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皮膚病總論演示文稿_第1頁
中醫(yī)皮膚病總論演示文稿_第2頁
中醫(yī)皮膚病總論演示文稿_第3頁
中醫(yī)皮膚病總論演示文稿_第4頁
中醫(yī)皮膚病總論演示文稿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中醫(yī)皮膚病總論演示文稿當前第1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第一節(jié)皮膚病的常見癥狀一、自覺癥狀及辨證自覺癥狀:是指患者主觀感覺到的癥狀,自覺癥狀有瘙癢、疼痛、灼熱、麻木、蟻走感等。(一)瘙癢瘙癢是一種可誘發(fā)搔抓和摩擦的不愉快的皮膚感覺。是最常見、最痛苦的??捎啥喾N因素引起,有風、濕、熱、蟲、血虛、血瘀等。

常見類型:風癢、濕癢、熱癢、蟲癢、血虛血燥癢、血瘀癢。當前第2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二)疼痛皮膚病有疼痛癥狀者不多,一般多由熱邪(熱甚則痛),寒邪、氣滯或血瘀(痛則不通)。(三)灼熱:熱邪或火邪熾盛,炙灼肌膚所致。(四)蟻走感、麻木感:

蟻走感:與瘙癢感近似,但程度較輕,由蟲淫或氣血不和所致;

麻木感:常見于一些特殊的皮膚病如麻風病的皮損,為血虛或濕痰敗血阻絡,經(jīng)脈失養(yǎng),或氣血凝滯,經(jīng)絡不通導致。當前第3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二、他覺癥狀及辨證他覺癥狀:皮膚上客觀存在的,能看到、摸到或檢查到的異常變化。包括原發(fā)性皮損和繼發(fā)性皮損。(一)原發(fā)性皮損原發(fā)性皮損:是由皮膚病變直接產(chǎn)生的皮損。有斑疹、丘疹、風團、結(jié)節(jié)、皰疹、膿皰等。當前第4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1.斑疹

為局限性皮膚明顯的色素變化,既不高起,也不凹下,撫之不礙手。大而成片的稱斑片。有紅斑、白斑(色素減退斑)、褐色斑。當前第5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辨證紅斑:壓之褪色,淡紅斑多屬風熱;鮮紅斑屬血熱。壓之不褪色者,色紅為血熱;暗紅屬血瘀。紅斑稀疏為熱輕,密集為熱重;深紅、紫紅為熱毒熾盛。白斑:多由氣血凝滯或血虛風邪所致。褐色斑:肝腎不足,或氣滯血瘀。當前第6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2.丘疹

為高出皮面的實質(zhì)性損害,形如小山丘,直徑一般小于0.5cm,相互融合成擴大稱為斑塊。介于丘疹和斑疹之間的稱為斑丘疹。丘疹頂端有小水皰稱為丘皰疹。辨證:淡紅色丘疹為風熱,鮮紅色為血熱,皮色或淡褐色屬風濕或脾虛濕蘊。當前第7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3.風團為皮膚暫時性、局限性水腫,呈扁平隆起,常突然發(fā)生,迅速消退,消退后不留痕跡。辨證:色紅為風熱;色淡白者為風寒或血虛受風。當前第8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4.皰疹

為局限性高于皮面的空腔,內(nèi)含液體。皰疹常發(fā)于紅斑之上。含漿液的是水皰,含血液的是血皰,超過1cm者稱為大皰。辨證:正常皮膚上的水皰屬濕,紅斑基礎上的水皰屬濕熱,紅斑、大皰、糜爛屬熱毒;血皰屬血熱或血毒。當前第9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5.膿皰

為局限性高于皮膚的空腔,內(nèi)含膿液。其色呈渾濁或為黃色,周圍常有紅暈,皰破后形成糜爛,溢出膿液,結(jié)成膿痂。辨證:多因熱毒所致。當前第10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

為界限清楚的實質(zhì)性損害,或高于皮面,或陷于皮下,直徑0.5cm以上。6.結(jié)節(jié)辨證:色紅,發(fā)于下肢屬濕熱血瘀;暗紅屬于氣滯血瘀;皮色或褐色屬于痰濕凝結(jié)。當前第11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7.囊腫為含有液體或粘稠物及細胞成分的囊樣皮損。球形或卵圓形,觸之有囊性感,大小不等。常見皮脂腺囊腫。辨證:痰濕。當前第12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二)繼發(fā)性皮損繼發(fā)性皮損:是原發(fā)性皮損演變而來,或由于治療、搔抓繼發(fā)而來。有鱗屑、糜爛、潰瘍、痂、抓痕、皸裂、苔蘚樣變、疤痕、色素沉著、皮膚萎縮等。當前第13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1.鱗屑為表皮角質(zhì)層細胞已脫落或即將脫落的鱗片狀碎屑。辨證:紅斑上鱗屑屬熱盛生風;干燥性鱗屑屬血虛或血燥;油膩性的鱗屑或痂屑屬濕熱。當前第14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2.糜爛為局限性表皮缺損,露出紅色潮濕面,愈后不留疤痕。由皰疹破裂,浸漬處表皮脫落,或扣掉痂皮,或摩擦導致表皮破損引起。辨證:多屬濕熱。糜爛面有膿液屬熱毒。當前第15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3.潰瘍

為局限性表皮層以下的皮膚缺損形成的瘡面。皮膚缺損深達真皮或皮下組織,愈后留有疤痕。辨證:瘡面紅活,膿稠色黃,腐肉易脫,周圍紅腫屬熱毒。瘡面灰暗,膿液清稀,腐肉不易脫落,瘡面難收難斂,不知痛癢,屬氣血虛弱。瘡面肉芽水腫屬濕盛。

當前第16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4.浸漬

因皮膚角質(zhì)層吸收較多水分導致表皮變軟變白,摩擦后表皮易脫落而露出糜爛面。常見于足趾縫等皮膚皺褶部位,以及皮膚較長時間潮濕浸水所致。辨證:屬濕,浸漬糜爛屬濕熱。當前第17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5.結(jié)痂皮膚滲液、滋水、滲血或膿液與脫落組織及藥物等混合干燥后即形成痂。辨證:膿痂為熱毒未清;血痂為血熱或血燥;漿痂為濕熱所致。當前第18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6.抓痕由搔抓將表皮抓破、擦傷而形成的點狀或線狀損害。辨證:多由風盛、血熱、蟲毒、血虛風燥所致。當前第19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7.皸裂皮膚彈性減低或消失后,在外力作用下產(chǎn)生的線狀裂縫。多發(fā)生于皮膚紋理處,伴疼痛出血、皮膚干燥、角化。辨證:多由血虛風燥所致。

當前第20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8.苔蘚樣變?yōu)榫窒扌云つw增厚、粗糙,皮溝加寬、加深,形如皮革的損害,外形像苔蘚。多由反復搔抓、摩擦引起。辨證:多由血虛風燥所致。

當前第21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9.瘢痕外傷后或潰瘍愈合后形成的新生結(jié)締組織,表面光滑,無正常皮膚紋理及附屬器。增生性疤痕:高于皮膚表面,色紅,質(zhì)硬,有癢痛感,為局部氣血凝滯不散所致。萎縮性疤痕:低于皮膚表面,色白,柔軟,無自覺癥狀,為局部氣血失和,皮膚失于濡養(yǎng)所致。10.色素沉著為原發(fā)性皮損消退后局部皮膚色素加深。辨證:局部氣滯血瘀。

當前第22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11.萎縮

為表皮變薄,或真皮結(jié)締組織、皮下組織減少。

表皮萎縮:皮膚變薄,半透明,正常皮溝變淺或消失,呈羊皮紙樣;

真皮萎縮:局部皮膚凹陷,毛發(fā)變細或消失,但表皮紋理正常;

皮下組織萎縮:局部明顯的凹陷。辨證:屬氣血虧虛,或脾腎不足,或氣血瘀滯,皮膚失于濡養(yǎng)。當前第23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第七章皮膚病的常用中醫(yī)治療方法第二節(jié)內(nèi)治法一、祛風法1.疏風清熱:風熱證。常用方劑:銀翹散、消風散。2.疏風散寒:風寒證。常用方劑:麻黃湯、桂枝湯、麻桂各半湯。3.祛風除濕:風濕證、風濕熱證。常用方劑:荊防敗毒散、消風散。4.平肝熄風,重鎮(zhèn)潛陽:血虛肝旺、肝風內(nèi)動。常用方劑:天麻鉤藤飲。當前第24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二、清熱法1.清熱瀉火:實熱證。方劑:白虎湯、導赤散、清胃散。2.清熱解毒:熱毒證。方劑:黃連解毒湯、五味消毒飲、瀉心湯。3.清熱涼血:血熱證。方劑:犀角地黃湯、清營湯、化斑解毒湯、清瘟敗毒飲。當前第25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三、祛濕法1.清熱利濕:濕熱證、暑熱證。方劑:茵陳蒿湯、龍膽瀉肝湯、萆薢滲濕湯。2.健脾化濕:脾濕證。方劑:除濕胃苓湯、參苓白術散。四、潤燥法1.養(yǎng)血潤燥:血虛風燥證。四物湯、當歸飲子、二至丸、神應養(yǎng)真丹。2.涼血潤燥:血熱風燥證。方劑:犀角地黃湯、涼血消風散。當前第26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五、調(diào)理氣血法1.理氣活血:氣滯血瘀證。方劑:桃紅四物湯、血府逐瘀湯、通竅活血湯。2.活血化瘀散結(jié):血瘀凝結(jié)證。方劑:大黃蟄蟲丸。3.益氣活血:氣虛血瘀證。方劑:補陽還五湯。六、溫陽法1.溫經(jīng)散寒通絡:血虛寒厥證、風寒濕痹證。方劑:當歸四逆湯、獨活寄生湯。2.溫陽散寒:瘡瘍陰寒證。方劑:陽和湯。當前第27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七、化痰軟堅法:痰核證。方劑:海藻玉壺湯、二陳湯。八、補腎法1.滋補肝腎:肝腎陰虛證。方劑:六味地黃丸、左歸丸、二至丸、七寶美髯丹。2.滋陰降火:陰虛內(nèi)熱證。方劑:知柏地黃丸、青蒿鱉甲湯。3.溫補脾腎:脾腎陽虛證。方劑:腎氣丸、右歸丸、真武湯。當前第28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第三節(jié)外治法了解各種外用藥劑型;熟悉各種劑型適應癥;掌握外用藥使用原則。

外治法可直接作用于皮損局部起到治療作用。在臨床應根據(jù)皮膚損害的表現(xiàn)選擇適當?shù)膭┬秃退幬?。在使用外治法時,同一皮膚病若皮損情況不同,外治的劑型、方藥也不同;不同的皮膚病,若皮損表現(xiàn)相同,處理則可以相仿。常用劑型有溶液、粉劑、洗劑、酊劑、油劑、軟膏等。當前第29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外用藥物的劑型1.溶液功效:清潔、止癢、消腫、收斂、清熱解毒。適應癥(1)濕敷:適用于急性皮膚病,紅腫明顯、滲出較多或膿性分泌物多,或糜爛伴輕度痂皮性損害。(2)外洗、藥?。哼m用于瘙癢性皮膚病,無滲出糜爛者。2.粉劑(又名散劑)

功效:保護、吸收、蒸發(fā)、干燥、止癢。適應癥(1)無滲出的急性或亞急性皮膚病。(2)潰瘍、竇道腐肉未脫者。當前第30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3、洗劑(又名混懸劑、懸垂劑)功效:清涼止癢、保護、干燥。適應證:無滲出的急性或亞急性皮膚病。4.酊劑(藥酒)

功效:清涼止癢,解毒殺蟲,活血通絡,散瘀止痛。適應癥:適用于無糜爛滲出的腳濕氣、鵝掌風、體癬、牛皮癬(神經(jīng)性皮炎)等。注意事項:凡急性炎癥性皮膚病有糜爛者以及頭面、會陰部皮膚薄嫩處禁用。當前第31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5.油劑(藥油)

功效:潤澤保護、清潔去痂、收斂生肌。適應癥:亞急性皮膚病中有少量糜爛、滲出、結(jié)痂、潰瘍的皮損。6.軟膏

功效:保護瘡面、潤滑皮膚、清除痂皮、軟化角質(zhì)、促進吸收。適應癥:一切慢性皮膚病具有結(jié)痂、鱗屑、皸裂、苔蘚樣變等皮損。注意事項:凡滋水較多、糜爛較重的皮損,不宜外涂或敷貼軟膏。當前第32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7.乳劑(霜劑)功效:清涼止癢、潤滑肌膚、促進吸收。適應癥:亞急性、慢性皮膚炎癥,干燥瘙癢性皮膚病。8.糊劑(藥糊)功效:清涼止癢、干燥收斂、保護瘡面。適應癥:無滲出或伴輕度糜爛的皮膚病。當前第33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9.醋劑功效:收斂止癢、解毒殺蟲、軟堅散結(jié)、活血散瘀。適應癥:限局性、慢性、肥厚角化性皮膚病。10.硬膏(膏藥)功效:軟化角質(zhì)、散結(jié)消腫、促進吸收。適應癥:限局性、孤立性、增生肥厚性皮膚病。當前第34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外用藥物使用原則皮膚病的外用藥物使用原則是要根據(jù)皮膚損害的表現(xiàn)來選擇適當?shù)膭┬秃退幬铩?.正確選擇藥物劑型:根據(jù)病情不同階段和不同的皮損來選擇。(1)根據(jù)病情不同階段選擇

炎癥急性階段:僅有紅斑、丘疹等無滲液,宜洗劑、粉劑、乳劑;大量滲液或紅腫明顯,宜溶液濕敷。

炎癥亞急性階段:滲液糜爛少,紅腫減輕,有鱗屑結(jié)痂,用油劑、乳劑、糊劑。

炎癥慢性階段:有苔蘚樣變、浸潤肥厚,角化過度,用軟膏、硬膏、醋劑。

無明顯炎癥:如白駁風、油風,選用酊劑。當前第35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2)根據(jù)不同的皮損選擇丘疹、丘皰疹——洗劑、油劑、糊劑、乳劑;水皰、膿皰——溶液、洗劑、糊劑;糜爛、滲出——溶液、油劑、糊劑;結(jié)痂——糊劑、油劑、軟膏;風團——洗劑;結(jié)節(jié)——軟膏、硬膏;肥厚、苔蘚樣變——軟膏、硬膏、醋劑、酊劑;鱗屑、抓痕——油劑、乳劑、軟膏;皸裂、瘢痕——軟膏、硬膏;潰瘍——糊劑、油劑、軟膏、散劑。當前第36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2.正確選擇藥物作用:根據(jù)病因病機、皮損辨證選擇用藥。如紅腫、糜爛、滲出的皮損選用清熱燥濕、解毒收斂的藥物;疥瘡選用殺蟲止癢的藥物。當前第37頁\共有38頁\編于星期三\19點3.外用藥注意事項(1)注意控制感染:有感染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