潛心于織機設備改進及杵蠶繭繅絲機的研究_第1頁
潛心于織機設備改進及杵蠶繭繅絲機的研究_第2頁
潛心于織機設備改進及杵蠶繭繅絲機的研究_第3頁
潛心于織機設備改進及杵蠶繭繅絲機的研究_第4頁
潛心于織機設備改進及杵蠶繭繅絲機的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潛心于織機設備改進及杵蠶繭繅絲機的研究——王寶賢王寶賢:1962年畢業(yè)于遼寧紡織??茖W校紡織工程系機織專業(yè),分配到遼寧柞蠶絲綢科學研究所工作。曾任遼寧柞蠶絲綢科學研究所科研計劃科科長、所長辦公室主任,丹東絲綢公司外王寶賢貿(mào)辦主任,丹東絲綢二廠廠長,遼寧柞蠶絲綢科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等職務。主要從事織機設備改造、柞蠶繭筒子繅絲機研究、柞蠶繭自動繅絲機(任感知、添緒組件組組長)研究和工廠管理工作。主筆編寫了“遼寧省絲綢公司科技發(fā)展規(guī)劃”。所設計的“柞蠶繭自動繅絲機的研究”的組裝樣機獲遼寧省革委會1977年度重大科技成果獎。曾兼任國家“八五”計劃絲綢行業(yè)的專家評審組成員和原遼寧省紡織廳絲綢專業(yè)高級職稱評委。1999退休后,先后任丹東福成集團副總經(jīng)理兼集團下屬企業(yè)丹東亞麻廠廠長、遼寧西豐美麟絲綢集團顧問、丹東中天柞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jīng)理和技術顧間;參與的“柞蠶繭殼中性酶脫膠”研究課題于2016年獲中國發(fā)明專利。遼寧柞蠶絲綢科學研究院原常務副院長我是遼寧錦州人,出生于1938年。我1962年畢業(yè)于遼寧紡織??茖W紡織工程系機織專業(yè),被分配到遼寧作蠶絲綢科學研究所工作。見習一機的工作年,期滿要求寫見習報告及答辯,我寫了三個技術革新內(nèi)容:(1)改捷克進口的花線機成花機構。我利用絲織多臂機紋針提綜的原理,使花線機的花色可按設計要求達到隨意循環(huán)。(2)設計絲織機織邊的自動機構。(3)設計提花織機上的自動幅撐。在答辯時,這篇包含了這三個內(nèi)容的見習報告得到了在場專家的一致好評。1964年,遼寧柞蠶絲綢科學研究所分成了兩個單位:遼寧作蠶絲綢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為“絲綢研究所”)和丹東絲綢試樣廠。我被分配到了絲綢研究所。1979年我被派到丹東絲綢二廠,主持把K251絲織機改成剛性劍桿織機的工作1964年,絲綢研究所派我到北京絲綢廠學習將G151棉織機改造成絲織機的技術?;厮?在此基礎上,我改進了G1511棉織機,增加了機身長度并降低了后梁高度,改進了織機各項參變數(shù),以適應絲織物的織造要求。我完成了一臺樣機,效果很好。當時我們絲織研究室主任是孟慶榮,他于1965年調到丹東絲綢二廠任生產(chǎn)副廠長,他了解我們將棉織機改造為絲織機的全過程。丹東絲綢二廠購置了40臺G151棉織機,以改造成絲織機,并將我借調到丹東絲綢二廠,指導改造工作。王寶賢1968年,為使科研工作和工廠生產(chǎn)相結合,我被派到岫巖絲綢廠,在K251絲織機上改造噴氣織機,將有梭織機改成無梭織機。不到半年時間,我改進了一臺噴氣織機,可進行正常生產(chǎn)。在此期間,我還參加了柞絲低捻上漿的研究項目,并在丹東絲綢一廠將其應用于大生產(chǎn)。之后又參加了絲大卷裝的研究,研究成果在風城絲綢廠得到了推廣應用?!拔母铩苯Y束后,絲綢研究所的絲織研究室恢復了工作。1979年我被派到丹東絲綢二廠,主持將K251絲織機改成剛性劍桿織機的工作,與幾位老技工組成了研究小組。我們運用了螺旋控制劍桿成直線運動的原理。從設計方案的提出、圖紙的繪制,到個別零件的加工制作,以及安裝調試402我都親力親為。丹東絲綢二廠的領導和工人們都夸我:研究所出來的科技人員就是不一樣,是樣樣都拿得起來的多面手。我們對一臺樣機反復試驗和改進,使其最終完全達到設計要求。在此基礎上,又擴大規(guī)模,將8臺K251絲織機改造成剛性劍桿織機,實現(xiàn)了正??椌I生產(chǎn)。改造后,極大地減輕了勞動強度,擴大了看臺,顯著地提高了產(chǎn)品質量,增加了效益。當時,丹東絲綢公司領導非常重視這個項目。其他絲綢廠也來觀摩學習,項目得到了一致好評。遼寧省經(jīng)委領導得知丹東絲綢二廠將絲織機改造成了劍桿織機,專程來廠考察。見到實際情況,他們堅定了引進國外劍桿織機的決心。當時,丹東絲綢二廠領導不熟悉劍桿織機,便由我與省經(jīng)委領導面談,研究引進劍桿織機事宜。該項目成功獲得了省經(jīng)委在省絲綢系統(tǒng)的首筆投資,用于批量引進國外劍桿絲織機。之后,丹東絲綢一廠和風城絲綢廠也相繼引進了劍桿織機。1979年我被派到丹東絲綢二廠,主持把K251絲織機改成剛性劍桿織機的工作柞蠶繭筒子繅絲機的研究分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研究筒子韁絲機的絲條烘干機械送絲機構。1974年,絲綢研究所正是停產(chǎn)“鬧革命”的時候。一天,所革委會軍代表打算派我和黨員工程師林樹桐以及老工人張萬有三人到鳳城絲綢廠去搞筒子繅絲機研究。在組長林樹桐的帶領下,我們和工廠骨于組成了筒子繅絲機研究小組。大家干勁十足,全心投入到研究中。筒子繅絲機工作時,在繅絲過程中將絲條直接卷裝成筒,所以,絲條的干燥問題是該項目的核心研究課題。我提出把噴氣織機的紅吸效應應用到筒子繅絲的超機構上林樹桐提出了一個方案:由操作工將絲條在可移動小滑輪上繞行三圈后,再送入烘箱。絲條在烘箱中要經(jīng)過6米的烘燥長度,面對面的兩部車可以利用一個烘箱同時干燥。此機構簡單、易操作。最后,我們按此方案完成了兩部車的改造樣機,達到了正常生產(chǎn)的要求。1974年年末,遼寧省科委給我們絲綢研究所下達了完成“柞蠶繭自動繅絲機的研究”項目的要求,并撥款50萬元作為科研經(jīng)費。所領導研究決定,任命林樹桐為該項目負責人,要求他立即回研究所組建項目組;任命我為筒子繅絲機研究組組長,留在風城絲綢廠繼續(xù)進行筒子繅絲機的研究工作。經(jīng)過我們的努力,筒子繅絲機在原來的基礎上得到了進一步的改進和提高。1975年業(yè)部科寧省紡的陪工遼樸風絲好行的熱采絲省為們鳳全場織在徐了繅有進機電有干和認他在個現(xiàn)城絲同綢因絲繭年技織下廠為綢筒初司工的機。全序子在幾家廠桑蠶繭筒子陳業(yè)視筒國也繅采研有的來用究烘蒸條。干汽紡絲條熱風織工工業(yè)廳紡我當城國織們時絲筒來業(yè)一好用也部致搞得最寸就敲定,要綢廠召子繅絲開機的辦全國絲面會舉現(xiàn)是場會。對綢工來的說件大事情方廠廠革委會非常重視,研究決定:要搞兩組筒子繅絲的規(guī)模,即432緒×2=864緒。由我總負責現(xiàn)場會的籌備工作,工廠要人給人,要錢給錢,一路開綠燈,但必須高質量、按時完成計劃。這幾千人的工廠的重大任務交給我,我感覺壓力很大,同時干勁也很足。我們首先抽調人員,組成圖紙繪制零件加工、安裝調試、擋車培訓等小組。經(jīng)過幾個月的緊張工作,完成安裝、試運轉,最后操作工熟練掌握兩組車、864緒生產(chǎn)正常運行,各項指404標達到設計要求。我提出把噴氣織機的紅吸效應應用到筒子繅絲的超機構上我提出把噴氣織機的紅吸效應應用到筒子繅絲的超機構上1975年下半年,紡織工業(yè)部、省紡織工業(yè)廳組織在鳳城絲綢廠召開了全國筒子繅絲機現(xiàn)場會。與會專家們對我們采用的送絲干燥潛機構給予了一致好評,認為值得借鑒。這一階段的緊張工作,對我來說是字一個很好的鍛煉和提高的機會,也為我以后參與更大規(guī)模的科研工作柞蠶繭自動繅絲機“大會戰(zhàn)”打下了基礎。第二階段,研究筒子繅絲機超喂烘干送絲機構。全國筒子繅絲機現(xiàn)場會結束后,我回到研究所,絲織研究室的部分人員被調到制絲研究室,從薑事筒子繅絲改進提高工作。柞蠶絲有一個特點,就是在濕態(tài)下容易伸長。其伸長部分在綢面上呈現(xiàn)“明絲”疵點。為了使絲條在筒子繅絲過程中不產(chǎn)生“明絲”,我們采、專用超喂的方式,使絲條在干燥定型時處于“無張力”的自由狀態(tài),確保筒子繅絲在后道工序中不產(chǎn)生“明絲”現(xiàn)象。因為我搞過噴氣織機,我提出把噴氣織機的虹吸效應應用到筒子繅絲的超喂機構上,事實證明,二者的結合是“絕配”,更是發(fā)明。這一發(fā)明用超喂的方法,使2米濕態(tài)絲條在無張力的狀態(tài)下通過烘箱中的U型紫銅管,使伸長的絲條充分回縮定型。接下來的一個難題出現(xiàn)在出烘箱后的過程:松弛的干燥絲條必須增加定的張力才能完成卷裝成筒,而錐型筒子有大小頭之分,其卷繞線速是不一樣的。我們又研究了一套既能增加絲條張力,又能調節(jié)線速的機構,使得筒子兩頭的絲條松軟一致、成型完美。在此基礎上,我們完成了24緒的筒子繅絲樣機,使繅絲卷繞容量大、質量好,省去復搖、整理、包裝等工序。遼寧柞蠶絲綢研究所晉升研究院大會桑蠶繭自動繅絲機的纖度控制裝置可以借鑒日本杠桿隔距片式定纖感知器的原理來調節(jié)絲條的纖度。但柞蠶繭不同于桑蠶繭,它繭形大、色深、雜物多、毛絲多,若柞蠶繭也采用隔距片來定纖,那么繭上的絲毛、雜物就經(jīng)常會堵塞隔距片,使之運轉失靈,這種情況下必須由操作工剔除毛絲和雜物,增加了工人的負擔。所以,我們發(fā)現(xiàn),采用定粒式定纖機構來改良柞蠶繭自動繅絲機比較可靠、有效。采用定粒式定纖機構來改良柞蠶繭自動繅絲機比較可靠、有效柞蠶繭自動繅絲機的研究分為兩個階段:先是小樣機的研究,測試達標后,接著是下一階段的中試生產(chǎn)。在項目組組長林樹桐的帶領下,研制人員分成了若干研究小組?;ㄖ?、添緒組件組組長。纖度控制是整個自動繩絲機的心臟部分,于定粒式感知在限度控制中的作用,前人沒有留下任何參考資料,我計方案全是憑空思考。在這18個月里,全體研究人員主動放棄休息從,每天晚上近10點才回家,甚至吃飯、睡覺時都在考慮研究方案。研究人員每想到一個成熟的方案,就拿到小組討論,通過后立即繪制草圖,到機修間制作零件,然后安裝調試,有問題再修改。全部親自動手。當時,繅絲車間的條件較差,東北的冬天,下班后暖氣供應不上,調試人員躺在滴水的繅絲機器下冰冷的水泥地上,堅持完成調試。采用定粒式定纖機構來改良柞蠶繭自動繅絲機比較可靠、有效研究小組成員個個廢寢忘食,熱情高漲,不感到苦和累更想不到加班費、獎金什么的。那時苦一年,如果能評個先進,獎一本《毛主席語錄》就很滿足了。柞蠶絲的目的纖度為35且尼爾,每根繭絲的平均纖度為5且尼爾定粒繭就為7粒繭。其原理是當1粒繭落緒后,缺少了繭絲的牽引,自由的浮繭利用水流排出,落緒繭接觸到后面的感知板后,就發(fā)出信號進行補繭添緒。各組完成試驗后,就組裝樣機進行試運轉,同時,對機械、工藝、絲條質量進行全面測定。各項指標達到要求后,就進行樣機的小試鑒定會。與會專家對樣機評價較高:設計獨特,結構生產(chǎn)可行,工藝數(shù)據(jù)先進完善,可以中試生產(chǎn)。樣機還獲得了遼寧省革委會1977年度重大科技成果獎。1978年,在完成樣機的基礎上,我們又進行了柞蠶繭自動繅絲機的中試會戰(zhàn),決定中試樣機為1組車,324緒,分成兩個階段進行會戰(zhàn)。第一階段為設計會戰(zhàn),抽調絲綢學校、絲綢機械廠及省內(nèi)各絲綢廠的機械設計人員,進行繪圖、描圖、曬圖等工作,統(tǒng)一在絲綢研究所內(nèi)進行。我任感知、添緒組件組組長。我除了負責繪制完成感知、添緒組件圖、裝配圖外,還要完成自動絲機全機的裝配圖繪制工作。第二階段則是全省絲綢系統(tǒng)加工會戰(zhàn)。為確保科研工作順利進行,省絲綢公司領導決定組織全行業(yè)大會戰(zhàn),并成立了會戰(zhàn)辦公室。我是會戰(zhàn)辦公室的主要成員,負責零件加工進度和質量。我主動到各加工廠進行巡回察看,發(fā)現(xiàn)問題并及時解決。設計圖紙如果有問題,就由我現(xiàn)場修改,圖一紙上有“王寶賢”的簽字就生效。加工工藝如有問題,就現(xiàn)場找出原因予以解決。我肩上的責任很重大,因為柞蠶自動繅絲機是復雜的大型設備,零件繁多,如有一點馬虎的話,上萬個零件中的幾百個零件就可能報廢,或要在組裝時全部返工。這個工作要求我對整個機臺的設計圖紙,零件加工工藝、安裝調試等非常熟悉。除了做技術工作之外,我還要做領導工作。大兵團作戰(zhàn),要及時調配人員和加快加工進度。這個階段的工作,對我工作水平的提高,有著很大的促進作用。

加工零件會戰(zhàn)結束后,我們同步進行了安裝調試、試運轉,達到了正常生產(chǎn)水平,并對各種工藝數(shù)據(jù)、絲條品質生產(chǎn)效率等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測定,直到最后鑒定完成。采用定粒式定纖機構來改良柞蠶繭自動繅絲機比較可靠、有效1983年,組織上派我到省委黨校學習半年?;厮?,我先后擔任科研計劃科科長和所長辦公室主任,負責全研究所的人事教育、科研計劃、物質分配和財務供銷等管理工作。20世紀80年代,我每年從國家科委,省市科委、經(jīng)委為研究所申請近60萬元科研經(jīng)費。在此期間,國家計委撥款400萬給我所,啟動柞絲綢染整試驗車間的項目。國家計委一把手來丹東定先檢查進度時候,在市委、市政府領導的陪同下,聽了我代表研究所所做的限時30分鐘的對本項目進展情況的匯報,計委領導表示非常滿意,并希望我所繼續(xù)努力,加快進度,按時鑒定,完成任務。在這個染整項目進鑒定準備階段時,所長特責成我為該項目撰寫鑒定報告。我一手操辦了將研究所變更為研究院的全部事宜,并擔任常務副院長1989年,我被調到丹東絲綢公司任外貿(mào)辦主任,主要任務是為公司爭取進出口權及“三來一補”等工作。在此之前,柞蠶絲、柞蠶綢等產(chǎn)品一直統(tǒng)一歸遼寧省絲綢進出口公司出口。丹東是柞蠶原料、絲綢、服裝的集中產(chǎn)區(qū),有六個絲綢廠,而且科研單位、絲綢學校、絲綢質檢單位等配套齊全,出口交貨值達5個億。后來,經(jīng)貿(mào)委批準了我公司的絲綢進出口權。1992年,丹東絲紡局派我到丹東絲綢二廠當廠長。該廠當時已連續(xù)虧損4年,有4000多名職工(退休職工占1/3),是個老大難單位。(前排左一)中國紡織工程學會絲綢專業(yè)委員會專業(yè)分會合影,1994年,無錫我一手操辦了將研究所變更為研究院的全部事宜,并擔任常務副院長在向市場經(jīng)濟轉型之初,工廠一時找不到外商;內(nèi)銷又受到南方和本地眾多私營企業(yè)沖擊,難度很大;加上工廠外債多,成天有要債的、法院來扣車的,弄得我焦頭爛額。后來,我想出一個辦法,就是劃小核算單位,全廠劃分成六個分廠。債務由總廠背,分廠輕裝上陣,負責生產(chǎn)。我向市領導匯報時,稱這個做法為“大船擱淺,舢板逃生”。后來,市委書記在電視講話中也引用了我的說法。當時,丹東絲紡局效仿我的方法,對丹東絹綢廠進行了劃小核算單位的造。我的想法是3-5年后,等各分廠的日子好過了,再回頭來救總廠,這樣總廠也會轉危為安了。但總廠當時扛著債務,日子還是很難過的,市政府允諾給二廠投入的啟動資金也不給了,所以我決定退出二廠。當時,好幾個單位要我。東北國際投資公司請我去,且待遇優(yōu)厚。同時,絲綢研所所長親自來我家,讓我哪兒也不要去,還是回研究所。我感覺回原單位是輕車熟路,很樂意。于是,我回到研究所任常務副所長。之后,我一手操辦了將研究所變更為研究院的全部事宜,并擔任常務副院長。在此期間,我加入了國家第八個“五年計劃”絲綢行業(yè)專家評審組中的蠶業(yè)專和制絲專業(yè)兩個評審組,還被遼寧省紡織工業(yè)廳聘為絲綢專業(yè)高級職稱定的評委。新工藝生產(chǎn)的柞絲纖維,脫膠凈、絲質亮、強度高,絹紡出絲率高我在1999年退休后,連續(xù)被多個絲綢單位聘為高級技術管理人員。開始是在丹東福成集團任副總經(jīng)理兼集團下屬企業(yè)丹東亞麻廠廠長。2004年,遼寧西豐美麟絲綢集團想聘我為總經(jīng)理。集團楊董拿出早已擬好的聘用合同讓我簽字。合同內(nèi)容包括聘任職位為總經(jīng)理,月薪為2000元,另20%公司股份。但我拒絕了,我認為,自己年齡已大,不適合這項工作,后來僅接受顧問一職。從2014年開始,我在丹東中天柞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天”)擔任副總經(jīng)理,現(xiàn)為技術顧問。中天剛成立時遇到了一個難題,就是柞蠶繭按傳統(tǒng)的皂堿法脫膠工藝脫膠會產(chǎn)生廢水,污染環(huán)境,因此工商、稅務部門不給該公司辦理登記。中天的老總慕德明請到了來自臺灣地區(qū)的屈先生,屈先生提出用中性生物蛋白酶進行柞蠶繭的脫膠。他們經(jīng)過一年多的試驗,均未成功。主要是因為使用這種酶脫膠工藝,單浸泡時間就長達一個星期、蛋白酶發(fā)酵過程中散發(fā)的臭氣四處彌漫,車間工人無法操作蠶絲纖維也有臭味。后來采用復合酶搞試驗,他們在一次認為很有把握的試驗前,邀請了業(yè)內(nèi)幾位專家到場,我和老伴徐友蘭也受邀到現(xiàn)場,但試驗結果還是很不理想。之后開了現(xiàn)場會,分析失敗原因在會上,我首先提出,試驗失敗的主要原因是整個工藝過程缺少關鍵步驟——柞蠶繭的前處理,必須通過這個步驟使酶進入繭腔才能發(fā)揮作用但當時與會專家并沒有理解我的提議。柞蠶繭脫膠不同于桑蠶繭脫膠,柞蠶生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