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觀植物學基礎_第1頁
景觀植物學基礎_第2頁
景觀植物學基礎_第3頁
景觀植物學基礎_第4頁
景觀植物學基礎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景觀植物學基礎第1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本章內容1植物的形態(tài)特征葉、花、果、根及其它2景觀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

溫度、光照、水分、土壤、地形地勢等

第2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形態(tài)特征——葉葉的定義及內涵:葉(leaf,復數leaves)維管植物營養(yǎng)器官之一。

功能:為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并有蒸騰作用提供根系從外界吸收水和礦質營養(yǎng)的動力。

有葉片、葉柄和托葉三部分的稱“完全葉”,如缺葉柄或托葉的稱“不完全葉”。又有單葉和復葉之分。第3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的組成第4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的組成葉片是葉的主體,多呈片狀,有較大的表面積適應接受光照和與外界進行氣體交流及水分蒸散。葉片內部結構分表皮、葉肉和維管束。富含葉綠體的葉肉組織為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表皮起保護作用,并通過氣孔從外界取得二氧化碳而向外界放出氧氣和水蒸氣;葉內分布的維管束稱葉脈,保證葉內的物質輸導。第5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的形態(tài)——葉形葉形是指葉片的外形或基本輪廓。葉形主要根據葉片的長度與寬度的比例以及最寬處的位置來確定。第6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的形態(tài)——葉端葉端:即葉片的上端。第7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的形態(tài)——葉基葉基:

即葉片的基部第8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的形態(tài)——葉緣葉緣:即葉片的周邊第9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的形態(tài)——葉緣葉緣:即葉片的周邊第10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的形態(tài)——葉脈葉脈:即葉片維管束所在處的脈紋第11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柄的形態(tài)

葉柄:為著生于莖上,以支持葉片的柄狀物。葉柄除有長、短、有、無的不同外,主要有:(1)基著:即葉柄上端著生于葉片基部邊緣(2)盾著:即葉柄上端著生于葉片中央或略偏下方第12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托葉的形態(tài)

托葉:為葉柄基部或葉柄兩側或腋部所著生的細小綠色或膜質片狀物。托葉通常先于葉片長出,并于早期起著保護幼葉和芽的作用。托葉的有無,托葉的位置與形狀,常隨植物種屬而有不同,因此亦為中草藥鑒定時需要給予適當注意的形態(tài)特征之一。常見的托葉有:(1)側生托葉:為著生于葉柄基部兩側,不與葉柄愈合成鞘狀的托葉(如補骨脂)。(2)側生鞘狀托葉:為著主于葉柄基部兩側,并與葉柄愈合形成葉鞘及葉舌等的托葉(如慈竹)。(3)腋生托葉:為著生于葉柄基部的葉腋處,但不與葉柄愈合的托葉(如辛夷)。(4)腋生鞘狀托葉:為著生于葉柄基部的葉腋處,而托葉彼此愈合成鞘伏并包莖的托葉(如何首烏)。第13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4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5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的缺裂葉的葉片在演化過程中,有發(fā)生凹缺的現象,這種凹缺,稱為缺裂。缺裂通常是對稱的。1.掌狀淺裂:為葉片具掌狀葉脈,井于側脈間發(fā)生缺裂,但缺裂未及葉片半徑1/2的(如瓜木)。2.掌狀深裂:為葉片具掌狀葉脈,并于側脈問發(fā)生缺裂,但缺裂已過葉片半徑1/2的(如黃蜀葵)。3.掌狀全裂:為葉片縣掌狀葉脈,并于側脈間發(fā)生缺裂,且缺裂已深達葉柄著生處的(如大麻)。第16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4.羽狀淺裂:為葉片具羽狀葉脈,并于側脈間發(fā)生缺裂,但缺裂未及主脈至葉緣間距離1/2的(如苣荬菜)。5.羽狀深裂:為葉片具羽狀葉脈,并于側脈間發(fā)生缺裂,但缺裂已過主脈至葉緣間距離1/2的(如薺菜)。6.羽狀全裂:為葉片具羽狀葉脈,并于側脈間發(fā)生缺裂,但缺裂已深達主脈處的(如水田碎米薺)。第17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序

即葉在莖或枝上著生排列方式及規(guī)律。常見的有:1互生:即葉著生的莖或枝的節(jié)間部分較長而明顯,各莖節(jié)上只有葉1片著生的(如烏頭)。2對生:即葉著生的莖或枝的節(jié)間部分較長而明顯,各莖節(jié)上有葉2片相對著生的(如薄荷)。3輪生:即葉著生的莖或枝的節(jié)間部分較長而明顯,各莖節(jié)上有葉片以上輪狀著生的(如夾竹桃)。4簇生:即葉著生的莖或枝的節(jié)間部分較短而不顯,各莖節(jié)上著生葉片為一或數枚的(如豪豬刺)。5叢生:即葉著主的莖或枝的節(jié)間部分較短而不顯,葉片2或數枚自莖節(jié)上一點發(fā)出的(如馬尾松)。第18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19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單葉與復葉葉柄上只著生一個葉片的稱為單葉,葉柄上著生多個葉片的稱為復葉。復葉上的各個葉片,稱為小葉。復葉的種類很多,常見的有掌狀復葉和羽狀復葉:1三出掌狀復葉:系由具掌狀葉脈的單外演化而來,有小葉3片(如酢漿草)。2五出掌狀復葉:亦由具掌狀葉脈的單葉演化而來,有小葉5片(如牡荊)。3七出掌狀復葉:亦由具掌狀葉脈的單葉演化而來,有小葉7片(如天師栗)。4一回羽狀復葉:系由羽狀葉脈的單葉演化而來,即通過普通缺裂一次形成)依小葉的奇數或偶數,以及小葉的數目又有:5二回羽狀復葉:亦由具羽狀葉詠的單葉演化而來,即通過普遍缺裂二次形成,亦有偶奇之分。6三回羽狀復葉:亦由具羽狀復葉的單葉演化而來,即通過普遍缺裂三次形成(如唐松草)。7多回羽狀復葉:亦由具羽狀葉脈的單葉演化而來,即通過普遍多次缺裂形成(如茴香)。第20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單葉與復葉第21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葉的變態(tài)

植物的葉因種類不同與受外界環(huán)境的影響,常產生很多變態(tài),常見的變態(tài)有:1、葉柄葉:即葉片完全退化、葉柄擴大呈綠色葉片狀的葉,此種變態(tài)葉,其葉脈與其同科植物的葉柄及葉鞘相似,而與其相應的葉片部分完全不(如柴胡)。2、捕蟲葉:即葉片形成掌狀或瓶狀等捕蟲結構,有感應性,遇昆蟲觸動,能自動閉合,表面有大量能分泌消化液以腺毛或腺體(如茅膏菜)。3、革質鱗葉:即葉的托葉、葉柄完全不發(fā)育,葉片革質而呈鱗片狀的葉,通常被覆于芽的外側,所以又稱為芽鱗(如玉蘭)。4、肉質鱗葉:即葉的托葉、葉柄完全不發(fā)育,葉片肉質而呈鱗片狀的葉(如貝母)。5、膜質鱗葉:即葉的托葉、葉柄完全不發(fā)育,葉片膜質而呈鱗片狀的葉(如大蒜)。第22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6、刺狀葉:即整個葉片變態(tài)為棘刺狀的葉(如豪豬刺)。7、刺狀托葉:即葉的托葉變態(tài)為棘刺狀,而葉片部分仍基本保持正常的葉(如馬甲子)。8、苞葉:即葉僅有葉片,而著生于花軸、花柄、或花托下部的葉。通常著生于花序軸上的苞葉稱為總苞葉,著生于花柄或花托下部的苞葉稱為小苞葉稱為小苞葉或苞片(如柴胡)。9、卷須葉:即葉片先端或部分小葉變成卷須狀的葉(如野碗豆)。10、卷須托葉:即葉的托葉變態(tài)為卷須的葉(如菝葜)。柴胡茅膏菜第23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24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形態(tài)特征——花花的定義和組成花(flower)是種子植物的有性繁殖器官。典型的花,在一個有限生長的短軸上,著生花萼、花瓣和產生生殖細胞的雄蕊與雌蕊。一朵完整的花包括了六個基本部分,即花梗(pedicel)、花托(receptacle)、花萼(calyx)、花冠(corolla)、雄蕊群(androecium)和雌蕊群(gynoecium)。第25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26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花的顏色自然界中常見的花色有紅色,白色,黃色,紫色,藍色等等。第27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28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第29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紅色花系:桃、梅、薔薇、月季、海棠、石榴、牡丹、夾竹桃、紫薇、杜鵑、

鳳凰木、扶桑、木槿、櫻花等。黃色花系:迎春、連翹、桂花、黃刺玫、棣棠、臘梅、黃蟬、黃牡丹、黃杜

鵑、黃薔薇等。藍色花系:紫藤、紫丁香、泡桐、枸橘、八仙花、醉魚草、木藍等。白色花系:茉莉、白丁香、白牡丹、莢蒾、玉蘭、廣玉蘭、梔子花、梨等?;ǖ念伾?0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花序花在總花柄上有規(guī)律的排列方式,稱花序(inflorescence)。被子植物的花,有的是單獨一朵生在莖枝頂上或葉腋部位,稱單頂花或單生花,如玉蘭、牡丹、芍藥、蓮、桃等。但大多數植物的花,密集或稀疏地按一定排列順序,著生在特殊的總花柄上。第31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花---花序(1)單生花:花軸頂端僅著生一花。第32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2)傘形花序:有梗之花齊生于花軸的節(jié)間,如山櫻花。(3)頭狀花序:花軸擴展成盤狀,上生無柄之花者,如構樹之雌花。(4)圓錐花序:花軸分歧,各枝成總狀花序者,金龜樹。

花---花序

第33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5)平頭花序:總狀花序的花梗,于下部者長,愈向上部花梗愈短,形成

一平頭狀的花簇者。如羊蹄甲。(6)肉穗花序:穗狀花序的花軸變?yōu)槿赓|者。如椰子類植物?;?--花序第34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7)葇夷花序:穗狀花之單性花,熟后全花序齊落者。如楊柳科植物。(8)隱頭花序:花托特別膨大,先端凹陷,內臟著生多數小花者。如無花果。

花---花序

第35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形態(tài)特征——果一果實的定義和結構被子植物的雌蕊經過傳粉受精,由子房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等)參與發(fā)育而成的器官。果實一般包括果皮和種子兩部分,起傳播與繁殖的作用。其中果皮又可分為外果皮、中果皮和內果皮。。第36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果實的類型1、真果:單純由子房發(fā)育來的,多數植物的果實2、假果:除子房外,還有其他部分參與果實組成,如蘋果、瓜類、鳳梨3、單果:一朵花只有一個子房4、聚合果:一朵花有許多離生的雌蕊,每個雌蕊形成一個小果,相聚在同一個花托上,蓮、草莓、懸鉤子5、聚花果:果實由整個花序發(fā)育來的,也稱為復果,如桑、鳳梨、

無花果第37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果實的類型肉果:果皮肥厚肉質1)核果(2)梨果(3)漿果(4)瓠果(5)柑果(橙果)干果:果皮干燥無汁1)裂果A.莢果B.角果C.蒴果D.蓇葖果2)閉果A.瘦果,B.穎果C.堅果D.翅果E.雙懸果第38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核果包括外果皮、中果皮、內果皮及種子等部分。外果皮由單層細胞的表皮層,及皮下層的厚角組織所構成,表皮上被有大量表皮毛。中果皮肉質化,即為可食部分,由薄壁組織細胞與維管束組成,內果皮硬質化,由多層石細胞構成了果核的部分。種子包括種皮和胚兩部分。第39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柑果外果皮由外表皮層、具油腺和含結晶體的薄壁組織細胞所組成;中果皮含有大量薄壁組織細胞,其間的維管組織呈網狀分布,果實成熟后即為橘絡;內果皮由內表皮層及數層薄壁組織細胞組成。在每個心皮的腔室里,由內果皮產生的汁囊充滿其間,汁囊為多細胞棒狀結構,并具細長的柄。汁囊即為柑橘的可食部分。第40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瓠果果壁的最外面為單列表皮層,有氣孔分布及角質膜覆蓋。在表皮層下面,為厚的薄壁組織細胞層。通常瓜類果實外表的顏色,主要取決于這些薄壁組織細胞中所含質體,綠色的黃瓜果實,其所含的質體為葉綠體;黃色的果實,則是有色體。在薄壁組織中常間有厚壁組織細胞。果實成熟時,薄壁組織一般可延伸到果實的中央(如黃瓜,西瓜);也有的果實中央裂成空腔(如甜瓜)。第41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翅果:果實本身屬于瘦果性質,但果皮延展成翅狀,楓楊、槭、榆第42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莢果外果皮由單層厚壁的表皮細胞及單層皮下層細胞組成,中果皮均為薄壁組織細胞;內果皮包括幾層厚壁組織細胞與一層內表皮層。厚壁的皮下層細胞與內果皮的厚壁組織細胞,均為長形細胞,而兩者的長軸排列相互垂直。當果實成熟后,果皮的外層與內層因收縮方向不同而產生應力,使果皮開裂。第43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蓇葖果一心皮,子房一室,成熟時,果皮僅在一面開裂,如八角、芍藥第44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形態(tài)特征——根、干、其它根的結構根分為根尖結構、初生結構和次生結構三部分。根尖是主根或側根尖端,是根的最幼嫩、生命活動最旺盛的部分,也是根的生長、延長及吸收水分的主要部分。根尖包含根冠、分生區(qū)、延長區(qū)和成熟區(qū)。若從根尖成熟區(qū)作一橫切面可觀察到根的全部初生結構,從外至內分為表皮、皮層和維管柱三部分。有形成層細胞分裂形成的結構與根尖、莖尖生長椎分生組織細胞分裂形成的初生結構相區(qū)別,稱它們?yōu)榇紊Y構。第45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形態(tài)特征——根、干、其它根系:當種子萌發(fā)時,胚根發(fā)育成幼根突破種皮,與地面垂直向下生長為主根。當主根生長到一定程度時,從其內部生出許多支根,稱側根。除了主根和側根外,在莖、葉或老根上生出的根,叫做不定根。反復多次分支,形成整個植物的根系。第46頁,課件共67頁,創(chuàng)作于2023年2月一形態(tài)特征——根、干、其它根系分直根系和須根系。直根系的主要特點是主根明顯比側根

粗而

長,從主根上生出側根,主次

分明;須根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