絲綢之路上的小故事_第1頁
絲綢之路上的小故事_第2頁
絲綢之路上的小故事_第3頁
絲綢之路上的小故事_第4頁
絲綢之路上的小故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絲綢之路上的小故事絲綢之路上的小故事【篇一:絲綢之路上的小故事】在公元前168~142年,匈奴不斷對當時西漢的北部邊境形成威脅。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即位,便制定了一個雄心勃勃的計劃——將匈奴趕回漠北去。漢武帝召募使者出使西域,準備聯(lián)絡被匈奴從河西趕到西域的大月氏人,共同夾擊匈奴。渴望為國建功立業(yè)的張騫,毅然應募。公元前138年,他帶著百余名隨從從長安西行,在途中被匈奴人捉住,扣留了11年。他不忘使命,設法逃脫,輾轉到達大月氏。那時大月氏西遷已久,無意再與匈奴打仗。張騫返回長安,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的見聞,以及他們想和漢朝往來的愿望。(二)蘇武牧羊這個故事講了漢武帝時,蘇武被任命為使節(jié)出使匈奴。但是匈奴不守信用扣押了蘇武,并百般利誘勸他投降,蘇武寧死不屈。開始時將他幽禁在大窖中,蘇武饑渴難忍,就吃雪和旃毛維生,但絕不投降。單于又把他弄到北海,蘇武更是不為所動,匈奴首領只好把他送到了北海邊上去放羊,還對他說:“什么時候公羊生了小羊,就放你回漢朝去!”蘇武來到北海,每天一邊放羊,一邊遙望前方漢朝的方向。他撫摸著出發(fā)時漢武帝親手交給他的那支使節(jié),思念家鄉(xiāng)親人和朝廷,就連晚上睡覺時也緊緊地把使節(jié)抱在胸前。日子一長,使節(jié)上的毛都脫落了,只剩下一根光溜溜的桿子。(三)宗教僧侶在絲綢之路上,不為利益只為福音和真理,而且不畏艱險往來各地的是宗教僧侶。他們之中,以佛教僧侶最多,既有來自西域向中國傳播佛教的高僧如鳩摩羅什,也有中國高僧如法顯、玄奘前往印度學習佛教教義和經籍的。此外,東來的還有摩尼教僧侶、景教僧人。粟特人的商隊首領往往就是祆教領袖,在歷史文獻的記載中稱他們?yōu)椤杆_則記錄在他弟子慧立、彥悰所寫的《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玄奘取經歷盡艱險,他的毅力和精神深深感動著后人,特別是根據(jù)他取經的故事寫成的《西游記》更令他成為家喻戶曉的神話人物。(六)鳩摩羅什(公元344-413年),著名佛教學者。他的名字又被翻譯成鳩摩羅什婆、鳩摩羅耆婆,簡稱羅什。他的父親是龜茲國的天竺(今印度)國師(受國王尊奉的最高佛學水準的代表),母親是龜茲國(今新疆庫車一帶)王的妹妹。受母親的影響,他七歲出家修練佛學。天資聰慧,悟性高妙,精通多種語言,廣學佛教的大乘和小乘,特別精通大乘學說。在西域各國傳教,聲譽極高。公元382年,前秦名將呂光西征,迎羅什來中國,先在涼州(今武威),后到長安(今西安)。公元401年,后秦姚興更尊羅什為國師。他在長安主持佛經翻譯,先后翻譯佛典35部共294卷。他的工作,改變了以往中國佛經只有零星翻譯的歷史,使得大乘經典都有中譯本,而且一改以往佛經翻譯的樸拙風氣,使中文佛經達到了意義通達的水準。他還培養(yǎng)了一批極有建樹的佛教學家,歷史記載,他的門徒有三千,其中著名的有僧肇、道生、道融、慧觀等。鳩摩羅什把中國的佛教歷史推進到了一個嶄新的時期。(七)和親在絲綢之路上,最動人的莫過於和親公主的送迎隊伍。中國歷代王朝,為了與其他國家或民族維持良好關系,通常采用兩種方式,一是冊封首領,授予中國的官職,表達與中國的密切關系,稱為「冊封體制」。二是和親,中國公主嫁給當?shù)厥最I為妻,兩國用這種婚姻關系達成聯(lián)盟。當然,只有那些特別重要的國家,中國才會向其施行和親政策。西漢時,中國與烏孫和親(公元前110年),因為烏孫是當時西域最強大的國家。龜茲王絳賓也想與漢朝和親,但自知沒有資格,所以就在烏孫王翁歸靡與西漢公主解憂所生的女兒第史從長安返回烏孫經過龜茲的時候扣留了她,希望娶第史為妻。絳賓向烏孫和漢朝派出使團進行游說,最后烏孫王和解憂同意了這門婚事,西漢皇帝還特意封了第史為公主。及后吐蕃王朝興起,適逢唐朝與北方的突厥以及吐谷渾(青海的少數(shù)民族)和親。吐蕃首領松贊干布認為自己的地位和實力比吐谷渾更強大,於是派使要求唐朝和親。公元640年唐太宗派出文成公主,實行了和親政策。(八)馬可波羅式的商人商人是絲綢之路上的活躍群體,是絲綢之路交通的重要推動力量,對溝通東西方文化作出了重要貢獻。長途販運是古代商人獲得利潤的重要方法,商業(yè)利益驅動他們冒險遠行,他們在進行貿易的同時,亦為東西方傳遞了不同的觀念、文化和物產。在中國的歷史文獻記載中,中亞地區(qū)的民族都是經商的行家,甚至在北方的游牧民族背后,往往有中亞的商人集團在活動。漢唐時期(公元前2世紀-公元10世紀初),著名的中亞商人是粟特人,他們組成商隊往返中國與中亞地區(qū),他們信仰祆教,祆教領袖同時就是商隊的首腦。他們不僅為中國和西方提供了新鮮的貨物,也給中西方帶來了特殊的文化。遠方國度的使者,有時就是由商人擔任的,在給中國皇帝進貢的同時,實際上也從事貿易活動。著名的使者馬可孛羅(marcopolo)就是商人家族出身。推薦了解:以上內容由京翰教育一對一輔導整理編輯——針對全國中小學開設課外輔導班,輔導孩子提高學習成績,幫助家長正確教育孩子成長,輔佐老師更好指導學生學習方法?!酒航z綢之路上的小故事】第一個古時候,我們的祖先把玉門關和陽關以西的地方籠統(tǒng)地稱為“西域”。公元前139年,張騫奉漢武帝的命令使西域,想聯(lián)合西域的國家共同抗擊匈奴。他帶著一百多人出發(fā),渡過黃河,進入浩瀚的沙漠。他們依靠太陽和星星辨別方向,日夜兼程,想躲開剽悍的匈奴騎兵。但還是不幸被匈奴騎兵發(fā)現(xiàn)了。戰(zhàn)斗中,張騫一行人寡不敵眾,死的死,傷的傷,活下來的都當了俘虜。張騫被軟禁在草原上放牧牛羊,一舉一動都受人暗中監(jiān)視。牧草由綠變黃,又由黃變綠;雁陣向南飛去,又從南方飛回,一轉眼,就是十一年過去了。張騫學會了匈奴話,和匈奴牧人融洽相處;同時默記地形、道路、牧場、沙漠、泉水、水井的分布情況。他耐心地、不露聲色地等待著,準備著。終于等到了一個機會,他們在一個黑夜里逃走了。張騫等人馬不停蹄,專揀人跡罕至的荒原前進。他們忍受著炎熱和干渴的煎熬,穿過沙漠戈壁,翻過帕米爾高原白雪皚皚的山嶺,終于到過了富饒的西域各國。公元前126年,歷盡千難萬險,出使西域十三年的張騫回到了長安。當初出發(fā)時的隨從只剩下了一個人。張騫向漢武帝介紹了西哉各國的方位、人口、兵力、風俗、物產、相互關系以及對漢朝的態(tài)度等情況。聽了他的陳述,人們才知道,西域并不是王母娘娘和眾神居住的瓊瑤仙境,也不是傳聞中的流沙千里、草木不生的恐怖世界,那里有許多希望和漢朝友好通商的國家。于是漢武帝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聯(lián)合烏孫等國共同抗擊匈奴,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第二個歷史上曾經記載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古羅馬的愷撒大帝去劇場看戲。他身上那件絢麗奪目的長袍使所有的觀眾目瞪口呆。大家目不轉睛地盯著皇帝的新裝贊不絕口,連看戲都沒有心思了。一打聽,才知道那件漂亮的長袍是用中國絲綢制作的。從那以后,華麗的中國絲綢在歐洲各國出了名;用中國絲綢制作的衣服,成了最時髦、最講究的服裝;華麗的絲綢被譽為最珍貴的衣料,甚至和黃金等價。人們把中國叫做“賽里斯”,就是“絲綢之國”的意思。那時候,交通不便,沒有公路,沒有鐵路,沒有汽車和飛機。羅馬位于中國西邊七千多公里的地方,中間隔著茫無邊際的沙漠、冰雪覆蓋的高山和偏僻的荒野,自然條件非常惡劣。沿途還有強盜和野獸的襲擊。那么,中國絲綢究竟是怎么運到歐洲去的呢?原來,有一條橫貫亞洲、以絲綢貿易為主的古代商路。這條道路以我國當時的首都長安為起點,向西北延伸到地中海東海岸,輾轉到達羅馬各地。歷史學家稱之為“絲綢之路”。為了開辟這條道路,漢代偉大的探險家、外交家張騫獻出了畢生的精力。第三個蒙古帝國與絲綢之路:在成吉思汗率領蒙古騎兵征服北亞之后的13世紀,絲綢之路才再度得以暢通,在蒙古鐵騎勢如破竹的進攻下,這次西征到達德國和波蘭,從而形成了包括中國西域、伊朗、俄羅斯在內的空前的大帝國。成吉思汗的子孫忽必烈在中國建立元朝,任用波斯人和維吾爾人作官,此時威尼斯商人馬克波羅綺西域南道到達元朝都城—大都,他回國后寫下了著名的《東方見聞錄》,其中也介紹了“黃金之島”日本。在馬克波羅的書中記錄有“牌子”一詞,這是元朝皇帝頒發(fā)的一種通行證,它可以在蒙古帝國領域內自由旅行。因為蒙古勢力抵達西亞,所以在中國與歐洲之間,持有這種牌子的商人可以直接來往進行貿易活動。此時天主教也傳播而來,據(jù)說當時作為羅馬教皇委派的使者也訪問了大都,一百多人還接受了洗禮。但是,蒙古的西征也帶來了破壞性的一面,壓榨中亞城邦國家,從而導致城市荒廢。故事四:鐵木爾帝國與絲綢之路: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控制著河西走廊及哈密一帶,中亞一帶則被控制在自稱為成吉思汗后裔的鐵木爾帝國手中,鐵木爾一生征戰(zhàn),建立了一個東起中國北部邊境,南抵印度北部,西至小城邦國家,北至俄國南部的大帝國。鐵木爾王朝熱心于建設華麗的建筑,表現(xiàn)了對學識和藝術的深刻理解,首都撒馬爾汗就是集東西方文化之大成之地。但是,鐵木爾帝國在遠征中國途中,隨著鐵木爾君主之死,快速走向衰退,絲路上的游牧民族也由盛至衰,絲路貿易也趨于敗落。第四個玄奘三藏赴印度:在唐王朝建立后不久,唐三藏便起身赴印度取經。但此時的絲路大部分控制在突厥手中,唐朝禁止出國旅行。公元627年(一說629年)唐三藏還是悄悄地從長安出發(fā),越過邊關,綺河西走廊途徑伊吾(哈密),高昌(吐魯番)向西邊進發(fā),當時唐三藏認為伊吾、高昌為異教之地,但卻意外地得到了熱情的接待,特別是信仰佛教的高昌國竟有僧人三千人。此后,唐三藏又向西綺塔繽斯、塔什干、撒馬爾汗等地抵達印度。唐三藏還留下了西行記錄《大唐西域記》一書共12卷。(后人根據(jù)他的行記寫了一部膾炙人口的神話小說《西游記》)第五個造紙術的傳播:在唐代有一件不能忘卻的事情就是造紙術的傳播。公元751年唐與波斯在塔繽斯河展開了一場會戰(zhàn)。唐軍大敗,只好后退。在被送往撒馬爾汗和巴布繽的戰(zhàn)俘中有一名造紙工匠。這名造紙工傳播了了造紙術。唐朝對西方文化十分寬容,在長安建有羅亞斯德教寺院、伊斯蘭教寺院,宮廷中也使用被叫做色國人的西方人才。據(jù)說倍受唐玄宗、楊貴妃寵愛的安祿山就是伊朗血統(tǒng)的混血兒。更多相關文章:1.2.3.4.5.【篇三:絲綢之路上的小故事】絲綢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都長安(今天的西安)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yè)貿易路線.它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它也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shù)聡乩韺W家ferdinandfreiherrvon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后,即被廣泛接受.(來源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絲綢之路聯(lián)合申遺的表述)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大陸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漢武帝時張騫首次開拓絲路和東漢時的班超經營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絲路,以及羅馬人征服敘利亞的塞琉西帝國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羅馬人通過安息帝國、貴霜帝絲綢之路國和阿克蘇姆帝國取得中國的絲綢.西漢時期由張騫首次打通的的絲路,被稱為“鑿空之旅”,西漢末年,在匈奴的襲擾下,絲綢之路中斷.公元73年,東漢時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絕58年西域.并將這條路線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歐洲,到了羅馬帝國.羅馬帝國也首次順著絲路來到當時東漢洛陽.這不但是歐洲和中國的首次交往,也是目前完整的絲綢之路路...絲綢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古都長安(今天的西安)連接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yè)貿易路線.它跨越隴山山脈,穿過河西走廊,通過玉門關和陽關,抵達新疆,沿綠洲和帕米爾高原通過中亞、西亞和北非,最終抵達非洲和歐洲.它也是一條東方與西方之間經濟、政治、文化進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它的最初作用是運輸中國古代出產的絲綢.因此,當?shù)聡乩韺W家ferdinandfreiherrvonrichthofen最早在19世紀70年代將之命名為“絲綢之路”后,即被廣泛接受.(來源于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關于絲綢之路聯(lián)合申遺的表述)絲綢之路通常是指歐亞大陸北部的商路,與南方的茶馬古道形成對比,西漢漢武帝時張騫首次開拓絲路和東漢時的班超經營西域并再次打通延伸了絲路,以及羅馬人征服敘利亞的塞琉西帝國和埃及的托勒密王朝后,羅馬人通過安息帝國、貴霜帝絲綢之路國和阿克蘇姆帝國取得中國的絲綢.西漢時期由張騫首次打通的的絲路,被稱為“鑿空之旅”,西漢末年,在匈奴的襲擾下,絲綢之路中斷.公元73年,東漢時的班超又重新打通隔絕58年西域.并將這條路線首次打通延伸到了歐洲,到了羅馬帝國.羅馬帝國也首次順著絲路來到當時東漢洛陽.這不但是歐洲和中國的首次交往,也是目前完整的絲綢之路路線.在通過這條漫漫長路進行貿易的貨物中,中國的絲綢最具代表性,“絲綢之路”因此得名.絲綢之路不僅是古代亞歐互通有無的商貿大道,還是促進亞歐各國和中國的友好往來、溝通東西方文化的友誼之路.歷史上一些著名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張騫,投筆從戎的班超,永平求法的佛教東渡,西天取經的玄奘,他們的一些故事都與這條路有關.自從張騫通西域以后,中國和中亞及歐洲的商業(yè)往來迅速增加.通過這條貫穿亞歐的大道,中國的絲、綢、綾、緞、絹等絲制品,源源不斷地運向中亞和歐洲,因此,希臘、羅馬人稱中國為賽里斯國,稱中國人為賽里斯人.所謂“賽里斯”即“絲綢”之意.19世紀末,德國地質學家李?;舴覍⑿凶叩倪@條東西大道譽為“絲綢之路”.德國人胡特森在多年研究的基礎上,撰寫成專著《絲路》.從此,絲綢之路這一稱謂得到世界的承認.絲綢之路,概括地講,是自古以來,從東亞開始,經中亞,西亞進而聯(lián)結歐洲及北非的這條東西方交通線路的總稱.絲綢之路,在世界史上有重大的意義.這是亞歐大陸的交通動脈,是中國、印度、希臘三種主要文化的交匯的橋梁.簡介絲綢之路,在新疆按其路線分為南、中、北三道.絲綢之路(silkroad)古代貫通中西方的商路.1877年德國地理學家李?;舴遥╢.vonrichthofen)命名.不過他所指的是“從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中國于河間地區(qū)以及中國與印度之間,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這條西域交通路線”.所謂西域則泛指古玉門關和古陽關以西至地中海沿岸的廣大地區(qū).絲綢之路后來,史學家把溝通中西方的商路統(tǒng)稱絲綢之路.因其上下跨越歷史2000多年,涉及陸路與海路,所以按歷史劃分為先秦、漢唐、宋元、明清4個時期,按線路有陸上絲路與海上絲路之別.陸上絲路因地理走向不一,又分為“北方絲路”與“南方絲路”.陸上絲路所經地區(qū)的地理景觀差異很大,人們又把它細分為“草原森林絲路”、“高山峽谷絲路”和“沙漠綠洲絲路”.絲綢是古代中國沿商路輸出的代表性商品,而作為交換的主要回頭商品,也被用作絲路的別稱,如“皮毛之路”、“玉石之路”、“珠寶之路”和“香料之路”.隋唐年代(589年~896年)絲路空前繁榮,胡商云集京師長安,定居者數(shù)以萬計.唐中葉戰(zhàn)亂非常頻繁,絲路被阻,規(guī)模遠不如前,海絲綢之路風光集萃(19張)上絲路逐漸取而代之.北方陸上絲路指由黃河中下游通達西域的商路,包括草原森林絲路、沙漠綠洲絲路.前者存在于先秦時期,后者繁榮于漢唐.沙漠綠洲絲路延續(xù)千余年,沿線文物遺存多,是絲路的主干道.草原森林絲路從黃河中游北上,穿蒙古高原,越西伯利亞平原南部至中亞分兩支,一支西南行達波斯轉西行,另一支西行翻拉爾山越伏爾加河抵黑海濱.兩路在西亞輻合抵地中海沿岸國家.沙漠綠洲絲路是北方絲路的主干道,全長7000多公里,分東、中、西3段.東段自長安至敦煌,較之中西段相對穩(wěn)定,但洛陽、長安以西又分3線:[1]所經路線①北線由長安(東漢時由洛陽)、沿渭河至虢縣(今寶雞),過汧縣(今隴縣),越六盤山固原和海原,沿祖厲河,在靖遠渡黃河至姑臧(今武威),路程較短,沿途供給條件差,是早期的路線.絲綢之路②南線由長安(東漢時由洛陽)沿渭河過隴關、上邽(今天水)、狄道(今臨洮)、枹罕(今河州),由永靖渡黃河,穿西寧,越大斗拔谷(今偏都口)至張掖.③中線與南線在上邽分道,過隴山,至金城郡(今蘭州),渡黃河,溯莊浪河,翻烏鞘嶺至姑臧.南線補給條件雖好,但繞道較長,因此中線后來成為主要干線.南北中三線會合后,由張掖經酒泉、瓜州至敦煌.中段.敦煌至蔥嶺(今帕米爾)或怛羅斯(今江布爾).自玉絲綢之路風光欣賞(20張)門關、陽關出西域有兩道:從鄯善,傍南山北,波河西行,至莎車為南道,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月氏、安息.自車師前王庭(今吐魯番),隨北山,波河西行至疏勒(今喀什)為北道.北道西逾蔥嶺則出大宛、康居、奄蔡(黑海、咸海間).北道上有兩條重要岔道:一是由焉耆西南行,穿塔克拉瑪干沙漠至南道的于闐;一是從龜茲(今庫車)西行過姑墨(阿克蘇)、溫宿(烏什),翻拔達嶺(別壘里山口),經赤谷城(烏孫首府),西行至怛羅斯.由于南北兩道穿行在白龍堆、哈拉順和塔克拉瑪干大沙漠,條件惡劣,道路艱難.東漢時在北道之北另開一道,隋唐時成為一條重要通道,稱新北道.原來的漢北道改稱中道.新北道由敦煌西北行,經伊吾(哈密)、蒲類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薩爾)、輪臺(半泉)、弓月城(霍城)、砕葉(托克瑪克)至怛羅斯.西段.蔥嶺(或怛羅斯)至羅馬.絲路西段涉及范圍較廣,包括中亞、南亞、西亞和歐洲,歷史上的國家眾多,民族關系復雜,因而路線常有變化,大體可分為南、中、北3道:絲綢之路①南道由蔥嶺西行,越興都庫什山至阿富汗喀布爾后分兩路,一西行至赫拉特,與經蘭氏城而來的中道相會,再西行穿巴格達、大馬士革,抵地中海東岸西頓或貝魯特,由海路轉至羅馬;另一線從白沙瓦南下抵南亞.②中道(漢北道)越蔥嶺至蘭氏城西北行,一條與南道會,一條過德黑蘭與南道會.③北新道也分兩支,一經鈸汗(今費爾干納)、康(今撒馬爾罕)、安(今布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