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三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碱}:等效平衡專練_第1頁
2020高三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碱}:等效平衡專練_第2頁
2020高三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碱}:等效平衡專練_第3頁
2020高三化學二輪復習高考??碱}:等效平衡專練_第4頁
2020高三化學二輪復習高考常考題:等效平衡專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題快練】2020屆高三化學化學二輪復習

專題:等效平衡專練【精編25題】

一、單選題(本大題共22小題,共44分)

1.在一定條件下,將A和B各0.32mol充入1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如下反應:

A(s)+B(g)2C(g)△H<0,反應過程中測定的數(shù)據(jù)如表,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t/min02479

n(B)/mol0.320.240.220.200.20

A.反應前2min的平均反應速率v(C)=0.004mol-L-1-min-1

B.其他條件不變,降低溫度,反應達到新平衡前,v(逆)>v(正)

C.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各0.64molA和B,平衡時n(C)<0.48mol

D.其他條件不變,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0.32molB和0.16molC,再達到平衡時,A

的轉化率增大

2.在2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X和Imol丫發(fā)生反

應:2X(g)+Y(g)43Z(g)AH<0,反應過程持

續(xù)升高溫度,測得混合體系中X的體積分數(shù)與溫度

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推斷正確的是

A.升高溫度,平衡常數(shù)增大

B.W點X的正反應速率等于M點X的正反應速率

C.Q點時,丫的轉化率最大

D.平衡時充入Z,達到新平衡時Z的體積分數(shù)比原平衡時大

3.如圖所示,向A和B中都充入2molX和2moiY,起始VA=

0.8aL,VB=aL,在相同溫度和有催化劑的條件下,兩容器

中各自發(fā)生下列反應:X(g)+Y(g)U2Z(g)+W(g)AH<AB

0,達到平衡時,VA=0.9aL,則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兩容器中達到平衡的時間A<B

B.A容器中X的轉化率為25%,且比B容器中X的轉化率小

C.打開K達新平衡后,升高B容器溫度,A容器體積一定增大

D.打開K一段時間達平衡時,A的體積為0.8aL(連通管中氣體體積不計)

4.將一定量的氨基甲酸置于恒容的密閉真空容器中(固體體積忽略不計),使其達到化

學平衡:H2NC00NH4(S)=2NH3(g)+CC?2(g).實驗測得不同溫度下的平衡數(shù)據(jù)列

于表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溫度/℃15.020.025.030.035.0

平衡總壓強/kPa5.78.312.017.124.0

平衡氣體總濃度/10-3mol/L2.43.44.86.89.4

A.在低溫下該反應能自發(fā)進行

B.15T時,該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約為2.0

C.當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變時,該反應達到化學反應限度

D.恒溫條件下,向原平衡體系中再充入2moiN&和ImolCOz,達平衡后CO?濃度不

5.TT時,在容積為2L的3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3A(g)+B(g)=nC(g),按

不同方式投入反應物,測得反應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容器甲乙內

反應物的投入量3molA>2molB6molA、4molB2molC

達到平衡的時間/min58

A的濃度/mol-L-1Cl

c2

C的體積分數(shù)%Wi

w3

混合氣體的密度/g」TPiP2

A.若n<4,則2cl<c2

B.若n=4,則W3=Wi

C.無論n的值是多少均有2Pl=p2

D.容器甲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比容器乙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短

6.在兩個固定容積均為1L密閉容器中以不同的氫碳比普;充入電和CO2,在一定條

件下發(fā)生反應:2c。2出)+6H2(g)=C2H4(g)+4H20(g)△H.CO2的平衡轉化率

a(C02)與溫度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2

A.該反應在高溫下自發(fā)進行

B.X的氫碳比X>2.0,且Q點在氫碳比為2.0時v(正)<v(逆)

C.若起始時,CO2,小濃度分別為0.5mol/L和1.0mol/L,則可得到P點,對應溫

度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為512

D.向處于P點狀態(tài)的容器中,按2:4:1:4的比例再充入CO?、電、C2H4、H2O,

再次平衡后a(CC)2)減小

7.已知一定溫度下,2X(g)+Y(g)UmZ(g)4H=-akJ/mol(a>0),現(xiàn)有甲、乙兩

容積相等且固定不變的密閉容器,在保持該溫度下,向密閉容器甲中通入2mX和

ImolY,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放出熱量bkJ,向密閉容器乙中通入ImolX和0.5molY,

達到平衡時,放出熱量ckJ,且b>2c,則a、b、m的值或關系正確的是()

A.m=4B.a=bC.a<-D.m<3

2

8.相同溫度下,體積均為0.25L的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

N2(g)+3H2(g)v=?2NH3(g)AH=-92.6kj/mol-實驗測得起始、平衡時的有關

數(shù)據(jù)如下表:

起始時各物質物質的量

容器/mol

達平衡時體系能量的變化

編號

NH

N2H23

①130放出熱量:23.15kJ

②0.92.70.2放出熱量:Q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容器①、②中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相等

B.平衡時,兩個容器中NE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

C.容器②中達平衡時放出的熱量Q=23.15kJ

D.若容器①體積為0.5L,則平衡時放出的熱量<23.15kJ

A.AB.BC.CD.D

9.在恒容條件下化學反應:2sC)2(g)+02(g)U2sC(3(g):△H=-QkJ?mol-1在上述

條件下分別充入的氣體和反應放出的熱量(Q)如下表所列: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下列敘

述正確的是()

容器S02(mol)O2(mol)N2(mol)Q(kJ)

甲210Qi

乙10.50

Q2

丙10.51

Q3

A.在上述條件下反應生成lmolS()3固體放熱^對

B.2Q3<2Q2=QI<Q

C.Qi=2Q2=2Q3=Q

D-2Q2=2Q3<QI<Q

10.相同溫度下,體積均為0.25L的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X2(g)+

-1

3丫2(g)=2XY3(g)△H=-92.6kJ.mol

實驗測得反應在起始、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表所示:

起始時各物質物質的量/mol

容器達到平衡的

達平衡時體系能量的變化

編號時間

X2丫2XY3

①1302分鐘放熱46.3kJ

②0.41.21.2/Q(Q>0)

下列敘述不正確的是()

A.容器①中反應從開始到剛達平衡時用XY3表示的反應速率為V(XY3)=

—mol.L-11s-1

30

B.平衡時,兩個容器中XY3的物質的量濃度相等

C.器②中反應達到平衡時吸收的熱量為Q

D.容器①體積為0.3L,則達平衡時放出的熱量大于46.3kJ

11.一定溫度下,將2moiSO2和lmolC>2充入10L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2(g)+

02(g)U2s03(g)AH=-196kJ-mor1,5min時達到平衡,測得反應放熱166.6kJ.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0?5min內,用。2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v(C)2)=。。17moi?,mirri

B.反應物濃度的比值不變時,該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4

C.若增大。2的濃度,SC>2的轉化率增大

D.條件不變,若起始時充入4moiSO2和2moi。2,平衡時放出的熱量大于333.2kJ

12.在一固定體積的密閉容器中加入2molA和ImolB發(fā)生反應2A(g)+B(g)U

4C(g)+D(s),達到平衡時C的濃度為wmol?IT】,若維持容器的體積和溫度不變,

按下列四種配比方案作為反應物,達平衡后,使C的濃度仍為wmol?廣】的配比是

()

A.4molA+2molB

B.4molC+1molD+2molA+1molB

C.1.6molC+0.3molD+1.2molA+0.6molB

D.4molC+0.8molD

13.在一固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A和ImolB,發(fā)生反應:2A(氣)+B(氣)=

xC(氣),達到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shù)為W%。若維持容器體積和溫度不變,按0.6molA、

0.3molB和1.4molC為起始物質,達到平衡后,C的體積分數(shù)仍為W%,則x值為

()

A.1B.2C.3D.4

14.現(xiàn)有容積為1L的甲乙兩個恒溫恒容密閉容器,向甲中加入2molA氣體和2molB氣

體后發(fā)生如下反應:A(g)+B(g)=C(g)△H=,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生成

1molC氣體,放出熱量QikJ;乙中加入ImolC氣體,反應達到平衡時,吸收熱量QzkJ,

則Qi與Q2的相互關系正確的是()

A.Qi+Q2=aB.Qi+2Q2<2a

C.Qi+2Q2>2aD.Qi+Q2<a

15.2s02(g)+02(g)2s()3(g)ZkH<0,400。(:時體積相同的甲、乙、丙三個容器中,甲

容器絕熱恒容,充入6moiSO2和3moic>2,乙容器恒溫恒容,充入6moiSO3,丙容器

恒溫恒壓,充入6moiSO3,充分反應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乙中SO3的體積分數(shù)大于丙

B.轉化率:a甲(SO?)+a乙(SO3)=1

C.乙和丙中的S02的生成速率相同

D.甲和丙中反應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相同

16.『C時.體積均為0.5L的兩個恒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可逆反應:2A(g)+B(g)=

2C(g)△H=-QkJ/mol(Q>0)實驗測得反應在起始、達到平衡時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表,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容器編號起始時各物質物質的量/mol達到平衡時體系能量的變化

ABC

①2100.75QkJ

②0.40.21.6

A.容器①、②中的平衡常數(shù)均為36

B.向容器①中通入氨氣,平衡時A的轉化率不變

C.容器②中達到平衡時放出的熱量為0.05QkJ,達到平衡時,兩個容器中C的物

質的量濃度均為1.5mol-L-1

D.其他條件不變,若容器②保持恒容絕熱,則達到平衡時C的體積分數(shù)小于2/3

17.如圖,關閉活塞K,向A中充入1molX、1molY,向B中充入2moiX、2moiY,

此時A的容積是aL,B的容積是2aL。在相同溫度和催化劑存在的條件下,使兩容

器中各自發(fā)生下述反應:X(g)+Y(g)#2Z(g)+W(g)AH<0?A保持恒壓,B保

持恒容。達平衡時,A的體積為1.4aL。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反應速率:v(B)>v(A)B.A容器中X的轉化率為80%

C.若打開K,則A的體積變?yōu)?.6aLD.平衡時丫的體積分數(shù):A<B

18.在一定條件下,將4.0molPC13(g)和2.0molC12(g)充入體積不變的2L密閉容器中發(fā)

生反應:PCl3(g)+Cl2(g)#PCl5(g)△H=-419.4kI/moL5min末達到平衡,且

c(PCl3)=1.6mol/L.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反應5min內,v(PCl3)=0.06mol/(L-min)

B.達平衡時,反應放出的熱量為1677.6kJ

C.平衡后,移走2.0molPCk和l.OmolCk,在相同條件下再達平衡時,c(PCls)<

0.2mol/L

D.若保持溫度不變,將2.0molPCb(g)和l.OmolC12(g)充入體積不變的2L密閉容

器中發(fā)生反應,當容器中Cl2為0.8mol時,可逆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

19.將等物質的量的X、丫氣體充入一個容積可變的密閉容器中,在一定條件下發(fā)生如

下反應并達到平衡:X(g)4-Y(g)U2Z(g)AH<0.當改變某個條件并維持新條件直

至達到新平衡,下表中關于新平衡與原平衡的比較,正確的是()

選擇改變的條件正、逆反應速率變化新平衡和原平衡比較

A升^高溫度逆反應速率增大量大于正反應速率增大量Z的體積分數(shù)變大

B增大壓強正反應速率增大,逆反應速率減小Z的濃度不變

6

C減小壓強正、逆反應速率都減小Y的體積分數(shù)變大

D充入少量Z逆反應速率增大X的體積分數(shù)不變

A.AB.BC.CD.D

20.在溫度、初始容積相同的兩個密閉容器中,按不同|.

方式投入反應物(如圖所示),發(fā)生反應:3X(g)+?---------------1

12molX

Y(g)U2Z(g)△H<。保持溫度不變,測得平衡時,m01x

的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器;ImolY

恒容容恒壓容甲乙1

器甲器乙

丫的物質的量(mol)

nin2

Z的體積分數(shù)<Pi<P2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平衡時容器乙的容積一定比反應前小

B.<p2<<P1

C.n2>n]

D.平衡時容器甲的壓強一定比反應前大

21.在一個帶活塞的密閉容器中充入ImolCOz和ImolHz,發(fā)生如下反應:CO2(g)+

3H2(g)=CH30H(g)4-H2O(g)△H<0,達平衡后,下列操作一定可以使CO?在平

衡體系中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發(fā)生變化的是()

A.保持容積和溫度不變,向容器中充入C02(g)

B.保持溫度不變,縮小容器容積

C.保持容積不變,升高溫度

D.保持容積和溫度不變,再向容器中充入lmolCC)2和lmolH?

22.一定溫度下,在3個體積均為1.0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反應2H2(g)+C0(g)

CH30H(g)分別達到平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起始濃度(mol/L)

CH30H的平衡濃

容器溫度(K)

度(mol/L)

COCHOH

H23

①4000.200.1000.08

②4000.400.200X

③500000.100.025

A.該反應的正反應是吸熱反應

B.x=0.16

C.平衡時,容器②中H2的體積分數(shù)比容器①的大

D.400K時若再向容器①中充入O.lOmol%、0.10molC0^0.10molCH3OH,則平衡

將向正反應方向移動

二、簡答題(本大題共3小題,共56分)

23.氫氣是一種清潔能源,又是合成氨工業(yè)的重要原料.已知氫氣有多種制取方法:

①活潑金屬(如鈉、鉀)直接跟水反應;

②金屬(如鋅或鐵或鋁)跟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

③電解水制氫氣;

④由煤或焦炭跟水反應制取氫氣:C+H2O(g)2CO+出;

⑤由天然氣或重油制取氫氣:CH4+H2O(g)==CO+3H2:

催化劑

(1)請你再補充一種制取氫氣的方法,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比較方法①和⑤:g金屬鈉跟水反應與標準狀況下11.2LCH,跟水反應

產生氫氣的量相等.

(3)在甲、乙、丙3個容積均為2L的密閉容器中,于相同的溫度下、使用相同的催

化劑分別進行如下反應:

高溫高壓

3H2(g)+N2(g)U2NH3(g).現(xiàn)按不同配比投入反應物,保持恒溫、恒容,測得

催化劑

反應達到平衡時有關數(shù)據(jù)如下:

容器甲乙丙

反應物投入量3molH?、2molN26m0IH2、4molN22molNH3

達到平衡的時間

tl58

(min)

電的濃度(mol/L)Cl1.5C3

NH3的體積分數(shù)U)2

混合氣體密度(g/L)PlP2P3

①分析表數(shù)據(jù),下列關系正確的是(填寫序號字母).

A.2cl>1.5mol/LB.(D3=%C.2Pl=p2

②在該溫度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用含J的代數(shù)式表示).

1

(4)已知:CH4(g)+H2O(g)=CO(g)+3H2(g);△H=+206.2kJ-mol-

1

CH4(g)+CO2(g)=2C0(g)+2H2(g);AH=+247.4kJ-mol-

8

則甲烷和HzO(g)反應生成H2和CO2的熱化學方程式為

(5)如圖所示裝置工作時均與電有關.

①圖1所示裝置中陽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②圖2所示裝置中,通入電的管口是(選填字母代號).

③某同學按圖3所示裝置進行實驗,實驗結束后,將玻璃管內固體物質冷卻后,溶

于稀硫酸,充分反應后,滴加KSCN溶液,溶液不變紅,再滴入新制氯水,溶液變

為紅色.該同學據(jù)此得出結論:鐵與水蒸氣反應生成FeO和.該結論(填

“嚴密”或“不嚴密”),你的理由是(用離子方程式表示).

24.甲醇既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又是電動公交車的清潔能源,利用水煤氣在一定條件下

含成甲醇,發(fā)生的反應為:CO(g)+2H2(g)#CH3OH(1)△H=?

⑴已知CO、H2>CH30H的燃燒熱分別為283.0KJ/mol,285.8KJ/mol,

726.5KJ/mol則4H=?

(2)在一容積為2L的恒容密閉容器中加入0.2molCO和0.4molH2,發(fā)生如下反應:

CO(g)+2H2(g)#CH3OH(g),實驗測得TJC和丁2℃下,甲醇的物質的量隨時間的

變化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時間

lOmin20min30min40min50min60min

溫度

TJC0.0800.1200.1500.1680.1800.180

T

2℃0.1200.1500.1560.1600.1600.160

①由上述數(shù)據(jù)可以判斷:Tx℃12。氯1分)

②TJC時,0?20minH2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③該反應TJC達到平衡后,為同時提高反應速率和甲醇的生成量,以下措施一定可

行的是(選填編號)。

A.改用高效催化劑B.升高溫度C.縮小容器體積D.分離出甲醇E.增加CO的濃度

(3)若保持Ti°C不變,起始時加入CO、電、CH30H的物質的量分別為amol、bmok

cmoh達到平衡時,仍與原平衡等效,則a、b、c應該滿足的條件。

(4)當反應在TJC達到20min時,控制體積不變,迅速將0.02molCO,0.04molH2,

0.18molCH30H同時投入體系中,后在恒壓條件下,反應在40min時達到平衡,請

在圖中畫出20?40min內容器中小濃度的變化趨勢曲線:

0.12

(5)在以CH30H(1)為燃料的燃料電池中,電解質溶液為酸性,則負極的電極反應式

為;理想狀態(tài)下,該燃料電池消耗2moi甲醵所能產生的最大電能為1162.4KJ,

則該燃料電池的理論效率為。(燃料電池的理論效率是指電池所產生的最大

電能與燃料電池反應所能釋放的全部能量之比)

25.鐵合金廠廢氣主要來源于礦熱電爐、精煉電爐、焙燒回轉窯和多層機械焙燒爐.鐵

合金廠廢氣排放量大,含塵濃度高,廢氣中含有Fe2()3、Fe304.MnO2焦炭顆粒等

煙塵成分,還含有高達4000-7000mL/m3的SO?氣體,其回收利用價值較高.某

國際知名的EZJSY?TJW實驗室提出如圖回收流程:

0、

鐵合金

廠廢氣

回答下列問題:

(1)若流程中某裝置是一恒溫恒容容器,則在催化劑條件下可發(fā)生反應:2SO2(g)+

02(g)U2s03(g).若起始通入2moiSO?和ImolOz在此條件下達到平衡.那么下列哪

種投料方法會達到此條件下的等效平衡

A、2molSO3B、2moiSO?、ImolO2和2moiSO3

C、4moiSO2和2moiO2D、lmolSO2>0.5molO2-fnimolSO2

(2)在本流程中,某裝置實際上是一個燃料電池裝置,電解質溶液為稀硫酸.試寫

出該反應中負極的電極反應式:.

(3)物質X為(填名稱)

(4)假設溶液A中溶質濃度為lmol/L,若要使Fe3+不產生沉淀,需控制溶液的

-344

pH<(已知Ksp[Fe(0H)3]=1.28X10mol?L,lg2=0.3)

(5)由溶液A得至UFe2(S04)3粉末需要進行的操作是.

(6)若向溶液A中加入Na2(X)3溶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10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解:A.前2min內消耗n(B)=(0.32-0.24)mol=0.08mol,根據(jù)方程式知,前

Ano.i6mol

2min內生成的n(C)=2n(B)(消耗)=0.16mol,V(Q='=入常=0.008mol/(L.min)1

故A錯誤;

B.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則v(逆)<v(正),故B錯誤;

C.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各0.64molA和B,反應物濃度是原來的2倍,相

當于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所以平衡時生成的C物質的量小于原來2倍,第一次達

到平衡狀態(tài)時n(C)=2n(B)(消耗)=2x(0.32-0.20)mol=0.24mol,第二次加入AB

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時n(C)<0.24molx2=0.48mol,故C正確;

D.其它條件不變,原來達到平衡狀態(tài)是c(B)=誓mol/L=0.02mol/L,c(C)=

(o.32-(h20)x2

mol/L=0Q24mol/L,平衡常數(shù)K=翳=0.0288,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

變,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0.32molB和0.16molC,此時c(B)=0.02mol/L+等mol/L=

0.052mol/L,c(C)=0.024mol/L+等mol/L=0.04mol/L,濃度商==0,031>K>

平衡逆向移動,再次達到平衡狀態(tài)是A的轉化率降低,故D錯誤;

故選:Co

A.前2min內消耗n(B)=(0.32-0.24)mol=0.08moL根據(jù)方程式知,前2min內生成

AH

的n(C)=2n(B)(消耗)-0.16mol,v(C)=工;

B.該反應的正反應是放熱反應,降低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C.其他條件不變,起始時向容器中充入各0.64molA和B,反應物濃度是原來的2倍,相

當于增大壓強,平衡逆向移動,所以平衡時生成的C物質的量小于原來2倍;

D.其它條件不變,原來達到平衡狀態(tài)是c(B)=^mol/L=0.02mol/L,c(C)=

(0.32二2o)x2moi/L=0.024mol/L,平衡常數(shù)K=嘿=0.0288,溫度不變平衡常數(shù)不

變,向平衡體系中再充入0.32molB和0.16molC,此時c(B)=0.02mol/L+嚓mol/L=

0.052mol/L,c(C)=0.024mol/L+答mol/L=0.04mol/L,濃度商=震?0.031>K,

平衡逆向移動。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熟練掌握基本公式、分析反應方向判斷方法、化學平衡原理是

解本題關鍵,注意D利用濃度商與化學平衡常數(shù)相對大小確定反應方向,為易錯點。

2.【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A、分析圖像,X的體積分數(shù)先減小后增大,減小到最低,這是化

學平衡的建立過程,后增大,這是平衡的移動過程,升高溫度,體積分數(shù)增大,說明升

高溫度,平衡向左移動,使平衡常數(shù)減小,故A錯誤;B、M點溫度高,故反應速率

快,B錯誤;從開始到Q點是正向建立平衡的過程,轉化率逐漸增大,從Q到M點升

高溫度,平衡向左移動,使轉化率降低,Q點最大,故C正確;平衡時再充入Z,達到

的新平衡與原平衡是等效平衡,體積分數(shù)相等,故D錯誤;故選C。

考點:平衡常數(shù)與溫度的關系、溫度對化學平衡的影響、等效平衡等知識

3.【答案】C

【解析】解:A、起始時VA=0.8aL,VB=aL,A裝置中的濃度大于B裝置中的濃度,

所以兩容器中達到平衡的時間A<B,故A正確;

B、達到平衡時,VA=0.9aL,等壓、等溫條件下,氣體的體積之比等于氣體的物質的

量之比,所以平衡后混合氣體的物質的量是誓X0.9=4.5mol,設參加反應的X的物

質的量為mmol,則:

X(g)+Y(g)=2Z(g)+W(g)

起始(mol)2200

反應(mol)mm2mm

平衡(mol)2-m2-m2mm

即2—m+2—m+2m+m=4.5mol,解得:m=0.5,所以X物質的轉化率=歸乎x

2moi

100%=25%;

B裝置是在恒容條件下,相當于A容器中反應達到平衡后增大體積,減小壓強,平衡向

正反應方向移動,X的轉化率增大,故B正確;

C、反應X(g)+Y(g)U2Z(g)+W(g)△H<0,所以升高溫度,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但升高溫度,氣體膨脹,體積增大,所以A容器的體積可能增大,也可能減小,故C

錯誤;

D、打開K達新平衡等效為A中到達的平衡,X的轉化率為25%,參加反應的X的總的

物質的量為4moix25%=ImoL

X(g)+Y(g)=2Z(g)+W(g)

起始(mol)4400

反應(mol)1121

平衡(mol)3321

故平衡后容器內氣體總的物質的量為3moi+3mol+2mol+Imol=9moL氣體的體積

之比等于氣體的物質的量之比,則容器的總體積為器x9mol=1.8aL,則VA=1.8aL-

aL=0.8aL,故D正確。

故選:Co

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化學平衡的有關計算以及化學平衡移動的有關知識,注意打開K達新

平衡等效為A中到達的平衡是解題關鍵,難度較大。

4.【答案】D

12

【解析】解:A.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越高,平衡氣體總濃度增大,則升高溫度,平

衡正向移動,AH>0,由化學計量數(shù)可知AS>0,AH-TAS<0的反應可自發(fā)進行,

則該反應在高溫下可自發(fā)進行,故A錯誤;

B.15OC時,平衡氣體總濃度為2.4x10-3mol/L,結合反應可知(:小為)=1.6x

33323

10-mol/L,c(CO2)=0.8x10-mol/L,K=(1.6x10-mol/L)x0.8x10-mol/L=

2X10-9(mol/L)3,故B錯誤;

C.生成物中氨氣與CC)2始終2:1生成,則混合氣體平均相對分子質量始終不變,不能判

斷平衡,故C錯誤;

D.恒溫條件下,向原平衡體系中再充入2moiNH3和ImolCOz,與原平衡時氣體的物質的

量比相同,則達平衡后CO?濃度不變,故D正確;

故選:D。

A.由表格中數(shù)據(jù)可知,溫度越高,平衡氣體總濃度增大,則升高溫度,平衡正向移動,

△H>0,由化學計量數(shù)可知AS>0,△H-TAS<0的反應可自發(fā)進行;

B.15OC時,平衡氣體總濃度為2.4x10-3mol/L,結合反應可知c(NH3)=1.6x

-3-3

10mol/L,c(CO2)=0.8x10mol/L;

C.生成物中氨氣與CO2始終2:1生成;

D.恒溫條件下,向原平衡體系中再充入2moiNH3和ImolCOz,與原平衡時氣體的物質的

量比相同,二者為等效平衡.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計算,為高頻考點,把握表格中數(shù)據(jù)、K與平衡濃度關系、平衡移

動、平衡判定為解答的關鍵,側重分析與應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選項C為解答的易錯點,

題目難度不大.

5.【答案】C

【解析】解:A.恒溫恒容下,乙等效為在甲中平衡基礎上壓強增大一倍,若n<4,則

正反應為氣體體積減小的反應,平衡正向移動,則乙中反應物轉化率高于A中反應物轉

化率,則2CI>C2,故A錯誤;

B.若n=4,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開始只投入C與起始投料比n(A):n(B)=3:1

為等效平衡,平衡時同種物質的含量相等,甲中起始投料比為3:2,等效為在起始投

料比n(A):n(B)=3:1的基礎上再加入1份的B,平衡正向移動,B的轉化率降低,B

的含量增大,A的含量減低,C的含量不能確定,故B錯誤;

C.起始乙中同種物質的投入量是甲的2倍,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知,乙中氣體質量為甲中

2倍,容器的容積相等,則一定存在2Pl=P2,故C正確;

D.乙中起始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到達平衡時間更短,所以容器甲達到平衡所需的

時間比容器乙達到平衡所需的時間長,故D錯誤;

故選:Co

A.恒溫恒容下,乙等效為在甲中平衡基礎上壓強增大一倍,若n<4,則正反應為氣體

體積減小的反應,平衡正向移動,則乙中反應物轉化率高于A中反應物轉化率;

B.若n=4,反應前后氣體的體積不變,開始只投入C與起始投料比n(A):n(B)=3:I

為等效平衡,平衡時同種物質的含量相等,甲中起始投料比為3:2,等效為在起始投

料比n(A):n(B)=3:1的基礎上再加入1份的B,平衡正向移動,平衡正向移動,B

的轉化率降低,B的含量增大,A的含量減低,C的含量不能確定;

C.起始乙中同種物質的投入量是甲的2倍,根據(jù)質量守恒定律知,乙中氣體質量為甲中

2倍,容器的容積相等;

D.起始濃度越大,反應速率越快,到達平衡時間越短。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計算,為高頻考點,涉及等效平衡的判斷、化學平衡及其影響化學

反應速率、轉化率等知識,注意判斷等效平衡為解答關鍵,注意掌握化學平衡及其影響,

試題培養(yǎng)了學生的分析能力及靈活應用能力,題目難度中等。

6.【答案】C

【解析】解:A.由圖象可知溫度升高CO2的轉化率降低,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則4H<0,

由AS<0可知,則高溫下△H-T-△S>0,不能自發(fā)進行,故A錯誤;

B.在氫碳比為2.0時,P點達平衡,Q點未達平衡,此時二氧化碳的轉化率比平衡時小,

說明此時要繼續(xù)轉化更多的二氧化碳,反應向正方向移動,則正反應速率大于逆反應速

率,故B錯誤;

C.2CO2(g)+6H2(g)CC2H4(g)+4H20(g)

起始0.5100

轉化0.250.750.1250.5

平衡0.250.250.1250.5

?0.125X0.54

K=------;--------r=512>故c正確;

0.252X0.256

D.按2:4:I:4的比例再充入CO?、出、C2H4、H2O,相當于再按照4:10充入CO2、

H2,氫碳比大于2,則次平衡后a(CO2)增大,故D錯誤.

故選C.

A.由圖象可知溫度升高CO2的轉化率降低,說明平衡逆向移動,則AHVO,結合411一

TZS<0能自發(fā)進行判斷;

B.在氫碳比為2.0時,P點達平衡,Q點未達平衡,此時二氧化碳的轉化率比平衡時小,

說明此時要繼續(xù)轉化更多的二氧化碳,反應向正方向移動;

C.若起始時,CO2、電濃度分別為0.5mol/L和1.0mol/L,此時二氧化碳的轉化率為50%,

計算各物質的平衡濃度,可計算平衡常數(shù);

D.按2:4:1:4的比例再充入CO2、電、C2H4、H2O,相當于再按照4:10充入CO?、

H2,氫碳比大于2.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計算與影響因素、平衡常數(shù)、化學平衡圖象等,為高頻考點和常見題

型,側重考查對圖象的分析獲取信息能力,有一定難度.

7.【答案】D

【解析】解:甲、乙兩容積相等且固定的密閉容器,在保持該溫度恒定的條件下,壓強

與物質的量成正比,X、Y的物質的量為2倍的關系,若平衡不移動,b=2c,現(xiàn)b>2c,

則加壓平衡正向移動,

所以2+l>m,則mW2,m等于2或1,

又熱化學反應中2molX與ImolY完全反應放出akJ熱量,向密閉容器甲中通入2molX和

ImolY,不能完全轉化,放出的熱量bkj<akJ,因轉化率不知,則無法確定a、b的關

14

系,

故選:D。

甲、乙兩容積相等且固定的密閉容器,在保持該溫度恒定的條件下,壓強與物質的量成

正比,X、丫的物質的量為2倍的關系,若平衡不移動,b=2c,現(xiàn)b>2c,則加壓平

衡正向移動,以此來解答。

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的計算及熱化學反應中物質的量與熱量的關系,明確b>2c時平衡移

動的方向是解答本題的關鍵,題目難度中等。

8.【答案】C

【解析】試題分析:A、平衡常數(shù)只與溫度有關,相同溫度下,體積均為0.25L的兩個恒

容密閉容器中發(fā)生相同的反應,則平衡常數(shù)應相同,故A正確;

B、①容器中放出23.15kJ熱量,則生成氨氣的物質的量為:I"*、7=0.5moL

利用三段式法計算:

N2(g)+3H2(g)=^=^2NH3(g)△H=-92.6kJ/mol

起始:lmol3mol0

轉化:0.25mol0.75mol0.5mol

平衡:0.75mol2.25mol0.5mol

平衡時,①容器中N電的體積分數(shù)等于氣體的物質的量分數(shù)

0.5WOZ「

-----------------------------------------=0.7>

Q.75mol+2.25mol+0.5mol

從等效平衡的角度分析,lmolN2,2.5molH2和0.2molNH3相當于lmolN?、3molH2,在

相同條件下處于相同平衡狀態(tài),所以平衡時兩個容器內氨氣的體積分數(shù)相等,正確;C、

②中含有OZmolNE相當在①的基礎上加入氨氣,抑制平衡正向移動,則平衡時放出的

熱量小于23.15kJ,錯誤;D、若容器①體積為0.5L,相當于在原來的基礎上減小壓強,

平衡逆向移動,平衡時放出的熱量小于23.15kJ,正確。

考點:本題考查化學平衡移動問題,題目難度不大,注意B項從等效平衡的角度分析,

為該題的易錯點。

9.【答案】D

【解析】解:A.2SO2(g)+02(g)2SO3(g)△H=-QkJ/moL在上述條件下反應生成

lmolSC)3氣體放熱0.5QkJ,生成lmolS()3固體放出的熱量大于0.5QkJ,故A錯誤;

B.乙、丙兩個容器容積相同,所充氣體物質的量相同,丙中所充氮氣對平衡無影響,所

以乙、丙建立等效平衡,二氧化硫轉化率相同,Q2=Q3;甲、乙兩個容器容積相同,

甲中相應物質的物質的量為乙中2倍,壓強比乙中高,相對乙平衡而言甲中平衡右移,

二氧化硫轉化率增大,所以甲中放出的熱量大于乙甲中的2倍,可逆反應不能完全反應,

故2Q2<Qi<Q,綜上所述所述,2Qz=2Q3<QI<Q,故B錯誤;

C.由B中分析可知,2Q2=2Q3<Qi<Q,故C錯誤;

D.由B中分析可知,=2Q3<Qi<Q,故D正確;

故選:D。

2SO2(g)+02(g)#2SO3(g)△H=-QkJ/mol,反應熱表示完全轉化時放出的熱量,固

體的能量比氣態(tài)能量低,生成固體時放出的熱量更多;

乙、丙兩個容器容積相同,所充氣體物質的量相同,丙中所充氮氣對平衡無影響,所以

乙、丙建立等效平衡,二氧化硫轉化率相同,放出的熱量相等;

甲、乙兩個容器容積相同,甲中相應物質的物質的量為乙中2倍,壓強比乙中高,相對

乙平衡而言甲中平衡右移,二氧化硫轉化率增大,所以甲中放出的熱量大于乙甲中的2

倍,結合可逆反應不能完全反應判斷.

本題考查反應熱的計算、等效平衡、化學平衡計算等,題目難度中等,本題注意濃度對

平衡的影響以及可逆反應的特征.

10.【答案】D

【解析】解:A.2min達平衡時,①放出的熱為46.3kJ,則平衡時XY3的物質的量為2molx

糕;=lmol,故v(xY3)=U=^mol-L-sT,故A正確;

B.恒溫恒容下,②中按化學計量數(shù)轉化到左邊,n(X2)=0.4mol+1.2molx|=lmol,

n(Y2)=1.2mol+1.2molx|=3mol,兩平衡是完全等效平衡,故平衡時XY3的濃度相

等為罌=4mol/L,故B正確;

C.①容器中放出46.3kJ熱量,則生成氨氣的物質的量為:2molxgg}=lmol,則:

N式g)+3H2(g)=2NH3(g)

起始:Imol3mol0

轉化:0.5mol1.5molImol

平衡:0.5mol1.5molImol

由上述計算,可知平衡時①容器中X2、丫2和XY3的物質的量分別為0.5mol、1.5mol和Imol,

②與①為完全等效平衡,所以,平衡時②容器中X2、丫2和XY3的物質的量也分別為0.5mol、

1.5mol和Imol,可知②的反應向逆反應方向進行,反應過程需要吸收熱,故C正確;

D.若容器①體積為0.3L,減小壓強平衡向逆反應方向移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