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_第1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_第2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_第3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_第4頁
部編版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知識點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小學教育復習系列資料小學教育復習系列資料小學教育復習系列資料10

10阿長與《山海經》

預習重點一、作者簡介魯迅(1881—1936),原名周樹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zhàn)士,五四新文化運動的重要參與者,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奠基人?!棒斞浮笔撬?918年發(fā)表《狂人日記》時所用的筆名,也是影響最為廣泛的筆名。其代表作有小說集《吶喊》《彷徨》《故事新編》,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詩集《野草》和雜文集《墳》《熱風》《且介亭雜文》等。

二、字音詞義擱gē:放置憎zēng惡:憎恨,厭惡。竹竿gān:砍下來的削去枝葉的竹子。煩瑣suǒ:繁雜瑣碎。土匪fěi:在地方上搶劫財物,為非作歹的武裝匪徒。辮biàn子:把頭發(fā)分股交叉編成的條條兒。胸脯pú:指胸部。瘡chuāng疤bā:瘡好了以后留下的痂。比喻痛處、短處或隱私。詰jié問:追問,責問。哀悼dào:悲痛地悼念(死者)。茉mò莉li:一種常綠灌木,葉對生,卵形或橢圓形。書齋zhāi:書房。霹pī靂lì:又急又響的雷,文中指作者受到了極大的震撼。震悚sǒng:身體因恐懼或過度興奮而顫動。粗拙zhuō:粗糙低劣。守寡guǎ:婦女死了丈夫后,不再結婚。三、主題概述本文記述了作者兒時與長媽媽相處的情景,描寫了長媽媽善良、樸實而又迷信、嘮叨、“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jié)”的性格。作者對她尋購并贈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繪圖《山海經》,感到震撼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語言生動真實地刻畫出了一位不幸而又渴望平安幸福,沒有文化但關愛孩子的普通勞動婦女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她的尊敬、感激和懷念之情。四、文章結構第一部分(1、2):介紹了阿長的身份以及名字的由來,暗示她卑微的社會地位。第二部分(3~18):主要以“我”的童年視角,圍繞“我”的感受記敘阿長的言行舉動。第三部分(19~31):記敘阿長為“我”買《山海經》的前后經過,抒發(fā)“我”對她的感激和懷念之情。五、鑒賞品讀1.文章開頭介紹“阿長”名稱由來的目的是什么?“阿長”姓什么叫什么,竟沒人知道,甚至連“阿長”這一稱呼也是借用在她之前的一個女工的名字。作者花這么多的筆墨介紹“阿長”名稱的由來,是為了告訴我們“長媽媽”是一個出身低微,平凡普通,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不幸的勞動婦女。同時以名稱的由來開頭,還能使讀者對阿長有個總的印象,從而很自然地引出下文。2.賞析“一到夏天,睡覺時她又伸開兩腳兩手,在床中間擺成一個‘大’字,擠得我沒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經烤得那么熱”。這一處是對阿長睡姿的細節(jié)描寫,一個“大”字,把阿長伸手伸腳的睡姿寫得生動傳神。通過“伸”“擺”“擠”,以及對“大”字的特寫,可以看出阿長的粗俗、不拘小節(jié),也可以看出“我”對阿長的厭煩,既照應前面的“我實在不大佩服她”,又為下文“我”對她發(fā)生“敬意”做鋪墊。3.作者為什么“實在不大佩服”阿長,這些細節(jié)體現(xiàn)出阿長什么性格特點?“實在不大佩服”阿長是因為:她喜歡“切切察察”,饒舌多事;對“我”管束很嚴;睡相不好。這些表現(xiàn)體現(xiàn)出阿長沒有文化、行為粗俗、大大咧咧、不拘小節(jié)的特點,也折射出阿長的樸實和平凡。4.文中在阿長問起《山海經》之前,為什么先用大段文字寫遠房叔祖,是否離題?不離題。因為“我”對《山海經》的渴慕正是從遠房叔祖那里引起的,詳寫“我”與遠房叔祖的交往,以及遠房叔祖的藏書,也就交代了“我”渴慕《山海經》的原因,為后文阿長體諒“我”的心思,買《山海經》送“我”做鋪墊。5.當阿長來問《山海經》是怎么一回事時,“我”是怎么想的,這種想法表現(xiàn)了“我”的什么心理?“我”想“她并非學者,說了也無益”,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阿長不識字,沒文化,不知道《山海經》是怎樣的一部書,更何況她一向似乎并不善于關心“我”,因此她也不會理解“我”渴慕《山海經》的心情。這表明“我”對阿長心存隔膜甚至輕視。6.當阿長說“哥兒,有畫兒的‘三哼經’,我給你買來了”時,“我”有什么反應?表現(xiàn)出怎樣的心情?當阿長買來《山海經》時,我的反應是:“我似乎遇著了一個霹靂,全體都震悚起來”,說明“我”聽到以后很震驚,很激動,也因此對她“發(fā)生新的敬意了”。7.“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睘槭裁催@么說?這四本書雖然很粗拙,卻是由一個誰也想不到的人給“我”買來的,當時給了“我”非常大的震驚,讓“我”產生感激和“新的敬意”。8.課文結尾補寫阿長的悲苦身世,有什么作用,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補敘長媽媽悲苦的身世,與開頭“也終于不知道她姓什么”照應,再次強調阿長的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視。過了這么久,“我”依然把長媽媽記在心中,說明“我”對她的感情之深,表達了“我”對她的內疚、同情與懷念。9.本文的標題是“阿長與《山海經》”,作者為什么用“阿長”而不用“長媽媽”?文章第1—18段先用“抑”筆,側重從“缺點”上展示阿長的形象,與此相對應的“我”的情感態(tài)度是“不大佩服”“討厭”“不耐煩”“覺得非常麻煩”,如果用“長媽媽”,不合常理,用“阿長”更合適。再則將“阿長”與《山海經》連接,看似矛盾,一個連姓氏都沒有的地位低下的文盲婦女與一部古典名著是怎樣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樣的疑問將極大地激發(fā)讀者的閱讀興趣。

課后習題解答

第一題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對她的稱呼的由來,寫了她喜歡“切切察察”的毛病,寫了她的睡相,寫了“元旦”的古怪儀式,寫了她一肚子煩瑣的道理,寫了她給“我”講長毛的故事,寫了她謀害“我”的隱鼠,寫了她給“我”買來了《山海經》。詳寫她給“我”買來了《山海經》,其余是略寫。從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長是一個很不幸而又渴望一生平安的勞動婦女,她粗俗、好事而又心地善良、熱心幫助孩子。長媽媽贏得了少年時代的作者的敬重和感激,并被作者終生懷念,因此作者用文字寫下了她的人性美,并借此表達了對舊中國勞動婦女淳樸善良的美好品德的敬意,對她們不幸命運的深切同情,以及對封建思想愚弄人民的嘲諷和批判。第二題1.文章第二十七段中的“這四本書,乃是我最初得到,最為心愛的寶書”,寫出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感激之情,而第二十八段中的“書的模樣,到現(xiàn)在還在眼前”則標志著文章回到了寫作的現(xiàn)實中來。2.文章的倒數第二段,寫出了作者對長媽媽的情況知之甚少的內疚,表達了作者對她的同情與懷念,而文章最后一段“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懷里永安她的魂靈”,更是將感激和懷念之情推至最高點。3.回憶中,阿長的許多行為叫“我”討厭,只是聽阿長講長毛,才對她發(fā)生過空前的敬意,知道了是阿長謀害了隱鼠后,又憎惡她;使“我”震驚的是阿長給“我”買來渴慕已久的《山海經》,“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于是對她又發(fā)生新的敬意。作者是以兒時的心態(tài)回憶阿長的,又是以寫作時的眼光去看待自己的兒時和阿長的,但是后一層意味是含蓄的,要透過文字表面去理解。第三題第一個神力是作者認為阿長可以抵抗外敵,擁有一種偉大的神力。第二個神力是作者認為別人辦不到的事,阿長卻可以辦到,對她產生了敬意,認為她很了不起。又因為這件事成功了,所以覺得是一種神力,這是作者兒時的一種感覺。前一處有調侃的意味,后一處則有贊頌的意味。第四題1.“憎惡”“謀死”大詞小用,準確地表現(xiàn)了作者兒時對阿長害死隱鼠一事的態(tài)度和心理。2.用“空前”來修飾“敬意”,說明了“我”之前對長媽媽沒什么好印象,而接下來所寫的長媽媽講長毛的故事才讓“我”產生了“敬意”。這樣的敬意,是通過講故事嚇“我”而得到的,是一種對故事的好奇和恐懼,是“一時”的,從而襯托出后面因買《山海經》而得到的“敬意”不一樣,那才是真正的敬意,是永遠的敬意。3.這是通過一個孩子的眼光來寫作者對長媽媽由討厭到逐漸產生敬意的心理,而非真的如句子中所說“情有可原”,“應該我退讓”。這樣寫,特別有童趣。第五題略。

11

11老王

預習重點一、作者簡介楊絳(1911—2016),本名楊季康,江蘇無錫人,作家、文學翻譯家和外國文學研究家,錢鍾書夫人。代表作有散文集《干校六記》、譯作《堂吉訶德》等。二、字音詞義蹬dēng:腿和腳向腳底的方向用力??嘼ēng:張緊,拉緊。捎shāo:捎帶,順便給人帶(東西)?;蘦uáng恐:惶懼,驚恐。腫脹:肌肉、皮膚或黏膜等組織由于發(fā)炎、淤血或充血而體積增大?;钠ì:人跡罕至且偏遠。取締dì:明令取消或禁止。降格:降低標準、身份等。鑲xiāng嵌qiàn:把一物體嵌入另一物體內。門框kuàng:門扇四周固定在墻上的框子。滯zhì笨:呆滯笨拙。侮wǔ辱: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到損害,蒙受恥辱。愧怍zuò:慚愧。三、主題概述作者通過描寫車夫老王的艱辛生活、人生經歷,“我”與老王交往的生活片段及老王死后“我”愧怍的心理,高度贊揚了老王忠厚善良、知恩圖報的優(yōu)秀品質,表達了“我們”一家對老王那樣的不幸者給予的關心、同情和尊重,含蓄地提出了關懷不幸者的社會問題。四、文章結構第一部分(1~4):介紹老王的職業(yè)、生理缺陷、居住條件等情況,寫出了老王困難的生活境況和不幸的遭遇,表達了作者對老王的同情。第二部分(5~16):記敘了“我”與老王交往中的幾件事,表現(xiàn)了他的善良和知恩圖報。第三部分(17~22):寫得知老王離世后“我”的感觸。五、鑒賞品讀1.“他也許是從小營養(yǎng)不良而瞎了一眼,也許是得了惡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狈治鲞@句話的含義。

兩個“也許”是不確定的意思,表示這是作者的猜測,可以看出老王的身世無人知曉,他不受人重視。“而后者該是更深的不幸”從側面反映了老王生活的艱辛,有病沒錢治,只能承受眼瞎的痛苦,也表現(xiàn)了“我”對老王深深的同情。2.“開始幾個月他還能扶病到我家來,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來代他傳話了?!边@句話運用了什么描寫,有怎樣的作用?側面描寫。說明老王病情嚴重,為下文寫老王給“我”送東西時不成形的模樣做鋪墊。3.描寫老王最后一次給我們送東西來時,老王是“直僵僵地鑲嵌在門框里”,“我”是“強笑”與他說話,這些描寫好在哪里?用“直僵僵”來修飾“鑲嵌”,夸張地描繪出老王身體虛弱、四肢僵硬地倚靠在門框上的狀態(tài),表明這時的老王已完全失去了生命的活力?!靶Α笔歉吲d、喜悅之意,加上“強”字則含有“勉強”的意味。此時的老王步履維艱,已如僵尸一般,“我”看到老王病成那個樣子,還拿東西來謝“我們”,心里有說不出的悲傷和感動?!皬娦Α币辉~,用得準確而含蓄。4.“他簡直像棺材里倒出來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打上一棍就會散成一堆白骨?!边@段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肖像描寫。老王當時瘦得就像“骷髏上繃著一層枯黃的干皮”,運用比喻,形象而貼切地寫出了老王因病痛而變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點。老王自己已是病人,而且長期營養(yǎng)不良,病已經很嚴重了,可有香油和雞蛋自己不吃,卻送給作者一家人吃,可以看出老王對作者一家人的關心愛護,表現(xiàn)出老王的善良。5.怎樣理解楊絳筆下的老王的“苦”與“善”?老王是一位老實厚道的三輪車車夫。他打了一輩子光棍,孤苦無依;他有生理缺陷,一只眼睛是瞎的,另一只眼睛也有病,天黑了就看不見,很多人不愿意坐他的車;他住在荒僻的小胡同里,小屋破破爛爛的,日子過得凄涼艱難。但是窮苦卑微、不幸的命運并沒有扭曲老王善良的本性。他愿意給“我”家送冰塊,并且車費減半;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拿了錢還不放心,擔心“我”沒多少錢;受了“我”的好處,總也不忘,總覺得欠了人情,去世之前還硬撐著拿了香油和雞蛋上門表示感謝。

課后習題解答第一題示例:讀完課文,我想到兩個詞:窮苦和尊重。文中的老王是一個窮苦的人,沒什么親人,有兩個侄兒,“沒出息”,自己眼睛又有病,處在社會底層。但老王善良,勤勞,因而得到了同樣善良的“我們”一家人的尊重。這種尊重,讓我感覺到了社會溫情的一面,特別是老王臨死之前還到“我”家送香油、雞蛋的情節(jié),更加深了我的這種感受。第二題①有一年夏天,老王給我們樓下人家送冰,愿意給我們家?guī)停囐M減半?!偷谋人叭嗡偷拇笠槐叮鶅r相等。(少收費或者多送冰,都表現(xiàn)了老王的老實忠厚、心地善良,體現(xiàn)了他的“善”。)②老王幫我把默存扶下車,卻堅決不肯拿錢。他說:“我送錢先生看病,不要錢?!蔽乙欢ㄒo他錢,他啞著嗓子悄悄問我:“你還有錢嗎?”我笑著說有錢,他拿了錢卻還不大放心。(老王生活困難還不忘關心“我們”,體現(xiàn)了老王的善良、淳樸;最終還是收了錢,也寫出了老王生活的貧困,他其實很需要錢。)③我謝了他的好香油,謝了他的大雞蛋,然后轉身進屋去。他趕忙止住我說:“我不是要錢?!薄皇帜弥?,一手攥著錢,滯笨地轉過身子。(拖著病體來送香油、雞蛋還不要錢,來報答對自己好的“我們”一家,體現(xiàn)了老王的知恩圖報。)第三題1.這件事最能表現(xiàn)老王的善良和他身上知恩圖報的高尚品質。一個命運如此不幸的人,臨死前還不忘用最樸實最簡單的方式表達對“我們”一家的感謝,讓“我”看到了最燦爛、最美麗的人性光芒。這最能表現(xiàn)他雖然身份卑微,卻有著一顆金子般的心,所以要詳寫。2.文章運用了夸張的寫法,從老王的肖像、神態(tài)以及“我”的心理活動方面,突出老王極差的健康狀況,暗示他將不久于人世,也更能突出他的善良與知恩圖報。3.寫“我”見到老王時心里的想法,是通過“我”的表現(xiàn)來寫老王,這是側面描寫?!翱墒俏液ε碌煤苛恕保拔摇钡男睦砘顒訌膫让婧嫱谐隼贤踅】禒顩r的糟糕。第四題1.“當然”表示對某一行為的確認或肯定;表示就是這樣、應當這樣。這個詞流露出“我們”對老王的感謝、同情與關照,覺得照價付錢是理所應當的。2.“我們”一家在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而老王雖然是生活在社會底層的體力勞動者,但按當時的說法,他是“當家做主”的人,“明智”的做法就是和作者一家劃清界限。但是,老王沒有這樣做?!皬摹焙汀皦焊鶅骸睂懗隽死贤醯纳屏紭銓?,他堅持著一貫的做人準則?!按蟾拧北砻鬟@個結論是“我”猜的,“我”畢竟不是老王,不知道他內心是怎樣想的;而“壓根兒”是根據老王平時的表現(xiàn)總結出來的,所以說二者并不矛盾。3.“我”這樣說,是為了不讓老王有心理壓力,能夠把錢收下。這體現(xiàn)了“我”的善良。第五題因為相比老王對自己的幫助、關心和感謝,作者覺得自己做得太少,對老王的關心不夠,所以感到“愧怍”。這種“愧怍”的感人之處在于作者作為一個知識分子,勇于反省自己,通過對老王生活的瑣碎片段的記敘,表達出應以平等和人道主義的思想尊重和關心弱者,關注弱者的疾苦,維護社會成員的基本權利的思想感情。

12

12臺階

預習重點一、作者簡介李森祥,1956年生,浙江衢州人,當代作家。1986年在《煙雨樓》雜志發(fā)表處女作《半個月亮爬上來》后迅速成長。他的小說以農村、軍營生活為主要題材,塑造出一系列生動的普通人,尤其是質樸的農民形象。其代表作有《小學老師》《抒情年代》《情世詩文》等。二、字音詞義凹凼dàng:周圍高中間低的水坑。晌shǎng午:中午。尷gān尬gà:神色、態(tài)度不自然。煩躁zào:煩悶焦躁。大庭廣眾:指人數眾多的公開場合。微不足道:事物細小而輕微,不足掛齒。若有所失:感覺好像丟掉了什么,形容心情悵惘。低眉順眼:低著眉頭,兩眼流露出順從的神情。形容馴良、順從的樣子,也形容底層人民的卑微姿態(tài)。三、主題概述本文以臺階為線索,記敘了父親為了建造新屋新臺階而不辭辛勞的大半生,表現(xiàn)了中國農民的勤勞樸實、忠厚善良以及為了改變現(xiàn)狀而不懈努力的堅韌性格。同時,作者通過父親的物質理想得以實現(xiàn)而精神理想受挫的結局,引發(fā)讀者對物質理想與精神追求錯位現(xiàn)象的思考。四、文章結構第一部分(1~8):臺階曾經給家人帶來滿足,但父親總覺得自家的臺階低。第二部分(9~16):父親為造新屋新臺階辛勤勞動,攢錢攢物。第三部分(17~23):父親造新屋新臺階時的艱辛付出。第四部分(24~32):住進了新屋,有了值得自豪的高臺階,父親卻老了。五、鑒賞品讀1.“他的腳板寬大,裂著許多干溝,溝里嵌著沙子和泥土?!边@句話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怎樣的作用?運用細節(jié)描寫,寫父親的腳板,寫出了父親終年辛勞的形象和農民的本色,也說明家庭的貧困。表明父親吃苦耐勞的品質,那些“溝”“沙子”“泥土”都是父親辛勞的見證。2.第13段主要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有什么作用?

神態(tài)描寫和環(huán)境描寫?!皩W⒌哪抗狻边b看著“別人家高高的臺階”,運用神態(tài)描寫形象地寫出了父親對高臺階的羨慕與向往?!傲鴺渲鲜菗u來搖去”“一片片旱煙霧在父親頭上飄來飄去”兩處自然環(huán)境描寫烘托出人物的心情,含蓄地折射出父親的心愿與追求一時不能實現(xiàn)的苦悶與不甘。3.“一個冬天下來,破草鞋堆得超過了臺階?!边@句話運用了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這句話運用了側面描寫,表現(xiàn)了父親的勞累,體現(xiàn)父親為實現(xiàn)目標的執(zhí)著,也使父親的形象更加高大。4.“接著開始造臺階”這句話獨立成段,有何用意?本文的題目是“臺階”,文章的重點也是“臺階”,“接著開始造臺階”單獨成段,既照應了題目,又引起讀者注意,表明以下內容是行文重點。5.作者細致描寫父親頭發(fā)上的水珠和額頭上的露珠有什么作用?細致描寫父親頭發(fā)上的水珠和額頭上的露珠,既體現(xiàn)了父親的艱難辛苦,又表現(xiàn)了父親充滿活力的形象;渲染了一種神奇的意境,表達了“我”對父親無比熱愛的感情。6.放鞭炮后,作者對父親的動作和神態(tài)進行了細致的描寫,有什么作用?通過動作描寫、神態(tài)描寫形象逼真地寫出父親內心無比喜悅,卻又手足無措的樣子,這也折射出父親的內向與厚道。父親一輩子老實厚道,低眉順眼,當自己追求的理想一朝實現(xiàn)時,他卻手足無措,與前文說父親是位“老實厚道”的人相呼應?!把W了一下”“一只手按著腰”,這些細小的動作,既寫出了父親不服老的性格,又寫出了父親已經老了,與前文父親力氣大形成鮮明對比。7.為什么以“父親老了”結束全文?“父親老了”與當年父親體壯如牛形成對比,從而突出父親為了造有九級臺階的新屋,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終年辛苦,準備了大半輩子,積銖累寸,終于造成了有九級臺階的新屋,一輩子的心愿得以實現(xiàn),但是新屋落成了,身體也垮了,人也衰老了,文章就此結束,留給我們的思考是深沉的。8.文章在結構布局上有什么特點?試著具體賞析。在結構布局上,作者緊緊圍繞中心,即表現(xiàn)父親身上所具有的吃苦耐勞、堅韌不拔等精神特質來組織材料。作者將“臺階”作為本文的線索,緊緊圍繞“臺階”來描寫父親。描寫“臺階”的過去與現(xiàn)在,描寫“臺階”從舊到新,從低到高?!芭_階”的變化過程也是父親一生的濃縮,從父親建造“臺階”的過程中,我們感受到了“父親”這一形象的豐富內涵。

13

13賣油翁

預習重點一、作者簡介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號六一居士,謚號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二、全文展示

賣油翁陳康肅公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嘗射于家圃,有賣油翁釋擔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得C問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無他,但手熟爾?!笨得C忿然曰:“爾安敢輕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自錢孔入,而錢不濕。因曰:“我亦無他,惟手熟爾?!笨得C笑而遣之。三、主題概述本文是一則寓言故事,記敘了陳堯咨射箭和賣油翁酌油的故事,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熟能生巧”“人外有人”的道理。四、文言知識積累(一)通假字1.但手熟爾(“爾”同“耳”,罷了)

2.徐以杓酌油瀝之(“杓”同“勺”,指油勺)(二)古今異義1.睨之久而不去古義:離開;今義:從所在地到別的地方去。2.嘗射于家圃古義:曾經;今義:品嘗,嘗試。3.爾安敢輕吾射古義:怎么;今義:平安,安全。(三)一詞多義1.嘗射于家圃(動詞,射箭)爾安敢輕吾射(名詞,射箭的本領)2.爾安敢輕吾射(代詞,你)但手熟爾(同“耳”,罷了)(四)詞類活用1.吾射不亦精乎(動詞作名詞,射箭的本領)

2.爾安敢輕吾射(形容詞作動詞,輕視)

(五)特殊句式1.倒裝句

嘗射于家圃。(狀語后置,正常語序應為:“嘗于家圃射”)2.省略句自錢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