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備戰(zhàn)2020年高考語文百日沖刺模擬卷(一)附范文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9d40a9687105f1647c351b7abb024c/559d40a9687105f1647c351b7abb024c1.gif)
![新高考備戰(zhàn)2020年高考語文百日沖刺模擬卷(一)附范文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9d40a9687105f1647c351b7abb024c/559d40a9687105f1647c351b7abb024c2.gif)
![新高考備戰(zhàn)2020年高考語文百日沖刺模擬卷(一)附范文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9d40a9687105f1647c351b7abb024c/559d40a9687105f1647c351b7abb024c3.gif)
![新高考備戰(zhàn)2020年高考語文百日沖刺模擬卷(一)附范文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9d40a9687105f1647c351b7abb024c/559d40a9687105f1647c351b7abb024c4.gif)
![新高考備戰(zhàn)2020年高考語文百日沖刺模擬卷(一)附范文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559d40a9687105f1647c351b7abb024c/559d40a9687105f1647c351b7abb024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o"點擊文章標題可訪問原文章鏈接"新高考備戰(zhàn)2020年高考語文百日沖刺模擬卷(一)附范文備戰(zhàn)2020年高考語文百日沖刺模擬卷(一)(新高考)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考場號和座位號填寫在試題卷和答題卡上。將條形碼衡貼在答題卡右上角“條形碼粘貼處”。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講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一)現(xiàn)代文閱讀I(本題共5小題,19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5題。材料一:我們經(jīng)常說兩句話,“文如其人”“言為心聲”。中國古代傳統(tǒng)詩論習慣于將詩品與人品相聯(lián)系,以為人品決定詩品,詩品出于人品,因而總是強調(diào)“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學識,才有第一等真詩”??疾熘袊诺湓姼璧臍v史流程,“文如其人”確實是比較普遍的現(xiàn)象,這是一種史實,但我要向大家揭示的另一史實是,在中國古代詩歌史上,也不難找到“言非心聲”的例證,在一些詩人那里,詩品和人品其實是割裂的,背離的,永遠無法契合的。如果堅持認為“詩品醇者,人品必正”,顯然是一種罔顧文學史實的想當然的誤判。表達類似“文如其人”的觀點比較多,比如徐增《而庵詩話》里提到,詩是人心靈的一種外化表現(xiàn),見詩如見其人。驗之創(chuàng)作實踐,在中國詩歌史上,確實有許多詩人的詩品與人品是統(tǒng)一的,和諧的,讀其詩,可以推知其人;反之,觀其人,亦可想見其詩。比如李白,文如其人的典型代表;比如劉禹錫,中國古典詩歌中不屈的典型。在中國詩歌史上,“言非心聲”的情況也很多。相當一部分詩人的詩品與人品其實是割裂的,背離的,永遠無法契合的,以致出現(xiàn)了創(chuàng)作與生活嚴重脫節(jié)的現(xiàn)象:詩品高潔,而人品卑劣。讀其詩,分明為志士仁人;觀其行,顯然是無恥敗類。西晉詩人潘岳,后世稱他潘安,是少有的美男子代表。他在作品《閑居賦》中,描述自己對功名的蔑視之情。但現(xiàn)實是,權貴賈謐手下有二十四個諂友,排在首位的就是潘安。南宋開國皇帝宋高宗趙構,畏敵如虎,喪權辱國,但是讀他的詩《題金山》卻是豪氣萬丈:“屹然天立鎮(zhèn)中流,彈壓東南二百州??裉攣砼R須破膽,何勞平地戰(zhàn)貔貅?!眱叭灰杂鶖秤⑿圩悦?。這可歸因于人格的二重性:內(nèi)心深處未必無意御敵,卻因懦弱自私故而終不敢御敵??疾熘袊诺湓姼璧臍v史流程.盡管“言非心聲”的現(xiàn)象并不罕見,也許永遠無法杜絕,但我們?nèi)匀怀珜允亍拔娜缙淙恕钡膫鹘y(tǒng),倡導詩品與人品的統(tǒng)一,鄙棄詩品與人品相背離的非正常行為。(節(jié)選自《浙江人文大講堂——詩品與人品》有刪改)材料二:北宋哲學家張載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边@既是先賢圣道,亦急喻家國大義。因此,家國情懷也是中國古典詩詞從未缺席的主題,詩詞中的家國,既有“邊塞況味”,也有“憂國憂民”。“邊塞況味”,莫如盛唐四大邊塞詩人王昌齡、王之渙、岑參、高適,他們開啟了中國邊塞詩詞的巔峰之門,王昌齡有感于漢將李廣的英雄氣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盡顯盛唐人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王之渙留存于文學史的詩作已不多,但《涼州詞》的余響不絕于耳,尤其是那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羌笛與楊柳,春風與玉門關,離家已經(jīng)平添幾分戰(zhàn)思,而更為堪憂的是,面對這茫?;哪?,連表達思念的楊柳枝都找不到。玉門關,自古就隱喻著邊塞情緒,詩人把它放在這里,更顯回鄉(xiāng)之路漫長悠遠。憂愁雖然有,但比憂愁更強烈的是慷慨,鄉(xiāng)愁之上,還有家國榮譽,這遠遠高于個人悲情。邊塞將士們的坦蕩著實令人嘆服。于是,我們不難理解,王之渙的《涼州詞》為何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悲壯卻不凄涼了?!皯n國憂民”詩詞所體現(xiàn)的則是國與民在爭戰(zhàn)中的苦難。憂國,既有曹植“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又有辛棄疾“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更有文天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在“捐軀赴國難”這面旌旗下,辛棄疾一腔熱血奔赴《破陣子》,陸游逝前留下“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的殷切期待。憂民,最深情的則非杜甫莫屬了。朱熹論杜甫人格,將他與顏真卿、諸葛亮、韓愈、范仲淹并舉為“君子”,意為“品格高尚”的人。朱熹認為他們“其所遭不同,所立亦異,然求其心,則皆光明正大,疏暢洞達,磊磊落落而不可掩者也”。杜甫的“磊磊落落”是他對民眾生命的人道關懷。他的“三吏”、“三別”像一部史詩,記錄著戰(zhàn)爭中百姓的艱辛?!凹夼c征夫,不如棄路旁”的年輕人,“子孫陣亡盡,焉用身獨完”的老人,“存者無消息,死者為沉泥”的受難者,這些形象直指人心。杜甫愛民之情丹心耿耿,情義相照。家國情懷,成為中國古典詩詞積淀于文化中的審美基因。它深隱于華夏靈魂深處,昂而不傲,光而不妖。它內(nèi)斂、融達,成就了中華文化昂揚的自信:“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這種文化自信與古典詩詞偕隱同行,玲瓏剔透,流光溢彩,超越了空間,點亮了時代,燭照千秋,輝映未來。(摘自2018年2月12日光明網(wǎng)《古典詩詞與文化自信》)材料三:王國維說,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當前正處于價值轉型期,詩歌的審美價值、社會價值、人性價值、道德價值、文化價值都在變化,如何創(chuàng)造高格成為文化創(chuàng)新的時代命題。有一些路徑有助于詩人提高境界,創(chuàng)造高格。比如,人可在“事”上磨,從“自我”走向“人類喉舌”。21世紀以來出現(xiàn)的廢話體、垃圾派、口水化寫作,以及“梨花體”“烏青體”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這些詩有“合乎自然”的一面,容易引發(fā)熱潮,但少了“鄰于理想”的情懷,轉眼煙消云散,談不上“人類喉舌”?!叭祟惡砩唷标P注的不僅僅是自己的事,而且是千千萬萬人的事。王陽明說:“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痹姷囊饬x、價值、夢想都誕生在詩人做“事情”的過程中。“事”中有“情”,有“生命意志”,有“欲”?!笆虑椤标P乎實踐、關乎意境之“意”:王國維“境界說”提出的“合乎自然,鄰于理想”的兩個維度,要求詩歌不僅關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寫出符合人的生存發(fā)展的理想性。“合乎自然”,即合乎“人性的本然”,“鄰于理想”,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會”。只有契合這兩個維度,才能寫出“歷史地發(fā)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詩人不是一勞永逸的“職業(yè)”,“鄰于理想”就要求詩人永遠行走在路上,永遠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
(摘編自宋湘綺《新時代詩歌應提高境界,創(chuàng)造高格》)1.下列對材料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3分)A.“文如其人”“言為心聲”等由來已久的說法,說明我們一直在倡導詩品與人品的統(tǒng)一。B.21世紀以來出現(xiàn)的詩歌都少了“鄰于理想”的情懷,往往缺乏對千千萬萬人的事的關注。C.材料二中提到的杜甫的“君子”品格和創(chuàng)作的詩歌,所體現(xiàn)出的人品與詩品,可以全面論證材料一中的觀點。D.材料三認為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既要“合乎自然”,又要“鄰于理想"。這里“理想”的含義與材料二中的“君子”品格是相同的。2.根據(jù)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詩歌史上詩品與人品割裂、背離、無法契合的情況有很多,以致出現(xiàn)了創(chuàng)作與生活嚴重脫節(jié)的現(xiàn)象。B.我們只要倡導堅守“文如其人”的傳統(tǒng).倡導詩品與人品的統(tǒng)一,鄙棄詩品與人品相背離的非正常行為,就可以杜絕“言非心聲"的現(xiàn)象:C.材料二中作者以王之渙的《涼州詞》為例,意在論證即使在鄉(xiāng)愁如此濃郁的詩里,家國情懷也未曾缺席。D.材料二從家國情懷的角度,挖掘出我國古典詩詞的文化價值,讓我們在認同中傳承,在踐行中堅定信心,這恰是對文化自信的具體例釋。3.下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3分)A.詩詞巾的“邊塞況味”,或表現(xiàn)為保家衛(wèi)國的英雄氣概,或表現(xiàn)為比個人的鄉(xiāng)愁更為強烈的家國榮譽。B.朱熹認為杜甫等“君子”盡管遭遇各不相同,但他們都“磊磊落落”,在詩詞中體現(xiàn)出對民眾生命的人道關懷。C.《出塞》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等詩句,主要表達詩人王昌齡對李廣英雄氣概的敬佩。D.中華文化昂揚的自信積淀于中國古典詩詞的字里行間,深隱于民族血脈的薪火相傳,它孕育了家國情懷。4.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4分)5.創(chuàng)造詩歌高格成為文化創(chuàng)新的時代要求,怎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高品質(zhì)詩歌?請結合三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6分)(二)現(xiàn)代文閱讀II(本題共4小題,16分)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6~9題。七子之歌(節(jié)選)聞一多澳門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nèi)心的靈魂。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請叫兒的乳名,叫我一聲“澳門”!母親!我要回來,母親!香港我好比風闕階前守夜的黃豹,母親呀,我身分雖微,地位險要。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母親呀,快讓我躲入你的懷抱!母親!我要回來,母親!6.下列對本詩相關內(nèi)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的真名姓?”與“叫我一聲澳門”,表達了澳門對自己新名字的不認同。B.“我身分雖微,地位險要”,這句詩是香港的哭訴與表白,表達了香港面積雖小但是位置重要的自我定位。C.“如今獰惡的海獅撲在我身上,啖著我的骨肉,咽著我的脂膏”,這三句詩寫出了香港被侵占,被掠奪,被凌辱的歷史事實。D.“母親呀,我哭泣號啕,呼你不應”,這三句詩,既表達了香港回歸祖國懷抱的強烈愿望,也暗寓了當時祖國積貧積弱的現(xiàn)狀。7.下列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澳門》前四句,節(jié)奏逐漸加快,語氣變得激越,這種變化帶有很濃的感情傾向。B.組詩運用反問、比擬、比喻等多種修辭手法,強化了詩歌的意蘊,增強了藝術感染力。C.這組詩繼承了中國古典詩歌現(xiàn)實主義的傳統(tǒng),“為時而作,為事而作”,重在敘事,緣事而情,具有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D.“我離開你的襁褓太久了,母親!”,這兩句詩既傾訴了澳門被外敵擄走的經(jīng)歷,也與下文中的“三百年來”相照應。8.如何理解“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你依然保管著我內(nèi)心的靈魂”?(4分)9.整組詩的尾句都是“母親!我要回來,母親!”,這樣的安排有什么好處?請結合詩歌簡要分析。(6分)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一)文言文閱讀(本題共5小題,20分)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10~14題。鐘繇字元常,潁川長社人也。舉孝廉,除尚書郎、陽陵令,以疾去。辟三府,為廷尉正、黃門侍郎。是時,漢帝在西京,李催、郭汜等亂長安中,與關東斷絕。太祖領兗州牧,始遣使上書。傕、汜等以為“關東欲自立天子,今曹操雖有使命,非其至實”,議留太祖使,拒絕其意。繇說傕、汜等曰:“方今英雄并起,各矯命專制,唯曹兗州乃心王寶,兩逆其忠款,非所以副將來之望也。”傕、汜等用繇言,厚加答報,由是太祖使命遂得通。太祖既數(shù)聽荀彧之稱繇,又聞其說傕、祀,益虛心。后傕脅天子,繇與尚書郎韓斌同策謀。天子得出長安,繇有力焉。拜御史中丞,遷侍中尚書仆射,并錄前功封東武亭侯。初,太祖下令,使平議死刑可宮割者。繇以為“古之肉刑,更歷圣人,宜復施行,以代死刑?!弊h者以為非悅民之道,遂寢。及文帝臨饗群臣,詔謂“大理欲復肉刑,此誠圣王之法。公卿當善共議?!弊h未定,會有軍事,復寢。太和中,繇上疏曰:“大魏受命,繼蹤虞、夏。孝文革法,不合古道。先帝圣德,固天所縱,墳典之業(yè),一以貫之。是以繼世,仍發(fā)明詔,思復古刑,為一代法。連有軍事,遂未施行。陛下遠追二祖遺意惜斬趾可以禁惡恨入死之無辜使明習律令與群臣共議。出本當右趾而人大辟者,復行此刑。使如孝景之令,其當棄市,欲斬右趾者許之。其黥、劓、左趾、宮刑者,自如孝文,易以髡、笞。能有奸者,率年二十至四五十,雖斬其足,猶任生育。今天下人少于孝文之世,下計所全,歲三千人。張蒼除肉刑,所殺歲以萬計。臣欲復肉刑,歲三千人。子貢問能濟民可謂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堯、舜其猶病諸!’又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嗾\行之,斯民永濟。”書奏,詔曰:“太傅學優(yōu)才高,留心政事,又于刑理深遠。此大事,公卿群僚善共平議。”議者百余人,帝以吳、蜀未平,且寢。太和四年,繇薨。帝素服臨吊,謚曰成侯。(節(jié)選自《三國志·魏書·鐘繇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3分)A.陛下遠追二祖遺意/惜斬趾可以禁惡/恨入死之無辜/使明習律令/與群臣共議B.陛下遠追二祖/遺意惜斬趾可以/禁惡恨入死之/無辜使明習律令/與群臣共議C.陛下遠追二祖遺意/惜斬趾可以禁惡/恨入死之/無辜使明習律令/與群臣共議D.陛下遠追二祖/遺意惜斬趾可以/禁惡恨入死之無辜/使明習律令/與群臣共議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西京,古都名,指長安,西漢都長安,東漢遷都洛陽,以長安在西,稱西京。B.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諸官之長稱仆射。C.墳典,《三墳》《五典》的簡稱,泛指古代的典籍,這里指古代的典章制度。D.謚,即謚號,古代王侯將相、官吏百姓死后,朝廷給予褒貶善惡的一種稱號。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鐘繇深明大義。李傕、郭汜在長安城中叛亂,并想扣留太祖派的使者,鐘繇曉以大義,勸說李傕、郭汜接待使者,并給太祖以優(yōu)厚的答復回報。B.鐘繇力救天子,李傕在長安城中扶持天子,鐘繇與韓斌暗地策劃營救天子離開長安,出了很大的力,并因為先前的功勞被封為東武亭候。C.鐘繇提出施行肉刑。鐘繇認為古代的肉刑,經(jīng)歷了圣人的設置,應該再次施行,以代替死刑。太祖聽從他的建議,下令將死刑可以改為宮刑。D.鐘繇改革刑法制度。鐘繇在奏折中引用孔子的話說明將死刑改為肉刑不只是仁改,還是圣德,如果能夠?qū)嵭?,百姓會永遠得到好處。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8分)(1)太祖既數(shù)聽荀彧之稱繇,又聞其說傕、汜,益虛心。(2)及文帝臨饗群臣,詔謂:“大理欲復肉刑,此誠圣王之法。公卿當善共議?!?4.魏曾有三帝主張讓群臣討論關于死刑可以改為肉刑的設想,但都沒有結果,請分別簡要說明未實行的原因。(3分)(二)古代詩歌閱讀(本題共2小題,9分)閱讀下面,完成15~16題張谷田舍儲光羲縣官清且儉,深谷有人家。一徑入寒竹,小橋穿野花。碓喧春澗滿,梯倚綠桑斜。自說年來稔,前村酒可賒。(注)縣官:陪作者巡視的縣令。碓(duì):用來舂米谷的器具。稔(rěn):莊稼成熟。15.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首聯(lián)點出了田舍坐落的位置,引出了下文對清新而自然的農(nóng)村田園風光的描繪。B.頷聯(lián)的“入”和“穿”兩個動詞運用精當,描繪了一幅清幽、美麗的春天圖景。C.尾聯(lián)的“自說”是作者說,寫今年的收成將會不錯,描寫了農(nóng)民十分富足的生活。D.本詩描寫了田舍的美麗風光與農(nóng)民們的勞動生活,表達了詩人由衷的贊美之情。16.本詩頸聯(lián)是如何凸顯農(nóng)人勞動場景的?(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本題共1小題,6分)17.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向居易在《琵琶行》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描寫琵琶女淪落天涯后,夢中回憶往昔,涕淚縱橫。(2)孔子在《論語·為政》中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闡述學習與思考的關系,荀子《勸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兩句,則側重強調(diào)學習的重要性。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題。(11分)紅色是喜慶之色。人有喜事喝了酒,臉色發(fā)紅,會有一種按捺不住的激動?,F(xiàn)在的院子正是這種氣氛。遠處看,柿子樹和楓樹的葉子著了紅妝,柿子樹的葉片本就厚實,這時紅得像浸過紅顏料的布頭,裹著黃柿子,露出一臉的憨厚;楓樹,正慶幸他們一年中最露臉的時刻,不管是元寶楓還是雞爪楓,都盡力伸展開他們的尖葉,鮮紅欲滴。走近看,①
,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墻角、墻頭,用它的墨綠去勾線填縫,這時它的蔓卻噴出耀眼的紅光,一時墻頭便舞著蜿蜒的紅飄帶,墻角則像是誰剛潑了一桶紅油漆,而高樓整面的山墻,則滿墻鮮艷,火辣辣地呼喊著大地的浪漫。我們常說秋天是金色的季節(jié),其實,②
:松柏、翠竹、沒來得及落葉的楊柳和地上綠油油的草坪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許多中間的過渡,馬褂木因為碩大的葉片特別像古人穿的馬褂而得名,這時呈現(xiàn)出深褐色;而白蠟樹則剛剛染上一點淡黃;更有那玉蘭,白絨絨的花苞,已經(jīng)準備好了來年春天的綻放;地上的落葉,因時間的先后分出了水分的干濕和顏色的濃淡。一串紅葉單掛在一色青灰的墻上,就像暗夜里的燈籠;一片鮮紅的新葉正被風吹到枯葉堆上,像正要去點燃它的火苗。陽光從未落的綠葉上反射著粼粼的光,秋風還是突然地來去,攪動一團落葉,揚起又落下。18.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3分)A.比擬
夸張
互文B.比喻
借代
夸張C.比擬
比喻
夸張D.比喻
互文
借代19.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可改寫成:“偶有一串紅葉,單掛在一色青灰的墻上;枯葉堆上一片鮮紅的新葉剛被風吹落下,鮮明的顏色對比中,更顯秋色的美好?!睆恼Z義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但原文表達效果更好,為什么?(4分)20.請在文中畫橫線處補寫恰當?shù)恼Z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nèi)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15個字。(4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下面文段有四處語言表達的問題,請指出有問題句子的序號并做修改,使語言表達準確流暢。(4分)張爺爺:聽說閣下病了,母親讓我登門造訪,現(xiàn)饋贈鮮花一束,祝愿玉體早日康復!小華2018年11月21日22.請對下面這段新聞報道的文字進行壓縮。要求保留關鍵信息,句子簡潔流暢,不超過55個字。(5分)寒冷、干早是中國西北留給人們的普遍印象,但科學研究表明,西北正出現(xiàn)變暖變濕的新趨勢。2018年甘肅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21.7攝氏度,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21.7%。蘭州市區(qū)和機場間,荒山變綠了;敦煌石窟周圍的戈壁,竟然長了草。中科院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全球變暖驅(qū)動水循環(huán)加劇,可能是西北氣候暖濕化的根本原因。來自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在氣流作用下集中到西北,導致西北降水增多。氣候的改變,顯然將給西北帶來積極影響。簡單地說,荒山將更容易變綠,甚至都不需要人為去種樹種草;莊稼收成將明顯增加,極大增加當?shù)剞r(nóng)民的收入。到那時,西北還是原來的西北嗎?還會有“孔雀東南飛”?想一想,未來的大西北,如果都是綠水青山,如果生態(tài)得到徹底改善和保護,那將是怎樣的場景!四、寫作(60分)2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寫作。(60分)12月12日《中國青年報》報道,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diào)查中心對于中小學是否需要引入教育懲戒制度進行了專項調(diào)查,結果顯示,3.1%的受訪學生家長表示不支持教育懲戒。面對教育懲戒,有人說,懲戒只是一種手段,學生教育應以賞識和鼓勵為主;有人說,沒有懲戒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要把戒尺還給老師,讓學生明對錯、知敬畏;也有人說,教育者一定要明確教育懲戒與體罰的區(qū)別,適當?shù)慕逃龖徒浣^不等同于體罰;還有人說,社會要用制度為老師撐腰,但教育懲戒的限度和尺度還需合理把握。也有個別家長因孩子受到老師批評,不問是非曲直,到校無理取鬧的現(xiàn)象…教育部11月22日發(fā)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guī)則(征求意見稿)》《征求意見稿》指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對學生違反學生守則、校規(guī)校紀、社會公序良俗等行為,教師應當給予批評教育,并可以視情況予以適當懲戒。讀了以上材料,你作為受教育的主體,對“教育懲戒”的態(tài)度和看法如何。請你寫一篇發(fā)言稿,闡述你對這一問題的認識與思考,并提出希望與建議。要求:自擬標題,自選角度,確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1.A【解析】本題考查關于原文內(nèi)容的理解分析能力。做好這類題,考生除了要審清題目要求,明確所問,還要具備篩選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篩選信息時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對照時一定要敏感、細致、準確。要做好此類型,平時應該積累易錯類型及常見問題,比如判斷絕對,時態(tài)有誤,雜糅、遺漏、多余信息,偷換概念等等。B項。,“21世紀以來出現(xiàn)的詩歌都少了‘鄰于理想’的情懷,往往缺乏對千千萬萬人的事的關注”錯誤。原文內(nèi)容是這樣的——“21世紀以來出現(xiàn)的廢話體、垃圾派……等,大都是聊以自慰的“呻吟”。這些詩有“合乎自然”的一面,……,但少了“鄰于理想”的情懷”,可見選項中“都少了”表述絕對,原文意思是“大都”“這些詩”。B項不正確。C項。,“材料二中提到的杜甫的‘君子’品格和創(chuàng)作的詩歌,所體現(xiàn)出的人品與詩品,可以全面論證材料一中的觀點”錯誤。材料一的觀點有兩個——“表達類似‘文如其人’的觀點比較多”“在中國詩歌史上,‘言非心聲’的情況也很多”,而杜甫的詩歌只能證明其一—“文如其人”,可見選項中“全面論證”的表述是絕對的。C項不正確。D項。,“材料三認為詩人詩歌創(chuàng)作既要‘合乎自然’,又要‘鄰于理想’。這里‘理想’的含義與材料二中的‘君子’品格是相同的”錯誤。材料一倡導的君子品格是家國情懷,而材料三中“鄰于理想”應該是更廣義的內(nèi)容,包含家國情懷在內(nèi)的符合人的生存發(fā)展的所有內(nèi)容??梢娺x項“相同的”概括不準,應該是包含關系。D項不正確。A項。,參考材料一第一段可以看出是正確的。所以選A項。2.B【解析】本題考查信息的篩選和分析比較的能力。說得通俗一些,就是“找”和“比”兩種做法。一般說來分兩步走:第一步,閱讀題干和選項:要一字一句地讀,找出考查的信息和設置題目的角度。然后結合題干提供的信息,有重點地閱讀全文,畫出與選項有關的信息
。第二步,比較選項和與選項有關的文中信息。必須掌握設置干擾項的方式,找準原文的關鍵詞句,細心與題干對照。一般從以下幾個方面認真比對:①是否程度深淺、范圍大小混淆;②是否偶然、必然混淆;③是否指代混淆,是否主客顛倒,是否偷換概念;④是否現(xiàn)實和設想混淆;⑤是否肯定和否定、主要和次要關系混淆,是否無中生有;⑥是否條件和結果、原因和結果的關系顛倒。B項。,“我們只要倡導堅守‘文如其人’……就可以杜絕‘言非心聲’的現(xiàn)象”錯誤。從材料一第一段可以看出我們一直在倡導,但背離現(xiàn)象也一直在,“考察中國古典詩歌的歷史流程.盡管‘言非心聲’的現(xiàn)象并不罕見,也許永遠無法杜絕”只能說“只有契合這兩個維度,才能寫出‘歷史地發(fā)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可見選項中“只要……就”表述絕對”B項不正確。所以選B項。3.C【解析】本題考查對文中觀點的提取篩選整合能力。題干要求“列說法中,可以作為論據(jù)來支撐材料二觀點的一項是”,要做好此題首先是回歸材料找觀點,即讓“家國情懷”,成為中國古典詩詞積淀于文化中的審美基因。然后看選項信息是否與這個中心思想中的主要話題“家國情懷”對應,能對應就可以作為論據(jù)起支撐作用。C項。,“《出塞》中‘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等詩句,主要表達詩人王昌齡對李廣英雄氣概的敬佩”錯誤。原文表述是:“王昌齡有感于漢將李廣的英雄氣概而作的《出塞》句句宣誓,字字慷慨,盡顯盛唐人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可見選項“主要表達了對李廣英雄氣概的敬佩表述太絕對,狹隘了詩歌主題,以致于不能論證材料二的關鍵話題“家國情懷”。C項不正確。所以選C項。4.①緊緊圍繞中心論點展開論述,主要以名家作品為論據(jù),擺事實和講道理相結合;②采用遞進式(先提出問題,再分析問題,最后解決問題)的論證結構,層層深入,邏輯嚴密;③綜合運用了多種論證方法,如引證法、例證法、類比論證等?!窘馕觥勘绢}考查對論證特點的分析理解能力。在高中語文教學中,“論證”一般指論證方法、論證結構、論點、論據(jù)等內(nèi)容。論述類文本閱讀常用的論證方法有舉例論證、引用論證、對比論證、比喻論證、因果論證與類比論證等六大類;論證結構主要包括“橫向展開議論”(并列結構)與“縱向展開議論”(遞進結構)兩種。本題問“材料二在論證上有哪些特點?請簡要說明”,答題模式為,從論證結構和方法兩方面加以總結,并舉出例子簡要說明。(1)引證法:大量引用名家及其作品,豐富文本內(nèi)容,增強說服力可信度,富有文化底蘊。比如;“北宋哲學家張載有言:‘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王之渙留存于文學史的詩作已不多,但《涼州詞》的余響不絕于耳,尤其是那兩句“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等等。(2)因果論證法:從現(xiàn)象看本質(zhì),由結果探究原因——“這既是先賢圣道,亦急喻家國大義。因此,家國情懷也是中國古典詩詞從未缺席的主題,詩詞中的家國,既有‘邊塞況味’,也有‘憂國憂民’”“于是,我們不難理解,王之渙的《涼州詞》為何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悲壯卻不凄涼了”,讓論證深刻,說理透徹。(3)舉例(類比)論證:列舉了杜甫、蘇辛棄疾、韓愈等人的事例,論據(jù)新穎典型,論證充分有力。(4)對比論證:材料二中的例子與材料一中潘安的事例形成鮮明的對比,突出了觀點,要言為心聲,要有家國情懷,要有理想,要有文化自信。5.(1)要有高境界多視角大胸懷(2)要有真情實感、付諸實踐,有理想和追求(3)關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寫出符合人的生存發(fā)展的理想性的文章?!窘馕觥看祟}考查學生篩選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把握文章內(nèi)容要點的基本的能力。信息篩選的題目,首先要求審清題干,確定答題的方向,通過分析題干確定試題的類型是局部信息篩選還是綜合信息篩選,局部信息篩選要鎖定區(qū)位,對段落進行簡單的劃分,分出層次,找到關鍵詞語,聯(lián)詞成句分條作答;綜合信息篩選要立足全文,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后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題干為“創(chuàng)造詩歌高格成為文化創(chuàng)新的時代要求,怎樣才能創(chuàng)造出高品質(zhì)詩歌?請結合三則材料談談你的看法”。解答本題主要看材料三的內(nèi)容,找出高品質(zhì)詩歌的創(chuàng)作方法。(1)王國維說,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比如,人可在“事”上磨,從“自我”走向“人類喉舌”,有“鄰于理想”的情懷,關注千千萬萬人的事。(2)王陽明說:“人在事上磨,方可立得住?!痹姷囊饬x、價值、夢想都誕生在詩人做“事情”的過程中?!笆隆敝杏小扒椤?,有“生命意志”,有“欲”。(3)“事情”關乎實踐、關乎意境之“意”:王國維“境界說”提出的“合乎自然,鄰于理想”的兩個維度,要求詩歌不僅關注人的一般本性的普遍性,更重要的是寫出符合人的生存發(fā)展的理想性。“合乎自然”,即合乎“人性的本然”,“鄰于理想”,即靠近“理想人性、理想人生、理想社會”。只有契合這兩個維度,才能寫出“歷史地發(fā)生了變化的人的本性”。詩人不是一勞永逸的“職業(yè)”,“鄰于理想”就要求詩人永遠行走在路上,永遠站在時代的風口浪尖。6.A【解析】本題考查內(nèi)容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做好這類題,考生除了要審清題目要求,明確所問,還要具備篩選并提取、整合信息的能力,篩選信息時一定要全面迅速,提取對照時一定要敏感、細致、準確。A項。,“表達了澳門對自己新名字的不認同”以偏概全。“叫我一聲澳門”表達的是澳門對祖國的深沉而真摯的愛以及對回歸的親切之情。所以選A項。7.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詞綜合賞析能力。此類題綜合考查詩詞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詞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詞意思,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本題要求選出對本詩藝術特色的分析鑒賞,不正確的一項。C項。,“重在敘事,緣事而情”分析錯誤。兩首詩重在抒情,情中蘊事?!澳赣H!我要回來,母親!”等對母親的深深呼喚,飽含思念祖國,渴望回歸的深摯情感。而在抒情之中,蘊含著被侵占欺凌的事實。所以選C項。8.①“擄去”“肉體”指澳門被列強強占,“保管”“靈魂”是指澳門仍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②這句詩以澳門為視角,唱出了被擄走的酸楚,又弘揚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zhì)。【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把握文中重點語句含義的能力。把握文中重點語句的準確含義,其中包括分析句子本身的意思,句子的深層含義,體味句子的言外之意。“句不離篇”是理解句意的原則,也是準確理解句意的切入點。在理解具體的句子時應結合句子所處的具體環(huán)境靈活運用,要看句子所在的語段,注意與此相鄰的上下句和與之對應的解說句,抓住相鄰句,挖掘隱含信息,這樣去體味、推敲句子才能做出正確合理的解釋。本題,先分析表層含義,找到句子中的關鍵詞,不難發(fā)現(xiàn)“擄去”“肉體”“保管”“靈魂”是句中的關鍵詞。那么擄去”“肉體”指澳門被列強強占,“保管”“靈魂”是指澳門仍然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再看深層含義,“擄去”“肉體”與“保管”“靈魂”之間是轉折關系。強調(diào)后者,因此,可以理解為雖然有著被擄走的酸楚,但依然保持了中華民族千百年來不屈不撓的精神品質(zhì)。9.①凸顯本詩的主題。突出了澳門、香港等對回歸祖國懷抱的強烈愿望,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眷戀之情,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②單看一首詩,“母親”出現(xiàn)兩次,而綜合看兩首詩,都以這句話結尾,這就突出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讓讀者更好地感受到了深切眷戀著祖國的澳門、香港的形象。③運用反復的修辭手法,具有強調(diào)和一唱三嘆的作用?!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理解句子的作用的能力,通常從內(nèi)容和結構兩方面來答。內(nèi)容方面要先概括句子的內(nèi)容,然后分析這個內(nèi)容能表現(xiàn)所闡述對象的什么特點,有什么作用,如是人,則分析表現(xiàn)人什么形象特點,表現(xiàn)作者對他什么情感態(tài)度。如是景物,則分析表現(xiàn)景物什么特點,渲染什么氣氛,能烘托人物什么心情或形象。分析結構,則考慮其和上下文這間的關系,是否照應前文,是否為下文某內(nèi)容做鋪墊,是否與什么內(nèi)容形成對比等。本題,從內(nèi)容上來看,“母親”是指祖國,“回來”是指回歸。由此,突出了澳門、香港等對回歸祖國懷抱的強烈愿望,表達了對祖國的熱愛和眷戀之情,增強了作品的藝術感染力。從結構上看,此句多次出現(xiàn),運用了反復的修辭,強調(diào)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更突出了上述的情感,在效果上達到了一唱三嘆的作用。10.A【解析】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文言斷句的前提是歸語段,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意思,粗通大意,然后再尋找斷句的標志,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跋А鼻懊媸÷缘闹髡Z是陛下,該詞前面要斷開,因此排除BD項。“使明習律令”前面省略的主語也是陛下,因此“使”前面也要斷開,排除C項。所以選A項。11.D【解析】該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學常識的能力。中國古代文化常識面廣量大,涉及的點和面很多,需要考生平時做個有心人,隨時看到隨時積累,并能舉一反三進行記憶。D項。,“官吏百姓”陳述有錯,應為“高級官吏”。所以選D項。12.C【解析】本考查學生歸納內(nèi)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理解文言文內(nèi)容的題型,要基本了解文言文的大意,然后根據(jù)選項,在文中找到相關語句,分析選項是否概括全面,翻譯是否正確。本類題型設陷方式一般有故意拔高、信息錯位、語句翻譯錯誤等。做題時要回歸語境,理解翻譯選項涉及的相關句子,然后將原文內(nèi)容和選項加以對比,即能發(fā)現(xiàn)問題。C項。,“太祖聽從他的建議”曲解文意,文中是說鐘繇提出施行肉刑,文帝主持朝政時,下詔說:“大理想恢復肉刑,這確實是圣王的法律,各位公御應當好好地共同討論這個建議?!鄙逃懳炊āG》暧熊娛滦袆?,又停止了討論。只是建議討論,而討論又中止了,并不能表明太祖并未聽從他的建議。所以選C項。13.(1)太祖已經(jīng)多次聽說荀彧稱贊鐘繇了,又聽說他勸說過李傕、郭汜,就對他更虛心了。(2)等到魏文帝宴請群臣的時候,下詔說:“大理打算實行肉刑。這實在是圣王的法度。公卿們應該在一起好好地討論討論?!薄窘馕觥勘绢}考查學生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要結合語句所在語境,整體把握大意,注意關鍵詞的落實翻譯,另外要關注是否有特殊語法現(xiàn)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該題第一句中,數(shù),多次;稱,稱贊;說,勸說;益,更加。第二句中,及,等到;臨饗,宴請群臣;復,實行;誠,實在;法,法度;善,好好地。這些詞語都是句中關鍵詞,要用心翻譯。翻譯時還要注意語言表達是否通順流暢。14.①太祖時,議論的人認為肉刑不是使民眾愉悅的方法,于是作罷。②文帝時,商討未定,恰逢有軍事行動,又停止了討論。③明帝時,因為吳,蜀尚未平定,暫且停止了這次討論。【解析】該題考查學生理解文言文和歸納概括能力。首先要仔細審題,明確題干概括的內(nèi)容方向,然后通讀原文,整體感知,確定答題區(qū)間,理解后加以歸納,分點概括。概括的時侯注意用詞要準確。本題要求說明三帝提出死刑可以改為肉刑未實行的原因。第二節(jié)中,太祖下令,讓眾臣公平地議論關于死刑可以改行宮刑割勢的設想。鐘繇認為“古代的肉刑,經(jīng)歷了圣人的設置,應該再次施行,以代替死刑”。議論的人認為肉刑不是使民眾愉悅的方法,于是作罷??芍鏁r,議論的人認為肉刑不是使民眾愉悅的方法,于是作罷。第二節(jié)中說,到了文帝主持朝政時,下詔說:“大理想恢復肉刑,這確實是圣王的法律,各位公御應當好好地共同討論這個建議。”商討未定。恰逢有軍事行動,又停止了討論。因此可知,文帝時,商討未定,恰逢有軍事行動,又停止了討論。最后一節(jié)說,明帝詔書說:“太傅學問優(yōu)秀,才華高超,留心政事,又深通刑法理論。這件大事,眾公卿大臣要好好地共同進行公正的計論。”參加這次討論的有一百多人,明帝因為吳、蜀尚未平定,暫且停止了這次討論??芍?,明帝時,因為吳,蜀尚未平定,暫且停止了這次討論。【參考譯文】鐘繇字元常,穎川郡長社縣人。鐘繇被舉薦為孝廉,任命為尚書郎,陽陵縣令,因病離職。又被三府征召,任廷尉正、黃門侍郎。這時,漢帝在西京,李傕、郭汜等人在長安城中作亂,與關東地區(qū)斷絕關系。太祖兼任兗州牧,才派遣使者上書。李傕、郭汜等人認為“關東想自行奉立天子,現(xiàn)在曹操雖然派來使者,卻不是他們的真實意圖”,商議扣留太祖使者,斷絕他的意圖。鐘繇勸說李傕、郭汜等人說:“現(xiàn)今英雄并起,各人都假傳命令獨斷專行,只有曹兗州才心系王室,如果違逆他的忠心,那么也就斷了別的想來忠心王室之人的來路了?!崩顐?、郭汜等人采用了鐘繇的建議,對太祖給以優(yōu)厚的答復回報,因此太祖奉命出行的使者才得以與朝廷溝通。太祖已經(jīng)幾次聽到荀彧對鐘繇的稱贊,又知道他對李傕、郭汜的勸說,心里更加有了他的位置。后來李傕脅迫天子,鐘繇和尚書郎韓斌一同策劃計謀對付。天子得以離開長安,鐘繇是出了力的。隨后拜官御史中丞,升遷為侍中尚書仆射,并錄先前的功勞為東武亭侯。當初,太祖下令,讓眾臣公平地議論關于死刑可以改行宮刑割勢的設想。鐘繇認為“古代的肉刑,經(jīng)歷了圣人的設置,應該再次施行,以代替死刑”。議論的人認為肉刑不是使民眾愉悅的方法,于是作罷。到了文帝主持朝政時,下詔說:“大理想恢復肉刑,這確實是圣王的法律,各位公御應當好好地共同討論這個建議。”商討未定。恰逢有軍事行動,又停止了討論。太和年間,鐘繇上疏說:“大魏承受天命,繼承虞、夏的蹤跡。孝文帝改革刑法,不合于古道。先帝圣德,本來就是天之嬌子,三墳五典的事業(yè),是一脈相承的。因此文帝繼承前世,接著頻發(fā)明智的詔令,想恢復古刑,作為一代的法典。因為接連有軍事行動,終于沒有施行。陛下追隨兩位父祖的遺志,痛惜于斬趾的刑罰可以禁除罪惡,遺憾于被判死刑的人的無辜,讓臣下好好地學習律例法令,與眾大臣共同商議。建議本當斬去右趾而改劃人大辟的,恢復執(zhí)行斬趾的刑罰。就讓他們按照漢景帝的法令規(guī)定的那樣,對那些應當執(zhí)行棄市死刑的犯人,自己想要改行斬右趾的肉刑,就允許他們,對那些應當執(zhí)行黥、劓、斬左趾,宮等肉刑的人,仍然依照漢文帝的辦法,改為髡,笞等刑罰,能有男女奸情的人,大多數(shù)年紀在二十到四、五十歲之間,即使斬了他們的腳,還是能夠生育。現(xiàn)今全國人口少于漢文帝的時代,臣下計算所能全活的人,每年約有三千人,張蒼廢去肉刑,而殺的人每年數(shù)以萬計。臣下想要恢復肉刑,每年可以使三千人活下來。當年子貢問能給百姓以好處可以稱為仁嗎?孔子說:“哪里僅僅是仁,只有圣人才做得到,就是堯、舜做起來也有所不足呢!’又說:‘仁難道離我們遠嗎?我想要它,它就來了?!绻嫘牡貙嵭羞@些,百姓將能永久地得到好處?!弊嗌弦院?,明帝詔書說:“太傅學問優(yōu)秀,才華高超,留心政事,又深通刑法理論。這件大事,眾公卿大臣要好好地共同進行公正的計論?!眳⒓舆@次討論的有一百多人,明帝因為吳、蜀尚未平定,暫且停止了這次討論。太和四年(230年)。鐘繇去世。明帝身穿素服前往吊唁,謚號為成侯。15.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詩歌理解鑒賞能力。這是一道綜合考核詩歌的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題目,每個選項一個考點,幾乎涵蓋詩歌的所有內(nèi)容,注意結合全詩進行分析,主要的錯誤是意象的含義不對,手法不準確,手法的解說和藝術效果的分析不對,語言方面主要是風格不正確,內(nèi)容一般為曲解詩意,答題時注意仔細辨析。A項。,首聯(lián)“深谷有人家”,點出了田舍坐落的位置。B項。,頷聯(lián)描繪了一幅生機勃勃的美好春色圖:一條小路蜿蜒進入青翠的竹林,空氣清新宜人;一座小橋穿過茂盛的野花,花香撲鼻?!叭搿焙汀按眱蓚€動詞運用精當。C項。,結尾兩句,是田舍主人對詩人的談話。他告訴來訪的客人:近年來這里的收成不錯,在前面的村子里,買酒還可以賒欠呢。這兩句是農(nóng)民自己的語言,“自說”應為農(nóng)人說;“前村酒可賒”,賒酒說明生活也并非十分富足。D項。,本詩通過對美好自然的田園風光和淳樸閑適的農(nóng)家生活情境的描寫,寄予了詩人對田舍的美麗風光以及淳樸閑適而又自足自樂的農(nóng)家生活的贊美之情。所以選C項。16.①通過“喧”“倚”等動詞從聽覺與視覺兩個方面展現(xiàn)了農(nóng)人們舂米與采桑的場景,對仗工整,形象生動。②一幅動人喜悅、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盡在眼前,這是對未來豐收的期許。③暗含了人們安居樂業(yè)的幸福生活,與清正勤儉的縣官創(chuàng)造的社會環(huán)境密不可分?!窘馕觥勘绢}考查對詩句的賞析能力。題干要求賞析“本詩頸聯(lián)是如何凸顯農(nóng)人勞動場景的”,對于頸聯(lián)農(nóng)人勞動場景的賞析,作答時可以從藝術手法、情感表達等角度考慮。要立足于整體,著眼于局部?!绊孕簼緷M,梯倚綠桑斜”,春水漲滿了山澗,嘩嘩地流淌著;設在溪岸上的水碓,不停地轉動、起落,發(fā)出渲鬧的聲音。一“喧”字,在詩人聽來,仿佛是唱著一首五谷豐登的歌?!耙小?,斜靠的意思,是說詩人步入桑樹林,看到一架架木梯子斜靠在桑樹旁邊,農(nóng)民們正忙碌著采摘桑葉。采桑要用梯子,足以說明桑樹的豐茂,葉子的肥碩,也預示蠶繭的豐收。這兩句從聽覺與視覺兩個角度描寫農(nóng)人們愉快地舂米與采桑的勞動場面。再結合首句“縣官清且儉”,暗含了人們安居樂業(yè)的幸福生活與縣官的清廉節(jié)儉分不開。17.夜深忽夢少年事
夢啼妝淚紅闌干
學而不思則罔
思而不學則怠
吾嘗終日而思矣
不如須臾之所學也
【解析】此題考查考生對詩文的背誦、理解、默寫能力??疾榍榫衬瑢戇@種類型,要求考生平時既要注意記憶、積累,同時在此基礎上加以理解、應用和賞析。注意字形復雜字,要在平時默寫時反復寫。注意重點字詞的寫法,如“妝”“闌干”“罔”“怠”“須臾”等字,默寫時要寫準確。18.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辨析修辭手法的能力。修辭是為了修飾文字詞句而運用各種表現(xiàn)方式,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有力。主要包括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反復、設問、反問、引用、對比、借代、反語。要對這些修辭手法的概念和作用牢記于心。本題要求分析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辭手法,如“爬山虎的蔓本是怯怯地匍匐在墻角、墻頭,用它的墨綠去勾線填縫,這時它的蔓卻噴出耀眼的紅光,一時墻頭便舞著蜿蜒的紅飄帶,墻角則像是誰剛潑了一桶紅油漆,而高樓整面的山墻,則滿墻鮮艷,火辣辣地呼喊著大地的浪漫”這句中,“怯怯地”“呼喊”運用了擬人的手法;“一時墻頭便舞著蜿蜒的紅飄帶”運用了比喻的手法;“滿墻鮮艷,火辣辣地呼喊著大地的浪漫”運用了夸張的手法。所以C正確。所以選C項。19.①原文是整句,結構整齊。②原句中用了比喻的修辭,生動形象。③與上下文的語言風格一致,具有含蓄的詩意美?!窘馕觥勘绢}考查語言表達準確、生動以及鑒賞品味語言的能力。本題要注意把握語段的中心、結構層次及句子之間的邏輯關系,關注關聯(lián)詞語,注意詞語間的照應等。本題需要從句式、修辭、風格幾方面進行分析。原句主要運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把“紅葉”比喻成“燈籠”,把“鮮紅的新葉”比喻成“火苗”,形象生動,能引發(fā)讀者的聯(lián)想和想象,給人以鮮明深刻的印象。同時句式整齊,讀起來朗朗上口,有節(jié)奏感。相比較修改后的句子,沒有修辭,句式散亂,所以還是原文表達效果更好。20.①那爬山虎的蔓也著了紅妝
②秋天是多彩的季節(jié)
【解析】本題考查學生語言表達與運用中的簡明、連貫、準確能力。這類題目需要學生閱讀全文,在了解文章大意的基礎上,根據(jù)上下文的內(nèi)容和句式填寫合適的句子,使之形成一個整體。根據(jù)上文的“遠處看,柿子樹和楓樹的葉子著了紅妝”,第一空應填寫“那爬山虎的蔓也著了紅妝”;根據(jù)上下文的“秋天是金色的季節(jié)”“松柏、翠竹、沒來得及落葉的楊柳和地上綠油油的草坪做了秋的深色背景;也有許多中間的過渡,馬褂木因為碩大的葉片特別像古人穿的馬褂而得名,這時呈現(xiàn)出深褐色;而白蠟樹則剛剛染上一點淡黃;更有那玉蘭,白絨絨的花苞,已經(jīng)準備好了來年春天的綻放;地上的落葉,因時間的先后分出了水分的干濕和顏色的濃淡”,第二空應填寫“秋天是多彩的季節(jié)”。意思對即可。21.①“閣下”修改為“您”;②“造訪”修改為“拜訪”;③“饋贈”修改為“送上”;④“玉體”修改為“身體”。【解析】本題考查語言得體,就是根據(jù)環(huán)境條件恰當?shù)厥褂谜Z言,使語言同語境協(xié)調(diào)一致。語境有內(nèi)部語境和外部語境之分,內(nèi)部語境包括不同文體的語言要求和文章中語言風格的一致性;外部語境指語言交際時的各種情景條件,包括場合、對象、目的等。本題,“閣下”一詞為敬辭,現(xiàn)在多用于外交場合,故此處不可用,改為“您”;“造訪”:前往訪問,拜訪,屬敬詞,用于向別人表示道謝的,改為“拜訪”;“饋贈”是敬語,多用于別人送給自己東西,不能用于自己,改為“送上”;“玉體”用于女子,不能用在爺爺身上,改為“身體”。22.中國西北出現(xiàn)變暖變濕趨勢,其根本原因可能是全球變暖驅(qū)動水循環(huán)加劇,這一改變將給西北帶來積極影響。【解析】本題考查壓縮語段的能力,選材大多是新聞報道,要求是概括主要內(nèi)容,也可能擬新聞標題,或者寫新聞導語,審題時要搞清楚答題任務。本題要求要求保留關鍵信息,本題宜采用分層歸納法。第一層由材料“寒冷、干早是中國西北留給人們的普遍印象,但科學研究表明,西北正出現(xiàn)變暖變濕的新趨勢。2018年甘肅省平均氣溫較常年偏高21.7攝氏度,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偏多21.7%。蘭州市區(qū)和機場間,荒山變綠了;敦煌石窟周圍的戈壁,竟然長了草”可知,中國西北出現(xiàn)變暖變濕趨勢。第二層由材料“中科院的一份研究報告認為,全球變暖驅(qū)動水循環(huán)加劇,可能是西北氣候暖濕化的根本原因”可知,變暖變濕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全球變暖驅(qū)動水循環(huán)加劇。第三層由材料“來自阿拉伯海、印度洋和北冰洋的水汽,……如果生態(tài)得到徹底改善和保護,那將是怎樣的場景”可知,這一改變將給西北帶來積極影響。最后把這三層意思組織到一起得出答案。23.【例文】對“教育懲戒”的看法尊敬的老師和家長們:大家好!我是高三年級的某某某,我今天發(fā)言的主要內(nèi)容是對“‘教育懲戒’的看法”。最近幾年來,賞識教育在基礎教育中成了主旋律,“好孩子是夸出來的”,是為典型言論。這種教育理念維護了學生的自尊,有助于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它能充分挖掘?qū)W生的潛能,無限地激發(fā)學生的內(nèi)動力。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這種平等的、朋友式的教育理念,在育人成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隨之而來的是,人們對賞識教育的理解中,產(chǎn)生了如此觀點:學生只能夸獎,不能批評,否則就是對學生權利的侵犯。這種觀點在現(xiàn)實的教育實踐中有市場,老師們談“懲”色變。甚至它還頗得部分家長的認同和首肯。經(jīng)常地,有部分家長把某某老師對其孩子的幾句批評,馬上通過種種渠道傳遞到校方領導那里去,告上一狀。其理由就是:這大大違背現(xiàn)代育人思想。在賞識教育中,是不是只能表揚,應不應該對學生有懲戒呢?我覺得賞識教育完全不排斥懲戒教育,只是選擇教育時機和懲戒方式的問題。北京師范大學檀傳寶教授如是說:“獎勵和懲戒都是教師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現(xiàn)代辦公環(huán)境下的家校協(xié)同教育模式探討
- 新課改下的小學數(shù)學教學策略變化與影響
- 算法優(yōu)化在嵌入式辦公系統(tǒng)中的實踐案例
- 針對學習障礙學生的專業(yè)輔導課程設置
- 個人倉儲租賃合同模板
- 上海市商品買賣合同范本
- 買賣合同爭議解決協(xié)議書模板
- 不動產(chǎn)附負擔租賃合同
- 個人培訓機構與教師簽訂勞動合同的法律效力解析
- 個人借車合同范本
- 廠房委托經(jīng)營管理合同范本
- 《保險科技》課件-第二章 大數(shù)據(jù)及其在保險領域中的應用
- 煙草企業(yè)安全生產(chǎn)標準化規(guī)范1-200題附有答案
- FZ∕T 54007-2019 錦綸6彈力絲行業(yè)標準
- 人教部編版四年級語文下冊課內(nèi)外閱讀訓練2《鄉(xiāng)下人家》(有答案)
- ??停?024年智能制造校園招聘白皮書
- 住院病人燙傷的應急演練
- 新入職消防員考核試卷題庫(240道)
- 海員的營養(yǎng)-1315醫(yī)學營養(yǎng)霍建穎等講解
- 2023年廣東省招聘事業(yè)單位人員考試真題及答案
- 質(zhì)量管理與產(chǎn)品質(zhì)量保障措施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