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師生見面禮儀的傳承和反思沈桂麗 周芷藍獲獎科研報告_第1頁
關于師生見面禮儀的傳承和反思沈桂麗 周芷藍獲獎科研報告_第2頁
關于師生見面禮儀的傳承和反思沈桂麗 周芷藍獲獎科研報告_第3頁
關于師生見面禮儀的傳承和反思沈桂麗 周芷藍獲獎科研報告_第4頁
關于師生見面禮儀的傳承和反思沈桂麗 周芷藍獲獎科研報告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師生見面禮儀的傳承和反思沈桂麗周芷藍獲獎科研報告摘

要:禮儀文明是國民素質和社會進步的表現(xiàn)。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但由于種種原因,學生的禮儀教育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本文試圖通過實地觀察來了解學生與老師的日常見面禮儀現(xiàn)狀,并分析其產(chǎn)生的原因,由此窺一斑而知全豹,進而提出可行的改進措施,旨在提升中小學生文明禮儀素質,建設和諧的師生關系。

關鍵詞: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師生見面禮;禮儀教育

中國自古以來就被稱為“禮儀之邦”,禮儀文化源遠流長,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禮儀是一個人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修養(yǎng)、交際能力的外在表現(xiàn),也是一個國家社會文明程度、道德風尚和生活習慣的反映。然而當今社會,儀禮缺失,影響了人際關系的和諧。本文僅從師生見面禮儀入手來探討如何重建師生見面禮儀,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

一、中國的傳統(tǒng)師生見面禮儀

中國自古以來尊師重教,尤其是近代以前,這從師生的見面禮就可知。

春秋時期,周禮失落,政治混亂,孔子針對社會現(xiàn)狀創(chuàng)辦了私塾,打破了教育壟斷??鬃又鲝埧思簭投Y,重視禮儀教育,使師生見面禮儀得以規(guī)范化。師生見面禮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

束脩,本是古代親朋好友之間相互贈送的禮物,用來表示敬意。《禮記·少儀》中記載“其以乘壺酒、束修、一犬賜人。”[1]孔子創(chuàng)辦私學后,學生與老師第一次見面時,學生需要帶束脩作為初次入學拜師的禮物?!墩撜Z·述而》記載“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2]此后束脩作為學費便流傳下來成為慣例。

漢代未發(fā)明凳子前,人們皆席地而坐,因此,行禮方式主要是跪拜,隨著等級制度日益森嚴,跪拜禮不斷地發(fā)展、繁瑣起來,《周禮·春官·大祝》記載,跪拜禮分為“一曰稽首,二曰頓首,三曰空首,四曰震動,五曰吉拜,六曰兇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肅拜?!盵3]稽首是九拜中最為隆重的禮節(jié),常用于臣子拜見君王,即“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拱手于地;頭亦緩緩至于地;手在膝前,頭在手前”。[4]隨著周禮的失落和禮儀內(nèi)涵的擴充,拜師也可用稽首大禮。[5]

在師生日常見面禮儀中,重要場合時行跪拜禮,但主要的行禮方式則是揖禮。揖禮起源于周代,為了“正朝儀之位,辨其貴賤之等?!盵6]根據(jù)雙方的地位和關系分為土揖,時揖,天揖,特揖,旅揖,旁三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逐步引申出拱手禮。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手部》“謂沓其手,右手在內(nèi),左手在外。男之吉拜尚左,女子吉拜尚右。兇拜反是,九拜必皆拱手。”[7]拱手禮作為師生日常見面禮儀在傳統(tǒng)典籍當中也可以見到相關記載?!墩撜Z·微子》中有記載“子路拱而立”,[8]《禮記·曲禮》中更有詳細記載“從于先生,不越路而與人言。遭先生于道,趨而進,正立拱手;先生與之言則對,不與之言則趨而退。”[9]

鴉片戰(zhàn)爭開啟了中國近代化,西方文化入侵中華,洋務運動促使新式學堂的出現(xiàn),師生日常見面禮儀受到?jīng)_擊和西化。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正式廢除跪拜禮,“惟除去拜跪之禮,改行三鞠躬,祭服則用便服”,[10]在中國實行數(shù)千年之久的跪拜禮在民國時期以法律的形式被廢除(包括其他封建舊禮),中國禮儀由此步入近代化進程。自此,我國師生見面禮儀較之前有所簡化。初次與老師見面無需拜師程序,上課只需起立問好。師生日常見面禮儀以敬禮、鞠躬和問好等為主。

師生見面禮儀的簡化是社會發(fā)展必然化的結果,儀式可以由繁到簡,但其中的深層價值應得到傳承。

二、中國見面禮儀現(xiàn)狀及其產(chǎn)生原因

為了了解中國師生見面禮儀的現(xiàn)狀,我們選取了本地城區(qū)兩所省市示范性中小學,進行了實地調(diào)研,觀察了小學和中學各200名學生上學放學遇見老師時的反應。

1.郴州市第一完小觀察情況

郴州市一完小,始建于1904年,是郴州市城區(qū)小學最老牌名校,郴州市示范一級小學。我們以實地觀察為主要方式,在校園內(nèi)定點定時記錄,該校學生中午放學以班級為單位離開學校,解散后大多會主動與老師說再見;中午上學以個體為單位進校,教師騎電動車進校的方式為主,這里我們對遇見老師的200個學生進行了觀察,200名學生中,見到老師打招呼共計24人,占比12%,其中以語言問好的有18人,揮手的有6人;未打招呼176人,占比88%。

2、郴州市一中觀察情況

郴州市第一中學是湖南省重點中學、省示范性普通高級中學,創(chuàng)辦于1906年,歷史悠久,辦學體制多元化,辦學規(guī)模集團化,近幾年來教學質量好升學率穩(wěn)居郴州市第一。我們以實地觀察為主要方式,在校園內(nèi)定點記錄放學情況,其中大多學生與教師采用步行方式出校門,仍有36名學生騎自行車放學、26名教師開車出去。這里我們對遇見老師的200個學生進行了觀察,200個學生中,見到老師打招呼19人,占比9.5%,其中語言問好為13人,鞠躬4人,揮手2人;未打招呼181人,占比90.5%,其中視若無睹的為176人,回望的為5人。

雖然只是在郴州部分地區(qū)對學生老師進行抽樣調(diào)查,但郴州是中國的一個四線城市,它的城區(qū)省市示范性小學、中學的情況,應能大體代表我國普遍的現(xiàn)狀。從隨機觀察的情況來看,師生之間的禮儀現(xiàn)狀令人堪憂。

三、師生見面禮儀缺失的原因分析

1.新的禮儀系統(tǒng)尚未確立

隨著近代中國民族危機的日益加深,西方平等、自由觀念的輸入,傳統(tǒng)禮儀中的繁復禮節(jié),使現(xiàn)代人對其存有誤解和鄙視,進而矯枉過正,而攜帶現(xiàn)代風尚的新禮儀也還是一個個碎片,未能形成完整的體系。特別是由于“文化大革命”對知識分子的打擊和對學校的沖擊,教師成為學生批斗的對象,教師地位一落千丈,師生之間毫無禮儀可言。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教師重新獲得了社會的承認,但尊師重教的風氣的形成還需要整個社會關注。這樣舊禮已去,新禮未立,使得師生禮儀觀念淡薄,在行動上就會有所表現(xiàn)。

2.教師的地位社會有待提高

1993年12月,全國人大頒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提出了“改善教師的工作條件和生活條件,保障教師的合法權益,提高教師的社會地位”,提出“全社會都應當尊重教師”,《教師法》的出臺為我國尊師重教提供了法律依據(jù),也為提高我國教師地位提供了有效的保障。20多年來,我國教師待遇在提高,收入穩(wěn)步增長。盡管如此,老師的地位問題仍然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突出問題,無論是在政治上還是經(jīng)濟上,都與當今中國的發(fā)展失衡,與鄰國日本、韓國的教師待遇相差甚遠。甚至有的地方仍然存在拖欠老師工資的現(xiàn)象,更有甚者還有學生或家長打老師的現(xiàn)象,由于相關法律的空白,如果后果不嚴重的話,老師只能挨打的份。在這樣的情況下,如何談構建師生禮儀?

3.學校家庭對禮儀教育重視不夠

整個社會的唯成績論的風氣,使現(xiàn)在的教師和家長更為注重學生的學業(yè)成績,而忽視對學生基本禮儀的教育,教師、學生的禮儀觀念淡薄。部分教師認為自己是學生教育事業(yè)的主導者,因而具有一定的優(yōu)越性,認為學生主動與其打招呼是必須的,自己的回應則可有可無的,因此在學生打招呼的時候充耳不聞或者視而不見,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多次如此,學生的一腔熱情得不到回應,便可能不會再與老師打招呼。同時在商品經(jīng)濟大潮的影響下,一些家長和學生認為自己是交了學費的,老師教我是應該的,不必額外尊重,感謝老師。其次,部分學生受傳統(tǒng)觀念影響,認為老師是長者,是威嚴的象征,缺少與老師的交往,面對老師時,會產(chǎn)生畏懼心理,導致不敢與老師打招呼。

《中小學生守則》雖有對學生提出“孝親尊師善待人”的行為要求,但卻未指出具體評判標準。而學校對于此也沒有相關細化的要求,更沒有相應的獎懲措施,因此學生行為得不到規(guī)范,師生見面禮儀也逐漸被忽視和淡化。

四、師生見面禮儀的重建

重建師生禮儀,從大的方面來說,即社會方面來說,就要構建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要完善法律法規(guī)以及各項舉措,切實改善教師待遇,提高教師社會地位。這是最根本的。

從學校方面來說,學校作為學生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場所,對學生的言行起關鍵引導作用。學校要重視良好校園文化環(huán)境對學生的熏陶作用,使學生潛移默化地養(yǎng)成文明禮儀意識。例如,利用廣播進行師生禮儀文化的宣傳,在黑板報和宣傳欄上增加關于禮儀知識的內(nèi)容。還可以開展趣味禮儀課程教育,舉辦見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