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生命研究生命科學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114d7f69c57d969920bfc459dab5b0/3c114d7f69c57d969920bfc459dab5b01.gif)
![以生命研究生命科學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114d7f69c57d969920bfc459dab5b0/3c114d7f69c57d969920bfc459dab5b02.gif)
![以生命研究生命科學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114d7f69c57d969920bfc459dab5b0/3c114d7f69c57d969920bfc459dab5b03.gif)
![以生命研究生命科學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114d7f69c57d969920bfc459dab5b0/3c114d7f69c57d969920bfc459dab5b04.gif)
![以生命研究生命科學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3c114d7f69c57d969920bfc459dab5b0/3c114d7f69c57d969920bfc459dab5b0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以生命研究生命科學[1];;;[1];;;[1];;;[1];;;[1];;;生物物理學是20世紀中葉以后逐步構成、由物理學與生物學互相結合而產生的新興邊沿科學,系運用物理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質的物理性質、生命經過的物理和物理化學規(guī)律,以及物理因素對生物系統(tǒng)作用機制的科學。104歲的貝時璋院士,是中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1];;;[1];;;[1];;;[1];;;[1];;;[1];;;吳志菲[1];;;[1];;;[1];;;[1];;;[1];;;貝時璋,有名生物物理學家、細胞生物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和開拓者。1903年10月出生于浙江省寧波鎮(zhèn)海,1921年畢業(yè)于上海同濟醫(yī)工專門學校〔同濟大學前身〕醫(yī)預科。[1];;;[1];;;[1];;;[1];;;[1];;;早年留學德國,土濱根大學曾三次授予他天然科學博士學位。他創(chuàng)立了“細胞重建〞學說。鑒于他在科學上的突出奉獻,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將1996年10月10日中國國家天文臺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命名為“貝時璋星〞。貝時璋歷任浙江大學理學院生物系教授、系主任、院長,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所長,中國科學院學術秘書,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所長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生物物理系主任、研究生院生物教學部主任。曾中選中國動物學會理事長,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聲譽理事長,任〔中國科學〕、〔科學通報〕副主編,〔生物物理學報〕主編,〔中國大百科全書〕編委會副主任,〔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卷〕編委會主任;現(xiàn)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聲譽所長。系中國科學院資深院士。[1];;;[1];;;[1];;;[1];;;[1];;;生物物理學是20世紀中葉以后逐步構成、由物理學與生物學互相結合而產生的新興邊沿科學,系運用物理學的理論、技術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質的物理性質、生命經過的物理和物理化學規(guī)律,以及物理因素對生物系統(tǒng)作用機制的科學。104歲的貝時璋院士,是中國生物物理學的奠基人。這位創(chuàng)立“細胞重建學說〞的長命科學家,怎樣步入這門年輕的邊沿科學領域的?歷經百年世事滄桑、目擊百年科技巨變的老人,在科學之外又有著如何的人生歷程呢?[1];;;[1];;;[1];;;[1];;;[1];;;踏上探尋求索生命的科學之旅[1];;;[1];;;[1];;;[1];;;[1];;;1903年10月10日,貝時璋出生在浙江寧波市鎮(zhèn)??h一個世代種地打漁的家庭。貝時璋的祖父是位貧困憂苦漁民。父親給人放過牛,當過學徒,開過小店,后在德商乾泰洋行“買辦間〞當一名中國賬房,以其微薄的收入養(yǎng)活全家。[1];;;[1];;;[1];;;[1];;;[1];;;貝時璋的母親勤勞節(jié)省,寬容厚道。母親經常教誨他要勤快,讓他擦桌子、掃地,還教他學織漁網。小時候的貝時璋固然緘默寡言,卻勤于考慮,不管碰到什么事情,總要問個為什么。一次,父親帶他到上海辦事,一路上,他看到“江天火輪〞在江上航行,貝時璋奇怪地問:沒有拉纖人和船老大,“江天火輪〞怎么會動呢?船艙里的燈沒有油,怎么就能亮了呢?繁華的南京路上,商店櫥窗里的黃頭發(fā)的“洋模特〞為什么會遷移轉變?貝時璋百思不得其解。短暫的上海之行讓貝時璋大開眼界,也開啟了他心中好奇與探尋求索之門。[1];;;[1];;;[1];;;[1];;;[1];;;因家境貧寒,貝時璋8歲才進了家鄉(xiāng)的“進修學堂〞上學。母親對貝時璋一字一句地說:“兒呀,男人要成大器就得有文化,阿姆〔媽媽〕沒文化苦了一輩子,你一定要給阿姆爭氣,好好讀書,做一個有前程的男人。〞[1];;;[1];;;[1];;;[1];;;[1];;;緘默寡言的貝時璋對讀書產生了濃烈厚重的興趣。他特別珍愛來之不易的學習時機,自發(fā)刻苦用功,小學只讀了4年,就以優(yōu)異的成就進入漢口德華中學。[1];;;[1];;;[1];;;[1];;;[1];;;“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說起對生命科學的最初興趣,貝時璋印象很深的就是小時候念過的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園序〕。李白在另一篇文章中寫的“混沌初開,乾坤始奠,氣之清輕,上浮者為天,下沉者為地……〞對貝時璋的影響也很深,他覺得文章很有哲理,認識到天地宇宙是天然開拓的,不是神造的。[1];;;[1];;;[1];;;[1];;;[1];;;當時的德華中學不問政治,只向學生灌輸理科方面的知識。學校備有多冊〔理科書本〕,貝時璋很愛讀這些書,從中學到不少關于理科方面的啟蒙知識,那時他就想知道更多的天然奧妙。[1];;;[1];;;[1];;;[1];;;[1];;;貝時璋一有空就去逛書店。1918年秋的一天,15歲的貝時璋在漢口華景街舊書攤上買到一本德文原版書――E?菲舍爾〔EmilFischer〕著的〔蛋白體〕,他固然一知半解,但就是這本描繪敘述蛋白質構造和構成的通俗粗淺的書,像磁石一樣吸引著貝時璋。1919年春,他違犯了父親要他進洋行工作的意愿,考入了上海同濟醫(yī)工專門學?!餐瑵髮W前身〕。入學后,先在德文科,經過半年德語深化學習,貝時璋順利升入了同濟的醫(yī)預科。[1];;;[1];;;[1];;;[1];;;[1];;;1921年秋,貝時璋從同濟醫(yī)預科畢業(yè)以后,在父母的支持下,1922年3月,赴德國留學,踏上了探尋求索生命的科學之旅。[1];;;[1];;;[1];;;[1];;;[1];;;在德期間,讓貝時璋受益最多的是當時教解剖學的鮑克斯德教師,他授課時,用圖譜和實物互相對照,講解細致生動,教學認真負責,同學們無比敬仰。[1];;;[1];;;[1];;;[1];;;[1];;;三戴博士帽不改中國心[1];;;[1];;;[1];;;[1];;;[1];;;貝時璋到德國后,先后在福萊堡〔Freiburg〕、慕尼黑〔Muenchen〕和土濱根〔Tuebingen〕三個大學學天然科學,并以動物學為主系。貝時璋成天與書本和儀器為伍,以實驗室為家,刻苦攻讀。他不只學習了生物學的課程,還學了物理學、化學、地質學、古生物學等多門課程,又自學了數(shù)學,在幾所大學的學習活動使貝時璋受益匪淺。[1];;;[1];;;[1];;;[1];;;[1];;;1924年初,土濱根大學動物系的導師給貝時璋提出的博士論文題目是〔兩種寄生線蟲的細胞常數(shù)〕。經過深切進入考慮,貝時璋提出寄生線蟲不合適做實驗,而自在生活的、長在醋里的線蟲――醋蟲作實驗材料,可用稀釋的醋培養(yǎng),個體小,細胞數(shù)目少,又透明,便于觀察,有利于做實驗。導師同意了他的意見。這樣,貝時璋順利地對醋蟲的生活周期、各個發(fā)育階段的變化、細胞常數(shù)、再生等進行了實驗研究?!泊紫x生活周期各階段及其受實驗形態(tài)的影響〕的博士論文,顯示了他非凡的才干,得到德國生物學界權威人士的贊譽。大生物學家哈姆斯〔Harms〕教授向貝時璋的導師發(fā)去了賀信,祝愿他培養(yǎng)了一名出色的生物學人才,并在自己的論文內引用了貝時璋的一大段內容。1928年3月1日,貝時璋完成了從本科到博士的“三級跳〞,戴上了第一頂天然科學博士學位桂冠。[1];;;[1];;;[1];;;[1];;;[1];;;1928~1929年,貝時璋在土濱根大學動物系任助教,在哈姆斯教授的指點下從事科學研究。動物系的學術活動較多,學術氣氛活潑踴躍,使貝時璋學到不少新的東西。[1];;;[1];;;[1];;;[1];;;[1];;;貝時璋在德國8年,他把握了學科理論,學會了科學研究的方法和技術,積累了研究工作的經歷體驗,同時也構成了自己的學風:學習刻苦、謙虛慎重,多做少說,工作細心。他重視秩序,做什么事情都細致嚴密,有條不紊。論文寫出初稿,他老是反復琢磨,或補充分驗。[1];;;[1];;;[1];;;[1];;;[1];;;在那個年代,還沒有共聚焦或雙光子顯微鏡,貝時璋用的是目鏡5,物鏡AP2mm、筒長152、放大1440倍的Leitz光學顯微鏡,所有制片都是手繪。他的論文含80張這樣精細的繪圖,每張圖都非常真切,看后令人贊賞。[1];;;[1];;;[1];;;[1];;;[1];;;50年后,即1978年3月,由于貝時璋長期工作在科研第一線,并在科學研究中獲得卓著成就,土濱根大學再次授予他天然科學博士學位〔“金博士〞〕。又過10年,1988年3月,土濱根大學第3次授予貝時璋天然科學博士學位〔“鉆石博士〞〕。世界上獲土濱根大學如此殊榮者僅貝時璋一人。[1];;;[1];;;[1];;;[1];;;[1];;;當初,貝時璋在德國初露頭角,引起德國學術界的看重。然而,物質上的誘惑,導師的相勸,都沒有動搖貝時璋回國效力的決心。1929年秋,他辭別土濱根大學,回到了朝思暮想的祖國。經過一些曲折,貝時璋于1930年4月在杭州籌建浙江大學生物系,8月被聘為浙江大學副教授,擔任系主任。在教學之余,貝時璋在科學領域仍然執(zhí)著探尋求索。[1];;;[1];;;[1];;;[1];;;[1];;;探尋求索生命科學路漫漫[1];;;[1];;;[1];;;[1];;;[1];;;在長達80多年的科學探尋求索生涯里,貝時璋重要研究動物的個體發(fā)育、細胞常數(shù)、再生、中間生、性改變、染色體構造、細胞重建、昆蟲內分泌腺、甲殼類動物眼柄激素等方面,其中尤以細胞重建的研究最為突出。[1];;;[1];;;[1];;;[1];;;[1];;;1932年春,貝時璋在杭州郊區(qū)松木場稻田的水溝里觀察到甲殼類動物豐年蟲的中間性,并發(fā)如今其性改變經過中生殖細胞的奇異變化,即細胞解體和細胞重建的現(xiàn)象,這新的細胞繁衍方式和途徑的發(fā)現(xiàn),打破了細胞只能由母細胞分裂而來的傳統(tǒng)觀念。貝時璋將此種現(xiàn)象稱為“細胞重建〞。1934年,在浙江大學生物系的一次研討會上,他報告了這項研究結果,發(fā)表了名為〔豐年蟲中間性生殖細胞的重建〕的論文,貝時璋的“細胞重建學說〞徹底打破了這個世界生物學界信奉了100多年的“細胞來自細胞〞的金科玉律。從此奠定了貝時璋作為我們國家有名細胞生物學家的學術地位。[1];;;[1];;;[1];;;[1];;;[1];;;1933年貝時璋正要對細胞重組現(xiàn)象進一步深切進入研究時,抗日戰(zhàn)斗爆發(fā)了,浙大遷到貧窮落后的黔北小山城湄潭安家,一待就是6年半。[1];;;[1];;;[1];;;[1];;;[1];;;1942年和1943年,貝時璋才先后在〔ScienceRecord〕和〔科學〕雜志上發(fā)表了關于“細胞重組〞重大發(fā)現(xiàn)的文章。但他的細胞重建學說一直到1970年,在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再次列為重點課題進行研究。他們的研究工作進行到1974年,豐年蟲性改變經過中的細胞重建現(xiàn)象便得到了充足的驗證。[1];;;[1];;;[1];;;[1];;;[1];;;1976年,迎來了科學的春天,貝時璋又有時機和條件與一批年輕的工作人員一起對細胞重建這一課題繼續(xù)開展廣泛、深切進入的討論。他們研究了各類物種、生物體各個部分、各種生命經過、各種情況和條件下的細胞重建。實驗證明了細胞重建是普遍現(xiàn)象,并撰寫了“細胞重建〞論文集,把研究結果總結成系統(tǒng)的理論,構成了完好的“細胞重建學說〞。[1];;;[1];;;[1];;;[1];;;[1];;;隨著時間的推移,“細胞重建〞理論走向全世界。1983年貝時璋在〔中國科學〕〔英文版〕連續(xù)發(fā)表了5篇論文,進一步說明了生物體的自組織問題??平屉娪啊布毎亟ā巢粌H在國內獲獎,并在國際性的科技進步電影節(jié)和醫(yī)學電影節(jié)上獲獎。[1];;;[1];;;[1];;;[1];;;[1];;;在鮮花、掌聲、榮譽面前,貝時璋沒有沉醉,而是一如既往地默默耕耘在細胞領域里。時至今日,貝時璋仍擔任著中國科學院細胞重建研究組組長,進行著有關“細胞重建〞的科學研究,指點科研工作,撰寫研究論文和學術著作。在北京清華大學舉行的第14屆生命起源國際大會上,貝時璋擔任大會總參謀,他還作了〔細胞重建――細胞起源的縮影〕的科普演講。對于細胞重建理論的意義,貝時璋曾這樣說,“不久以后簡單的生命將在實驗室合成。那時,生命與無生命之間的界線,也不再是固定不變了〞。[1];;;[1];;;[1];;;[1];;;[1];;;貝時璋是“用自己的生命研究生命科學〞。他在一篇學術自傳中謙虛地說:“自從我提出細胞重建學說以來,在這一漫長曲折的科研征途中,坎坷逾半世,沒有遭到學術界廣泛的、嚴格的檢驗,引以為憾!〞這就是一位科學家虛懷若谷的胸襟。[1];;;[1];;;[1];;;[1];;;[1];;;貝時璋是一位優(yōu)秀科學家。貝時璋說,從封建社會一直生活到今天,親眼目擊了歷史的巨變和社會的進步。但無論時世怎樣變化,作為學科學的人,科學道德是不能變的。他以為一個真正的科學家應當永遠忠于科學,熱愛科學。熱心科學,不是為名為利,而是求知、求真諦,為國家作奉獻,為人民謀福利。[1];;;[1];;;[1];;;[1];;;[1];;;在浙江大學時,貝時璋給畢業(yè)生的題詞是“學問試看勝于我者,境遇要比不如我者〞和“業(yè)精于勤,行成于思〞。這也恰是他的座右銘。為中關村“院士手印墻〞題詞時,貝時璋寫下了“務實、求是、求真〞的治學格言,這是他在科學研究道路上尋求真諦和勇于開拓的寫照。[1];;;[1];;;[1];;;[1];;;[1];;;生物物理學“拓荒者〞終成科海一星[1];;;[1];;;[1];;;[1];;;[1];;;在浙江大學,貝時璋先后教過普通生物學、普通動物學、組織學、胚胎學、比較解剖學、遺傳學、動物生理學等課程,同時又從事相關科學研究。由于貝時璋不僅對當時前沿的實驗生物學有廣泛深切進入的研究,還具有堅實的傳統(tǒng)生物學的基礎。他講課時,講授的內容詳實,條理清楚明晰,論點精辟,分析透徹,深切進入淺出地突出各類生物在進化上的聯(lián)絡,使學生容易融會貫穿。同時,貝時璋的板書勤而端正,他在黑板上能繪制出精致華美細致的圖表,還能將成百上千個骨頭、神經肌肉和血管等的拉丁文名稱背得滾瓜爛熟,經常使學生們驚嘆不已。在浙江大學20年,貝時璋先后擔任副教授、教授、系主任、理學院院長,培養(yǎng)了諸多學生,有力地推進了我們國家生物科學的發(fā)展。[1];;;[1];;;[1];;;[1];;;[1];;;中國成立后,1950年,貝時璋離開浙江大學到上海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任研究員兼所長。1954年1月,中國科學院建立學術秘書處,貝時璋被調任學術秘書處學術秘書。同年,貝時璋將實驗室遷往北京。他是組建中國科學院最初的建議者之一,曾參與制訂了新中國科學事業(yè)發(fā)展的許多主要規(guī)劃。[1];;;[1];;;[1];;;[1];;;[1];;;生物物理學是20世紀中葉以后逐步構成的一門新興邊沿學科。早在20世紀40年代,貝時璋就洞察到物理學和生物學互相浸透的大趨勢,深切相信生物學必將從描繪敘述性科學向定量性科學改變。因而,他在研究細胞和染色體、發(fā)育和再生等生物學問題的同時,還堅持自學高等數(shù)學,并不斷充分自己的物理學和化學知識。到了50年代,他匠心獨運地組織物理學家、化學家和數(shù)學家合作共事,把物理科學的思想、方法和概念運用到生命科學研究中去。于是,生物物理學便在中國應運而生了。[1];;;[1];;;[1];;;[1];;;[1];;;1958年,在中國科學院領導下,由貝時璋負責在北京實驗生物研究所基礎上改建成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貝時璋任研究員兼所長。這標記著生物物理學作為一門獨立的學科在中國正式確立,并為其后的蓬勃發(fā)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貝時璋不僅開創(chuàng)建立了生物物理研究所,而且開創(chuàng)建立了中國科技大學生物物理系,為中國生物物理學的發(fā)展培養(yǎng)了大批人才。[1];;;[1];;;[1];;;[1];;;[1];;;1964年,貝時璋領導了全國第一屆生物物理學學術會議,并在大會上報告了“生物物理學中的若干問題〞,指出生物學與物理學相結合是天然科學發(fā)展的必定趨勢,這種結合會像生物學與化學結合那樣,在生物學領域將產生一系列重大發(fā)現(xiàn)。在他的領導下,1980年在北京成立了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貝時璋中選為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長,1983年后,他擔任中國生物物理學會聲譽理事長。1985年,〔生物物理學報〕創(chuàng)刊,耄耋之年的貝時璋擔任了主編。[1];;;[1];;;[1];;;[1];;;[1];;;出任生物物理研究所所長期間,貝時璋重視發(fā)展學科穿插研究,組織物理學、化學、數(shù)學和工程技術專家一起工作。為適應中國原子能事業(yè)發(fā)展的需要,貝時璋創(chuàng)始了放射生物學研究,建立了核試驗落下灰監(jiān)測站和天然放射性測量技術。在國際航天事業(yè)剛起步之際,貝時璋又高瞻遠矚地開創(chuàng)建立了宇宙生物學研究室,與有關部門合作,在1964到1966年兩年間發(fā)射了5枚生物探空火箭,并成功回收了搭載的生物樣品和實驗動物。[1];;;[1];;;[1];;;[1];;;[1];;;經歷了近一個世紀的探尋,貝時璋說:“我如今對生命的實質問題能夠發(fā)表意見了,我是將天文、物理、化學、生物、哲學結合起來,討論生命的實質,而這種深刻而立體的認識與年輕時是不能相比的,那時可能只對一個薄弱的獨立的生命感興趣。〞貝時璋如今還在從事細胞重建的研究,他堅決地以為,21世紀是生命科學全面深切進入發(fā)展的時代,人類尋求長命已不再是一種夢想。[1];;;[1];;;[1];;;[1];;;[1];;;鑒于貝時璋在科學上的突出成就,2003年,國際小行星中心和國際小行星命名委員會根據(jù)中國國家天文臺的申報,正式批準將該臺于1996年10月10日發(fā)現(xiàn)的、國際永久編號第36015的小行星命名為“貝時璋星〞。[1];;;[1];;;[1];;;[1];;;[1];;;樂融融的“學術之家〞[1];;;[1];;;[1];;;[1];;;[1];;;踏進貝時璋的家,覺得從房子、家具布置到他的用品都顯得過于儉樸。貝時璋說:“學問要看勝似我的,生活要看不如我的。〞作為大師級的科學家,貝時璋的家里天然有濃重的學術氣氛。他的4個后代都已成才,長女是醫(yī)學教授,長子是地質學教授,次女是土木工程師,幼子少年時因病沒上大學,自學成才,如今是電子學高級工程師。他的一個孫子大學畢業(yè)以后,為方便照料爺爺,特地就近在北京一個研究所工作。[1];;;[1];;;[1];;;[1];;;[1];;;熟悉貝時璋的人知道,貝時璋擁有這么一個人人稱羨的家,飽含著夫人程亦明的心血。長期以來,程亦明是貝時璋精神上的強大后盾,不僅為他營造了一個大后方,同時也是他親密的伙伴和同行。[1];;;[1];;;[1];;;[1];;;[1];;;程亦明于1904年生于江蘇蘇州,因家庭貧寒,她靠獎學金和半工半讀讀完大學。1928年,她畢業(yè)于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生物系,先后在寧波女中、蘇州?華女中擔任生物學、英語等教學任務。1931年她和貝時璋教授結婚后,去杭州女中任生物學老師,把事業(yè)和家庭協(xié)調得很和諧。[1];;;[1];;;[1];;;[1];;;[1];;;抗戰(zhàn)期間隨浙江大學轉移到貴州遵義時,程亦明發(fā)現(xiàn)貴州的小學教學水平很差,就和蔡邦華教授的夫人、談家?guī)淌诘姆蛉斯餐暾?,辦了個子弟小學,她們自己教課。浙江大學的很多子弟都曾在這座小學以及附屬中學讀過書。[1];;;[1];;;[1];;;[1];;;[1];;;1995年8月,91歲的妻子程亦明與世長辭。從1996年起,貝時璋不再去實驗室了,開始在家里工作,天天工作3小時。不能到實驗室親身做實驗,他就堅持閱讀書刊,及時了解國內外科技信息和動態(tài),還經常寫筆記和短文,工作是老人一生中最大的快樂。[1];;;[1];;;[1];;;[1];;;[1];;;當前,貝時璋做的工作重要有兩件,一是繼續(xù)對他建立的“細胞重建學說〞及其與之相關的主要生命科學課題,進行深切進入的理論探尋求索與研究。為此,研究所專門給他裝備了一名助手,幫他攝影、攝像、做文字整理。貝時璋說,他要把進行這項工作的思路和探尋求索研究得到的認識作為“備忘錄〞,交給研究所和國家,假如能夠給他們一些參考也就心滿意足了。二是回首和總結他從事科研和教學80年的領會與經歷體驗,以及他開創(chuàng)建立并領導生物物理研究所的建所思想與理論,他把這件工作稱作“回憶錄〞,同樣也要交給研究所和國家。[1];;;[1];;;[1];;;[1];;;[1];;;“科學老壽星〞的科學長命路[1];;;[1];;;[1];;;[1];;;[1];;;隨著蘇步青院士、陳省身院士先后作古,1903年出生的貝時璋院士成為大陸唯一健在的、1948年遴選的研究院第一批院士,也是最年長的中國科學院院士。如今這位百歲院士仍然精神矍鑠、思維敏捷、身體健康,而且仍在繼續(xù)工作。[1];;;[1];;;[1];;;[1];;;[1];;;貝時璋的味覺、嗅覺和觸覺功能都很好,只是聽覺和視覺功能稍差。[1];;;[1];;;[1];;;[1];;;[1];;;他的思路清楚明晰,也比較健談。小兒子貝德常幽默地說:“爸爸太沖動了,話說時經常剎不住車。〞[1];;;[1];;;[1];;;[1];;;[1];;;貝時璋一生沒有生過大病,98歲之前沒有住過醫(yī)院。平常幾乎從來不打針吃藥。如今,唯一使他感到不舒適的是經常便秘。[1];;;[1];;;[1];;;[1];;;[1];;;總結自己的長命經歷體驗時,他以為重要得益于4個方面:淡泊名利,寬厚待人,適當運動,留意營養(yǎng)。老人的養(yǎng)生之道值得人們深思。[1];;;[1];;;[1];;;[1];;;[1];;;以前去辦公室上班時,老人起得很早,吃完早飯便步行上班,七點半準時到實驗室。假如碰上下雨天,他就提早出發(fā),絕不會由于天氣而遲到1分鐘。正午下班,他老是遲一點離開實驗室,等路上行人和車輛少了,才高高興興地回家,這確實是一個保衛(wèi)自己的好方法。[1];;;[1];;;[1];;;[1];;;[1];;;從中關村北一條街的居處到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來回3000步,這條路貝時璋走了整整40年。今天,這位年逾百歲的資深院士雖說已不再往返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標準圖形點陣模塊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新型無鈷超硬高速鋼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德宏云南德宏職業(yè)學院2025年春季學期銀齡教師招募14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喇叭開關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串極電機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告
- 2025年中性護色洗衣液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香熏爐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金剛石開槽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色織麻棉混紡布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至2030年狹型扭總成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營口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藥膳與食療理論試題答案
- 2025年蘇州經貿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緊急維修與故障處理管理制度
- (課件)-幼兒園中班社會教案《新年里的開心事》
- 遼寧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社會招聘真題
- 2025年潞安化工集團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供應鏈管理(第2版)課件:常用的供應鏈管理方法
- 腰椎手術的疑難討論
- 李四光《看看我們的地球》原文閱讀
- 幼兒園一日生活安全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