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_第1頁
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_第2頁
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_第3頁
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_第4頁
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一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

頸部囊性腫塊在臨床上并不少見,影像學診斷首先依賴于正確的間隙或解剖位置的定位,隨著CT和MRI的廣泛應用,對頸部腫塊的定性診斷日益提高,影像學檢查不僅可以提供診斷線索,而且對臨床手術和治療方案的制定起到關鍵性的作用。第二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44例頸部囊性腫塊分類:

◆淋巴結病變12例

◆腺體病變4例

◆神經鞘瘤3例

◆膿腫2例

◆先天性囊腫:23例,其中甲狀舌管囊腫7例,鰓裂囊腫9例,囊性水瘤5例,皮樣囊腫1例和喉氣囊腫1例。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獲得性第三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

主要依據:解剖位置(筋膜間隙)次要依據:

年齡:先天性、獲得性信號或密度:明確是否為囊性多發(fā)或單發(fā)與周圍結構的關系臨床病史第四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1、臟層間隙2、頸動脈間隙3、頸后間隙4、椎旁間隙5、咽后間隙6、頸前間隙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五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淋巴結病變:轉移瘤等。★腫瘤囊性變:神經鞘瘤、腮腺腫瘤囊變等?!锔鞑课坏南袤w囊腫:舌下囊腫、腮腺囊腫、潴留囊腫等...★膿腫獲得性囊性腫塊: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六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可發(fā)生于頸部任何部位的淋巴結,臨床和影像學解剖分區(qū)以頸動脈間隙和頸后間隙多見。★是頸部最常見的囊性腫塊,見于各年齡,尤其是成人?!锊∽冇?,固定,無痛性。囊性的特征是壞死?!锊∽兾挥谛劓i乳突肌附近,需與鰓裂囊腫鑒別?!锪馨徒Y壞死可以是腫瘤、炎癥或淋巴瘤?!锛谞钕偃轭^狀轉移癌可表現(xiàn)為壁光的囊性腫塊。淋巴結病變:第七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淋巴結轉移瘤解剖特點第八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淋巴結轉移(乳頭狀癌):右圖:頸深部囊性腫塊,壁薄。左圖:囊內見明顯強化結節(jié)。第九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鼻咽癌淋巴結轉移:頸深區(qū)囊性腫塊,呈長T1和T2信號,壁較厚,提示轉移瘤壞死。第十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腺體囊腫包括腫瘤囊變,腺管阻塞,先天性等。腮腺粘液表皮樣癌囊變第十一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Warthin`s瘤(腺淋巴瘤):腺淋巴瘤:表現(xiàn)為單發(fā)囊性腫塊時需與第一鰓裂囊腫鑒別,后者常伴有瘺道形成。表現(xiàn)為多發(fā)囊腫時需與淋巴上皮囊腫鑒別,后者與HIV病毒感染有關,病灶為多中心,伴有淋巴結腫大。第十二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部分人咽扁桃體萎縮后,在鼻咽頂部正中處可見一個明顯的凹陷,稱咽囊,如囊內積液,稱為先天性咽囊腫。鼻咽先天性咽囊腫第十三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舌下囊腫常見的潴留囊腫,MRI比CT更能良好顯示口底囊性病變的特征,舌下囊腫在T1加權上囊腫的信號變化較大,取決于蛋白含量或出血等,有時需要與皮樣囊腫鑒別。舌下囊腫第十四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神經源性腫瘤

特別是神經鞘瘤,因含有疏松粘液樣組織(AntoniB區(qū))和中央退化囊變,在T2加權呈高信號,與囊性腫塊相似。文獻報道約30%以上的神經鞘瘤在影像學上表現(xiàn)為囊性病變。特點:?特定的解剖位置。

?增強后環(huán)狀強化。第十五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神經源性腫瘤囊變頸動脈間隙的神經源性腫瘤需與淋巴結囊性病變鑒別。鑒別要點:是腫塊與頸內或頸總動脈和頸內靜脈的關系和病史的長短。第十六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神經源性腫瘤囊變交感神經鞘瘤第十七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迷走神經鞘瘤囊變:頸內動脈移位于腫瘤的前內方,頸內靜脈受壓不見。手術:迷走神經鞘瘤囊變,T2W低信號為纖維間隔。頸部神經源性腫瘤囊變第十八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進展快、疼痛、伴有發(fā)熱和白細胞增高。▼經常累及第一引流淋巴結的感染,扁桃體和咽喉炎伴有頸上1/3淋巴結。▼膿腫常厚壁強化,可呈分葉狀。▼可沿筋膜間隙蔓延。膿腫:第十九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膿腫咽后間隙膿腫:兒童常為咽旁感染擴散至咽后淋巴結,引起淋巴結化膿性炎癥,惡化成膿腫。第二十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甲狀舌管囊腫(thyroglossalductcysts)▼鰓裂囊腫(branchialcleftcysts)▼囊性淋巴管瘤(cystichygromas)▼皮樣囊腫和上皮樣囊腫(dermoidandepidermoidcysts)▼胸腺和氣管囊腫(thymicandbronchogeniccysts)▼喉氣囊腫(laryngoceles)

常見的先天性囊性腫塊(Congenitalcysticmasses):第二十一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病變發(fā)病高峰常見解剖部位甲狀舌管囊腫<10中線,舌骨上下2cm內鰓裂囊腫第一鰓裂囊腫中年腮腺、外耳道第二鰓裂囊腫10~40歲頜下間隙、頸血管外第三鰓裂囊腫10~40歲左頸后三角第四鰓裂囊腫任何年齡起源于左側梨狀窩的竇道囊性淋巴管瘤<2頸后三角、口腔皮樣囊腫10~30歲口底喉氣囊腫成人喉上方,外側常見先天性囊腫特征第二十二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病因:甲狀舌管導管退化不全?!锱咛グl(fā)育:第三周在舌底部形成的甲狀腺始基在喉部前方沿中線向下移行致頸部,在氣管前融合,其行徑構成一條細長的導管,稱為甲狀舌骨導管,第五周時導管退化,形成實質性的纖維條束?!锬夷[形成:胚胎發(fā)育過程中導管內上皮細胞未退化消失,則可在舌根至胸骨切跡間正中線的任何部位形成囊腫。甲狀舌管囊腫:第二十三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發(fā)病率:占頸部先天性病變70%,僅次于淋巴結病變,占原發(fā)頸部腫塊的40%?!裟挲g:

50%病例20歲前發(fā)病?!襞R床特征:75%中線,25%中線旁?!舨课唬?0%位于舌骨和舌骨下,20%位于舌骨上,位于口底罕見。◆最常見的誘因:感染,抗炎治療后可以復發(fā)?!襞R床表現(xiàn):無痛性腫塊,逐漸增大?!羯L方式:向上生長,伴有舌突出?!舸笮。?.5~6cm,多數(shù)為1.5~3cm。甲狀舌管囊腫:第二十四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影象學表現(xiàn):頸部中線囊性腫塊,位于舌骨水平上下?!?/p>

CT表現(xiàn):光滑薄壁腫塊,液體CT值10~18HU,CT值高反映蛋白含量高和伴有感染。囊腫常不分葉,偶見分隔,增強后常有環(huán)狀強化?!?/p>

MRI表現(xiàn):T1加權低信號,T2加權高信號。薄壁,無強化。并發(fā)感染時可出現(xiàn)不規(guī)則厚壁,囊內信號可隨液體改變。甲狀舌管囊腫第二十五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甲狀舌管囊腫第二十六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甲狀舌管囊腫第二十七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甲狀舌管囊腫:舌骨和舌骨上水平中線囊性腫塊。T2加權呈現(xiàn)為高信號。甲狀舌管囊腫:第二十八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二十九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根據典型位置很容易診斷,CT密度和MRI的信號強度反映蛋白含量和與以往的感染有聯(lián)系,囊內出現(xiàn)異常的腫塊時應考慮并發(fā)癌腫。文獻報道發(fā)生癌變概率為0.7%,即可以是鱗狀上皮,也可以是呼吸上皮。旁中線的甲狀舌管囊腫需與第二鰓裂囊腫鑒別,前者囊腫埋在喉旁肌肉內,表現(xiàn)為“蛇吞蛋”征象,后者位于肌肉的后外側。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三十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三十一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鑒別診斷:★粘膜下腫塊或喉氣囊腫:甲狀舌管囊腫可突入聲門前間隙。★第二鰓裂囊腫:甲狀舌管囊腫可位于甲狀軟骨水平外側。★癌變:囊內出現(xiàn)異常的腫塊應考慮并發(fā)癌腫,1%囊內可發(fā)生鱗癌,80%是不同類型的乳頭狀癌。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三十二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胚胎發(fā)育的早期,在頭下部和頸側方出現(xiàn)6對實質性的鰓弓?!镌诎l(fā)育過程中各個鰓弓互相融合形成面下部和頸部的各個結構和器官后,鰓裂消失?!锶绻w裂沒有完全消失,有上皮組織殘留就可以形成囊腫和瘺。鰓裂囊腫: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三十三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分二型:I型位于外耳道附近,也可位于腮腺或下頜角;II型與頜下腺有關或位于頸前三角?!锬挲g:20歲前發(fā)病?!锱R床表現(xiàn):外耳道至下頜角反復發(fā)作膿腫和其它感染(竇道)瘺多于膿腫。★病史:腮腺膿腫反復發(fā)作,對抗炎和外科引流效果不理想。囊腫類似于腮腺腫瘤,可伴有面神經麻痹。★鑒別診斷:皮脂囊腫、腮腺腫瘤、血管瘤等。第一鰓裂囊腫(或稱腮腺淋巴上皮囊腫)第三十四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一鰓裂囊腫:腮腺上極水平見囊性腫塊,與腮腺內囊腫相似,但該囊腫與外耳道相通,因此為第一鰓裂囊腫。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三十五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年齡:見于任何年齡,20~40歲多見?!锊课唬貉匦劓i乳突肌前上1/3。90%位于頸動脈鞘淺面,少數(shù)穿過頸動脈分叉至咽側壁,需要與咽旁腫塊鑒別?!镄螒B(tài):一般呈圓形,生長緩慢,感染后可突然腫大,腫塊多為胸鎖乳突肌掩蓋,部分在肌前緣突出?!镨b別診斷:淋巴結轉移瘤,神經鞘瘤,囊性淋巴管瘤等。第二鰓裂囊腫: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三十六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右側第二鰓裂囊腫:囊腫位于頸內動、靜脈的外側,頜下腺后方、胸鎖乳突肌內側,呈水樣密度,無強化。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三十七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左側第二鰓裂囊腫。T1、T2加權,增強后T1加權:囊腫位于頸動脈間隙大血管淺面,囊壁薄。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三十八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增強后無強化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三十九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鰓裂囊腫:T1加權信號較高,T2加權呈明顯高信號,囊壁相對厚,提示有感染,手術發(fā)現(xiàn)周圍有淋巴結腫大。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四十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第二鰓裂囊腫:T1加權信號較高,邊界不清。手術發(fā)現(xiàn)囊腫與周邊組織廣泛粘連。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四十一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T2加權呈明顯高信號,囊壁相對厚。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四十二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二鰓裂囊腫伴感染第四十三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異位第二鰓裂囊腫:囊腫位于咽旁間隙(箭頭),邊界清楚,呈低密度。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四十四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罕見,但在頸后三角囊性病變中第三鰓裂囊腫僅次于淋巴管囊腫。第四鰓裂囊腫常表現(xiàn)為竇道,而不是囊腫或瘺管?!锏谌w裂囊腫位置與第二相同,但瘺管位于頸總和頸內動脈的后方,穿過甲狀舌骨膜與梨狀窩或喉相通,典型位置位于胸鎖乳突肌深部?!锏谒啮w裂起源于梨狀窩和舌骨骨膜,沿氣管、食管鞘下降至縱隔。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三、第四鰓裂囊腫第四十五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三鰓裂囊腫:囊腫向腺體內擴展,囊腫位于胸鎖乳突肌深部。第四十六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鑒別第三、第四鰓裂囊腫十分困難,因為都與梨狀窩相連。部位較高的可能是第三鰓裂囊腫,較低可能是第四鰓裂囊腫。二者可伴有異位甲狀旁腺,因為甲狀旁腺起源于第三、四鰓裂小囊。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四十七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發(fā)病率:占兒童良性腫瘤的5%,是最常見的淋巴管瘤。★年齡:80-90%在2歲前發(fā)病,成人少見?!锊∫颍浩鹪从谂咛チ馨凸艿臍埩艚M織?!锊课唬?5~80%的淋巴水瘤累及頜面下部和頸部,兒童最常見的位置是頸后間隙和口腔,成人常見于舌下腺、頜下腺和腮腺間隙,其他部位有腋下、縱隔和腹腔?!锷L方式:生長緩慢,呈葡行性,不超過筋膜間隙,病變向下經頸后三角向腋下和縱隔或向前向口底生長,如果腫塊很大,可跨過中線。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淋巴水瘤(囊性淋巴管瘤):第四十八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臨床癥狀:無痛性、柔軟或半實性頸部腫塊,大小變化大,巨大的腫塊可壓迫氣管。并發(fā)出血、感染或外傷時可突然腫大?!锊±硖卣鳎河啥喟l(fā)擴大的囊性間隙組成,囊內有薄的分隔,囊腫直徑從數(shù)毫米~10厘米,囊壁為上皮細胞和膠元結締組織組成。病變可以向鄰近軟組織生長,可侵入肌肉內和血管周圍。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四十九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囊性淋巴管瘤。T2加權:左側頸后間隙見葡行性生長的囊性腫塊,呈明顯高信號。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五十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

CT特征:缺乏邊界、多灶性、低密度腫塊,典型者是水樣密度,感染后密度可增高。腫塊常位于頸后三角和頜下區(qū)?!?/p>

MRI特征:能更好地顯示淋巴水瘤與鄰近軟組織的關系。典型表現(xiàn):T1加權低信號,T2加權高信號。如并發(fā)出血,可見液-液平和T1加權高信號的血塊。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淋巴水瘤影象學表現(xiàn):第五十一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囊性水瘤(cystichygroma):無痛性腫脹4周,抗炎治療無效。CT增強掃描:左側頸部低密度腫塊,位于胸鎖乳突肌深面,頸后三角區(qū)。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五十二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五十三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最近認為:淋巴水瘤和其它三種類型(海綿狀淋巴管瘤、毛細血管或單純性淋巴管瘤)是同一疾病,四種病理改變可見于同一病變,如果疏松結締組織位于異常淋巴管周圍,可能是淋巴水瘤,反之,周圍組織較緊密,則可能是其它類型。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五十四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頸部囊性腫塊影像學診斷第五十五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實際上包括三種類型:良性囊性畸胎瘤(“真正”的皮樣囊腫),上皮樣囊腫,畸胎瘤。▲臨床特征:舌骨上、中線緩慢生長腫塊,質軟,與活動,與皮膚不粘連。常位于口底部。▲病理特征:▲影像學特征:中等大小薄壁腫塊,無分葉,位于頜下間隙和舌下間隙。CT和MRI表現(xiàn):取決于腫塊的組織成分。含脂囊性腫塊,常為均質低密度腫塊,CT值0~-18HU,MRI圖象T1加權呈高信號,如為其它成分可表現(xiàn)為混雜密度和信號,特征是脂肪密度和信號。皮樣囊腫(dermoidcyst):第五十六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囊腫與下頜舌骨肌關系:與手術方式密切相關。前者口內經路,后者口外經路。皮樣囊腫(dermoidcyst):第五十七頁,共六十五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二皮樣囊腫(dermoi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