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 哮病( 支氣管哮喘) 中醫(yī)護理方案_第1頁
001. 哮病( 支氣管哮喘) 中醫(yī)護理方案_第2頁
001. 哮病( 支氣管哮喘) 中醫(yī)護理方案_第3頁
001. 哮病( 支氣管哮喘) 中醫(yī)護理方案_第4頁
001. 哮病( 支氣管哮喘) 中醫(yī)護理方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哮病(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護理方案一、常見證候要點(一)發(fā)作期(病期診斷中屬急性發(fā)作期和部分慢性持續(xù)期患者)風哮證 時發(fā)時止,發(fā)作時喉中哮鳴有聲,反復發(fā)作,休止時又如常人,發(fā)病前多有鼻癢、咽癢、噴嚏、咳嗽等癥。舌淡苔白。寒哮證 喉中哮鳴如水雞聲,呼吸急促,喘憋氣逆,痰多、色白多泡沫,易咯,口不渴或渴喜熱飲,惡寒,天冷或受寒易發(fā);肢冷,面色青晦。舌苔白滑。熱哮證 喉中痰鳴如吼,咯痰黃稠,胸悶,氣喘息粗,甚則鼻翼煽動,煩躁不安,發(fā)熱口渴,或咳吐膿血腥臭痰,胸痛,大便秘結,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虛哮證 喉中哮鳴如鼾,聲低,氣短氣促,動則喘甚,發(fā)作頻繁,甚至持續(xù)喘哮,咳痰無力。舌質淡或偏紅,或紫暗。(二)緩解期(病期診斷中屬緩解期和部分慢性持續(xù)期患者)肺脾氣虛證氣短聲低,喉中時有輕度哮鳴,痰多質稀,色白,自汗,怕風,常易感冒,倦怠乏力,食少便溏,舌質淡,苔白。肺腎兩虛證氣短氣促,動則為甚,吸氣不利,咳痰質黏起沫,腦轉耳鳴,腰膝酸軟,心慌,不耐勞累,或五心煩熱,顴紅,口干,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或畏寒肢冷,面色蒼白,舌苔淡白,質胖。二、常見癥狀/證候施護(一)喘息哮鳴觀察呼吸頻率、節(jié)律、深淺,發(fā)作持續(xù)時間,發(fā)現異常應及時報告醫(yī)師。取適宜體位,可高枕臥位、半臥位或端坐位。、肺、腎上腺、交感等穴。遵醫(yī)囑穴位按摩,取中府、云門、孔最、膻中等穴。遵醫(yī)囑拔火罐,取肺俞、膏肓、定喘等穴。遵醫(yī)囑穴位貼敷,取肺俞、天突、天樞、定喘等穴,三伏貼效果尤甚。遵醫(yī)囑中藥泡洗。遵醫(yī)囑中藥離子導入。遵醫(yī)囑刮痧,取大椎、肺俞、膻中等穴。(二)咳嗽、咳痰觀察咳嗽的性質、程度、持續(xù)時間,以及咳痰的量、顏色、性狀。咳嗽胸悶者取半坐臥位。持續(xù)性咳嗽時,可頻飲溫開水。做深呼吸訓練,采用有效咳嗽、翻身拍背、胸背部叩擊或機械排痰等方法。指導患者正確留取痰標本,以采集清晨的第一口痰為宜,先漱口,再從氣管深處咳出痰液,吐入無菌容器內,留取的痰標本最好立即送檢。、氣管、神門、皮質下、大腸等穴。遵醫(yī)囑拔火罐,取肺俞、膏肓、定喘、脾俞、腎俞等穴。遵醫(yī)囑穴位貼敷,取肺俞、膏肓、定喘、天突等穴。遵醫(yī)囑穴位按摩,取肺俞、膻中、中府、云門、孔最等穴。(三)胸悶、氣短觀察胸悶的性質、持續(xù)時間、誘發(fā)因素及伴隨癥狀等。協(xié)助患者變換舒適體位。遵醫(yī)囑氧療。遵醫(yī)囑拔火罐,取膻中、肺俞等穴。、胸、神門、小腸、皮質下等穴。三、中醫(yī)特色治療護理(一)藥物治療內服中藥寒哮證服用中藥湯劑宜熱服,熱哮證宜偏涼服。補虛湯藥宜溫服。服用含麻黃的中藥時,注意觀察患者汗出及生命體征變化情況。注射給藥。外用中藥。用藥注意事項使用吸入劑的注意事項:①患者吸入藥物時取坐位,指導其正確使用吸入裝置,保證嘴唇包住吸入制劑的吸嘴。②指導患者正確的呼吸方法,用力呼氣后再用口盡力吸入,5,確保藥物充分發(fā)揮藥效③使用含激素類藥物后應及時漱口,避免激素殘留在口腔引起真菌感染。④不得擅自停藥。指導患者按時用藥,遵醫(yī)囑適時調整藥物,不可自行減藥或停藥。告知患者哮病難以速愈和根治。雖然在緩解期常自我感覺沒有癥狀,但是氣道的高反應性還持續(xù)存在,必須堅持長期用藥。(二)特色技術。穴位按摩。拔火罐。穴位貼敷。中藥泡洗。中藥離子導入。刮痧。(三)物理治療胸部叩擊患者取側臥位或坐位,叩擊者手掌彎曲呈杯狀,以手腕力量從肺底自下而上、由外向內迅速有節(jié)律地叩擊胸壁,每側肺葉叩擊1~3,120~180。注意事項:①用單層薄布保護叩擊部位。②叩擊時避開心臟骨突部位及衣服拉鏈、紐扣處。③叩擊力量適中,宜在餐后2小時或餐前30分鐘完成。有效咳嗽指導患者采取坐位,咳嗽時同時收縮腹肌,或用手按壓上腹部,幫助痰液咳出。注意事項:①不宜在空腹或飽餐時進行,1~2②有效咳嗽時可讓患者懷抱枕頭。2~4,15~20。注意事項:①不宜在飽餐時進行,1~2②應避開胃腸、心臟和脊柱等部位。③建議使用一次性叩罩,避免交叉感染。(四)呼吸功能鍛煉腹式呼吸??s唇呼吸。呼吸吐納功。四、健康指導(一)生活起居寒哮患者病室宜陽光充足,溫度宜偏暖,避風寒;熱哮患者病室應涼爽通風。在心肺康復鍛煉基礎上增加太極拳、八段錦,可做腹式呼吸、縮唇呼吸和呼吸吐納功,以提高肺活量,改善呼吸功能。注意加強過敏原識別與規(guī)避,及時檢測過敏原的類別,在日常生活中規(guī)避防范過敏原。自我保健鍛煉按摩保健穴位,取迎香、風池、三陰交、膻中等穴。足底按摩,取涌泉穴。叩齒保健。(二)飲食指導避免攝入易引起過敏的食品,如蛋白、海鮮類,忌食辛辣油膩等刺激之品。風哮證 宜食祛風滌痰、降氣平喘的食品,如杏仁、蘿卜等。食療方:杏仁粥等。寒哮證 宜食溫肺散寒、豁痰利竅的食品,如蔥、姜、胡椒等。食療方:椒目粉可配菜或制成膠囊。熱哮證 宜食清熱宣肺、化痰定喘的食品,如梨汁、杏仁等。食療方:雪梨川貝冰糖飲等。虛哮證 宜食補肺納腎、降氣化痰的食品,如木耳、核桃、胡桃等。食療方:核桃粥等。肺脾氣虛證 宜食健脾補肺益氣的食品,如南瓜、銀耳、山藥等。食療方:蓮子銀耳湯等。肺腎兩虛證 宜食補肺益腎的食品,如杏仁、黑豆、百合等。食療方:白果核桃粥等。(三)情志調理進行心理疏導,耐心傾聽患者的傾訴,避免不良情緒刺激。鼓勵家屬多陪伴患者,給予患者心理支持。介紹疾病相關知識,積極配合治療。告知患者情志因素對疾病的影響。五、護理難點患者對哮喘的規(guī)范治療配合及依從性較差。指導患者預防過敏原的方法。解決思路如下。向患者講解規(guī)范用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告知患者哮喘是可以預防和治療的,良好的哮喘控制可以提高生活質量。保持病室空氣新鮮和流通,溫濕度適宜,防止粉塵、藥物和花草等產生的刺激性氣味,不養(yǎng)貓狗等寵物以及鋪地毯,飲食忌辛辣和海鮮,春秋高發(fā)季節(jié)外出需戴口罩。六、護理效果評價見:哮病(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護理效果評價表見:哮病(支氣管哮喘)護理效果評價量表附表所示哮病(支氣管哮喘)中醫(yī)護理效果評價表醫(yī)院:科室:入院日期:出院日期:住院天數:患者姓名:性別:年齡:D: 文化程度納入中醫(yī)臨床路徑:是□否□證候診斷:發(fā)作期 風哮證□ 寒哮證□ 熱哮證□ 虛哮證緩解期 肺脾氣虛證□ 肺腎兩虛證□ 其他□(一)護理效果評價主要癥狀主要辨證施護方法中醫(yī)護理技術護理效果喘息哮鳴□口腔清潔□活動指導□飲食指導□其他護理措施耳穴貼壓□穴位貼敷□穴位按摩□其他: 應用次數:次應用次數:次應用次數:次應用次數:次應用時間:天應用時間:天應用時間:天應用時間:天好□較好□一般□差□咳嗽、咳痰□體 位□有效咳嗽□胸部叩擊□振動排痰□其他護理措施耳穴貼壓□應用次數: 次應用時間: 天拔火罐□應用次數: 次應用時間: 天足部中藥泡洗□ 應用次數: 次 應用時間: 天 中藥離子導入□ 應用次數: 次 應用時間: 天 其他: 應用次數: 次應用時間: 天(請注明,下同)好□較好□一般□差□胸悶、氣短□體 位□氧 療□呼吸功能鍛煉□放松術□其他護理措施耳穴貼壓□穴位按摩□穴位貼敷□其他: 應用次數:次應用次數:次應用次數:次應用次數:次應用時間:天應用時間:天應用時間:天應用時間:天好□較好□一般□差□其他□1.2.3.好□較好□一般□差□(二)護理依從性及滿意度評價評價項目患者對護理的依從性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依從部分依從不依從滿意一般不滿意中醫(yī)護理技術耳穴貼壓(耳穴埋豆)拔火罐穴位貼敷穴位按摩中藥離子導入中藥霧化中藥泡洗艾 灸健康指導///簽 名責任護士簽名:上級護士或護士長簽名:(三)對本病中醫(yī)護理方案的評價實用性強□ 實用性較強□ 實用性一般□ 不實用改進意見:(四)評價人(責任護士)姓名: 技術職稱: 完成日期: 護士長簽字: 附表所示哮病(支氣管哮喘)護理效果評價量表癥狀無(0輕(2分)中(4分)重(6分)實施前評價實施后評價日期分值日期分值咳痰無晝夜咳嗽10~60mL晝夜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