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優(yōu)導學案】2014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8-2-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鞏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_第1頁
【創(chuàng)優(yōu)導學案】2014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8-2-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鞏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_第2頁
【創(chuàng)優(yōu)導學案】2014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8-2-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鞏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_第3頁
【創(chuàng)優(yōu)導學案】2014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8-2-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鞏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_第4頁
【創(chuàng)優(yōu)導學案】2014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專題18-2-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鞏固提升(含解析)-人民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4【創(chuàng)優(yōu)導學案】2014屆高考歷史一輪復習鞏固提升(人民版):專題18-2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含解析)(對應學生用書P211解析為教師用書獨有)(時間:45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12小題,每小題5分,共60分)1.三國時期最著名的佛經翻譯家是支謙和康僧會。康僧會在他編譯的《六度集經》中大講“惻隱心”、“仁義心”,而且還極力主張“治國以仁”,認為“為天牧民,當以仁道”。除了這些治國牧民之道以外,經中還大力提倡“孝順父母”,歌頌“至孝之行”。康僧會明顯受到 ()A.道家思想的影響 B.儒家思想的影響C.法家思想的影響 D.墨家思想的影響解析B結合材料中的“仁、仁道、孝”等思想,可知佛教活動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此材料反映了三國以后,佛教盛行,吸收儒學精神,漸趨中國本土化。2.朱熹看到山石中有貝殼,認為“此石即舊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卻變而為高,柔者卻變而為剛”。這體現了 ()A.三綱五常 B.發(fā)明本心C.格物致知 D.經世致用解析C本題考查朱熹的思想主張。A項是西漢董仲舒的主張;B項是陸九淵的思想;D項是明末清初思想家顧炎武等人的思想。本題選C項,“格物致知”指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道理。3.(2013·寶雞模擬)普羅塔戈拉認為:“人是萬物的尺度。”強調人的感知是判斷萬物的標準,與其有相似哲學觀點的我國古代哲學家是 ()A.荀子 B.朱熹C.王陽明 D.王夫之解析C王陽明是主觀唯心主義者,認為天地萬物都在心中,強調人的感知在認識世界中的決定性作用,與普羅塔戈拉的觀點有相似之處。4.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文浚,大學期間推崇某一位哲學家的學說,取名“知行”。43歲時,他在《生活教育》上發(fā)表《行知行》一文,認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并改名為陶行知。據此判斷,陶行知推崇的哲學家是 ()A.程頤 B.朱熹C.陸九淵 D.王陽明解析D王陽明提出“知行合一”的學說,他主張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為實踐,陶行知也認為知與行應當有機統一起來,故選D項。到沖擊,“歷史開始調轉船頭”。而這一切變化從根源上說是出現了新的生產方式,即資本主義萌芽出現。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2小題,第13題20分,第14題20分,共40分)13.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唯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國則受命于君。王者必受命而后王。王者必改正朔,易服色,制禮樂,一統于天下?!偈妗洞呵锓甭丁凡牧隙钢褂诖?,子止于孝,君止于仁,臣止于敬,萬物庶事莫不各有其所。得其所則安,失其所則悖。圣人所以能使天下順治,非能為物作則也,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抖碳返谌齼浴吨芤壮淌蟼鳌凡牧先┮鲁燥?,即是人倫物理。除卻穿衣吃飯,無倫物矣。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若無私,則無心矣。——李贄請回答:(1)概括材料一的思想主張。作者為什么會提出這一主張?(6分)(2)材料二宣揚的核心觀點是什么?作者提出這些觀點的目的何在?(6分)(3)根據材料三,概括李贄的思想主張,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其產生的原因。(6分)(4)上述材料反映了儒家思想的發(fā)展變化具有怎樣的特點?(2分)解析第(1)至(3)問的前半部分,關鍵是要抓住材料的相關信息。第(1)(3)問的后半部分,主要根據材料出處的提示,聯系西漢、明代的時代特征回答;回答第(2)問后半部分“目的”,要以前半部分的回答為前提,結合材料中“圣人……唯止之各于其所而已”,理解其觀點的目的。第(4)問,實際上是在此前三問回答的基礎上,找出材料的主線?!敬鸢浮?1)思想主張:君權神授(天人合一)、大一統。原因:適應國家統一和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2)核心觀點: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或宣揚封建綱常、封建道德規(guī)范)。目的:維護封建統治秩序的合理性。(3)思想主張:強調人的正當私欲,主張不能脫離基本的物質生活去空談仁義道德。原因: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和資本主義萌芽的出現。(4)根據社會發(fā)展的需要,不斷趨時更新。14.(2011·江蘇單科)“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為萬世開太平,此吾輩之任也?!鳖櫻孜溆纱顺梢淮髮W者,開一代新學風,其思想脈絡清晰可見。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教化者,朝廷之先務;廉恥者,士人之美節(jié)……朝廷有教化,則士人有廉恥;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櫻孜洹度罩洝ち異u》材料二夫子所以教人也,無非以立天下之人倫?!枪视腥藗悾缓笥酗L谷;有風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國家?!櫻孜洹锻ち治募とA陰王氏宗祠記》材料三理學之名,自宋人始有之?!裰^理學……不取之“五經”而但資(宋明)之語錄……又曰:“《論語》,圣人之語錄也?!鄙崾ト酥Z錄,而從事于后儒,此之謂不知本矣?!櫻孜洹锻ち治募づc施愚山書》請回答:(1)顧炎武以拯救時代為己任。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顧炎武該思想產生的政治背景。(4分)(2)顧炎武以社會教化作為拯救時代的重要途徑。依據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會表象,并概括社會教化的功能。(5分)(3)顧炎武以儒學作為社會教化的資源。依據材料三,指出顧炎武對儒學進行了怎樣的取舍?并說明其理由。(5分)(4)在中國思想史上,顧炎武以怎樣的學風和時代責任感影響著時人及后世?(6分)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明末清初經世致用等新思想出現的背景和作用。該思想產生的重要背景是封建制度的衰落、思想僵化和商品經濟發(fā)展。所以第(1)問“政治背景”就是政治腐敗。第(2)問中的社會教化功能可以從“則士人有廉恥;則天下有風俗,有政事,然后有國家”等概括得出。從材料可以看出顧炎武吸取了孔孟思想關于人倫關系的精華部分,而拋棄宋明理學中壓制人性的不合理的部分。第(4)問注意關鍵詞“學風”和“責任感”不難得出經世致用和時代責任感,即: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敬鸢浮?/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