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防震減災安全知識遇見地震如何逃生
1.地震具有突發(fā)性,使人措手不及,地震開始時,如果正在屋內,切勿試圖沖出房屋,這樣砸死的可能性極大。權宜之計是躲在鞏固的床或桌下,倘若沒有堅實的家具,應站在門口,門框多少有點保護作用。應遠離窗戶,因為窗玻璃可能震碎。2.如在室外,不要靠近樓房、樹木、電線桿或其他任何可能倒塌的高大建筑物。盡可能遠離高大建筑物,跑到空地上去。為免地震時失去平衡,應躺在地上。倘若附近沒有空地,應該暫時在門口躲避。3.切勿躲在地窯、隧道或地下通道內,因為地震產生的碎石瓦礫會填滿或堵塞出口。除非它們十分鞏固,否則地道等本身也會震塌陷。4.地震時,木結構的房子容易傾斜而致使房門打不開,這時就會眼睜睜地把命丟掉。所以,不管出不出門,首先打開房門是明智之舉。5.發(fā)生大地震時,擱板上的東西及書架上的書等可能往下掉。這時,保護頭部是極其重要的。在緊急情況下可利用身邊的棉坐墊、毛毯、枕頭等物蓋住頭部,以免被砸傷。6.即使在盛夏發(fā)生地震,裸體逃出房間也是不雅的,而且赤裸裸的身體容易被四處飛濺的火星、玻璃及金屬碎片傷害。因此,外出避難時要穿上盡可能厚的棉衣和棉制的鞋襪,并且要避免穿上易著火的化纖制品。7.如在醫(yī)院住院時碰到地震,鉆進床下才是最好的策略。這樣,可防止從天窗或頭頂?shù)粝挛锲范覀?.地震時,不要在道路上奔跑,這時所到之處都是飛瀉而下的招牌、門窗等物品。因此,此時到危險場合最好能戴上一頂安全帽子之類的東西。9.地震時,大橋也會震塌墜落河中,此時停車于橋上或躲避于橋下均是十分危險的。因此,如在橋上遇到地震,就應迅速離開橋身。10.大地震有時發(fā)生在海底,這時會出現(xiàn)海嘯。掀起的海浪,會急劇升高,靠近岸邊的小舟就十分危險。此時,最好是迅速離開沙灘,遠離浪高的海面,才算是安全的。11.在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里面的人會因驚恐而導致?lián)頂D,這是由于驚恐的人們找不到逃生的出口的緣故。這時需要的是鎮(zhèn)靜,定下心來尋找出口,不要亂跑亂竄。
強震過后如何自救1.地震發(fā)生后,應積極參與救助工作,可將耳朵靠墻,聽聽是否有幸存者聲音。2.使傷者先暴露頭部,保持呼吸暢通,如有窒息,立即進行人工呼吸。3.一旦被埋壓,要設法避開身體上方不結實的倒塌物,并設法用磚石、木棍等支撐殘垣斷壁,加固環(huán)境。4.地震是一瞬間發(fā)生的,任何人應先保存自己,再展開救助。先救易,后救難;先救近,后救遠。
地震來臨如何避震
1.如果正在上課時發(fā)生地震,要在教師指揮下抱頭、閉眼,盡量蜷曲身體,迅速躲在各自的課桌下。2.在行駛的電(汽)車內避震,應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后再下車。3.在戶外避震時,應就地選擇開闊地蹲下或趴下,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4.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避震,應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用隨身攜帶的物品擋在頭上。
地震避險和自救、互救基本常識大多數(shù)破壞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動只是一瞬間,只有強烈的地震才能有長達一分鐘的感覺,而絕大多數(shù)破壞性地震只延續(xù)幾秒鐘。為此,只有保持鎮(zhèn)定,采取果斷措施來保護自己,才能夠減少你所遭遇災害的損失。省地震局的專家詳細說明了在各種環(huán)境下怎樣防護的方法:
一、地震時避險和自救互救方法(一)地震時,在家中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
當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動時,切記最大的危害是來自掉下來的碎片,此刻你要動作機靈的躲避。
1.在房屋里,趕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書桌、工作臺、床底下。單元樓內,可選擇面積小的衛(wèi)生間、墻角,減小傷亡。對于戶外開闊,住平房的居民,震時可頭頂被子、枕頭或安全帽逃出戶外,來不及時,最好在室內避震,要注意遠離窗戶,趴下時頭靠墻,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待地震再沉著離開。
2.地震時,門框會因變形而打不開,所以,在防震期間最好不要關門。3.地震時,如已被砸傷或埋在倒塌物下面,應先觀察周圍環(huán)境,尋找通道想方法出去。若無通道,則要保存體力,靜聽外面的動靜,可敲擊鐵管或墻壁使聲音傳出去,以便救援。
(二)地震時,室外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1.地震時在戶外的人,千萬不能冒著大地的震動進屋去救親人,只能等地震過后,再對他們及時搶救。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樓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樓的門口處,以防碎片掉下來砸傷。3.汽車司機要就地剎車。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發(fā)生,千萬不要跟著滾石往山下跑,應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時要遠離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脅。5.在海邊,如發(fā)現(xiàn)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嘯的突然襲擊,盡快向高處轉移。(三)地震時,在工作崗位上工作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一旦地震發(fā)生,在工作、生產崗位上的人員,首先應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的閥門,個人根據(jù)所處的環(huán)境,當機立斷迅速避震。1.地震時,在辦公樓的工作人員,要趕緊躲在辦公桌下面。2.在廠區(qū)上班的工人,地震時,要立即關閉機器、斷掉電源,迅速躲到車床、機床及高大的設備下。
(四)地震時,在公共場所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1.如果你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要沉著冷靜,特別是斷電時,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3.正在上課的學生,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二、地震后的個人自救方法一次大震發(fā)生后,在沒有外來人員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項與死神爭分奪秒的斗爭。地震對人身的傷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壓后,要做到:1.被埋壓在廢墟下時,不能在精神上發(fā)生崩潰,要有勇氣和毅力。2.被壓埋后,注意用濕手巾、衣服等捂住口鼻和頭部,避免灰塵嗆悶發(fā)生窒息,盡量消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擴大活動空間,保障有足夠的空氣。條件允許時設法逃避險境。3.被埋壓后,要注意觀察周圍環(huán)境,尋找通道,設法爬出去,無法爬出去時,不要大聲呼喊,當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叫,或敲擊出聲,向外界傳信息求救。4.無法脫險時,盡量減少體力消耗,想方法與外面援救人員取得聯(lián)系。
地震有先兆一次地震,特別是一次強烈地震之前,大都會出現(xiàn)一些異?,F(xiàn)象。這些與地震的發(fā)生有密切聯(lián)系的異?,F(xiàn)象叫做地震前兆。地震前兆的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它們都表現(xiàn)為自然界突然發(fā)生的某種與地震發(fā)生有關的變異,是地震前大自然的信號警告。地面傾斜、伸縮、海平面的升降等,反應地球物理學現(xiàn)象變化的地磁、地電、地溫、電磁波、重力、水氡、水質成分等的變化,這些現(xiàn)象就是所謂的微觀前兆現(xiàn)象。大的地震發(fā)生過程中,每次大震前都有一些異?,F(xiàn)象,特別是有豐富的宏觀前兆現(xiàn)象。例如井發(fā)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陡漲、陡落;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動物習性異常反應;地聲、地光、火球;植物的反常開花結果等。由此群眾總結了如下諺語:
群測群防搞預報
宏觀異常很重要
井水忽高又忽低
變色變味冒氣泡
果樹提前把花開
植物反季發(fā)芽早
騾馬牛驢不進圈
狗上房屋狂吠嚎
老鼠蛇子和家兔
紛紛出洞向外逃
鳥不進窩鵝鴨飛
家養(yǎng)金魚上下跳
地聲地光很怪異
這是它們來預報
宏觀異常排干擾
方法簡單效果好在大地震發(fā)生前動物的異常變化特別豐富和突出。人們對震前動物異?,F(xiàn)象,在很早以前就有所認識。據(jù)資料和近40年來我國所發(fā)生的強震震例統(tǒng)計,震前有異常反應的動物已有100多種。一般說來,動物在地震前大多為驚恐反應,像遇到敵害,極度緊張,少數(shù)表現(xiàn)為抑制型,表現(xiàn)為委靡不振。我國歷次震例表明,動物異常超前時間多數(shù)在24小時左右,震前11小時動物異常的頻率會有所增高,震前2~3小時達到高潮。有些大震有地聲、地光現(xiàn)象,地聲、地光現(xiàn)象比擬復雜,很難做出確切描述。一般而言,與人看慣的光象、聽慣的聲音不一樣,讓人感到怪異甚至恐懼。地光的特點:一般出現(xiàn)在臨震前或震時,也有出現(xiàn)于震前數(shù)小時或更早的。它形狀各異,有帶狀光、球狀光、片形光、火樣光、柱狀光等,顏色多樣,呈紅、白、紫、橙等色。地聲的特點:多數(shù)出現(xiàn)在震前或震時,但也有出現(xiàn)在震前幾小時甚至幾天的,聲音類似于機器轟鳴聲、雷聲、炮聲、狂風吼叫聲、撕布聲、石頭相互摩擦聲等。另外還可能有天氣驟冷或驟熱,出現(xiàn)大風、大雨、大雪等變化。1986年2月9日至8月16日,我省德都發(fā)生的中強震群,2021年7月25日,大慶市林甸縣發(fā)生的5.1級地震,震前都出現(xiàn)過狗狂叫、叼狗崽搬家,雞鴨晚上不進窩、驚叫、亂飛;老鼠不怕人、驚恐亂竄等動物習性異常的現(xiàn)象。因此,發(fā)現(xiàn)這些宏觀異?,F(xiàn)象的群測群防人員要及時上報,對實現(xiàn)地震的短臨預報至關重要。
地震發(fā)生時的自救措施
當人們在遇到突如其來的地震時,千萬不要驚慌失措,要保持清醒的頭腦,采取應急措施。在來不及逃出房屋的情況下,住平房的人可就近躲避在鞏固的寫字臺下、炕沿下、床板下等。住樓房的人應盡快從大房間躲避到廁所、廚房等小房間處;當來不及逃離大房間時,應躲在內墻墻角下、家具與門框附近等處,并保護頭部和呼吸安全;不要躲在樓房的外墻角,以防外墻震裂倒塌而跌出墻外。不可躲在陽臺上、窗戶旁與擁在樓梯口,更不可盲目跳樓以防摔傷。當主震約在20秒鐘過去后,要立即撤出房間,以防接著而來的余震造成傷害。住高層樓房的人不可乘電梯逃離。為防地震造成停電和火災,可沿樓梯撤出。逃出室外或己在室外的人應保護頭部,以防止被瓦礫等物砸傷,并迅速往廣場、操場、公園等空曠安全處疏散,要躲開狹窄街道、高樓、影壁、女兒墻、煙囪、橋梁、高壓線、變壓器、河堤,水壩等危險地段。若地震時在立交橋上,司機和乘客應迅速步行下橋躲避。若地震時正在車間、影劇院、商場、學校等公共場所,若時間允許可依次迅速撤離;在來不及時,可就近躲在車床下、桌子下、舞臺下、椅子下、柜臺兩側等處。大地震后還有多次余震,此時不能回到尚未倒塌的建筑物內;倒塌的建筑物如發(fā)主火災應迅速撲滅,以救出被困往其中幸存的人。
被埋在廢墟中的人,應盡可能加固自己同圍的支撐物,并用連續(xù)有規(guī)律的敲擊聲和呼喊聲求救。
地震來臨鎮(zhèn)靜即自救27日13時,武漢大學高級心理咨詢師嚴瑜正在給心理咨詢師培訓班的學員上課,教室的燈和桌椅突然晃動了幾下。接著聽見別的教室有學生跑出來。嚴瑜笑著說:“看來,還是我們心理咨詢師們的心理素質好!”嚴瑜認為,無破壞性有感地震雖然沒有造成直接破壞,但由于人們的恐震心理等原因,可能會影響正常的生產、生活秩序。“知震”才不會“恐震”。消除“恐震”心理的有力武器是防震科學傳播,讓公眾全面了解地震、正確對待地震,掌握防護的基本知識。血的教訓說明,在應對地震這樣突發(fā)的自然災害時,如果掌握避震防災的常識和技能,就能大大減輕損失。面對突發(fā)事件,感到心理壓力大時,應當與親朋好友多溝通,讓情緒得到合理的宣泄,大膽說出你的恐慌。這時最好選擇、上網(wǎng)等方式溝通。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交流來減輕內心的不安。坦然面對和成認自己的心理感受,不必刻意強迫自己抵制或否認在面對災害和突發(fā)事件時產生的害怕、擔憂、驚慌和無助等心理體驗,盡量保持平和的心態(tài)。切不可以煙酒來排遣壓力,更不可有發(fā)怒等不良情緒出現(xiàn)。同時,啟動科學的心理調節(jié)措施,進行一些能讓自己放松的活動,如聽音樂,看小說,寫日記,收拾家務等等讓自己感興趣的一些小事情,轉移自己的情緒,并保持良好的睡眠。家里有老人或者孩子,可能會出現(xiàn)一些反常的表現(xiàn):易怒、興奮、不安、絮叨,甚至聯(lián)想到以前的一些負性事件等。這時,家人要盡量理解,最好能夠在一起,以增強相互的依賴和安全感。要充分尊重他們的情緒反應,使他們感受到被重視和信任,從而充滿自豪與信心,以降低不良情緒的影響幾率,用自己的信心去鼓勵和激發(fā)親人。
新版地震逃生守則1.地震時,先將房門打開(包含大門、鐵門),因為地震有可能將門框震歪,而導致逃生信道無法暢通。2
.關閉火原、瓦斯。3.保持冷靜,注意頭頂上方有無掉落物的可能,環(huán)顧所處空間墻壁、天花板、梁柱,檢查有無龜裂,但是、千萬別往外跑(除非你身處一樓)。如果你所處位置在一般所謂透天住家,請往頂樓跑,而如果你身處大樓,除一
樓外其余別往外移動,迅速往廁所或冰箱移動。因為廁所空間較小,四周皆有墻壁,可承受較大壓力,而且?guī)兴础⑺?,可保有些許水分,并且沒有掉落物危險如書柜、衣櫥等。而冰箱因為為鐵制,如房屋不幸倒塌,可藉由它頂著,而且冰箱內有食物,如不幸受困也可有緊急糧食?!安灰蓖馀埽踔镣弦苿?,是我在災區(qū)學到最大的經(jīng)驗,因為有鑒于臺灣建商的沒良心偷工減料,和臺灣透天建筑物的特殊結構(一樓多為店面、停車場,空間中無其它隔間),在地震來時,可能會直接往下垮,造成二樓、三樓、甚至于七樓(中山國寶)變一樓。有一家五口地震來時他們馬上從樓上往下往外跑,跑最快的死在騎樓
,因為房子往下垮,被壓死,其余四口,一名在一二樓間(上下約5
0公分)被發(fā)現(xiàn),剩下三口都在一樓樓梯間被發(fā)現(xiàn),而隔壁兩位老先
生老婆婆,因為跑不動留在二樓,房子垮了,二樓變一樓,他倆從窗
戶爬出來逃過一劫。你看這不是很諷刺,所以往上跑,就算房子垮了
、倒了,也比擬不會被壓住。
防震自救知識問答1、地震時的應急防護原則?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防護的較好方法。所謂就近躲避,就是因地制宜地根據(jù)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對策。
2、學校人員如何避震?在學校中,地震時最需要的是學校領導和教師的冷靜與果斷。有中長期地震預報的地區(qū),平時要結合教學活動,向學生講述地震和防、避震知識。震前要安排好學生轉移、撤離的路線和場地;震后沉著地指揮學生有秩序地撤離。在比擬鞏固、安全的房間里,可以躲避在課桌下、講臺旁;教學樓內的學生可以到開間小、有管道支撐的房間里,決不可讓學生們亂跑或跳樓。3、地震時,在街上行走時如何躲避?地震發(fā)生時,高層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樓外側混凝土碎塊、以及廣告招牌、馬口鐵板、霓虹燈架等,可能掉下傷人,因此在街上走時,最好將身邊的皮包或柔軟的物品頂在頭上,無物品時也可用手護在頭上,盡可能做好自我防御的準備,要鎮(zhèn)靜,應該迅速離開電線桿和圍墻,跑向比擬開闊的地區(qū)躲避。
4、地震發(fā)生時行駛的車輛如何應急?乘客(特別在火車上)應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從架上掉下傷人,面朝行車方向的人,要將胳膊靠在前座席的椅墊上,護住面部,身體傾向通道,兩手護住頭部;背朝行車方面的人,要兩手護住后腦部,并抬膝護腹,緊縮身體,做好防御姿勢。5、樓房內人員地震時如何應急?地震一旦發(fā)生,首先要保持清醒、冷靜的頭腦,及時判別震動狀況,千萬不可在慌亂中跳樓,這一點極為重要。其次,可躲避在堅實的家具下,或墻角處,亦可轉移承重墻較多、開間小的廚房、廁所去暫避一時。因為這些地方結合力強,尤其是管道經(jīng)過處理,具有較好的支撐力,抗震系數(shù)較大??傊?,震時可根據(jù)建筑物布局和室內狀況,審時度勢,尋找安全空間和通道進行躲避,減少人員傷亡。
6、在商店遇震時如何應急?在百貨公司遇到地震時,要保持鎮(zhèn)靜。由于人員慌亂,商品下落,可能使避難通道阻塞。此時,應躲在遠處的大柱子和大商品旁邊(避開商品陳列櫥),或朝著沒有障礙的通道躲避,然后曲身蹲下,等待地震平息。處于樓上位置,原則上向底層轉移為好。但樓梯往往是建筑物抗震的薄弱部位,因此,要看準脫險的適宜時機。服務員要組織群眾就近躲避,震后安全撤離。
居家地震避險和地震自救互救基本常識大多數(shù)破壞性地震使人感到的地面抖動只是一瞬間,只有強烈的地震才能有長達一分鐘的感覺,而絕大多數(shù)破壞性地震只延續(xù)幾秒鐘。為此,只有保持鎮(zhèn)定,采取果斷措施來保護自己,才能夠減少你所遭遇災害的損失。下面告訴你在各種環(huán)境下怎樣防護的方法:
地震時避驗和自救互救方法地震時,在家中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當你感到地面或建筑物晃動時,切記最大的危害是來自掉下來的碎片,此刻,要動作機靈的躲避。在房屋里,則趕快到安全的地方,如躲到書桌、工作臺、床底下。單元樓內??蛇x擇開間小的衛(wèi)生間、墻角,依靠上下水管道和煤氣管道的支撐,減少傷亡。對于戶外開闊,住平房的職工,震時可頭頂被子、枕頭或安全帽逃出戶外,來不及時,最好在室內避震,要注意遠離窗戶,趴下時,頭靠墻,使鼻子上方雙眼之間凹部枕在橫著的雙臂上面,閉上眼和嘴,用鼻子呼吸,一般來說,不要跑出建筑物,最好就近找個安全處躲避,待地震后,如果需要疏散,再沉著離開。2.地震時,門框會因變形而打不開,所以在防震期間,最好不要關門。夜間地震時,要爭分奪秒向安全地方轉移,不要因尋找物品和穿衣而耽誤時間,如有可能,要立即拉斷電源,關閉煤氣,熄滅明燈。照明最子用手電筒,不要用火柴、蠟燭等明火。3.地震時,如已被砸傷或埋在塌物下面,應先觀察周圍環(huán)境,尋找通道,千方百計想方法出去。若無通道,則要保存體力,不要大喊大叫,要靜聽外面的動靜,如聽到有人走過的聲音,可敲擊鐵管或墻避使聲音傳出去,以便救援。同時要在狹小的空間里,尋找食物維持生命。(二)地震時,室外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1.地震時在戶外的人,千萬不要冒著大地的震動進屋去救親人,只能等地震過后,再對他們及時搶救。2.如果你正行走在高樓旁的人行道上,要迅速躲到高樓的門口處,以防碎片掉下來砸傷。3.汽車司機要就地剎車剎車,火車司機要采取緊急制動措施,穩(wěn)媛地逐漸剎車,保證列車和旅客的人身安全。4.如果在山坡上感到地震發(fā)生,千萬不要跟著滾石往山下跑,而應躲在山坡上隆起的小山包背后,同時要遠離陡崖峭壁,防止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的威脅。5.在海邊,如發(fā)現(xiàn)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就要注意海嘯的突然襲擊,盡快向高處轉移。(三)地震時,在工作崗位上工作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一旦地震發(fā)生,在工作、生產崗位上的人員,首先應關閉易燃、易爆、有毒氣體的閥門,個人根據(jù)所處的環(huán)境,當機立斷迅速避震。1.地震時,在辦公樓的工作人員,要趕緊躲在辦公桌下面,震后迅速從樓梯撤離,千萬不要跳樓。2.在廠區(qū)上班的工人,地震時,要立即關閉機器、斷掉電源,迅速躲在車床、機床及高大的設備下,絕不要慌忙亂跑。3.井下作業(yè)工人,地震時,應立即停止生產,不要急于往外跑,地面下一般較地面上安全。避開巷道或豎井等危險地區(qū),選擇有支撐的巷道避震。地震過后,有組織、有秩序地向地面轉移。4.一些生命線工程中的在崗人員,應根據(jù)各自的專業(yè)特點、標準,立即采取措施避震。如化工廠在地震時,緊急防止易燃、易爆、有毒氣體和液體外溢,立即關停各種閘門和電源,關閉運轉設備,防止次生災害的發(fā)生。(四)地震時,在公共場所的人員如何進行個人防護?在群眾集聚的公共場所遇到地震時,最忌慌亂,否則將造成秩序混亂,相互壓擠而導致人員傷亡,而應有組織地從多路口快速疏散。1.如果你正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遇到地震時,要沉著冷靜,特別是當場內斷電時,不要亂喊亂叫,更不得亂擠亂擁,應就地蹲下或躲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皮包等物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2.地震時,你正在商場、書店、展覽館等處,應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它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和玻璃櫥窗,也可在通道中蹲下,等待地震平息,有秩序地撤離出去。3.正在上課的學習,要在老師的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決不能亂跑或跳樓,地震后,有組織地撤離教室,到就近的開闊地震避震。4.正在進行比賽的體育場,應立即停止比賽,穩(wěn)定觀眾情緒,防止混亂擁擠,有組織有步驟地向體育場外疏散。
二、地震后的個人自救方法一次大震發(fā)生后,到處是斷坦殘壁,危樓及倒房構成的瓦礫堆。在沒有外來人員援救之前,自救是一項與死神爭分奪秒的斗爭。時間就是生命,從歷次大地震的經(jīng)驗得知,地震發(fā)生后,一天內扒出的人,救活率可達80%,第二吞們有30-40%,時間越長,存活率越低。地震對人身的傷害,大部分是倒塌的房屋所造成的,一旦被埋壓后,要做到:1.被埋壓在廢墟下時,至關重要的是不能在精神上發(fā)生崩潰,要有勇氣和毅力。強烈的求生欲望和充滿信心的樂觀精神,是自救過程中創(chuàng)造奇跡的強大動力。2.被壓埋后,注意用濕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頭部,避免灰塵嗆悶發(fā)生窒息及意外事故,盡量活動手和腳,消除壓在身上的各種物體,用周圍可搬動的物品支撐身體上面的重物,避免塌落,擴大安全活動空間,保障有足夠的空氣。條件允許時,應盡量設法逃避險境,朝更安全寬敞、有光亮的地方移動。3.被埋壓后,要注意觀察周圍環(huán)境,尋找通道,設法爬出去,無法爬出去時,不要大聲呼喊,當聽到外面有人時,再呼叫,或敲擊出聲,向外界傳信息求救。4.無力脫險時,盡量減少體力消耗,尋找食物和水,并方案使用,樂觀等待時機,想方法與外面援救人員取得聯(lián)系。
三、地震后的群眾互救方法地震后救人,時間就是生命。因此,救人應領先從最近處救起,不管是家人、鄰居、工作崗位上的同事,或是萍水相逢的路人,只要是近處有人被埋壓,就要先救他們,這樣可以爭取時間,減少傷亡。震后救人的原則是:1.在互救過程中,要有組織,講究方法,避免盲目圖快而增加不應有的傷亡。首先通過偵聽、呼叫、詢問及根據(jù)建筑物結構特點,判斷被埋人員的位置,特別是頭部方位,在開挖施救中,最好用手一點點撥,不可用利器刨挖。2.如傷勢嚴重,不能自行出來的,不得強拉硬拖,應設法暴露全身,查明傷情,施行包扎固定或急救。3.在互救中,應利用鏟、鐵桿等輕便工具和毛巾、被單、襯衣、木板等方便器材。4.挖掘時要分清哪些是支撐物,哪些是壓埋阻擋物,應保護支撐物,清除埋壓物,才能保護被壓埋者賴以生存的空間不遭覆壓。5.清除壓埋物及鉆鑿、分割時,有條件的要潑水,以防傷員嗆悶而死。6.對暫時無力救出的傷員,要使廢墟下面的空間保護通風,遞送食品,靜等時機再進行營救。
四、成功的自救互救范例范例1
他救活了全家五口人唐山大地震時,唐山市路北區(qū)科委主任袁云峰一家被砸埋在下。當時他48歲,他奮力自救出來后,由于方法得當,又救出了他的全家五口,他的經(jīng)驗是:1.抓緊時間,分清輕重緩重。他首先扒出妻子的上半身,發(fā)現(xiàn)妻子還活著,又去扒兒子,當兒子的頭扒出來能呼吸后又去扒共他人。由于他時間抓得緊,短時間內,全家五口人都得救了。2.家庭應常備一些藥品,以便在突發(fā)事件后應急。唐山大地震時,鄰居陳某被開水燙傷,袁云峰用家里備用的獾油給他涂上,雖然燙傷面積大,因獾油保護傷口有效,終于免于死亡。范例2
一把菜刀救了一對新婚夫妻七月二十八日的強大震波,擊中了唐山市所有的大目標,也毫不留情地粉碎了唐山二五五醫(yī)院陳俊華、郝永云的新房。他倆最初被砸埋下去的時候,象所有被埋在地下的人一樣,竭盡全力呼喊,拼命地推梁木,砸鋼筋,搬石頭……。然而這一切都無濟于事,地下很黑、很悶,嗆得難受,時間一長,體弱的妻子昏睡過去了,陳俊華四處去摸,希望找到水和西瓜,但一切都被對碎了,失望之中他意外地摸到了一把菜刀。他首先在一堵斷壁上劈開了一個窟窿。他欣喜若狂地往外鉆,誰知窟窿外正堵著一個堅硬的水泥涼臺。他用菜刀往相反的方向劈,結果失敗了,他倆暫時棲身的小小空間,真像一處嚴嚴實實的墳墓。他把四周都砍遍了。石頭、鋼筋、水管、暖氣片……菜刀卷刃了,變成了一塊三角鐵,他一共鑿開了七個窟窿,全都是死路,他愛人已經(jīng)神智不清,生命危在旦夕,但陳俊華仍用頑強的毅力堅持用變成三角鐵的散刀敲擊暖氣片,整整兩天三夜,菜刀的敲擊聲也越來越弱,陳俊華也不行了,他渾身發(fā)燙,手腳綿軟,眼睛也看不清了,四周是一片白色的霧。最后他也躺倒了。但是,他躺著還拼盡全力地敲,兩天三夜,微弱而頑強的敲擊聲終于傳出了廢墟,他們獲救了。這把菜刀給這對新婚夫妻帶來了生還的希望。認
識
地
震地震是地殼構造運動時,地殼受力破裂所產生的振動。由于地殼各部的不均勻性,地殼構造運動使一些較為脆弱的地方儲蓄起大量的彈性應變能,經(jīng)過相當長的時間,應力超過巖石固有彈性極限強度時,便發(fā)生破裂,當成造成面積破裂或錯動時,原來所儲彈性應變能量全迅速釋放出來,引起地表強烈振動,這就是地震。它同刮風、暴雨等氣象現(xiàn)象一樣也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據(jù)統(tǒng)計,地球上每年大約發(fā)生500多萬次地震,其中人能感覺到的有5萬次,造成破壞的約有800次左右,7級以上造成嚴重災害的有10次左右,強烈的地震會給人類帶來突如其來的巨大災難。全球地震主要分布在三個地震帶上,首先約70%的地震分布在環(huán)太平洋的震帶,包括日本、臺灣、美國加州圣安德列斯列斯斷層區(qū)等著名的地震活動區(qū)。第二個地震帶是從地中海到喜馬拉雅的歐亞地震帶,其上地震分布的特點是比擬分散,不象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那么集中那么有規(guī)則,歐亞地震帶約占全球地震的15%左右。第三個地震帶是沿著各大洋洋中脊分布的洋脊地震帶,約吝5%左右。還有約10%的地震分布在這些地震帶之外離板塊邊界相當遠的地方,即“板內地震”。航天技術的應用已使得過去“上天無路”的情況變成了“上天有路”,然而,“入地無門”的情況仍然存在。至今為止,人類花費巨資挖掘的幾口超深鉆井深度不過十幾公里,這與地球6371公里的半長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那么,今后我們關于地球內部的知識都是怎么得來的呢?隨著科學的發(fā)展,人們從火山噴發(fā)出來的物質中了解到地球的內部的物理性質和化學組成,同時利用地震波揭示了地球內部的許多秘密。地震波分為縱波和橫波,傳播方向和振動方向一致的波叫縱波,人們在地震時感受到上下跳動就是縱波作用的結果;傳播方向和振動方向垂直的波稱為橫波,地震時人們感到左右晃動,就是橫波作用的結果。地震波在地下一些物質分界面上會發(fā)生反射和折射,從而通過分析反射波、折射波,能獲得地球下各種界面的信息?,F(xiàn)在我們已經(jīng)知道地球可以分為地殼、地幔和地核,地核又包括一個液態(tài)的外核和一個固態(tài)的內核。據(jù)統(tǒng)計約有92%的地震發(fā)生在地南中,其余的發(fā)生在地幔上部。震源深度越小,相同震級的地震,對地面造成的破壞越大。由于引起地震的原因不同,可以把地震分為構造地震、火山地震和塌陷地震。構造地震是由于巖層斷裂,發(fā)生變位錯動,在地質構造上發(fā)生巨大變化而產生的地震,所以叫做構造地震,也叫斷裂地震。目前世界上發(fā)生的地震90%以上屬于構造地震。構造地震的震源深度通常鐵飯碗60公里以內。由于火山作用、巖漿活動,在火山附近也可能引起地震,叫火山地震,約占全世界地震的7%。由于地下巖洞或礦井頂部塌陷,也可以引起地球外表的振動,叫塌陷地震,這類地震比擬小,次數(shù)也不多。水庫蓄水、油田注水也能引起地震,稱誘發(fā)地震。由核爆炸、大工業(yè)爆破引起的地面振動稱為人工地震。我們把地震的大小也就是地震所釋放的能量用震級來表示,不同震級地震的能量差別是很大的。震級每大一級,地震的能量就大三十多倍,震級每大二級,地震的能量就大一千倍。所以盡管小地震數(shù)目比大地震多得多,但總能量中的大部分仍是由大地震釋放的。小于3級的地震人們一般感覺不到,只有儀器才能記錄到。對一般的淺源地震而言,大于3級、小于4.5級的地震,在震中區(qū)人們會感覺到,但不會造成很大的破壞,稱為有感地震。大于4.5級、小于6級的地震稱為中強地震,對震中區(qū)的建筑物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人們普遍有感。大于、等于6級而小于7級的地震稱為強震,在震中區(qū)會造成嚴重破壞,人員傷亡、地面變形、噴沙冒水,構成災害。大于7級的地震稱為大地震,其中8級以上的稱為巨大地震,對震中區(qū)可造成消滅性災害,建筑物倒塌,橋梁斷裂,地表嚴重變形。地震烈度是地面遭受地震影響和破壞的程度。影響烈度的因素,除了震級、震中距外,還與震源深度、地質構造、地基條件和建筑物結構、材料、施工質量等因素有關。我國將地震烈度劃分為12度。3度:少數(shù)人有感;4-5度:睡覺的人會驚醒,吊燈擺動;6度:器皿傾倒,房屋輕微損壞;7-8度:房屋破壞,地面裂縫;9-10度:橋梁、水壩損壞、房屋倒塌,地面破壞嚴重;11-12度:消滅性的破壞。地震學是一門觀測的科學,地震儀對于地震學就象望遠鏡對于天文學一樣的重要。最近幾
十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的各種觀測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地震學領域也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各種新技術、新概念、新方法不斷涌現(xiàn),給地震學帶來了新的發(fā)展和活力。在信息化浪潮中,地震資料的獲得和傳遞變得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新技術、新概念不斷涌現(xiàn),海量的大地航空測量、GPS、高分辨率三維地形資料、數(shù)字地震資料不斷獲得,交流手段空前快捷,地學研究已經(jīng)進入了數(shù)字地球的階段。這些都給地震學的發(fā)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利用這些優(yōu)勢,人們必將加深對地震本質的認識,增強人類抵御和減輕地震災害的能力。
地震時的幾個自救方法上海地震局的韋曉博士是目前上海地區(qū)負責組織緊急地震救援的6名成員之一。韋曉向記者介紹了以下一些地震自救知識。
-大地震時不要急
破壞性地震從人感覺振動到建筑物被破壞平均只有12秒鐘,在這短短的時間內你千
萬不要驚慌,應根據(jù)所處環(huán)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擇。如果住的是平房,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門外。如果住的是樓房,千萬不要跳樓,應立即切斷電閘,關掉煤氣,暫避到洗手間等跨度小的地方,或是桌子,床鋪等下面,震后迅速撤離,以防強余震。
-人多先找藏身處
學校,商店,影劇院等人群聚集的場所如遇到地震,最忌慌亂,應立即躲在課桌,椅子或鞏固物品下面,待地震過后再有序地撤離。教師等現(xiàn)場工作人員必須冷靜地指揮人們就地避震,決不可帶頭亂跑。
-遠離危險區(qū)
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應用手護住頭部,迅速遠離樓房,到街心一帶。如在郊外遇到地震,要注意遠離山崖,陡坡,河岸及高壓線等。正在行駛的汽車和火車要立即停車。
-被埋要保存體力
如果震后不幸被廢墟埋壓,要盡量保持冷靜,設法自救。無法脫險時,要保存體力,盡力尋找水和食物,創(chuàng)造生存條件,耐心等待救援。新聞晚報/□記者施平
震前預防措施1.準備3日份的飲水、藥品、干糧、手電筒、收音機、鐵錐或斧頭收納在救急袋內,但須隨時留意食物與電池的期限,放置在全家人便於取用位置,以防不時之需。
2.準備消防設備,以面對地震後可能發(fā)生的火災;留意滅火器的有效期限。
3.熟悉住家環(huán)境,清楚那裡是最好避難場所,預先想好逃生路線。
4.家人問應互相約定地震後應該如何聯(lián)系及安全後之會合地點。
5.應經(jīng)常舉行避難演習,建立自衛(wèi)編組,以防地震時驚慌失措。
6.建筑勿任意違法加蓋,或撤除墻、柱、樑、板,以免破壞房屋結構。
7.較重物品應放置低處,並予固定,以防地震時掉落造成傷害。
8.定期檢查瓦斯、電線管路,瓦斯桶應予固定。全家人均應清楚總開關位置及關閉方法。
9.地震時,應躲在堅固家具下,浴室也是安全的地方。
10.應定期檢查房子,如發(fā)現(xiàn)大裂縫應請專業(yè)人員加以檢視或維修。
11.需記憶自家附近之醫(yī)院、警察局、救火隊電話。
地震來臨時1.避免附帶的災害,尤其是火災,所以應緊急關閉所有的火源,包括電源和瓦斯。
2.順手將門窗打開,避免因地震變形而無法逃生。
3.就地尋找安全庇護處:千萬不可慌張奔跑。若在室內,立即遠離架子和柜子,背對窗戶,躲入堅固的桌下。不可搭乘電梯。
4.若在郊外,則找空曠的地點,遠離崖邊、水邊、車子。
5.若在街上,迅速躲到騎樓支柱旁,遠離玻璃、加油站、建筑工地和天橋,並注意保護頭部。
6.徒步避難:若有避難需要,例如余震頻繁時,一定要用徒步的方式前往避難場所,千萬不可開車,免得造成阻礙了緊急救援。
7.相互救助:地震容易引發(fā)火災,若發(fā)現(xiàn)任何災害,要緊急求援,並量力而為幫助救援。但千萬不可在旁觀看熱鬧,而妨礙了救援活動。
8.若不幸受困,千萬要保持清醒及冷靜,以敲打器物代替喊叫,絕對不要放棄求生意志。>
論大學生寫作能力寫作能力是對自己所積累的信息進行選擇、提取、加工、改造并將之形成為書面文字的能力。積累是寫作的基礎,積累越厚實,寫作就越有基礎,文章就能根深葉茂開奇葩。沒有積累,胸無點墨,怎么也不會寫出作文來的。寫作能力是每個大學生必須具備的能力。從目前高校整體情況上看,大學生的寫作能力較為欠缺。一、大學生應用文寫作能力的定義那么,大學生的寫作能力究竟是指什么呢?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大學畢業(yè)生不一定能寫小說詩歌,但是一定要寫工作和生活中實用的文章,而且非寫得既通順又扎實不可。”對于大學生的寫作能力應包含什么,可能有多種理解,但從葉圣陶先生的談話中,我認為:大學生寫作能力應包括應用寫作能力和文學寫作能力,而前者是必須的,后者是“不一定”要具備,能具備則更好。眾所周知,對于大學生來說,是要寫畢業(yè)論文的,我認為寫作論文的能力可以包含在應用寫作能力之中。大學生寫作能力的體現(xiàn),也往往是在撰寫畢業(yè)論文中集中體現(xiàn)出來的。本科畢業(yè)論文無論是對于學生個人還是對于院系和學校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如何提高本科畢業(yè)論文的質量和水平,就成為教育行政部門和高校都很重視的一個重要課題。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寫作能力的問題必須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并且提出對策去實施解決。二、造成大學生應用文寫作困境的原因:(一)大學寫作課開設結構不合理。就目前中國多數(shù)高校的學科設置來看,除了中文專業(yè)會系統(tǒng)開設寫作的系列課程外,其他專業(yè)的學生都只開設了普及性的《大學語文》課。學生寫作能力的提高是一項艱巨復雜的任務,而我們的課程設置僅把這一任務交給了大學語文教師,可大學語文教師既要在有限課時時間內普及相關經(jīng)典名著知識,又要適度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且要教會學生寫作規(guī)律并提高寫作能力,任務之重實難完成。(二)對實用寫作的普遍性不重視?!按髮W語文”教育已經(jīng)被嚴重地“邊緣化”。目前對中國語文的態(tài)度淡漠,而是呈現(xiàn)出全民學英語的大好勢頭。中小學如此,大學更是如此。對我們的母語中國語文,在大學反而被漠視,沒有相關的課程的設置,沒有系統(tǒng)的學習實踐訓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全球及中國輻射監(jiān)測儀器行業(yè)頭部企業(yè)市場占有率及排名調研報告
- 2025年膨潤土原礦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國旗行業(yè)市場發(fā)展及發(fā)展趨勢與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半導體芯片市場分析報告
- 2025年鼓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四芯電話模塊行業(yè)深度研究報告
- 2025年度廣告媒介購買合同范本
- 2025年廣告工程安裝與城市美化合作合同
- 2025年度公路運輸車輛保險代理合同-@-1
- 2025年湖南高速鐵路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醫(yī)保政策與健康管理培訓計劃
- 策略與博弈杜塔中文版
- 無人化農場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4屆上海市金山區(qū)高三下學期二模英語試題(原卷版)
- 學生春節(jié)安全教育
- GA/T 1280-2024銀行自助設備安全性規(guī)范
- 2024-2025年校長在教研組長和備課組長會議上講話
- 2025屆江蘇省常州市高級中學高三第二次模擬考試語文試卷含解析
- 高三日語一輪復習助詞「で」的用法課件
- 2024-2030年中國銣銫及其化合物行業(yè)深度調研及投資戰(zhàn)略分析報告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