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圖的測繪精講課件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f041379b493b952bc4250a93a825846/ff041379b493b952bc4250a93a8258461.gif)
![地形圖的測繪精講課件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f041379b493b952bc4250a93a825846/ff041379b493b952bc4250a93a8258462.gif)
![地形圖的測繪精講課件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f041379b493b952bc4250a93a825846/ff041379b493b952bc4250a93a8258463.gif)
![地形圖的測繪精講課件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f041379b493b952bc4250a93a825846/ff041379b493b952bc4250a93a8258464.gif)
![地形圖的測繪精講課件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ff041379b493b952bc4250a93a825846/ff041379b493b952bc4250a93a825846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地形圖測繪是在控制測量工作之后,以控制點為測站,測定其周圍的地物、地貌的特征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按測圖比例尺縮繪在圖紙上,并根據(jù)地形圖圖式規(guī)定的符號,勾繪出地物、地貌的位置、形狀和大小,形成地形圖。測繪地形圖的方法:經(jīng)緯儀測繪法、小平板儀與經(jīng)緯儀聯(lián)合測繪法、大平板儀測繪法、攝影測量及全站式電子速測儀測圖等。8.4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第一頁,共四十三頁。做好測圖準備工作:整理資料,勾繪出測圖范圍。繪制整個測區(qū)的展點網(wǎng)圖,并在網(wǎng)圖上繪注測區(qū)中圖的分幅和編號。定出本測區(qū)的施測方案和技術要求。準備測量儀器設備。準備測圖板。8.4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第二頁,共四十三頁。8.4.1圖紙準備
臨時性測圖,可將圖紙直接固定在圖板上;長期保存的地形圖,可以將圖紙裱糊在鋅版、鋁板或膠合板上。圖紙的選用
1)磅紙(機械制圖用的圖紙)
2)聚脂薄膜——透明、不變形、可洗。8.4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第三頁,共四十三頁。8.4.2繪制坐標格網(wǎng)
方格網(wǎng)的大?。?0cm50cm或50cm50cm方格的大小:10cm10cm1)對角線法oa
bcd8.4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第四頁,共四十三頁。2)格網(wǎng)的檢查要求:格網(wǎng)交點應在一條直線上,偏離不應大于0.2mm。每格長度誤差也不應超過0.2mm。小方格對角線長度(14.14cm)誤差不應超過0.3mm。8.4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第五頁,共四十三頁。8.4.3展繪控制點
例:展繪控制點A(647.43,634.52,4.50);B(913.46,748.63,6.45)。1)確定格網(wǎng)線的坐標、注記。2)確定控制點所在的方格,按比例尺展出。3)檢查:在圖上量取相鄰控制點間的距離。其與理論值之差圖上0.3mm。0.50.510009008007006005005006007008009001000A4.506.45B8.4測圖前的準備工作
第六頁,共四十三頁。8.5.1.碎部點的選擇
碎部點應選在地物和地貌的特征點上。地物的特征點就是決定地物形狀的地物輪廓線上的轉(zhuǎn)折點、交叉點、彎曲點及獨立地物的中心點。對于地貌來說,碎部點應選擇在最能反映地貌特征的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上,如山頂、鞍部、山脊、山腳、谷底、谷口、溝底、溝口、洼地、臺地、河川湖池岸旁等的坡度和方向變化處。8.5碎部測量第七頁,共四十三頁。平坦地區(qū)城市建筑區(qū)第八頁,共四十三頁。(1)“地物”取“輪廓轉(zhuǎn)折點”。東大道堅55.405.358.5碎部測量第九頁,共四十三頁。(2)地貌—取“地性線上坡度或方向變化點”。8.5碎部測量第十頁,共四十三頁。8.5.2一個測站上的測繪工作
經(jīng)緯儀測圖法就是將經(jīng)緯儀安置在測站上,繪圖板安置于測站旁;用經(jīng)緯儀測定碎部點的方向與已知方向之間的夾角;再用視距測量方法測出測站點至碎部點的平距及碎部點的高程;然后根據(jù)測定數(shù)據(jù),用量角器(又稱半圓儀)和比例尺把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展繪在圖紙上,并在點的右側(cè)注明其高程,再對照實地描繪地形。8.5碎部測量第十一頁,共四十三頁。視距測量(stadiameasurement)原理及公式1)視線水平時
K—取100,l—上、下絲讀數(shù)之差,i—儀器高,v—中絲讀數(shù)。
8.5碎部測量第十二頁,共四十三頁。
為水準尺與視線垂直時的尺間隔(1)視距公式:(2)高差公式:2)視線傾斜時8.5碎部測量第十三頁,共四十三頁。經(jīng)緯儀法測圖(mappingmethodwiththeodolite)1)配置(1)工具:經(jīng)緯儀、圖板、塔尺、小鋼尺、量角器、三棱尺、計算器、鉛筆、橡皮等。(2)人員:觀測員、記錄計算員、繪圖員各1人、立尺員2人。8.5碎部測量第十四頁,共四十三頁。2)一個測站上的測繪工作步驟8.5碎部測量(1)安儀:在控制點A安置經(jīng)緯儀,量取儀器高。(2)定向:后視(盤左瞄準)控制點B,度盤置零。第十五頁,共四十三頁。在立尺之前,立尺員應根據(jù)實地情況及本測站實測范圍,選定立尺點,并與觀測員、繪圖員共同商定跑尺路線。然后依次將視距尺立在地物、地貌的特征點上。(3)立尺:立尺員把塔尺立到地形、地貌特征點上。8.5碎部測量第十六頁,共四十三頁。8.5碎部測量(4)觀測觀測員轉(zhuǎn)動經(jīng)緯儀照準部,瞄準1點視距尺,讀尺間隔、中絲讀數(shù)v、豎盤讀數(shù)及水平角β。同法觀測2、3、…各點。第十七頁,共四十三頁。(5)記錄與計算
H測點=H測站+h=HA+
=H視+48.5碎部測量第十八頁,共四十三頁。(6)展碎部點:在圖紙上,按β、D,定出點1的位置。用量角器和三棱尺將碎部點的位置展繪在圖紙上,并注以高程。8.5碎部測量第十九頁,共四十三頁。轉(zhuǎn)動量角器,將量角器上等于β角值(碎部點l為114°30′)的刻劃線對準起始方向線ab。此時量角器的零方向便是碎部點1的方向。然后在零方向線上,根據(jù)測圖比例尺按所測的水平距離定出點1的位置,并在點的右側(cè)注明其高程。同法,將其余各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及高程繪于圖上。8.5碎部測量第二十頁,共四十三頁。為了檢查測圖質(zhì)量,儀器搬到下一站時,應先觀測前站所測的某些明顯碎部點,以檢查由兩站測得該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是否相符。如相差較大,則應查明原因,糾正錯誤,再繼續(xù)進行測繪。8.5碎部測量第二十一頁,共四十三頁。8.5.3碎部測量的注意事項(1)觀測人員在讀取豎盤讀數(shù)時,要注意檢查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是否居中。(2)在觀測過程中,應隨時檢查定向點方向,每測20~30點,檢查起始方向是否正確,其歸零差不應超過4′,否則,應重新定向,并檢查已測的碎部點。(3)立尺人員應將視距尺豎直,并隨時觀察立尺點周圍的情況,弄清碎部點之間的關系,地形復雜時還需繪出草圖,以協(xié)助繪圖人員做好繪圖工作。8.5碎部測量第二十二頁,共四十三頁。8.5.3碎部測量的注意事項(4)繪圖人員要注意圖面正確、整潔、注記清晰,并做到隨測點,隨展繪,隨檢查。(5)當該站工作結(jié)束時,應檢查有無漏測、測錯,并將圖面上的地物、地性線及等高線與實地對照,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予以糾正。8.5碎部測量第二十三頁,共四十三頁。8.5.4地物、地貌的描繪
1)地物描繪地物要按“地形圖圖式”規(guī)定的符號表示。如房屋按其輪廓用直線連接;道路、河流的彎曲部分用平滑的曲線連接;對于不能按比例描繪的地物,應按“地形圖圖式”規(guī)定的非比例符號表示。8.5碎部測量第二十四頁,共四十三頁。2)等高線勾繪
地貌主要用等高線來表示。勾繪等高線時,首先輕輕描繪出山脊線、山谷線等地性線,再根據(jù)碎部點的高程勾繪等高線。對于不能用等高線表示的特殊地貌,如懸崖、峭壁、土坎、土堆、沖溝、雨裂等,則用圖式規(guī)定的相應符號表示。8.5碎部測量第二十五頁,共四十三頁。等高線的勾繪原理由于相鄰兩地形點選在地面坡度變化處,可以認為相鄰兩個地形點間的坡度是均勻的,因此,在圖紙上勾繪等高線時,各等高線的位置可以根據(jù)點的高程和圖上兩點間的平距用比例內(nèi)插法確定。如圖所示。8.5碎部測量第二十六頁,共四十三頁。在相鄰點間用內(nèi)插法定出等高線通過的點位。207.4-202.8=4.60.2:4.6=cm:ca求cmca在實際工作中,一般采用目估法勾繪等高線。
8.5碎部測量第二十七頁,共四十三頁。等高線的繪制方法:(1)首先描繪出地性線(山脊線、山谷線)。(2)再在相鄰碎部點之間內(nèi)插出等高線。(3)勾繪等高線時,要對照實地情況,先畫計曲線,后畫首曲線,并注意等高線通過山脊線、山谷線的走向。(4)地形圖等高距應根據(jù)比例尺的大小和地面起伏情況選定。8.5碎部測量第二十八頁,共四十三頁。8.5碎部測量第二十九頁,共四十三頁。8.6.1地形圖的拼接
一般規(guī)定每幅圖的圖邊應測出圖廓外5mm。地物、地貌偏差不超過規(guī)定值時,則可取其平均位置,在保持地物、地貌相互位置和走向正確的前提下,改正相鄰圖幅的地物、地貌位置。8.6地形圖的拼接、檢查與整飾
第三十頁,共四十三頁。8.6.2地形圖的檢查1)室內(nèi)檢查檢查記錄、計算有無錯誤,圖根點的數(shù)量和地貌點的密度等是否符合要求,綜合取舍是否恰當以及接邊要符合要求等。2)野外檢查
(1)巡視檢查沿擬定的路線將原圖與實地進行對照,查看地物有無遺漏,地貌是否與實地相符,符號、注記等是否正確,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改正。
(2)儀器設站檢查儀器設站檢查量一般為10%左右。在原已知點(圖根點)上設站,重新測定周圍部分碎部點的平面位置和高程,再與原圖相比,看是否符合要求。8.6地形圖的拼接、檢查與整飾
第三十一頁,共四十三頁。8.6.3地形圖的整飾
擦掉不必要的點、線、高程等。使圖面整潔、規(guī)范。清繪和整飾必須使用地形圖圖式,使圖面更加合理、清晰、美觀。順序:先圖內(nèi)后圖外,先地物后地貌,先注記后符號。先圖內(nèi):圖廓、坐標格網(wǎng)、控制點、地物、地貌、符號等。后圖外:圖名、圖號、比例尺、平面坐標和高程系統(tǒng)、測繪單位和測繪日期等。8.6地形圖的拼接、檢查與整飾
第三十二頁,共四十三頁。說明:除公路、河流和等高線注記是隨著各自的方向變化外,其他各種注記字向朝北。等高線高程注記字頭指向上坡方向,避免倒置。等高線不能通過注記和地物。經(jīng)過清繪和整飾后,圖上內(nèi)容齊全,線條清晰,取舍合理,注記正確。清繪原圖是地形圖的最后成果。8.6地形圖的拼接、檢查與整飾
第三十三頁,共四十三頁。8.7.1大平板儀的測量原理大平板儀測圖法是一種圖解測繪法,其測點原理仍是極坐標法,碎部點的水平角是直接圖解而得,水平距離用視距方法測量或用皮尺量取。8.7大平板儀測圖第三十四頁,共四十三頁。8.7.2大平板儀的構(gòu)造
1)照準儀:上半部分由望遠鏡與豎盤組成,用以瞄視測點、測定水平距離及高差;下面由支柱與直尺連接,沿直尺邊可以畫出瞄視的方向線。
2)平板:60×60cm的方形木板,與基座連接,安裝在三腳架上,當作繪圖板,可直接在上面測繪地形圖。
3)基座:圖板和基座用三個螺旋連接起來?;弥行穆菪惭b在三腳架上,基座下部有腳螺旋,用以整平圖板。另外裝有制動和微動螺旋控制圖板轉(zhuǎn)動。8.7大平板儀測圖第三十五頁,共四十三頁。8.7.3平板儀的附件1)移點器(對點器)利用移點器可使地面點與圖上相應點位于同一鉛垂線上。2)長盒羅盤:用以標定圖板的方向。3)水準器:有管水準器和圓水準器兩種,用來整平圖板。
8.7大平板儀測圖第三十六頁,共四十三頁。8.7.4大平板儀在測站上的安置平板儀的安置包括對點、整平、定向三個工作步驟。
1)對點利用移點器使地面點和圖板上相應點位于同一鉛垂線上,對點的允許誤差一般認為是測圖比例尺精度的一半,即:0.5×0.1Mmm,M為比例尺分母。當比例尺小于1:5000時,則可用目估對中。
2)整平利用照準儀直尺上的水準器(或單獨的水準器),轉(zhuǎn)動平板基座的腳螺旋使平板水平。
3)定向
⑴利用羅盤定向:將長盒羅盤緊貼南北方向的圖廓線轉(zhuǎn)動圖板,使磁針北針對準零線,此時圖板已定好方向。8.7大平板儀測圖第三十七頁,共四十三頁。⑵根據(jù)已知直線定向:若圖上已有測線AB的位置ab。定向時,以照準儀直尺邊緊貼ab線,轉(zhuǎn)動圖板用照準儀照準地面上的B點,固定圖板,此時圖板的方向即與實地的方向一致。說明:羅盤定向精度較低,按已知直線定向,定向的直線愈長,則定向的誤差愈小。8.7大平板儀測圖第三十八頁,共四十三頁。8.7.5大平板儀測圖1)安置平板儀于測站A上(包括對中、整平、定向),測定豎盤指標差x,量取儀器高i。2)用照準儀直尺斜邊緊貼圖上的a點,照準碎部點上所立的尺子,讀出上、中、下三絲的讀數(shù)和豎直角。3)計算出碎部點與測站間的水平距離和碎部點的高程。4)在直尺斜邊上,根據(jù)計算的水平距離,按比例尺點出碎部點的位置,并注記高程。5)測得部分碎部點后,就應該隨即勾繪地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個人雇傭鐘點工勞務合同
- 文化創(chuàng)意產(chǎn)業(yè)數(shù)字化升級投資合同
- 信息安全保障服務合同
- 個人收入證明收入證明協(xié)議年
- 設備材料買賣合同
- 智能車輛研發(fā)合作協(xié)議
- 青島二手房買賣合同的
- 爆破工程承包合同與爆破承包合同
- 裝飾材料購銷合同
- 裝載機司機雇傭合同
- SH/T 1627.1-1996工業(yè)用乙腈
- GB/T 5534-2008動植物油脂皂化值的測定
- GB/T 12771-2019流體輸送用不銹鋼焊接鋼管
- 測量管理體系內(nèi)審檢查表
- 工程驗收及移交管理方案
- 心臟手術麻醉的一般流程課件
- 圖片編輯概述課件
- 2023年岳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考試筆試題庫及答案解析
- 信號與系統(tǒng)復習題及答案
- 北師大版八年級數(shù)學上冊《認識無理數(shù)(第2課時)》參考課件2
- 中級建構(gòu)筑物消防員理論綜合模擬題01原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