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頁青州云門山導(dǎo)游解說詞山都不至太累。云門山海拔421米,屬于泰沂山脈。
觀壽亭是一座兩重檐五重梁的仿古高亭,此處為觀壽的最佳角度,故名“觀壽亭”,毀于47年解放戰(zhàn)爭于84年按照隋朝模式重修。在觀壽亭內(nèi)有六個石鼓形的凳子,是用青州的特產(chǎn)青剛石制成,上面分別刻有貂禪、西施、李清照、王昭君等美女、才女的形象,雕工細膩,線條流暢。亭子上方繪有八仙、觀音、壽星的圖案。觀壽亭建在登山的必經(jīng)之路,登山的游客可以在這里稍事休息,看看山頂?shù)膲圩?,登山的勁頭就更大了。而當(dāng)?shù)氐暮芏嗬夏耆私?jīng)常來云門山,在這亭子里打打撲克、下下象棋,談?wù)勗崎T山的典故,呼吸一下大山的清新空氣,天晚了下山,也算是游了云門山了。
離觀壽亭不遠處的小型石制建筑為云門山的山神廟,您可不要因為它小而小瞧它,這里住的可是云門山的主人云門山山神,客人們來到這里,先拜一拜主人,也是應(yīng)該的。俗話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自然這廟也不在大,有神則靈。
一路往山上走,路邊好多松樹杈上都放滿了石頭,這與當(dāng)?shù)氐娘L(fēng)俗習(xí)慣有關(guān)系,用我們青州話來講叫“壓松枝”,“松枝”諧音“送子”或“孫子”,老太太門抱孫心切,希望家里早添人丁,就到山上的送子娘娘跟前求拜,下山時就捎一塊石頭放在樹杈上,這樣就寓意著送子,來年就可以抱孫子,心想事成了,還有人會折一小段松枝,插在耳后或頭發(fā)上,說是“下山戴松枝,回家抱孫子”。這算是表達心愿的一種方式吧!
云門山自古以來就是佛、道共同青睞的一座山峰,山頂有巨大的洞穴,南北貫通,遠望如高懸太空的明鏡,每逢夏秋之季云霧常穿門洞而過,景色非常壯觀,人們稱此景為“云門”或“云門仙境”,云門山因此而得名,據(jù)山頂碑文記載隋朝此山被稱為云門山。
云門山上有一段奇特的路稱為龜背石或龜背路,因路面表層上的圖案與形狀特別像龜?shù)呢悮?,因此而得以美名。我們來到了“漸入佳境”。這四個字刻在這塊小石壁上,有點信手涂鴉的感覺,這是明朝著名書法家雪蓑在云門山上的第一處題記。相傳有一次雪蓑酒后登山來到這里,他看到山下大霧彌漫,山上卻是春光明媚,一個個山頭像是海上浮出的仙島,他以為自己看到了人間仙境,便寫下了“漸入佳境”四個字,雖似信手拈來,其中卻隱含深意。他的意思是說云門山的景致從這兒越來越好了。
從“漸入佳境”再上幾個臺階,眼前豁然開朗,平坦的空地上是一個紅墻的院落“望壽閣”。望壽閣屬于佛道兩家的共同遺址。隋唐為鼎盛時期,這里供有靈光菩薩的塑像,是和尚們的天下。唐以后,道教開始興盛,佛道之爭日顯。到了元朝,忽必烈作了皇帝,道教被定為國教,道士們就把靈光菩薩撤掉,改為道觀,取名“靈官廟”。解放戰(zhàn)爭中毀于戰(zhàn)火。青州市政府非常重視旅游事業(yè),于84年重修,因為從這里可以清楚地看見山頂?shù)膲圩?,于是命名為“望壽閣”.正門遍額上“望壽閣”三個大字是我國原書法協(xié)會主席啟功的題記。望壽閣的正殿為四面透窗的高大建筑,殿內(nèi)供奉的是福、祿、壽三星,門楣上的牌匾為三星共照。
東邊廂房里供奉著泰山老母、送子娘娘、眼光奶奶。實際上我們民間所稱的“泰山老母”就是泰山上的碧霞元君。
西邊廂房供奉的是關(guān)公和文武財神?!度龂萘x》中《桃園三結(jié)義》的故事廣為流傳,那位紅臉的美髯公關(guān)羽更成為正義的化身,關(guān)公成為國家祭祀的高級神詆后,佛道兩家爭相把他拉入自己的教門充當(dāng)護法,他既是佛教中的護法神伽藍神,同時也是道教的護法神之一。關(guān)公供奉在此意寓保平安之意。
財神可分為文財神和武財神兩類。文財神是比干和范蠡。我們此處供的文財神是比干丞相。比干是商紂王的叔父,為人耿直。比干見紂王荒淫失政,暴虐無道,便直言相諫,最后紂王惱羞成怒道:“我聽說圣人的心有七個竅,今天我要看看你的心有幾個竅!”說完,就命人把比干的心給挖了出來。比干被刨心后,走出宮闕,雖然他沒有了心,但是他吃了仙人送的仙丹,并未死去。正因為無心,也就無偏無向,辦事公道。自古道:“無商不奸!”把比干這位公正無私、童叟無欺的正派君子敬為財神,當(dāng)然人人信服而無異議。
武財神趙公明為道教神明。您來到此處道教圣地,可以誠心的拜一拜,保佑自己與家人平平安安,財源滾滾,在這里將會使您的心愿達成圓滿。
望壽閣建在云門山最北端,左右及后面三面懸崖,屬云門山的一處風(fēng)水寶地。一路行來,無論天氣有多么炎熱,在此處也可以感到?jīng)鲲L(fēng)習(xí)習(xí)的,而且還可以觀賞到四周美麗的景致。
站在望壽閣向西望去,青州著名佛教文化勝地—駝山盡收眼底。駝山位于青州城西南5公里處,主峰海拔408米,屬于沂山山脈。站在此處,遠望群山山峰如千匹臥著的駱駝的駝峰。明朝嘉靖年間《青州府志》記載:“因山形似駝,故名駝山”。駝山現(xiàn)為國家重點文物保戶單位。位于駝山東南面峭壁上,大小并排著石窟六座,石佛造像638尊,保存非常完整,是山東省保存最完整最大的石窟造像群,被譽為“齊魯石窟之冠”。駝山之所以聞名遐邇,不僅是因為山上眾多的石佛造像,而且在駝山上可以觀賞到世界上最大的山體巨佛。位于駝山東南面,云門山的陽坡前面,有一座奇妙的山體巨佛。佛像從發(fā)髻到喉結(jié)全長2600米。這尊巨佛形象逼真,造像者借助山勢,根據(jù)登山不同的方位,修鑿出巨佛口型一張一合的變化。在青州當(dāng)?shù)?,有一拜佛、二拜壽之說,其中拜佛,則是到駝山拜謁佛祖,因此駝山還有一個名字為佛山。
北望——青州城的全貌盡收眼底。大禹治水后,全國置九州,即按照當(dāng)時山川、河流的走向,把全國劃分為九個州,青州就是其中之一。根據(jù)中國最古老的地理著作《尚書.禹貢》中記載:“海岱為青州”,海即渤海,岱即泰山,也就是說從渤海之濱到泰山腳下這一大片的青山綠水都為古青州的所在地,按照中國古代盛行的陰陽五行學(xué)說記載:青州的地理位置位于最東方,東方屬木,木色為青,所以被稱之為青州,并被譽為“東方第一州”。
眼下被松樹林覆蓋的山,像一只展翅的鳳凰,此山名為鳳凰山。鳳凰為傳說中的一種很有靈氣神鳥。相傳它要到一個很有靈氣的地方繁衍生息,于是它便不遠萬里飛翔尋找,當(dāng)它飛到青州時,被云門山的景致和靈氣深深吸引了,于是定居下來傳為美談。
東望——天氣晴朗時,您會發(fā)現(xiàn)東方有一條潔白的玉帶在輕輕飄浮著,那就是青州母親河——彌河?!昂a沸埏L(fēng)”為原江蘇省書法協(xié)會主席武中奇的題記。武中奇,1907年出生,山東長清人。海:指渤海。岱:泰山。即從渤海之濱到泰山腳下,這一片的綠地為古青州的所在地,以當(dāng)今的青州為治所是從東晉開始的,此后歷經(jīng)隋、唐、宋、金、元、明、清等封建王朝,雖建制頻仍,但均為州、府、郡、道、路的治所,長達1600年之久,是山東境內(nèi)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心,其中在明洪武九年,青州由省級治地降為地級治地。旁邊的竹林圖為我省著名畫家于希寧的作品。
路邊的這塊平坦的大石頭,剛好容納一個人躺在上面,石臺上方寫著“蓑老臥豆巖”,您一定會非常奇怪這是什么意思呢?這處題記是明朝書法家雪蓑的又一處題記。相傳,又一次雪蓑酒后登臨云門山,走到此處后躺在這塊巖石上睡著了,到了晚上山上忽然下起了大雨,大雨順著巖石流淌下來,淋濕了雪蓑的半邊身子,他一時興起,寫下了“蓑老臥豆巖”的題記,后來,雪蓑和友人來到此處,他人不解,問其含義,雪蓑笑而不答,指指自己的腦袋。友人恍然大悟:“頭”的半邊淋濕了,去掉“頁”字,就剩下“豆”字了。這是雪蓑留給我們后人的一處字謎。(這處題記為郭沫若所釋義)。
“敬神如神在”刻在路邊的石壁上,非常醒目。這是孔子的一句至理名言,后面加上一句“不敬是泥胎”就表達出一個完整的意思。即為“如果你心里敬信神佛,神就真的存在;如果不信,它也就只是一尊泥胎而已”。信則有,不信則無,可見孔子是最早具有辯證思想的人,是一位大智者。
當(dāng)我們踏著1019級美好的祝愿來到壽字跟前,眼前豁然開朗。在山陰石壁上鐫刻著我國古代最大的摩崖巨刻“壽”字。這個字端莊大方,結(jié)構(gòu)嚴謹。通高為7.5米,寬3.7米,僅寸子就2.30米的高度。所以青州當(dāng)?shù)乇阌辛恕叭藷o寸高”的戲語?!皦郾饶仙健边@個人們過壽時最美好的祝愿即出于此,這在辭海里有名確記載。這個壽字為明朝嘉靖三十九年九月初九,衡王府內(nèi)掌司冀陽周全所獻書,寓意著“壽比南山”的含義。(即公元1560年所刻,歷經(jīng)現(xiàn)在已有447年的歷史)。
關(guān)于這個壽字在我們青州當(dāng)?shù)剡€流傳著一個神奇的說法。那年,衡王過壽,發(fā)出告示:誰獻的禮最多最厚,就可以座壽筵的首席首座。一時間,文武百官、豪紳貴族們?yōu)榱擞懞煤馔?,拼命的爭富比貴,獻上自己認為最重的禮物??墒堑搅藟垠鄣倪@一天,將近中午,仍沒有人敢做壽宴的首席首座,因為大家都不敢肯定自己所獻的禮物是否最厚。這時,從門外走來一個穿著破舊的老道士,名為雪蓑。傳說雪蓑為半仙半道之體,有著非凡的能力。只見他大搖大擺,旁若無人的徑直到首座上座了下來,大家都驚嘆嫉妒不已,紛紛上前質(zhì)問雪蓑:“你究竟獻的什么壽禮,敢做這個位子!?瞧你穿的這副窮酸樣,能獻什麼好東西?”雪蓑不慌不忙的站起來,對大家說:“各位請隨我來!”他帶著大家來到院子里,抬手往南邊一指,只見南山上出現(xiàn)了一個金光閃閃的大壽字,光芒直逼衡王府。衡王可高興壞了,可又仔細一瞧,壽字下面的寸字少了一點。衡王忙問雪蓑是怎麼一回事,雪蓑說:“你只會以貌取人,不辨賢能,這一點就隨他去吧!”衡王又是再三請求,雪蓑才讓衡王拿來綢團,名文武百官一起磨墨,然后拿起綢團,王磨盤中一蘸,隨手向南扔去,綢團向南飛了五華里,正好補上了這一點。隨著這一點的形成,又是一陣強烈的金光閃耀,耀的眾人眼睛都掙不開了。據(jù)說這光向北一直照到了渤海之濱,于是老百姓都說在青州城的北邊便出現(xiàn)了壽光縣。這神奇的現(xiàn)象讓大家驚嘆不已,雪蓑也在壽宴上出盡了風(fēng)頭,讓文武百官羨慕極了。酒足飯飽后,衡王帶領(lǐng)大家浩浩蕩蕩的來到了南山上,一路上還暗自盤算雪蓑用了多少金子才鑄成了這
個壽字??墒堑搅藟圩指耙豢?,衡王才發(fā)現(xiàn)自己上當(dāng)了,原來這個壽字是用紅泥巴糊在山崖上,外面貼上一層麥秸皮,陽光照在上面一反射,就感覺金光閃閃。衡王惱怒之余,卻又舍不得這個壽字,便找來了青州最好的石匠,把壽字刻在了山崖上,壽字是留住了,金光卻永遠的消失了。
在壽字西側(cè),一個不被有人注意的僻靜處,有一處價值極高的淺浮雕像非常罕見,那就是金代道士馬丹陽浮雕像。馬丹陽浮雕像高約80厘米,寬約60厘米。凸面高約半厘米,為頭部側(cè)面像。雕刻十分細膩,刀法精湛。雕像五官比例適當(dāng),面部清瘦,胡須飄拂,表情寧靜,正在凝神東望。其仙風(fēng)道骨的形象表現(xiàn)得惟妙惟肖。
“神在”兩個大字,是雪蓑在云門山的又一處題記。這處題記為云門山的第二大字,字徑約一米,與大壽字相鄰。該字在摩崖上鐫刻而成,筆墨飽滿,架構(gòu)矯健,古拙渾樸,雄渾生姿,揮灑自如,矯若驚龍,一氣呵成,盡顯狂放流姿之美,可謂神來之筆。游人往往于不經(jīng)意間抬首便見二字,悠然之情暢然于心,恰似“敬神如神在”之意。
“云龍之門”則為軍中書法家李鐸的題記。近年來,在修復(fù)云門山古跡的同時,先后征集我國當(dāng)代書畫家武中奇、舒同、李鐸、高啟云、于希寧、史進前等名人字畫,精心鐫刻于崖壁之間,為了和山上的古跡相互區(qū)別開來,我們特意把新增題記涂抹成藍色,給古老的云門山增添了新的生氣。
這個南北貫通的天然大洞為云門洞,高闊過丈,天然形成。遠望如高懸太空的明鏡近看如拱璧月門,由此云門山有了一個非常有意境的名字“云門拱璧”。關(guān)于云門洞的來歷,我們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那就是衡王招親的故事。明朝青州衡王有個女兒,才貌出眾,人稱“詠絮公主”。那年公主正值豆蔻年華,許多王孫公子都來攀親,但衡王夫婦愛女如掌上明珠,不愿輕易許婚,公主也要自己挑選個品學(xué)兼優(yōu),有才能的如意郎君。于是她讓父王發(fā)出告示:誰能在南山上掛一面能在王府的繡樓就能看清的鏡子,她就嫁給誰,凡年齡在16—25之間的青年都可應(yīng)試,那些王孫公子、富人子弟聽到這一消息,都爭先置辦銅鏡,有的竟不惜賣掉家產(chǎn)。銅鏡鑄造得如此之大,數(shù)十人才能抬到山上,令人懸掛山上,但終因相距太遠,因為沒有太陽光的反射,在王府難以看到,王孫公子、富人子弟紛紛敗下陣來。這時,青州城西南井塘村的一個小石匠說他能辦到,并說十天后來回話。小石匠帶了錘釬、鑿子工具來到云門山大云頂?shù)撞吭缫芽春玫牡胤皆缌似饋?,他不分晝夜,終于在第十天的早上,打出一個南北貫通、高闊過丈的大洞,襯著山前的陽光,從衡王府邸望去,這個洞恰似一個高懸太空的明鏡。小石匠聰明勤勞,堅定不拔的毅力感動了公主,這位“詠絮公主”雖然出身名門,卻心地善良,不重門第之分,她決定嫁給小石匠,衡王夫婦也因有言在先,拗不過女兒,就同意了這門婚事。公主下嫁后不靠婚資過活,與小石匠勤儉持家,至今使村中的一段佳話,而古青州八景之一的“云門拱璧”就此誕生。
云門洞北側(cè)的兩個池子名曰“二龍池”,聽老年人們將這兩個池子原為泉眼,池子里水清甘冽,清澈見底,是山頂?shù)膬深w明珠。近年來,水位下降,池子里多半積攢的雨水,但即使天氣再旱,這兩個池子也沒有干過,可見山多高水多深是有一定含義的。
云門山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山上三種文化鼎力,分別為佛家、道家、儒家。穿過云門洞我們來到了佛教圣地—云門山石窟造像群。在云門山陽坡石壁上大小并排著石窟五座,石佛造像二百七十三尊,它與西邊的駝山石窟造像同組成了青州石窟造像群,被譽為齊魯石窟之冠。并且在石窟旁邊的崖壁上歷代名人的題記遍布山崖,可以說云門上本身就是一幅美麗的歷史畫卷。云門洞上方“云門山”三個篆體字,形象地體現(xiàn)出云門仙境名字的意境。此出題記為明朝正德年間(1506-1521)的官居禮部尚書、太子太保加少保的山西樂平人喬宇的題記。“鬼斧神功、“超塵離夢”、“玄之又玄”分別是雪蓑的題記?!肮砀窆Α彼膫€字為虞云門洞南端內(nèi)側(cè)懸崖之上?!俺瑝m離夢”位于云門洞上?!巴录{風(fēng)云”為清朝的題刻?!霸崎T山大云寺”這個題記為唐朝所保留下來,據(jù)《新唐書》載唐天授元年,青州云門山云門寺的發(fā)明和尚通過武則天的男寵薛懷義,獻《大云經(jīng)》給武則天,說武則天時彌勒佛下凡,應(yīng)該主皇權(quán),做皇帝,武則天非常高興,詔令全國各地都要刻印學(xué)習(xí)《大云經(jīng)》,各州縣都要建大云寺,這個時候青州云門山的云門寺也就改成了大云寺,現(xiàn)在這個大云寺已經(jīng)蕩然無存了,只留下了這六個大字。
云門洞上方的三窟石窟造像風(fēng)格相同,都為一佛、二僧、二菩薩、二天王或二力士像。最西邊的窟中供的是釋迦牟尼像,兩邊有身著甲,手執(zhí)叉,腳踏魔鬼的天王像,與龍門、莫高窟等石窟群中所雕的唐天王像,各地唐墓中出土的天王俑完全相同。中間一窟所供的主佛也是釋迦牟尼像,左右兩邊分別有二僧、二菩薩像和上身袒露、肌肉隆起、下著裙、赤腳的唐代力士像,頭上的冠雖然看不清楚,但雙鳥尾卻清晰可見,這些力士像不僅是當(dāng)時一般武士的形象,而且反映出唐代力士像的特征。最東邊的石窟內(nèi)有唐開元十九年益都縣令唐照明的“云門山功德錄”刻字,由此可知這一窟的開鑿年代,這三窟的造像題材布置和作風(fēng)相同,從而也就知道了前兩窟開鑿的時間也在開元前后。這一窟中還有一種特別的造像,佛坐下有益都縣令唐照明和夫人韋氏的像,稱為“供養(yǎng)人像”。即有錢人出錢作功德,把自己或親人的像在石壁上刻出來,所刻的就是供養(yǎng)人像。
繼續(xù)往西走,石壁上有一個進深兩米多,沒有佛像的石窟,稱之為葬窟,與遍布山崖的方形小龕相互關(guān)聯(lián),這些小龕稱為“骨灰龕”。在古代,得道的高僧和主持和尚圓寂時在葬窟中坐化,弟子便把他們從葬窟里抬到空
地上焚燒,之后把他們的骨灰放入骨灰龕中,外面鑿一塊與骨灰龕同樣大小的石碑把它蓋住,并把他們的姓氏和籍貫刻在上面。其形式類似于今天的墻壁是公墓,但并不是所有的和尚都可以把骨灰放到這里,只是寺院的住持才可以,用我們今天的一句話來解釋,不妨這樣認為:有一定級別的人才可以享受這種待遇。因為年代太久了,石碑掉下來,骨灰也隨風(fēng)而去,只留下這遍布山崖的石龕向過往的客人講訴著這過往的史實。
這一山石自然裂縫,口如井狀,深不可測,稱為“云窟”。每逢夏秋之際,常有云霧從窟中泛出,穿云門洞而過,將山頭包于云霧當(dāng)中,所以云門山的名字由來云窟功不可沒。相傳在隋朝時,青州有一位財主叫李清,他這年正值六十大壽,卻對朋友們說,什麼金銀財寶都不要,只要每人送他一丈草繩便可。李清把這些草繩連起來,一端綁上一個筐,他手里拿著一面鑼,坐入筐中,讓家人把他放入窟中,并約好,當(dāng)家人聽到敲鑼聲后再把他拉上來??墒羌胰嗽谏厦娴攘艘惶煲灰购笠矝]有聽到敲鑼聲,于是把筐拉上來,卻發(fā)現(xiàn)里面空無一人,沒有辦法,家人只好回去了。李清究竟去哪里了呢?原來,李清在窟底敲鑼,上面卻聽不到,李清只好順著窟底往里走,走了好長一段路,正好看見兩個白胡子老頭在下棋,他便站在一邊看棋,卻沒發(fā)現(xiàn)身邊的樹是一會兒發(fā)芽,一會兒長葉,一會兒又枯黃了,俗話說;“窟底一日,世上百年”。李清便在這里住了下來,老人告誡他,北邊墻上的這扇窗戶不能隨便打開??捎幸惶欤钋迦滩蛔“堰@扇窗戶打開了,發(fā)現(xiàn)窗外就是家鄉(xiāng),思鄉(xiāng)之情油然而生,他讓老人把他送出云窟,可等到回家時,早已是物是人非,好幾代都過去,后人早已不認識他了,李清很傷心,又回到窟底,從此再也沒有出現(xiàn)過??磥砝钋迨堑玫郎炝恕C鞒T夢龍所著《醒世恒言》中有一篇《李道人獨步云門》,就是根據(jù)這個傳說演義而成的。
云窟旁邊的兩窟為北齊和隋朝開鑿的石窟,主要為西方三圣像:即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兩位菩薩。在這一窟中又隋開皇九年(589年)至仁壽二年(602年)的十余處題記,主體造像開鑿于隋朝初年,最后完成于公元589年之前。東邊一窟為中型窟,開鑿于北齊,這一佛龕,在云門山的造像中形式最大,肋侍菩薩雕刻得最為工細精美。這一龕選擇了石壁前尤為開闊的最佳位置,這是為了接納更多的修行著,來此做法事。這些特點,表明了這一龕在云門山造像中的重要性。
這一龕東側(cè)菩薩的飄帶上,可有一男一女裸體《雙身法身圖》,雙身修法不是“合歡”。密教認為,男是禪定,女是智慧,只有禪定和智慧相結(jié)合,才能入大定入佛智。這表明,這一龕是最為規(guī)范、規(guī)格最高的密教造像。因此可以說,這一龕在云門山造像中,具有“首席”的意義。
站在此處向南望去,劈山的劈縫清晰可見。旁邊微凸起的山峰,可以形象的看到如一方寶印,而此山就是前面所提到過得寶印山。古時,人們對于五行極為推崇,認為青州即是東方之州,是最早見到太陽時的地方,此處又云霧繚繞,充滿靈氣,并配有“烏紗帽”和“寶印”,于是認為此處為風(fēng)水寶地,必將會出現(xiàn)非凡之人。公元3101年鮮卑人慕容德便多方考證,最后定都青州,建立南燕國。這也是山東境內(nèi)唯一一處建國都的地區(qū)。關(guān)于這道劈縫,在當(dāng)?shù)剡€有一個神奇的故事。相傳,二郎神跟眾神仙打賭,說他能擔(dān)著兩座山追趕太陽,眾神們不相信,于是他一頭挑起劈山,一頭挑著云門山追趕太陽。當(dāng)他走到青州的地界時,挑劈山的地方豁口了,無法再挑了,于是就放在了這里,二郎神怕無法和眾神仙們交待,就從扁擔(dān)上拿下一個寨子,隨手在地上畫了一個“十”字做記號,于是在青州云門山南面有了一個十字村,還有一個寨子村。當(dāng)二郎神把扁擔(dān)抽出來時,云門山上便出現(xiàn)了云門洞,這是關(guān)于云門洞的有一個傳說。二郎神繼續(xù)往東追趕,忽然覺得鞋子里有一塊小石頭硌腳,就脫下鞋子來一磕,這塊小石頭滾落地下就形成一座小山,雖說是從鞋子里磕出來,也不能稱為臭山吧?干脆,取名香山得了,這就是鄭母鎮(zhèn)香山的來歷了。
云門山的頂峰稱為“大云頂”,當(dāng)我們登天梯來到大云頂“云門仙境”盡收眼底,此處碑文為,明朝萬歷壬子年按察司副史平灤公高第立,因明末清初戰(zhàn)亂被損,清順治庚子年,時任青州知府的夏一鳳重建。據(jù)史志記載,明朝末期,山頂上原有的碧霞祠、關(guān)帝廟、東西閬風(fēng)亭等建筑,在解放前夕被毀。
三皇殿建在云門山頂峰中部,供奉著人類的三個祖先—伏羲、神農(nóng)、軒轅,即天皇、地皇、人皇。
迎旭門——元朝古建筑風(fēng)格,為全石無梁拱形建筑,這個建筑很有代表性。
天仙玉女祠,是為紀念多情的七仙女而建,始建于元朝。原來此處建筑為蒙古包式,體現(xiàn)出統(tǒng)治者的皇族建筑(忽必烈為蒙古族)。后來,忽必烈崇尚道教,于是下令將此建筑改為道士帽形狀,以示對道教的崇敬。
玉皇殿原為元朝古建筑,毀于解放戰(zhàn)爭初期,于84年重修。近年來景區(qū)又對塑像進行重塑。
《重修云門山碑記》,該碑位于山頂,采用云門山青石制作,高265厘米,寬108厘米,厚8厘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學(xué)華清學(xué)院《安裝工程計量與計價實訓(xùn)》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鄭州輕工業(yè)大學(xué)《數(shù)據(jù)分析與大數(shù)據(jù)技術(shù)的數(shù)學(xué)基礎(chǔ)》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做賬實操-快遞公司加盟商保證金的賬務(wù)處理分錄
- 2025年江西省建筑安全員考試題庫附答案
- 四川建筑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建筑材料(B)》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中國地質(zhì)大學(xué)(北京)《熱力系統(tǒng)工程與仿真》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濟寧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河南水利與環(huán)境職業(yè)學(xué)院《栽培與耕作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楊凌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飛行控制系統(tǒng)》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廣東文理職業(yè)學(xué)院《輻射防護課程設(shè)計》2023-2024學(xué)年第二學(xué)期期末試卷
- 陪診服務(wù)項目計劃書
- Unit7ArtLesson2BeijingOpera課件高中英語北師版
- 2023高考語文文言文復(fù)習(xí):《說苑》練習(xí)題(含答案解析)
- 低血糖健康宣教
- 《煉油化工基本知識》課件
- 關(guān)于高中語文教學(xué)中“微課”的運用分析獲獎科研報告論文
- 《射頻同軸電纜》課件2
- 以工代賑政策培訓(xùn)課件
- 垃圾分類校本教材
- 中職學(xué)生開學(xué)心理知識講座
- 虛擬現(xiàn)實技術(shù)中的智能感知與識別技術(shù)應(yīng)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