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選擇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_第1頁
教學內容選擇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_第2頁
教學內容選擇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_第3頁
教學內容選擇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_第4頁
教學內容選擇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教學內容選擇與教學環(huán)節(jié)的展開第1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課程概要

一、教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學二、依據文本體式確定教學內容三、根據學生學情選擇教學內容四、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組織“學的活動”五、教學流程就是“學的活動”充分展開六、營造以“學的活動”為基點的課堂教學第2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教的根本目的是幫助學生學第3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課堂教學研究的基本假設1第4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基本假設一

廣大老師是想努力做好教學工作的。第5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基本假設二語文課堂教學中尚存在許多問題,甚至是嚴重的問題。第6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基本假設三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問題往往是大規(guī)模的、長時期的、集團性的。第7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舉例第8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教學設計的雙重扭曲1第9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教學設計的雙重扭曲從教法入手而困于教學內容著眼于教師的教而較少顧及學生的學第10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課例討論背影第11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國外正式觀察前的準備工作表和課后反思表1第12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觀察前的準備工作表1.對該班學生進行簡要介紹(包括有特殊要求的學生)。2.該課的教學目標,即學生在這堂課上將會學到什么?3.為什么教學目標是適合這些學生的?4.這些目標是怎樣來支持學區(qū)課程以及內容標準的?5.這些目標是怎樣與更廣泛的課程目標相聯系的?6.計劃怎樣調動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你怎樣做?學生怎樣做?7.在這一領域,學生面對的主要困難是什么?你打算怎樣去克服這些困難?8.你上課需要哪些教學器具(列舉)?9.你打算怎樣去評價學生?你用的評價程序是什么?10你對評價結果將如何處理?第13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課后反思表1.據我回想,學生在多大程度上進行參與了教學活動?2.學生都學到了我想要教給他們的東西了嗎?我的教學目標達到了多少?3.在教學中,我是不是改變了我的教學計劃?如果改變了,為什么?4.如果有機會再次給同樣的學生上同樣的課程,我會在教學時做出哪些調整?為什么?5.提供學生的作業(yè)樣本,這樣應該反映本班同學的能力水平以及你對學生提供的反饋。第14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語文教師備課的兩個關注點1第15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教師備課的兩個關注點合宜的教學內容有效的教學設計第16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合宜的教學內容

文本的教學解讀依據體式根據學情第17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有效的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組織“學的活動”教學流程

“學的活動”充分展開第18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根據學生學情選擇教學內容

第19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經驗1第20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背影》案例董水龍

《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背影〉教學案例》

《語文學習》2006年第6期第21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背影》案例1、文章有一條分界線,分開了回憶與現在兩個部分,你能把它找出來嗎?2、為什么是說“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而不是說“我與父親‘沒有見面’已二年余了”?3、為什么說“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只是‘背影’”而不是其他像外貌或體態(tài)或品德之類呢?第22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課例討論1第23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課例討論

《百合花開》第24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文本的教學解讀:根據學情1第25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陳隆升

語文教師“學情分析”基本狀況

605份教學設計類材料

115份說到學情第26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陳隆升

語文教師“學情分析”基本狀況存在問題:

做過“學情分析”(考慮學生)的比例較低;

“分析”手段比較單一(經驗式判斷);

“分析”過程粗疏(只結論,少過程);

“分析”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不夠(淺表印象)。第27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貓》的案例

鄒兆文

《我們的教學離學生的期待有多遠——關于〈貓〉的教學設計與學生的“期待視野”的相關度調查》

《語文學習》2008年第10期第28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貓》的案例113份學生問卷12份教學設計第29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貓》的案例1、讀了這篇文章,你最突出的感受(感想)是怎樣的?你能聯想到社會生活的哪些現象?2、在內容和寫法方面,還有什么疑問嗎?請?zhí)岢鰜斫涣鳌5?0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名課研習1第31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錢夢龍施教的《死海不死》選定篇目與題解:1、讓學生“猜”要學的課文;2、問:標題上的兩個“死”字意思一樣嗎?幫助學生回憶地理課所學的知識。(地理位置;得名原因;海水趣事。)讓學生看課文和課后習題,商議“什么可以不教?”(讓學生交流已懂的)

“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三個“死”(死海真的要死了)兩個詞語(游弋,諭告,由老師提出的。)換一個角度:“哪些知識還需要老師教的?”“你們知道這篇文章是什么文體?”(說明文——知識小品)1、說明文——知識小品——知識性——趣味性——科學性2、重點學習“趣味性”

第32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錢夢龍施教的《死海不死》重點學習“趣味性”課文中哪些地方引起了你的興趣?作者用了什么手法引起你的興趣?標題故事設問句第一、二段圈詞語,比較兩種表達的效果材料的組織高難度問題:課文最后一段說死海數百年后可能干涸,作者推斷的依據是什么?“讓死海繼續(xù)活下去”的兩個作業(yè)。第33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名課的經驗:錢夢龍施教的《死海不死》

一、請同學們討論“什么可以不教?”

二、換一個角度:“哪些知識還需要老師教的?”

三、高難度問題:“課文最后一段說死海數百年后可能干涸,作者推斷的依據是什么?”

第34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支玉恒施教的《只有一個地球》題解:1、圍繞“地球”的討論——(讓學生認識到地球是我們生活的地方);2、圍繞“只有一個”的討論——(讓學生理解只有地球能夠養(yǎng)育生命)朗讀課文(采用“朗讀權競爭”的方法)轉入學生默讀,并讓學生“猜”老師要問的一個問題。(在這一段里,教師的表演相當精彩)老師端出沒有被學生猜中的“一個問題”:“讀了這篇課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你是那一味?”學生談“味”,并朗讀課文中相應的語句,力圖將“味”表現出來。學生分別提到苦、酸、甜(由甜變苦)等;之后教師邊范讀邊指導。第35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支玉恒施教的《只有一個地球》讓學生就課文的五個方面內容(段落),分別寫一個“抒情的句子”教師示范:“??!美麗的一葉扁舟!”逐次討論學生寫的“抒情的句子”。采用“發(fā)表權競標”的方法,每一個方面的內容競選出寫得最好的兩句“發(fā)表”在黑板上。教師通過適當的增刪、調序,將黑板上的十個“抒情的句子”“變成一段小小的散文”。組織以環(huán)境保護為主題的“實話實說”節(jié)目。老師為主持人,學生分別扮演環(huán)保局長、生物學家、地質學家、女宇航員、“破壞過環(huán)境”的公司老板。第36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名課的經驗:支玉恒施教的《只有一個地球》

1、“讀了這篇課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你是那一味?”2、讓學生就課文的五個方面內容(段落),分別寫一個“抒情的句子”

第37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名課研習《只有一個地球》確是一堂成功的課。而成功的要訣,在我們看來,在于教師把握住了適宜的教學內容。具體說是兩個方面:

1、引導學生體驗被課文喚起的情感,2、指導學生將所體驗到的情感表現為“抒情的句子”。

第38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有效的教學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

組織“學的活動”教學流程

“學的活動”充分展開第39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組織“學的活動”第40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概念:“教”的活動與“學”的活動

1第41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課堂教學的兩個方面教的活動學的活動第42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觀察前的準備工作表…………6.計劃怎樣調動學生參與到教學中,你怎樣做?學生怎樣做?…………

第43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怎樣從教學內容角度觀課評教

——把握一堂好課的標準較高標準

●教學內容的現實化6、想教的內容與實際在教的內容一致7、教的內容與學的內容趨向一致第44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區(qū)分:教師做什么//學生做什么閱讀教學中教師教的活動1、“講”2、“問”閱讀教學中學生學的活動1、引發(fā)學生更好地理解、感受課文。2、促使學生思考、探究課文的意思或意味。第45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建議備課方式教學內容教師教的活動學生學的活動一.1、1、二.2、2、………………第46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問題癥結:以“教”的活動為基點

1第47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教學設計的雙重扭曲從教法入手而困于教學內容著眼于教師的教而較少顧及學生的學第48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問題癥結:以“教”的活動為基點的課堂教學我就是要教這些

我就是要這樣教第49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課例討論秋天的懷念第50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課堂教學的兩種怪現象教師“教的活動”比較有結構、完整;學生“學的活動”非常零散、沒有結構。教師“教的活動”相對豐富、多樣;學生“學的活動”非常機械、單調。第51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3、解決途徑:轉向以“學”的活動為基點1第52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解決途徑:轉向以“學”的活動為基點學生需要學什么

學生怎樣學才好第53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名課的經驗:支玉恒施教的《只有一個地球》

1、“讀了這篇課文,你心里是什么滋味?”——“酸甜苦辣,你是那一味?”2、讓學生就課文的五個方面內容(段落),分別寫一個“抒情的句子”

第54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名課的經驗:錢夢龍施教的《死海不死》

1、請同學們討論“什么可以不教?”2、換一個角度:“哪些知識還需要老師教的?”3、高難度問題:“課文最后一段說死海數百年后可能干涸,作者推斷的依據是什么?”

第55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教學環(huán)節(jié)就是組織“學的活動”根據對優(yōu)秀課例的分析,我們初步認定,教學環(huán)節(jié)以2-3個為宜,組織學生較充分的學習活動。語文教師的備課工夫,要花在起點的辨認,終點的確定,2-3個環(huán)節(jié)的把握。第56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4、名課研習1第57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寧鴻彬施教的《皇帝的新裝》題解:1、默讀提示,抓五點。讀課文之后,請給這篇童話加個副標題,一個什么樣的皇帝?(一個……………的皇帝)8個學生按座次讀課文,師正音。學生擬副標題。學生交流:愛美的,虛偽的,不可救藥的,昏庸的,無能的,無知的,不稱職的(對課文的主要人物——皇帝有了一定的認識。)

下面我們再來探究一下這個故事的情節(jié),誰能用一個字概括這篇童話的故事情節(jié)?或者說這個故事圍繞哪個字展開的?

“蠢”,“騙”,“偽”,“假”,“傻”,“裝”,“新”,“心”指導學生用排除法“篩選”(故事情節(jié))指導學生用檢驗法進一步解決。指導學生用比較法來解決。(騙,心)第58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寧鴻彬施教的《皇帝的新裝》請同學說說,文中的各種人物是怎樣圍繞“騙”字進行活動的?第二節(jié)這些人上當的原因是什么呢?結合課文談自己的見解。這個小孩為什么說實話呢?歸結閱讀方法:析因分析法。復習學了(學生說到)的五個詞語:稱職,不可救藥,理智,駭人聽聞,隨聲附和第59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名課的經驗:寧鴻彬施教的《皇帝的新裝》

一、讀課文之后,請給這篇童話加個副標題,一個什么樣的皇帝?(一個……………的皇帝)

二、誰能有一個字概括這篇童話的故事情節(jié)?或者說這個故事圍繞哪個字展開的?三、請同學說說,文中的各種人物師怎樣圍繞“騙”字進行活動的?

第60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鄭桂華施教的《安塞腰鼓》

“圈傳遞這種感覺更強烈一些的句子”

“發(fā)現詞語和句式的特征”介紹作者第61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教學流程就是“學的活動”充分展開

第62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1、課例學習:教學流程1第63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課例——《風箏》

杭州市采荷實驗學校汪湖英運用解讀知識“點評”閱讀《風箏》“語文課程與教學研究的重心,現在應該轉移到語文課程與教學內容的建設上來?!蓖鯓s生先生指出,在閱讀教學中我們應該變“鑒賞者取向”為“解讀者取向”,也就是像正常狀態(tài)下閱讀文章時的閱讀方式。鑒于此,在曾老師的指導下,《風箏》一文我采用了評注式閱讀教學法,旨在讓學生帶著發(fā)現、探索的眼光解讀文本,通過交流探討加深對文本的理解和認識?!包c劃評注”不僅僅是閱讀方法、教學方法的問題,在哪里點,在哪里劃,在哪里評,在哪里注,關乎閱讀的內容、教學的內容。第64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運用解讀知識“點評”閱讀《風箏》一、自由誦讀,把握全文大意問題一: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問題二:你覺得作者是帶著什么情感來寫這篇文章的?二、用點劃評注的方式把握作者情感請學生閱讀下列兩則評注的示例,在文中另找出一處或者兩處加以評點,揣摩作者情感。第65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示例一:北京的冬季,地上還有積雪,灰黑色的禿樹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評注:晴朗的有積雪的冬季,是一幅色彩明麗的畫面,讓人感受到冬之美,但“灰黑色的禿樹枝”卻使得這幅畫面的色彩陡然變得黯淡,這個詞語在一開頭就為文章添上灰色沉重的一筆,使得晴朗的有積雪的冬季變得寒氣四射,作者感受的不是“冬日暖洋洋”的舒適而是冬季的肅殺和寒威。這種情感作者在后面一句直接點出了,即“在我是一種驚異和悲哀”。正所謂景為情生,一句景語蘊含著作者沉重悲哀的情感。第66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示例二

他只是很重很重地墮著,墮著評注:“重”、“墮”用了反復的手法,與前面“心變成了鉛塊”相照應,可見作者當時心情是多么沉重,這沉重是由于虐殺了弟弟游戲的童心造成的,因為一直無法補過,所以這塊鉛始終壓在心上,很重很重墮著墮著?!爸亍?、“墮”是第四聲,讀起來就有沉重的感覺。第67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運用解讀知識“點評”閱讀《風箏》三、評點后學生之間互相交流,并選擇重點幾則進行全班交流。四、閱讀下列幾則對魯迅作品語言風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評價資料,請在文中找到與這些評價相一致的地方,并加以評注,評注時要學會運用這些資料中的重要信息。參照示例三。第68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資料】

關于魯迅作品語言風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評論№1魯迅先生創(chuàng)作態(tài)度嚴肅認真,語言準確精煉,逐漸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語言風格,有人把它叫做“魯迅風”。我們閱讀任何一篇魯迅作品,都會強烈感到它的語言簡潔、明快、直白、洗煉,既冷雋又犀利,既深刻又辛辣,具有強烈的嘲諷色彩,富于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第69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資料】

關于魯迅作品語言風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評論№2善于通過“白描”和“畫眼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展現人物性格,是魯迅作品語言的一大顯著特點。魯迅最善于運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白描”是我國古代小說創(chuàng)作中常用的藝術表現手法,它要作家用最精練、最節(jié)省的文字,不加渲染、烘托,刻畫出鮮明生動傳神的藝術表現手法。在他的筆下,常能夠準確地把握人物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不加染、鋪陳,用傳神之筆加以點化,有如芙蓉出水,樸實自然。第70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資料】

關于魯迅作品語言風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評論№3準確地運用動詞、形容詞也是魯迅作品比較突出的語言特色之一。古今中外任何一個偉大的作家,對詞的運用都是非常重視的。法國作家莫泊桑曾說過:“不論人家所要說的事情是什么,只有一個字可以表現它,一個動詞可以使它生動,一個形容詞可以限定它的性質。因此。我們尋求著,直到發(fā)現了這個字,這動詞和形容詞才止,決不要安于‘大致可以’”。魯迅對遣詞用字的要求也很嚴。他曾說過:文章“寫完后至少看兩遍,竭力將可有可無的字、句、段刪去,毫不可惜”。因此,在他的作品中,無論是敘事狀物還是寫景抒情,所用的動詞、形容詞都是非常鮮明生動的。第71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資料】

關于魯迅作品語言風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評論№4魯迅的散文不僅有獨特的話題,更有其獨特的話語方式。在他的散文中,雖然時時可以感受到他的深邃、冷峻,但絕無居高臨下盛氣凌人之態(tài)。他總是將自己在探索過程中的矛盾、困惑展示給讀者。他的目的是要誘發(fā)讀者更多的聯想、發(fā)現、議論與詰難,他對讀者的要求是精神的互補而非趨一,是對自我的嚴厲解剖。魯迅先生曾說過:“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钡?2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資料】

關于魯迅作品語言風格和人格精神方面的評論№5《風箏》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通過聯想注入作品生活的情趣,把抒情與敘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聯想的手法在《風箏》一文中也有所表現。它由北方的春想到南方的春,又由春想到南方的故鄉(xiāng)。從寫風箏落筆,引出了一段極具生活情趣的事件,阻止兄弟做風箏。文章既有景物描寫,又有敘事抒情,把孩提時代的那種童真之趣寫得活靈活現,栩栩如生。第73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示例三

又將風輪擲在地上,踏了。評注:一個短句,兩個動詞“擲”、“踏”就把當時我粗暴地毀壞了弟弟的風箏的情景生動地再現出來,讓人體驗到第一則資料中說道的“魯迅風”的語言:簡潔、明快、直白、洗練。同時,“擲在地上”和“踏了”之間用了逗號,這里可以不用逗號,如果比較閱讀一下,兩個動詞之間用了逗號之后,減慢了動作的過程,為什么要減慢動作的過程?我們可以想像作者當時在毀壞弟弟風箏是快意解恨的,這兩個動作是一氣呵成,快速有力的。那么當二十多年后來回憶這一幕時,作者是帶著深深的內疚、自責,似乎不愿意相信自己曾有過的事實,于是,記憶在作者痛苦中慢慢展開,回憶這精神虐殺的一幕也恰如第四則資料中魯迅先生曾所說的,“我的確時時解剖別人,然而更多的是更無情地解剖我自己”。第74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2、充分展開“學的活動”1第75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教學流程“流程”,依據學生的學情和要達成教學結果的需要,從起點到終點的過程,分成幾個階段,一個階段就是一個環(huán)節(jié),上一個環(huán)節(jié)流向下一個環(huán)節(jié),抵達課堂教學的終點。流程是有流向的,學生開展著有指向、有組織、有結構、有可見成效的學習活動。第76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教學流程學生“學的活動”有較充分的完整時間。學生的學習經驗有較充分的表達與交流。學生在學的過程中形成了新的學習經驗。第77頁,共88頁,2023年,2月20日,星期一

教學內容確定性與生成性統(tǒng)一

1第78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