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題和清熱藥第一頁,共142頁。8.既能發(fā)汗解表,又能安胎的藥是:A.白術B.砂仁C.紫蘇D.黃芩答案:8.C第二頁,共142頁。9.功能祛風解表,風寒風熱均可選用的藥是:A.荊芥B.紫蘇C.薄荷D.白芷10.甘緩不峻,治風通用,兼能勝濕的藥是:A.荊芥B.防風C.蟬蛻D.桂枝11.外感風寒兼胃寒嘔吐,宜選用:A.荊芥B.防風C.生姜D.白芷答案:9.A10.B11.C第三頁,共142頁。12.風寒濕邪襲表而致肢體酸痛者,尤以上半身疼痛更甚者宜首選:A.防風B.羌活C.獨活D.桂枝13.外感風寒,癥見頭痛鼻塞,以前額眉棱骨痛、齒痛明顯者首選:A.白芷B.羌活C.藁本D.細辛14.既能疏散風熱,又能疏肝解郁的藥是:A.桑葉B.菊花C.牛蒡子D.薄荷答案:12.B13.A14.D第四頁,共142頁。15.外散風熱,內解熱毒,表里雙解的藥是:A.薄荷B.牛蒡子C.蟬蛻D.柴胡16.風熱表證,兼咽痛、聲音嘶啞宜首選:A.黃連B.蟬蛻C.牛蒡子D.薄荷17.下列哪組藥物既能疏散風熱,又能透疹?A.薄荷、牛蒡子、葛根B.菊花、升麻、蟬蛻C.柴胡、牛蒡子、蟬蛻D.桑葉、升麻、葛根答案:15.B16.B17.A第五頁,共142頁。18.葛根用于濕熱瀉痢及脾虛泄瀉,是取其:A.滲濕止瀉B.溫中止瀉C.澀腸止瀉D.升陽止瀉19.治外感發(fā)熱,無汗,頭痛,項背強痛等癥,應首選:A.麻黃B.葛根C.桂枝D.淡豆豉20.既能解表,又能除煩的藥是:A.薄荷B.柴胡C.淡豆豉D.荊芥答案:18.D19.B20.C第六頁,共142頁。22.葛根、升麻、柴胡都具有的功效是:A.解表,透疹B.解表,升陽C.解表,疏肝解郁D.解表,清熱解毒23.柴胡忌用于:A.肝氣郁結證B.氣虛下陷證C.傷寒邪在少陽證D.肝陽上亢證24.辛夷的藥用部位是什么,入煎劑宜?A.根,包煎B.花蕾,包煎C.花蕾,先煎D.花序,包煎25.性溫有小毒,善于治療鼻淵頭痛的藥是:A.白芷B.細辛C.辛夷D.蒼耳子B23D24B25D第七頁,共142頁。1.凡以發(fā)散表邪,祛除表證為主要作用的藥物,稱解表藥,可以分為
,
兩類。2.麻黃主歸
經,能發(fā)汗解表,
,
。發(fā)汗解表宜
用,宣肺平喘宜
用。3.桂枝治療風寒表實無汗證,常配麻黃
同用,治療風寒表虛有汗證,常配白芍同用。第八頁,共142頁。4.“嘔家圣藥”是指
,“夏月麻黃”是指
,“治風通用藥”是指
。5.羌活善于治療太陽經
頭痛,且善于治療
風寒濕痹,尤以
疼痛者佳;藁本善于治療太陽經頭痛,白芷善于治療陽明經
頭痛;細辛善于治療
頭痛。5.答案:后頭牽連項部;上半身;肩背肢節(jié);巔頂;前額及眉棱骨、鼻淵;偏正頭痛及鼻淵頭痛第九頁,共142頁。6.牛蒡子的功能疏散風熱,透疹利咽,又
,且性偏滑利兼可
。7.菊花作用于肝經可以起到
、
、
的作用。品種有三,其中黃菊花多用于
,白菊花多用于
,野菊花多用于
。8.治療少陽證的要藥是
,功能
,
,
答案:6.解毒消腫;通利二便
7.清肝熱;平肝陽;疏風熱;平肝明目;清熱解毒
8.柴胡;疏散退熱;疏肝解郁;升陽舉陷
第十頁,共142頁。判斷題1.麻黃為平喘要藥,可配伍用治各種咳喘證。2.桂枝常配伍大棗調和營衛(wèi)。3.紫蘇、荊芥、薄荷、辛夷入煎劑應后下。4.治療風熱外襲,火毒內結,癰腫瘡毒,兼便秘者,最宜用薄荷。5.薄荷、柴胡均可以疏肝解郁。第十一頁,共142頁。判斷題答案誤(虛喘慎用)誤(配伍白芍調和營衛(wèi))誤(辛夷應包煎)誤(最宜用牛蒡子)正第十二頁,共142頁。1.解表藥中具有透疹作用的藥有:(6種)2.本節(jié)中具有利咽作用,可治療咽喉腫痛的藥有:(3種)3.本節(jié)中具有解毒作用的藥有:(3種)4.本節(jié)中治療中氣下陷、內臟下垂的藥有:(2種)5.葛根止瀉的機制是什么,可治療哪兩種泄瀉?第十三頁,共142頁。1.荊芥、薄荷、牛蒡子、蟬蛻、葛根、升麻。2.薄荷、牛蒡子、蟬蛻。3.牛蒡子、菊花、升麻。第十四頁,共142頁。第二章
清熱藥第十五頁,共142頁?!竞x】凡以清解里熱、治療里熱證為主的藥物,稱為清熱藥。第十六頁,共142頁?!竟πА壳鍩帷獮a火、涼血、解毒、燥濕、清虛熱。第十七頁,共142頁。【主治】里熱證(外無表邪,內無積滯,純屬火熱的里證)。第十八頁,共142頁。①熱證:是指陽邪亢盛的病證。②衛(wèi)、氣、營、血:代表溫熱病在病變過程中,疾病淺深輕重各異的四個階段。其中,衛(wèi)分證代表著溫熱病的初期,邪在肌表的證候,不屬于里熱證的范疇。③里熱證:包括氣、營、血分證,各臟腑熱證,虛熱證(即除表熱證以外的一切熱證)。第十九頁,共142頁?!九湮椤?/p>
1.里熱兼有表證,治宜先解表后清里,或配解表藥用,以達到表里雙解;2.氣血兩燔者,當氣血兩清。第二十頁,共142頁。【使用注意】
本類藥物性多寒涼,易傷脾胃,故脾虛,食少便溏者慎用,或配以和中之品。苦燥之劑又易傷津液,對陰虛者不利,必欲用時則當輔以補陰藥。第二十一頁,共142頁。多用甘寒,少用苦寒。避免耐藥性產生。第二十二頁,共142頁。§1清熱瀉火藥本類藥物多屬于寒或甘寒,入氣分,清熱力強,以清泄氣分邪熱和各臟腑之熱為主要作用。適用于:1.氣分證(溫熱病的化熱階段):高熱〔大熱〕、口渴〔大渴〕、汗出〔大汗出〕、脈洪大。簡稱“四大證”。2.各臟腑熱證:如肺熱咳喘,胃熱熾盛之牙齦腫痛,心火亢盛之口舌生瘡、神昏譫語,肝火上炎之目赤腫痛等。第二十三頁,共142頁?!盁釣榛鹬疂u,火為熱之極”第二十四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二十五頁,共142頁。生石膏對各種發(fā)熱都有效。中樞性退熱,不發(fā)汗。對正常體溫無降低作用。是清熱退熱藥,清熱而不解毒,常需與知母、三黃、紅藤等清熱解毒藥同用。第二十六頁,共142頁。知母既有滋陰清熱功效,又有清熱解毒功效。-----苦寒瀉火、甘寒滋陰。第二十七頁,共142頁。蘆根
第二十八頁,共142頁。運用1.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除煩〕——熱病傷津,煩熱口渴。2.〔清胃〕止嘔——胃熱嘔噦。3.清肺止咳——肺熱咳嗽,肺癰吐膿。4.〔清熱〕利尿——熱淋澀痛?!攸c:上清肺熱以止咳中清胃熱以止嘔下能利尿以通淋清熱瀉火之力不及石膏、知母,但清熱不礙胃,生津不斂邪為其所長。第二十九頁,共142頁。天花粉
1.清熱瀉火,生津止渴——熱病煩渴及消渴證。清熱不及蘆根,生津較優(yōu)。2.清肺潤燥——肺熱燥咳。3.消腫排膿——瘡瘍腫毒。未成膿者可清熱散淤其使消散,膿已成者可潰瘡排膿,常與金銀花、白芷等同用,如仙方活命飲(《婦人良方》)。※①本品為栝樓(瓜蔞)的根,又名“瓜蔞根”。其根作粉,潔白如雪,故名“天花粉”。②反烏頭。第三十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三十一頁,共142頁。竹葉:為禾本科植物淡竹〔全長7~18m〕的葉,又名“淡竹葉”。淡竹葉:為禾本科植物淡竹葉〔全長30~60cm〕的莖葉。二者名稱、功用相似,可以相互替代使用,但決非一物。第三十二頁,共142頁。梔子Zhizi
1.〔清熱〕瀉火除煩——熱病心煩,與淡豆豉同用,如梔子豉湯(《傷寒論》)。2.清熱利濕〔退黃、通淋〕——濕熱黃疸、血淋澀痛,如茵陳蒿湯(《傷寒論》)、八正散(《和劑局方》)。3.涼血止血——血熱出血(焦梔子功專涼血止血)。4.〔清熱涼血〕解毒——火毒瘡瘍,但力不強。5.消腫止痛——研末(水調或醋調)外敷,用于外傷性腫痛、燙火傷。第三十三頁,共142頁。使用注意①特點:本品既入氣分,又入血分,為“氣血兩清”之品;清三焦火,多配伍應用。清熱之中又能利濕,為“清利”之品。②釋名:“卮”原義為盛酒的器皿,以其果實形如卮,故“梔”從“卮”,又名“山梔”。③生用偏于清熱瀉火,炒焦偏于止血。④本品苦寒傷胃,脾虛便溏者不宜用。第三十四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三十五頁,共142頁。夏枯草:清肝火,散郁結,主治肝經病變,為“清散”之品。夏枯草有安神之效,治療失眠多夢、煩躁不寧之神經官能癥,常配百合或半夏同用。第三十六頁,共142頁?!?清熱燥濕藥本類藥物多屬苦寒,清熱之中,燥濕力強,故稱為清熱燥濕藥,清熱解毒和清熱燥濕是分不開的,主要用于濕熱諸證及火熱、熱毒證。第三十七頁,共142頁。本類藥物寒易傷脾,苦能燥濕,過服易伐胃傷陰,凡脾胃虛寒,津傷陰損者應慎用。前者必要時當“以溫藥和之”。第三十八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三十九頁,共142頁。1.黃芩:清熱多生用,安胎多炒用,清上焦熱可酒炙用,止血可炒炭用。黃芩分枯芩與子芩??蒈藶樯L年久的宿根,善清上焦肺火,主治肺熱咳嗽痰黃;子芩為生長年少的子根,善瀉大腸濕熱,主治濕熱瀉痢腹痛。第四十頁,共142頁。清肺火與桑白皮、地骨皮、知母等同用。第四十一頁,共142頁。黃芩對五臟六腑之火也多能治療,如清瀉肝膽之火的大小柴胡湯,以柴胡達少陽之邪,疏解氣機壅滯,黃芩清泄少陽之邪熱。黃芩在治療肺、肝膽胰腺炎癥性疾病、免疫性疾病、過敏性疾病方面為主藥。第四十二頁,共142頁。黃芩、黃連在治療胃腸道疾病時大多是同用的,起協(xié)同增效的作用,如清化胃腸濕熱的葛根芩連湯等。第四十三頁,共142頁。黃芩苦味與寒性比黃連、苦參為輕。可大劑量使用,必要時可用至30-60g,一般不會有消化道反應。第四十四頁,共142頁。2.黃連:本品根如連珠而色黃,故名。主產于四川,名“川黃連”。因根多分歧,形如雞爪、鷹爪,故又名“雞爪連”、“鷹爪連”。3.黃柏:古稱“黃檗”,自《本草鋼目》后稱“黃柏”,主產于四川,名“川黃柏”。第四十五頁,共142頁。黃連善除脾胃大腸濕熱,故為治療濕熱瀉痢的要藥。第四十六頁,共142頁。黃連瀉火解毒,用治癰腫瘡毒,如黃連解毒湯,以本品與黃芩桅子連翹等藥同用,近年來用于敗血癥,有較好療效。第四十七頁,共142頁。黃連舌質紅,苔黃膩而厚,可用黃連;舌質淡紅胖嫩,苔薄白或無苔者,應慎用黃連。對大便干結的病人,服用黃連會使大便更加干結。第四十八頁,共142頁。黃連黃連治療各種慢性胃腸道疾病有許多良方,如左金丸、黃連理中丸等,配方非常合理,既消除了炎癥,又調節(jié)了胃腸功能。第四十九頁,共142頁。黃柏有邪之虛火,如慢性感染、結核所引起的低熱、內熱,應選用黃柏、知母,因為黃柏首先是一味重要的抗感染藥(對結核桿菌亦有抑菌作用)。無邪之虛火,為陰虛體質的正常人所出現(xiàn)的內熱和功能性低熱,沒有病毒、細菌等微生物感染,治療重在養(yǎng)陰,不宜使用黃柏。第五十頁,共142頁。黃柏治陰虛火旺,本品常與知母熟地龜板同用。第五十一頁,共142頁。黃柏長期使用黃柏清火的后果會使人出現(xiàn)軟弱、乏力、納減、腰酸畏冷、性功能減退等。黃柏過于苦寒,用9g以上常會出現(xiàn)消化道反應,食欲減退,甚至惡心嘔吐。對有慢性腎臟病人不宜大量或長期服用。第五十二頁,共142頁。龍膽草葉如龍葵,味苦如膽,故名。
1.清熱燥濕——濕熱證。
其性沉降,尤善清下焦?jié)駸?,常用治下焦?jié)駸崴轮T證。
2.瀉肝膽火——本品以清瀉肝膽實火見長。
用于肝火頭痛、目赤耳聾、脅痛口苦,及肝經熱盛,熱極生風之高熱、驚風抽搐。※本品大苦大寒,純?yōu)a無補,以瀉肝膽實火,除下焦?jié)駸嵋婇L。第五十三頁,共142頁。龍膽草大苦大寒,比芩連更苦,不宜大劑量使用。第五十四頁,共142頁。秦皮
1.清熱燥濕,收澀止痢、止帶——濕熱瀉痢、帶下。2.〔清肝〕明目——肝熱目赤腫痛、目生翳膜。第五十五頁,共142頁??鄥?/p>
味極苦,性燥烈,主瀉,名參而不補。1.清熱燥濕——濕熱證。治濕熱泄痢,功似黃連;治濕熱帶下、陰腫陰癢、黃疸,功似黃柏、龍膽草。2.〔殺蟲〕止癢——為治療皮膚病之要藥,可用于多種皮膚病。如濕疹濕瘡、皮膚瘙癢、疥癬。3.〔清熱〕利尿——小便不利、灼熱澀痛?!崔继J。第五十六頁,共142頁。常用于治療自身免疫病。第五十七頁,共142頁。白鮮皮
1.清熱燥濕——濕熱黃疸,風濕熱痹。2.祛風解毒〔止癢〕——濕熱瘡毒、濕疹,疥癬。第五十八頁,共142頁。§3清熱解毒藥本類藥物性質寒涼,清熱之中更長于解毒,具有清解火熱毒邪的作用。主要適用于熱〔火〕毒證:如癰腫瘡毒、丹毒、瘟(疫)毒發(fā)斑、痄腮、咽喉腫痛、熱毒下痢等?!叨镜闹虏√攸c:1.發(fā)病急,來勢猛,證情重,熱勢高;2.多具傳染性、流行性;※瘡毒特殊證候:局部紅、腫、熱、痛、功能障礙。第五十九頁,共142頁。清熱和解毒是兩個密切相關的不同概念,既有清熱功效又有解毒功效的中藥稱清熱解毒藥。均具有抗感染作用,多數(shù)有降低和清除內毒素作用,部分具有退熱降溫和消除炎癥作用。部分中藥用于惡性腫瘤。第六十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六十一頁,共142頁。金銀花性能平和,使用廣泛,退熱降溫、解毒。本藥不苦,略帶甜味。第六十二頁,共142頁。
附藥忍冬藤
又名銀花藤。其功效與金銀花相似。本品解毒作用不及金銀花,但有清熱疏風,通絡止痛的作用,故常用于風濕熱痹,關節(jié)紅腫熱痛,屈伸不利等癥。煎服,9~30g。第六十三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六十四頁,共142頁。大青葉為菘藍葉;板藍根為菘藍或馬藍的根;青黛為馬藍、蓼藍或菘藍的莖葉經加工制得的粉未。三者大體同出一源,功效亦相近,皆有清熱解毒、涼血消斑之作用。第六十五頁,共142頁。穿心蓮
1.清熱解毒,涼血消腫——火熱毒邪諸證。如外感風熱,溫病初起;肺熱咳喘,肺癰吐膿,咽喉腫痛;癰腫瘡毒,蛇蟲咬傷。2.〔清熱〕燥濕——濕熱諸證。
尤善止痢,治濕熱瀉痢,效如黃連?!鍎┮字聡I吐,故多作丸、散、片劑。第六十六頁,共142頁。貫眾
1.清熱解毒——風熱感冒,溫毒發(fā)斑。2.涼血止血——血熱出血。3.殺蟲——多種腸寄生蟲病。※殺蟲及清熱解毒宜生用;止血宜炒炭用。外用適量。第六十七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六十八頁,共142頁。蒲公英:簡稱“公英”。因其開黃花,主根圓錐形,似釘狀,又名“黃花地丁”。第六十九頁,共142頁。常用治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腸潰瘍,幽門螺桿菌陽性者。中藥中的廣譜抗生素。第七十頁,共142頁。重樓
1.清熱解毒——癰腫疔瘡,毒蛇咬傷。2.涼肝定驚——小兒熱極生風,手足抽搐。3.消腫止痛——跌打損傷。第七十一頁,共142頁。①釋名:本品療蟲蛇之毒,得此治之,即能早休,故名“蚤休”?!捌涿缫磺o直上,每層七葉,至頂而花”(《本草便讀》),名“七葉一枝花”。凡二、三層,名“重樓”。又名“草河車”。②諺語云:“七葉一枝花,深山是我家,癰疽如遇著,一擬手拈拿”第七十二頁,共142頁。土茯苓
解毒,除濕,通利關節(jié)——本品既解梅毒,又解汞毒,為治梅毒的要藥。
用于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劑中毒而致肢體拘攣、筋骨疼痛者?!俜帟r忌茶,飲茶能致脫發(fā);②15~60g?!侗静菡x》云:“淡而無味,極其和平之物,斷非少數(shù)所能奏效”。第七十三頁,共142頁。土茯苓苦參:濕熱瘡毒土茯苓萆解:痛風土茯苓五味子:降轉氨酶土茯苓白茅根:消蛋白尿第七十四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七十五頁,共142頁。魚腥草:本品全草入藥,因其鮮莖葉有濃烈的魚腥氣,故名。第七十六頁,共142頁。大血藤:本品又稱“紅藤”。第七十七頁,共142頁。敗醬草:本品因特殊的臭味,如腐敗的豆醬,故名。第七十八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七十九頁,共142頁。白頭翁
清熱解毒,涼血止痢——為治熱毒血痢之要藥。據(jù)報道,本品常用于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第八十頁,共142頁。白花蛇舌草1.清熱解毒——癰腫瘡毒,咽喉腫痛,毒蛇咬傷。
近年利用本品清熱解毒消腫之功,已廣泛用于各種癌證的治療。2.利濕通淋——熱淋澀痛。第八十一頁,共142頁。熊膽1.清熱解毒——熱毒瘡癰。2.〔清熱〕息風止痙——熱極生風,驚癇抽搐。3.清肝明目——肝熱目赤腫痛、羞明流淚及目生障翳等。第八十二頁,共142頁。使用注意①本品為熊的干燥膽汁。產于云南者稱“云膽”,品質最優(yōu);產于黑龍江、吉林者稱“東膽”,產量最大?,F(xiàn)多以活熊導管引流的熊膽汁干燥后入藥,稱為“熊膽粉”。②內服,0.25~0.5g,入丸、散,由于本品有腥苦味,口服易引起嘔吐,故宜用膠囊劑。③脾胃虛寒者忌服。虛寒證當禁用。第八十三頁,共142頁。1.主要用于溫熱?。航疸y花、連翹、大青葉、板蘭根、野菊花、貫眾2.主要用于熱毒痢疾:白頭翁、馬齒莧、銀花、秦皮、苦參、黃連、黃芩3.主要用于熱毒瘡癰:銀花、連翹、紫花地丁、蒲公英、魚腥草、紅藤、敗醬草、白花蛇舌草、蚤休、半枝蓮4.主要用于咽喉腫痛:山豆根、射干第八十四頁,共142頁。
§4清熱涼血藥
本類藥物性味多為苦寒或咸寒,入血分,以清解營分、血分熱邪為主要作用。多入心肝經。主要用于營、血分實熱證——發(fā)熱(身熱夜甚)出血〔斑疹隱隱或紫暗、各種出血〕,神志病變〔躁擾不安、神昏譫語〕、舌絳。第八十五頁,共142頁。本類藥物均具有清熱涼血的功效。該功效的主治有二:一是溫熱病熱入營血,癥見身熱夜甚、心煩不寐、斑疹隱現(xiàn)、舌紅絳、脈細數(shù),甚則神昏譫語、吐衄便血、發(fā)斑、舌質深絳等。二是內科雜病中的各種血熱妄行之證。第八十六頁,共142頁。本類藥物常分別兼有止血、養(yǎng)陰、解毒、活血等不同功效,還可主治其他陰虛證或瘀血證、熱毒證.
第八十七頁,共142頁。其用以治療營分證,還常與清熱瀉火藥及清熱解毒的藥物同用,以利熱邪易于清解;第八十八頁,共142頁。對于一般的血熱妄行證,應根據(jù)所涉及的臟腑,配伍相應的清熱藥和涼血止血藥。第八十九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九十頁,共142頁。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力量強第九十一頁,共142頁。①生地:產于河南懷慶者,名“懷生地”。②玄參:玄者黑也,又名“黑玄參”。后避康熙(玄燁)諱改為“元參”。第九十二頁,共142頁。生地是一味對人體有全方位治療和保健作用的中藥。養(yǎng)陰清熱,清熱而不傷正。實虛熱均可應用。在養(yǎng)陰涼血生津清熱方面都是首要和重要的藥物。古人提出人體’’陰常不足,陽常有余’’。從小到老,常需補陰,其首選的補陰藥就是地黃(包括生地與熟地)。第九十三頁,共142頁。主五勞七傷,治療虛損,保健強身。烏雌雞1只生地黃(切)1斤飴糖2兩。烏雞治如食法,以后二者納腹中,放容器中蒸熟,食肉飲汁,忌鹽,每月作一次,連作3月第九十四頁,共142頁。生地能滋養(yǎng)五臟之陰,以肝腎為主。玄參能滋養(yǎng)肺胃之陰,以肺(喉)為主。第九十五頁,共142頁。玄參玄參藥理作用不及生地全面,藥力不如生地強,使用玄參重在清火,兼以滋陰。多與生地同用,有協(xié)同效果。第九十六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九十七頁,共142頁。丹皮清熱涼血力強,能清透陰分伏熱。丹皮性善清透而宜于無汗骨蒸,地骨皮則重在清泄而治有汗骨蒸。兩者常相須為用。第九十八頁,共142頁。水牛角1.清熱涼血〔止血〕——血熱妄行斑疹、吐衄。2.清熱涼血〔定驚〕——溫病高熱,神昏譫語,驚風抽搐。3.〔清熱〕解毒——熱毒瘡瘍,咽喉腫痛。※①鎊片或粗粉煎服,15--30g,宜先煎3小時以上。②水牛角濃縮粉沖服,每次1.5-3g,每日2次。第九十九頁,共142頁。紫草〔清熱〕涼血,活血,解毒透疹——溫病血熱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第一百頁,共142頁。紫草不宜用于心腦血管病和紅斑狼瘡等病人血熱證型者,因可能加重病情。第一百零一頁,共142頁。
§5清虛熱藥
本類藥物藥性寒涼,以清虛熱、退骨蒸為主要作用。主要用于虛熱證。①陰虛內熱之骨蒸潮熱、午后發(fā)熱、手足心熱、虛煩不寐、盜汗遺精、舌紅少苔、脈細而數(shù);
配以滋陰之品。
第一百零二頁,共142頁。②溫熱病后期,邪熱未盡,傷陰劫液,而致夜熱早涼、熱退無汗、舌質紅絳、脈象細數(shù)等。
配以涼血解毒之品第一百零三頁,共142頁。各類清熱藥中的知母、黃柏、玄參、生地、牡丹皮等,又兼有清虛熱作用。第一百零四頁,共142頁。所謂虛熱:表現(xiàn)為長期低熱,身體虛弱,可因多種原因,許多疾病引起。如功能性低熱慢性感染結核病腫瘤自身免疫病等。
需對因治療,效果才能持續(xù)。第一百零五頁,共142頁。小兒的虛熱證多見于疳積,習慣上又將治療小兒疳積發(fā)熱的退虛熱作用叫做除疳熱。
第一百零六頁,共142頁。青蒿
1.清透虛熱,涼血除蒸〔涼血,退虛熱〕——溫邪傷陰,夜熱早涼;陰虛發(fā)熱,勞熱骨蒸,如青蒿鱉甲湯(《溫病條辨》)。2.〔清熱〕解暑——暑熱外感,發(fā)熱口渴。3.截瘧——瘧疾寒熱?!灰司眉宓谝话倭闫唔?,共142頁。本品既退虛熱,又略能涼血而清血分所伏邪熱,能與熱病后期余邪未盡,虛熱內生的病機相宜,故治該證頗為常用。第一百零八頁,共142頁。白薇1.清熱涼血——本品既清實熱,又退虛熱,以退時病(如風溫犯肺)夜晚之壯熱見長。用于外感發(fā)熱,陰虛發(fā)熱,產后虛熱及一切不明原因的虛性發(fā)熱。2.利尿通淋——熱淋,血淋。3.解毒療瘡——瘡癰腫毒,毒蛇咬傷,咽喉腫痛。第一百零九頁,共142頁。地骨皮1.涼血除蒸——陰虛發(fā)熱,盜汗骨蒸。2.清肺降火——肺熱咳嗽。如瀉白散(《小兒藥證直訣》)。第一百一十頁,共142頁。本品既不苦燥傷津,又不甘潤滋膩,為治陰虛火旺,骨蒸潮熱、盜汗、心煩口渴等癥的常用退虛熱佳品。第一百一十一頁,共142頁。地骨皮午后潮熱,伍以青蒿夜晚潮熱,伍以白薇早晨潮熱,伍以連翹
只清內熱,不清表熱。對外感風寒表證不凈之發(fā)熱不宜使用第一百一十二頁,共142頁。地骨皮水煎液帶有甜味性涼,對夏天內火較重的人,經常飲服,可以清火解暑,降脂降糖。第一百一十三頁,共142頁。鑒別用藥第一百一十四頁,共142頁。①銀柴胡與柴胡:名稱相似且均有退熱之功。然銀柴胡能清虛熱,除疳熱,尤善治療陰虛發(fā)熱、小兒疳熱;而柴胡能發(fā)表退熱,善治外感發(fā)熱、邪在少陽之往來寒熱。②胡黃連與黃連:名稱相似且均為苦寒清熱燥濕之品,善除胃腸濕熱,同為治濕熱瀉痢之良藥。然胡黃連善退虛熱、除疳熱;而黃連則善清心火、瀉胃火,為解毒要藥。第一百一十五頁,共142頁。疳者,干也。指疳病中期,形體消瘦,面黃發(fā)枯,精神萎糜或煩躁,飲食異常,腹脹青筋為特征的疳病。第一百一十六頁,共142頁?!緦W習要點】1.掌握清熱藥的含義、功效、主治及每節(jié)藥物的特點。2.功效比較:
石膏與知母,胡黃連與黃連,銀柴胡與柴胡,黃連、黃柏與黃芩,生地與玄參,丹皮與赤芍,金銀花與連翹第一百一十七頁,共142頁。思考病例周某女羽毛球運動員近4個月來間斷發(fā)低燒,一般是下午晚上,大約在37.3-37.8度之間,出汗較多,夜里盜汗,口干,舌紅絳,少苔,脈細數(shù)。第一百一十八頁,共142頁。青蒿12g知母10g生地20g玄參15g丹皮10g生鱉甲20g麻黃根15g浮小麥15g煅龍牡各20g雞內金9g陳皮6g
七劑水煎服第一百一十九頁,共142頁。思考病例尚某男47歲患慢性肝炎己3年,ALT持續(xù)在120U以上,反復治療不下降,面色紅潤,目赤,鼻衄,舌紅絳起刺,脈弦大。第一百二十頁,共142頁。證屬營熱絡傷治宜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水牛角生地各24g丹皮赤芍梔子各9g田基黃30g小薊草15g白茅根15g第一百二十一頁,共142頁。復習自測題第一百二十二頁,共142頁。1.石膏的歸經是:A.肺、肝經B.心、肝經C.肝、胃經D.肺、胃經2.石膏治療溫熱病邪在氣分,壯熱、煩渴、汗出、脈洪大等實熱證,常與其相須為用的藥是:
A.知母B.梔子C.蘆根D.天花粉3.上清肺熱,中清胃熱,下瀉腎火的藥物是:
A.石膏B.知母C.梔子D.蘆根第一百二十三頁,共142頁。4.既清氣分熱,又清血分熱的藥物是:A.石膏B.知母C.梔子D.夏枯草5.天花粉的藥用部位是什么,臨床配伍反什么?A.花蕾、烏頭B.花粉、烏頭C.塊根、烏頭D.根莖、烏頭
6.藥用部位是果穗,能清肝火,散郁結的藥物是:
A.苦參B.龍膽草C.夏枯草D.谷精草第一百二十四頁,共142頁。
7.功能清熱燥濕,又善清肺熱的藥物是:
A.黃芩B.黃連C.黃柏D.苦參
8.功能清熱燥濕,又善瀉心火、瀉肝火,清胃熱的藥物是:
A.淡竹葉B.連翹C.黃芩D.黃連
9.功能清熱燥濕,尤善治療下焦?jié)駸?、陰虛發(fā)熱的藥物是:
A.苦參B.龍膽C.秦皮D.黃柏第一百二十五頁,共142頁。10.黃柏、知母都具有的功效是:A.清熱燥濕B.清熱涼血C.清熱解毒D.既清實熱、又退虛熱11.善瀉肝膽實火,除下焦?jié)駸岬乃幬锸牵篈.龍膽草B.苦參C.夏枯草D.黃芩12.腸胃濕熱瀉痢首選:A.黃連B.白頭翁C.馬齒莧D.鴉膽子第一百二十六頁,共142頁。
13.藥用部位是花蕾,為清熱解毒之通用藥,治陽性瘡瘍之要藥是指:
A.金銀花B.連翹C.菊花D.辛夷
14.有“瘡家圣藥”之稱的是:
A.金銀花B.連翹C.蒲公英D.紫花地丁
15.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尤善治乳癰腫痛,是指:
A.蒲公英B.紫花地丁C.紅藤D.敗醬草第一百二十七頁,共142頁。16.內外癰均治,但長于治療肺癰吐膿,是治療肺癰咳吐膿血要藥的是指:A.魚腥草B.紅藤C.敗醬草D.蒲公英17.功效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尤善于清胃腸濕熱及血分熱毒,為治熱毒血痢的良藥是指:A.黃連B.白頭翁C.紅藤D.白花蛇舌草18.功效解毒利濕,通利關節(jié),解除汞毒,對梅毒或因梅毒服汞劑中毒而致肢體拘攣者,功效尤佳,為治梅毒的要藥,是指:第一百二十八頁,共142頁。19.蒲公英除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外,還能:A.化濕B.除濕C.利濕D.燥濕20.入湯劑不宜久煎的藥物是:A.敗醬草B.地錦草C.魚腥草D.石膏21.二花是指:A.金銀花B.菊花C.款冬花D.槐花第一百二十九頁,共142頁。
22.既能清熱涼血,又能養(yǎng)陰生津的藥物是:
A.蘆根B.天花粉C.生地黃D.丹皮
23.牡丹皮、赤芍都具有的功效是:
A.清熱涼血,退虛熱B.清熱涼血,活血散瘀C.清熱解毒,活血散瘀
D.活血散瘀,退虛熱
24.濕熱瘡疹,皮膚瘙癢,首選藥物為:
A.白蘞B.白鮮皮C.白頭翁D.白花蛇舌草第一百三十頁,共142頁。
25.用于預防流感、麻疹、流腦,且能止血和驅蟲的藥物是:
A.大青葉B.板藍根C.金銀花D.貫眾
26.治療肝熱目赤,兼大便秘結的藥物是:
A.菊花B.夏枯草C.決明子D.金銀花
27.均具清熱解毒、息風止痙作用的藥物是:
A.金銀花、連翹B.牛黃、蚤休
C.青黛、大青葉D.蒲公英、紫花地丁第一百三十一頁,共142頁。28.既清濕熱,又退虛熱的藥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保潔人員聘用合同書
- 抹灰工程施工勞務分包合同
- 合作合同技術專家聘用協(xié)議書
- 農機購銷買賣合同
- 土地租賃合同一點(2025年版)
- 房屋戶頭轉讓合同范本
- 賣門合作合同范本
- 投資入股經營合同范本
- 成品熟食銷售合同范本
- 【高中語文++】第七單元《紅樓夢》整本書閱讀+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
- DB32T 5061.1-2025中小學生健康管理技術規(guī)范 第1部分:心理健康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5年開封大學單招職業(yè)適應性考試題庫帶答案
- 國際合作與中外合拍片的發(fā)展現(xiàn)狀
- 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 復習課件
-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的護理查房
- 網絡周期竊取演變-洞察分析
- 《excel學習講義》課件
- 醫(yī)療質量與安全管理和持續(xù)改進評價考核標準
- 《老撾英文介紹》課件
- 房車露營地各崗位職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