄膜包裹全身。
4)、溶解氧與pH
DO>2mg/L,pH4.0~7.5時可正常生存。
第十六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絲蚯蚓的培養(yǎng)(一)土池小型培養(yǎng)1、建池2、培池3、引種與接種4、飼料與投料5、擂池6、管水7、采收8、提純9、暫養(yǎng)與外運10、保存第十七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建池
建池地點要求: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坐北朝南。培育池的規(guī)格:長10~30米、寬1~1.2米、深0.2~0.25米。池底敷三合土,池兩端設排水口、進水口各一個。
第十八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培池
培養(yǎng)期的原材料可選用魚塘淤泥、稻田肥泥、污水溝邊的黑泥等富含有機質的污泥、甘蔗渣等疏松劑和牛糞、雞糞等有機糞肥這三類物質。先在池底鋪墊一層甘蔗渣或其他疏松劑,用量為2~3公斤/平方米,隨即鋪上一層污泥,使甘蔗渣或其他疏松劑與污泥的總厚度達到10~12厘米,加水淹沒基面,浸泡2~3天后,每平方米施牛、雞、豬糞10公斤左右。接蚓種前再在表面敷一層污泥,厚3~5厘米,同時在泥面上薄撒一層經發(fā)酵處理的麩皮與米糠、玉米粉等的混合飼料150~250克/平方米。最后加水,使培養(yǎng)基面上有3~5厘米深的水層。這時就可引進水蚯蚓種。第十九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引種與接種
每年秋季,當氣溫降至28℃左右時即可引種入池。水蚯蚓的種源在城鎮(zhèn)近郊的排污水溝、畜禽飼養(yǎng)場及屠宰場、糖廠、食品廠排放廢物的污水溝等處比較豐富,可就近采種。接種工作比較簡單,即把采回的蚓種均勻撒在蚓池的培養(yǎng)基面上就告完成。每平方米培養(yǎng)面積按500~750克接種為宜。
第二十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4、飼料與投料
水蚯蚓特別愛吃具有甜味的糧食類飼料,畜禽糞肥、生活污水、農副產品加工后的廢棄物也是它們的優(yōu)質飼料。所投飼料(尤其是糞肥)應充分腐熟、發(fā)酵。室溫在20℃以下時需加酵母片促其發(fā)酵,用量是每1~2千克干飼料加1片左右。接種后至采收前每隔10~15天,每667平方米追施腐熟的糞肥200~250千克;自采收開始,每次收后即可追施糞肥300千克左右,糧食類飼料適量,以促進水蚯蚓快繁速長。第二十一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5、擂池擂池的作用:
1)、能防止培養(yǎng)基板結;2)、能將水蚯蚓的代謝廢物、飼(肥)料分解產生的有害氣體驅除;3)、能有效地抑制青苔、浮萍、雜草的繁生;4)、能經常保持培養(yǎng)基表面平整,有利于水流平穩(wěn)暢通。
第二十二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6、管水
水深調控在3~5厘米比較適宜。早春的晴好天氣,白天池水可淺些,以利用太陽能提高池溫,夜晚則適當加深,以保溫防凍;盛夏高溫期池水宜深些,以減少陽光輻射,最好預先在蚓池上空搭架種植藤蔓類作物遮蔭。太大的水流不僅會帶走培養(yǎng)基面上的營養(yǎng)物質和細菌,還會加劇水蚯蚓自身的體能消耗,對增產不利,但過小的流速甚至長時間的靜水狀態(tài)又不利于溶氧的供給和代謝廢物等有害物質的排除,從而導致水質惡化,蚓體大量死亡。第二十三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7、采收
頭天晚上斷水或減小水流量,造成蚓池缺氧,第2天一早便可很方便地用聚乙烯網布做成的小抄網舀取水中的蚓團。每次蚓體的采收量以撈光培養(yǎng)基面上的“蚓團”為準。第二十四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8、提純
可將一桶蚓團先倒入方形濾布中在水中淘洗,除去大部分泥沙,再倒入大盆攤平,使其厚度不超過10厘米,表面鋪一塊羅紋紗布淹水1.5~2厘米深,用盆蓋蓋嚴,密封約2小時后(氣溫超過28℃時,密閉的時間要縮短,否則會悶死水蚯蚓),水蚯蚓會從紗布眼里鉆上來,揭開盆蓋,提起紗布四角,即能得到與渣滓完全分離的干凈水蚯蚓。
第二十五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9、暫養(yǎng)與外運
若當天無法用完或售盡,應進行暫養(yǎng)。每平方米池面暫養(yǎng)水蚯蚓10~20千克,每3~4小時定時攪動分散一次,以防結集成團缺氧死亡。需長途運輸時,途中時間超出3小時以上,應用雙層塑料膜氧氣袋包裝,每袋裝水蚯蚓不超過10千克,加清水2~3千克,充足氧氣,氣溫較高時袋內還需加適量冰塊,確保安全運抵目的地。第二十六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有帶水運輸、不帶水運輸和尼龍袋充氧運輸三種方法:(1)帶水運輸。木桶或其他容器中裝入洗凈淤泥的絲蚯蚓,并加水10厘米,直徑為50厘米的木桶可裝載20千克的絲蚯蚓。用汽車運輸,4~6小時成活率為100%。(2)不帶水運輸。將絲蚯蚓裝入蟹苗箱中進行運輸。運輸時每只蟹苗箱裝放絲蚯蚓3~4千克,3~4箱疊起為1套,用繩扎牢。最下面蟹苗箱留空不裝,以保持箱內的空氣流通。運輸4~6小時,成活率可達100%,若運輸路途較遠,則需要中途加水或換水。(3)尼龍袋充氧運輸。適于長途運輸。一般每袋裝絲蚯蚓4千克,溫度保持在10℃以下,運輸延續(xù)15小時不會死亡。
其中帶水運輸較普遍,成活率也較高。無論采用上述哪種運輸方式,當氣溫高達25℃以上時,應減少絲蚯蚓的裝運量,或采取降溫運輸。第二十七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十八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0、保存水蚯蚓的保存有帶水保存法和脫水保存法:
帶水保存法就是將干凈的蟲置入淺水容器中,水位約10~20cm,每日換水3~4次。最好的方法是采用流水法或滴水法進行增氧,每天洗蟲2~3次,可保存較長時間。
脫水保存法就是將干凈的蟲體鋪放在玻璃板或光滑的地坪上,注意陰涼通風,不要太陽直曬,每天向蟲體表層噴水數(shù)次,可保蟲2~3天。注意投喂前要再在水中清洗。
第二十九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大田培養(yǎng)1、培養(yǎng)田的選擇與耕耘2、引種與接種
3、飼料與投料4、采收第三十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田塊準備
土質較肥,水源有保證,水質良好,管理方便,每塊稻田2000-3300平方米為宜。田塊改造:在離稻田田埂1米處四周或對角挖寬1.5-2米、深1-1.5米的集魚溝和魚溜,在田中間隔1.5-2米開挖一條溝寬40-50厘米(用于排水和操作)的排水溝,畦面用于培育水絲蚓和栽培水稻。選擇田塊:第三十一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蚓種放養(yǎng)施足基肥;準備基料。在稻田底土中加入稻草或麥秸,或在池底鋪墊一層甘蔗渣、玉米秸稈做疏松劑,然后鋪上一層污泥,加水浸泡2-3天后再施雞糞、豬糞等,讓其腐爛發(fā)酵。養(yǎng)殖稻田在備好基肥及培養(yǎng)基后,田中會自然繁殖大量水絲蚓,不須進行水絲蚓接種。但如田中原本沒有水絲蚓,則一般每667平方米稻田可放水絲蚓種50-60千克(含蚓土等雜物)。水絲蚓種可到含有機質、腐殖質較多的污水溝收集。第三十二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日常管理(1)水位調控。水絲蚓種放養(yǎng)后,培育池或培育床的水深保持3-5厘米即可。水溫偏低時,水位可淺一些;水溫偏高時,可將水加深10厘米左右。同時,在整個培育期,培育池最好保持微流水狀態(tài)。
(2)添加餌料。及時補投飼料。水絲蚓餌料既有青糠、麩皮、玉米粉組成的精料,又有畜禽糞肥經發(fā)酵形成的粗料(也可用于培育泥鰍)。水絲蚓每次取食后,要適當追施混合料,每667平方米100-150千克。
(3)敵害清除。水絲蚓養(yǎng)殖期間,培養(yǎng)基質表面經常會生長一層青泥苔,這些須定期人工刮除,同時還要防止青蛙、老鼠、水蛇等生物敵害進入。
第三十三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絲蚯蚓生活于有機質豐富的污泥水中,必須嚴格地漂洗、消毒,以清除污泥、細菌和寄生蟲等。可用10mg/kgKMnO4消毒10min,或碘消毒劑2mg/kg消毒30min,也可用二氧化氯等含氯消毒劑消毒。若絲蚯蚓活力差,可加入5g/kg漁用多維拌入投喂,會提高水產動物的攝食量。4、漂洗吐污與消毒方法第三十四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二節(jié)沙蠶的培養(yǎng)第三十五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
沙蠶是潮間帶環(huán)節(jié)動物生物類群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國沿海均有分布,天然資源相當豐富,品種繁多沙蠶的生長迅速,營養(yǎng)豐富如雙齒圍沙蠶,粗蛋白為60.33%~65.92%;粗脂肪為8.23%~13.61%;糖為3.42%~5.20%,不飽和脂肪酸占總脂肪酸的26.18%~29.56%,富含EPA(6.89%~12.28%),魚蝦蟹等特別喜愛攝食沙蠶,被游釣愛好者廣為采用,人稱“萬能釣餌”。沙蠶的概述第三十六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沙蠶味道鮮美,人可食用;2、沙蠶還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提取物治療惡性腫瘤,補陰虛、平喘止咳有較好效果;3、其體腔液是一種天然的殺蟲劑,特別對昆蟲類有劇毒,而對人類無毒無害;4、可作為鰻魚以及其他特種水產養(yǎng)殖業(yè)的配合餌料添加劑。
沙蠶還具有多種功用:
第三十七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三十八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黃河文化產業(yè)開發(fā)集團“沙蠶系列生物制品提取技術研究”項目順利通過省專家鑒定驗收第三十九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全球最大的沙蠶毒素類殺蟲劑生產基地
(安徽)第四十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一、雙齒圍沙蠶的生物學
1、外部形態(tài)2、生態(tài)習性3、繁殖習性二、雙齒圍沙蠶的人工育苗三、沙蠶的養(yǎng)殖第四十一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一、雙齒圍沙蠶的生物學沙蠶在分類學上屬于環(huán)節(jié)動物門、多毛綱、游走目、沙蠶科,俗稱海蟲、海蛆、海蜈蚣、海螞蝗。我國的沙蠶種類有約80多種,經濟種類和用于養(yǎng)殖的品種主要有:日本刺沙蠶、多刺圍沙蠶、雙齒圍沙蠶等。喜棲息于有淡水流入的沿海灘涂、潮間帶中區(qū)到潮下帶的沙泥中,幼蟲食浮游生物,成蟲以腐植質為食。沙蠶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在水產養(yǎng)殖中得到廣泛應用。第四十二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出口沙蠶的商品名黃金蟲沙蟲青蟲金蟲本蟲水蟲石蟲第四十三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黃金蟲第四十四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沙蟲第四十五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青蟲第四十六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金蟲第四十七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本蟲第四十八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外部形態(tài)可分為頭部、軀干部和尾部三部分。(一)頭部多由口前葉和圍口節(jié)組成。(二)軀干部由頭后數(shù)個或數(shù)百個環(huán)節(jié)(體節(jié))組成,是蟲體的主要體區(qū)。(三)尾部位于身體的最后一節(jié)或數(shù)節(jié),又稱肛部。肛門開口于最末節(jié)的后端,并具有1─2對細長的肛須,有觸覺的功能。第四十九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五十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繁殖習性
雌雄異體,平時很難區(qū)分,到了繁殖季節(jié),其體形發(fā)生變化(生殖態(tài)),且有特殊的群浮和婚舞生殖的現(xiàn)象。1)、生殖態(tài)2)、異沙蠶體3)、群浮和婚舞4)、胚胎發(fā)育和變態(tài)第五十一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1)生殖態(tài)
生殖態(tài)(epitoky)是沙蠶科為代表的一種特有的生殖現(xiàn)象,由無性個體或非生殖個體向有性個體或生殖個體轉變的過程。
第五十二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異沙蠶體
在產卵排精前夕,沙蠶體形發(fā)生變化,生活方式由底棲爬行轉為浮游生活,這種具有生殖態(tài)的蟲體又稱為異沙蠶體。雌雄異沙蠶體既有共同特征,又有不同特征。第五十三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雌雄異沙蠶體的共同特征:身體顯著縮短、變寬、變扁平、眼變大、變黑;
身體分成2個不同形態(tài)的前區(qū)和后區(qū),前區(qū)疣足不變形,后區(qū)疣足變形,疣足上的剛毛成漿狀,是游泳器官從底棲爬行改為漂浮游泳生活。第五十四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雌雄異沙蠶體的不同特征:雌性個體稍大于雄性個體。雄蟲體長30~65mm,具116~186個剛節(jié);雌蟲體長60~102mm,具168~210個剛節(jié),體背面具棕色色斑
雌性個體背部呈濃綠色,雄性個體背部呈乳白色,
雄性個體變形疣足具乳狀突起,雌性缺,雄性個體肛門周圍具有菊花狀乳突。第五十五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群浮和婚舞群?。╯warming):性成熟時,分散而居的雌雄沙蠶在一定時期同步離開棲息地,由底棲浮于海面,成為漂浮于水面的異沙蠶體,此生殖習性稱為群浮。雙齒圍沙蠶的群浮周期明顯表現(xiàn)為每月2次峰值,每次群浮都在小潮汐過后的次日出現(xiàn),至大潮汐結束,持續(xù)8~9d,最高峰都在大潮汐來臨前2~4d,即新月和滿月之間,屬典型的半月相型群浮。
第五十六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婚舞(nuptialdance):
雌雄異沙蠶體相伴作卷曲狀、圓形的游動,開始速度較慢,以后加快,可持續(xù)數(shù)小時,當追逐游動達到高峰時,雄體先排精,雌體產卵,此時水體呈淡綠色且混濁不清,此為婚舞。
沙蠶產卵排精后,游泳一段時間后匍匐于水底,大部分24h內相繼死亡!
第五十七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雙齒圍沙蠶繁殖習性懷卵量為191900粒左右。異沙蠶體漂浮于水面,作卷曲狀的游動,沙蠶產卵排精后,游泳一段時間后匍匐于水底,大部分24h內相繼死亡。雙齒圍沙蠶屬典型的半月相型群浮。卵子為沉性,圓球形,成熟的卵徑195~205μm,平均202μm,卵膜外有一透明的膠質膜,厚約291μm,具粘性。精子為鞭毛蟲型,全長35~53μm。
第五十八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4)、胚胎發(fā)育和變態(tài)
雙齒圍沙蠶的胚胎、幼體發(fā)育經歷受精卵、卵裂期、囊胚期、原腸期、擔輪幼蟲前期、擔輪幼蟲后期、疣足幼蟲期(3剛節(jié)~10剛節(jié)疣足幼蟲)
從受精卵發(fā)育至4剛節(jié)疣足幼蟲所歷經的時間因水溫而變化。
第五十九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六十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六十一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第六十二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生態(tài)習性
營鉆洞穴居生活,喜棲息于中、高潮帶海灘,以泥、泥沙相底質為主溫度與鹽度。成體適合的水溫為0-37℃,鹽度為5-35,幼蟲適宜的溫度為18-33℃,最適24-26℃;鹽度的適合范圍為15.0-34.8,最適21.6。第六十三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餌料
個體較小的沙蠶主要攝食微藻,以底棲硅藻、扁藻等為佳。長到3~4cm后,以雜食性為主,能攝食動、植物碎片、腐屑,還能有效利用污泥中的蛋白質成體沙蠶主要攝食軟體動物、甲殼動物、其它小型動物、有機碎屑或海藻。攝食強度與季節(jié)有關,水溫較低時攝食量少,隨著溫度升高逐漸加大,但產卵群體不攝食或很少攝食。第六十四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二)、沙蠶的人工育苗1、親體的采捕2、親體的包裝與運輸3、親體培育條件4、催產與孵化5、幼體培育6、出苗與運輸?shù)诹屙摚财呤捻?,編輯?023年,星期三1、親體的采捕時間:4~10月,大潮汛來臨前2~3d。方法:異沙蠶體或個體較大的沙蠶,挑選體健無傷殘的個體作為親體。第六十六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2、親體的包裝及運輸反復淘洗,直到無泥漿水為止用木架篩絹框分裝,每框底部放少量支石,以吸水保溫;沙蠶1.5~2.5kg5~10框疊在一起,中間放冰袋,外套紙箱或泡沫箱;采用低溫(10~15℃)干法運輸。第六十七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三3、親體培育條件水溫20-29℃鹽度10-25,充氣,氣石1個/m2
2~3d換水1次,換水量為100%,干露1~2h換水后投喂扁藻、球等鞭金藻、魚粉、豆餅粉等鋪設泥沙等底質,沙厚10~20cm第六十八頁,共七十四頁,編輯于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企業(yè)文化宣傳合同范例
- 農村裝修貸款合同范本
- 2021-2026年中國電力維護合板市場競爭策略及行業(yè)投資潛力預測報告
- 中醫(yī)私承合同范本
- 一租房合同范本個人
- 獸藥代加工合同范本
- 上海汽車租車合同范本
- 保潔補簽合同范本
- 2025年度酒水行業(yè)知識產權保護與糾紛解決合同范本
- 勞務公司之間合同范本
- FZ∕T 54007-2019 錦綸6彈力絲行業(yè)標準
-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內外閱讀訓練2《鄉(xiāng)下人家》(有答案)
- 手術室患者人文關懷
- 高中英語語法同位語從句省公開課一等獎全國示范課微課金獎
- 住院病人燙傷的應急演練
- 新入職消防員考核試卷題庫(240道)
- 2024中考復習必背初中英語單詞詞匯表(蘇教譯林版)
- 文學翻譯教學大綱
- 質量管理與產品質量保障措施
- 全國自然教育中長期發(fā)展規(guī)劃
- 第四章-國防動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