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黑龍江雞西市企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4151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年黑龍江雞西市企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4151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年黑龍江雞西市企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4151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年黑龍江雞西市企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4151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年黑龍江雞西市企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4151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7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023年黑龍江雞西市企事業(yè)單位人才引進4151人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圖片大小可自由調(diào)整)一.高頻考點題庫(共1000題)1.行政處罰的原則是指由行政處罰法規(guī)定的,體現(xiàn)行政處罰的基本特點,宗旨和精神實質(zhì),并對其起指導作用的行為準則。處罰法定原則是指行政處罰必須嚴格依法進行,是依法行政在行政處罰活動中的具體表現(xiàn),主要包括處罰設定權法定和:A.受處罰行為法定,處罰主體法定B.受處罰行為法定、處罰客體法定C.處罰種類、內(nèi)容和處罰程序法定D.處罰取證、事實和處罰決定法定參考答案:A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法知識。第二步,處罰法定原則包括以下內(nèi)容:(1)行政處罰的設定合法;(2)行政處罰的依據(jù)合法;(3)行政處罰的主體合法;(4)行政處罰的程序合法。因此,選擇AC選項。2.移位不同于易位。只要當本來應該出現(xiàn)在原型結構中某個位置的成分離開原來的位置,跑到結構中其他位置上去了,就是移位,移位后的成分一定可以充當這個結構的句法成分。而易位則是話語中臨時追加或補正造成的,易位后的成分不能再分析為這個結構的句法成分。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屬于移位的是:A.一只羊跑了→跑了一只羊B.大伙笑得肚子都疼了→肚子都疼了,大伙笑得C.他大概到家了吧→到家了吧,他大概D.這地方太美了→太美了,這地方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題干涉及移位和易位兩個定義,但只考查移位一個,可重點關注這個定義。分析發(fā)現(xiàn),移位的關鍵點為“本應出現(xiàn)在某個位置的成分跑到結構中的其他位置上去了”“移位后的成分可以充當句法成分”,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jù)這些關鍵點分析選項。移位定義的關鍵信息:移位后的成分一定可以充當這個結構的句法成分。A項,“一只羊”發(fā)生了移位,從主語的位置跑到了賓語的位置,仍能充當句法成分,符合移位的定義。B項,“大伙笑得”位置發(fā)生變化后,變成了臨時追加的內(nèi)容,不能再分析為原句子結構的句法成分,不屬于移位,而是易位。C項,“他大概”位置發(fā)生變化后,變成了臨時追加的內(nèi)容,不能再分析為原句子結構的句法成分,不屬于移位,而是易位。D項,“這地方”位置發(fā)生變化后,變成了臨時追加的內(nèi)容,不能再分析為原句子結構的句法成分,不屬于移位,而是易位。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多定義,考查“移位”,其關鍵信息如下:①本來應該出現(xiàn)在原型結構中某個位置的成分離開原來的位置,跑到結構中其他位置;②移位后的成分一定可以充當這個結構的句法成分。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一只羊跑了,是主謂結構。羊是主語,跑了是謂語。跑了一只羊,是動賓結構。羊從主語變成了賓語,發(fā)生了原位置到新位置上的變化,移位后的成分充當了句法成分,符合定義。B項:大伙笑得,是話語中臨時追加或補正造成的,當前結構中無法分析句法成分,只有恢復到原來正常的結構,即左邊的句子,才能進行分析,屬于易位,不符合定義。C項:到家了吧,是話語中臨時追加或補正造成的,當前結構中無法分析為句法成分,只有恢復到原來正常的結構,即左邊的句子,才能進行分析,屬于易位,不符合定義。D項:這地方,是話語中臨時追加或補正造成的,當前結構中無法分析為句法成分,只有恢復到原來正常的結構,即左邊的句子,才能進行分析,屬于易位,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查找關鍵詞。定義關鍵詞:“應該出現(xiàn)在原型結構中某個位置的成分離開原來的位置,跑到結構中其他位置上去了”“移位后的成分一定可以充當這個結構的句法成分”。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一只羊跑了”,其中羊為主語,跑了為謂語?!芭芰艘恢谎颉?,羊變成了賓語,出現(xiàn)了結構位置的變化,而移位后依然充當句法成分,與題干定義完全吻合,當選。B、C、D三項類似,均為易位,三者都是對話語的臨時追加或補正,同時主語還是主語,沒有出現(xiàn)變化,不能再分析這個結構的句法成分。故正確答案為A。3.甲請乙為其在丙家盜竊望風,乙同意。某晚,甲乙按約定前往丙家,乙在外望風。甲潛入丙家,丙女一人在家,對丙女實施了強奸行為。下列選項中對甲乙行為認定正確的有:A.甲乙構成盜竊罪的共犯B.甲乙分別構成強奸罪的單獨犯C.甲構成強奸罪D.甲乙都構成強奸罪的共犯參考答案:A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分則知識。第二步,根據(jù)2021年版《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盜竊公私財物數(shù)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根據(jù)《刑法》第二十五條,共同犯罪的概念,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過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論處;應當負刑事責任的,按照他們所犯的罪分別處罰。根據(jù)《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條,強奸罪,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手段強奸婦女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的,以強奸論,從重處罰。題干中甲乙共謀盜竊,因此在盜竊罪的范圍內(nèi)屬于共同犯罪。甲一個人在盜竊的過程中強奸了丙女,與乙沒有意思聯(lián)絡,兩人不構成共同強奸,僅甲單獨構成強奸罪。因此,選擇AC選項。4.對于國家賠償與國家補償?shù)年P系論述正確的是(

)。A.二者的責任性質(zhì)相同,均為國家的法律責任B.承擔責任的方式相同,均表現(xiàn)為支付金錢的形式C.二者發(fā)生的時間相同,均是在損害發(fā)生之后才進行D.兩者發(fā)生的基礎不同,國家賠償以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違法行為為前提,而國家補償以國家的合法行為為前提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國家賠償法。國家補償是指國家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職權過程中,因其合法行為給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造成了特別損失,國家對其予以補償?shù)闹贫?。與國家賠償相比,二者發(fā)生基礎、性質(zhì)、承擔責任的方式、發(fā)生的時間均不相同。因為國家賠償是法律責任,以違法為前提,先有損害,后有賠償,且責任形式多樣。而國家補償是一種例外責任,以合法行為為前提,責任形式一般表現(xiàn)為支付一定的金錢,并且損害與賠償?shù)年P系孰先孰后均可。故正確答案為D。5.上文中的“好運”是指(

)。A.能與小說抗衡B.獲得更為豐碩的成果C.擔當文學的配角D.重溫正統(tǒng)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A項錯誤,文段沒有說與小說抗衡,僅僅是說它有可能獲得比平常更為豐碩的成果。B項正確,由“在這大轉型的時代,它有可能獲得比平常更為豐碩的成果,完成自身大的轉折”,可知“獲得更為豐碩的成果”表述正確。C項錯誤,由“它實在太久地擔當著文壇上的配角”,可知以前一直是配角,這里是好運。D項錯誤,由“這倒不是說它要重溫正統(tǒng)或正宗的夢”,可知“好運”不是“重溫正統(tǒng)”。故正確答案為B。6.特別行政區(qū)的基本法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制定。(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憲法。根據(jù)《憲法》第三十一條規(guī)定:“國家在必要時得設立特別行政區(qū)。在特別行政區(qū)內(nèi)實行的制度按照具體情況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以法律規(guī)定?!被痉ㄊ侨珖舜笾贫ǖ?。故表述錯誤。7.當年韓愈被貶到潮州做刺史,雖然只有8個月的時間,卻不怕費力,大力興辦州學,捐出所有的俸銀,用作辦學費用,并積極推廣唐朝的普通話,“以正音為潮人誨”。8個月后,韓愈就調(diào)離了潮州,幾乎沒有什么“政績”可言,然而他給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到南宋時,潮州已是文化名城,有了“海濱鄒魯”的美譽。這段文字意在說明:A.語言規(guī)范化是一項長期的工作B.潮州成為歷史文化名城的原因C.文化建設對城市有深刻的影響D.評價官員不應只看短期的政績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記述了一個事件的發(fā)展,事件的結果是文段論述的重點,考生需要從事件的結果中引申深一層的含義。文段主要講述的是韓愈在潮州做官時,大力興辦州學、推廣唐朝普通話,雖然只有八個月,且當時沒有顯示出什么明顯的效果,但這些文化建設舉措?yún)s對當?shù)氐陌l(fā)展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由此可知,文段意在說明的是文化建設對城市發(fā)展的重要性。只有C項體現(xiàn)了“文化”的作用,當選。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講述了潮州城市發(fā)展的故事。故事的結尾是“潮州成為文化名城,有了‘海濱鄒魯’的美譽”,原因是韓愈在潮州“大力興辦州學”“推廣普通話”,也就是因為采取了這些文化建設的舉措,潮州才能有如此的影響力,因此得出的結論是文化建設能夠影響城市發(fā)展。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能夠體現(xiàn)文化建設對城市的影響,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為中心理解題。材料講述了韓愈通過興辦州學,推廣唐朝的普通話給潮州留下了巨大的精神財富,這使潮州在南宋時成了文化名城。通過這個歷史故事,可以引申出這樣一個道理:文化建設對于城市的發(fā)展有巨大的作用。結合選項可知,C項符合文意。A項只是針對原文中“推廣唐朝的普通話”所作的一個推斷,表述片面,不是材料主要講的道理;B、D兩項都是材料表面表述的內(nèi)容,并不是引申的含義。故正確答案為C。8.甲某成家立業(yè),依據(jù)民法規(guī)定,甲某對其父母承擔的義務有(

)。A.贍養(yǎng)B.扶助C.保護D.照顧?參考答案:AB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民法。《民法典》第二十六條明確規(guī)定:“父母對未成年子女負有撫養(yǎng)、教育和保護的義務。成年子女對父母負有贍養(yǎng)、扶助和保護的義務?!奔啄骋呀?jīng)成年,無論其父母是健康還是身體多病,對父母都應當承擔贍養(yǎng)、扶助和保護的義務。故正確答案為ABC。9.4,40,148,328,(

)A.385B.575C.580D.644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觀察數(shù)列為順序數(shù)列,且相鄰兩項相差超過2倍,無明顯規(guī)律,考慮作差,作差后得到新數(shù)列36,108,180,(a),觀察新數(shù)列為公差為72的等差數(shù)列,則,則原數(shù)列(

)。故正確答案為C。10.我們通常說的暈車和暈船,是因為體內(nèi)平衡感受器受到了刺激,使人感到眩暈和不適,這個平衡感受器位于:A.心臟B.小腦C.胃D.耳朵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物醫(yī)學。第二步,平衡感受器位于內(nèi)耳的前庭和半規(guī)管,前庭可感受位置和速度的變化,半規(guī)管可感受頭部的旋轉運動。當前庭和半規(guī)管受到刺激時,會引起惡心、嘔吐、眩暈等癥狀,嚴重時稱為暈動病,如暈車、暈船、航空病等。因此,選擇D選項。11.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xiàn)一定的規(guī)律性: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組成元素不同,優(yōu)先考慮數(shù)量類或屬性類。第2個圖形是??嫉囊还P畫圖形,考慮筆畫數(shù)。第二步,兩段式,第一段找規(guī)律,第二段應用規(guī)律。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第一段圖形筆畫數(shù)分別為1、1、2,即第三個圖形的筆畫數(shù)為前兩個圖形筆畫數(shù)之和。第二段圖形圖一和圖二的筆畫數(shù)分別為3和1,故問號處應該填入一個筆畫數(shù)為4的選項,只有A選項符合。因此,選擇A選項。12.在桌面空白處右擊,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屬性”會出現(xiàn)“顯示屬性”對話框。(

)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信息技術知識。第二步,電腦屬性是根據(jù)用戶或使用者不同要求而設定的性能和配置,例如,針對有辦公需求的用戶,通過設置電腦屬性能帶來更加專業(yè)便捷的體驗感;而針對有游戲需求的用戶,通過設置電腦屬性能帶來更加暢快清晰的游戲體驗。用鼠標右鍵單擊計算機桌面上的空白位置,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屬性”,然后會彈出“顯示屬性”對話框,可改變屏幕壁紙、屏幕分辨率、設定顯示卡驅動程序。因此,本題正確。13.欠稅:指納稅人因故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的行為。對欠稅者稅務機關除令其限期照章補繳所欠稅款外,并從滯納之日起,按日加收所欠稅款的滯納金。根據(jù)上述定義,下面情況屬于欠稅的一項是:A.方利平開有一食品服務小商店,稅務部門規(guī)定對他的稅款實行查賬征收。當有大筆買賣時,他就將發(fā)票撕下來,將存根聯(lián)和客戶聯(lián)單獨填寫數(shù)字,客戶聯(lián)按實際發(fā)生金額填寫,而存根聯(lián)上一般填寫很小的數(shù)值B.某電腦公司在出售個人家用電腦時,如果是私人買電腦,他們就給買主開一張自己印的收據(jù);當買主是某單位或集體時,就開一張正式的發(fā)票C.李霖是一外地來的民工,在給別人打了兩年工的基礎上,他發(fā)現(xiàn)目前裝修房屋是個消費熱點,于是他就聯(lián)合了幾個民工成立了一個裝修隊,哪里有人要裝修房屋就到哪里干。由于他們是流動的,稅務和工商部門很難對他們進行管理,沒有辦法讓他們繳納稅款D.某先生在一次有獎活動中運氣非常好,一下中了頭獎,獎品是奧迪牌小轎車一輛,他將小汽車以30萬元人民幣賣掉了,并將售車的款項全部存入了個人的賬戶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①納稅人因故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②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填寫與實際不符的數(shù)值是偷稅行為,但未體現(xiàn)“納稅人因故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不符合定義;B項:開自己印的收據(jù)是偷稅行為,但未體現(xiàn)“納稅人因故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不符合定義;C項:裝修隊因流動性大,稅務和工商部門沒有辦法讓他們按時交納稅款,體現(xiàn)了“納稅人因故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未繳稅款”,符合定義;D項:領取獎品時已經(jīng)繳納個人所得稅,銷售自己的小汽車免征增值稅,不涉及“欠稅”,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抓住定義中的關鍵詞。關鍵詞強調(diào)“納稅人因故超過核定的納稅期限”,“未繳或者少繳稅款”。第二步:逐一判斷選項。A項和B項中的行為是少繳稅款的行為,但他們并沒有“因故超過核定的納稅期限”,其行為均屬于偷稅、漏稅,而不是欠稅;C項中民工們是流動性的,所以他們不能“在納稅期限內(nèi)”“上繳、繳全他們的稅款”,所以他們未繳納的稅款屬于欠稅;D項中某先生在領取獎品時,國家已經(jīng)針對獎品收過稅了,所以他賣汽車的錢不用被重復征稅,不涉及欠稅。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xiàn)其關鍵點為“納稅人因故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未繳或者少繳稅款”,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jù)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欠稅定義的關鍵信息:因故超過稅務機關核定的納稅期限,未繳或少繳稅款的行為。A項,更改票據(jù)是惡意逃稅的行為,并非不按時繳稅,不符合定義。B項,只開收據(jù)不開發(fā)票是惡意逃稅的行為,并非不按時繳稅,不符合定義。C項,流動著給別人裝修,稅務和工商部門很難管理,屬于因故未按時繳稅,符合定義。D項,將售車的款項全部存在個人賬戶,并未說明未繳納稅款,不符合定義。故本題選C。14.左邊給定的是紙盒的外表面展開圖,下面哪一項能由它折疊而成?A.AB.BC.CD.D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能由題干圖形折疊而成的一項,其中兩個面包含虛線,兩個面包含實線,兩條實線分別垂直于兩個含虛線的面,其中一條虛線垂直于另一個含虛線的面,解題時注意線的方向。A項,一條虛線應垂直于含另一條虛線的面,錯誤。B項,假設左側面正確,右側點應為帶虛線的面,錯誤。C項,當實線與虛線相交于同一頂點時,應該是含實線的面在左側,含虛線的面在右側,錯誤。D項,可由左邊圖形折成。故本題選D。15.我國紡織服裝業(yè)入市后進口關稅的降低將突破紡織面料和服裝面料的“瓶頸”,促進產(chǎn)品競爭力的提高,為產(chǎn)業(yè)升級提供堅實基礎。替換句中劃線的部分,盡量使句子的意思保持不變的詞是:A.打破B.打開C.突圍D.突擊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審題干,找出替換句中劃線部分的詞語。根據(jù)“突破……‘瓶頸’”可知,文中的“突破”指打破(困難、限制等)。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打破”與“突破”語義相近,可以替換。B項“打開”指揭開、拉開、解開或停滯的局面開展、狹小的范圍擴大;C項“突圍”指突破包圍;D項“突擊”指集中兵力向敵人防御陣地猛烈而急速地攻擊,比喻集中力量,加快速度,在短時期內(nèi)完成某項工作。三項均不體現(xiàn)“打破”這一含義,不能替換,排除B項、C項和D項。因此,選擇A選項。突破:①集中兵力向一點進攻或反攻,打開缺口;②打破(困難、限制等)。16.交警∶處理違章∶交規(guī)A.保安員∶維持秩序∶規(guī)定B.廚師∶烹飪佳肴∶菜單C.維修工∶維修電視∶合同D.教師∶備課∶教案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交警”根據(jù)“交規(guī)”來“處理違章”,“交規(guī)”是“交警”工作的方法和標準,“交警”與“處理違章”“交規(guī)”屬于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保安員”根據(jù)“規(guī)定”來“維持秩序”,“規(guī)定”是“保安員”工作的方法和標準,“保安員”與“維持秩序”“規(guī)定”屬于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B項:“廚師”可以根據(jù)“菜單”來“烹飪佳肴”,但“菜單”只能決定廚師“烹飪佳肴“的數(shù)量和種類,而不是“廚師”工作的方法和標準,排除;C項:“維修工”并非根據(jù)“合同”維修電視,且“合同”不是“維修工”工作的方法和標準,排除;D項:“教師”“備課”時需要寫“教案”,并非根據(jù)“教案”來“備課”,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17.激光技術在醫(yī)學應用方面的主要優(yōu)點是不出血或少出血,其作用區(qū)域小。(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生物常識。激光手術,即利用功率密度較高的激光束,對病灶進行汽化、凝固、切割。激光技術在醫(yī)學應用方面的主要優(yōu)點是不出血或少出血,而且作用區(qū)域小,不傷害周圍的健康組織,病人無痛苦、無感染,病源擴散幾率小等。故表述正確。18.我國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關于特殊勞動保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四周歲未滿18周歲的勞動者B.用人單位應當將本單位的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崗位范圍口頭告知女員工C.勞動時間內(nèi)進行產(chǎn)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D.用人單位引導安排未成年工人從事第四級勞動強度的勞動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勞動法。A項錯誤,《勞動法》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國家對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實行特殊勞動保護。未成年工是指年滿十六周歲未滿十八周歲的勞動者?!盉項錯誤,《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guī)定》第四條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遵守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規(guī)定。用人單位應當將本單位屬于女職工禁忌從事的勞動范圍的崗位書面告知女職工?!睉敃娓嬷?,不能口頭告知。C項正確,《女職工勞動保護特別規(guī)定》第六條第三款規(guī)定:“懷孕女職工在勞動時間內(nèi)進行產(chǎn)前檢查,所需時間計入勞動時間?!盌項錯誤,《勞動法》第六十四條規(guī)定:“不得安排未成年工從事礦山井下、有毒有害、國家規(guī)定的第四級體力勞動強度的勞動和其他禁忌從事的勞動。”故正確答案為C。19.甲、乙、丙三隊在A、B兩地植樹,A地要植樹900棵,B地要植樹1250棵,已知甲、乙、丙每天分別能植樹24、30、32棵,甲在A地植樹,丙在B地植,乙先在A地植樹,然后轉到B地植樹,兩塊地同時開始同時結束,乙應在開始后第(

)天從A地轉到B地。A.5B.7C.9D.11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第二步,甲、乙、丙每天共植樹24+30+32=86(棵),A,B兩地共植樹900+1250=2150(棵),三人共計需要植樹2150÷86=25(天),甲25天可以植樹24×25=600(棵),所以需要乙在A地植樹(900-600)÷30=10(天)。故乙應該在第11天從A地轉到B地。因此,選擇D選項。20.某游戲公司規(guī)定,登錄游戲必須實名驗證,未成年人每天最多只能在線100分鐘,晚上8點至次日上午6點不能使用。然而,后臺的賬戶登錄數(shù)據(jù)顯示,規(guī)定實施后,未成年人賬戶登錄游戲的平均時長與之前相比增加了15%。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解釋上述現(xiàn)象?A.規(guī)定實施后,許多家長通過為孩子注冊未成年人賬戶來限制其長時間玩游戲B.許多未成年人通過購買成年人賬號或者使用其父母賬號登錄游戲C.未成年人有逆反心理,新規(guī)定反而刺激了他們在節(jié)假日過度玩游戲D.規(guī)定實施后,公司推出在線滿90分鐘送裝備活動,吸引了許多購買力不強的玩家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題干矛盾。登錄游戲必須實名驗證,未成年人每天最多只能在線100分鐘,但后臺的賬戶登錄數(shù)據(jù)顯示,規(guī)定實施后,未成年人賬戶登錄游戲的平均時長與之前相比增加了15%。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許多家長為孩子注冊未成年人賬戶限制其游戲時長,說明家長在限制孩子游戲的時間,無法解釋為何實名驗證后未成年人賬戶登錄時長增加,不能解釋題干矛盾,排除;B項:許多未成年人購買成年人賬號或使用父母賬號登錄游戲,說明他們登錄游戲的賬戶是成年人賬戶,但是題干說的是未成年人賬戶的使用情況,不能解釋題干矛盾,排除;C項:在新規(guī)之后,未成年人在節(jié)假日會過度游戲,即在節(jié)假日未成年人賬戶登錄時長增加,可以導致未成年人賬戶登錄游戲的平均時長比之前增加,可以解釋題干矛盾,當選;D項:規(guī)定實施后,新活動吸引許多購買力不強的玩家,但購買力不強的玩家不明確是否一定是未成年人,也可能是很多不喜歡在游戲中充值的成年人,不能解釋題干矛盾,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21.事業(yè)單位的活動應被看成是社會活動而非經(jīng)濟活動。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事業(yè)單位相關制度。事業(yè)單位是指國家為了社會公益目的,由國家機關舉辦或者其他組織利用國有資產(chǎn)舉辦的,從事教育、科技、文化、衛(wèi)生等活動的社會服務組織。我國事業(yè)單位設立的目的是尋求公共利益,為人民群眾服務,不以營利為目的,事業(yè)單位的活動應被看成是社會活動。故表述正確。22.哥倫布在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航行中,可能做過下列哪件事:A.使用指南針B.用瓦特改良的蒸汽機做動力C.讀莎士比亞的作品D.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夜空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成就知識。第二步,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是在1492年(15世紀)。我國指南針約在公元12世紀末到13世紀初由海路傳入阿拉伯,然后再由阿拉伯傳入歐洲,故哥倫布有可能使用指南針進行海上航行。因此,選擇A選項。B項:瓦特改良蒸汽機是在1785年,晚于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的時間,故不可能利用蒸汽機作為航海動力。B項錯誤。C項:莎士比亞(1564年-1616年),生卒年均晚于新大陸發(fā)現(xiàn)時間,故哥倫布不可能讀到莎士比亞的著作。C項錯誤。D項:意大利物理學家伽利略于1609年發(fā)明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臺天文望遠鏡。故哥倫布在當時不可能使用天文望遠鏡觀測夜空。D項錯誤。23.(

之于

精當

相當于

固若金湯

之于

)A.瑕瑜互見;牢靠B.字字珠璣;防御C.無懈可擊;城池D.不刊之論;堅實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A項:“瑕瑜互見”比喻有缺點也有優(yōu)點,“精當”指精確恰當,二者無明顯邏輯關系;“固若金湯”形容城池堅固不易攻破,“牢靠”指堅固、結實,二者屬于近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字字珠璣”比喻說話、文章的詞句十分優(yōu)美,與“精當”無明顯邏輯關系;“固若金湯”可用來形容城池、陣地“防御”能力較強,二者屬于對應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無懈可擊”形容十分嚴密,找不到一點漏洞,與“精當”無明顯邏輯關系;“固若金湯”可以用來修飾“城池”,二者屬于偏正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不刊之論”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的言論,用來形容文章或言辭的精準得當,與“精當”屬于近義關系;“固若金湯”與“堅實”屬于近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因此,選擇D選項。24.一單位組織員工乘坐旅游車去泰山,要求每輛車上的員工人數(shù)相等。起初,每輛車上乘坐22人,結果有1人無法上車;如果開走一輛空車,那么所有的旅游者正好能平均乘到其余各輛旅游車上,已知每輛車上最多能乘坐32人。請問該單位共有多少員工去了泰山?A.269人B.352人C.478人D.529人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用數(shù)字特性法解題。第二步,根據(jù)“每輛車上乘坐22人,結果有1人無法上車”可得,總人數(shù)減去1是22的倍數(shù),代入選項,只有D選項滿足。因此,選擇D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應用題。第二步,開走一輛空車,則未上車的人數(shù)為22+1=23(人),正好能分到其他車上,則剩余車輛數(shù)為23的約數(shù),即23或1,根據(jù)題意可知剩余車輛數(shù)為23,那么每輛車上有22+1=23(人),則總人數(shù)為23×23=529(人)。因此,選擇D選項。25.計算機網(wǎng)絡是計算機科學技術和(

)技術相結合的產(chǎn)物。A.人工智能B.集成電路C.通信科學D.無線電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計算機基礎知識。計算機網(wǎng)絡是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相結合的產(chǎn)物,它是以硬件資源、軟件資源和信息資源共享以及信息傳遞為目的,在統(tǒng)一的網(wǎng)絡協(xié)議控制下,將地理位置分散的許多獨立的計算機系統(tǒng)連接在一起所形成的網(wǎng)絡。A項錯誤,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zhì),并生產(chǎn)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系統(tǒng)等。B項錯誤,集成電路是把一定數(shù)量的常用電子元件,如電阻、電容、晶體管等,以及這些元件之間的連線,通過半導體工藝集成在一起的具有特定功能的電路。C項正確,通信科學指研究通過無線電、固定電話、移動電話、互聯(lián)網(wǎng)甚至視頻電話等各種通信方式傳輸信息的科學。D項錯誤,無線電是指在空氣或真空中傳播的電磁波,無線電技術則是通過無線電波傳播信號的技術。常見應用有廣播、電視、電話、藍牙等。故正確答案為C。26.鼓舞

對于

相當于

對于

捏造A.士氣;謊言B.打擊;欺騙C.煽動;創(chuàng)作D.語言;文書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分別將選項代入題干,確定邏輯關系。A項:“鼓舞”與“士氣”屬于動賓關系,“捏造”與“謊言”屬于動賓關系,但前后詞語順序與題干不一致,排除;B項:“鼓舞”與“打擊”屬于反義關系,“欺騙”與“捏造”不屬于反義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鼓舞”與“煽動”屬于近義關系,且前者為褒義詞,后者為貶義詞,“創(chuàng)作”與“捏造”屬于近義關系,且前者為褒義詞,后者為貶義詞,前后邏輯關系一致,符合;D項:通過“語言”的形式“鼓舞”他人,二者屬于方式對應關系,“捏造”與“文書”屬于動賓關系,前后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27.市場經(jīng)濟的內(nèi)在規(guī)律倡導公平競爭和質(zhì)量取勝,只有符合人們需要的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才能在市場上站穩(wěn)腳跟,研究表明,在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過程中,假冒偽劣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是與之呈負相關變化的。由此可知(

)。A.隨著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完善,假冒偽劣產(chǎn)品將會減少B.隨著市場經(jīng)濟體制的完善,假冒偽劣產(chǎn)品將會消失C.實行市場經(jīng)濟以前,沒有假冒偽劣產(chǎn)品D.實行市場經(jīng)濟,假冒偽劣產(chǎn)品就會大量出現(xiàn)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題干本題屬于日常結論題。首先抓住題干主要信息。優(yōu)質(zhì)產(chǎn)品才能在市場站穩(wěn)腳跟,假冒偽劣產(chǎn)品與之呈負相關變化。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根據(jù)“假冒偽劣產(chǎn)品的出現(xiàn)是與之呈負相關變化的”,說明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完善,假冒偽劣產(chǎn)品將會得到有效遏制,符合題意。B項,假冒偽劣產(chǎn)品將會消失的表述過于絕對,不符合題意。C項,根據(jù)題干信息,題干僅僅是在講隨著市場經(jīng)濟的發(fā)展所引起的假冒偽劣產(chǎn)品的情況,并沒有說明在實行市場經(jīng)濟以前假冒偽劣產(chǎn)品的情況,所以屬于無中生有,不符合題意。D項,實行市場經(jīng)濟,假冒偽劣產(chǎn)品是否會大量出現(xiàn),題干沒有提及,不符合題意。第三步:再次標注答案故正確答案為A。28.一項工程,甲組2人12天能完成工作,乙組4人9天能完成工作。假設甲組人員和乙組人員每天完成的速度相同,則甲組4人和乙組6人合作(

)天可以完成這項工作。A.3B.6C.8D.12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工程問題,屬于時間類,用賦值法解題。第二步,賦值工程總量為36(12、9的公倍數(shù)),則甲組2人效率為=3,甲組每人效率為1.5;乙組4人效率為=4,乙組每人效率為1。第三步,則甲組4人和乙組6人每天的效率為1.5×4+1×6=12,合作天數(shù)為=3(天)。因此,選擇A選項。29.調(diào)音是修辭方法的一種,是指利用并協(xié)調(diào)語音,以造成話語抑揚頓挫,和諧悅耳的音響效果,一般運用疊音、摹聲、兒化韻等都可起到調(diào)音作用。根據(jù)上述定義,下列不屬于調(diào)音的是:A.海風呼呼地吹著,船尖兒嗤嗤地響著B.機智差,往往趕不上點兒,對不上茬兒C.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世界歷史的動力D.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去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根據(jù)提問方式,確定為選非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單定義,調(diào)音是修辭方法的一種,是指利用并協(xié)調(diào)語音,以造成話語抑揚頓挫,和諧悅耳的音響效果,一般運用疊音、摹聲、兒化韻等都可起到調(diào)音作用。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呼呼”和“嗤嗤”運用了摹聲、疊音,符合定義;B項:“趕不上點兒”和“對不上茬兒”運用兒化韻,符合定義;C項:“人民,只有人民”,只是強調(diào),不符合定義;D項:“舒活舒活筋骨,抖擻抖擻精神”,運用了疊音,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30.我始終弄不清草莓緣何有其難以言表的獨特香氣。也許,那是來自泥土里的

;也許,每一顆果實的汁水里都

了大氣中的精華。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芬芳

濃縮B.幽香

灌注C.芳馨

積聚D.氣息

凝聚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空,與前文“獨特的香氣”對應,D項“氣息”指呼吸時進出的氣,與“香氣”不構成對應,排除;A項“芬芳”、B項“幽香”、C項“芳馨”,均可與“香氣”構成對應,均保留。第二空,搭配“精華”,“濃縮精華”為固定搭配,A項當選。B項,“灌注”意為注入、流入,多搭配情感等;C項,“積聚”意為累積聚集,多搭配力量,二者均與“精華”搭配不當,均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31.關于《清明上河圖》的真?zhèn)我恢贝嬖跔幾h,這跟史料少有關。在傳世的宋代文史資料中,既無只字提到張擇端,也無畫作的其他記載?!肚迕魃虾訄D》現(xiàn)世后,各種仿作

,一時間畫作的真?zhèn)沃?/p>

。直到1950年,楊仁愷先生在東北博物館庫房的贗品堆里翻出有張著親跋的《清明上河圖》,經(jīng)眾專家

,一致確認此本才是真跡,版本之爭才宣告結束。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方興未艾滿城風雨甄別B.屢見不鮮莫衷一是考證C.層出不窮甚囂塵上鑒定D.源源不斷眾說紛紜辨認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空,根據(jù)“一時間畫作的真?zhèn)沃妗笨芍?,各種仿作不斷地出現(xiàn),經(jīng)常能夠看到,C項“層出不窮”表示接連不斷地出現(xiàn),符合語境,保留;B項“屢見不鮮”表示常常見到,并不新奇,符合語境,保留;A項“方興未艾”表示新生事物蓬勃發(fā)展,文段沒有體現(xiàn)“仿作”為新生事物,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源源不斷”側重于強調(diào)連續(xù)性,例如水流等,文段主語為“仿作”,排除;第二空,橫線處應填入表示人們對于畫作真假議論紛紛的詞,C項“甚囂塵上”形容議論紛紛,或是某種言論十分囂張,符合語境,保留;B項“莫衷一是”形容意見分歧,沒有一致的看法,主語一般為人,橫線處主語為“真?zhèn)沃妗?,排除。第三空,將C項代入驗證,“鑒定”表示鑒別審定事物的真?zhèn)?,符合語境,當選。故正確答案為C?!疚亩纬鎏帯俊肚迕魃虾訄D密碼:描繪的竟然是北宋時秋天的景色》32.某市工商局把沒收的假藥賣給當?shù)啬翅t(yī)院,該醫(yī)院出售這批假藥時被市衛(wèi)生局發(fā)現(xiàn),查實后對市工商局及醫(yī)院分別進行了行政處罰。本案中的行政主體是:A.醫(yī)院B.市工商局C.市衛(wèi)生局D.市衛(wèi)生局和市工商局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法知識。第二步,行政主體是指享有行政職權,能以自己的名義行使國家行政職權,作出影響行政相對人權利義務的行政行為,并能由其本身對外承擔行政法律責任的組織。行政相對人,是指行政管理法律關系中與行政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當事人,即行政主體的行政行為影響其權益的個人或組織。本題中,市衛(wèi)生局依法對醫(yī)院和市工商局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進行行政處罰。市衛(wèi)生局屬于行政主體,而市工商局和醫(yī)院屬于行政相對人。因此,選擇C選項。33.想從事媒體工作的學生都報考新聞與傳播專業(yè)。李金報考了新聞與傳播專業(yè),他一定想從事媒體工作。下述哪項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論斷?A.所有報考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的學生都想從事媒體工作B.有些媒體的記者是大學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的畢業(yè)生C.想從事媒體工作的學生有些報考了新聞與傳播專業(yè)D.只有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畢業(yè)的學生,才有資格從事媒體工作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提問方式中的“支持”,確定為加強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jù)。論點:李金想從事媒體工作。論據(jù):李金報考了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建立聯(lián)系。該項可翻譯為:報考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的學生→想從事媒體工作,在論據(jù)與論點之間建立了聯(lián)系,具有加強作用。B項:無關選項?!坝行┟襟w的記者”與題中“想從事媒體工作的學生”是不同概念,論題不一致,排除。C項:不明確項。該項換位可得“有些報考了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的學生想從事媒體工作”,但不明確是否每一個報考了新聞與傳播專業(yè)的學生都想從事媒體工作,不具有加強作用。D項:無關選項。該項討論的是“有資格從事”媒體工作的必要條件,與論點“是否想從事”媒體工作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34.耳機為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便利,但長時間、高分貝、睡覺佩戴等不良習慣,卻正在“悄無聲息”地將耳朵的健康偷走。專家表示,噪聲對聽力的損傷程度與噪聲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有關,噪聲的暴露量越大,對聽力的影響就越嚴重。以下哪項如果為真,最能支持上述觀點?A.許多聽力受損的人都喜歡持續(xù)使用耳機,并且將音量調(diào)到80分貝以上B.如果每天以超過80分貝的音量聽音樂且時長達到1小時,持續(xù)數(shù)年就會損傷聽力C.降噪耳機可以適當降低背景噪聲,讓使用者能夠以相對比較低的音量聽清耳機聲音D.除個人音頻設備音量過大之外,不良生活習慣和心血管疾病等因素也會造成聽力損傷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jù)。論點:噪聲對聽力的損傷程度與噪聲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有關,噪聲的暴露量越大,對聽力的影響就越嚴重。論據(jù):無。本題只有論點,沒有論據(jù),加強考慮補充論據(jù)。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該項指出許多聽力受損的人都喜歡以超過80分貝的音量持續(xù)使用耳機,但未明確說明聽力受損和持續(xù)高音量地使用耳機之間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有可能是聽力受損之后喜歡上持續(xù)高音量地使用耳機,為不明確項,無法加強,排除;B項:該項指出如果每天以超過80分貝的音量聽音樂且時長達到1小時,持續(xù)數(shù)年就會損傷聽力,而正常說話的聲音在40-60分貝,說明持續(xù)高音量、長時間地接觸噪聲對聽力是有損傷的,為補充論據(jù),可以加強,當選;C項:該項指出降噪耳機通過降低背景噪聲從而達到較低的使用音量,與論點討論的噪聲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對聽力的損傷程度無關,為無關項,無法加強,排除;D項:該項指出有其他原因也會造成聽力損傷,與論點討論的噪聲的強度和持續(xù)時間對聽力的損傷程度無關,為無關項,無法加強,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35.法國一家報社組織了一次有獎智力競賽,其中有這樣一道題目:如果法國最大的博物館盧浮宮失火了,在只能搶救一幅畫的情況下,你會救哪一幅畫?在該報收到成千上萬的答案中,貝爾納以最佳答案獲得了該題的獎金。他的答案是:搶救離出口最近的一幅畫。這段文字傳遞的信息是()。A.成功需要效率B.時間就是金錢C.最近的那一幅最值錢D.最有可能實現(xiàn)的目標是最佳目標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該文段開頭提出問題,接著通過

“搶救離出口最近的那幅”回答了這一問題。在失火的情況下,即使畫的價值再高,如果救不出來的話,什么也得不到。所以貝爾納說要救就救最可能救出來的那幅畫,即離出口最近的。所以這個故事重在強調(diào)應該把目標設定為最可能實現(xiàn)的,對應D項。A項,“效率”指最有效地使用社會資源以滿足人類的愿望和需要,故事中僅指出可以實現(xiàn)的,沒有涉及有效的,無中生有,排除;B項,“時間就是金錢”意思是強調(diào)時間的珍貴,文段并未涉及時間問題,無中生有,排除;C項,“最值錢”文中沒有提及,“最近”意味著“可實現(xiàn)”,與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確答案為D。36.19世紀末,物理學上的三大發(fā)現(xiàn)是相對論、量子力學、宇宙學。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常識。19世紀末,物理學的三大發(fā)現(xiàn)是X射線(1895年)、放射線(1896年)、電子(1897年)。這三大發(fā)現(xiàn)證明了原子具有內(nèi)部結構,提供了探索微觀世界的基本工具,揭開了物理學革命的序幕,它標志著物理學的研究由宏觀進入到微觀,標志著現(xiàn)代物理學的產(chǎn)生。(1)X射線是由于原子中的電子在能量相差懸殊的兩個能級之間的躍遷而產(chǎn)生的粒子流,是波長介于紫外線和射線之間的電磁波。是德國物理學家W.K.倫琴于1895年發(fā)現(xiàn),故又稱倫琴射線。X射線的存在證明了原子內(nèi)部機構的存在。(2)天然放射性是指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其能夠從不穩(wěn)定的原子核自發(fā)地放出射線而衰變形成穩(wěn)定元素的屬性。是1896年法國物理學家亨利?貝可勒爾在研究磷光材料時發(fā)現(xiàn)。而這也說明了原子內(nèi)部存在結構。(3)1897年,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約瑟夫?約翰?湯姆森在研究陰極射線時發(fā)現(xiàn)電子,電子也成為最早發(fā)現(xiàn)的基本粒子。故表述錯誤。37.毫無疑問,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是當今社會頗具影響力的人群之一。借助大眾傳媒的影響,主持人成為公眾人物。他們的角色因此不同于普通人,而是集社會角色、媒介角色及個人角色于一體的特殊角色。選擇了這一職業(yè),不僅僅意味著選擇了鮮花和掌聲、財富和榮耀,更意味著選擇了媒體和社會必然賦予他們的責任。這段文字意在強調(diào):A.大眾傳媒的發(fā)展使主持人具備特殊的影響力B.主持人作為公眾人物發(fā)揮著特殊的社會作用C.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主持人所應肩負的責任D.主持人應借助傳媒的影響擴大其社會影響力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需要梳理文段行文思路。本文為分總結構,引出話題—具體論述—得出結論。文段首先闡述了主持人這一角色的特殊性,然后指出正是因為主持人職業(yè)的特殊性使其肩負有一定的社會責任,C項準確地表述了這層意思。A項是文段為部分內(nèi)容。B項表述過于籠統(tǒng),“社會作用”不能體現(xiàn)出他們的“社會責任”。D項不是文段論述的內(nèi)容。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引出“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這一話題,然后講述了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影響力大,并且扮演著特殊的角色。最后通過“選擇這一職業(yè)”指代前文,并通過遞進關聯(lián)詞“不僅僅……更”強調(diào)了“媒體和社會必然賦予他們的責任”。文段為“分—總”結構,主旨句為最后一句話,重點強調(diào)主持人的“責任”。第二步,對比選項。C項是對文段主旨句的同義替換,符合文段意圖。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據(jù)提問“意在”可知此題是中心理解題。材料的主體是在談節(jié)目主持人,先描述了主持人角色的特殊性。后面用一個遞進復句強調(diào)選擇這一職業(yè)意味著選擇媒體及社會賦予他們的責任。所以可以引申得出是主持人這一職業(yè)的特殊性決定了他們被賦予的社會責任。C項正確。A項,“特殊的影響力”在材料中沒有提到,排除;B項,文段并不是在說主持人發(fā)揮的社會作用是什么,偏離文段中心,排除;D項,主觀臆斷,文段只提到了主持人被賦予了“責任”,并沒有說主持人要如何擴大社會影響力,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38.在光滑的冰面上開車是不容易的,可是我在北極見到的芬蘭司機,在冰道上開車的時速和在柏油馬路上一樣快。為了保障安全,這里的汽車都備有兩套輪子,一套是夏季用的普通輪子,一套是適用于冰面的帶針的輪子,公路上的另一奇景是白天行駛的車輛都開著燈,據(jù)說這樣事故發(fā)生率比較低。

最適合做本段文字標題的是(

)。A.北極見聞B.北極奇聞C.行車規(guī)則D.行車怪異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文段中主要寫了作者在北極看到的在冰面上行車的景象和聽到的有關說法,這屬于作者在北極的所見所聞,因此,A項概括最全面,寫出了地點和事件,且有“見”有“聞”。B項,從文段感受不到“奇怪”“奇異”的意味,只是在當?shù)氐囊娐劧眩悴簧掀媛劇項,沒有體現(xiàn)是哪里的行車規(guī)則。D項,沒有體現(xiàn)地點,也稱不上是怪異。故正確答案為A。39.年會并無原罪,只是當明爭暗斗取代了感恩、交流與分享,丟失了文化特色而淪為一場場表演“秀”,

的年會在熱鬧喧囂之外,還能讓員工有多少獲得感?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買櫝還珠B.本末倒置C.逆行倒施D.左書右息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搭配“年會”,根據(jù)文段信息“明爭暗斗取代了感恩、交流分享,丟失了文化特色而淪為一場場表演‘秀’”可知,年會原本的目的已經(jīng)被“明爭暗斗”和“秀”取代了,變得主次不分,所填詞語應體現(xiàn)出這層含義。A項“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不當之意,但搭配對象為人,與“年會”搭配不當,排除;B項“本末倒置”比喻把主要的和次要的、根本的和非根本的關系弄顛倒了,符合語境,當選;C項“逆行倒施”比喻違背社會俗尚的罪惡行徑,不符語境,排除;D項“左書右息”意思是左右形式錯亂,比喻倒行逆施,不符語境,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疚亩纬鎏帯俊稙槭裁凑f公司年會是企業(yè)文化的一個縮影》40.某法院新引進的員工中,大多數(shù)的男性員工都考取了司法證,所有負責宣傳工作的員工都是本地人,而沒有考取司法證的員工都不是本地人。由此可知,下列推測一定正確的是:A.有的男性員工負責宣傳工作B.考取司法證的員工負責宣傳工作C.本地員工都考取了司法證D.有的男性員工是本地人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題干中的關鍵詞“所有都”等,確定為集合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大多數(shù)的男性員工都考取了司法證②負責宣傳工作→本地人③本地人→考取司法證的員工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①中所說的“大多數(shù)的男性員工都考取了司法證”,“考取司法證”是對③中后件的肯定,肯后不能得到確定結論,故不能確定其和“負責宣傳工作”的關系,排除;B項:“考取了司法證的員工”是對③中后件的肯定,肯后不能得到確定結論,故不能確定其和“負責宣傳工作”的關系,排除;C項:該項所說的“本地員工都考取了司法證”與題干中③的邏輯關系相同,可以推出;

D項:①中所說的“大多數(shù)的男性員工都考取了司法證”,“考取司法證”是對③中后件的肯定,肯后不能得到確定結論,故不能推出該項所說的“是本地人”的說法,排除;

因此,選擇C選項。41.回顧網(wǎng)絡文學近十年的發(fā)展,尤其是在引入一些商業(yè)模式之后,一度_______的文學網(wǎng)站,人氣陡增,頗有進入西部牛仔時代的味道,雖然極為混亂,但也不乏生機。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項是:A.門可羅雀B.門庭若市C.孤芳自賞D.車水馬龍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根據(jù)“一度_______的文學網(wǎng)站,人氣陡增”可知,

填入詞語跟“人氣陡增”詞義相反,強調(diào)冷清的意思。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門可羅雀”指大門前面可以張網(wǎng)捕雀,形容賓客稀少,十分冷落,符合語境。B項“門庭若市”指熱鬧,交際來往的人很多,跟文意相悖,排除B項。C項“孤芳自賞”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賞。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D項“車水馬龍”形容車馬或車輛很多,來往不絕,與文意相悖,排除D項。因此,選擇A選項。42.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同一性狀的不同表現(xiàn)形式。下列不屬于相對性狀的是:A.果蠅的紅眼和白眼B.山羊的有角和無角C.豌豆的圓粒和皺粒D.兔的長毛和卷毛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生物知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相對性狀是指同種生物在單位性狀上常有著各種不同的表現(xiàn),遺傳學中把同一單位性狀的相對差異,所屬學科為生物學,遺傳學,基因學。例如:豌豆的花色有白色和紅色,綿羊的毛色有白毛與黑毛、小麥的抗銹病與易染銹病、大麥的耐旱性與非耐旱性,人的單眼皮和雙眼皮等都屬于一對相對的不同表現(xiàn)類型、種子形狀有圓和皺、人的眼睛不同顏色和不同膚色等。D項中兔的長毛和卷毛不是一組相對性狀,兔的長毛和短毛是一組相對性狀,兔的卷毛和直毛是一組相對性狀。因此,選擇D選項。43.我國公民的民事權利能力始于:

A.出生

B.10周歲

C.16周歲

D.18周歲

參考答案:A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法知識。

第二步,自然人的民事權利能力,是指自然人依法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根據(jù)《民法總則》第十三條,自然人從出生時起到死亡時止,具有民事權利能力,依法享有民事權利,承擔民事義務。

因此,選擇A選項。

B項:根據(jù)《民法總則》第二章第十九條,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jīng)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以上法條替代了原有的《民法通則》第二章第十二條,“十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可以進行與他的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活動;其他民事活動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不滿十周歲的未成年人是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動?!钡膬?nèi)容。B項不符題干要求。B項錯誤。

C項:根據(jù)《民法總則》第十八條,十六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勞動收入為主要生活來源的,視為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C項不符題干要求。C項錯誤。

D項:根據(jù)《民法總則》第十七條,十八周歲以上的自然人為成年人。不滿十八周歲的自然人為未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可以獨立進行民事活動,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D項不符題干要求。D項錯誤。

民事權利能力,就是指法律所規(guī)定的,自然人或社會組織參加民事法律關系、享有民事權利和承擔民事義務的資格。民事權利能力是自然人或法人享有民事權利的前提,但它不是具體的民事權利。民事權利能力僅僅是一種享有權利、承擔義務的資格或可能性,是由法律直接規(guī)定的,是一直存在的,但具有這種資格的主體要享有某項實際的權利,還必須通過一定的行為參加到某一具體的法律關系中去。

44.一個房間里有9個人,平均年齡是25歲;另一個房間里有11個人,平均年齡是45歲,兩個房間的人合在一起,他們的平均年齡是多少歲?A.36B.32C.24D.40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基礎計算問題。第二步,第一個房間總年齡為25×9=225歲、第二個房間總年齡為45×11=495歲,根據(jù)平均年齡=總年齡÷總人數(shù),兩個房間的人合在一起,他們的平均年齡是(225+495)÷(9+11)=720÷20=36(歲)。因此,選擇A選項。45.(

)是物質(zhì)直接由固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一種物理現(xiàn)象。A.凝華B.汽化C.熔化D.升華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物理知識。第二步,升華是物質(zhì)直接由固態(tài)變成氣態(tài)的一種物理現(xiàn)象。因此,選擇D選項。三態(tài)六變及吸熱放熱情況:熔化:固態(tài)→液態(tài)(吸熱)凝固:液態(tài)→固態(tài)(放熱)汽化(分沸騰和蒸發(fā)):液態(tài)→氣態(tài)(吸熱)液化(兩種方法: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氣態(tài)→液態(tài)(放熱)升華:固態(tài)→氣態(tài)(吸熱)凝華:氣態(tài)→固態(tài)(放熱)46.事實上,任何一個不可避免的災害原本就是社會人口因素與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潛在的破壞性因素相結合的產(chǎn)物。就舟曲泥石流而言,人類活動的

和社會管理

顯然是災害的要素之一,但在地質(zhì)專家們看來,這些原因還遠不足以將舟曲之災

為人禍之故。依次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加速疏忽斷言B.破壞漏洞歸咎C.頻繁忽略斷定D.加劇疏漏妄定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根據(jù)文意,第一空與第二空是在形容災害的要素之一,故需要填入具有消極色彩的詞語,A項“加速”、C項“頻繁”均為中性詞,排除。第三空,B項“歸咎”與后文“之故”語意重復,排除;D項“妄定”搭配恰當,符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后文“是災害的要素之一”可知,該空應體現(xiàn)“人類活動的負面影響”之意。A項“加速”和C項“頻繁”側重于形容人類活動本身,而文中強調(diào)的是人類對環(huán)境的影響,二者均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和C項。B項“破壞”和D項“加劇”與“破壞性因素”感情色彩對應,符合語境。第二步,第二空不容易排除,分析第三空。該空搭配“之故”,B項“歸咎”指歸罪,一般直接跟責任主體和原因即可,不必再加“之故”一詞,如“把錯誤都歸咎于客觀原因是不對的”,排除B項。而D項“妄定”指沒有經(jīng)過嚴密的考究胡亂加以判定,可以和“之故”搭配,而且與“還遠不足以”相呼應,符合語境。鎖定答案為D項。第三步,驗證第二空?!笆杪迸c“社會管理”搭配得當。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根據(jù)句意較難排除,可選擇從第二空入手。第二空,此處表達的是社會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而不是態(tài)度問題,排除表示態(tài)度的選項。第三步,第三空,根據(jù)句中的提示信息“這些原因還遠不足以”可知,此處填入“妄定”更恰當。由此即可得出正確答案。第二空,作為災害的要素,社會管理方面存在的應是機制層面的問題,而不是態(tài)度層面的“疏忽”或是“忽略”,排除A、C。第三空,“妄定”所含有的輕率地下結論的意思,與“這些原因還遠不足以”所表達的謹慎態(tài)度相對應。故本題選D。47.當初的救濟性扶貧雖然有立竿見影的功效,但救濟的終結常常就是返貧的開始。后來的開發(fā)性扶貧有利于借助本土資源________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但也容易滋生資源掠奪經(jīng)營、透支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隱患。在“輸血”和“造血”之外,我們還應有新的視角和新的思維。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篈.培養(yǎng)B.扶植C.培植D.培育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語境。文中空格處所填實詞應修飾“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同時對應“本土資源”。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培養(yǎng)”和D項“培育”與“產(chǎn)業(yè)”搭配不當,排除A項和D項。B項“扶植”強調(diào)的是扶持,幫扶;C項“培植”強調(diào)的是栽種并細心管理或者培養(yǎng)、培育?!熬葷苑鲐殹睂笪牡摹拜斞?,“開發(fā)性扶貧”對應“造血”,“造血”強調(diào)從無到有,所以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是從無到有的,而并非從弱到強的,C項“培植”更符合語境。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本題只有一空,重點在于結合句意,辨析四個詞語之間的差別?!芭囵B(yǎng)”指以適宜的條件促使其發(fā)生、成長和繁殖;按照一定的目的長期地教育和訓練,使其成長。其適用對象多為生物、人等?!芭嘤敝概囵B(yǎng)幼小生物,使其發(fā)育成長。其適用對象多為幼小生物等。二者均與“產(chǎn)業(yè)”搭配不當,排除A、D。“扶植”指扶助培植。“培植”指培養(yǎng)(人才),扶植(勢力)使壯大。由“當初的救濟性扶貧”“后來的開發(fā)性扶貧”與“輸血”“造血”的對應可知,“開發(fā)性扶貧”對應的是“造血”,即對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進行的是建立,而不是扶助。且“培植”能準確修飾“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排除B。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本題為單空實詞題,且選項中詞語語義相近,需認真比較。橫線處搭配“現(xiàn)代產(chǎn)業(yè)”,A項“培養(yǎng)”搭配不當,排除。根據(jù)后文的語境,本空要與“造血”一詞形成對應,故須體現(xiàn)出“從無到有”這一特點,B項“扶植”有幫扶之意,體現(xiàn)出的是由弱到強,而非從無到有,排除;C項“培植”指栽種并細心管理,能夠體現(xiàn)出從無到有的過程,保留;D項“培育”指培養(yǎng)教育,并非從無到有,與文意不符,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疚亩纬鎏帯俊顿x權式扶貧:向社會底層普及改革發(fā)展帶來的機會》48.實行崗位責任制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第二步,崗位責任制是指根據(jù)不同的工作崗位確定不同的工作和業(yè)務,并明確規(guī)定不同工作的職責和權限,以及建立相應的獎懲制度。實行崗位責任制,有助于明確任務和人員編制,以任務定崗位,以崗位定人員,責任落實到人,各盡其職,以至于提高工作效率。因此,本題正確。49.組織中各資源要素占據(jù)首要地位的是:A.財力資源B.文化資源C.物力資源D.人力資源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管理學基本原理知識。第二步,組織資源是指企業(yè)總體水平上的資源與能力指標,是個體資源的應用與整合,主要體現(xiàn)在企業(yè)文化與精神風貌,企業(yè)形象與聲譽、組織的協(xié)調(diào)能力、學習能力與應變能力。在組織的各項資源中,人力資源發(fā)揮著統(tǒng)領各項資源的主導作用,處于核心和首要地位。這是因為組織的一切活動,首先是人的活動,由人的活動才引發(fā)、控制、帶動了其他資源的活動。因此,選擇D選項。50.某娛樂節(jié)目選擇男嘉賓要求具備三個條件:第一,高;第二,富;第三,帥?,F(xiàn)有至少符合條件之一的趙、錢、孫、李四位男嘉賓報名,已知①趙、錢身高相似;②錢、孫富裕程度相當;③孫、李并非都很富有;④四人中三個人富有、兩人高大、一人帥氣。節(jié)目組經(jīng)過考察,發(fā)現(xiàn)其中只有一人完全符合男嘉賓選撥的全部條件。他是:A.趙B.孫C.錢D.李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有明顯的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根據(jù)④四人中三個人富有,②錢、孫富裕程度相當,即要么都富有,要么都不富有,③孫、李并非都很富有,即一個富有,一個不富有,可知:錢和孫都富有,因此李不富有,趙富有;根據(jù)李不富有,四人中只有一人帥氣,且只有一人符合三個條件,說明李不是符合全部條件的,即李不能符合帥氣,又因為四個人至少符合條件之一,那么李只符合高大;根據(jù)四人中兩人高大,趙、錢身高相似,以及李符合高大,可知趙和錢都不符合高大,那么趙、錢也不是符合全部條件的人。所以只有孫是符合所有條件的人。因此,選擇B選項。51.光年是距離單位而非時間單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間的距離。(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0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科技。光年是長度單位,是計量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傳播了一年時間的距離的單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間的時空距離。光在真空中一年所經(jīng)過的距離稱為一個光年。故表述正確。52.公文密級和保密期限應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一行。(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公文的基本知識。公文密級和保密期限應頂格編排在版心左上角第二行。故表述錯誤。53.已知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為10分米、8分米、6分米,先從它的上面切下一個最大的正方體。然后再從剩下的部分上切下一個最大的正方體。問切除這兩個正方體后,最后剩下部分的體積是多少?A.212立方分米B.200立方分米C.194立方分米D.186立方分米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幾何問題,屬于立體幾何類。第二步,第一次切下最大正方體的邊長為6分米,體積為6×6×6=216(立方分米)。第三步,第二次切下最大正方體的邊長為4分米,體積為4×4×4=64(立方分米)。第四步,剩下部分的體積為10×8×6-216-64=200(立方分米)。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這個立方體的最短邊長6分米,所以能切掉的最大正方體的邊長應為6,將正方體投影在平面上,考慮剩余圖形中正方形的切割較為容易。第一次切割切下的體積為6×6×6=216立方分米。考慮8×10的平面的切法,如圖所示,剩下的部分最大能切出4×4的正方形,即能切下4×4×4=64立方分米的正方體。所以剩下部分的體積為10×8×6-6×6×6-4×4×4=200立方分米。故本題選B。解題思路:要使切下的正方體體積最大,則第一次切下的正方體邊長為6分米,第二次切下的正方體邊長只能為4分米,因此剩下部分的體積為。故正確答案為B。54.(

)是指價格對供求變動缺乏彈性,不能隨供給變動而變動,導致價格不能使市場出清。

A.外部效應B.價格剛性C.市場失靈D.價格固定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A項錯誤,外部效應,是指生產(chǎn)者或者消費者的活動對其他生產(chǎn)者或消費者帶來的非市場性影響。B項正確,價格剛性,是指價格在確定后就不易變動的現(xiàn)象,即價格缺乏彈性。由于市場競爭被壟斷替代,出現(xiàn)了市場的不完全性,因此物品的價格是由處于壟斷地位的大公司操縱的,因而形成了價格“剛性”,即價格在確定后不易下降,導致物價經(jīng)常處于較高的指數(shù)上。C項錯誤,市場失靈,是指市場無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勞務的情況。D項錯誤,固定價格,是指組合間的各個成員之間達成協(xié)議,彼此同意以相同的價格出售其產(chǎn)品,以消除各成員之間在產(chǎn)品售價方面的競爭。故正確答案為B。55.如果不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或者學好一門技術,很難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據(jù)此,可以推出:A.學好一門技術就能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B.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并且學好一門技術,就能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C.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肯定是沒有考上一門好的大學或者沒有學好一門技術D.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不一定是因為沒有考上好的大學或者沒有學好一門技術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jù)題干關聯(lián)詞“如果”等,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考上一所好的大學或學好一門技術)→難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即:?考上一所好的大學且?學好一門技術→難在這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第三步,進行推理。A項:“學好一門技術”是對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故無法推出“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排除;B項:“考上一所好的大學,并且學好一門技術”是對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故無法推出“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排除;C項:“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是對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性結論,故無法推出

“是沒有考上一門好的大學或者沒有學好一門技術”,排除;D項:“不能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生存”是對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性結論,但可得到不確定的說法

“不一定是因為沒有考上好的大學或者沒有學好一門技術”,可以推出。因此,選擇D選項。56.收養(yǎng)的女兒出嫁后,不和父母住在一起,對父母的遺產(chǎn):A.無繼承權B.有部分繼承權C.有平等的繼承權D.有一定的繼承權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繼承法知識。第二步,根據(jù)《繼承法》第十條,遺產(chǎn)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yǎng)父母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父母。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yǎng)兄弟姐妹、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兄弟姐妹。因此收養(yǎng)的女兒出嫁后,雖然不和父母住在一起,但對父母的遺產(chǎn)依然有平等的繼承權。因此,選擇C選項。57.白化現(xiàn)象是指在正常環(huán)境下,植物由于某些內(nèi)在因素不能形成葉綠素的現(xiàn)象。下列屬于白化現(xiàn)象的是:A.某地是世代玉米主產(chǎn)區(qū),每年都發(fā)現(xiàn)一些玉米的葉子因遺傳而出現(xiàn)局部白斑B.某地農(nóng)民發(fā)現(xiàn)當?shù)叵蛉湛娜~子變白了,這在化工廠未建時從沒有發(fā)現(xiàn)過C.某地污染幾年后,人民在當?shù)夭粫r會發(fā)現(xiàn)一種污染前從未出現(xiàn)過的白蛇D.某人十多年前得了一種病至今未愈,皮膚、頭發(fā),甚至眉毛全都變白了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定義關鍵詞?!罢-h(huán)境下”“植物”“內(nèi)在因素”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某地是世代玉米主產(chǎn)區(qū),每年都發(fā)現(xiàn)”說明是正常環(huán)境下,“玉米”是植物,“遺傳”是內(nèi)在因素,滿足定義關鍵詞,當選。B項向日葵葉子變白是建化工廠之后發(fā)現(xiàn)的,C項白蛇不是植物,D項某人不是植物,B、C、D均不滿足定義關鍵詞,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在正常環(huán)境下,植物由于某些內(nèi)在因素不能形成葉綠素。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某地被污染,不屬于“在正常環(huán)境下”,并且白蛇也不屬于“植物”,不符合定義;B項:化工廠是高污染企業(yè),不屬于“在正常環(huán)境下”,被化工廠影響也不屬于“內(nèi)部因素”,不符合定義;C項:世代玉米主產(chǎn)區(qū),并且每年都發(fā)現(xiàn),屬于“在正常環(huán)境下”,一些玉米葉子因遺傳而出現(xiàn)局部白斑,滿足“植物由于某些內(nèi)在因素不能形成葉綠素”,符合定義;D項:人不是“植物”,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分析題干定義,發(fā)現(xiàn)其涉及定義的條件、主體、原因、結果等要點,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jù)這些要點分析選項。白化現(xiàn)象的定義要點:①正常環(huán)境;②植物;③因內(nèi)在因素不能形成葉綠素。A項,人們在當?shù)匕l(fā)現(xiàn)污染前從未出現(xiàn)過的白蛇,論述對象并非植物,不符合要點②。B項,向日葵的葉子變白在化工廠未建時從未出現(xiàn)過,說明之所以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是因為外在環(huán)境不正常,而非正常環(huán)境下由于內(nèi)在因素導致的結果,不符合要點①③。C項,每年都發(fā)現(xiàn)一些玉米的葉子因遺傳而出現(xiàn)局部白斑,是在正常環(huán)境下,植物因內(nèi)在因素導致的結果,符合定義。D項,人得病之后的表現(xiàn),論述對象并非植物,不符合要點②。故本題選C。58.高油價時代,如何節(jié)油成為車主們關注的焦點,于是各種節(jié)能產(chǎn)品________,汽油清凈劑、節(jié)油貼、節(jié)油丸、省油精等________。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shù)囊豁検?A.應運而生

層出不窮B.供不應求

五花八門C.應接不暇

舉不勝舉D.琳瑯滿目

屢見不鮮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根據(jù)“于是”的因果關系可知,原文表達的是由于節(jié)油被關注,所以節(jié)能產(chǎn)品產(chǎn)生了。A項“應運而生”指順應時機而產(chǎn)生,符合語境。B項“供不應求”指供給不足以滿足需求,文段未體現(xiàn)供給與需求的關系,與語境不符,排除B項。C項“應接不暇”形容人或事繁多,應付不過來,主語多數(shù)情況下是人,與“節(jié)能產(chǎn)品”搭配不當,排除C項。D項“琳瑯滿目”指美好的事物很多,常與商品搭配,在此處不能與前文形成因果關系,不符合語境,排除D項。答案鎖定A項。第二步,驗證第二空。汽油清凈劑等產(chǎn)品層出不窮,表示不斷出現(xiàn),符合語境。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辨析第一空詞語的含義,選擇與文意相符的詞語。第二步,驗證第二空。第一空,句中說的是為滿足車主們節(jié)油的需求,出現(xiàn)了各種節(jié)能產(chǎn)品。所填詞語應含有“出現(xiàn)”義?!皯\而生”舊指應天命而產(chǎn)生,現(xiàn)指適應時機而產(chǎn)生?!肮┎粦蟆敝腹荒軡M足需求?!皯硬幌尽痹稳菥拔锓倍?,來不及觀賞。后多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傲宅槤M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與文意相符的只有“應運而生”。第二空,文段中列舉汽油清凈劑、節(jié)油貼等,是為了說明各種節(jié)能產(chǎn)品種類之多、出新之快,用“層出不窮”恰當。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成語辨析,都是常見??嫉某烧Z。A項“應運而生”是指順應時機而產(chǎn)生,符合文中提到的“節(jié)油成為關注的焦點”這一個時機,保留;B項“供不應求”即供應不能滿足需求,文中沒有表明供求之間的關系,可排除;C項“應接不暇”是形容來人或事情太多,應付不過來,放在此處搭配不當,可排除;D項“琳瑯滿目”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不符合語境,排除。故基本確定正確答案為A項。以第二空做驗證,“層出不窮”體現(xiàn)出不斷出現(xiàn)的動態(tài)發(fā)展過程,符合文意。故正確答案為A?!境鎏帯繓|方網(wǎng):《汽車穩(wěn)壓節(jié)油器:是高科技還是大忽悠?》59.通常認為左撇子比右撇子更容易出操作事故,這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大多數(shù)家務事故,大到火災、燙傷,小到切破手指,都出自右撇子。以下哪項最為恰當?shù)馗爬松鲜稣撟C中的漏洞?A.對兩類不具有可比性的對象做實質(zhì)性的區(qū)分B.對兩類沒有實質(zhì)性區(qū)別的對象做實質(zhì)性的區(qū)分C.未考慮家務事故在整個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