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情報學進展系列論文之四
知識的利用問題是情報學產生的深層原因,情報學一直以來所追求的目標就是:解決知識問題,使人類正在增多的知識得到更為充分的利用,因此情報學可以看做是解決人類知識困境的學科[1]。網絡時代我們面臨怎樣的知識困境呢?網絡信息爆炸,各種新信息媒體或新信息形式層出不窮,網絡信息技術所帶來的直接后果是信息的來源和產生、描述和揭示、整理和加工、控制和重組、存儲和提取的系列過程和方法發(fā)生了根本的改變,很多學者認為如何幫助用戶在網絡世界中發(fā)現(xiàn)知識、獲取知識和利用知識成為今天圖書館學情報學研究的核心內容[2]。網絡世界眾多的信息問題中信息組織是核心問題,信息組織可以解決社會信息資源的有效控制與管理、有效開發(fā)與利用問題,在網絡世界中發(fā)現(xiàn)知識、獲取知識和利用知識都與信息組織直接相關。因為信息組織問題在網絡世界中有如此的社會價值和社會需求,它已經成為極具活力的學科領域,吸引了軟件生產、數(shù)據(jù)庫設計與研制、人工智能、超媒體、數(shù)據(jù)倉庫、可視化研究、辦公自動化、計算機科學、知識工程學、現(xiàn)代語言學、認知心理學等等很多學科和學科領域的關注,有學者認為這使信息組織有了社會化的特點[3]。圖書館學情報學如何對網絡信息組織問題提供解決的理論、方法和工具,成為影響學科未來發(fā)展的重要問題之一。1網絡世界信息組織的挑戰(zhàn)和目標1.1信息組織環(huán)境的變化信息組織使圖書情報領域的理論和實踐面臨著有史以來最嚴重的挑戰(zhàn),這主要是因為信息組織所面臨的環(huán)境在今天發(fā)生了很多的變化,信息來源,信息組織的主體,信息組織的對象,信息組織的工具、技術和方法,信息組織的結果呈現(xiàn),甚至信息組織的目的——沒有一樣保持不變的。(1)信息來源的改變。在過去,社會主要的信息來源是傳統(tǒng)的學術出版系統(tǒng)和報紙電視構成的大眾媒體,今天,網絡資源極大豐富、使用方便,并且能夠超越時空快速傳遞,Google、百度等搜索引擎提供了強大的獲取信息能力,層出不窮的新類型的信息引起了大眾的興趣,加上數(shù)據(jù)庫生產商能夠提供相對高值的信息,網絡很快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首選渠道,就是圖書館自身也很快成為通過網絡傳遞信息和服務的機構之一。網絡世界主要的信息來源是由政府、商業(yè)企業(yè)、研究機構、教育機構、社會組織等形成的各種社會團體以及網絡上每個普通的社會成員;信息內容從高質量的權威研究信息到數(shù)字化的圖書報紙,從社會時事到小道消息,從學習資源到娛樂游戲應有盡有。(2)信息組織主體的改變。由于信息提供的社會化特點,信息組織的主體自然也由圖書信息專業(yè)人員變?yōu)榫W絡世界中提供信息的社會團體和普通的民眾,因為他們需要以某種方式發(fā)布信息,也需要對自己的網站或數(shù)據(jù)庫中的信息加以管理和提供用戶利用。而互聯(lián)網團體如W3C、大品牌信息技術公司如Google、圖書館組成的聯(lián)盟如OCLC等,共同形成了信息組織技術和信息內容規(guī)范的制訂者和推動者。(3)信息組織的對象和信息組織結果呈現(xiàn)方式的改變。信息組織的對象變?yōu)槎喾N多樣格式和形式的數(shù)字化的信息,信息組織的結果需要呈現(xiàn)給普通的利用者,因此需要大眾化、易于理解,還需要實時、可交互、可視化等。(4)信息組織的工具、技術和方法的改變。因特網信息主要以一個個網站形式出現(xiàn),各種不同的網站內容生成工具和技術豐富多彩且不斷創(chuàng)新,網站本身也在不斷產生新的類型,政府網站、教育機構網站、學術團體網站、商業(yè)企業(yè)網站、社會機構網站、新聞網站、娛樂網站、行業(yè)網站、博客網站、視頻圖片分享網站、社會網絡網站、其他Web2.0網站等等層出不窮,網站組織采用的編程和查詢語言、接口技術、鏈接方式、支持工具和信息組織方法也因此產生令人炫目的變化??梢?,信息組織活動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行業(yè)、各個領域,由于業(yè)務工作的需要,各行業(yè)、各領域都有不斷加工處理本領域各類專門信息、開展信息存取服務的業(yè)務工作,信息組織的方法和技能也即將成為他們的業(yè)務技能中重要的一種。1.2信息組織的目標傳統(tǒng)的信息組織是指采用一定的方式將大量的、分散的、雜亂的信息經過組織、整序、優(yōu)化、存貯,形成一個便于有效利用系統(tǒng)的過程。這種信息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科學的管理體系,讓信息有序,讓每一份信息能夠在這個體系中有明確的位置,便于用戶查找和利用。傳統(tǒng)世界里有圖書館和信息專家們一直的辛勤勞動,完成社會賦予他們組織和管理信息的使命。當人們需要信息的時候,他們會依賴圖書館去獲得所要的,同時圖書館員們在圖書館這個公益性、服務性的信息環(huán)境中愿意幫助需要信息的人。在網絡世界里追求建立一個科學管理體系的目標,應該說這是圖書館員和信息專家的理想。信息社會最終要形成的一個泛在的知識環(huán)境和全球化的數(shù)字圖書館目標,可以說相當于這樣一個科學的管理體系。然而,在傳統(tǒng)世界里,生成的信息會集中在圖書館和信息中心加以管理,盡管生產的信息數(shù)量龐大,但是有全球的圖書館員協(xié)作共享,通過聯(lián)合編目的方式按照他們制訂的全球性的文獻管理規(guī)范,成功地管理著紙質媒介的信息。而在網絡世界里,生成的信息無處不在、數(shù)量更多、種類繁雜,雖集中于網絡上但即使通過搜索引擎也只能找到其中的一部分,圖書館員和信息專家目前還沒有能力建立從前那樣的信息管理體系。這是因為:(1)信息的產生源很多,不需要中間環(huán)節(jié)就可以在網上生成;(2)圖書館和信息中心無法擁有和獲取全部的網絡資源;(3)他們還沒有掌握統(tǒng)一的實用的網絡信息的管理標準,無法再像從前一樣提供人們精確的信息和完善的信息服務。此外,網絡世界的信息組織除了考慮信息管理的科學有序外,還要承載更多的內涵,比如用戶的參與和交互、大眾的可接受性和喜愛程度等。實際上,因為網絡世界信息來源、信息組織的主體、對象、工具、方法和技術都發(fā)生了變化,網絡世界的信息組織已經不是圖書館員和信息專家的專門領域,圖書館、搜索引擎公司、數(shù)據(jù)庫商以及作為網站擁有者的政府、商業(yè)企業(yè)、社會團體和個人都在組織和管理著他們手中大量的數(shù)字信息,同時他們中的一些人也試圖對分散在網絡上的其他人的信息進行各種組織和管理的嘗試,他們當中的多數(shù)人信息組織的專業(yè)知識相對而言是匱乏的。但是從另一方面看,人們對信息和知識的需求和利用的本質是不變的。因此,筆者認為建立網絡世界信息組織的一個科學、有序的管理體系仍然是人們追求的理想,但是因為這個目標實現(xiàn)的復雜性程度,可能會有新的角色、新的模式、新的行業(yè)來共同實現(xiàn)這樣的信息管理目標,其中圖書館學情報學的信息組織知識將被繼承。圖書館學情報學需要用發(fā)展的視角分析基于網絡技術的信息組織特點,建立網絡世界信息組織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規(guī)范。有學者提出要用大圖書館學的思維來組織信息[4],將因特網看作是一個大的圖書館,其中包括形形色色的虛擬圖書館、大大小小的數(shù)字圖書館、數(shù)不清的信息數(shù)據(jù)庫,用圖書館的分門別類、井然有序、規(guī)范統(tǒng)一的思路來對互聯(lián)網信息進行資源整合、組織和管理。也許這是圖書館學情報學的信息組織這個專長在未來得到社會廣泛認可和全面發(fā)展機會。從信息組織的目標看,盡管人們一直在努力,但要建立如同紙質媒體信息組織體系那樣理想的網絡信息組織體系,條件還不成熟,所以應該說目前網絡世界信息組織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良好的信息環(huán)境,讓用戶能夠在其中方便地獲取信息[5],而這方面的嘗試在網絡世界中可謂豐富多彩。2網絡世界中的信息關系形成良好信息環(huán)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網絡信息組織和信息結構,而信息組織和形成信息結構的關鍵是深入理解網絡世界的信息關系,處理好人與信息之間的聯(lián)系。2.1信息組織的關鍵是深入理解人與信息的關系信息組織問題過去只是圖書館員和信息專家們的問題,由于網絡世界對信息組織的上述影響,這個過去只是少數(shù)人的專長變成了很多人的需要,這是信息組織走出我們的專業(yè)領域成為大眾化知識的原因。信息組織的目的是為了人的使用,信息只有與人聯(lián)系起來才有存在的價值。所以,無論信息以什么樣的形式出現(xiàn),信息組織的關鍵就是深入分析信息與人可能產生的各種關聯(lián),實質上是對各種信息關系的分析,這種關系包括人與信息、信息與信息、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把握了關系,根據(jù)對關系的理解來建立信息組織的模式,信息才能被有效地利用。同時信息的重組和提取的核心是信息的表達和信息元素之間關系的再現(xiàn)和信息關系按照需求的重新組合。(1)人與信息的關系即人與信息可能的聯(lián)系方式人有信息需求、要獲取信息、使用信息;人需要哪些信息,如何獲取信息、怎樣使用信息是分析的入口。比如人需要的信息有已知項目的需求和已知領域的需求,獲取已知項目信息是通過外部特征的信息檢索,獲取已知領域的需求通過主題或者學科門類。人們通過周圍人、圖書館、出版社、大眾媒體、互聯(lián)網等多種方式獲取信息。針對人們信息的需要,我們對用戶可能需要的信息特征加以描述,對信息的主題加以確定,對信息所屬的學科門類加以劃分;在渠道方面我們通過建立非正式交流渠道、通過圖書館收集管理信息,通過出版社、大眾媒體、互聯(lián)網組織和提供人們需要的信息。網絡世界里,人獲取信息主要有三種方式,即瀏覽、搜索、詢問。對于瀏覽的方式我們提供分類瀏覽的信息結構和專門的門戶網站綜合集成的信息;對于搜索的方式我們提供的搜索框和專門的搜索引擎網站;對于詢問的方式我們提供實時咨詢、用戶自助和專家?guī)椭?。這些任務可以說都建立在對人與信息關聯(lián)的重復理解基礎上。(2)信息與信息的關系有形式上的關聯(lián)和內容上的關聯(lián)形式上的關聯(lián)就是相同類型的信息之間的關聯(lián),內容上的關聯(lián)就是相同屬性的信息之間的關聯(lián),這種關聯(lián)體現(xiàn)在信息組織上表現(xiàn)為信息之間的排列和組合形式。圖書館學情報學對信息的排列組合形式有很多的研究成果,比如由信息構建創(chuàng)始人沃爾曼提出的LATCH方法,即按照位置、字母順序、時間順序、類別和層次組織信息的方式[6];LouisRosenfeld和PeterMorville提出的網站信息的精確組織方式和模糊組織方式,精確的方式包含地理位置、時間順序、字母順序組織方式,模糊方式包含按主題、面向任務、特定觀眾、隱喻驅動和綜合性組織方式[7];國內學者孟廣均提出的語法、語義、語用方法,即按照信息的形式特征如字順、代碼、重量等,內容特征如分類和主題,效用特征如權重值、特色、重要程度等組織信息的方法。此外,信息所反映的概念還體現(xiàn)了信息之間的相關關系、等同關系、包含關系、應用關系等。(3)人與人的關系在此指人與人之間通過信息建立的關聯(lián),這種關聯(lián)還可以擴展到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關聯(lián)人與人的關聯(lián)有多種反映,過去在紙質媒體時代我們所研究的非正式交流過程可以說是研究人與人信息聯(lián)系的一種理論,這種關聯(lián)如果反映在文獻上,表現(xiàn)為文獻之間的相互引用關系;而在網絡時代,人們應用小世界理論、六度分隔等理論來探討人與人之間的信息聯(lián)系,在Web2.0理念被網絡普遍接受的今天,Web2.0網站通過用戶在現(xiàn)實世界中的關系網絡和他們對內容的篩選過濾來形成人與人以及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系,通過軟件系統(tǒng)的方式將人的共同興趣愛好、共同的看法等天然的聯(lián)系加以強化,將個人對信息的認識加以分享并按照眾人認識的統(tǒng)計特征加以顯示(如Tagging)或者按照眾人的認識對信息加以區(qū)分(如Folksonomy)。這種做法解決了現(xiàn)實環(huán)境和過去網絡環(huán)境所沒能有效揭示的信息關系,因而受到了很多人的推崇。Web2.0時代因此還帶來了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即社會媒體(socialmedia)的研究。所謂社會媒體是指人們用來共享內容、判斷、經驗、觀點和媒體的在線的技術或實踐。社會媒體有很廣泛的應用,維基百科、Facebook網站、YouTube網站、博客、flickr網站等都是具有社會媒體性質的網站。據(jù)Alexa網站的數(shù)據(jù)分析,全球10個頂級網站中的5個都是社會媒體性質的網站[8]。社會媒體的實質是通過技術手段來滿足人與人分享信息的要求,其信息組織的方式也由人與人之間可能聯(lián)系的方式再結合網絡的特點、技術的支持程度來形成。社會媒體反映了人與人共享信息的特性,這是網絡世界的一個重大特征,社會媒體的研究也有望成為新的網絡研究熱點。上述三種關系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它們彼此之間的界限也不是絕對的,而且人與人、信息與信息以及兩者之間在現(xiàn)實中存在錯綜復雜的交叉、組合的聯(lián)系。以分眾分類(Folksonomy)為例,分眾分類是網絡信息用戶自發(fā)為某類信息定義一組標簽進行描述,并最終根據(jù)標簽被使用的頻次選用高頻標簽作為該類信息類名的一種為網絡信息分類的方法[9]。Folksonomy有三個組成部分,即資源、標簽和用戶,通過它實際上可以形成三個可供連接和查詢的網絡——用戶網絡(人與人)、資源網絡(信息與信息)和標簽網絡(人與信息),三個網絡之間彼此相互作用。從網絡世界信息組織的發(fā)展過程看,學術界對信息組織研究一貫比較強調反映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系,這方面有不少有價值的成果。比如有學者對信息與信息之間的關系總結了記錄知識單元間關系的目錄關系,反映文本結構、引用關系和超鏈接關系的文本內外關系,詞表中的主題關系以及相關關系[10]等。但筆者認為,網絡世界的信息組織除了強調信息與信息之間關系的揭示之外,還比較強調信息與人的關系,強調人如何與信息交互,交互過程中的感受,強調人與人彼此的關聯(lián),繼而強調用戶中心的理論,按照用戶的需要組織和整合信息。2.2對信息關系的理解和揭示往往帶來信息組織的創(chuàng)新(1)對人與信息間關系的重新發(fā)現(xiàn)會帶來信息組織的創(chuàng)新從信息組織方式的發(fā)展過程來看,信息組織的每一種創(chuàng)新都出現(xiàn)在對人與信息間的多種關系進行重新發(fā)現(xiàn)并通過某種媒介把這種關系作為一種線索提供給用戶的情況下。比如引文索引是通過被引文獻把引用它的文獻和引用它的所有人鏈接起來,通過索引形式提供給用戶,開創(chuàng)了信息組織和檢索的新領域,同時由于引文關系能夠某種程度上反映科學文獻的價值,引文索引還在世界范圍內被采納成為科學評價的工具之一;Tagging是通過人所提供的標簽把網絡資源關聯(lián)起來,通過網站提供給用戶;分面分類是把事物不同方面的情況關聯(lián)起來,通過分類號和網絡呈現(xiàn)方式提供給用戶。在網絡世界中,通過深入分析信息之間的關系而帶來網絡信息服務創(chuàng)新和應用的實例很多,典型的例子有政府網站。以新加坡政府網站為例,1999年新加坡政府門戶網站為公民組織政府的信息服務時,采用了“從搖籃到墳墓”的分析邏輯,將每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生命過程中可能需要與政府打交道的事情都列舉出來,然后進行細分歸類,將政府信息和服務劃分為商業(yè)、國防、教育等14個模塊,政府門戶網站的電子公民中心就按照這14個模塊組織公民所需要的信息和服務[11]。(2)對信息多維關系、多重屬性的全面揭示是網站信息組織的優(yōu)勢網絡世界里由于虛擬技術改變了資源存取的物理限制,數(shù)字資源的超鏈接方式可以將同一份信息進行多種角度的排列組合,這提供了在同一站點時空內以多種方式整合網絡信息的可能性,對信息之間的多維關系進行全面揭示可以幫助用戶從多個角度接入信息,滿足了用戶多種需求,極大地方便了用戶,在提高了信息被利用的可能性和利用效率的同時,也提升了網站本身的可用性。以美國政府網站為例,美國聯(lián)邦政府門戶網站[12]可以說是對信息多種關系全面揭示的典范,全站點就是一個由多種信息關系組合和關聯(lián)起來的一個完整的、精細化組織的信息集合體。該網站的信息組織特點表現(xiàn)在:①網站首先以面向用戶、按用戶類型劃分信息為主要的信息組織基調,將信息劃分為四個頻道即公民入口、企業(yè)和非營利機構入口、政府雇員入口和美國來訪者入口,體現(xiàn)了網站信息組織的用戶中心思想。②網站對每一個頻道的用戶以及每一種類型的用戶都只是提供按照他們與電子政府交互所需要的主題來組織信息,而不是不管對誰都提供同樣主題的政府信息,體現(xiàn)了政府信息組織的個性化、精細化、全面性的特點。比如對于美國公民提供普遍性的主題服務包括健康和營養(yǎng)、國防和國際、工作和教育、公共安全和法律等等。而對于公民的下一級類目——作為父母的美國公民,提供了兩種信息組織形式:一是父母關注的一般主題,專門提供兒童保育、兒童贍養(yǎng)、父母關注的教育問題、父母關注的健康問題、父母關注的安全和犯罪預防、青少年雇用等主題;一是不同年齡階段和不同類型的父母的特別主題,提供未來的父母、領養(yǎng)父母、嬰兒和學齡前兒童父母、小童父母、青少年父母、年輕的成年人父母、養(yǎng)育第三代的祖父母等主題。③網站盡可能提供全面的信息組織模式,作為政府信息的輔助查詢入口,比如網站全站點提供按政府部門類別即行政部門、立法部門、司法部門,按政府級別即聯(lián)邦政府機構、州政府機構、地方政府機構,按政府部門名稱的字母順序組織信息和服務。④全站點的索引頁面將網站全部的信息都組織整合在一起,提供全面精確的信息查詢入口。該網站的站點索引含有網站所有頁的名稱索引、政府機構和部門名稱索引、公民所需要的信息主題索引、訪問者分類索引、在線服務名稱索引,這是精確到網站每一頁的信息組織形式,網站所有的信息、主要的查詢入口都通過這個索引得到了體現(xiàn)。(3)對網絡資源的文本對象和實體對象的語義控制必然要求對他們之間關系的揭示精確的信息組織和獲取需要通過詞匯的語義關系建立知識體系,在文本對象和實體的描述階段建立一定的推理機制,在檢索階段便可以形成知識元素之間的關系鏈接。因此在文本和實體描述時要反映事物的特征和關聯(lián),要注重知識元素之間的關聯(lián),使用“對象—屬性—聯(lián)系”便成為網絡信息組織中對象描述的基本方法,這種情形表現(xiàn)在元數(shù)據(jù)和機讀目錄都增加了關系元素或字段,資源描述框架RDF中也使用“主詞—謂詞—賓詞”的形式來表示一個資源對象、一個陳述和若干個地址或聯(lián)系[13]。3網絡世界如何發(fā)現(xiàn)和組織信息我們從資源構成的三個層面,即內容層面、網站層面和網絡層面來分析。3.1內容層面信息的組織和發(fā)現(xiàn)網絡內容的信息獲取目前主要依靠信息瀏覽和搜索引擎,用戶可能瀏覽的信息數(shù)量有限,而搜索引擎帶來的問題是信息量大、相關程度參差不齊、檢索的精確度不高。搜索引擎信息組織模式的前期處理成本低、用戶獲取成本低,但是獲取信息的后期處理上用戶所花費的時間成本高。對此問題,網絡世界已經著手解決,理論和實踐工作者們提出了用知識本體、元數(shù)據(jù)、置標語言,提高信息內容形式化程度;用分類法和主題詞表,自動標引和自動分類,提高信息的語義控制水平等方式,來保證網絡信息內容有更完善的形式和更嚴密、規(guī)范的語義關系[14]。然而,如何將這些理論和技術推向實用、前期處理由誰進行、如何控制處理成本、用怎樣的模式來保證網絡上廣泛產生內容的形式化和語義控制水平等都仍然是需要探索的問題。此外,在Web2.0網站,微內容成為重要的概念。所謂微內容(microcontent)是指用戶所生成的任何數(shù)據(jù),比如一則網志、評論、圖片、收藏的書簽、喜好的音樂列表、想做的事情、想去的地方、新的朋友等[15]。Web2.0產品和服務可以看做是服務于用戶個體的微內容的收集、創(chuàng)建、發(fā)布、管理、分享、合作、維護的平臺。微內容信息的發(fā)現(xiàn)和組織以聚合內容(RSS)、共享標簽(Tagging)、分眾分類(Folksonomy)、社會網絡(SNS)為基本特征,通過借助用戶的貢獻、社會大眾的力量來實現(xiàn)資源的共享。3.2網站層面信息的組織和發(fā)現(xiàn)網站層面的信息組織和發(fā)現(xiàn)主要依賴信息構建和界面信息資源整合來實現(xiàn)。在網站層面有效地發(fā)現(xiàn)和組織信息需要用信息構建的理論和方法來加以指導。信息構建作為組織信息和設計信息環(huán)境、信息空間和信息體系結構,以滿足需求者的信息需求的一門藝術和科學,在萬維網網站的信息規(guī)劃和設計方面作用顯著。信息構建講求信息表達的科學性和藝術性的結合,講究將信息內容以清晰、美觀、易用的方式提交給用戶,提倡為用戶提供優(yōu)化的信息結構。通過信息構建的實施,從對信息處理結果看,可達到信息的清晰化和可理解的目標;從用戶的使用效果看,可達到網站信息的有用性、可用性強和使用者具有良好的用戶體驗的目標[16]。因此,信息構建可以幫助我們在網站層面形成良好的信息環(huán)境,幫助用戶利用信息。此外,還可以通過在界面層面對信息進行面向用戶、個性化、智能化和專題式等多方式的整合達到組織和發(fā)現(xiàn)信息的目的。上文中我們分析美國聯(lián)邦政府門戶網站時提及的多維度信息關系的揭示就是網站界面層面的信息資源整合和信息構建的最佳實踐。網站層面的信息發(fā)現(xiàn)和獲取是以內容層面的標記、元數(shù)據(jù)、本體等信息組織技術為基礎的。3.3網絡層面信息的組織和發(fā)現(xiàn)因特網由一個個網站組成,無論一個個網站對自己的信息如何進行優(yōu)化和組織,對于用戶而言,要獲得能夠解決他們問題的足夠多的相關信息,網絡信息資源仍然是分散的,無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因此全網絡信息的組織和發(fā)現(xiàn)需要對眾多的網站、分散的信息按照用戶的需要進行重組和聚合,需要按照一定的資源選擇和評價標準、規(guī)范的資源描述和組織體系,對網絡信息進行集成管理和控制,實現(xiàn)信息的精確有效的提取。主題網關、學科信息門戶、行業(yè)門戶、虛擬圖書館、數(shù)字圖書館等等都是解決這個問題的手段。我們主要以主題網關為例來說明它的信息組織機理。主題網關是支持系統(tǒng)化資源發(fā)現(xiàn)的因特網服務,通過因特網提供對資源(文獻、對象、網站或服務)的鏈接。該服務建立在資源描述的基礎上,可以通過主題結構瀏覽訪問資源[17]。學科信息門戶致力于將特定學科領域的信息資源、工具與服務集成到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財務個人工作計劃
- 小學學雷鋒工作計劃
- 2025年度內部審計工作計劃
- 數(shù)學教材工作教學計劃范文
- 電子商務創(chuàng)業(yè)計劃書范文
- 2025學年度上學期學研部工作計劃方案
- 下學期二年級數(shù)學教學計劃范文
- 投行部工作計劃
- 《GB培訓材料》課件
- 2020版 滬教版 高中音樂 必修2 歌唱 下篇《第四單元 響遏行云》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0課標
- 心腦血管事件報告卡
- 《中國潰瘍性結腸炎診治指南(2023年)》解讀
- 四川省獸藥經營質量管理標準規(guī)范檢查驗收評定統(tǒng)一標準
- 太極拳文化與養(yǎng)生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DB13(J)T 8427-2021 綠色建筑評價標準
- 評標專家操作流程示意圖
- 19-24個月嬰兒親子活動設計與指導(上)
- 2024年中國郵政中郵信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路面塌陷路基處理施工方案
- 2024年廣東省高三一模英語試題答案講評詞匯積累課件
- 《視聽語言》課程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