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四川樂山峨眉山市赴四川師范大學考核招考聘用高層次人才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1頁
2023年四川樂山峨眉山市赴四川師范大學考核招考聘用高層次人才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2頁
2023年四川樂山峨眉山市赴四川師范大學考核招考聘用高層次人才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3頁
2023年四川樂山峨眉山市赴四川師范大學考核招考聘用高層次人才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4頁
2023年四川樂山峨眉山市赴四川師范大學考核招考聘用高層次人才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2023年四川樂山峨眉山市赴四川師范大學考核招考聘用高層次人才筆試題庫含答案解析(圖片大小可自由調整)一.高頻考點題庫(共1000題)1.磁懸浮列車的車頭做成流線型主要是為了:A.造型美觀B.減輕自身重量C.減小空氣阻力D.提高穩(wěn)定性,便于高速行駛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成就知識。第二步,流線型本是空氣動力學中的一個術語,用來描述表面圓滑、線條流暢的物體形態(tài)。這種線狀,因為能夠減少物體在高速運動時的風阻,所以被運用到交通工具的設計上。所以,磁懸浮列車的車頭做成流線型主要是為了減小空氣阻力。因此,選擇C選項。A項:造型美觀并不是磁懸浮列車的車頭做成流線型的主要原因。A項錯誤。B項:減輕自身重量并不是磁懸浮列車的車頭做成流線型的主要原因。B項錯誤。D項:磁懸浮列車的車頭做成流線型可以提高車輛穩(wěn)定性,有利于高速行駛。但這并不是磁懸浮列車的車頭做成流線型的主要原因。D項錯誤。2.(

)對于疾病相當于新聞對于(

)A.細菌報道B.病毒關注C.藥品直播D.病房感動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需要結合代入排除法進行解題,將選項中的詞項依次代入題干括號中,構成兩組詞項,并分析這兩組詞項的關系,前后關系一致的即為正確答案。代入A項,細菌可能引起疾病,為因果關系;報道新聞,為動賓結構的短語。前后關系不一致。代入B項,病毒可能引起疾病,新聞可能引起關注。前后關系一致。代入C項,藥品可以治療疾病,為功能關系;直播新聞,為動賓結構的短語。前后關系不一致。代入D項,有疾病可能會住進病房,新聞可能會引起感動,前后關系不一致。故本題選B。3.霧霾天氣有時會使建筑物呈現“蜃景”。以下關于“蜃景”說法錯誤的一項是:A.古人將“蜃景”歸因于蛟龍之屬的蜃吐氣而形成,因而得名B.“蜃景”是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C.“蜃景”只會出現在平靜的海面、江面,雪原、沙漠和戈壁等地方不會出現“蜃景”D.我國廣東澳角、山東蓬萊、浙江普陀海面上經常出現這種幻景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解答本題需熟悉物理學相關的知識。只要有不同密度的空氣出現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現海市蜃樓,那么C項雪原、沙漠和戈壁等地方可能也會出現。A項說法正確。蜃景即海市蜃樓。古人誤認是蜃吐氣所形成的景象。蜃景,是指大氣光學現象。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后發(fā)生顯著折射,使遠處景物顯示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異幻景。常發(fā)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區(qū)。古時傳說這種幻景是海里的蜃吐氣而成的。B項說法正確。我國幾大著名的海市蜃樓的觀景點為廣東澳角、山東蓬萊、浙江普陀等地。C項說法錯誤。“蜃景”不僅會出現在平靜的海面、江面,也會出現在雪原、沙漠或戈壁等地方。D項說法正確?!膀拙啊笔俏矬w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本題為選非題,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海市蜃樓現象并選錯誤項。第二步,題干中的“蜃景”指的是海市蜃樓,是一種大氣光學現象。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后發(fā)生顯著折射,使遠處景物顯示在半空中或地面上。只要有不同密度的空氣出現的地方,都有可能出現,不只會出現在平靜的海面、江面、雪原、沙漠和戈壁等地方。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A項:說法正確,蜃景即海市蜃樓,古人誤認是蜃吐氣所形成的景象。蜃景,是指大氣光學現象。光線經過不同密度的空氣層后發(fā)生顯著折射,使遠處景物顯示在半空中或地面上的奇異幻景。常發(fā)生在海上或沙漠地區(qū)。古時傳說這種幻景是海里的蜃吐氣而成的;B項:說法正確,我國幾大著名的海市蜃樓的觀景點為廣東澳角、山東蓬萊、浙江普陀等地;C項:說法錯誤,海市蜃樓不只會出現在平靜的海面、江面,雪原,沙漠和戈壁等其他的地方,只要有不同密度的空氣出現,都有可能出現海市蜃樓;D項:說法正確,“蜃景”是物體反射的光經大氣折射而形成的虛像。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4.稻米加工商金某為增加銷量,私自將“綠色環(huán)?!睒酥居≡诘久装b上,并將產地改為某著名的稻米之鄉(xiāng)。下列對金某的行為判斷正確的是(

)。A.違反商業(yè)道德,但不構成違法行為B.違反《反壟斷法》,構成經濟性壟斷行為C.違反《產品質量法》,構成冒用質量標志行為D.違反《反不正當競爭法》,構成混淆行為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經濟法?!斗床徽敻偁幏ā返诹鶙l規(guī)定:“經營者不得實施下列混淆行為,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一)擅自使用與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商品名稱、包裝、裝潢等相同或者近似的標識;(二)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企業(yè)名稱(包括簡稱、字號等)、社會組織名稱(包括簡稱等)、姓名(包括筆名、藝名、譯名等);(三)擅自使用他人有一定影響的域名主體部分、網站名稱、網頁等;(四)其他足以引人誤認為是他人商品或者與他人存在特定聯系的混淆行為。”金某的行為屬于混淆行為。故正確答案為D。5.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guī)律性: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圖形組成元素不同,優(yōu)先考慮數量類或屬性類。每個圖形均有明顯三角形,考慮數三角形。第二步,兩段式,第一段找規(guī)律,第二段應用規(guī)律。第一段圖形內部三角形的個數分別為1、2、3(不重疊數),呈現等差規(guī)律。第二段圖形內部三角形個數分別為1、2、?,所以問號處應選一個內部有3個三角形的圖形。A項有3個三角形,B項有2個三角形,C項有1個三角形,D項有2個三角形。因此,選擇A選項。6.一部人類史,就是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互動史。在漫長的文明進程中,科學曾僅僅是“閑人”的志趣,科學普及無從談起,人們在“非科學”的禁錮中艱難摸索。隨著近現代科學興起,人類對自然認識不斷加深,科學與社會聯系日趨緊密,科學普及在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結合點上頑強生長,科學在人類現代化道路上散發(fā)出璀璨的光芒。上述文字主要闡述了:A.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互動極大促進了科學普及B.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科學普及前進的道路異常艱辛C.科學普及應緊密聯系社會并且找準結合點和切入點D.隨著近現代科學興起,科學普及前景更加燦爛輝煌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指出人類史是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互動史,接著指出在漫長的文明進程中,“科學普及無從談起”這一問題,尾句指出隨著近現代科學的興起,“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互動”使科學普及在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結合點上頑強生長,科學開始散發(fā)光芒。尾句是主旨句,強調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互動促進了科學的普及。第二步,對比選項。A項是文段主旨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A選項。解題思路:由“主要闡述”可知,本題考查對文段主要內容的概括。解答本題應抓住“科學普及”這一主題詞,明確文段主要闡述的是科學普及從“無從談起”到“頑強生長”的原因。文段首先引出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互動的話題,接著介紹了在人類進程中,科學普及曾遇到的難題,然后說明這一難題隨著近代科學的興起、人類對自然認識的加深、科學與社會的緊密聯系得到解決?!翱茖W普及在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結合點上頑強生長”為文段的重點句,A項與此相符。B項論述科學普及曾遭遇的困難,未涉及問題的解決,非重點。C項僅提到緊密聯系社會這一項,不具概括性,且“切入點”文段未提及。D項也僅對應科學普及得到發(fā)展的其中一個原因,不具概括性。故本題選A。解題思路:文段首句通過下定義引出“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互動”的話題,接下來闡述過去“科學普及”所面臨的問題,即很少有人談論。尾句指出在近代科學興起的背景下,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聯系更緊密,互動更強,根據“科學普及在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結合點上頑強生長”“散發(fā)出璀璨的光芒”可知,文段旨在強調“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互動”推動了“科學普及”的發(fā)展,對應A項。B項,“道路艱辛”對應文段前文“科學普及無從談起”,是在介紹以前的情況,非重點,排除;C項,僅僅提到“聯系社會”表述片面,文段中是“人與自然、科學與社會的互動”,并且“切入點”無中生有,文段未提及,排除;D項,“隨著近代科學興起”為背景的內容,非重點,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文段出處】《讓科普這只“翅膀”硬起來——一論加強科學普及》7.王某見一名男子喝得酩酊大醉,神志模糊,躺在馬路邊,旁邊放一只皮包。王某對周圍的人謊稱該男子為其朋友,將該男子扶到偏僻無人之處,悄悄拿走其皮包(內有現金3500余元)。王某的行為構成:A.詐騙罪B.盜竊罪C.搶劫罪D.搶奪罪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法分則知識。第二步,根據《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條,盜竊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盜竊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多次盜竊、入戶盜竊、攜帶兇器盜竊、扒竊公私財物的行為。根據題意王某利用該喝醉男子神志模糊趁機秘密竊取并非法占有他人財物的行為構成盜竊罪。因此,選擇B選項。A項:詐騙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用虛構事實或者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通常認為,該罪的基本構造為:行為人以不法占有為目的實施欺詐行為→被害人產生錯誤認識→被害人基于錯誤認識處分財產→行為人取得財產→被害人受到財產上的損失。題干當中被害人并未產生錯誤認知,不構成詐騙罪。A項不符題意,不當選。C項:搶劫罪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對財物的所有人、保管人當場使用暴力、脅迫或其他方法,強行將公私財物搶走的行為。所謂暴力,是指行為人對被害人的身體實行打擊或者強制。題干當中并未使用暴力、脅迫等方法,不構成搶劫罪。C項不符題意,不當選。D項:搶奪罪是指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乘人不備,公開奪取數額較大的公私財物的行為。題干當中為秘密竊取,并非公開奪取財物。D項不符題意,不當選。8.7.1,8.06,14.2,16.12,28.4,(

)A.32.24B.30.4C.32.4D.30.24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解法一:第一步,本題考查非整數數列中的小數數列。第二步,將小數點看作分隔符,分組看整數和小數數列。整數部分:7+1=8;8+6=14;14+2=16;16+12=28;規(guī)律為:第二項的整數部分數字=第一項的整數部分數字+第一項小數部分數字,所求項整數部分為:28+4=32;小數部分:7-1=6;8-6=2;14-2=12;16-12=4;規(guī)律為:第二項的小數部分數字=第一項的整數部分數字-第一項小數部分數字,所求項小數部分為:28-4=24;故所求項為32.24。因此,選擇A選項。解法二:第一步,本題考查非整數數列中的小數數列。第二步,項數為6項,考慮奇數項、偶數項各自成規(guī)律。奇數項:7.1,14.2,28.4,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偶數項:8.06,16.12,(32.24),是公比為2的等比數列,故所求項為16.12×2=32.24。因此,選擇A選項。9.在起草該份公文之前,應首先弄清發(fā)文的:A.緊急程度B.政策法規(guī)C.材料和結構D.目的和主題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公文知識。第二步,任何一份公文都是根據工作中的實際需要來擬寫的。因此,在動筆之前,首先要弄清楚發(fā)文的主旨,即發(fā)文的主題與目的。主要包括文件的中心內容、文件發(fā)送范圍和閱讀對象、公文的文種以及發(fā)文的具體要求。因此,選擇D選項。公文的擬寫通常按以下步驟進行:①明確發(fā)文的主題與目的。主要包括文件的中心內容、文件發(fā)送范圍和閱讀對象、公文的文種以及發(fā)文的具體要求。②收集有關資料,進行調查研究。一是收集和閱讀有關的文字材料;二是到實際當中收集活材料。③擬出提綱,安排結構。提綱是所要擬寫文件的內容要點,把它的主要框架勾畫出來,以便正式動筆之前,對全篇做到通盤安排、胸有成竹,使寫作進展順利,盡量避免半途返工。④落筆起草,擬寫正文。要觀點鮮明,用材得當,用語不能含糊不清,模棱兩可、詞不達意,似是而非。⑤檢查修改。自己改完后,還要請別人改,可以請教有豐富寫作經驗的同事,也可以直接拿給上級領導審閱。10.①“道”在何方?它絕對不是佛祖在菩提樹下的苦思冥想,也絕不是閉門造車

②學習者一旦進入一定的境界,就會發(fā)現學習的無非是頂層設計

③儒家所說的“天人合一”,一定是接觸到社會的方方面面后社會屬性成熟到極致的狀態(tài)

④這必定是要通過社交型學習來實現的

⑤一個人如果遠離社交,那么他不是狼孩,便是梵·高

⑥學會了千變萬化的技法,最終求的是一個“道”

將以上6個句子重新排列,語序正確的是:

A.①⑥④②③⑤

B.②⑥①⑤③④

C.③⑤④②⑥①

D.⑤③②⑥①④參考答案:B

解題思路:本題考查語句排序。第一步,快速瀏覽6個句子并觀察選項。第二步,根據首句較難排除選項,可通過抓關鍵詞、關鍵句、邏輯關系確定分句間順序。

⑥以“道”結尾,①以“道”開頭,二者構成頂真結構,順序應為⑥①,排除A。④以“這”開頭,分析可知,“這”指代的內容并非⑤、①的內容,而是③句的“天人合一”,由此排除C、D。故本題選B。

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選項特征,確定首句。⑤句“一個人如果遠離社交……”是反面論證,不適合做首句,排除D項。

第二步,觀察句子之間的關系。①句與⑥句都提到“道”,話題一致,應該連在一起。⑥句引出“求道”,①句說的是“如何求道”,根據行文邏輯,應該是先闡述“求的是道”,再闡述“如何求道”,因此⑥句和①句捆綁,且⑥句在①句的前面,排除A項。

第三步,觀察B項和C項,②⑥①皆捆綁,可驗證剩余三句與②⑥①的順序。③句提到“接觸到社會的方方面面”,④句提到“社交型學習”,⑤句提到“社交”,都與“社會學習”有關,③④⑤都屬于“求道的方法”,應承接在①之后,排除C項。答案鎖定B項。

第四步,驗證B項。語義通順,邏輯連貫。

因此,選擇B選項。11.①人人都有心中最值得________和喜歡的地方,或許是城市小巷,或許是山林大川,總會有個地方值得你去向往。②他不顧刺骨的寒冷跳進河中,救上三名落水兒童,全校師生都在________他英勇救人的事跡。依次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留念

傳誦B.留念

傳頌C.留戀

傳誦D.留戀

傳頌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第一空。該空搭配“地方”且表達內心對向往地點的渴望與不舍。A項和B項“留念”指留作紀念,多用于臨別饋贈,與“地方”不搭配,不符合語境,排除A項和B項。C項和D項“留戀”指不忍舍棄或離開,與“地方”搭配得當,符合語境。第二步,分析第二空。所填詞語要搭配“英勇救人的事跡”。C項“傳誦”側重誦讀,多與文學作品搭配,不與“事跡”搭配,不符合語境,排除C項。D項“傳頌”側重頌揚,搭配“英勇救人的事跡”,符合語境。因此,選擇D選項。12.城市要種樹這一點雖說是共識,但種什么樹卻大有講究。以穿衣為喻,人都要穿衣,但穿什么衣卻有不同選擇。有錢人當然主要不為保暖遮羞,而是要體面,要獨具風采;錢少的人就不能不量力而行;窮人自然圖便宜,過得去就可以了。而對于做衣服的、賣衣服的,當然是經營高檔衣服利潤高;還有,大戶人家、大酒店,即使囊內沒錢,奴仆和侍應生也要衣著光鮮,那是主人的面子嘛。對這段文字的主旨概括最恰當的是:A.城市種樹,不應該選擇高檔樹種B.城市種樹,對樹種的選擇要講科學C.城市種樹,不應搞政績工程D.城市種樹,在樹種選擇上應量力而行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首句點明觀點,即“種什么樹大有講究”。然后以“穿衣”為喻,通過“有錢人”“錢少的人”“窮人”等對穿衣的不同講究,說明應根據自身實力來選擇衣物。文段結構為“總—分”,主旨句為首句,主要論述城市種樹大有講究,即要根據自身實力,量力而行。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是對文段主旨的同義替換。因此,選擇D選項。13.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guī)律性。A.AB.BC.CD.D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題干圖形均由直線構成,且都形成交點,可以分析線條數和交點數方面是否存在規(guī)律。分析發(fā)現,線條數并不存在一致性規(guī)律,考慮從交點數入手解題。題干圖形的交點數均為2。故本題選A。14.概念混淆,是指由于自然語言的多義性和模糊性而產生的非形式謬誤。構型歧義,是指由于句子語法結構的不正確而產生的歧義性謬誤。根據上述定義,下列選項中屬于構型歧義的是:A.一人去算命,問家庭,算命先生掐指一算,說,父在母先亡B.問:如果你哥哥有五個蘋果,你拿走三個,結果怎樣?答:結果他會揍我一頓C.三個秀才問考試結果,算命先生伸出一個手指頭,說了一個“一”,便再不出聲D.元宵夜,一女子想去觀燈,丈夫說:“家中不是已點燈了嗎?”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由于句子語法結構的不正確產生的歧義性謬誤”。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父在母先亡,由于句子語法結構不對會產生歧義,蘊含了兩種意思,一種是父親亡的時間比母親早,一種是父親還在世,但是母親已亡,符合定義;B項:哥哥有五個蘋果你拿走三個,問結果,這個結果有可能是算術結果也有可能是生活中的結果,是由語言的多義性和模糊性引起的,不符合定義,排除;C項:三個秀才問考試結果,算命先生說了一個“一”,這個回答體現了語言的多義性和模糊性,和句子語法結構沒有關系,不符合定義,排除;D項:女子想去觀燈,丈夫說家中已經點燈了,體現了語言的多義性和模糊性,和句子語法結構沒有關系,不符合定義,排除。

故正確答案為A。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多定義,考查“構型歧義”,其關鍵信息如下:句子語法結構的不正確產生的歧義性謬誤。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父在母先亡”由于斷句不同,可理解為兩種含義,其一是“父在,母先亡”,其二是“父在母先,亡”,屬于“句子語法結構的不正確產生的歧義性謬誤”,符合定義;B項:“結果”這一詞可理解為兩種含義,其一是“五個蘋果拿走三個的計算結果”,其二是“偷拿蘋果的結果”,不屬于“句子語法結構的不正確產生的歧義性謬誤”,不符合定義;C項:“一”這個字可理解為多種含義,分別為“一個考上”“一個沒考上”,“一起考上”“一起落榜”,是對“一”的不同理解,不屬于“句子語法結構的不正確產生的歧義性謬誤”,不符合定義;D項:“燈”這個字可理解為兩種含義,其一是“元宵夜的花燈”,其二是“家里點的燈”,不屬于“句子語法結構的不正確產生的歧義性謬誤”,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A選項。15.山水湖海田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生命在田,田的生命在水,水的生命在山,山的生命在土,土的生命在樹,如果種樹的只管種樹,治水的只管治水,種田的只管種田,顧此失彼,體現的哲學道理是:A.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tǒng)一整體B.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C.聯系是客觀的無條件的D.任何兩個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參考答案:A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辯證法知識。第二步,A項:從“山水湖海田是一個生命共同體,人的生命在田,田的生命在水,水的生命在山,山的生命在土,土的生命在樹”中能夠看出,事物之間是普遍存在聯系的,整個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tǒng)一整體。A項正確,當選。B項:從“人的生命在田,田的生命在水,水的生命在山,山的生命在土,土的生命在樹”中可以看出,人受田的影響制約,田受水的影響制約,水、山、土也是這樣受別的事物影響制約,由此可以看出事物之間存在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B項正確,當選。因此,選擇AB選項。C項:聯系的客觀性是說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觀現象,是不因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聯系是需要條件的(事物的產生、存在和發(fā)展都依賴于周圍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是這一事物產生、存在和發(fā)展的條件),所以聯系是無條件的說法錯誤。C項錯誤。D項:聯系是有條件的(事物的產生、存在和發(fā)展都依賴于周圍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是這一事物產生、存在和發(fā)展的條件),但并不是任何兩個事物都是互相聯系的。D項錯誤。16.下列詩句與其描述的樂器對應錯誤的一項是:A.昆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箜篌B.幽音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笛子C.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古箏D.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琵琶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常識。A項正確,詩句出自唐代李賀的《李憑箜篌引》,意思是樂聲清脆動聽得就像昆侖山美玉擊碎,鳳凰鳴叫;時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飲泣,時而使香蘭開懷歡笑。描寫的樂器是箜篌。B項錯誤,詩句出自唐代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聲兼寄語弄房給事》,意思是幽咽琴聲忽轉輕松瀟灑,象大風吹林如大雨落瓦?!昂章暋?,也就是《胡笳弄》,是按胡笳聲調翻為琴曲。描寫的樂器為古琴。C項正確,詩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夜箏》,意思是忽然,弦聲凝絕、柔指輕頓,那片刻的寧靜又訴說出千萬重的深情。描寫的樂器是古箏。D項正確,詩句出自唐代白居易的《琵琶行》,意思是一會兒像黃鸝在花下啼鳴婉轉流利,一會兒又像泉水在冰下流動滯澀不暢。好像冰泉冷澀琵琶聲開始凝結,凝結而不通暢聲音漸漸地中斷。描寫的樂器是琵琶。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B。17.下列屬于第一順序繼承人的是:A.祖父母B.兄弟C.外祖父母D.喪偶的女婿對岳父母盡了主要的贍養(yǎng)義務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民法知識。第二步,根據《繼承法》第十二條,喪偶兒媳對公、婆,喪偶女婿對岳父、岳母,盡了主要贍養(yǎng)義務的,作為第一順序繼承人。因此,選擇D選項。A項、B項、C項:根據《繼承法》第十條,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法所說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yǎng)子女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子女。本法所說的父母,包括生父母、養(yǎng)父母和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父母。本法所說的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yǎng)兄弟姐妹、有扶養(yǎng)關系的繼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都是第二順位繼承人。A項、B項、C項都屬于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符合題意,因此不當選。18.一個三位自然數,把它十位上的數字去掉后變成的兩位數是原來三位數的七分之一,這樣的三位數有(

)個。A.0B.1C.2D.3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多位數問題。第二步,設三位為abc,根據題意有:100a+10b+c=7×(10a+c),整理得:5×(3a+b)=3c。第三步,由倍數特性可知c為5的倍數,c為0或5,如果c為0,a、b會出現同時為0或負值,不符合要求,排除,所以c只能為5,此時a=1,b=0,是唯一一組解(a不能為0)。因此,選擇B選項。19.羊:羊奶:腥膻A.蠶:蠶絲:雪白B.蜘蛛:蛛絲:粘縛C.蜂:蜂蜜:甘甜D.雨燕:燕窩:營養(yǎng)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羊奶是羊的分泌物,羊奶的屬性是腥膻,腥膻是必然屬性,且是一種味道。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蠶絲是蠶的分泌物,雪白雖然是蠶絲的屬性,但是雪白不是必然屬性,也不是一種味道,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蛛絲是蜘蛛的分泌物,但是粘縛并非蛛絲的屬性,而是功能,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蜂蜜是蜂的分泌物,蜂蜜的屬性是甘甜,甘甜是必然屬性,且是一種味道,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D項:燕窩是雨燕科幾種金絲燕分泌的唾液及其絨羽混合粘結所筑成的巢穴,并非是單純的分泌物,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20.盲人劉某犯詐騙罪,對劉某應當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刑罰及其具體運用知識。第二步,根據《刑法》第十九條,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題干中“應當”表述錯誤。因此,本題錯誤。①減輕處罰是指在法定刑以下適用刑罰,只限于主刑。②免除處罰又稱“免予刑事處分”。對犯罪分子作有罪宣告,但免除其刑罰處罰。免除處罰以行為已構成犯罪應受刑罰處罰為前提。21.世事的變化如________,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快,故鄉(xiāng)的面貌________,但更新中也有無法彌補的遺憾。填入畫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A.滄海桑田變化多端B.白云蒼狗日新月異C.日出日落如隔三秋D.云譎波詭天翻地覆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快速閱讀文段,明確空缺處所填詞語的含義。第二步,第一空,根據句意較難排除,可選擇從第二空入手辨析。第二空,結合句中提示信息“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快”,再根據所給詞語的含義、側重點,選擇與語境最相符的一項即可。第二空,“變化多端”強調變化多、變化大?!叭招略庐悺毙稳莅l(fā)展變化快,每天每月都有新的變化,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叭绺羧铩毙稳菟寄畹男那榉浅F惹?。一般與“一日不見”連用。“天翻地覆”形容變化巨大;秩序極為混亂。對應句中的“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快”可知,句子側重的是變化快。B項“日新月異”填入與句意最符合。第一空,“白云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填入亦符合后文“發(fā)展越來越快”的語境。解題思路:第一步,突破口在第二空。根據橫線后文“但更新中也有無法彌補的遺憾”可知,橫線處應選擇跟“更新”相關的成語。且轉折前后感情傾向相反,空格應填入積極色彩的詞語。B項“日新月異”指發(fā)展或進步迅速,不斷出現新事物、新氣象,多用于積極語境,符合文意。A項“變化多端”形容變化極多,也指變化很大;D項“天翻地覆”形容變化極大。二者均側重變化大,沒有體現變化的好壞,排除A項和D項。C項“如隔三秋”比喻度日如年的心情,常用來形容情人之間思慕殷切,也可用于形容良師益友之間的思念之情。與“故鄉(xiāng)”搭配不當,排除C項。答案鎖定B選項。第二步,驗證第一空。根據橫線后“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快”可知。橫線處要表達的意思是世事的變化非??臁!鞍自粕n狗”比喻世事變幻無常。符合語境。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此題是成語填空題。第二空,“世事的變化”要從后文才能得出,所以此題從第二空開始選擇。從“但更新中也有無法彌補的遺憾”可知,第二空應選跟“更新”相關的成語,由此B項的“日新月異”為每天都在更新,每月都有變化的意思,與“更新”有關,故正確。第一空,“白云蒼狗”比喻事物變化不定,可以體現世事的變化不定。因此,結合選項應該選擇B。滄海桑田:比喻世事變化很大。日出日落:形容天天如此,沒有變化。云譎波詭:原形容房屋構造就像云彩、波浪一樣千姿百態(tài)。后多形容事物變幻莫測。變化多端:形容變化極多。也指變化很大。如隔三秋: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天翻地覆:形容變化巨大。也形容鬧得很兇。故正確答案為B。22.如果月球表面曾經是巖漿海洋,那么許多元素的分布就應該是連續(xù)的。巖漿海洋掌握著解開月亮誕生之謎的鑰匙。如果巖漿海洋的存在得到確認,那么“巨型沖擊假說”將成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說。由此可以推出:A.如果月球表面不曾是巖漿海洋,那么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就不是連續(xù)的B.如果“巨型沖擊假說”沒有成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說,那么表明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都不是連續(xù)的C.如果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不是連續(xù)的,那么月球表面不曾是巖漿海洋D.如果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是連續(xù)的,那么“巨型沖擊假說”將成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說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根據題干關鍵詞“如果……那么……”可知本題考查的是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的推理。理清題干邏輯關系,根據充分條件假言命題推理規(guī)則進行推理即可。題干的邏輯關系為:①月球表面曾經是巖漿海洋→許多元素的分布就應該是連續(xù)的;②巖漿海洋的存在得到確認→“巨型沖擊假說”將成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說。A項,根據條件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因此錯誤。B項,由條件②否定后件則否定前件,則可推出巖漿海洋的存在沒有得到確認,再根據①,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因此B項錯誤。C項,由條件①,否定后件則否定前件,正確。D項,由條件①,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因此不能進行有效推理。故本題選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題干關聯詞“如果……那么……”,確定為翻譯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月球表面是巖漿海洋→元素的分布是連續(xù)的②巖漿海洋的存在得到確認→“巨型沖擊假說”將成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說第三步,進行推理。A項:“月球表面不曾是巖漿海洋”是對①的“否前”,否前推不出必然結論,排除;B項:“巨型沖擊假說”沒有成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說,是對②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到“巖漿海洋的存在沒有得到確認”,推不出“元素分布都不是連續(xù)的”,排除;C項:“元素分布不是連續(xù)的”是對①的“否后”,根據“否后必否前”,可得到“月球表面不曾是巖漿海洋”,可以推出;D項:“元素的分布是連續(xù)的”是對①的“肯后”,肯后推不出必然結論,排除;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第一步:翻譯題干。利用充分必要條件。第一句:月球表面曾經是巖漿海洋→許多元素的分布就應該是連續(xù)的,第二句:巖漿海洋的存在得到確認→“巨型沖擊假說”將成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說。第二步:逐一翻譯選項并判斷選項是否正確。利用逆否規(guī)則。A月球表面不曾是巖漿海洋→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就不是連續(xù)的,“月球表面不曾是巖漿海洋”屬于否前件,無法推出絕對表達的結論,A項錯誤,排除;B“巨型沖擊假說”沒有成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說→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都不是連續(xù)的,這兩個條件沒有任何聯系,B項錯誤,排除;C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不是連續(xù)的→月球表面不曾是巖漿海洋,是題干第一句推導關系的逆否等價,C項正確,當選;D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是連續(xù)的→“巨型沖擊假說”將成為最有力的月亮起源說,“月球表面的元素分布是連續(xù)的”屬肯后件,無法推出絕對表達的結論,D項錯誤,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23.“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說明了物質是意識的反映。(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唯物論知識。第二步,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是: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對物質具有能動的反作用?!叭沼兴迹褂兴鶋簟?,意思是白天想什么,晚上就會夢到相關的內容,說明意識是對客觀物質的反映。因此,本題錯誤。24.2016年8月16日,我國用長征二號運載火箭成功將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發(fā)射升空,這是世界上首顆開展(

)實驗和研究的衛(wèi)星。A.量子雷達B.量子成像C.量子通信D.量子計算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政治常識。2016年8月16日,我國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世界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墨子號”發(fā)射升空。這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wèi)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故正確答案為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學成就。第二步,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wèi)星(簡稱墨子號),于2016年8月16日,在酒泉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發(fā)射升空?!澳犹枴钡某晒Πl(fā)射,將使我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wèi)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因此,選擇C選項。25.選項四個圖形中,只有一個是由題干的四個圖形拼合(只能通過上、下、左、右)而成的,請把它找出來。A.AB.BC.CD.D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平面拼合,可采用平行且等長相消的方式解題。消去平行且等長的線段后進行組合即可得到輪廓圖,即為B選項。平行且等長相消的方式如下圖所示:故正確答案為B。26.水面:鏡子A.毛筆:鋼筆B.藤條:繩子C.圖畫:照片D.火把:電燈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水面是最早的鏡子,二者都是通過反射光線整理儀容,二者功能一致,水面是天然物,鏡子是人造物。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毛筆與鋼筆都有寫字的功能,二者功能一致,但二者都是人造物,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藤條是最早的繩子,藤條與繩子都有捆綁的功能,二者功能一致,且藤條是天然物,繩子是人造物,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C項:圖畫與照片都能記錄人或物,二者功能一致,但二者都是人造物,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火把與電燈都有照明功能,二者功能一致,但二者都是人造物,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27.在某一職位上,如果有權無責,容易導致權力濫用。(

0.正確

1.錯誤參考答案:0

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政監(jiān)督知識。

第二步,權責統(tǒng)一,就是指法律賦予行政機關的職權,實際上是賦予行政機關的義務和責任,行政機關必須采取積極的措施和行動依法履行其職責,擅自放棄、不履行其法定職責或違法、不當行使其職權,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在現代法制社會,行政機關的權力與職責、權力與責任是緊緊相連的。行政機關的行政權力就是行政職責,既不能擅自放棄,也不能任意轉讓。同時,行政機關行使權力,實施行政管理,必須對自己行為負責,不允許行政機關只行使權力而不承擔責任。無責任即無授權,權力與責任必須一致。

因此,本題正確。

28.下列詩句中涉及的地點不在今湖北省內的是:A.江城五月落梅花B.群山萬壑赴荊門C.芳草萋萋鸚鵡洲D.雪擁藍關馬不前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知識并選錯誤項。第二步,“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背鲎皂n愈的《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是詩人在貶謫潮州途中創(chuàng)作的,抒發(fā)了作者內心郁憤以及前途未卜的感傷情緒。秦嶺在藍田縣內東南。藍關:藍田關,在今陜西省藍田縣東南,不在今湖北省內。D項當選。因此,選擇D選項。A項:“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背鲎岳畎椎摹杜c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黃鶴樓位于湖北省武漢市。A項排除。B項:“群山萬壑赴荊門,生長明妃尚有村?!背鲎远鸥Φ摹对亼压袍E·其三》。荊門:山名,在今湖北宜都西北。B項排除。C項:“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背鲎源揞椀摹饵S鶴樓》。漢陽:地名,現在湖北省武漢市漢陽區(qū),與黃鶴樓隔江相望。鸚鵡洲:在湖北省武漢市武昌區(qū)。C項排除。29.土星的光環(huán)系統(tǒng)是目前我們所擁有的最接近45.5億年前誕生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塵埃、碎石盤的東西。這個原行星盤成形于一團由超低溫氣體和塵埃組成的星云在自身引力作用下的坍縮。隨著這個轉動的星云逐漸收縮,它就成了一個圍繞新生太陽的盤。一旦太陽吹散了這些氣體,盤中作軌道運動的碎石就和土星的光環(huán)系統(tǒng)極為相似。這段文字主要介紹了土星光環(huán)的:A.形狀B.運行C.構成D.形成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對文段主旨的把握。解答本題要抓住“成形于”“就成了”這樣提示形成過程的詞語。文段首句引出“土星光環(huán)系統(tǒng)”這一話題,然后由“這個原行星盤成形于……”“隨著……它就成了一個圍繞新生太陽的盤”介紹了其形成過程。故文段主要論述的是土星光環(huán)系統(tǒng)的形成,D項正確。A項“形狀”、B項“運行”、C項“構成”均非文段論述重點,排除。故本題選D。解題思路:第一步,分析文段。文段先介紹了土星的光環(huán)系統(tǒng)是什么,接著由“成形于……”“成了……”“和土星的光環(huán)系統(tǒng)極為相似”等來論述土星光環(huán)的形成。第二步,對比選項,D項符合文段論述的土星光環(huán)的形成。因此,選擇D選項。解題思路:文段開篇引出“土星光環(huán)”這一核心話題,并指出它與誕生地球和其他行星的塵埃、碎石盤的東西最為接近,接著具體講述這一原行星盤的形成過程,尾句再次強調盤中作軌道運動的碎石就和土星的光環(huán)系統(tǒng)極為相似,可知,文段通過對于原行星盤的介紹,揭示了土星光環(huán)的形成過程,對應D項。如果實在讀不懂,可以發(fā)現,文段中多次出現“成形”、“成了”等詞語,亦可對應D項“形成”。A項:“形狀”非文段重點,文段主要強調土星光環(huán)系統(tǒng)的形成,排除;B項:“運行”在原文中沒有提及,為無中生有的表述,排除;C項:“構成”對應文段“由超低溫氣體和塵埃組成”,強調的是“星云”的構成,而非“土星光環(huán)”的構成,偷換概念,排除。故正確答案為D?!疚亩纬鎏帯俊锻列堑钠婀帧奥菪龢薄?0.在某次交通整治民意代表座談會的代表中,一個是黑龍江人,兩個是北方人,一個是廣東人,有兩個人只負責客運業(yè)務,三個人只從事貨物運輸。如果以上的介紹涉及了該次座談會的所有代表,則參加這次座談會的代表:A.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8人B.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8人C.最少可能是5人,最多可能是9人D.最少可能是3人,最多可能是9人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有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根據選項可知:應求出參加此次座談會最少的人數和最多的人數。若要使人數最少,則各集合盡可能相容。黑龍江屬于北方,則兩個北方人中一定有1個黑龍江人。共有5個只從事單個業(yè)務的人,是互斥的,但他們可以是北方人和廣東人,所以最少可能是5個人;若要使人數最多,則各集合盡可能互斥。但黑龍江人一定是北方人,則最多2個北方人,1個廣東人,2個只負責客運業(yè)務的人,3個只從事貨物運輸的人,均可互斥,共計8人,所以最多可能是8人。因此,選擇B選項。31.在Word2003中,若把鼠標放在詩句“床前明月光”中的“月”與“光”之間,按下Delete鍵,那么該詩句:A.變?yōu)椤按睬懊鞴狻盉.不發(fā)生變化C.整句被刪除D.變?yōu)椤按睬懊髟隆眳⒖即鸢福篋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計算機網絡知識。第二步,Delete鍵,在主鍵盤的右邊,單獨按它時,它只有一個功能:刪除光標后的字符。所以將鼠標放在“床前明月光”中的“月”與“光”之間,按下Delete鍵,就去刪去鼠標之后的“光”字,從而變成“床前明月”。因此,選擇D選項。32.張某因工傷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則社保經辦機構有權停止其工傷保險待遇的情形不包括下列哪一種:A.張某拒絕接受治療B.張某欠債不還,并且消費奢侈C.張某被查明是在醉酒后造成的工傷事故D.張某拒絕接受勞動能力鑒定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工傷保險條例并選錯誤項。第二步,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三十條,職工因工作遭受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進行治療,享受工傷醫(yī)療待遇。題干中,張某因工傷依法享受工傷保險待遇?!扒穫贿€,消費奢侈”與他個人的生活作風有關,不影響工傷保險待遇的正常執(zhí)行,社保經辦機構無權停止其工傷保險待遇。因此,選擇B選項。A、D項: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四十二條,工傷職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停止享受工傷保險待遇:(一)喪失享受待遇條件的;(二)拒不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的;(三)拒絕治療的。由法條得知,張某拒絕接受治療、拒絕接受勞動能力鑒定,社保經辦機構有權停止其工傷保險待遇。A項、D項正確。C項:根據《工傷保險條例》第十六條,職工符合本條例第十四條、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認定為工傷或者視同工傷:(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殘或者自殺的。由法條得知,張某被查明是在醉酒后造成的工傷事故,不得認定為工傷,社保經辦機構有權停止其工傷保險待遇。C項正確。33.某社會計算研究組調查分析了2021年某3個月的時間里1000個新聞事件相關的6000余萬條信息,結果顯示,四分之一以上的內容并不屬實。對此,有人指出,大部分謠言始于朋友圈和微博。如果以下選項均為真,最能質疑上述論斷的是(

)。A.該項調查的信息主要針對娛樂圈,而娛樂圈本身就是假消息的來源B.朋友圈和微博也有四分之三的信息是屬實的C.該調查主要涉及朋友圈和微博,其他出處的信息涉及較少D.調查發(fā)現朋友圈和微博是最容易傳播謠言的途徑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論點:大部分謠言始于朋友圈和微博。論據:某社會計算研究組調查分析了2021年某3個月的時間里1000個新聞事件相關的6000余萬條信息,結果顯示,四分之一以上的內容并不屬實。論點討論的是大部分謠言來源于朋友圈和微博,論據為信息調查顯示四分之一以上為謠言,討論話題不一致,考慮拆橋。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該項說明調查的信息主要針對假消息比較多的娛樂圈,與大部分謠言是否始于朋友圈和微博無關,為無關項,排除;B項:該項說明朋友圈和微博有四分之三的信息是屬實的,只能說明朋友圈和微博有四分之一的信息不屬實,不能說明調查信息中的四分之一以上的不屬實信息是否來自朋友圈和微博,不能削弱,排除;C項:該項說明該調查只涉及朋友圈和微博,故而得到的結論大部分謠言來源于朋友圈和微博,調查樣本不科學,所得結論不準確,能夠削弱,當選;D項:該項說明朋友圈和微博是最容易傳播謠言的途徑,與大部分謠言是否始于朋友圈和微博無關,為無關項,排除。故正確答案為C。34.張、李、趙三人做一項工程,合作完成需要4小時,已知張和李的工作效率相同,而趙45分鐘的工作量相當于張1小時的工作量。三人同時開工2小時后,趙因故離開,則開工4個半小時后,下列說法哪個正確?A.剩余工程量張、李合作完成需要半小時B.剩余工程量張、趙合作完成需要半小時C.剩余工程量三人合作完成需要半小時D.已經完工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工程問題,屬于效率類,用賦值法解題。第二步,趙45分鐘(

小時)的工作量相當于張1小時的工作量,可知趙和張的效率之比為4∶3,張和李的效率相同,可賦值張、李、趙三人效率分別為3、3、4。三人合作4小時完成,可知工作總量為(3+3+4)×4=40。第三步,開工2小時,三人共同完成(3+3+4)×2=20,趙離開后,剩余2人再工作2.5個小時,完成(3+3)×2.5=15。剩余工作量為40-20-15=5,需三人合作5÷(3+3+4)=0.5(小時)完成。因此,選擇C選項。35.一列客車完全經過路邊的一根電線桿用時15秒,完全超過一列速度為其一半的貨車用時75秒。已知貨車的長度為900米,問客車的速度為多少米/秒?A.20B.30C.40D.50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行程問題,屬于基本行程類。第二步,根據題意可設客車長度為l,客車速度為v,貨車速度為。則l=15v;l+900=(v-)×75;兩式聯立解得v=40(米/秒)。因此,選擇C選項。36.創(chuàng)造性勞動:指產生前所未有的、需運用勞動者創(chuàng)造力的勞動方式,與再現性勞動(指只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的勞動)相對。下列屬于創(chuàng)造性勞動的是:A.媽媽吩咐上高中的兒子再次到門口超市去買一袋食鹽B.曹雪芹在人生的最后階段,以堅韌不拔的毅力,歷經十年完成了巨著《紅樓夢》C.小吳按照老師教的方法一口氣將十道加法算式題全部完成了D.工作人員按規(guī)定將東西裝入箱子后,把箱子送到2米外的機器封箱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到定義關鍵詞?!靶柽\用勞動者創(chuàng)造力”。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B項曹雪芹完成巨著《紅樓夢》需要發(fā)揮其創(chuàng)造力,符合定義關鍵詞,是答案。A項兒子再次去門口超市買鹽,C項按老師教的方法解題,D項工作人員按規(guī)定裝箱封箱,都是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屬于再現性勞動,非創(chuàng)造性勞動。故正確答案為B。解題思路:第一步,看提問方式,本題屬于選是題。第二步,找關鍵信息。多定義,考查“創(chuàng)造性勞動”,其關鍵信息如下:需運用勞動者創(chuàng)造力的勞動方式。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再次到門口超市買鹽,是按照媽媽的要求進行的勞動,不需要創(chuàng)造力,不符合定義;B項:曹雪芹完成了巨著《紅樓夢》,需要運用自身的想象力和經歷才能創(chuàng)作完成,屬于“需運用勞動者創(chuàng)造力的勞動方式”,符合定義;C項:完成算式題,是按照老師教導的方法進行的勞動,不需要創(chuàng)造力,不符合定義;D項:按規(guī)定將東西裝卸封箱,是按照公司規(guī)定的程序進行的勞動,不需要創(chuàng)造力,不符合定義。因此,選擇B選項。解題思路:本題涉及創(chuàng)造性勞動和再現性勞動兩個定義,但只考查創(chuàng)造性勞動一個,可重點關注該定義。分析題干,發(fā)現其關鍵點為“需要運用勞動者創(chuàng)造力的勞動方式”,在解題時應嚴格依據定義的關鍵點分析選項。創(chuàng)造性勞動定義的關鍵信息:需要運用勞動者創(chuàng)造力的勞動方式。A項,到超市買一袋食鹽并不需要運用勞動者的創(chuàng)造力,不屬于創(chuàng)造性勞動。實際上該項屬于再現性勞動,符合“只需要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這一關鍵信息。B項,曹雪芹完成巨著《紅樓夢》,是需要運用創(chuàng)造力的勞動方式,屬于創(chuàng)造性勞動。C項,按照老師教的方法做題并不需要運用勞動者的創(chuàng)造力,不屬于創(chuàng)造性勞動。實際上該項屬于再現性勞動,符合“只需要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這一關鍵信息。D項,重復性的裝箱工作并不需要運用勞動者的創(chuàng)造力,不屬于創(chuàng)造性勞動。實際上該項屬于再現性勞動,符合“只需要按一定的程序和方法進行”這一關鍵信息。故本題選B。37.從所給的四個選項中,選擇最合適的一個填入問號處,使之呈現一定的規(guī)律性(

)。A.如上圖所示B.如上圖所示C.如上圖所示D.如上圖所示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元素組成不同,且無明顯屬性規(guī)律,優(yōu)先考慮數量規(guī)律。觀察發(fā)現,題干圖形面的數量均為1,故?處應該選擇只有一個面的圖形,A項4個面,B項3個面,C項7個面,D項1個面,只有D項符合。故正確答案為D。38.張教授的所有初中同學都不是博士;通過張教授認識的其哲學研究所的同事都是博士;張教授的一個初中同學通過張教授認識了王研究員。以下哪項能作為結論從上述斷定中推出?A.王研究員是張教授哲學研究所同事B.王研究員不是張教授的哲學研究所同事C.王研究員是博士D.王研究員不是張教授的初中同學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題干關鍵詞“所有”等,確定為集合推理。第二步,翻譯題干。①張教授的初中同學→不是博士②通過張教授認識的其哲學研究所的同事→博士第三步,進行推理。已知“張教授的一個初中同學通過張教授認識了王研究員”,但王研究員是否是其哲學研究所的同事無法推出,從而也就無法得知王研究員是否是博士,所以ABC選項無法推出??梢钥隙ǖ氖?,王研究員一定不是張教授的初中同學因此,選擇D選項。39.合同法∶違約責任A.收養(yǎng)關系∶婚姻法B.民法∶物權關系C.行政法∶納稅擔保D.刑法∶訴訟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昂贤ā币?guī)定的是“違約責任”,二者屬于法律名稱和規(guī)定內容之間的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收養(yǎng)關系”是由收養(yǎng)法規(guī)定,與“婚姻法”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B項:“民法”規(guī)定的是“物權關系”,二者屬于法律名稱和規(guī)定內容之間的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C項:“納稅擔?!笔怯啥愂照鞴芊ㄒ?guī)定,與“行政法”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D項:“訴訟”是由刑事訴訟法與民事訴訟法規(guī)定,與“刑法”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因此,選擇B選項。40.某碩士班同學舉辦畢業(yè)20周年聚會,聯絡人王寧說班里有同學不能參加。班長說:“我看513宿舍的4名同學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最多有兩人能參加。”團支書說:“班長,我覺得你說得不對?!比绻麍F支書說得不對,則下列哪項必定為假?A.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中有兩人能參加B.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都不能參加C.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四人都能參加D.如果秋菊、阿春都參加,那么秀秀和楠楠也都能參加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題干有明顯的信息匹配特征,確定為分析推理。第二步,分析條件,進行推理。根據設問“團支書說得不對”,說明班長的說法正確,所以“秋菊、阿春、秀秀和楠楠”中參加人數小于等于兩人,可得結論:①參加人數≤2。逐一比對選項:A項:四人中有兩人能參加,滿足結論①,保留;B項:四人都不能參加,即參加人數為0,滿足結論①,保留;C項:四人都能參加,即參加人數為4,不符合結論①,必然為假,當選;D項:該項可翻譯為:②秋菊、阿春不都參加或秀秀、楠楠都參加,翻譯②中至少有兩種可能性滿足結論①,不必然為假,保留。因此,選擇C選項。41.學生:知識:死記硬背A.匠人:工藝:半路出家B.作家:作品:炙手可熱C.老師:學生:諄諄教誨D.農民:莊稼:揠苗助長參考答案:D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學生學習知識,二者為主賓結構,死記硬背是學習知識的一種負面方式,二者是方式對應關系。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匠人學習工藝,二者為主賓結構,半路出家不是學習工藝的一種方式,二者不是方式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B項:作家寫出作品,二者為主賓結構,炙手可熱不是寫出作品的一種方式,二者不是方式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老師教導學生,二者為主賓結構,諄諄教誨是教導學生的一種正面方式,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農民種植莊稼,二者為主賓結構,揠苗助長是種植莊稼的一種負面方式,二者是方式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故正確答案為D。42.公司決定裁員,董事會計劃首先解雇效率較低的員工,而不是簡單地按照年齡的大小來決定。董事會作出這個計劃的前提是(

)。A.公司有能比較準確地判定員工效率的方法B.公司里最有工作經驗的員工是最好的員工C.公司里沒有兩個人的工作效率是相同的D.公司里報酬最高的員工通常是最稱職的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論點:首先解雇效率較低的員工,而不是簡單地按照年齡大小來決定。論據:無只有論點,沒有論據,問的是“前提”,預設應該找一個必要條件的加強項。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該項說明公司有判定員工效率的方法,反向驗證,若無判定員工效率的方法,則無法根據效率高低去解雇員工,是論點成立的必要條件,可以加強,當選;B項:該項說明最有工作經驗的員工是最好的員工,論點討論的是是否可以根據效率高低去解雇員工,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C項:該項說明沒有兩人的工作效率是相同的,員工之間效率是否相同并不能代表員工的工作效率是高或者低的,并不能說明是否可以首先解雇效率較低的員工,無法加強,排除;D項:該項說明報酬最高的通常是最稱職的,論點討論的是是否可以根據效率高低去解雇員工,話題不一致,無法加強,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43.銷售利潤∶進價∶售價A.通貨膨脹∶需求∶供給B.朝三暮四∶承諾∶背叛C.三心二意∶專注∶走神D.買賣合同∶借錢∶還錢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干邏輯關系。“售價”大于“進價”就會產生“銷售利潤”,三者屬于對應關系。第二步,辨析選項。A項:貨幣“供給”大于貨幣實際“需求”就會產生“通貨膨脹”,三者屬于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符合;B項:“背叛”指違反“承諾”,二者與“朝三暮四”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C項:“專注”與“走神”屬于反義關系,排除;D項:“買賣合同”與“借錢”無明顯邏輯關系,排除。因此,選擇A選項。44.關于低碳經濟,下列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溫室氣體排放量盡可能低的經濟發(fā)展方式B.實質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潔能源開發(fā)、追求綠色GDPC.尤其是二氧化硫這一主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D.核心是能源技術和減排技術創(chuàng)新、產業(yè)結構和制度創(chuàng)新以及人類生存發(fā)展觀念的根本性變革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低碳經濟是指在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指導下,通過技術創(chuàng)新、制度創(chuàng)新、產業(yè)轉型、新能源開發(fā)等多種手段,盡可能地減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達到經濟社會發(fā)展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雙贏的一種經濟發(fā)展形態(tài)。低碳經濟要求溫室氣體排放量盡可能低,尤其是二氧化碳這一主要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有效控制。二氧化硫是導致酸雨等環(huán)境污染的主要污染物。本題為選非題,故正確答案為C。45.海關:檢查:關稅(

)。A.光纜:通訊:網速B.過濾:凈化:飲用C.樹林:氧氣:健康D.沙漠:駱駝:運輸參考答案:A解題思路:第一步:判斷題干詞語間邏輯關系?!昂jP”的功能是“檢查”進出口物品,二者為功能對應關系;“海關”征收“關稅”,二者為主賓關系。第二步:判斷選項詞語間邏輯關系。A項:“光纜”的功能是“通訊”,二者為功能對應關系;“光纜”影響“網速”,二者為主賓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一致,當選;B項:“過濾”的目的是凈化,二者為目的對應關系;“過濾”后才能“飲用”,二者為必要條件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C項:“樹林”產生“氧氣”,二者為對應關系;“樹林”和“健康”之間沒有明顯的邏輯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D項:“駱駝”生活在“沙漠”中,二者是對應關系;在“沙漠”中“運輸”,二者為對應關系,與題干邏輯關系不一致,排除;故正確答案為A。46.成語“夜郎自大”中的“夜郎”是指一個不學無術的書生。(

)A.正確B.錯誤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文學知識。第二步,“夜郎自大”出自《史記·西南夷列傳》:“滇王與漢使者言曰:‘漢孰與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以為一州主,不知漢廣大?!币估桑簼h代西南地區(qū)的一個小國。比喻人無知而又狂妄自大。因此,本題錯誤。47.POLO衫是由以前貴族在從事高爾夫運動時的服裝改良而成。(

)0.正確1.錯誤參考答案:1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Polo衫原本稱做網球衫(tennis

shirt),原本是貴族打馬球的時候所穿的服裝,可能是因為舒適,他們喜歡穿著有領子的短袖衣服。久而久之就被人們稱作是"polo

shirt"(polo衫),后來廣為大眾喜愛,所以演變成一般的休閑服裝。故表述錯誤。48.可直接用于建筑建造的技術是:A.全息投影B.3D打印C.二維碼D.激光照排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本題考查科技成就知識。第二步,3D打印是快速成型技術的一種,又稱增材制造,它是一種以數字模型文件為基礎,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逐層打印的方式來構造物體的技術。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數字技術材料打印機來實現的。常在模具制造、工業(yè)設計等領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漸用于一些產品的直接制造,已經有使用這種技術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該技術在珠寶、鞋類、工業(yè)設計、建筑、工程和施工、汽車,航空航天、牙科和醫(yī)療產業(yè)等領域都有所應用。因此,3D打印可直接用于建筑建造。B項正確。因此,選擇B選項。A項:全息投影技術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其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即拍攝過程;其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光波信息,這是成象過程。全息投影只是制造真實的視覺效果,不可直接用于建筑建造。A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C項:二維碼又稱二維條碼,常見的二維碼為QR

Code,是近幾年來移動設備上流行的一種編碼方式,比傳統(tǒng)的Bar

Code條形碼能存更多的信息,也能表示更多的數據類型。二維條碼/二維碼是用某種特定的幾何圖形按一定規(guī)律在平面(二維方向上)分布的、記錄數據符號信息的圖形。二維碼通過圖象輸入設備或光電掃描設備自動識讀以實現信息自動處理,不可直接用于建筑建造。C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D項:激光照排是指激光照排機進行光電轉換在膠片上曝光生成潛影的工作。照排機將電腦里制作的圖像和文字由電信號轉變成光信號,激光束在銀鹽膠片上掃描—曝光,使膠片生成潛影,經膠片顯影機顯影、定影、水洗、烘干后完成激光照排的全過程。照排機是將電腦里制作的圖像和文字由電信號轉變成光信號,不可直接用于建筑建造。D項與題意不符,不當選。49.垂直思維是指用邏輯、傳統(tǒng)的思維方法來解決疑難問題的思維方法。水平思維是一種通過非常規(guī)的、明顯不合邏輯的方法和原理去尋求解決疑難問題的思維方式,這種方法注重創(chuàng)新,考慮事物多種選擇的可能性。根據上述定義,下列屬于垂直思維的是(

)。A.法拉第發(fā)現,只要導線通上電流,導線附近的磁針立即會發(fā)生偏轉,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他提出了電磁感應定律B.金導電、銀導電、銅導電,所以金屬能導電C.凱庫勒夢見蛇咬住自己的尾巴,推斷出苯的結構D.司馬光砸缸救人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第一步:找出定義關鍵詞。垂直思維:“用邏輯、傳統(tǒng)的思維方法來解決疑難問題”;水平思維:“通過非常規(guī)的、明顯不合邏輯的方法和原理去尋求解決疑難問題”、“注重創(chuàng)新,考慮事物多種選擇的可能性”。第二步:逐一分析選項。A項:通過導線導電產生磁場后提出電磁感應,符合“注重創(chuàng)新,考慮事物多種選擇的可能性”,符合水平思維定義,不符合垂直思維定義,排除;B項:金導電、銀導電、銅導電,推斷出金屬能導電,符合“用邏輯、傳統(tǒng)的思維方法來解決疑難問題”,符合垂直思維定義,符合定義,當選;C項:凱庫勒用夢見蛇咬住自己的尾巴來推斷出苯的結構,符合“通過非常規(guī)的、明顯不合邏輯的方法和原理去尋求解決疑難問題”,符合水平思維定義,不符合垂直思維定義,排除;D項:司馬光砸缸救人,屬于發(fā)散思維,注重創(chuàng)新,符合“注重創(chuàng)新,考慮事物多種選擇的可能性”,符合水平思維定義,不符合垂直思維定義,排除。故正確選項為B。50.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成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guī)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A.①②⑤,③④⑥B.①③④,②⑤⑥C.①④⑥,②③⑤D.①⑤⑥,②③④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觀察特征。組成元素不同,優(yōu)先考慮數量類或屬性類。題干中直角明顯,考慮數直角。第二步,根據規(guī)律進行分組。觀察題干,圖形①④⑥均含有一個直角,圖形②③⑤均不含直角,據此分為兩組。因此,選擇C選項。51.如果全球氣溫的升幅超過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提出的2攝氏度,亞洲“水塔”的氣溫則會劇增4攝氏度。在2060-2070年,氣候變暖會導致亞洲“水塔”地區(qū)更大規(guī)模的冰川退卻。冰川消減后,以季節(jié)性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能夠提供的淡水量也會隨之減少?!皳Q而言之,亞洲‘水塔’冰川融化意味著在未來幾十年中,下游地區(qū)人口可能會面臨淡水資源減少的問題”。下列說法與文段內容相符的是(

)。A.如果亞洲水塔的氣溫驟降4攝氏度,則全球氣溫將會下降2攝氏度B.亞洲水塔地區(qū)的冰川退卻是由氣候變化帶來的溫度升高所導致的C.亞洲水塔地區(qū)的冰川融化會對下游地區(qū)的淡水資源造成影響D.季節(jié)性冰川融水補給為主的河流所提供的淡水量是人類生活中淡水的主要來源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A項,根據文段“如果全球氣溫的升幅超過巴黎氣候變化大會提出的2攝氏度,亞洲‘水塔’的氣溫則會劇增4攝氏度”可知,A項表述錯誤,排除;B項,根據文段“氣候變暖會導致亞洲‘水塔’地區(qū)更大規(guī)模的冰川退卻”可知,B項表述正確,當選;C項,根據文段“可能會面臨淡水資源減少的問題”可知,選項表述過于絕對,C項表述錯誤,排除;D項,“主要來源”無中生有,D項表述錯誤,排除。故正確答案為B?!疚亩纬鎏帯俊丁皝喼匏惫┧蝿葆пЭ晌!?2.社會公德的諸內容中,既涉及對全人類生存發(fā)展利益的維護,更是對子孫后代應盡的責任是(

)。A.愛護公物B.保護環(huán)境C.遵紀守法D.文明禮貌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保護環(huán)境一方面可以保持社會公共生活的環(huán)境整潔、舒適和干凈,保障社會成員的身體健康,每個公民都應當講究公共衛(wèi)生、保護生活環(huán)境,這也是社會公共生活中人們應當遵循的最基本的行為規(guī)范;另一方面也為子孫后代將來的發(fā)展留下了良好的環(huán)境,為子孫后代的發(fā)展留下了機會。因此,社會公德的諸內容中,既涉及對全人類生存發(fā)展利益的維護,更是對子孫后代應盡的責任是保護環(huán)境。故正確答案為B。53.城市是一種生活方式,或者說是一種體驗,而不是大小的區(qū)別。比如深圳,除了羅湖區(qū),其他地區(qū),依我個人的體驗,皆為未完成之城區(qū)。道理很簡單,城市需要若干年才能成熟,人氣不是一天聚起來的。沒有人生活的城區(qū)就是“鬼城區(qū)”。下列選項中,最能支持上述觀點的是:A.城市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而且是經濟發(fā)展的動力源泉B.小城市更適合人們居住,而且是經濟發(fā)展的動力源泉C.發(fā)展時間長的城市,聚集起來的人氣比較旺,城市才成熟D.大城市人口規(guī)模大,發(fā)展也就成熟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第一步,確定題型。根據提問方式中的“支持”,確定為加強論證。第二步,找論點和論據。論點:城市是一種生活方式或體驗,與大小無關,需要若干年才能成熟。論據:無。第三步:辨析選項。A項:無關選項。該項指出城市是經濟發(fā)展的動力,與“城市需要若干年成熟”無關,論題不一致,排除。B項:增加反向論據。該項強調小城市的優(yōu)點和作用,而論點已指出“與大小無關”,具有削弱作用。C項:加強論點。該項直接說明“城市經若干年發(fā)展才能成熟”,具有加強作用。D項:增加反向論據。該項強調人口規(guī)模大了城市就成熟了,而論點已指出“與大小無關”,具有削弱作用。因此,選擇C選項。解題思路:題干認為,城市需要若干年才能成熟,人氣不是一天聚起來的,C項恰好說明了這一點,最能支持。A項經濟發(fā)展與題干無關;B、D兩項分別只涉及小、大城市,與題干說“不是大小的區(qū)別”矛盾。故答案選C。解題思路:本題屬加強題型。第一步:找出論點和論據。論點:城市需要若干年才能成熟,人氣不是一天聚起來的。沒有明顯論據。第二步:判斷加強方式。本題沒有論據,所以只需要加強論點。第三步:逐一判斷選項。A項經濟發(fā)展與論點無關,是無關項;B、D項涉及到城市的大小,而論點強調發(fā)展時間的長短,范圍不同,且與題干中“不是大小的區(qū)別”矛盾,不能增強論點;C項直接支持了論點,是答案。故正確答案為C。54.蘇軾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

)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蘇黃米蔡”。A.詩B.詞C.書法D.散文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本題考查人文歷史。蘇軾擅長寫行書、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被世人合稱為“蘇黃米蔡”,并稱為宋代“書法四大家”。他曾經遍學晉、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長,再將王僧虔、徐浩、李邕、顏真卿、楊凝式等名家的創(chuàng)作風格融會貫通后自成一家。存世作品有《赤壁賦》、《黃州寒食詩》和《祭黃幾道文》等帖。故正確答案為C。55.經濟學上所說的稀缺性是指(

)。A.欲望的無限性B.資源的相對有限性C.欲望的相對有限性D.資源的絕對稀缺性參考答案:B解題思路:本題考查宏觀經濟。在經濟學中,稀缺性特指相對于人類欲望的無限性而言,經濟物品或者生產這些物品所需要的資源等相對有限性。經濟學上稱稀缺性為“基本的經濟問題”,意思是它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會存在的。資源的稀缺性是指相對于人類無限的需求而言的,人的需求具有無限增長和擴大的趨勢,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勞務,從而需要更多的資源,而在一定時間與空間范圍內資源總是有限的,相對不足的資源與人類絕對增長的需求相比造成了資源的稀缺性。A項錯誤,人的欲望并非是相對有限,而是無窮無盡且無限增長的,因此欲望具有無限性。B項正確,人類的需求具有無限增長和擴大的趨勢,為了滿足這種需求就需要更多的物品和勞務,從而需要更多的資源,而相對于一定時間和空間,資源總是相對有限的。經濟學上的稀缺性就是指相對于人類無窮的欲望而言,資源是相對有限的。C項錯誤,經濟學上所說的稀缺性不光指產品的有限性,還包括生產這些產品的資源的有限性;并且有限性是相對于人類欲望的無限性而言的,并非絕對有限的。D項錯誤,稀缺性的特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一定時期內物品本身是有限的;另一方面是利用物品進行生產的技術條件是有限的,同時人的生命也是有限的。資源的稀缺性劃分為絕對稀缺和相對稀缺。絕對稀缺是指資源的總需求超過總供給,相對稀缺是指資源的總供給能夠滿足總需求,但分布不均衡會造成局部的稀缺,經濟學上通常所說的稀缺性是相對稀缺。故D項錯誤。故正確答案為B。56.把下面的六個圖形分為兩類,使每一類圖形都有各自的共同特征或規(guī)律,分類正確的一項是: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④⑤,②③⑥C.①⑤⑥,②③④D.①③⑥,②④⑤參考答案:C解題思路:圖形組成不同,且屬性無明顯規(guī)律,考慮數量規(guī)律。出現的直線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