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事故的處理與急救_第1頁
人身事故的處理與急救_第2頁
人身事故的處理與急救_第3頁
人身事故的處理與急救_第4頁
人身事故的處理與急救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人身事故的處理與急救2023/5/241第一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主要參考書《采礦工業(yè)衛(wèi)生學》,王秉權編,中國礦業(yè)大學出版社,1991年8月;《工業(yè)衛(wèi)生與職業(yè)病學》,王世俊主編,化學工業(yè)出版社,1990年;《煤礦安全手冊——第12篇:礦山救護;第13篇:工業(yè)衛(wèi)生及勞動保護》,趙全福等主編,煤炭工業(yè)出版社,1991年;《工業(yè)防毒技術》,袁昌明等編著,冶金工業(yè)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工業(yè)衛(wèi)生》講義,左樹勛編,2002年8月;2023/5/242第二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事故概述8.2人身事故及其分類8.3現(xiàn)場救護的基本知識8.4常見工業(yè)災害的處理與現(xiàn)場急救第8講人身事故的處理與急救2023/5/243第三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1事故概述在工業(yè)生產(chǎn)中,由于受生產(chǎn)工藝、勞動條件中潛在的危險因素(源)以及人的不安全行為等種種主客觀因素的制約,意外事故尤其是人身事故的發(fā)生率一直較高;據(jù)國際勞工組織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約有350萬人死于意外事故,其中我國占有近50萬,每年由事故造成的經(jīng)濟損失高達上千億元(占GDP6%);特別是當發(fā)生重大火災、爆炸、坍塌、礦井水災等災變時,將會在事故現(xiàn)場留下大量的燒傷、中毒、溺水、骨折以及各種外傷的傷員;及時有效地處理好這些事故及事故中的傷員,除醫(yī)療部門外,也是安全衛(wèi)生工作者的一項重要的工作;2023/5/244第四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辭海:意外的變故或災禍;事故——指個人或集體在時間的進程中,為了實現(xiàn)某一目標采取行動的時候,由于危險行為或危險因素,突然發(fā)生了與人的意志相違背的情況,迫使這種行為暫時或永久停止的事件;1、事故的定義2、事故發(fā)生的機理——能量逸散物的不安全狀態(tài);人的不安全行為;環(huán)境的不安全條件;2023/5/245第五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事故不僅難以避免,而且在某些領域還呈現(xiàn)上升趨勢,如交通業(yè)、工業(yè)火災、采礦業(yè)等;據(jù)國際勞工組織統(tǒng)計,全世界每年因各種事故受害者有1億多人,占人口1/50;發(fā)生人身事故以后,無論從受害者、救護者、社會各個角度都希望夠及時地采取急救措施,其意義不僅僅是人的生命問題,還涉及到社會影響、社會責任、經(jīng)濟損失、親人感情等許多方面;3、事故處理與急救的重要意義2023/5/246第六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2人身事故及其分類發(fā)生人身事故以后,現(xiàn)場救護人員必須能夠正確地判斷出傷員的傷害類型以及傷勢的輕重,以便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采取急救措施;常見的現(xiàn)場人身事故,根據(jù)傷害程度的不同,可分為全身反應和局部傷害兩大類;8.2.1全身反應全身反應——指傷員受外界致傷因素的強烈而且是大面積的作用而出現(xiàn)的綜合癥狀(癥侯群);如電擊、溺水、中毒、沖擊波作用、大面積的燒傷、大面積擠壓等;一般后果均較為嚴重;按其作用程度不同,表現(xiàn)的癥狀不同,可分為呼吸衰竭、心力衰竭、休克和昏迷等;2023/5/247第七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呼吸衰竭大多發(fā)生在中毒、窒息和大面積受傷等情況下;尤其是中毒事故導致的呼吸系統(tǒng)痙攣和肺水腫很容易引發(fā)呼吸衰竭;表現(xiàn)為自主呼吸失控以及呼吸運動微弱甚至暫時停止的情況;1、呼吸衰竭2、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指傷員由于大量出血、大面積創(chuàng)傷、觸電或溺水等機械性外傷而出現(xiàn)的一系列血液循環(huán)障礙;具體表現(xiàn)為心跳微弱、心臟收縮無力、每搏輸出量減少、心跳頻率改變且不規(guī)則等癥狀;心力衰竭是傷情非常嚴重的標志,是造成重傷員死亡的主要原因;2023/5/248第八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休克是組織在缺氧狀態(tài)下發(fā)生的一系列癥候群;表現(xiàn)為表情淡漠、反應遲鈍、皮膚潮濕、四肢冷涼、脈搏細速、呼吸淺快、血壓下降等癥狀;對燒傷、電擊及大面積機械創(chuàng)傷的傷員,都容易出現(xiàn)休克;抗休克治療是搶救的關鍵——強化呼吸和循環(huán)功能,解脫機體缺氧狀態(tài);3、休克4、昏迷昏迷是人體高級神經(jīng)活動受到嚴重抑制而出現(xiàn)的癥候群;表現(xiàn)為意識喪失、運動、感覺和反射功能障礙;生產(chǎn)條件下的昏迷多為有害氣體急性中毒所致,也可由機械性外傷所致,如沖擊波作用;2023/5/249第九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醫(yī)學上定義假死為生命活動終止前的一個短暫階段;在事故救護中引入該概念的意義在于:對于因意外事故而猝死的健康人不要輕易去下死亡結論,應首先將其列為假死及時進行搶救,這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很有可能成功的,而且成功的例子比較多;5、假死8.2.2局部傷害8.2人身事故及其分類(續(xù))當出現(xiàn)機械性事故如交通、坍塌、意外爆炸等事故時,大多數(shù)情況下對大多數(shù)人員造成的傷害都是局部性的;通常有骨傷(包括骨折和脫位)、各種機械性外傷以及內軟組織和內臟器官損傷等;這類傷情面廣量大,尤其是在平時的各類小事故中,而且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需在現(xiàn)場作臨時處理,這在現(xiàn)場急救工作中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2023/5/2410第十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骨折與脫位人體骨骼系統(tǒng)雖然具有相當?shù)膹姸群统休d能力,但如果遭到外來力量的突然打擊或意外傷害,則很容易造成斷裂和關節(jié)移位;前者稱為骨折,后者稱為脫位;2、機械性外傷外界致傷因素作用于人體造成的體表組織或器官的破壞稱為機械性外傷;在生產(chǎn)環(huán)境較差的工作場所特別容易導致機械性傷害,礦山井下這類傷員占有很大比重;根據(jù)傷害性質可分為挫傷、創(chuàng)傷和擠壓傷三種類型;局部傷害主要包括3種類型:2023/5/2411第十一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內組織損傷外部機械力量的打擊,除了引起各種機械性外傷以外,還廣泛地導致內部組織和內部器官的傷害,其后果往往比外傷更為嚴重,也是傷員死亡的主要原因;可分為內軟組織損傷和內部器官損傷;(2)內部器官損傷主要是指肺、肝、脾等內臟器官的出血或破裂以及腦震蕩、腦挫傷等;發(fā)生:主要是在爆炸時沖擊波的強烈作用下發(fā)生的;礦井老塘透水沖擊以及其它原因引起的人體激烈震蕩(如交通事故)也可引起內部器官損傷;嚴重的挫傷、擠壓等也可造成內部器官的傷害;內部器官損傷是局部傷害中最嚴重的傷害,若受傷后得不到及時搶救,一些重傷員可在短時間內死亡;2023/5/2412第十二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3現(xiàn)場救護的基本知識現(xiàn)場救護是處理和搶救傷員的第一步,處理是否得當,直接關系到傷員的痛苦和生命安危;應根據(jù)傷情的輕重,就地進行止血、包扎,治療休克、對骨折和脫位進行臨時固定和復位等工作;為了有計劃、有步驟、迅速而又有效地完成傷員現(xiàn)場救護任務,救護人員必須熟練地掌握外傷救護的基本知識和常用技術;8.3.1傷情的判斷事故現(xiàn)場在沒有相應的儀器設備情況下,判斷傷情的最簡易辦法,就是根據(jù)傷員的心跳、呼吸和瞳孔三大體征來判斷傷員傷勢的輕重;另外還可通過觀察傷員的神志情況來判斷;傷勢沉重的傷員,通常神志不清,對外界刺激沒反應;2023/5/2413第十三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通過這些較簡單的體征檢查和觀察,即可對傷情作出初步判斷,一般可將傷員分為以下3種:1、危重傷員——三項體征只要有一項異常者危重傷員包括外傷性窒息以及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跳驟停、呼吸困難、深度昏迷、嚴重休克和大出血等;對這類傷員必須立即進行搶救,并在嚴密監(jiān)護和繼續(xù)搶救下,迅速護送到醫(yī)院救治;2、重傷員——三項體征基本正常,但局部傷情較重或受傷面積較大,或出血多,或懷疑有內臟器官損傷者包括骨折和脫位、嚴重擠壓傷、大面積軟組織挫傷、內臟損傷等;這類傷員多數(shù)需要手術治療,應在現(xiàn)場進行初步處理后,再迅速送往醫(yī)院,并要注意預防休克;2023/5/2414第十四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輕傷員——擦傷、割裂傷、一般挫傷、指頭傷等;指軟組織傷,如擦傷、裂傷和一般挫傷等;這類傷員多能行走,可經(jīng)現(xiàn)場處理后適當休息,再送醫(yī)院;8.3.2一般外傷的處理清創(chuàng)消毒、防止感染、臨時止血、包扎;按以下步驟進行:1、清洗消毒用生理鹽水和酒精棉球,將傷口和周圍皮膚上粘染的泥砂、污物等清洗干凈;用棉紗吸收水分和滲血,再用酒精等藥物進行初步消毒;8.3現(xiàn)場救護的基本知識(續(xù))2023/5/2415第十五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止血對出血不止的傷口,能否做到及時有效地止血,對傷員生命安危影響極大;特別是對于動脈出血傷員的搶救,更要爭分奪秒,否則就可能造成傷員出血過多而危及生命;現(xiàn)場處理時應根據(jù)出血量、速度、類型和部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止血方法;出血種類——動脈出血、靜脈出血和毛細血管出血;止血方法對毛細血管和靜脈出血,一般情況下用紗布、繃帶包扎好傷口就可以止血;對動脈出血和較大的靜脈出血,則必須采用加壓包扎止血法和止血帶止血法;2023/5/2416第十六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加壓包扎止血法是最常用的有效止血方法,適用于全身各部位;方法是用消毒紗布或干凈毛巾、布料等蓋住傷口,再用繃帶、三角布或布帶加壓纏繞,即能達到止血目的;止血帶止血法適用于對四肢動脈出血的急救;止血帶通常采用彈性較好的橡膠皮管,現(xiàn)場應急時也可用大三角巾、繃帶,手帕、布腰帶等代用,但禁用電線和繩子;止血帶的作用是勒閉血管阻斷血流,以達到止血目的;止血注意事項防壞死——每30分鐘至1小時應放松一次,每次放松1分鐘左右;3、包扎——可保護傷口,減少感染,壓迫血管減少出血,并能減輕疼痛;2023/5/2417第十七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3.3骨折的臨時固定對發(fā)生骨折的傷員,應盡可能在事故現(xiàn)場加以必要處理;其中主要是初步復位和臨時固定;然后才能將傷員抬離現(xiàn)場,送往醫(y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臨時固定的目的——為了避免骨折斷端在搬運時損傷周圍的血管、神經(jīng)以及其它組織,減輕疼痛,防止休克,以便于送往醫(yī)院進行進一步治療;臨時固定的材料最好是木制夾板,緊急情況下,也可用木棍、竹片等代用;具體處理方法,應根據(jù)骨折部位不同而異;8.3現(xiàn)場救護的基本知識(續(xù))2023/5/2418第十八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3.4關節(jié)脫位的簡單復位現(xiàn)場常見的關節(jié)脫位主要有肩關節(jié)、肘關節(jié)、髖關節(jié)以及下頜關節(jié)等;對各類關節(jié)脫位,復位的基本手法是“欲合先離,離而復合”——即按損傷機制的反方向牽引,先拉開,后旋轉,再向正方向輕推到位;復位成功時,一般均能聽到“格嗒”的滑動聲;復位后用繃帶加以固定;注意牽引時不能用力過猛;關節(jié)復位的技術性較強,如現(xiàn)場救護人員技術不熟,不要貿然進行,以免增加傷員痛苦,使組織受傷加重,可采取臨時固定,然后送醫(yī)院處理;8.3現(xiàn)場救護的基本知識(續(xù))2023/5/2419第十九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3.5傷員轉送和途中護理傷員經(jīng)現(xiàn)場急救處理后,需護送到醫(yī)院進一步治療,正確的搬運方法和途中護理是非常重要的;1、搬運方法現(xiàn)場適用的傷員搬運方法主要有擔架搬運法、單人徒手搬運法和雙人徒手搬運法等幾種;2、途中護理傷員在轉運途中,要隨時檢查其呼吸和心跳情況,注意保持呼吸道的暢通,危重傷員要有傷情轉運標志,以便于途中照顧和護理;途中突然出現(xiàn)呼吸心跳驟停時,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等急救措施;8.3現(xiàn)場救護的基本知識(續(xù))2023/5/2420第二十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3.6現(xiàn)場急救常用技術適用于電休克、溺水、有害氣體中毒窒息或外傷性窒息等所引起的呼吸停止;急救原理:根據(jù)正常呼吸的運動機理,施加外力迫使胸腔有節(jié)奏地擴大和縮小,能引起肺被動地舒張和收縮,從而有可能使其恢復自主呼吸;幾種常用方法:(1)口對口吹氣法這是效果最好、操作最簡單的一種方法;8.3現(xiàn)場救護的基本知識(續(xù))1、人工呼吸2023/5/2421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仰臥壓胸法讓傷員仰臥,救護者跨跪在傷員大腿兩側,兩手拇指向內、其余四指向外伸開,平放在其胸部兩側乳頭之下,借上半身重力壓傷員胸部,擠出肺內空氣,然后,救護者身體后仰,除去壓力,傷員胸部依其彈性自然擴張,因而空氣入肺;如此有節(jié)律地進行,每分鐘16~20次;(3)俯臥壓背法此法與仰臥壓胸法操作大致相同,只是傷員俯臥,從后背施加壓力;此法對溺水急救較為適合,因便于排出肺內嗆水;2023/5/2422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適用于各種原因造成的心跳驟停的急救;解剖學原理;具體方法:在做胸外心臟擠壓前,應先作心前區(qū)捶擊術,使傷員取頭低腳高位,救護者以左手掌置其心前區(qū),右手握拳在左手背上進行捶擊3—5次,每次間隔1~2秒,以刺激心臟復跳;如捶擊無效,應及時、正確地作胸外心臟擠壓,做胸外心臟擠壓時,應使傷員仰臥在木板上或地面上,救護者跪在傷員一側,雙手重疊放在傷員胸腔正中約胸骨下1/3處,用力向下按壓,以壓下3~4cm有胸骨下陷的感覺為宜,然后放松;如此反復有節(jié)奏地進行,每分鐘60~80次;2、胸外心臟擠壓2023/5/2423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嚴重的頭部外傷、胸部外傷、急性氣體中毒以及其它情況引起的呼吸窒息的傷員,在有條件時均應進行輸氧;輸氧方法主要有兩種:鼻導管法;面罩法;輸氧的注意事項:注意將氧氣流量調節(jié)在4~6L/min之間,流量過大不僅無益,反而有害;輸氧前,應檢查傷員鼻腔是否通暢,導管是否堵塞,并用水潤濕導管后,再給傷員插管;輸氧過程中要隨時注意導管有無脫出,流量是否合適;3、輸氧2023/5/2424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4常見工業(yè)災害的處理與現(xiàn)場急救8.4.1礦井水災中人身事故的處理與急救礦井水災與地面工業(yè)生產(chǎn)可能遭受的水災相比,從其性質、受災程度、救災手段等各個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別;井下發(fā)生水災事故,受害人員可分為兩種類型:第一類是被困在獨頭巷道中的人員;第二類是直接溺水的傷員;1、獨頭巷道中遇險人員的營救礦井透水時,在一些上山獨頭巷道中,有時水位雖然已超過遇險人員所在的水平高度,但由于氣壓的作用,水并不會完全淹沒此巷道;遇險人員(掘進頭工作人員、撤退時誤入人員)可能長時間被圍困;2023/5/2425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在這種環(huán)境里,由于氣壓較高,空氣潮濕,氧氣逐漸減少,還可能涌出一些有害氣體;盡管遇險人員沒有直接溺水,但營救這類人員仍需爭分奪秒,應在積極排水的同時,還應設法與遇險人員取得聯(lián)系,設法向現(xiàn)場送氧以及食物;幾個救護成功的典型案例:①捷克一煤礦,14人被困15天,通過從地面打鉆孔向遇險人員送氧氣、食物,最后全部獲救;②我國遼寧錦州一地方煤礦,7人7天被救成功,由海軍東海艦隊潛水員送去食物并進行安慰才使遇險人員成功獲救;③98年內蒙古烏海市巴彥烏素煤礦礦工杭平,被困在井下33天19小時成功獲救;2023/5/2426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注意事項:如遇險人員滯留時間較長,在升井過程及升井后,要注意保護眼睛、耳朵,避免強光和強噪聲刺激造成傷害;注意保暖,緩慢進食,如先喝些葡萄糖水;醫(yī)務人員要給予精心護理和治療;2、溺水的急救溺水時,水將通過呼吸道和口腔大量進入傷員體內,造成傷員呼吸窒息而導致死亡;溺水過程發(fā)展很快,一般情況下4~6min即發(fā)生死亡;如果肺里嗆水,可在1分鐘內導致死亡;遇有溺水傷員,應迅速采取下列急救措施:(1)檢查清理呼吸道;(2)倒水處理;(3)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擠壓;(4)藥物注射;2023/5/2427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4常見工業(yè)災害的處理與現(xiàn)場急救(續(xù))8.4.2燒傷的急救工業(yè)生產(chǎn)中的燒傷,可分為火災燒傷、(礦井沼氣燃燒、爆炸)火焰燒傷、電流的熱效應燒傷、化學(酸堿)燒傷等;往往可能多人同時被燒傷,傷員傷情發(fā)展迅速,情況非常嚴重;對燒傷傷員,必須在短時間內組織人力全力搶救,以減少傷亡;1、燒傷傷情判斷燒傷不僅是一種皮膚的損傷,同時也是一種復雜的全身性傷害,尤其是嚴重的燒傷,往往影響到很多重要器官;燒傷的輕重程度,取決于三個因素:燒傷面積、燒傷深度、燒傷部位;2023/5/2428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1)燒傷面積燒傷面積的估計,常用的有手掌估計法和九分法;

燒傷面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如燒傷面積較大,即使深度不大,也屬于嚴重燒傷;當燒傷面積超過60%時,就會出現(xiàn)全身反應癥狀,出現(xiàn)呼吸困難,甚至休克;醫(yī)學上將燒傷面積大于30%的燒傷定為嚴重燒傷;(2)燒傷深度燒傷深度的鑒別,常用三度分類法;一度燒傷,也叫紅斑性燒傷,僅損傷皮膚表層;二度燒傷,也叫水泡性燒傷;三度燒傷,也叫焦痂性燒傷;2023/5/2429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燒傷部位不同部位燒傷的嚴重程度表現(xiàn)不一;頭面部、頸部、會陰部、關節(jié)部位燒傷,屬嚴重燒傷;頸部燒傷可壓迫氣管,影響呼吸,易發(fā)生肺水腫和窒息;關節(jié)部位燒傷可能影響關節(jié)活動功能,造成畸形;2、燒傷的現(xiàn)場處理處理過程可概括為:滅、查、防,包、送五個字;“滅”就是采取各種有效措施滅火;使傷員盡快脫離火源,脫去或剪去已著火的衣服,盡量縮短被燒時間;2023/5/2430第三十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查”就是檢查傷員的全身狀況和有無合并損傷;皮膚燒傷顯而易見,但有些合并損傷可能對傷員威脅更大;如爆炸沖擊燒傷的傷員,應檢查有無顱腦損傷、內臟損傷等;對化學燒傷,更要檢查有無全身中毒的可能;“防”就是防休克、防窒息和防創(chuàng)面污染;對于大面積燒傷和燒傷較深的傷員,由于劇烈疼痛、恐懼以及身體失水過多,很容易發(fā)生休克,所以在送醫(yī)院前應根據(jù)情況,采取止痛、輸氧等急救措施;2023/5/2431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包”就是用三角巾、較干凈的衣服和被單等,把燒傷創(chuàng)面包裹起來,防止再次污染,氣候寒冷時還兼有防寒作用;“送”就是將經(jīng)過現(xiàn)場初步處理后的傷員,立即送往醫(yī)院進行救治;對危重傷員,特別是對呼吸心跳不好甚至停止的傷員,應就地緊急搶救,等情況好轉后,再送醫(yī)院;2023/5/2432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4常見工業(yè)災害的處理與現(xiàn)場急救(續(xù))8.4.3爆炸沖擊傷的急救爆炸沖擊傷的發(fā)生井下發(fā)生沼氣、煤塵爆炸或者炸藥誤爆時,將在瞬間產(chǎn)生大量的爆炸產(chǎn)物,即高壓氣體,同時釋放大量熱量;這一過程中產(chǎn)生沖擊波及超壓現(xiàn)象;地面鍋爐、高壓容器、儲油(氣)罐爆炸,甚至高壓管道破裂、接口脫落等也在一定范圍內造成沖擊波傷害;爆炸沖擊傷的傷害沖擊波對人的傷害作用,主要是指超壓、動壓和負壓造成的人體損傷;其中超壓是主要因素;所謂超壓,是指沖擊波波陣面上的壓力突變值;當該值大于0.2大氣壓時,即可造成人體傷害;2023/5/2433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在沖擊波超壓作用下,人最易受傷害的部分是耳膜和肺臟,0.2大氣壓就可引起耳膜穿孔和肺臟損傷,其次較易受損的是肝臟和脾臟;動壓作用的傷害是指沖擊波的拋起作用;負壓作用可加重傷情和內部器官的損傷;爆炸沖擊傷傷員的特點間接傷多、復合傷多、閉合傷多、多發(fā)傷多;間接傷多——繼發(fā)投射物的傷害(飛沙走石);復合傷多——常伴隨燒傷、氣體中毒等;閉合傷多——往往內重外輕,有的傷員肝臟、脾臟破碎,氣管、食管斷裂,但外表卻只有輕微的擦傷;多發(fā)傷多——統(tǒng)計數(shù)為2.5~5.4處/人;2023/5/2434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爆炸沖擊傷的急救1、對無明顯外傷而處于休克狀態(tài)的傷員,應想到可能有內臟損傷,并采取相應的急救措施;特別要注意對胸部沖擊傷和顱腦沖擊傷的搶救;2、防止外傷性窒息,改善呼吸功能,鼓勵清醒的傷員咳嗽排痰,清除口、鼻腔中的分泌物,保持呼吸道暢通;對呼吸停止的傷員只能進行口對口人工呼吸,禁用擠壓胸部呼吸法;3、對傷員出血,應及時加壓包扎止血,對肢體大動脈出血,可用止血帶止血;4、對骨折和關節(jié)損傷者,要作臨時固定處理;5、口服或注射止痛藥物,以止痛和防休克;6、對經(jīng)過處理或無法進行現(xiàn)場處理(如耳膜穿孔)的傷員,應盡快轉送醫(yī)院救治;2023/5/2435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8.4常見工業(yè)災害的處理與現(xiàn)場急救(續(xù))8.4.4冒頂擠壓傷的急救建筑物坍塌、礦山井下冒頂?shù)仁鹿?,其造成的人員傷亡主要是擠壓傷;重點是礦山尤其是煤礦井下的頂板冒落、塌方、片幫而造成的事故擠壓傷;是我國礦山死亡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在死亡的人數(shù)當中,有一半以上并未死于當場,而是搶救不及時和處理不當造成的;1、搶救被壓人員對被重物壓住或掩埋的人員,應盡快將其救出;這類傷員一般傷勢嚴重,常常發(fā)生骨折,在抬離時必須十分小心,任何粗魯?shù)膭幼?,都可能加重傷勢?023/5/2436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2、醫(yī)療急救措施(1)呼吸困難或巳停止者,在清理口、鼻腔中的污物后,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2)有大出血者,要迅速采取止血措施;(3)對骨折者,應作臨時固定后再轉運治療;(4)傷員被壓時間過長,救出后,要先給予適量的糖水飲料,以緩解饑餓狀態(tài),必要時,可通過靜脈點滴補給養(yǎng)分;(5)傷員轉運時,應當有醫(yī)護人員護送,以便對可能發(fā)生的各種危急情況給予搶救;2023/5/2437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二頁,編輯于2023年,星期五3、擠壓綜合癥的處理在冒頂坍塌事故中,擠壓綜合癥是一個較普遍發(fā)生而又嚴重的問題;由于身體較長時間被埋壓,常造成急性腎功能衰竭、血鉀升高,損害心臟,導致肺水腫;嚴重的擠壓傷者常死于高血鉀、肺水腫或尿毒癥;處理方法:(1)傷員脫離險區(qū),局部受壓解除后,應立即對傷肢加以固定,避免肢體不必要的活動,以免受傷組織分解出的有害物質被血液吸收或增加體液的喪失;(2)傷員口渴但不惡心時,可多喝水,水中加入適量的糖和鹽,并可服用蘇打片,每次10~20片,以預防酸中毒;傷員尿少或無尿時,應嚴格控制飲水和輸液,以防止肺水腫發(fā)生;(3)受擠壓的肢體不允許做按摩、熱敷或上止血帶,免加重傷情;202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