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樂府補題》凄冷荒寒之風格_第1頁
略論《樂府補題》凄冷荒寒之風格_第2頁
略論《樂府補題》凄冷荒寒之風格_第3頁
略論《樂府補題》凄冷荒寒之風格_第4頁
略論《樂府補題》凄冷荒寒之風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頁共頁略論《樂府補題》凄冷荒寒之風格略論《樂府補題》凄冷荒寒之風格摘要:《樂府補題》的產生具有一定的歷史根和社會意義,王沂孫、周密等遺民詞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悲使得這部詞集總體表現(xiàn)出凄冷荒寒的風格特征。這種特征主要通過大量凄冷意象和灰暗詞語的適用表現(xiàn)出來。另外,關于這部詞集“比興寄托”的說法,文中也談到了自己的觀點。【關鍵詞】:^p:《樂府補題》;意象;詞匯;比興寄托《樂府補題》是宋末元初一批遺民詞人的詠物詞合集,收錄了王沂孫、周密、王易簡、馮應瑞、唐藝孫、呂同老、李彭老、李居仁、趙汝鈉、張炎、陳恕可、唐玨、仇遠及佚名一人共計14位詞人的37首詞作。詞人們在五處集會,以五調分詠五題,分別為:宛委山房以《天香》調賦龍涎香,浮翠山房以《水龍吟》調賦白蓮,紫云山房以《摸魚兒》調賦莼,馀閑書院以《齊天樂》調賦蟬,天柱山房以《桂枝香》調賦蟹?!稑犯a題》成書于宋末元初,但在元、明兩代卻一直沒有產生多大影響,直到清康熙十七年〔1678〕,著名詞人朱彝尊將好友汪森“購之長興藏書家”的吳氏抄本過錄后攜至京師,由另一位詞人蔣景祁鏤板以傳,《樂府補題》才得以重新問世[1]?!稑犯a題》復出后,由于其所蘊藏的幽微的遺民情感和獨特的藝術風貌,在清初復雜的歷史背景下,頓時引起了廣泛的影響,甚至推動了當時詞壇風氣的轉變??傮w來看,這部詞集所表達的思想情感非常沉重、傷感,與之相適應,這些詞作中所使用的意象、語言和詞匯也多表現(xiàn)出灰暗、陰冷、凄涼、哀婉的特點。這一類意象和語詞在《樂府補題》中使用的頻率非常之高,這些語詞共同營造出一種陰暗、悲傷的氣氛和語境,從而很自然地將個人的情感通過這種陰暗、悲傷的氣氛和語境表達出來,即所謂的“寄托”。一、《樂府補題》中的凄冷意象《禮記·樂記》有云:“治世之音安以樂,其政和;亂世之音怨以怒,其政乖;____之音哀以思,其民困。聲音之道,與政通矣?!薄稑犯a題》的作者們在南宋____以后所發(fā)出的,正是一種“哀以思”的“____之音”。因此,作者們在選擇意象時,清楚有意地選擇一些相對灰暗、凄冷的事物作為吟詠、描寫和抒情達意的對象。據(jù)筆者統(tǒng)計,在這37首詞中,涉及較多的意象有夢、影、夜、露、秋、蛩、鏡、西風、冰雪、煙雨、殘照、斷魂、荒城、鷗鷺、梧桐、愁恨等,總體來看,這些意象大多都給人以陰暗、灰冷的感受。在這些意象中,又以夢、影、秋、夜等最為常見,其中“露”出現(xiàn)22次,“夢”出現(xiàn)19次,“夜”出現(xiàn)16次,“影”出現(xiàn)12次。假如加上與這些意象含義類似的詞匯,數(shù)量那么會更多。在詳細使用上,這些意象又可以與各種詞語相結合,形成更多、更詳細的意象和意象群。比方,“露”有薇露、風露、薄露、露華、零露、銀露,“影”有翠影、簾影、佩影、月影、清影、鬢影、涼影、髯影,等等??梢钥隙ǖ卣f,這些清寒、凄冷意象的大量使用,絕非一種偶爾的現(xiàn)象,而是作者有意為之。《樂府補題》的作者們,可以說是被時代遺落的一批詞人,他們在經歷了____和世變的沉重打擊以后,內心變得脆弱而又敏感。他們筆下所寫的時序,多是蕭瑟凄涼的秋季;所吟詠的對象,也多是秋葉、秋蟬、秋莼等物;他們所經常渲染襯托的情緒和意境,也常常是故國凄涼、繁華不再式的國仇家恨,以及身世飄零、孤苦無依的黯淡情懷。雖然他們也寫到過一些具有生命活力或相對明朗的物象,如白蓮、海棠、明鏡、芳洲等,但略微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這些物象的特點和光亮早已被那些灰暗、凄冷意象所營造出的傷感、荒寒意境所覆蓋、所遮蔽。比方,在《齊天樂·馀閑書院擬賦蟬》一組詞中,詞人們在描寫環(huán)境時,大量運用涼影、寒葉、敗葉、枯葉、病葉、冷枝、疏枝等意象,傳達出強烈的蕭條衰敗之感。在這種凄涼冷落的氣氛之下,作為主要描寫對象的“蟬”的一舉一動就更增加了幾分凄惻的特點?!安∫眢@秋,枯形閱世,消得斜陽幾度”〔王沂孫〕,“商量秋信最早,晚來吟未徹,卻是凄楚”〔王易簡〕,“琴絲宛轉,弄幾回新聲,幾番凄惋”〔陳恕可〕,“朝朝暮暮。奈一度凄吟,一番凄楚”〔仇遠〕,蟬漂泊無定的身世變遷及內心強烈的傷痛與悲涼的外界環(huán)境相生發(fā),寄托了詞人無限的悲涼與愁苦。雖然,詞中也屢次寫到蟬美麗的形象和特點,“綽約冰綃”〔呂同老〕,“露濕身輕,風生翅薄,昨夜綃衣初剪”〔陳恕可〕,“晚妝清鏡里,猶記嬌鬂”〔唐鈺〕,可見詞人們對蟬是賦予了一種高貴、美麗的內涵在里面的,但這種美妙卻又是何其短暫,不久即會伴隨著蟬短暫的一生而香消玉殞。因此,這些詞作也幾乎全部無可防止地罩上了一層傷感、悲涼的.色彩。二、陰暗詞匯的大量使用《樂府補題》凄冷荒寒的總體特點,除了與詞中喜歡使用一些帶有凄冷色彩的意象有關以外,還與詞中大量使用的灰暗、悲涼、凄婉的形容詞密不可分。與以上介紹的詳細意象相類似,這一類形容詞在《樂府補題》中出現(xiàn)的頻率也相當之高,甚至可以說俯拾即是。使用較多的有深、老、寒、苦、清、愁、故、暗、冷、冰、殘、枯、病、疏、暮、荒、凄愁、凄迷、凄涼、凄楚、凄婉、憔悴、零落、惆悵、幽獨,等等。還以10首詠蟬詞中“殘”、“斷”、“暗”、“驚”、“苦”、“枯”、“涼”、“咽”、“凄”等字眼的使用為例,“殘”、“斷”兩字各出現(xiàn)8次,“暗”、“驚”各出現(xiàn)6次,“苦”、“枯”、“涼”、“咽”各出現(xiàn)5次,“凄”字出現(xiàn)的頻率最高,達13次之多。假如以整個《樂府補題》為統(tǒng)計對象,那么這些數(shù)據(jù)會更加驚人,但也更具說服力。這些詞匯的反復出現(xiàn)和使用,是與詞人的感情和心性親密相關的,也使這些詞作染上了一種悲涼、哀傷的色彩。在《樂府補題》其他詞作中,這一特點也表現(xiàn)得非常明顯,如:悵東閣、凄涼夢難到。誰念韓郎,清愁漸老?!仓苊堋巢∪~難留,纖柯易老,空憶斜陽身世?!餐跻蕦O〕玉簾寒、翠痕微斷,浮空清影零碎?!餐跻蕦O〕殘梅舞紅褪了。佩珠寒、滿懷清峭?!矃瓮稀辰q晚相思遠,對寒燈、謾懷幽獨?!碴愃】伞城宄钚∽砥鄾隼?,拚今生、容易消痩。〔唐藝孫〕江湖歲晚聽飛雪,但沙痕、空記行跡?!蔡偏k〕……這些詞作中,凄涼、老、晚、殘、病、寒、斷、清等詞語出現(xiàn)得次數(shù)也相當之多。毫無疑問,這類詞語的使用,是和遺民詞人心靈深處那種凄苦、陰暗的意緒分不開的,它們極大地增添了詞作哀婉、凄涼的風格,使全詞具有了一種長歌當哭的凄楚感受,也表達了《樂府補題》審美感受方面的特點。三、關于“比興寄托”說的一點看法朱彝尊在《樂府補題序》中指出這些詞的作者“大率皆宋末隱君子也。誦其詞可以觀志意所存,雖有山林友朋之娛,而身世之感,別有凄然言外者,其騷人《橘頌》之遺音乎?”[2]而對此,當時的另一位大詞人、陽羨詞派的領袖陳維崧還強調了國破家亡的悲憤之情對詞的影響,他明確指出《樂府補題》乃是“趙宋遺民”之作,認為故國之哀、身世之痛、不能自已之情“援微詞而通志,倚小令而成聲”[3],才使得這部詞集具有了感動人心的力量,雖歷數(shù)百年而不失其價值。誠如朱、陳所言,作為一部產生于宋末元初那個特定歷史背景下的詠物詞集,《樂府補題》確實在很大程度上繼承了屈原等人詩歌中比興寄托的傳統(tǒng),將詠物與言志抒情很好地結合起來,寓情于物,以比興寄托的方式表現(xiàn)個人的遺民之悲和故國之思。關于這一點,前人已做過比擬詳細的闡述,并將詞作各題甚至各闕的主旨與當時一定的社會政治事件聯(lián)絡起來,比方,“清人厲鶚據(jù)十四友中唐玨乃收斂宋皇陵遺骨之人,故推測其詞與發(fā)陵事有關;其后常州派大家周濟贊其說,進一步斷言唐玨的幾首詠物詞都是為揚髡發(fā)陵而作。王樹榮跋《樂府補題》,更將此意推及全篇。今人夏承燾先生特著《樂府補題考》一篇,發(fā)隱掘微,辨析疏證,認為《補題》諸詠確為西僧楊璉真伽盜發(fā)宋皇陵而作?!盵4]不過,個人以為,雖然中國一直以來就有“以詩證史”的傳統(tǒng),但畢竟文學作品不是原本來本的歷史,文學作品的成型一般都要經過較長時期的開展和演變。即使《樂府補題》真與某些歷史事件有關,我們今天也已經無法從這些詞作中去復原真實的歷史,而這段歷史自有其比擬真實可信的史料作為憑證,文學作品只能作為輔助性的證明。陳寅恪等前輩“以詩證史”的做法對于我們研究某些特定時期的歷史,確實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但這種方式絕對不能濫用,所謂“過猶不及”,假如非要將文學與歷史一一對應起來,那么文學研究恐怕很快就會走入死胡同。因此,在沒有十足的證據(jù)證明《樂府補題》確與當時的歷史事件有必然的對應關系的情況下,還是將其理解為一部融入了作者們的思想情感的詠物詞比擬恰當。說它以物比人,寓情于景,借詠物來表達個人的身世之感和家國之恨,這是符合情理的,也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